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儿不为奴-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雄并不怕太平军的骑兵,在他看来,这所谓的骑兵不提也罢,广东的南蛮子再怎么练,也绝计练不过他们这些北方的汉子。那些骑兵多半是缴获的战马,选些能勉强在马上不倒的士兵充数,猛一看倒是有些吓人,实际却就是用来吓人的,真要派上阵来,马雄相信自己手下随便拉出几百骑兵就能将他们击溃。仗打到现在,太平军骑兵都未出动似侧面印证了马雄的猜测,那就是这支骑兵压根不能打。
江面上,明军的水师的战船一艘艘的横在江上,不过他们能做的只是为己方兵马打气,却无法上岸助阵。距离战场太远,明军水师的火炮也打不过来。
水师无力干扰战场,骑兵又是摆设货,马雄所虑的就是太平军的步军方阵,还有他们的火炮。以绿营为主的清军步阵显然敌不过太平军的步兵,骑兵又没能冲破对方的防线,所以马雄在考虑是不是下令收兵,不再与太平军野战,仍就按先前的打算凭借梧州坚城消耗太平军,让梧州成为绞肉机,将太平寇一点点的绞死在城下。但现在就下令撤兵,步军那边肯定来不及撤下,一旦叫太平军打成追击战,绿营恐怕就会崩溃,那样损失太大了。没有绿营这些步军,单靠骑兵又如何能守城。守城毕竟也是需要兵力的!
马雄拿不定主意时,其子马承荫却自素骑术一流,有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见太平军将绿营压得太狠,便愤然上前请战道:“父亲,孩儿愿带兵冲南蛮子!”
闻言,退下来的骑兵将领马明远忙劝道:“承荫莫要小看这帮太平寇,他们可不是寻常明军,简亲王和哈哈木、尚可喜他们可都是叫他们给打败的。
马雄侄儿马忠信也怕兄弟傻大胆,不知就里瞎逞强,也劝了几句要马承荫不要逞英雄。
马承荫却不服气了,不平道:“你们怕什么,我族人论勇猛,可不比满州兵将差!”又对父亲道:“汉人的兵不比咱们多,他们分明就是来打先锋的,若咱们现在不把他们击溃,难道等江上的太平寇运来更多的汉人再和他们打吗?”
“二弟,你不懂,汉人这支兵却是厉害,我先前看得可是分明,他们的步阵不是咱们能轻闯的。”
马忠信的好心相劝却被马承荫当成了驴肝肺,他哼了一声,一点面子也不给兄长,说了一句:“大哥莫不是叫太平寇吓破胆了吧。”
“二弟,你怎能说这种话!”
马忠信被堂弟的话激的火上心头,豁的一下拔下衣服,指着身上那一处处伤口,大声道:“吓破胆?你也不看看哥哥我究竟打了多少血仗,从北到南,哥哥我哪一次不是冲锋在前!你以为我这身上的伤口是我自己捅的吗!”
“你既勇敢,为何要长他人志气,灭咱们的威风!”马承荫其实有些心虚,可这么多人看着,他却不肯跟兄长低头认错。
眼见着他二人就要吵起来,众回将都是发愣,马雄脸上也挂不住了,戴良臣见状,做出一幅长辈模样呵斥他们道:“胡闹,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不是想被拖去打军棍!”
