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听风录-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蔡瑁身旁除了之前的弟弟蔡和之外,竟然又多了一个人,此人不是别人,乃是荆州的水军副都督张允是也!

    张允乃是刘表的外甥,其母刘氏,是刘表的姊妹,故允应与蔡瑁有姻亲之谊。蔡瑁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张允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而且刘表似乎还未曾发觉。

    这时张允第一次参与蔡瑁他们的会议,显然蔡瑁已经将张允看成了自己人。

    原本就势力庞大的蔡瑁,现在将张允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起势力可谓是气焰熏天之势。

    “不论那董卓做什么事情,那都是在洛阳发生的事情,我们现在应该解决我们眼前的事情。”蔡和这时插嘴道。

    蔡和跟那蒯越之间有些不对付,所以在蒯良说出此言之后仿佛是在教训一般对着蒯良说道。

    听到蔡和所言,蒯越不由大怒,蒯良乃是他的兄长,蒯越知道其实蔡和显然就是故意针对自己的。

    不过蒯越还想说什么就被蒯良给拦了下来,相比蒯越的大怒,蒯良则是表现的云淡风轻,仿佛刚刚蔡和并不是说自己一般。

    而最上首的蔡瑁自然也看出了这其中的微妙之处,不由有些大怒对蔡和呵斥道:“子柔先生说话,什么时候轮的上你插嘴了?”

    听到蔡瑁的训斥,蔡和不禁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若说蔡和最害怕的人也就是蔡瑁了。

    看着眼前的情形,张允大概能够弄清楚几人之间的情况了,不过事不关己,张允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冷眼旁观。

    “刚刚蔡和所言也确实正确,虽然洛阳发生的事情天翻地覆,不过终究离我们很远,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收拾刘琦那小子,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跟那孙文台修好,不就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那小子吗?

    我听说那小子在江夏可是弄得风生水起的,前段时间甚至带兵跑到了庐江,将围困庐江的一伙黄巾贼都给赶跑了。”蒯良对着蔡瑁也是对着众人说道。

    见到蒯良并没有责怪蔡和的意思,蔡瑁也不由的放下心来,此时听到蒯良所言,蔡瑁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本将听说那小子现在手上已经有了数万的军士,若是照他这样发展下去,假以时日必成后患!”蔡瑁笃定的说道。

    “的确,大哥,我们千万不能让那小子得逞啊!”这时听到说刘琦,蔡和不禁再次来了精神,急忙开口说道。

    见到蔡和鲁莽的样子,蒯良不由的鄙视的看了一眼道:“现在不是说不让那刘琦得逞他就不得逞了,要知道那刘琦的手上已经有了数万军士,我们就算是率领军队攻打那也得数万。

    更何况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发动异常数万人的战役呢?恐怕我们还没有发动起来就会被各方势力给弹压下来。”

    “不能军队镇压,那你说应该怎么办?”蔡和不服的对着蒯越问道。

    “我们千万不能够像一个莽夫一样,弄不弄就打打杀杀,我们要动脑子才可以!”蒯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

    “你。。。。。。你敢说我是莽夫?”听到蒯越所言,蔡和“唰”的一声就站了起来。

    “座坐下!成何体统?!”这时蔡瑁威严的声音传来,蔡和只好坐下。

    看了一眼蔡和,蔡瑁心中却是暗暗摇头,虽然知道蔡和和蒯越之间有些矛盾,但是蔡瑁心里还是希望蔡和略胜一筹的,但是是事实证明数次交锋都是蔡和吃亏。

    “异度,听你的意思,你已经想出来办法了?”蔡瑁此时不禁对着蒯越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具体的办法异度现在倒是暂时还没有想出来,但是已经大概有了一些思路。”听到蔡瑁询问,蒯越不由谦逊的说道。

    “哦?什么思路?异度不妨说出来听听。”听到蒯越有了对付刘琦的思路,蔡瑁不禁有些兴奋的问道。

    “大将军,现在随着那小子的势力慢慢增大,其实现在最难受的可并不是我们哪!”蒯越对着蔡瑁说道。

    听到蒯越所言,蒯良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不由的有些惊异的看向了自己的弟弟,没想到这点连自己都没想到蒯越却是想到了。

    蒯良在蒯越的一句话之中想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却不代表在座的其他人也都想到了。

    只见蔡瑁疑惑的对着蒯越问道:“不是我们最难受?难道还有人比我们更不愿意那小子壮大吗?”

