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回巢-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莞宁心中一暖。

    太子妃不经意的一席话,总能戳中她心中最柔软之处。

    不过,今晚之事,只怕太子妃应付不来。她非亲自出面不可。

    “母妃若是放心不下,就和儿媳一起进去。”顾莞宁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太子妃这次倒是没再反对。

    太孙在外坐镇,一同随行的,还有医术高明的徐沧。

    顾莞宁和太子妃一起进了产房。

    郑环儿疼得死去活来,满身满额都是汗,根本没有睁眼的力气。

    几个产婆和两位嬷嬷都是一惊,正要行礼,就听顾莞宁说道:“非常时刻,一切虚礼都免了。”

    然后,明亮锐利的目光扫过齐嬷嬷王嬷嬷的脸孔:“这里有几位产婆就足够了,两位嬷嬷先出去。”

    齐嬷嬷王嬷嬷俱是一阵错愕。

    年龄稍大一些的齐嬷嬷仗着胆子说道:“皇后娘娘派奴婢前来照顾郑美人。如今郑美人临盆在即,奴婢不敢稍离半步。”

    顾莞宁似笑非笑地瞄了齐嬷嬷一眼:“你说这话,莫非是疑心我和母妃?”

    这么一大顶帽子压下来,齐嬷嬷哪里敢应,连忙解释道:“奴婢绝无此意。”

    “有无此意,等郑美人临盆后再说。”顾莞宁声音陡然冷凝起来:“你们两个整日伴在郑美人身边,竟让她早产难产。若是郑美人有半点差池,我第一个唯你们是问!”

    齐嬷嬷和王嬷嬷憋屈地应了一声。

    “还不退下!”顾莞宁目光一冷,声音里满是威压。

    两个嬷嬷还想再说什么,顾莞宁又冷冷道:“两位嬷嬷坚持不肯离开,莫非是想趁着郑美人生产之际做什么手脚?”

第四百九十三章 早产(二)

    这话实在太过诛心!

    齐嬷嬷和王嬷嬷一起变了脸色。

    两人俱是宫中的老人,俱都精明至极。听了这样的话音,哪里还能按捺得住。

    “太孙妃何出此言?”齐嬷嬷一脸被羞辱的羞愤:“奴婢奉皇后娘娘之命来伺候郑美人,务必要让郑美人平安地生下肚中的双生子。这几个月来奴婢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怠慢。如今郑美人早产,奴婢心里不知多焦急,自是寸步不离才行。太孙妃竟这般张口污蔑奴婢,奴婢虽人微言轻,也绝不能受此屈辱。”

    王嬷嬷反应也不慢,立刻也摆出了誓死不屈的表情来。

    顾莞宁压根不想搭理她们两个,转头吩咐陈月娘一声:“夫子,让她们两个闭嘴出去。”

    陈月娘应了一声,迅疾上前出手,先点哑穴再点昏穴。

    先一刻还据理力争的齐嬷嬷王嬷嬷顿时瘫软下来。陈月娘一手一个,轻轻松松地将两个嬷嬷拎出去了。

    太子妃:“……”

    太子妃张张嘴,想说什么,在看到顾莞宁镇定自若的神情后,又忍了下来。

    顾莞宁目光一扫,看向四个神色惊惶的产婆,淡淡说道:“你们四个给我听好了。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让郑美人安然生下孩子。否则,你们四个都休想活命。”

    产婆们听的齐齐变了脸色。

    其中一个鼓起勇气说道:“民妇自是会尽力。只是,郑美人眼下早产,胎位又不正……”

    郑美人陡然惨呼一声,音量既高又尖锐,听得人头皮发麻。

    顾莞宁恍若未闻,看着说话的产婆,声音冷然:“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孩子平安出生,你们俱都有重赏。孩子若有半分差池,你们四个一个都别想走出产房。”