被戴良臣这么一呵斥,马忠信和马承荫声音顿时哑了下去,诸回将也都看向马雄,不论是战还是退,还是马雄说了算。
马雄扫视众将,站在这里的除了戴良臣外都是他的族人,也是他的亲信,更是他手下最为能战的将领。从这帮人眼中,他看到了如儿子承荫一般的火热求战目光,但也看到了侄儿忠信等人眼中的不愿战。他再一次踌躇了,他不是黄毛小儿,如何不知忠信他们说的不假,明军步阵太过厉害,真要再冲的话,损失肯定会大到他无法接受的地步。
“马四巴巴,你怎么说?”马雄的目光最后落在一个身穿长袍,头戴白帽、一脸大胡子的长者脸上。
被唤作“马四巴巴”的是马雄从湖北请来的大经师,其名马明龙,出身于湖北一个地方显贵的回回家族,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汉文和回回经文。15岁时便到西北宁夏同心城向几位回回学者学习经典,六年后回到家乡又潜心研究,这时有一位来自万里之外的西方回回大经师抵达湖北,马明龙就拜他为师,从而学习了胡大的正宗经文。由于马明龙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能够采纳各种回回学派的长处,在大明回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名声。
马雄随定南王孔有德入广西后便一直想在梧州和柳州兴建大回回寺,怎奈战乱不断,这大回回寺始终不得建,直到去年他率兵夺下柳州后方才有机会着手修建。大回回寺一建好,他就请有名的马四巴巴前来讲经学,好传播胡大的教诲,一偿心中夙愿。
马四巴巴是自己请求随大军出城的,考虑到马四巴巴跟着自己不会出事,所以马雄便将他带在了身边。临战前,更是请马四巴巴为麾下回兵们诵读了经文,此举让回兵们士气很是高昂。这会,高昂的士气却因为冲阵失败有所低迷。
众回将都是敬重马四巴巴,闻言都是看向马四巴巴。
马四巴巴一挼长须,很是虔诚诵了经号,尔后用很是沧桑的声音对他们道:“汉人的兵是凶狠,我知道你们都不想去硬拼,可胡大曾教导你们遇到凶恶的敌人便要退缩吗?”
众回将闻言,俱是凶光一闪,先前说要避战的马忠信、马明远等将领更是感到羞愧。唯戴良臣心中冷笑一声,对马四巴巴的话颇是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回将回兵其实都是汉人,和那些色目人长的根本两样,祖上都是清一色的汉人,却不知怎的就自视和色目人一样,反过头来倒瞧不起汉人来了。尔今是大清坐天下,回人也好,汉人也好,不都是要奉满州人为主。
。。。。。。。。。。。
还有一更,12点以后发布。(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七章 为了大清
大经师马四巴巴一言让众回将心血大热,看向太平军的目光充满仇恨。
马雄缓缓抽出宝刀,此刻,他再也没有任何犹豫,有的只是和凶恶敌人一较高下的勇气。
“从前,我们也吃过败仗,也遇到过凶狠的敌人,当年我们跟老将军被明军围困在汉中的时候,那时我们没有吃的,且随时都会有破城的危险,可结果呢?我们不是一样把明军给撵回去了吗!。。。胡大说过不要害怕强敌,身为胡大的信徒,我们怎么能不听他的话!都给我挺起胸膛来,我命令你们去战斗!。。。难道南方的汉人会比当初围困咱们的陕西明军还要可怕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从他们身上讨回来!”
“请总兵大人下令!”
众回将轰然请战,眼神之中满是狂热。他们是胡大的信徒,更是胡大的战士!敌人再凶恶,他们也绝不会退缩!
“好!”
马雄长刀指向太平军,正待发出进攻命令,视线中一直没有出动的太平军骑兵突然出动了,且似朝他的中军骑兵冲了过来。
“汉人的骑兵来了,去,随我杀光他们!”
马雄心下一喜,快速翻身上马,于马上扬刀大吼了一声。顿时,两千余回兵发出轰然声:“杀!”
“去吧,为了胡大!”
马四巴巴看到军心士气再次高昂,也不禁有些兴奋,他用饱含沧桑的声音高举双手对出征的士兵们叫道:“孩子们,放心杀敌去吧,胡大会保佑你们的!”
“杀!”
马雄再次大吼一声,双腿猛夹,座骑立时向前方疾奔而去。
“杀!”
两千余骑马回兵紧随着他们的总兵大人向着前方冲去。马承荫赫然冲在最前面,脸上满是兴奋,心中更是对杀戮和鲜血的渴望。他要建功立业,他要证明给自己的族人看,他是马家的第三代勇士!