    “当然有了。”听到蔡瑁的询问,蒯越不禁自信的说道。

    “是谁?”听到蒯越所言真有此人,蔡瑁不禁急忙问道。

    “恐怕现在最难受的应该就是我们之前的老对手黄祖了!之前我们势力强大,那黄祖不得已,只能和同样弱小的刘琦进行联手。

    而现在刘琦的势力也渐渐的大了起来,原本黄祖的心态是刘琦虽然是江夏太守,但是终究还是得依靠他黄祖。

    但是现在刘琦的势力渐渐壮大了,完全已经不需要依靠黄祖了,黄祖自然不会舒服了。”蒯越向着众人说明了一下其中的关键。

    “是啊!现在最不舒服的应该是黄祖才是,并不是我们哪!”听到了蒯越的分析,蔡瑁不禁眼前一亮道。

    “正是如此!”蒯越不禁说道,完了还不忘得意的看了蔡和一眼,搞得蔡和心中的火“蹭”的又窜了上来,不过却是不敢再发作了,毕竟现在人家蒯越可是算是立了大功的人。

    “异度真乃贤才也!子柔有个好弟弟啊!”看着蒯越,蔡瑁不禁感慨的说道。

    “大将军过奖了!”听到蔡瑁所言,蒯越不禁谦逊的说道。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去联合黄祖吗?”蔡瑁紧接着问道。

    “非也!我们现在并不用去联合黄祖,因为就算我们去联合黄祖也不会同意的。

    因为虽然那小子现在势力壮大了不少,让黄祖对于那小子有了很大的防范。

    不过相对于我们对于黄祖的威胁,那小子的威胁还是差了一点,这一点想必黄祖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在下有一计,不知道能不能够成功。”听到蔡瑁的询问,蒯越不禁对着蔡瑁说道。

    “哦?异度有何计策?”听到蒯越所言,蔡瑁不禁有些好奇和期待道。

    “离间之计!”蒯越说道。

    “离间之计?如何离间呢?”听到蒯越所言,蔡瑁不禁向着蒯越问道。

    “大将军,那黄祖现在对那小子有了顾忌,自然就给我们有了可乘之机。

    我们可以修书分别跟那黄祖和刘琦,书中我们可以尽写修好之意。

    而且送信之时我们可以故意让两边的人都知道,这样原本就不稳固的两边必然会互相起猜忌之心。

    这样他们之间猜忌之心日益加重,必然会出现冲突,等他们之间斗个你死我活之际,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蒯越想蔡瑁诉说了自己的计策。

    “好计策!好计策啊!异度可是立了大功啊!”蔡瑁听完蒯越所言,不由拍掌大笑道。

    “大将军过奖了!”蒯越依旧是一副谦逊的样子。

第三百三十七节 阴谋得逞

    见到蒯越得到了自己兄长的赞赏,蔡和不由的嫉妒的看着蒯越,但是却是丝毫都没有办法。

    “大将军,那些虽然能够对那小子起到作用,但是终归所用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见到自己弟弟蒯越似乎有些得意,作为兄长的蒯良赶忙暗中提醒道。

    听到蒯良所言,蒯越不由的醒悟了过来,看来自己实在是有些得意忘形了,还好兄长提醒的及时。

    果然,在蒯越收回自己那副骄傲的模样的时候,蔡瑁看向蒯越的眼神不由的也更加和善了一分。

    只见蔡瑁对着蒯良问道:“子柔兄可有什么好计策吗?”

    “这。。。。。。”刚刚蒯良所言,提醒蒯越的目的更多一些,现在被蔡瑁这么一问,不禁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蒯良脑中飞速转动,忽然想起来了什么,眼前一亮道:“昨日刺史大人是不是受到了一分檄文?”

    “檄文?”昨日蔡瑁刚好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檄文。

    不过当时张允正好在场,听到蒯良询问,张允不由的说道:“是的,昨日刺史大人接到一份讨董的檄文,现在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我们就在这份檄文之上下文章!”蒯良对着众人说道。

    “哦?我们如何做?”蔡瑁不禁向蒯良问道。

    “若是刺史大人找我们商谈此事,不知大将军会如何做呢?”蒯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着蔡瑁询问道。

    “那定然不能出兵了,我们趟那趟浑水干什么?”听到蒯良的询问,蔡瑁想也不想就否定了。

    开完笑!这荆州的军士家底儿可是他蔡瑁的命根子,如何能够轻易派出去做这种无谓的消耗?

