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士铭和陈叔提心吊胆的跑到内院,却看到一个老婆子坐在一只凳子上看着他们。

    “那位莫不是五省经略洪承畴大人家的公子?!”老嬷嬷好像看到救星般,激动的站起身来朝洪士铭喊了一声。

    这一喊可把洪士铭的半条魂给喊没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畴

    洪士铭差点要哭,他都换了下人的衣服,怎么那个老婆子还能一眼识出他来的!

    “主子快过来,是洪经略的公子来了,我们有救了!”

    苏老嬷嬷激动的拿着拐杖在地上直敲,听到叫声的额恩哲赶紧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发现真是洪经略的公子,不由也激动起来,轻呼一声:“洪公子!”

    若是眼神能够杀人,洪士铭此刻已经把苏老嬷嬷给杀了。李率泰的夫人不仅是这总督府的主人,更是大清的格格,没被她瞧见倒也罢了,现在被她看到了,洪士铭再如何脸皮厚,再如何急着逃生,也不能不硬着着皮过去一下。

    “洪公子,你可是来救我们的?”额恩哲一脸急切的看着洪士铭,生怕洪士铭说不是。

    洪士铭苦笑一声,总督夫人这话问的让他无言以对。

    “谢天谢地,佛祖保佑,洪经略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家公子定然能保我家主子平安,谢天谢地。。。”

    苏老嬷嬷把洪士铭当成了他爹那般的英雄人物,只道洪士铭是来救她家主子,哪里知道对方这会却是比那些下人还要不堪。

    “李夫人,太平寇马上就过来了,此地不能再呆,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吧。”

    洪士铭脸皮薄,做不到扭头就跑,便只能带着额恩哲一起跑了。陈叔心下着急,可也不好开口阻止。

    额恩哲刚要说好,那边管事李桂保大呼小叫的跑了过来。

    “主子。不好了,后门也叫太平寇堵了,他们马上就要过来了!”

    “什么。后门叫堵了!”

    一听这话,洪士铭吓得两腿一软竟然瘫坐在地,对着陈叔就哭了起来:“我就说继续躲着,你偏要我出来,这下可好,前后门都叫太平寇堵了,你叫我往我哪跑!。。。他们要是知道我爹是洪承畴。还不把我活剐了。。。完了完了。。。”

    额恩哲被洪士铭的举动吓了一跳,这才明白过来这位洪经略的公子可不是来救她的,而是要逃命的。不禁失望至极,也是鄙视至极:堂堂洪承畴的公子竟然如此无胆,真是丢人!

    苏老嬷嬷也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底,见洪士铭这么没用。气急反笑:“洪公子。你这样子可是比不上老婆子我噢!”又叹口气,知道指望不上这位五省经略的废物公子,眼下只能靠自己了。她对那两个扶额恩哲出来的丫鬟道:“你二人快扶夫人去找间屋子躲起来,这府内这么大,太平寇没那么快能找到主子。说不定再过些时候老爷就带兵回来了,你们切记,万万不能出声。”

    “那嬷嬷你怎么办?”

    “主子快去吧,老婆子一把年纪了。太平寇能拿我怎么样!”

    老嬷嬷倒也想得明白,左右她一大把年纪了。太平寇难道还能为难她这老婆子不成。

    “那好,嬷嬷你自己要小心。”

    额恩哲也没了办法,只能按着苏老嬷嬷的意思跟两个丫鬟去寻地方躲好,盼着老爷能早点赶回来救她吧。

    “公子,我们也去找地方躲吧。”

    陈叔将洪士铭从地上扶起,洪士铭看看老嬷嬷,再听听外面的动静,一跺脚也跟着额恩哲她们去躲了。

    李桂保也跟在后头,但走了片刻却突然停了下来,回首朝坐在那的苏老嬷嬷看了眼,尔后咬牙往主子卧室摸了过去。

    。。。。。。。。。。。。

    “把李率泰的婆娘给我搜出来!”

    “给我搜,哪怕把这总督衙门给翻过来,也得把李率泰的婆娘给我找出来!”

    管天水领着手下在内院到处搜寻,想找到李率泰婆娘,可总督衙门太大,内院这边的屋子少说也有上百间,还有花园亭榳鱼池什么,一时半会也没法把人找出来。

    “快说,李率泰婆娘去哪了!”