。。。。。。。
马雄率部冲杀过去后,戴良臣见李茹春他们的绿营有不支迹象,忙喝令所部九百汉军铳兵随他增援绿营。从仍还沉浸在兴奋中的马四巴巴身边走过时,马雄忽的停了下来,然后对他淡淡说道:“大经师刚才应该说为了大清。”
“也许吧。”
马四巴巴年老的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戴良臣暗哼一声,没有理会马四巴巴,打马领着所部铳兵加入战场。正苦苦支撑的绿营兵得到戴良臣所统汉军增援后虽然仍无法将太平军压回去,但却是稍稳阵脚,不致如刚才那般被对方压着狠打。
。。。。。。。。
王辅。臣所部骑兵乃驻高雷第一镇所辖,第一镇被军帅府留在高雷镇守,所辖骑兵营却被调出重归骑兵旅建制,不过因为骑兵旅主力要跟随大帅亲来,故王辅。臣所领这一营骑兵暂归第二镇节制。得到出动命令后,王辅。臣翻身上马和第二镇骑兵营统领、原平南藩下汉军佐领秦林一起率部向清军骑兵所在方向冲去。
太平军的骑兵和清军的回回骑兵几乎是同时撞在一起,两军相触那刻,王辅。臣的表现让秦林目瞪口呆,只见这刚刚加入太平军不过十来天的家伙竟然用一杆长枪将当面十数个清军骑兵扫落马下。那长枪所至,竟无一清军能挡得住,被扫落马下的似乎还有一个清军将领。
刹那间,秦林想起了镇将铁毅对他所说的“马鹞子”事迹,原先他是不信,此刻亲眼见了,却是信的不能再信。难怪满州人都不敢与他交战,试问,这身手天下间又有几人!
第一镇和第二镇的骑兵大半都是于惠州归降的蒙古兵,军官中满州人和蒙古人也占了一半。自加入太平军以来,这帮满蒙骑兵还从未和清军有过交战,只在扫平粤西那些明朝军阀时露过身手,却都是牛刀小试,从未如今日这般在马上大显身手。在这些满州和蒙古骑兵眼中,那些回回骑兵根本算不得骑兵,他们多年前就曾将他们一路驱赶,一路碾压,一路屠杀。如今,再次对付他们,如同杀猪狗一般。
打一开始就在心理上碾压对方无数倍的太平军骑兵表现出了足够的实力,双方相汇那刻,回回骑兵就如同撞上铁板一样纷纷落马。
才一交手就折了数百手下,马雄大惊失色,知道先前的猜测完全错误,太平军的这支骑兵力量绝对不是什么架子货,而是实打实的硬点子,甚至战斗力比他的族人还要高。
激烈的战况让马雄顾不得多加考虑为何太平寇中会有蒙古兵,他只有奋勇指挥突击才能将劣势弥补回来。混战中,大将马明远突然被一个披着红袍,骑着黄马的太平军将领从马上扫了下去。马明远的落马令得前头的回回骑兵失去指挥,乱作一团,不断有人被太平军砍翻落马。
远处战场上的双方步军的激烈交锋仍在持续着,炮声、铳声、号声、唢呐声不绝于耳。汉军都统戴良臣和抚标副将李茹春竭力收拢兵力妄图在一点打破太平军阵线,从而迫使太平军混乱,然而他们的努力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对面的太平军就跟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那里,死死挡住清军的反击。
人命在此时不值一文钱,不断倒下的同伴让清军惊恐,死在后方督战队刀下的清军已有百余人之多,可这仍然挡不住一些胆小的绿营兵往后撤退。
李茹春和戴良臣将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马雄的回回骑兵身上,可回回骑兵的表现却比他们这边还不堪,才和太平军的骑兵交上手,就已伏尸一地。他二人都是沙场老将,均是知道今日这仗怕是输了,都有心退回城中,可却是怎么也不敢下令退兵,因为当面的太平军不仅跟钉子一样挡住他们的进攻,更如附骨之疽般死死缠着他们,令得他们想退都退不了。
若是真想退也行,哗拉一声往后疯跑就是,这样是能脱离和太平军的接触逃回城中,但可以肯定,出城的13000兵马能回去的绝不会超过1000。
戴良臣等清将没有任何选择,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和太平军继续打下去。参战的清军诸将将手下最能打的家丁和亲兵都派了上去,为的只是能迟滞太平军的进攻脚步,迫使他们后撤,哪怕暂时停止进攻也行。
。。。。。。。
太平军的骑兵本来就强过清军的回回骑兵,虽然兵力比对方少了几百人,可是战斗力却高出他们数倍。王辅。臣这个马鹞子的无敌本事更让回回骑兵苦不堪言,军官们更是不敢喝吼聚集手下,因为他们一旦这样做了,马鹞子就会笔直打马奔他们而来,然后恍若无人的在乱军之中将他们从马上挑下。
没有人能挡得过那黄马红袍明将的一枪,没有人!