    再说了蔡瑁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跟天下之间的精英比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所以蔡瑁想也不想就选择了固步自封,在荆州做他的“土皇帝”。

    “但是问题是刺史大人应该有着相反的看法,刺史大人比较赞成利用这次机会让荆州站在天下面前,让有才能的人前来投奔,刺史大人要为那个‘名’而去!”听到蔡瑁所言,蒯良打击道。

    “他刘表要‘名’就要他的‘名’去,休得在我这里讨走一个军士!”蔡瑁像一个守财奴一般回应道。

    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蔡瑁会这样说,蒯良不由微微一笑道:“那刘表终究是刺史大人,德珪兄不应该如此怠慢啊!”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咦?我们说的是江夏那小子,你一直跟我说刺史干什么?”这时蔡瑁忽然反应过来什么一般,疑惑的对着蒯良问道。

    “这就是在下跟德珪兄所言的问题所在。”蒯良见到蔡瑁终于反应过来了,不由的笑着说道。

    “哦?子柔不妨明言。”见到蒯良在卖关子,蔡瑁也只好耐着性子的问道。

    “既然此时大人想要派兵,德珪兄何不遂了刺史大人的愿?诶,德珪兄不要激动!

    在下并不是要德珪兄派遣多少人,现在不是正好有这个机会吗?既然那个小子有了这个实力,那我们何不建议让那小子前去?

    这样我们既不会得罪了刺史大人,这样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而且那天下群雄一个个也不是易于之辈,这样可谓是一举两得!”蒯良对着蔡瑁说道。

    “好!好!好!子柔兄此计真可谓高明!就这么办!”听到蒯良所言,蔡瑁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

    荆州的刺史府中,只见刘表坐在最上首的位置,见到众人都来齐了,于是开口道:“今日之所以叫诸位前来,想必诸位之前也应该知道一些,就是因为昨日那来自陈留的一封檄文。”

    “刺史大人,不知道是关于什么的檄文呢?”这时,下首的一个荆州官员对着刘表疑惑的问道。

    这个荆州官员显然是属于信息不灵那种类型的,现在在场的众人之中,像是蔡瑁和蒯良等人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显然事先已经知道了。

    见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于是刘表将之前所拿到的檄文给那些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的人看了一下,众人终于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既然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情况,本刺史现在叫诸位前来,为的就是此事,想听听诸位的意思,我们究竟是该不该响应呢?”刘表对着众人说道。

    听到刘表所言,众人不由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竟然陷入了沉默之中。

    看到眼前的情形,刘表不由的有些尴尬,毕竟是自己提出的这个议题,竟然没有人回应一下。

    众人在听到刘表说出来之后,马上就敏感的知道这定然会牵扯道蔡瑁身上,毕竟这荆州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蔡瑁手中的,众人不禁将目光投向了蔡瑁。

    刘表不由的将目光习惯性的看向了蔡瑁和蒯良他们,见到刘表投过来的目光,蒯良不由的出来说道:“属下斗胆问刺史大人一下,刺史大人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呢?”

    “这。。。。”听到蒯良所言,刘表不由的皱了皱眉头,毕竟这可是自己找众人前来商议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为了讨论出一个意见的,蒯良竟然反问回来,让刘表不由的有些措手不及。

    “本官以为,我们当应该顺天下大势而为之!”刘表对着蒯良说道。

    “哦?不知道刺史大人口中的顺天下大势而为之是什么意思呢?”奎良接着问道。

    听到蒯良的一再所言,刘表不由的心中一沉,暗道莫不是这蔡瑁不同意出兵,之前就料到了自己会选择出兵,让着蒯良来打头阵不成?

    只见刘表接着勉强说道:“自然是我们出兵相应了,那董卓在洛阳做尽恶事,搞得人神共愤!人人得以诛之!”

