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没有和漠南蒙古一样成为大清的附属,但却在名义上以臣属自居。这一次清朝征召他们入关,阿古拉就毫不迟疑就答应了。

    促使阿古拉入关的最大原因可不是对于大清的畏惧,而是清朝给出的赏银以及关内汉人财富对他的吸引。在口外生活,一点也不比这打了几十年的关内容易的多。天灾是首要,**也要防。小部落生活更是不易,这就令得阿古拉父子两代一直学着“事大”,谁强就跟谁混,谁强就听谁的。跟着强者才有肉吃,是阿古拉父子信奉的真理,阿古拉在带着族人踏上汉人土地那刻起,他就坚信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够满载而归,为部落里的女人带回汉人女子的胭脂水粉,为她们带回那些做工精致的手饰,也为孩子们带回好吃的东西,更为部落带回能够生存下去的资源。

    阿古拉丝毫不介意那些满州大兵如何看他们,是将他们当成附属军,还是雇佣兵,他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为族人们抢回财富。满州大兵看不起他们这些外藩番子,内蒙那些沾亲带故的蒙古亲戚也看不起他们,这也不能怪他们,大清的后宫可都是他们科尔沁的女人,皇帝都是他们的外甥,能不鼻孔朝天?

    在扬州城北梅花山下大营那几天,是阿古拉和族人们最快活的日子,那几天的所做所为,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征服者。不过随后的三湾大战,阿古拉却被那些南蛮子吓坏了,和所有第一次入关的口外蒙兵感受一样,他很震惊,什么时候温如猪羊的汉人变得这么强,这么可怕了。

    阿古拉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也在为自己和族人们的性命担忧,更为部落的未来忧心。看着那些满蒙八旗不断打马出营,看到不时急奔回来的探马,阿古拉心惊胆战。三湾大战时,南蛮子使的妖术大杀器可着实吓到了他,长这么大,他还没见过能把人活活震死的武器。这帮南蛮子,莫不是跟传说中的西洋鬼子勾搭了,学了他们的妖术。

    阿古拉很肯定,南蛮子真要杀到这里,清军肯定赢不了,因为他们一点士气都没有。而一旦打起来,他手下这几十条汉子连一刻都撑不下来,因为他们也害怕。

    阿古拉倒是想学那些两白旗满兵一样也投明军,可他的部落在口外,就算满州人从关内退了出来,明军也没法帮助他们,万一找满州人找他们算帐,那明军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最终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可怜的小部落。再说,南蛮子不定看上他们,何必去讨那没趣。

    阿古拉的人被安在营盘最外面,想往里靠靠,科尔沁那帮狗娘养的就对他们又喝又骂的。阿古拉手下的族人也是蒙古汉子,哪个是吃素的,差点闹起火拼来。这事惊动了满州人,没办法,阿古拉只能把心一横,狠狠抽打了几个族人,最后的结果是他继续硬着头皮在外面呆着。

    虽说大小是个台吉,可阿古拉觉得自己连满州人的一个兵都不如,满州人分给他们的粮食少得可怜,不得不将野菜和粮食混在一起胡乱填饱肚子,想吃肉,那是门都没有的。吃的如此,其它快活享用更是不谈了,女人都丢了,腰包里倒是有不少金银财宝,可这当口也换不到好东西。

    手下人刚冒着被责罚的危险跑十几里外打了点野味回来,几只野兔外加两只野鸡,有个河里看着倒是野鸭子不少,可蒙古人不会水,这天寒地冻的也不敢下水,只能看着干瞪眼。胡乱烧了点热水把野味弄了,阿古拉倒也不吃独食,大伙匀着分一分,有藏着酒的一人来一口。你一口我一口的,哪顾得上那皮囊口一股恶臭味。

    打完这仗,管他谁赢谁输,赶紧回口外去。满人和汉人打生打死的,你说我们这帮蒙古人掺和什么。长生天成吉思汗都是过去的事,汉人的花花江山我们也没福份享了。

    马背上的生活,刀口上舔饭的活计,不好过啊。有今朝没明日,趁他南蛮子没过来,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真杀过来了,挡上一挡,挡住了就拼命,挡不住就跑。

    怎么着也得把儿郎们带回去,可不能都折在这关内。男人可是部落的命根子,没了男人,部落可就完了!