“挡住那使枪的太平寇,挡住那使枪的太平寇!”
马雄的亲兵大声传达着主将命令,可是那个使着长枪的太平军将领太厉害,回回兵们根本挡不住。
“我去杀了他!”
不待父亲同意,马承荫就纵马冲那使枪的太平军将领冲了过去。快要接近时,他大吼一声,手中长枪舞成一团灿烂的银蛇,闪电般刺向王辅。臣咽喉,王辅。臣不动如山、目光如炬,恶狠狠地盯着那一点银芒,祼露在空气中的胳膊上鼓起了一块块的键子肉,握紧长枪的手背上亦暴起了一条条青筋。
“去死吧!”
马承荫刺出的长枪骤然加速,锋利的枪尖堪堪就要刺中王辅。臣咽喉时,异变陡生,只见王辅。臣的身影不可思议的矮了一截,马承荫志在必得的一枪已然刺空。霎时间,战马凄厉的长嚎响彻长空,陡地翻倒于地,马承荫整个人就被狠狠地掼到了空中。
“呼!”
闪着寒光的枪头掠过长空。
“呃啊~!”
凄厉的嚎叫响彻云霄旋即嘎然而止,抛起空中的马承荫胸口被剌出老大一个血洞,整个人重重地栽落在地上。
“承荫!”
爱子丧命让马雄惊恐交加,而那些回兵则是目瞪口呆,因为实在是太快了,他们只感到眼前一花,总兵大人的爱子就已横尸当场,而那披着红袍的汉人却威风凛凛地屹立在风中,毫发无损。
“杀!”
王辅。臣一枪挑落马承荫,看也不看这个在他眼中纯粹是无名小卒的不知名之辈,他纵马挥枪在回兵敬畏的目光中冲过,长枪所至,立时又有七八个回兵惨叫着从马上落下。
“杀!”
被主将勇猛而振奋的第一镇骑兵大声疾吼着向清军杀去,朝阳的光辉照耀着他们手中冰冷的刀刃,反射出死亡的森寒。
“撤,快撤!”
爱子的丧命让马雄方寸大乱,但他没有蠢到想去夺回爱子尸体,而是赶紧下令后撤。看到总兵将旗后撤,回回兵们立时纷纷打马往后方逃去,他们再也没有了胡大会保佑他们的信心,这会只想远远避开那些凶狠的太平寇。
清军骑兵的后撤让太平军上下精神大振,人人奋勇上前追杀。王辅。臣发现清军将旗所在,把枪尖一指,厉声朝后喝道:“随我去杀那清将!”