    太平军的一个总旗拿刀指着几十个吓得蹲在地上瑟瑟发抖丫鬟下人,威逼他们说出额恩哲的下落。

    “小的不知道,小的不知道。”

    一个中年下人哭着说自己不知道主子下落,结果那总旗听他哭了两三句话就一刀砍断他脖子。

    其余人还没来得及发出自己尖叫声,那总旗的刀又指向了一名只有十六七岁的丫鬟,恶狠狠的喝道:“说,那婆娘躲哪去了!”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主子在。。。主子在。。。”丫鬟吓得哭都哭不出来了,直哆嗦的指了指后面那一排房子,“夫人许是躲起来了,躲起来了。我真不知道她在哪间,你们自己去找好了。”说完整个人软倒在地,抱着旁边的女伴不断的抖着。

    “哼哼,躲起来了?”

    总旗朝那边的房子看去,脸上露出狞笑,对手下们叫道:“走,去把那婆娘拽出来!”

    。。。。。。。。。

    额恩哲和两个贴身丫鬟躲在一间不起眼的客房里,洪士铭和陈叔则躲在隔壁房间的床下。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两间屋中的人都是吓得脸色大变,一个丫鬟都吓得要哭出声,若不是额恩哲手快堵住她,险些就哭出来。

    “搜,一间间的搜!”

    一扇扇房门被太平军砸开,传来瓶瓶罐罐倒地的碎裂声。洪士铭惊恐的看着陈叔,陈叔也同样看着他,二人彼此的目光中都是绝望和恐惧。

    终于,洪士铭躲藏的那间房门被太平军砸开,剌眼的阳光一下照射进屋子,把藏在床底下的洪、陈二人给映得透亮。

    “嘿,这里有人!”

    几个太平军士兵大笑着冲进屋子将洪士铭和陈叔拖了出来。一个士兵刚要提刀威吓他二人交待李率泰婆娘躲在哪,不想洪士铭却以为对方是要杀他,吓得立即尖叫起来:“我爹是洪承畴,我爹是洪承畴,你们不能杀我,不能杀我啊!。。。”一边叫一边跪倒在地,裤裆明显湿了一片。

    洪士铭的举动让陈叔绝望的闭上了眼睛:糊涂啊,你都说你爹是洪承畴了,那帮太平军能放过你!

    “洪承畴是哪个?”

    几个太平军却是一脸糊涂,不知道哪个是洪承畴。远处正在搜寻另几间屋子的总旗听到后却是精神一振,像打了鸡血般兴奋,快步跑了过来,急吼道:“哪个是洪承畴的儿子!”

    “我是,我是。。。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洪士铭不住磕头,什么脸面也不要了,那总旗如获至宝般将他提起,好生打量了几眼便吩咐人赶紧向管营官报讯,他抓到了一条大鱼。

    “总旗头,洪承畴是哪个噢?”士兵们见总旗把这小子当宝贝,忍不住问了起来。

    “是个大人物,了不得的大人物。”

    总旗放下洪士铭,盯着他嘿嘿直笑,过了一会才想起李率泰的婆娘还没找到呢,忙要手下继续搜,却发现洪承畴的儿子却盯着隔壁的屋子发呆。

    总旗眼睛一亮,示意手下看住洪士铭,悄悄的往那屋子靠近,然后猛的一脚踢开房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衣着华丽的贵妇正将一块金条拿在手中要往嘴里塞。

    “想吞金!”

    总旗说是迟那时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夺下额恩哲手中的金条,将她推倒在床上。那两个丫鬟吓得蹲在地上不敢动弹。额恩哲吞金不成,又猛将脑袋往边上的床塌砸去,结果脑袋还没砸上去,整个人就被抱住提了出去。

    “放开我,放开我!”

    额恩哲吓得花容失色,不断的拿手去锤打那总旗,可力道打在对方身上就如替对方掸灰般。她虽已42岁,但长期养尊处忧,身材、脸蛋保养极好,被抱出屋子后,外面的太平军看了都是眼睛放光,闻讯赶到的管天水更是咽了咽喉咙,暗道咱大帅这回可是有福了,这爱新觉罗家的婆娘还真是长得够劲!(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晋

    “你们这些杀千刀的南蛮子,快放下我家主子!。。。老婆子和你们拼了!”

    管天水带人将额恩哲和洪士铭押出来后,一直没人理会的苏老嬷嬷就举着拐杖冲了上来。她年纪实在太大,牙齿也早掉光,尖叫着冲向管天水他们,那声音好像漏气般剌耳难听。

    额恩哲双手被绳索捆着,嘴巴里也被塞了布团,这是怕她咬舌自尽。看到苏嬷嬷冲过来打那些太平寇,额恩哲眼中全是泪水,不住的在那呜呜,却是说不出话来。洪士铭则是耷拉着脑袋跟个死人般动也不动一下,陈叔却是一脸不忍的看着老嬷嬷。

    “死老婆子,滚开!”