    一心想带着仅存的族人回到口外家乡的阿古拉,就那么一口兔肉,一口酒的,喝的大了,耳畔传来的什么鼓声、号声、吆喝声都不管了。当酒囊空空如也是,一队太平军骑兵从他靠着的营帐后面冲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八章 马鹞子冲营

    “南蛮子来了,南蛮子杀来了!”

    惊呼声很快在清军营盘中响起,阿古拉也吓得从地上一跃而起,本能的拔出自己的刀要去找马。不知道是太过于惊惧,还是喝的有点大,他险些一个啷呛栽个狗吃屎。

    “不要命了,还不快上马!”

    跃身上马后,见自己的族人们还傻站在那,阿古拉气得破口大骂。在他破口大骂声中,他那些族人们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哇哇大叫将手中的骨头和破碗扔在地上,或去拿放在帐边的刀斧,或奔去牵自己的战马。

    太平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就如夏天的闷雷紧贴着地面阵阵传来。阿古拉在马上惊望,只见视线中,一队不下百人的披甲骑兵已冲至离营盘不足里许处。一马当先的是个披着白袍,手拿长枪的贼寇,后面紧跟着的骑兵人人手握长矛,那矛尖远远看去就无比锋利的很,还隐隐泛着红光,就如在一桶血液中才拔出来般。

    这队太平军骑兵杀到之后,有一队蒙八旗兵去挡,结果被对方一个突剌打散。那队太平军骑兵也不去撵杀溃散的蒙八旗兵,直奔清军营盘而来。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又有数百太平军骑兵呼啸而至,蹄声伴着杀气腾空而起,便那冲锋劲头,便足令营盘中的清军惊颤。

    这支骑军就如铁墙般向前推进,天地之间都是马蹄如雷声,视线所及,都是战马铁蹄翻卷起的大团泥土。清军营中,到处都是被惊动奔走的满蒙大兵。上万兵马,竟无一人去阻,任由这数百太平军如利箭一样剌向营中。

    “走,快走!”

    阿古拉没有任何犹豫,打马便往营中跑。满州人都不来挡,他才不会蠢得替他们送命。阿古拉一跑,他手下的族人们也跟着跑,就如骨牌倒下般,外蒙兵们要么纵马往营中跑,要么就连马也不要,直接撒腿跑。那架势就如太平军千军万马杀过来般。

    清军的军心士气本就低迷至极点,又陡不丁被这数百太平军骑兵杀了过来,这刻,营中真是乱成了一团。

    王。辅臣率部转眼间就冲进了清军营中,马上骑士将手中长矛飞投出去,将一个个满蒙兵扎翻在地。阿古拉很不走运,虽然他的动作很快,可还是被一根长矛击中,矛从背后将他整个扎透,在马上兀自颠簸了十来丈才从马上坠下去。

    清军营中几无什么障碍,连壕沟都没有,太平军就这么在营中左突右突,将上万清军搅成一锅粥。鳌拜以下,已无人想到抵抗,人人均生退意。

    “莫纠缠,冲散他们!”

