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听风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我大贤良师才是真正的英明之主,顺应天命以拯救世界,小将军何不与我等一样效忠于大贤良师。
待得大贤良师高兴了,传尔等一些长生不老之术,以便能够修成正果。”程远志向刘琦涛涛不绝的介绍起黄巾的好处来。
搞得刘琦一阵无语,刘琦此时终于明白,原来这黄巾将领都是传销的人才啊,一个个口才是没得说,三句不离拉人入伙。
“张角美其名为‘大贤良师’,实则是叛逆之人而已!野心勃勃,大逆不道。
汝有何面目在此污蔑我皇,在吾看来,张角等鼠辈不久定会败亡,尔等现在不赶紧投降更待何时?”这时老县令已经被派去通知的人扶到了城墙之上,听到方才程远志在下面的蛊惑之言愤怒的回应道。
“你。。。老匹夫,你可就是这中牟城的县令不成?”程远志见得中牟城上多了一个老头,听到老头的骂声也是勃然大怒。
“正是老夫!”老县令怡然不惧的对着程远志说道。
“老匹夫,我大贤良师座下之黄巾力士千万员,怎会让那狗屁皇帝给打败。
告诉你,限你一炷香之内赶紧开门纳降,不然我黄巾大军破城之时,定让你这中牟城鸡犬不宁!”程远志威胁道。
“何须一炷香的时间?现在老夫就告诉你,让老夫降于尔等叛逆之徒实在是痴心妄想!”老县令也有些激动,身体忍不住的颤抖着。
“好,好,好。老匹夫!破城之时吾定当将你碎尸万段!”程远志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过在程远志咬牙切齿的瞬间,一丝奸诈的笑意在眼中飘过。
就在程远志调转马头回阵的瞬间,原本已经转过身去的程远志突然回过身来,不过这次却不是空手。
只见程远志在马上弯弓搭箭,一套动作犹如行云流水,箭若流星一般向着城上射来,目标正是刘琦。
原来在刚刚程远志和老县令对话的瞬间,马头就在一点点的向前挪动,一直到了程远志的射程之内。
而程远志之所以能够当上渠帅之位,与其有着一手好箭术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这回马一箭却正是程远志的绝招,不知多少人栽在了这招箭下,今日再次故技重施。
在程远志看来,前两次的失败与刘琦这个人是分不开的,而杀了刘琦对于整个战局会有很大影响。
之前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程远志迷惑敌人、让敌人放松紧惕的做法。
只见一道利箭快若流行的向着刘琦射来,眼见着就要射中刘琦,两旁的军士都已经发出了惊呼之声。
却见刘琦很是从容的右手一抓,将这支快若流行的利箭稳稳地抓在了手中。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也尝尝刘某的箭法!”说着刘琦拿着刚才程远志射来的长箭,弯弓搭箭向着程远志射去。
原本程远志在射去长箭之后还很是得意,暗道终于去了一个心腹大患。
谁知刘琦竟然生生将射去的长箭抓在了手中,那需要多大的气力啊?
正在程远志震惊之时,长箭又被刘琦射向了程远志,程远志急忙想躲开。
谁知程远志在想要躲闪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身体已经被长箭给锁定了,根本动不了分毫。
眼见着长箭越来越近,程远志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之色,殊不知在这抹绝望之色之的脸上还残留着刚才得意的笑容。
箭到,长箭从程远志喉中穿过,程远志应声落马。。。。。。
第六十二节 初见曹操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程远志偷袭刘琦不成,反而被刘琦一箭射落马下。
“渠帅!”管亥大叫一声道。
黄巾军一方全部陷入了呆滞之中,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所见他们的主帅在阵前被官军给射死了。
而官军这边,见到刘琦那神乎其神的一间首先是一片沉寂,接着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官军士气大振,而黄巾大军原本就不怎么多的士气也消耗殆尽,此消彼长之下,士气方面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官军方面。
“大人,子聪请战!此时乃是击破这黄巾大军的最佳时机!”刘琦一脸兴奋的请战道。
“这。。。。。。虽然黄巾大军主帅已死,士气上受了打击,阵脚已乱,不过黄巾大军毕竟人数众多。
此时开城门让你前去冲杀,虽然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不过我们终究人少,最终结果我们会被拖死在其中的。”老县令谨慎地沉吟道。
老县令所说不能说不对,刘琦所说也不无道理,只不过两人现在的分歧是一种性格上的分歧。
刘琦毕竟年轻,有着不畏一切的闯劲,老县令老成持重,对于事情的看法多保守一些。