    孩子平安出生……也就是说,尽力保住孩子,郑美人死活倒是无碍。

    产婆还算机灵,立刻应了下来。

    ……

    产房里的动静隐约传了出来。

    太孙安然坐在椅子上,神情镇定。

    徐沧也被赐了座,正低声说道:“殿下,妇人早产本就十分危险,郑美人又怀的是双生子,只怕更加危险。”

    太孙淡淡说道:“所以我才特意让你过来。万一有什么危急情况,你立刻进产房救孩子。”

    徐沧皱了皱眉:“不是草民不肯救人,只是,郑美人是太子殿下侍妾,草民不宜冒犯唐突……”

    此时妇人生产,靠的都是有经验的产婆。就是宫中的妃嫔娘娘难产了,也不会让太医们靠近半步。

    也怪不得徐沧有此顾虑。

    太孙简短地说道:“有我在,不必忧心。”

    正说着话,就听到一阵颇为有力的脚步声。

    太孙和徐沧一起抬头,只见一个相貌端庄秀丽的三旬妇人,神色自若地拎着两个嬷嬷走了过来,然后将两个嬷嬷放在了地上。

    太孙:“……”

    徐沧:“……”

    太孙养尊处优,从未做过体力活。

    徐沧痴迷医术,整日待在自己的屋子里研究药草医书。何曾见过这般力气大的妇人,一时间,不由得瞠目结舌。

    陈月娘就像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轻松自若地走上前,向太孙行了一礼,然后张口解释道:“太孙妃命她们两人退下,她们两个竟敢不遵。我只得让她们温驯听话了。”

    太孙赞许地笑道:“陈夫子行事果然利落果决。”

    陈月娘微微一笑,张口告退。

    徐沧的目光落在陈月娘的背影上。

    陈月娘是习武之人,步履稳健,身姿苗条,不算妩媚,别有一番利落动人的韵味。

    待陈月娘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徐沧忍不住低声问道:“这位陈夫子,不知是何来历?似乎身手颇佳。”

    太孙随口笑道:“她是顾家的人,身手确实极好。阿宁一直随着她习武。祖母几个月前就让她了阿宁身边,随身保护阿宁的安全。”

    有陈夫子在顾莞宁身边,太孙也觉得安心踏实了不少。

    素来少言寡语的徐沧,对这位陈夫子倒是颇有些好奇心,又追问道:“陈夫子就这么来府中,家里的人该怎么办?”

    太孙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出几分异样来,别有深意地笑着看向徐沧:“徐大夫今日好兴致,怎么如此关心起陈夫子来了?”

    说起来,徐沧三十多岁了,一直不曾娶妻,至今还打着光棍呢!

    徐沧脸上闪过一丝窘迫,故作镇定地说道:“我就是随口问问,殿下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

    太孙心中暗暗好笑,也不再出言调侃,笑着说道:“陈夫子丧夫多年,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性格坚强,颇令人佩服。”

    原来是寡妇。

    徐沧的眼睛悄然亮了亮。

    ……

    一个时辰后。

    陈月娘快步走了过来,低声禀报:“殿下,郑美人情况危急,再这样下去,母子俱危。太孙妃想请徐大夫立刻进产房。”

    太孙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好,徐沧,你立刻随陈夫子进去。”

    一提到治病救人,徐沧平平无奇的脸孔顿时凝重了几分,应声站了起来,正要伸手拎起沉甸甸的大药箱。

    陈月娘已经眼疾手快地抢先一步拿起了药箱:“徐大夫,动作快些,免得耽搁了救人。”

    被嫌弃动作慢的徐沧,目光迅速在陈月娘的脸上转了一圈,竟未生气:“陈夫子说的是,我们这就进去。”

    太孙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扬了扬唇角。

    不过,此时情形危急紧张,也没说笑的心情。

    徐沧很快进了产房。

    几个产婆已经用尽法子,奈何孩子就是出不来,郑美人也没了力气嘶喊,已经几近昏迷。灌进口中是参汤,也无法下咽,顺着嘴角往下流。

    眼看着已经是有进气没出气了。

    待在一旁的太子妃,神色也颇为难看。

    如果今日一尸三命,太子少不得要迁怒到她的身上。王皇后也有了发作她的借口。就是元佑帝,只怕也会对她生出疑心。

    顾莞宁深深地看了徐沧一眼:“徐大夫,一切拜托你了。”