    王。辅巨大声呼喊着,命令部下们不要光顾着杀人,而是将清军不停的冲乱,让他们聚不到一块去。只要清军整体崩溃,他们才能腾出手来收割他们的性命。

    王。辅臣纵马疾驰,目光却在不断搜索,他在寻找鳌拜,他想斩将夺旗,但视线中除了乱奔的清军,并无鳌拜身影。

    南方,又传来了喊杀声,更多的太平军骑兵和步兵杀到。在他们前面,是不住败退的满蒙兵,每一个满蒙兵在马上都显得无比脆弱,他们拼命抽马,只想逃命,浑无返身奋战之念。

    清军实在是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这些被鳌拜派出去的满蒙兵很多人都看到了仪真河浮桥边的金色大旗,看到了白马上的贼秀才。发现贼秀才没有死的满蒙兵将,犹如见鬼一般,他们迅速联想到他们中了计,所以他们一刻也不多留。

    那木图呼啸向前,驱赶更多的满蒙兵向前翻滚崩溃。马蹄下,不住踏到坠马的活人,落马的清兵就那么被活活踏死。

    王。辅臣突袭得手,越发得意,他要让整个清军崩溃,让他们互相混杂,让他们相互拥挤争夺北逃之路,那样,清兵再多也无用。等到步兵大队上来,头功就是他王。辅臣的了。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鳌拜

    太平军中,包括最早的骑兵统领邵成国在内,真正懂得骑兵作战的其实廖廖无几,在以往的诸多战役中,骑兵也一直被作为辅助兵力使用(小规模使用),从未像今天这般独当一面,直接作为主力冲阵。这固然是南方山地不宜骑兵大兵团作战,缺少一个优秀的骑兵统帅也是一个原因。王。辅臣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绰号“西路马鹞子”的陕西汉子,使得周士相能够放心大胆的将骑兵作为主力使用。他甚至有点后悔不应该让王。辅臣出任新一镇的镇将,而是直接将所有骑兵组建一支骑兵军交由王。辅臣率领。

    自崇祯十五年,王。辅臣在马背上足足战了八年,和明军、和清军,大小骑战打了不下十几场,让他打出“马鹞子”威名的无疑是大同保卫战,那一战,可谓是他王。辅臣的成名之战。但此后,他便被收入辛者库为奴,再后来成了洪承畴的侍卫,几无再领兵的机会,更休谈在马上纵横,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可骨子里,他王。辅臣依旧是一个最优秀的骑兵统帅,骑战的精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怕整整十年没有上过阵,他仍就是一个最优秀的骑兵将领。

    骑兵除了万不得已,绝不能硬撼步军阵列,一个合格的骑兵将领首要就是制造混乱,以战马的高速机动让敌人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只要战马一直在奔腾,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骑兵的刀锋。王。辅臣如今就是在做这件事,他不求砍死多少清兵,只求让清兵陷入混乱。

    接到帅令后,王。辅臣立时就对今日之战拿出了最佳应对办法,那就是快速的冲,不停的冲,以一部兵力牵制清军阻拦兵马,以精锐绕道突袭其营,打清军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不溃自溃。效果很明显,在他率领精锐出现在清军营盘外后,里面的清军真的是望之色变,从上到下毫无斗志,双手的接触可以用一触即溃来形容。

    王。辅臣好不得意,他想到了当年他在大同城下独闯阿济格大军的场景。但他也未就此变得目空一切起来,因为他明白,清军之所以如此不堪一战,是因为他们的士气全无,而这,并非是他马鹞子的功劳。

    起先,几十个清兵在跑;随后,是几百;再其后,是全部在跑。王。辅臣这支只五百多人骑兵精锐就如热刀子切牛油般,“哧溜”一下就扎进了清军营盘,又如少年郎对妇人般,扒开双腿,毫不费事的就一剌到底。

    单是搅得清军大乱,王。辅臣当然不满足,他想要擒杀鳌拜,赚得头功,战后也能封伯拜侯。可是找了一圈,到处都是混乱的满蒙骑兵,却没有发现鳌拜的身影,这让他大失所望,以为鳌拜怕是跑了。

    正灰心时,几面满州八旗的旗帜在王。辅臣左前方闪现,王。辅臣顿时精神一振,立时率部冲了过去。他转进太快,以致后面跟上来的部下都来不及跟上前去。步军那边更是离得远了,千军万马之中,就见马鹞子长枪横扫,端得是威风凛凛。以致于瞎子李带着铁人卫赶来后,有些眼红的嘟囔一句:“那马鹞子,吃肉喝汤,风头出尽,不就是仗着会骑马吗!等明儿,俺也去弄匹好马来,看你马鹞子还凶什么凶!”嘟囔完,却又得意,却是寻思当年上百满鞑子骑马追了他大半天,也没摸着他屁股,由此看来,他李凤鸣就是没有马也比有马的厉害。