陈宫看着这一老一少,此时也犯了难,两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刘琦也明白老县令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这么好的机遇就在眼前,错过了着实可惜,刘琦不由有些焦躁起来。
正在中牟城头上的一群人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中时,在远处出现了一只大军的影子。
“大人,快看远处出现了一支大军!”这时旁边的兵卒大叫了一声提醒道。
循声望去,果然远处出现了一支大军,烟尘滚滚之下显然人数还不少。
看着大军齐整,旌旗飘飘、井然有序,显然是一支训练有序、纪律严明的部队。
“此来者是哪方之部队?希望不是黄巾军之人。”老县令默默地祈祷道。
“大人快看,来着是我大汉官军。”陈宫兴奋的跟老县令说道。
“可看清是何人所率?千万不可被敌人的诱敌之计骗了。”老县令继续谨慎的说道。
“启禀大人,远方所来之军队最大的旌旗上所写乃是一个‘朱’字,看来定是右中郎将朱儁大人亲率大军前来。”陈宫说道。
“那就应该是了,当初我向朝廷求援,回复中跟我说右中郎将朱儁会亲自前来营救中牟城。”老县令一颗心落了地肯定的说道。
“大人,子聪请战!”听到前来的大军人马乃是右中郎将朱儁的官军,再无后顾之忧,刘琦继续请战道。
“好,准刘琦率三千中牟城守城军士前去乘胜追击,定要与前来接应的官军配合好,将这股黄巾贼军全歼。”老县令下令道。
“是,子聪定不负大人所托。”说完,起身带着赵云和徐晃下城楼去了。
下得城楼点够人数,披挂上马,城门打开之后,刘琦大喝一声道:
“黄巾来犯贼首已被我一箭射死,右中郎将朱儁朱大人已率大部前来接应,此时的黄巾大军已被吓破了胆,现在不立功更待何时?”
“杀!”刘琦的一番话充分将中牟城官兵的士气给调动了起来,“嗷嗷”叫的跟随刘琦冲出城门向着黄巾大军杀去。
仿佛远方的黄巾大军已经不是一个个的人,而是一个个的功劳摆在了那里。
却说黄巾军中自从渠帅程远志被刘琦一箭射落马下后,士气变得极为低落,阵脚已经出现不稳的现象。
在剩下的人中,还能够让黄巾大军所信服的也只有管亥一人了,毕竟管亥这“黄巾第一猛将”之名可不是盖得。
管亥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知道此时自己再不站出来,时间多拖一秒就会增加一分危险性。
管亥当机立段,接管了黄巾大军的指挥权,将几个不听命令逃跑的黄巾军士于阵前斩杀之后,整个黄巾大军都被管亥的手段给震慑住了,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谁知还没等管亥高兴,就有黄巾军士汇报后方出现大队军队,至于哪一方情况还不甚明确。
管亥急忙让人打探,管亥想着来的说不定是大贤良师所派的接应大军,毕竟离中牟城最近的就是长社的,而长社此时却是被自己人所控制了。
正在管亥思索之时,打探的黄巾军士给管亥传来了一个让他呆滞的消息:前来的大军乃是右中郎将朱儁的大军。
管亥只感觉犹如被雷批过一般,头脑一片空白。
“这里怎么会有官军?朱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管亥暗自想着。
官军出现在这里、朱儁出现在这里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进一步推理,官军能够出现在自己的身后那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社失守了。
管亥不敢再继续想下去,长社的时候对于己方来说这可是个巨大的打击。
这时黄巾大军前方中牟城城门打开,刘琦率领的中牟城守军也冲了出来。
看到当先冲出的人正是与自己前些天打斗的官军年轻将领,这个“变态”让管亥还记忆犹新,现在这种情况若是再被他缠上,自己的性命可就堪忧了。
“将军,我们改怎么办?”这时身旁的黄巾军士们都眼巴巴的看着管亥,希望管亥能够想出一个好办法解决面前的困境。
管亥看着黄巾兄弟们投过来的一个个“眼巴巴”的眼神,心中也不由一阵苦笑,因为他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让他冲锋陷阵,管亥自然没话说,但若是让他想这些解决办法,就让他感到很为难了。
管亥也知道现在情况紧急,由不得自己一丝一毫的马虎,不过管亥也不傻,知道现在自己陷入了前后夹击的不利局面。
“全体向东边撤退!”终于,管亥向着黄巾大军下了撤退的命令。
听到命令的黄巾军士们不由的也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也能看出来眼前的形式非常不利,谁也不想再此死拼。
管亥一声令下,此时的黄巾大军可谓达到了“令行禁止”的境界,全军立马向着东方撤去。
倒不是说黄巾大军有多么的纪律严明,有多么的听从管亥的话,而是黄巾大军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就等着管亥的一句话了。
看着手下的军士们并无战心,一个个争先的向东逃去,管亥也不由一阵苦笑。
“黄巾逆贼休走!”