    无论如何,要让孩子平安生出来。

    徐沧话语简洁有力:“草民定当尽力而为,不负所托。”

第四百九十四章 早产(三)

    眼看着徐沧走到郑美人身边,几个产婆虽觉不妥,却也无人敢吭声。

    顾莞宁刚才可说了,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她们都别想活命。

    这太子府中,谁人不知太孙妃言出必行?

    徐沧仔细看了看郑美人的情形,然后沉声道:“打开药箱,将金针给我。”

    药箱还在陈月娘手中。

    陈月娘反应敏锐,立刻依令而行。

    药箱里放着大小不一的各种瓶子,金针包也在其中。陈月娘取出金针包打开,就听徐沧又吩咐道:“取最长的一支给我。”

    陈月娘没吭声,将最长的金针递了过去。

    徐沧顺手接过金针,迅疾刺中郑美人头部的穴道。动作之快,令陈月娘这个习武之人也觉得咋舌。

    “左起第二支。”徐沧简洁的声音又响起。

    陈月娘默默地取了金针。

    她顺理成章地成了徐沧的助手。

    不到片刻,郑美人就已是满头明晃晃的金针,看着触目惊心。不过,郑美人额上的冷汗总算停了,也勉强睁了眼。

    当看到徐沧的刹那,郑环儿有些惊骇。

    “你还想要这条命,就保存体力,用力将孩子生出来。”徐沧头也没抬,又将另一支短一些的金针扎进了郑美人的腹部。

    一直折磨得她疼得死去活来的疼痛,竟然大为缓解。郑环儿精神一振,按着徐沧的吩咐,调整呼吸。

    徐沧又对陈月娘道:“将药箱里那个红色的瓷瓶拿出来。”

    话音刚落,红色瓷瓶就递到了手边。

    果然是个利落能干的女子。

    徐沧默默想着,将瓷瓶打开,倒出一颗红色药丸,放进郑环儿口中:“含着,别吞咽。”

    红色药丸一入口,顿时一股火力从口中散开,迅速蔓延至全身。竟是比喝参汤含参片更见效。

    眼看着郑环儿有了力气,产婆们既惊又喜,再无人敢小觑这个貌不起眼的大夫。

    “郑美人,已经能见到孩子的头了,快些加把力气!”

    “用力啊!”

    “孩子快出来了!”

    一片纷乱中,太子妃的心也随之起伏不定,无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一个冷静又镇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母妃,不用担心,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太子妃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顾莞宁自信平静的脸庞。躁动难安的心,也随之平缓了不少。

    ……

    半个时辰后,郑环儿产下一子。

    又隔了一个时辰,郑环儿再产一子。

    一对双生子哭声嘹亮,俱都平安无事。郑环儿产后大出血,差点一命呜呼。若不是有徐沧及时救治,早已香消玉殒。

    饶是抢回了性命,也大伤了身体元气,不知要在床榻上休养多久才能恢复。

    不过,郑环儿也实在算幸运。无论如何,至少安然生下了孩子,也活了下来。

    几个产婆逃过一劫,得了厚赏,个个喜气洋洋。

    两个孩子被包裹好之后,被乳母抱到了太子妃眼前。

    看着两个皮肤皱巴巴红通通的婴儿,太子妃的心情颇有些复杂。

    身为嫡母,对庶子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可毕竟是亲眼看着两个孩子出生,又有一丝微妙的悸动。

    生命,是上苍的恩赐和奇迹。

    两张一模一样的小脸摆在面前,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很难不动容。

    “恭喜母妃,喜获一双娇儿。”顾莞宁含笑的声音打断了太子妃纷乱的思绪。

    太子妃反射性地应道:“又不是我生的,有什么可恭喜的。”