    瞎子李那边大骂马鹞子出尽风头,葛义和铁毅等将领赶到后,一个个脸色也不好看。这倒不是因为清军稳住了阵脚,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要是鳌拜那老小子叫马鹞子给擒杀了,他们这帮老弟兄就忒没脸了。

    “活捉鳌拜!”

    葛老六猛喝一声,心头暗自盼着鳌拜别叫马鹞子给逮着了,这老小子怎么说也是鞑子的什么巴图鲁勇士,好歹也得像个样子吧。

    。。。。。。。

    浑无斗志的清军当真是兵败如山倒,甚至都未败就倒了。很多清兵连太平军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呼喝着打马北逃。当然,也不乏极个别还算有血性的满蒙汉子,就是那帮被满州人看不上的外蒙番子,在性命关头也是表现出了难得的血性,亦或是垂死挣扎。只是他们的顽抗在太平军步骑形成的滔天大浪中,连汪洋中的一条小舟都算不上。浪头打来,一切便归于虚无。

    鳌拜失去了对大军的掌控,他没想到太平军竟然有一支骑兵绕过来突袭,结果最外围的那些外蒙兵的溃逃引发了大崩溃。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带着尚能掌控的禁旅八旗迅速北撤,如几天前三湾那夜般。

    大群大群只知往北逃,只知躲避南蛮子追杀的满蒙大兵们,慌不择路的挤在一起,有的是连人带马撞在一起,令得北逃之色哀声四起。来不及走的满蒙大兵转瞬之间就被涌来的太平军步骑浪头吞没,活下来的丧魂落魄的加入逃命人群。乱象一直向北蔓延,哪里有满蒙大兵,哪里就乱,整个战场上空,全是一片呼喊惨叫之声。

    个人的悍勇和武力在这集团乱象中,根本无济于事,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有多一分活着的机会,除此以外,任你是神箭手还是大力气,都是束手待宰。

    败局已定,虚火维持的清军在发现事实真相后,虚火便在心头息灭。当乱象开始后,接下来的自然是崩溃。太平军各部不断向前突进,只为让对手溃散得更厉害一些。他们就如驱赶牛羊群般赶着满蒙大兵们一波接一波的往扬州方向败逃。

    。。。。。。

    上午来人和我谈了,对我解释了为何本地市场有清。真盐的情况,他保证市场上这批是最后的存货,是徐州摊来的货,明年就不会有了。一来盐业改革,二来徐州盐业公司那位回族盐业总经理下台了。

    怎么说呢,双方交谈是友好的吧。另外,大家不要在书评讨论这件事了,不然书评太不和谐。(未完待续。)

第九百章 从龙功臣

    “禀大帅,鳌拜溃了!”

    郭雄兴奋的将前线军情禀报给周士相,周士相听后笑着摇了摇头,对郭雄道:“我没死,鳌拜自然不敢战。”说完,吩咐下去:“叫马鹞子和葛老六他们撵着鳌拜打,若能生擒便擒来,若不能擒来,也不能让他轻松跑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嘛。”

    “遵令!”

    郭雄立即下去唤来传令兵,数骑顿时打马北去。

    郭雄下去后,昨夜和蒋和一起从瓜州水营赶来的桂永智却一脸敬佩的上前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妙,妙,王爷这诗有秦皇汉武雄风啊!。。。不知王爷可否将此诗全文诵于属下听?属下也好记档存册,以为后人千古传诵。”

    “呃?”