“休走了黄巾逆贼!”
。。。。。。。。。。。。。。。。。。。。。。。。。。。。。。。。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战场之上回响,一众官兵在后面追击,黄巾大军在前面抱头鼠窜。
黄巾大军多是步兵,并没有几匹马能够使用,所以在后面的黄巾军士很快就被官军赶上,能够逃出去的黄巾大军可谓十不存一。
黄巾大军并无斗志可言,被官军追上之后马上就抱头弃械投降了,一个比一个利索。
“又让他给跑了!”刘琦咬牙道。
刘琦没想到最后还是让管亥给跑了,看来自己收服管亥的计划还是给泡汤了。
这时一个官军将领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向着刘琦他们喊道:
“不知你们之中哪位是主将,右中郎将朱儁朱大人有请。”将领模样的人显得很是彬彬有礼,并没有是朱儁座下之将就瞧不起中牟守军。
“正是在下。”说着刘琦越众而出,跟着将领模样的人走去。
“子聪!”只见赵云和徐晃仿佛不放心的样子。
“无妨,两位哥哥稍等片刻,我不会有事的。”刘琦莞尔一笑道。
这时前来的将领模样的人见到赵云和徐晃二人,不由眼前一脸,感叹道:“真虎将也!”
刘琦很是随意淡定的点了点头,因为刘琦要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更加知道赵云和徐晃是有着怎样的能力。
不过男子下一句话就让刘琦不淡定了:
“在下曹操字孟德,不知小将军尊姓大名啊?”
第六十三节 要被砍了
刘琦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个自称是“曹操”的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不可思议之色。
刘琦没想到这么早而且会在这种情况下与曹操第一次见面,实在是让刘琦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刘琦看着眼前的男子,只见眼前的男子虽然坐在马上,披挂整齐的样子。
不过刘琦还是能够推测出眼前的曹操并不怎么高,也就一米六几不到一米七的样子。
皮肤黑黑的,脸蛋也是略微胖胖的,不过很是粗糙,显然是经过风吹日晒雨大之故,一双厚厚的嘴唇,配上那一抹现在还略短的胡须。
若不是曹操自我介绍,刘琦实在是不会主动将眼前的黑黑的男子跟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枭雄联系起来。
曹操虽然一副“憨憨”的形象,不过在刘琦的细心之下,发现曹操的眼中不时有着精光闪过。
刘琦暗自警惕,提醒自己眼前这个人可不是普通人,正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大枭雄,一不小心就可能会阴沟里翻船的。
而且跟曹操在一起,虽然曹操没有刘琦想象之中的那样“英姿勃发、雄伟异常”,不过刘琦在曹操身边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曹操只是普普通通的站在那里,就会给人很舒服的这种感觉,大概这就是人格魅力吧,怪不得曹操历史上能够笼络到那么多的人才。
“不知这位将军可曾见过在下吗?”曹操见刘琦只是呆呆的看着自己不说话,看得曹操也有些发毛,于是问道。
“额。。。哦。。。没有,没有,刚才一时失态了,还请曹将军见谅!”刘琦反应过来后赶忙失礼道。
“无妨,无妨。”虽然曹操口中这样说着不过心里还是有些疑惑,因为刚才他明明从刘琦眼中看到的分明是认识自己的眼神。
不过曹操也没有多想,毕竟现在的曹操还并没有成为历史上的那个大枭雄,遇事也没有那时的那么多疑,现在只是疑惑了一下就暂时抛之脑后了。
“小弟姓刘名琦,字子聪。在下并非是这中牟城的将领,在下只是一介布衣,途经中牟城见到黄巾逆贼围城,愤然加入到了这保卫中牟城的行列中来。”刘琦想起曹操刚才似乎问了自己的问题回答道。
“小兄弟姓刘?难道是汉室宗亲吗?”曹操倒没有因为刘琦只是一介布衣而看不起他,而是很快就发现了关键点。
“是的,正是现在之皇姓,侥幸也算得上是汉室宗亲。”刘琦谦逊道。
“不知道小兄弟令尊是何人哪?”曹操继续问道。
“家父荆州刺史刘表。”刘琦答道。