    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失言了。

    哪怕不是出自她的肚子,从礼法上来说,这一双孩子都是她的儿子,也只能叫她母亲。

    顾莞宁也没揪着太子妃的口误不放,继续笑道:“这样的喜事,应该立刻向宫中报喜才是。”

    太子妃打起精神,笑着应道:“你说的是,我这就命人进宫报喜。”

    顾莞宁目光微闪,又低语数句。

    太子妃仔细聆听,很快点头,全数应下了。

    熬了这么久,太子妃眉宇间已经有了倦色。顾莞宁也有些倦意,笑着说道:“母妃,时候已经不早了,先回雪梅院歇着吧!明日早起还要进宫呢!”

    太子妃笑着嗯了一声:“你和阿诩也早些回梧桐居歇下吧!”

    顾莞宁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太孙早已在外等候多时。见顾莞宁一脸倦容,太孙心中一疼,走上前,握住她的手:“今晚辛苦你了。”

    顾莞宁扯出一抹笑容:“总算平安熬了过来。”

    孩子平安出世,一场祸端消弭于无形。任凭王皇后手眼通天,此时也鞭长莫及了。

    等王皇后接到喜讯,怕是要一夜难眠了吧!

    太孙和顾莞宁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笑,手挽着手,一起回了梧桐居。

    ……

    天气凛冽,寒风习习。

    此时已是子时,宫门早已关闭。

    太子府的内侍出示了腰牌之后,侍卫才开了宫门。

    今夜宿在宫中的太子,很快得了喜讯,顿时喜不自胜:“郑氏真的生了一双儿子?”

    报信的内侍笑道:“是啊!郑美人提前发动,又难产。幸好太子妃娘娘亲自坐镇,太孙妃也一直陪在产房里。之后郑美人一度昏迷不省人事,也是太孙妃当机立断,请了徐大夫进去为郑美人施针。这才令郑美人安然生产,母子俱都平安无事。”

    太子听得心情舒畅,一连道了三声好。

    往日觉得顾莞宁太过厉害,不敬长辈,太过难缠,令人头痛。现在想来,儿媳精明果决也不无好处。

    以太子妃闵氏的性子,哪里做得出让徐沧施针救人的事来。

    这一记功劳,少不得要记在顾莞宁的身上。

    太子府子嗣不算丰厚,萧启又为元佑帝厌弃,如今几乎成了废人一个。如今府里陡然多了两个子嗣,还是象征着吉兆的双生子……

    这简直就是老天在庇佑太子府啊!

    太子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好消息禀报给元佑帝知晓。

    不过,此时已是半夜,天大的事也不能惊动天子就寝。只能等到明天早上了。

    这一夜,太子自是没睡好。

    椒房殿里,王皇后也是彻夜难眠。

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臣

    进宫报喜的人,虽未到椒房殿来,可王皇后在宫中遍布耳目,很快便知道了郑环儿安然生下一双儿子的喜讯。

    王皇后躺在床榻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纱帐,毫无睡意。

    外面天寒地冻,椒房殿里燃了许多炭盆,一片暖意。

    此时的王皇后,心却是凉冰冰的。

    郑环儿居然安然无事,还生下了一双儿子……

    怎么会这样?

    齐嬷嬷和王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对催生孩子极有经验。既是出了手,万万不该有差池才对……

    到底是哪里出了偏差?

    万一元佑帝知道了她曾暗中出手,又会是何等反应?

    光是这般想象,王皇后就已遍体冰凉。

    翻来覆去大半夜,才勉强入睡。然后,做了一个梦。

    梦中,元佑帝铁青着一张脸,张口怒叱:“你身为中宫皇后,竟暗中算计天家子嗣,到底是何居心?朕对你真是太失望了!朕要废了你的皇后之位!死后不得入皇陵!”