喝完,一马当先直奔清军将旗而去,百余第一镇的骑兵紧随他身后,如拳头砸向正疯狂后撤的回回兵阵中。王辅。臣以长枪开道,一路所向披糜,无人可挡。等杀到马雄将旗时,身后已是一条血路,不下百名回回骑兵命丧当场。
。。。。。。。。。。
有关胡大、大回回寺、大经师什么的,书友莫找我问,不知道就算了,另请勿在书评区讨论。若有,删贴。(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 阵斩马雄
眼见那黄马红袍明将就要追上叔父,马雄侄儿马忠信急了,大吼一声,刷刷两刀将一名持矛剌他的太平军从马上砍翻,尔后纵马往前一跃,手中马刀往一名太平军脖子上一拉又一挑,那太平军的头颅便已经被切了下来。
马忠信手下数十回兵亲丁目睹主将神勇,大受鼓舞,纷纷嚎叫着紧随马之龙向那红袍明将冲去。前方却有百余回兵正拼命打马往这边奔来,后面是同等人数呼啸而来的太平军骑兵。
“不许退,回去,回去!”
“临阵弃逃者,杀无赦!”
马忠信声嘶力竭的大吼大叫,甚至挥刀砍死两个逃兵,可回回兵们却是被太平军骑兵打怕,他们实在是没有胆量回头,纷给打马从马忠信两侧奔过。追杀他们的太平军根本不容这些回兵逃走,也分成两队紧追不舍。追赶中,回兵竟是无一个敢掉头去挡的。
兵败如山倒!
马忠信再是勇猛,也知自己无力改变战局,他只得弃了这些逃兵,领着亲信家丁纵马去救叔父。只要叔父在,马家军便还在,总能再建起来。叔父若战死,这马家军便完了。
。。。。。。。
发现那红袍明将领着一队太平军朝自己杀过来,族人们都挡不住后,马雄心下骇然,然忙命令身边的亲兵去挡住那明将,要不然迟早要被对方追上。
数十名马雄亲兵虽也畏惧红袍明将厉害,可护主之心还是让他们硬着头皮调头回去挡。见一帮不怕死的回兵冲过来,王辅。臣长枪一挥,喝了一声“放箭!”
身后太平军中的蒙古兵立时对着那帮回兵放箭,顷刻间利箭刺破长空地尖啸声在回兵耳中响起,未等他们反应过来,几十枝利箭就从他们上空射了下来。
“啊,我的眼睛!”
“呃啊!”
“嗷!”
连绵不绝地惨嚎声中,二三十个护主心切的回兵惨叫落马。太平军中的那些蒙古兵箭射得实在又准又刁,哪怕这些回兵身上披了甲,还是被准确的射中。
马雄见状,再也不敢耽搁,提马便跑。见扛着将旗的亲兵还跟着自己,想也不想一刀便想将砍他砍翻,然后猛抽马鞭回梧州城方向快跑。
马雄将旗一倒,回兵们顿时失去主心骨,都道总兵大人已经战死,本就吓得疯狂逃窜的他们更是慌不择路的四下乱跑起来。
“开火!”
两百多回兵慌不择路竟是跑到明军步阵那边,明军步阵中的铳手立时开铳,伴随着密集的铳声,几十个回兵应声从马上坠落。余下的回兵惊恐交加,前有太平军步阵阻拦,后有骑兵追杀,真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只得硬着头皮向太平军发起死亡冲锋。又是两轮铳声,浓烟中,再也看不见一个冲锋的回兵,只百十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在那悲鸣惨嘶。
阵线前,人与马的尸体交相叠积。
。。。。。。
王辅。臣眼尖,一直紧盯着马雄,发现对方摞下将旗逃跑后,不由冷笑一声,从身边一名蒙古兵手中抢过骑弓和箭壶,将长枪扔给对方后便双腿猛勒座骑直追马雄而去。当面残存的几十回兵见他冲来,竟是下意识的就打马往边上跑去,把路给让了下来!这些回兵真是怕了。
“拿命来!”
在距离马雄尚有百步距离时,王辅。臣嗔目欲裂就向马雄射去了一箭。
“嗖!”
尖锐破空声响起,冰冷的寒意自身后掠空而至,马雄目光一凛,本能的举刀向后一挡,只听“铛”地一声锐响,霎时激溅起一丝炫目火星,一支锋利地羽箭已然被他一刀格飞。
“唆!”