    “刺史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赞同太守大人所言!”只见蒯良出乎意料的竟然忽然同意了刘表所言,而且看样子还非常的拥护刘表的这个决定。

    “太守大人所言极是,那董卓人人得以诛之,我们荆州怎么能够放过这等恶徒?”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蔡瑁也忽然站起来同意的说道。

    见到蔡瑁和蒯良等人的反应,确实将刘表给惊住了,之前刘表根本就没有想到是这么个结果,显然大大出乎了刘表的意料之外。

    而既然最大头的蔡瑁和蒯良意见跟刺史大人都统一了,剩下的众人自然不会再去说什么了,纷纷表示赞同。

    见到这么容易就统一了意见,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让刘表不由的心中有些不踏实。

    “既然大家都同意出兵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就是究竟应该谁领兵,还有就是应该派多少人前去呢?”刘表向众人问道。

    很多不知道内情的众人还因为蔡瑁支持出兵是想要自己立功,有几个不开眼的便马上出来对着刘表说道:“吾等举荐蔡将军。。。。。”

    谁知众人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蔡瑁那恶狠狠的眼神给逼退了,下面想说的话也不敢说出来了。

    “末将举荐一人能够担当此大任!”这时蔡瑁忽然对着刘表说道。

    “哦?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够让大将军来亲自举荐?”听到蔡瑁举荐,刘表不由的也惊异万分。

    “末将举荐江夏太守刘琦,也就是大公子,大公子之前能够活捉张梁,就能够看得出大公子的才能,还望刺史大人允许!”蔡瑁向刘表建议道。

    看着蔡瑁的样子,刘表不由的在心中暗骂,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啊,管不得今天意见这么的统一。

    刘表自然不会相信蔡瑁是为了刘琦好,但是刘表此时却是不能够拒绝,且不说今日之事是自己的决议,而且若是自己不同意的话,蔡瑁他们说不定马上就改变主意了。

    在那获得巨大的名声和自己的儿子面前,刘表显然是选择了名声:“好吧!就按照蔡将军所言办!”

第三百三十八节 抓阄结果

    这一次命令下达的还是非常迅速的,荆州城中刘表等人刚刚做好了决议,紧接着决议被快马加鞭的送到了江夏的刘琦手中。

    不过这其中原本还是有着一些插曲的,那就是蔡瑁等人在刘琦此去所带的人数上跟刘表有了一些分歧。

    蔡瑁等人向刘表建议的是刘琦最多带一万人,不过刘表却也知道刘琦代表荆州此去一万人着实是有点少。

    最后还是敲定在了两万人,不过这两万人都得是江夏刘琦自己出,既然人数不用自己出,蔡瑁也不好再要求什么,两万人的这一项决议也就敲定下来。

    等到刘琦手上拿到这份决议已经是第三天了,送信之人快马加鞭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送到了刘琦的手中。

    看着书信之中的内容,刘琦不禁冷笑连连,让自己出力明面上自己不仅没有丝毫好处,这笔算盘打的可是好啊!

    不过这倒是正中刘琦的下怀,刘琦这边倒已经决定了前去,若是这个时候荆州方面来上一个不准出兵的命令,倒也是个麻烦事。

    只见刘琦将手中荆州的命令交到了戏志才的手中道:“二位不妨看看,这蔡瑁他们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否还有其他的企图?”

    等到戏志才和陈宫看完荆州方面的命令之后,只见陈宫开口说道:“荆州方面刺史大人希望荆州这次能够拿到一个好名声,所以肯定是支持参战的。

    而那蔡瑁等人因为其中有着自己的利益,肯定是不支持出兵的,但是现在蔡瑁他们也选择了支持,这其中就值得我们考量了。

    我想着其中应该不会是单单是见到我们壮大想要消耗我们这么简单。”

    听到陈宫所言,刘琦不由的点了点头,刘琦也是感觉到了这其中似乎有一些猫腻,自己现在还有些嗅不出来。

    “我知道了。”这时戏志才忽然开口说道。

    “哦?明德先生搞清楚他们的意图了不成?”听到戏志才所言,刘琦不由惊喜的问道。

    “**不离十吧!”戏志才对着刘琦自信的说道。

    “还请明德先生解惑!”刘琦不禁对着戏志才谦逊的问道。

    “那蔡瑁等人本应该不同意出兵的,现在忽然同意出兵了,这其中针对主公的意图已经表露无遗了。

    而他们在之前似乎只想让主公带一万人,而之所以最后成了两万人,还是刺史大人力争的结果。

    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意图正是在这人数之上,他们极力的不想主公多带人手,除了想让主公在天下的豪杰面前不占优势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想找机会对主公不利啊!”戏志才分析道。