    王皇后一个激灵,从噩梦中惊醒。

    一身的冷汗。

    她不能慌,一定要稳住。

    无凭无据。哪怕是顾莞宁,也不能仅凭猜测就在元佑帝面前张口。只要她稳住手脚,她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皇后。无人能撼动她的皇后之位,无人能夺走她的风光荣耀。

    王皇后定定神,张口:“来人,伺候本宫起身梳洗。”

    几个宫女应声而入,撩开纱帐的刹那,俱都被面色苍白的王皇后吓了一跳。

    王皇后本就年近五旬,此时满脸沧桑疲态尽显,愈发显出了颓唐的老态。

    王皇后目光一扫,声音格外严厉:“放肆!”

    宫女们被吓了一跳,齐齐跪下请罪:“奴婢斗胆,请皇后娘娘恕罪!”

    王皇后冷冷说道:“来替本宫梳妆更衣。”

    ……

    厚厚的脂粉遮住了彻夜难眠的疲惫,鲜亮的正红色宫装映衬得气色也红润了几分。梳妆后的王皇后,依旧像往日一般雍容高贵得体。只有眼下还有淡淡的青影。

    刚用完早膳,元佑帝便到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昨夜留宿在宫中的太子。

    太子一脸喜色,元佑帝显然也得了好消息,满脸愉悦的笑意:“皇后大喜,昨夜朕又多了一双皇孙。”

    王皇后打起精神笑道:“不瞒皇上,臣妾昨夜便知道这个好消息了,高兴得半夜都没睡。今晨起来,精神不佳,把伺候的宫女们都吓了一跳。若不是着意地梳妆一番,今日怕是要惊到圣驾了。”

    这番半真半假的自嘲,令元佑帝哈哈笑了起来:“朕的胆子比皇后想象中的大多了,皇后不必多虑。”

    太子也未多想,笑着说道:“儿臣知道这个喜讯后,也十分高兴,这一夜只睡了两个时辰。”

    王皇后和颜悦色地应道:“你膝下只有两子三女,如今又添两子,又是双生,委实是一桩大喜事。”

    就在此刻,席公公进来禀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携太孙太孙妃进宫报喜。”

    王皇后心里一紧,面上却是半点不露,笑如春风拂面:“快些让他们进来。”

    ……

    片刻后,太子妃太孙顾莞宁一起进了椒房殿。

    见了礼之后,元佑帝赐了座:“都是一家人,都坐着说话,无需拘谨。”

    太子妃早已得了顾莞宁提醒,此时一脸的喜气:“多谢父皇赐座。”不等元佑帝询问,便主动说起了昨天晚上的事。

    “……郑氏不知如何动了胎气,竟然早产,又是难产,儿媳当时十分焦急。便领着莞宁一起进了产房坐镇。”

    “后来情形危急,事急从权,便让徐沧进了产房为郑氏急救,好在老天有眼,郑氏的一条性命被徐沧从阎罗手中抢了回来。两个孩子也平安无事。”

    “做得好。”元佑帝心情大悦,看太子妃也格外地顺眼几分:“孩子性命要紧,大夫进一回产房也无妨。”

    “闵氏,这次应记你一功。”

    王皇后立刻接过话茬:“皇上说的是,闵氏胸襟宽广,处事果决,堪为嫡母典范。一定要重赏才是。”

    太子也看了过来,眼神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自嫁给太子后,太子妃处处被挑剔,时常被嫌弃。像此时这般同时被帝后盛赞的,从未有过。

    太子妃一时间既惊又喜,忙自谦道:“这都是儿媳分内之事,岂敢居功。说来惭愧,让徐沧进产房救人,其实是莞宁和阿诩的主意。”

    元佑帝笑道:“都有赏!”