马雄来不及庆幸,又是一支羽箭闪电般射至,这箭力道比先前那箭更猛,马雄正要格刀再挡,却发现这箭并非射他,而是射他胯下座骑!
马雄一惊,发现已晚,根本无从格挡那箭,只听“噗”地一声脆响,锋利地羽箭已然准确的射中了他胯下战马的后臀,深没及羽。
“咴律律!”
马雄座骑中箭之后顷刻间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惊天悲嘶。将马雄从身上狠狠的掀了下来。
“受死吧!”
马雄落地之时打了一个滚,等他站起时,王辅。臣已是拍马杀到,从腰间拔刀长刀,一声炸雷般地暴喝,马雄不及转身便感到颈项一凉,然后整个人忽的轻飘飘的飞将起来,悠忽之间,整个天地开始旋转、翻滚起来。令人窒息地死寂中,马雄诡异的看到自己仍然立于大地之上,只是项上少了一颗人头。
我叫人砍了脑袋?
马雄人头飞射,此刻脑海之中竟然还有念想,却是对于出城之举后悔不矣。若时间可以倒流,打死他也不会出城。
这明将太厉害了,为何胡大不保佑我的。。。
马雄最后的念头很快被黑暗吞噬,再也没有意识。人头落地那刻,目睹总兵大人被杀的回兵们再次惊住,人人如看天人般呆呆望着手举长刀的红袍明将王辅。臣。
这明将,比胡大都要厉害!
一刀砍断清军主将首级,王辅。臣心中好不得意,今日这战与他过往生涯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想当年他在大同城下以一杆长枪杀得满州数万大兵无人敢近,在万军之中纵横如入无人之境,今日这战和大同城下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不过却有特别的意义,这一仗是他加入太平军的首战,这清军主将人头便是他献给周士相的投名状。和那些满州、蒙古人一样,王辅。臣此刻是上了贼船下不得,想要活命,就不能让这船沉下去,且还要将这船造得更大更强。
看了眼刀刃上鲜红的血液,王辅。臣忽的将长刀拿了过来,拿舌头去舔了下那鲜血,这是他戎马二十多年养成的习惯。舌尖上的血液有些腥味,也有些热。
“杀!”
王辅。臣大吼一声,狞笑着冲向那些傻怔怔看着自己的回兵。
马雄的战死让战局再无悬念,回兵们也再无翻盘可能,在比他们更为强劲的太平军骑兵的追杀下,回兵们一个接一个的去见了胡大。
一心要救叔父的马忠信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厮杀中,马忠信手臂后展,然后用力前掠,刀锋划出的轨迹直奔当面太平军的左前胸,只要砍上,雪亮的锋利刀刃就将在他胸口划开一道绝对致命的豁口。然而长刀还未抵及,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后背传来钻心的巨痛,就那么一瞬之后,他觉得自己的视线开始升高并且异样的翻转起来。
天旋地转之中,马忠信看到下面一具无头的身体坐在马上奔驰而去,再接下来,他的双眼微微合拢了,世界变成了黑色,他的首级落到了地面上。
清军骑兵覆没,两千余骑兵活着从战场上逃回梧州城的只有两百多人,而一直企盼胡大保佑的马四巴巴此刻已是纵马飞奔在逃往柳州的路上。战马将马四巴巴颠得老骨头都要碎了,可马四巴巴却依旧咬牙撑着。
骑兵的覆没成了压倒清军步军数个方阵的最后一根稻草,苍梧道李本晟的桂林兵最先崩溃,而那些一直在后督阵的马雄标兵此刻早已不见了身影。抚标副将李茹春也抛了下部众拼命往回跑,但他没有逃进梧州城,而是和马四巴巴一样往柳州方向逃了过去。
被溃兵裹挟着一路逃跑的李本晟看到了仍在率部拼死抵抗的戴良臣,乱军之中他想靠向对方,可那些溃兵却将他一路带得更远,始终不得逃往戴良臣军中。(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上)
城外的大败令得梧州城头观战的广西右布政使董应魁、左布政使张自昌、按察使许文秀、巡按张所养、梧州知府祖泽濶等人心惊胆战,眼看着回兵、汉军、绿营被太平军一边倒屠杀,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按察使许文秀倒是发狠要带城中仅存的千余营兵出城解救败军,接应都统戴良臣等部退回城中,可那些营兵哪敢出城。许文秀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营兵们却对摆在面前成箱的银子一点也不心动。银子是好,可总要有命拿,城外打的那么惨,他们顶上去还不是送命的多。
城中的兵不敢出城,城外的兵又一败涂地,董应魁甚至想到了城破后自己的下场,张自昌等人或许能保下命来降了明军,可他是汉军镶黄旗出身,落在明军手中能有好?