    “对我不利?难道是我们前去洛阳的路上?他们疯了吧?”听到戏志才所言,刘琦难以置信道。

    “他们当然不敢在主公前去洛阳的时候下手,想必他们也不会这么傻的。

    属下猜测,他们若是动手也是在主公会江夏的路上,十有**如此!”戏志才对着刘琦说道。

    “哼哼!好手段!没想到之前我还是小看他们了,既然他们想要在我们回来的时候伸一肘子,那么我们就将他们的这一肘子剁掉!”说着刘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好了,既然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图,段时间之内他们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小动作的。

    将各位将军都叫进来吧,我们今天就抓阄确定此次和我一起前去的人选!”定了一会儿刘琦对着戏志才他们说道。

    说罢,就让手下的军士们去叫赵云他们了。

    片刻的功夫,赵云他们就匆匆的赶了过来,生怕错过什么一般。

    看着眼前的众人,刘琦不由的感到欣慰万分,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当日那个在洛阳的刘家少年郎了。

    现在自己的手底下,有着这么多的能人,文士武将都是这个时代的顶级的人才,这样的好条件自己若是再做不出一番事业来,实在是愧对天地了。

    “想必大家已经差不多知道我叫你们前来究竟是为什么了,就是因为此次前去洛阳的人选。

    鉴于之前的情形,而且你们所率的四路军之间实力也差不多,对于带谁前去我也不好抉择。

    所以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到了只有抓阄才能够保证公平,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所以今天叫你们前来就是为了抓阄。

    抓到的人自然这次就随我一起前去洛阳,没有抓到的则安心留下来守护江夏,你们可曾有异议?”刘琦向众人详细说明道。

    “主公,不知这次带多少人啊?”黄忠向着刘琦问道。

    “荆州方面的命令是让我们带两万人。”听到黄忠询问,刘琦对着黄忠说道。

    “那意思是我们几人之中只能有一人跟着主公前去了?”赵云不禁有些苦恼的说道。

    听到赵云所言,众人也不由的都反应过来,两万人也就是一个军的编制,意思就是只有一个军能够前去。

    见到众人的样子,刘琦不禁笑着说道:“虽然原本应该是这样的,不过考虑到大家立功心切,这次我们的这两万人从你们中间的两个军之中来挑选。

    抓阄抓住的一军长官自行挑选手下的一万人,这次不睡有一个名额,而是有两个!”

    听到刘琦所言,众人的心思不由的再次活络起来,多了一个名额这机会可以说是大大增加了,不由的一个个跃跃欲试。

    见到该说的也差不多了,刘琦不禁对着众人说道:“我这里有四块布条,上面写着‘去’或是‘不去’,抽到‘去’的自然就是去洛阳的,另一个则相反。好了,谁先来?”

    只见刘琦的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四块布条,不过布条显然之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众人谁也看不出来那布条上面写的是什么。

    赵云等四人互相看了一眼,一时竟然没有人上前拿布条,毕竟机会可只有这么一次,若是抽到了写着“不去”字样的布条,那可真是白高兴一场了。

    终于赵云还是等不及了,首先便上去抽了一张,等到赵云打开手中的布条,不由满脸的喜色。

    见到赵云大喜的样子,自然知道他定然是抽中了写有“去”字的布条,而相对于赵云的信息万分,剩下的徐晃三人则是一脸的紧张。

    只见第二个徐晃上去,从刘琦手中剩下的三张布条之中抽取了一张,结果等到徐晃打开,不禁一脸的苦涩。

    见到徐晃一脸苦涩的样子,剩下的陈到和黄忠则是不由的暗暗松了口气,两人看着剩下的两个布条,却是谁也没有动。

    出乎意料的是,剩下的陈到和黄忠二人,竟然是黄忠抢先一步上去,将刘琦手中剩下的两个布条之中抽取了一个。

    不过黄忠却是没有着急的打开,而是看向了剩下的陈到,陈到不禁暗暗后悔自己没有抢先一步,现在只好上前拿过了刘琦手中剩下的唯一的布条。

    “叔至,这剩下的两个布条我们不妨同时打开,你看如何?”黄忠这时对着陈到商量道。

    “就依汉升将军所言!”听到黄忠的提议,陈到不禁同意的说道。

    只见二人同时打开了手中的布条,原本没有报多大信心的陈到脸上竟然露出了欣喜之色。

    而黄忠则是一脸苦笑道:“唉!这就是命啊!”