    顾莞宁和太孙对视一眼,忽地一起站了起来,齐声道:“孙媳(孙儿)还有一事禀报。”

    元佑帝对最宠爱的孙子孙媳十分和气,半开玩笑地打趣:“有什么事只管张口说就是了,这般慎重,倒让朕有些紧张了。”

    王皇后心中一紧,忽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顾莞宁从容悦耳的声音在椒房殿里响了起来:“昨天下午,孙媳和殿下一起在杜鹃树下闲话,偶遇了出来闲转的郑美人。殿下不喜被人扰了清净,当时便和孙媳一起离开了。没想到,到了晚上,就传来了郑美人早产的消息。”

    “当时,孙媳心中既惊又怒。此事实在蹊跷,倒像是冲着孙媳和殿下来的。因此,孙媳和殿下和母妃商议一番后,便去了郑美人的院子。”

    “万幸郑美人母子平安,总算能洗清孙媳和殿下的嫌疑了。否则,若有差池,孙媳和殿下也无颜进宫来见皇祖父皇祖母了。”

    太孙也肃容道:“有句话孙儿不吐不快。齐嬷嬷王嬷嬷是皇祖母派去照顾郑氏的。郑氏忽然早产,和她们两个怕是不无关系。昨晚情况紧急,孙儿来不及禀报,便擅作主张,将她们两个先关押了起来。”

    听到这儿,王皇后的面色未变,双手却悄然用力地握紧。

    果然是他们夫妻两个捣鬼坏的事……

    元佑帝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扫了王皇后一眼,然后沉声道:“你们怀疑齐嬷嬷王嬷嬷,可有凭证?”

    顾莞宁坦然道:“没有,一切都只是我和殿下猜测。”

    元佑帝:“……”

第四百九十六章 圣心

    没等元佑帝发话,太子便沉了脸:“无凭无据的事,你们两个怎么敢仅凭猜测就定了两位嬷嬷的罪?真是放肆又荒唐!”

    太孙抬起头,不卑不亢地应了回来:“儿臣敢问父王一声,在那等要紧的时候,到底是找证据重要,还是郑氏母子的性命重要?”

    这还用问吗?

    当然是先顾着郑环儿肚子里的孩子了。

    太子没说话,脸上的表情却已表明了一切。

    “就算是我们夫妻冤枉了两位嬷嬷,只要郑氏母子平安,这份罪责我们心甘情愿地担下了。”顾莞宁和太孙并肩而立,神情同样的诚恳。

    王皇后恨得咬碎了一口银牙。

    好一个狡猾的顾莞宁!

    好一个腹黑的太孙!

    他们两个这哪里是要担罪责!这是生生地扇她这个皇后的脸啊!

    这番慷慨陈词,比什么证据都更能令人深信不疑。

    元佑帝已经目光冷冷地看了过来。

    王皇后不得不起身道:“阿诩夫妻两个既是生了疑心,总不会是无的放矢。不如将齐嬷嬷王嬷嬷审问一番,若真是她们两个胆大妄为,臣妾绝不会饶了她们。”

    元佑帝看着王皇后,许久没说话。

    在元佑帝冷然的目光下,王皇后也有些撑不住了,苦笑着叹道:“皇上莫非是疑心臣妾吗?”

    “郑氏有孕,臣妾和皇上一样高兴,也一样期盼着两个皇孙出世。就算臣妾心肠再冷硬,也断然不会朝两个还在娘胎中的胎儿动手。夫妻多年,难道皇上连这点也信不过臣妾吗?”

    说着,王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水光,声音也微微哽咽。

    元佑帝龙目中闪过一丝唏嘘。

    太子也没料到事情会急转直下,变成了这等光景,心中不由得暗暗激动雀跃起来。

    如果能借着此事,狠狠地挫王皇后的锐气,甚至令王皇后彻底失了圣心……儿子儿媳果然是好样的!他想了许久都不敢做的事,他们两个竟然敢动手实施!

    太子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太孙顾莞宁。

    继续说,千万别客气!