“原来是‘八骏’之一的刘景升的儿子,怪不得,怪不得啊!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曹操听到刘琦的回答着实吃惊了一下,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有着这样的背景。
原本听到年轻人乃是布衣之身时,曹操还想招揽一下,毕竟以曹操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出,眼前的年轻人和他身后的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看到的第一眼顿时就起了爱才之心。
不过在听到刘琦说明了背景之后,曹操也只能够暗自叹息,因为虽然刘琦现在只是布衣之身,不过刘琦如果想拥有官位轻而易举,毕竟刘琦的背景在那摆着呢。
曹操倒也是个豁达之人,知道以自己现在的情形根本不能够争取到刘琦,索性就与刘琦保持很好的关系。
在前去汉军大营的路上,刘琦与曹操说说笑笑,相谈甚欢,接触了一段时间刘琦发现曹操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曹操用后世的话可以说就是一个“小愤青”,对于许多现实之中的事情有着很多抱怨。
无怪乎历史上曹操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还借着献刀的由头想要刺杀董卓,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却是与后来的曹操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后来的曹操也是被当时的时代所同化了,索性还留有年轻时候的那么一些“小叛逆”,唯才是举,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那么的看重门第。
就像后世民国时期风云一时的汪某人,想当初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热血青年,绑着炸药就要与大清的亲王同归于尽,不过后来却认贼作父,致使晚节不保,不由让人扼腕叹息。
在这一点上曹操要比后世的汪某人强多了,最起码曹操对于外族的态度是相当强硬的。
说实话,刘琦对于曹操还是很欣赏的,甚至是有些崇拜,在刘琦看来,曹操虽是枭雄但却是真君子。
到了汉军大营门口,曹操和刘琦被门口的军士给拦了下来,看来汉军大营的守卫还是很严格的。
看到汉军大营门口守卫的反应,刘琦不禁点了点头,暗道不愧是汉末名将,所谓见微知著,这么一个细微的地方就能够看出朱儁治军的严谨。
“在下典军校尉曹操,要进去拜见右中郎将朱大人。”曹操也没有为难这几个看门的守卫,显然气度非凡。
“大人请!”守卫的军士在确认之后,放曹操和刘琦进入大营。
由于大营之中不得骑马行走,于是曹操和刘琦两人下得马来,刘琦由曹操带着向着中军大帐走去。
在大帐门口,守卫又进去通报了一番,刘琦和曹操才得以允许进入大帐之中。
进得中军大帐之中,只见中间最上面跪坐着的乃是一个须发已半白的老将军。
由于此时并不是战斗状态,头盔被此人放在了身前的一个长桌之上。
此人虽看着已年过半百的样子,不过如果光看那宽广有力的臂膀,依然让人不能忽视。
一双浓眉之下,有着一双锐利的招子,光看那眼中发出的锐利的眼神,让人不敢直视。
国字脸,配上一个大鼻子,鼻子下面是也已经半白的垂下的胡须,整个人看起来定是那种脾气火爆、嫉恶如仇之人。
刘琦猜想十有**此人定然就是右中郎将朱儁了。
此时两边也列坐着两列人,显然此时正在进行着什么讨论,在曹操和刘琦进得大帐之后,两边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曹操和刘琦身上。
“孟德此来为何如此之迟?”这时最上首的朱儁开口问道。
“启禀将军,孟德刚才在战场之上见到了中牟城的守军将领,并将其带了过来,所以有些迟了。”曹操如实答道。
“哦?老夫还说等忙完之后再见中牟城中之人,既然孟德已经将人带来,那老夫就先见上一见。”朱儁恍然大悟说道。
“见过朱大人!”刘琦向着朱儁行礼道。
谁知在刘琦行礼之后,朱儁脸上的笑容立马不见了,开始变得“乌云密布”。
刘琦暗想自己和父亲刘表好像也没有得罪过朱儁啊,貌似刘表还和朱儁关系非同一般。
果然朱儁大声喝道:“在军中不要叫我大人,要叫我将军!小子,念你初犯并不是我营中之人,就暂且饶你一回,下次再不注意,就休怪老夫不客气了!”