    周士相微愕,旋即有些惭愧,继而轻咳一声,扬声诵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十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这场战斗,从清晨开始已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日头高高在上,阳光普照大地,令人心生暖意,只这空气中散发的却永远是血腥味。

    马鹞子一直率部追击在前,其部不少将士人士都是浴血染红,他们追着清军一路北进,已是深入十几里地下去。铁人卫这会也是将身上的铁甲尽数脱下,人人执刀轻装前进。瞎子李没心思去和马鹞子比一比谁跑得快,他满脑门子心思都用在捕杀那些漏网之鱼的满蒙兵。一路清扫下来,单是被他锤死的满蒙大兵就有七八人。

    张勇也提着大刀追击在最前面,他和李本深从湖广到南都后,都得到了周士相的召见,分委二人水陆两官。李本深为水师左镇副统领,张勇则为第二镇丙旅安军中使(挂副千户衔),现在李本深随水师活动,张勇则随第二镇一直在前线。不过因为对于太平军军制和战法的不熟悉,加之其被授的是安军中使,并不实际负责战斗指挥,故而瓜州、卞家河口、三湾这三场大战,张勇并没有多少表现。但这三场大战却让张勇适应了太平军的战术,加之第二镇伤亡过半,丙旅的旅校也中炮受伤,因此张勇以安军中使的身份接管了丙旅剩下这一营兵的指挥权。

    现在张勇身边有两百多名士兵,不远处有一支百余人的骑兵,却是投过来的两白旗满兵。这些满兵刚刚包抄了一支蒙古军队,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下,那支蒙古军的章京竟然带着部下下马请降了。这会这些白旗兵正将俘虏往外押,看到张勇他们出现,为首的佐领远远就笑着招呼,到了跟前还翻身下马,用不太利索的汉话和张勇套着交情。那佐领却是不知这张勇几个月前还在替大清卖命,见到他这满州大爷也是满脸堆笑的很。

    许是以前对满州人恭顺得习惯了,张勇还是没能适应这身份的转变,他含糊的应付了几句。满兵们走后,就长出了口气,苦笑一声后,挥手喝令部下们随他继续搜索前进,绝不能叫满蒙兵有走脱的。

    骑兵都在前面追赶驱散清军大队,张勇他们这些步兵现在的任务就是搜索消灭清军的小股人马。他们并不担心会遭到清军大队的攻击,因为这件事情基本不可能再发生。长达十多里的地域内,太平军步兵各镇或以营为单位,或以卫为单位,分成大大小小几十股。在他们拉网式的搜索围剿下,那些既不能追上大队跑,又不敢出来和太平军拼命的满蒙兵纷纷从藏身之地被发现,或被杀,或投降。

    一路跑了七八里,刘邦栋腿酸得很,眼睛因为一直要密切关注所经之处的树林和草丛也变得有些干疼,不过心中却是高兴得很,一听左近友军传出的发现敌人的信号,他就立马跳了起来,然后火急火了的带兵赶过去。

    淮扬之地,河道多,树林也多,一些地方还有土丘存在,这就使得搜索敌兵变得稍有困难。好在这差事没什么危险,除了少数满蒙兵作负隅顽抗,基本上只要被太平军发现了,多数都会主动出来投降。有懂汉话的还会自报家门,说是归哪个旗,做何官,手下兵有多少的。一些满兵还会报上一些白旗将官的名字,意思和他们是亲戚或是认识,求太平军能给条活路。因为上面有吩咐,所以满蒙兵只要投降,都没有被就地处决。等到俘虏的满蒙兵越来越多,投降的也就越来越多。不管汉人还是满人亦或蒙古人,都有从众心理,这心理在此刻,最是体现不过。

    马鹞子一路追杀,却是一路失望,因为总是不见鳌拜身影。每到开阔之处,或是高地,他都要停下来远眺,就盼着能看见鳌拜的将旗,但每每都是一无所获。这让他忍不住想,是不是鳌拜这老小子跑得太快,早逃走了?