巡按张所养也是汉军旗出身,这刻也害怕的很,然而却没有跟董应魁一样绝望,而是咬牙拉着祖大寿族子、梧州知府祖泽濶下了城头,抓紧时间动员全城百姓上城助防。现在城中就千余营兵,若是再不组织青壮上城协守,一旦太平军攻城,城中哪有足够的兵力防守。为了让百姓们出力,张所养和祖泽濶派人在城中到处宣扬太平军是土匪,入城后要屠城,到时鸡犬不留,男女老少一个都不得活。在他们的欺骗和恐吓下,城中百姓不得不组织青壮上城助守,使得城头可用人手添了数千人。
城外,太平军完全是摧枯拉朽般歼灭清军败兵,战至傍晚,太平军终于收兵,而最终逃回城中的只有汉军都统戴良臣所部,另外还有一些绿营残兵,加起来不到两千人。
苍梧道李本晟所统的桂林兵全军覆没,其本人也在乱军中不知下落。浔州兵备道张继曾、柳州守备田升龙、南宁副将刘广恩等将领也都阵亡,他们带来的兵也被太平军杀伤怠尽,被杀被俘的清军足有万余众。
大胜的太平军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开始清理战场,并且强令那些俘虏开始挖掘壕沟,看架势好像是对梧州作长期围困打算,这让城头上的清军都是松了口气。他们不怕太平军长期围困梧州城,因为城中的存粮足够他们守上半年有余,有这半年时间,援军怎么也能赶到。他们只害怕太平军趁胜进攻,不给梧州任何喘息之机。
汉军都统戴良臣却不这么看,他望着夜色中打着火把清理战场的太平军,望着那些拿着太平军发给的铁锹拼命挖土的自家败兵,一颗心沉到谷底。他不相信城外太平军的将领会犯傻,在重创梧州清军主力后会做什么长期围困打算,因为他们从广东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勤王,解救西南的明朝皇帝,时间对于他们非常宝贵,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什么围城上,故而他们驱使俘虏挖掘壕沟肯定有其它用意。但这用意是什么,戴良臣一时却未想到。
马雄的战死让戴良臣成了梧州城中的最高将领,虽然城中有两个布政使在,可他们是文官,所以梧州的城防只能由戴良臣负责。戴良臣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桂林的巡抚陈维新在接到梧州败讯后能立即派来援军,同时向入滇的提督线国安发去八百里加急快报,请线督立即率师回援。如此,广西战事还能相持下去,只要能堵住太平军的勤王之路,云南那边最多半年就可分出胜负,只要擒住了朱由榔,到时太平军不败也得自败了。
反之,若太平军攻下梧州,广西全省便会崩盘,因为马雄为了守住梧州这座重镇,将广西留守兵力七成都抽了过来,若梧州失陷,广西其余各府便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太平军西进。取得梧州这个广西的门户后,太平军既可以从陆路直接进攻桂林,又可走水路进攻浔州、南宁二府,这三府再一失,广西全境便告失守。占领广西的太平军之后便可以以广西数府为跳板,直接出现在入滇清军的后方,那样一来,云南战事便要出现变化。
戴良臣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摸清太平军勤王之兵的兵力有多少,但仅从城外这先锋兵马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哪怕太平军勤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