“谨遵大人教诲!”刘琦躬身行礼道。
刘琦一阵无语,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大错或者是跟朱儁有什么仇呢,原来根由在这里,虽然被朱儁斥责了,不过还是对朱儁的做法很是佩服。
“你现在在中牟城之中身居何职啊?”朱儁在见到刘琦很是乖巧,语气稍微放的和缓了一点。
“将军,在中牟城中我并无官职。”刘琦老实回答道,毕竟当初老县令虽然给了自己指挥权,却没有给自己相应的官职。
“啪!”
只见朱儁一拍前面的台桌,勃然大怒道:
“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
第六十四节 名将朱儁
“将军!这是为何啊?大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曹操大惊失色道。
刘琦也很无语,自己莫名其妙就要拖出去被砍了,这还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恐怕自己就是穿越的人中最倒霉的倒霉蛋儿了。
军帐之中坐着的两列将官也不明所以,与曹操交好的也一起向着朱儁求情。
其余更多的是在没弄清楚究竟是个怎么情况前选择沉默明哲保身,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劣根吧。
“误会?哼!哪有什么误会!此人并无官职在身,却统领我大汉官军,此举大大违反我大汉律例,不加惩戒,必然贻害无穷!”朱儁沉声道。
听到朱儁所说,曹操才略松了一口气,原来朱儁是因为刘琦违反了大汉律例而大怒的。
至于违反大汉律例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并不是那么不可饶恕,还是有很大回旋的余地。
“将军,若不是这刘小兄弟临危受命,愤然抗击黄巾大军,这中牟城恐怕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只怕在我们大军来到之前就破了。”曹操向着朱儁求情道。
“哦?果真如此吗?”朱儁似乎有些不相信,眼前的年轻人看起来还未弱冠,并不像是能够临危受命之人,毕竟刘琦看起来太过年轻了。
“是的将军,孟德不敢有半句虚言。孟德在见到刘小兄弟之前,就向中牟城的军士们打听了这些天中牟城发生的一切。
刘小兄弟不仅率领中牟城的将士数次击退了黄巾大军的来袭,并且还亲手射杀了黄巾头目——黄巾渠帅程远志。”曹操继续说道。
“什么?程远志死了?死在了他的手中?”朱儁震惊的说道。
“是的将军,程远志却是是死了,我们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请将军恕罪。”这时位列两旁的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出列说道。
“据我所知程远志正是死在刘小兄弟的箭下。”曹操这时趁机向朱儁谏言道。
这时朱儁听到此言,眼神不由得变了变,若是真的像是曹操所言的那样,刘琦不仅无过而且还有大功。
而且从获得的信息来看,能够以寡敌众的情况下不仅大败敌军,还能杀死贼首,充分说明了眼前的这个青年人非同一般。
“你姓刘?”这时朱儁突然想起刚才曹操似乎叫刘琦是“刘小兄弟”,再看刘琦站在那里临危不乱的气质,不由的感到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琦虽然一开始也被朱儁的举动给搞懵了,不过片刻就恢复了平静,因为再不济刘琦相信只要自己把老爹刘表给抬出来,朱儁也不会将自己怎么样,因为刘琦也知道朱儁与刘表可是一个阵营的人。
所以至始至终,刘琦都表现得很淡定,就连即将要把自己拖出去砍了也是最起码表面面不改色的样子。
这不由的也让朱儁对刘琦高看了一眼,再加上刘琦身上表现出的气质,更是让刘琦表现的与众不同。
“启禀将军,在下确实姓刘。”刘琦从容的回答道,仿佛刚才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那你可与这皇性可有关系?”朱儁进一步问道。
“自然有关,家父乃是荆州刺史刘表,相信朱将军应该也认识。”刘琦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军说道。