    “嘿嘿,汉升将军承让!”相对于黄忠的苦笑,此时的陈到却是得意万分。。。。。。

第三百三十九节 路遇张邈

    却说袁绍得到曹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曹操发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七镇,荆州刺史刘表也就是江夏太守刘琦所代表的的这支。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而刘琦所率领的江夏大军,自从从江夏出发之后已经数日的时间了,不过刘琦现在还是能够记得离别那天蔡琰跟貂蝉那不舍的眼神,让刘琦心中隐隐的透露出不舍之痛。

    不过刘琦马上就将心中的那丝不舍给抛之脑后了,在现在刘琦还不想自己过多的沉浸在这儿女私情之中,毕竟现在自己还没有什么资本去这样挥霍。

    想到这次得到的情报,西凉太守马腾也是讨伐董卓的藩镇之一,刘琦不禁心中有些激动,毕竟快要见到自己的这个亲戚了。

    但是刘琦转念一想,自己此次恐怕是不能如愿了,如果刘琦没有记错的话,那马腾虽然身为讨伐董卓的藩镇之一,但是却是自始至终似乎并没有来到洛阳,更多的却是在口头上吼了两句。

    想到这里,刘琦不禁苦笑起来,暗道自家这个亲戚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狡猾的很。

    就在之前,刘琦他们碰到了长沙太守孙坚的军队,也是同样前往洛阳的。

    原本刘琦向着若是孙策在的话自己也能够和孙策一起去洛阳,谁知孙策并没有在军中,而是被孙坚留在了大本营长沙。

    刘琦见了孙坚双方之间只是礼节兴致的客套了两句,刘琦能够感觉得到孙坚对于自己似乎并不怎么感冒。

    既然孙坚对于刘琦并不是怎么感冒,刘琦也自然不会拿自己的热脸来贴孙坚的冷屁股,倒是同在长沙队伍之中的程普见到是刘琦之后还对着刘琦笑了笑。

    刘琦不禁郁闷万分,不知道自己怎么惹着那孙坚了,对于自己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刘琦跟那孙坚有过短暂的会晤之后就分道扬镳了,各自走各自的路。

    一直走了十数天的路程,刘琦一行人终于走到了陈留附近了,见到陈留那熟悉的景色,却是让刘琦身旁的许褚一阵的兴奋,一路上向着众人介绍着这陈留的风土人情。

    正当众人一边走着一边观赏着这陈留的惊色之时,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支大军。

    不过刘琦倒也没有怎么紧张,这个时候出现的军队肯定已经不会是昔日的黄巾余孽了,定然是讨董的诸侯之一。

    联想到这陈留地界,刘琦大概猜到这支军队究竟是何人率领的了,不过刘琦也不能够完全确定,毕竟这个时间,刘琦也不确定原先的陈留太守张邈现在是不是还在陈留,说不定这也是一支路过陈留的讨董大军呢。

    等到众人走到近前,看到前面的军队的大旗之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张”字,刘琦此时已经基本确定前面的军队就是陈留太守张邈的手下,至于为什么现在才启程刘琦就不知道了。

    正当刘琦思考张邈为什么现在才启程的时候,只听前面的军队之中传出一阵声音道:“前方是那支军队?在下乃陈留太守张邈,不知你们是否同为讨董大军?”

    听到前面的喊声,刘琦已经确定呼喊的人乃是陈留太守张邈无疑了,于是赶忙回应道:“在下乃江夏太守刘琦,代表荆州刺史刘表前往洛阳会盟!”

    “原来是友军!原来你们是景升的手下,既然你是江夏太守,刚刚你可是说你姓刘?”张邈的话再次传了过来。

    “是的,在下姓刘名琦,荆州刺史刘表正是家父!”听到张邈所言,刘琦就知道张邈定然是猜出来了什么,不由的坦诚的说道。

    “哈哈哈哈。。。。。果然是贤侄!我就说我好像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