    太孙果然张口了,可惜,说的内容和太子希冀的相差十万八千里:“皇祖父,孙儿虽然疑心齐嬷嬷和王嬷嬷暗中捣鬼。不过,孙儿敢肯定,此事一定和皇祖母无关。”

    顾莞宁立刻接过话茬:“孙媳也相信,皇祖母绝不会做出谋害皇家子嗣这等恶毒的事情来。请皇祖父息怒。”

    太子:“……”

    他们两个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太子简直怄得吐血的心都有了。

    不过,论揣摩圣心,太子拍马都难及太孙夫妇。

    两人说完之后,元佑帝的神色顿时大为缓和:“照你们两个说来,齐嬷嬷王嬷嬷为何要对郑氏动手,令郑氏早产?”

    太孙坦然答道:“此事孙儿也百思不得其解。想来,必是有居心叵测之人,不愿见太子府子嗣兴盛。甚至意图令孙儿孙媳担上谋害胞弟的罪名。”

    元佑帝眉头动了动,怒气又在迅速聚集。忽地点名问道:“闵氏,此事发生在太子府内宅。你既是太子府主母,就交由你处理。你觉得该如何处置齐王两人?”

    好在太子妃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不至于被问懵,很快答道:“儿媳想彻查此事,查出幕后的主谋。”

    元佑帝不置可否,又问顾莞宁:“莞宁,你意下如何?”

    顾莞宁目光微闪,淡淡说道:“郑氏保住了性命,两位皇孙也平安无事,是天大的喜事。孙媳觉得,此事不必再追根究底了,免得众人在背地里议论纷纷,有损皇家体面。”

    这话显然说中了元佑帝的心思,元佑帝略一稽首:“莞宁说的有理。”

    事实上,顾莞宁说的这几句话确实十分巧妙。

    有损皇家体面,言下之意就是背后主使之人必在皇室之中。

    元佑帝不愿深究,显然也有庇护王皇后之意。

    否则,若是齐嬷嬷王嬷嬷真的供出了王皇后来,又该如何处置?难道真要为了此事就废了中宫皇后不成?

    顾莞宁微微一笑:“既然皇祖父也赞成,那孙媳就斗胆做主一回,回府之后便赐死两位嬷嬷。免得她们两个情急之下,胡乱攀咬。”

    元佑帝毫不犹豫地说道:“好,此事朕就交给你处置。”

    顾莞宁恭敬地应下了:“多谢皇祖父信任,孙媳领命。”

    ……

    王皇后全身一片僵硬冰冷。

    表面看来,元佑帝又护了她一回,她似乎毫发无伤。

    只有她清楚,元佑帝对她是何等的失望。

    无需任何证据,元佑帝已经在心中定了她的罪。她甚至无从辩驳,就已失了圣心。

    好一招以退为进,好一记釜底抽薪!

    太孙!顾莞宁!

    他们两个这是窥准了元佑帝的性子,利用此事给她挖了一个深坑,她害人不成,反而掉进了坑底。

    反应略有些迟钝的太子,到了此刻也会意过来,不由得暗暗心惊。

    这对小夫妻,竟真的丝毫无惧王皇后,甚至主动出招对付王皇后!更可怕的是,他们居然成功了。

    不费一兵一卒,只动了动嘴皮子,就做到了。

    他的后背,一阵阵地冒着凉气。

    日后,万一他们两个也这般对付自己,他能否抵挡得住?

    太子正胡思乱想着,顾莞宁忽地瞄了过来。那双深幽不见底的眼眸,似笑非笑,异常明亮,仿佛窥破了他心底的惊疑和惧怕。

    太子有些狼狈地移开目光。

    太孙笑着打起了圆场:“今日我们进宫给皇祖父皇祖母报喜,千万别为了这等小事扰了大家的兴致。”

    又对太子笑道:“父王一直没回府,还未见过两位弟弟。他们生的一般无二,十分可爱。”

    太子打起精神笑道:“我今晚回府,就去看看。”

    “郑氏难产,伤了元气。徐大夫说了,怕是要养上一年半载才能下榻。”太子妃张口道:“两个孩子总得有人照顾,臣妾便命人将他们抱到了雪梅院。此事臣妾还没来得及和殿下商议。”

    太子妃身为嫡母,愿意抚育两个庶子,也是这对双生子的福气。

    太子也没糊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