“哦?你是刘景升之子?可是叫做刘琦?”朱儁在听到刘琦说到父亲是荆州刺史刘表之后,不由的面色显过意思尴尬之色。
大帐之中位列两旁的诸位将领此时也有些骚动了起来,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居然是如日中天的刘表的儿子。
朱儁心中暗暗叫苦,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正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
要知道是这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被自己差点拖出去剁了,这事要是传了出去,不仅让别人嗤笑,更是让刘表也对自己生出一些成见。
要知道,自从刘表成了荆州刺史之后,再加上又是汉室宗亲的身份,现在可是这派系之中的中坚力量,可谓举足轻重。
其实朱儁和刘表的私交还是不错的,自己的老朋友要是真知道了,若再加上刘琦的一些煽风点火,自己可就遭殃了,这明显就是叔叔欺负侄子了。
“你们都出去,老夫要和他单独谈谈。”朱儁一副不可抗拒的样子,话语之中也透漏着威严。
两边在座的将军们见到朱儁的样子,知道朱儁似乎有话要对刘琦说,很自觉的走了出去,曹操临走前还关心的看了刘琦一眼。
见到帐中之人都依次出去了,朱儁摆出了一张笑脸说道:“原来是刘琦贤侄,不知你父亲可好?你抓周时老夫可还去过,没想到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
朱儁为了缓解尴尬,跟刘琦拉起了关系,希望将刚才的事情揭过去。
“回禀朱将军,家父很好,因为朝廷期限限制的比较紧,家父带领大部顺着大道现在估计已经到荆州先行上任了。”刘琦依旧使不温不火的样子。
朱儁见到刘琦这一副很是冷淡的样子,知道是在表达刚才对自己做法的不满,朱儁也当刘琦还年轻是小孩子心性,也没有过多计较。
“现在帐中只有你我二人,何必如此生疏,你叫我朱叔伯就行,不知琦儿你父亲可给你取了表字?”朱儁向着刘琦算是赔礼道。
“回朱叔伯,家父给我取名表字子聪。”刘琦回答道。
“子聪?嗯,不错,确实是人如其名啊!哈哈。。。。。。”朱儁见刘琦称自己为“朱叔伯”,显然是原谅了自己先前的做法,不由高兴道。
“子聪,你要明白朱叔伯的难处,刚才那种情形必须要采取那样的办法,不然如何能够服众。”朱儁见刘琦原谅了自己,但还是解释道。
“子聪明白,子聪并没有怪罪朱叔伯的意思,相反子聪还很是敬重朱叔伯,换做是子聪,子聪也会像您一样做的。”刘琦一脸诚恳的向着朱儁说道。
“好!好!好!不愧是刘景升的儿子,有你父亲的风范!”朱儁连说了三个“好”,显然对于刘琦是极为满意的。
“朱叔伯谬赞了!”刘琦赶忙谦虚道。
“子聪,那程远志真是被你所杀吗?你跟叔伯详细说上一说。”朱儁这时突然想起了正事,赶忙向刘琦询问道。
“是,我。。。。。”刘琦一五一十的从自己从洛阳出来之后开始,一路上发生的情况。
到中牟城之后怎么遇到的黄巾大军,又怎么连败黄巾大军,直至最后射杀黄巾贼首程远志获得最后的胜利。
刘琦详细的、洋洋洒洒的跟朱儁说了很多,让朱儁听得时而拍手称奇,时而惊叹不已。
“子聪贤侄当是有卫霍之才啊,有子聪贤侄乃是我大汉之福啊!”朱儁听完刘琦所述,发现即使是将自己放在当时的那样子的情形之中也不见得能够比刘琦做的更好。
“朱叔伯严重了,子聪这小小功绩怎敢比肩那卫霍一流,朱叔父实在是折煞小子了。”刘琦赶忙谦虚的推辞道。
“年轻有为,不骄不躁,做事稳妥,谦虚谨慎,难得啊!”朱儁见刘琦虽然年轻但却谦虚异常,不由的也感到欣赏。
此时,正在朱儁和刘琦在中军大帐之中交谈之时,此时帐外突然传出了嘈杂之声。
朱儁听到这突然传来的嘈杂之声,不由的眉头一皱,大声喝道:“怎么回事?”
这时帐外的一个军士进得大帐来说道:“报告将军,有人闯营!”
居然有人会闯营,究竟是谁呢?刘琦好奇道。。。。。。
第六十五节 张三爷来了
“什么?竟然有人敢闯我大营?我倒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朱儁听到这个登时就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