    抓不住鳌拜,固然首功依旧是他马鹞子的,可王。辅臣心里就是不得劲,他毕竟比不得那些随周士相起事的太平军老弟兄,也不比朱统、王兴、于世忠等明军嫡系,怎么说他也是降将。这年头,降将想要出头,一是得要主帅识人用人,肯放手大用,另外就得他自己挣下大功了。要不然,主帅再抬举你,重用你,总会让人不服,排斥你。

    立不了大功,又是降将,凭什么能被重用,又凭什么能被封伯拜侯?论降将,尚可远、耿仲德等平、靖两藩下的多的是,绿营的就更多了,尚可远、胡启立他们都是镇将,原先的南海千总赵自强都是远征军都督了,论资排辈,排在王。辅臣前头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怎么也轮不着他一个王。辅臣出头。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立大功,斩将夺将的大功。鳌拜,这个声名显赫的满鞑子无疑就是王。辅臣晋身立阶的最好踏脚石。

    王。辅臣真是憋足气想要擒杀鳌拜,可脸上却不能把这心思挂出来。投拜周士相以来,他已经从太平军中看到无限可能,周士相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且敢放手大用、提拔的风格简直太合王。辅臣口胃,更要紧的是,周士相这个齐王也许明天就会成为开国之君。做从龙功臣,天下间哪个不想?不过从龙功臣也分三六九等,王。辅臣想做的就是最上等的,将来能封公拜王的那一等,也好衣锦还乡,去看望把自己拉扯大的苦命嫂嫂。

    鳌拜,你一定要死在俺手中!(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

    皇天不负有心人,马鹞子纵马跃上前方一处矮坡后,惊喜的发现前方有一队清军正在拼命打马北奔,而在他们的前方,还有更多的清兵。显然,清军的大队人马离得不远了。

    “跟我上!”

    马鹞子也不多话,猛拉缰绳,双腿用力一夹,座骑嘶鸣一声冲下坡去。真不知他哪来的拼命劲。

    “杀!”

    数百汉满蒙三族组成的太平军骑兵立时紧随主将身后,向着那队逃奔的清军冲去。现在,这架势完全就是痛打落水狗,身心固然疲倦,但人人却争先恐后。军官要立功,士兵也要立功,太平军中,想要出人头地,只论战功,不论出身。

    看到身后有太平军骑兵追来,北奔的清军将马鞭抽得更为响亮,疼痛让他们胯下的战马不由将蹄子迈得更大。

    一方追,一方跑。

    追的人少,跑的人多,可跑的一方却是怎么也不肯停下来。

    追了不到两里地,前方道路隐约有弯处,弯处那边什么情况无法看到。马鹞子也是艺高人胆大,竟是径直跟了上去。到那弯处,前方景象让他心头不由狂跳。只见蜿蜒道路之上,数千人马黑压压的往北奔逃着,结冰的道路被无数马蹄踏得泥泞不堪。地上,是深一道浅一道的蹄印。战马奔过的道路两侧,全是甩出来的泥巴,粗略一扫,连道旁杨树根上都是黑乎乎一片。

    “南蛮子追上来了!”

    惊呼声很快在清军大队中响起,满兵也好,蒙兵也好,个个都是惊慌失措。前面的倒是不怕,怎么也有后面的人顶,他们只要约束战马,避免和其他人撞到一起便是。后面的可是吓坏了,马鞭“叭叭”的抽,可路就这么宽,前面又满是人,压根跑不起来,哪里容他们窜到前面去。

    几千曾经不可一世的满蒙骑兵就这么聚在一起,延绵怕有十数里地。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只看到无数尖顶在阳光下发出剌眼光芒。伴随人喊马叫声的是阵阵盔甲磨动的声音。

    满语、蒙语,就在这处不知名的淮扬道路上络绎不绝的彼此起伏着。随着太平军追兵的越来越近,清军不可避免的再次慌乱,落后的清兵拼命打马往前,令得本就堪堪维持的秩序大乱。前面的人听到后面的动静,吓得也朝前挤,这可就要了命了。

    “不许乱,不许乱!”

    几个满八旗的将佐拼命维持着秩序,可却毫无成效,只得拔刀杀人。外蒙兵、内蒙兵,甚至是满州子弟,他们都毫不留情的砍杀,只为能够让混乱平息下来。然而这么做的结果却是让场面更加混乱,有个满州参将直接被一个蒙兵从后面砍翻在地。

    一路乱,一路跑,一路自相残杀,这路上也不知道丢下了多少尸首。到最后,也没人再去维持秩序,大家伙一块向前跑,谁跑得快谁运气好,谁跑得慢,就活该他垫背。

    在队伍的最中央,层层披甲的两黄旗禁旅八旗兵簇拥着一人,此人便是鳌拜。

    当厮杀呐喊之声传至营盘时,鳌拜就已经知道他非走不可了。他没有下令后撤,而是直接带着他能掌控的八旗兵打马北奔。满八旗的将佐巴不得如此,他们丢弃了蒙军,护卫着鳌拜匆匆北撤。

    鳌拜和禁旅八旗的撤退让其余诸部清军再也无有指望,很快就被马鹞子王。辅臣率领的骑兵冲乱。军心动荡,官兵分离、完全就是一片混乱的清军,无论是面对马鹞子手下如狼似虎的骑兵,还是面对太平军的步兵,都是在被一面倒的屠杀。

    鳌拜在掉转马头那刻,就知道自己又败了,且败得很彻底,很丢人。相较三湾之战,他这次连贼秀才的边都没摸到,说起来,他自己都不愿相信。

    主子的御驾亲征也成了一个笑话,败局是铁板钉钉的事,现在他鳌拜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这些精锐撤回去,然后就是硬绑,也要把主子绑回北京城去。

    这扬州,不能呆了。

    至于回到北京后,大清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危局,应对贼秀才对江淮的蚕食、应对吴三桂自关中的威胁,还是应对北地的人心惶惶,鳌拜都顾不上了。他唯一的底气和庆幸就是这一仗虽然败了,可也不算全军覆没,大清总还有一点力量,不至于如当年崇祯被李闯打到北京时那般束手无策。

    汉人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鳌拜从前觉得这是汉人不要脸的话,自我安慰失败的话,但现在,他却要拿这话来安慰他自己,以及安慰他的主子。要不然,他真不知道如何见主子,又如何跟主子开口。

    回到北京后,大清真正担心的不是贼秀才,而是吴三桂了,那无耻之徒手下有十多万精锐之师,重要的是,他离京畿太近了。大清打生打死,真是葬送在贼秀才手里,也算是个报应,也败得无话可说。可要是大清是葬送在吴三桂手里,鳌拜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后军的混乱,鳌拜不用回头看,也听得一清二楚,他也懒得去管了,只喝令前锋加快速度。他现在只盼索尼已经遣出探马知道这边的情况,已经在做御驾回京的准备。

    马鹞子现在真是越打越趁手,杀人如杀鸡般,甚至都不用他提枪,前面的清兵就自个从马上跳下,跪在道边乞降了。部下们也是振奋连连,均是庆幸自家主将的胆魄和抉择。要不是主将执意追击至此,他们哪里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如今,所谓纵横天下的八旗兵就在他们面前露出屁股,等着他们来打,这种好事,他们可不会放弃。当真是人人奋勇向前,无一退缩者。有些士卒甚至将眼前发生的和当年他们追着明军跑的一幕相比较,得出的结论还是现在更痛快些。

    此刻,就是周士相亲自至此,他也很难相信自家几百人的骑兵竟会将多出十多倍的清军打得这么惨。

    鳌拜也没有想到后军会转瞬就宣告瓦解,他已经听到喊杀声迫近了。他眉头深锁,突然勒马停住,战马一拨,就转头向后。太平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声浪也是越来越大,鳌拜周左的满州将佐都是惊虑,不知道鳌拜为何停下。

    科尔沁亲王吴克善带着一众王公台吉也赶了过来,他们都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