    一个太平军士兵上前将苏老嬷嬷拦下,一把夺过她的拐杖往膝盖折去,“叭”的一声拐杖断成两截。那兵也无意杀这七老八十的老婆子,折断她的拐杖便喝了一声要她退到一边去。

    哪曾知没了拐杖的老嬷嬷兀自还不肯罢休,一边破口大骂太平军,一边还伸出满州皱纹的老手去抓那兵的脸。那兵气极之下随手将她推向后面,结果老嬷嬷站立不稳,后脑勺一下就撞在了一只板凳的尖边上,当场就出了血,人也瘫在那里,两条腿一伸一缩的抖动着,片刻功夫就咽了气。

    “这。。。。”

    那兵见老婆子竟然摔死了,也有些意外。

    管天水上前拍拍他,摆摆手道:“别管她。自己找死可不关我们事。”说完回头看了眼额恩哲,呸了一口:“这满州老婆子倒是个好奴才,你这主子就为她多流几滴泪吧。”他以为这老婆子是个满州人。却不知道这婆子乃是个汉人,只不过在满州人那边过得久了,便不把自己当汉人了,早年的杀夫之仇更是抛到了九宵云外去了,心里面只有自家主子的恩情。

    额恩哲只在“呜呜”哭泣着,被士兵推着走过苏老嬷嬷尸体时,那颗心差点就要碎掉。

    老爷。老爷,你在哪里啊,你怎么还不来救我啊!。。。

    。。。。。。。。。。。

    靖南王府所在是原明朝的广东布政使司衙门。王府规模比不得绍武行宫改建的平南王府,但和总督衙门相比,却要大上一些。王府里役使的下人都是耿家从辽东带来的包衣奴才,用汉人的话说都是家生子。靖南王耿继茂领军出征后。王府的一应大小事务便都交给了嫡福晋石元灵主持。

    石元灵是汉军镶黄旗人。她家乃是汉军八大家之一的石家,其父为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镇江将军石廷柱,两个兄长一个是娶了豫亲王多铎之女的和硕额驸石华善,另一个则是陕西提督石琳。

    石元灵于崇德八年由父兄做主嫁给耿继茂为妻,次年即顺治元年便替耿继茂产下长子耿精忠,几年后又产一子,耿继茂替他取名为耿聚忠。

    石元灵未出嫁前因母亲早死,十一二岁便在家替父亲打理家中事务。因此嫁给耿继茂后对于府上事务也接手得很快。成了靖南王嫡福晋后,石元灵更是将王府事务主持得井井有条。从来不用耿继茂操心,因此耿继茂在外面根本不担心家里面会出什么事。

    太平军攻入广州城时,石元灵正与丈夫的侧福晋王氏说话解闷。

    这个王氏虽说王府上下都叫她为侧福晋,但实际上只是耿继茂纳的小妾,并未得到朝廷的册封。因为王氏兄弟王叔德被太平军所杀,所以这些时日她的精神和身子都不好,耿继茂平日对王氏颇多宠爱,虽然也恨小舅子王叔德无能害他损失400部下,但也不忍看到爱妾为兄弟之死太过伤心,临行前便叫石元灵无事时多去陪王氏说说话,开解于她。

    石元灵天性不是善妒之人,知道男人三妻四妾少不了,因此虽也怨王氏抢了丈夫的宠爱,使自己常独守空房,但还是能摆出大福晋的样子大度容她,隔三岔五就来寻王氏,次数久了,这王氏的精神头明显比以前好很多。

    姐妹俩正说着话,忽然前面的侍卫却来禀报说城中有刁民作乱,王府外面乱成了一团。

    石元灵自随丈夫到广州安家后,便经历了大小数次民乱,只当这次又是刁民生乱而借机洗劫钱财,因此未将这事放在心上,只要侍卫们紧闭王府大门,外面的刁民交给广州的官府去处置便好了。待知道城中作乱的不是刁民,而是太平军时,石元灵慌了,不知道这太平寇是从哪里冒出来杀进城中的,夫君和靖南将军他们又在何处。

    刁民好对付,虽说广州城的满汉兵马都去香山围剿太平军,可广州府内也有巡捕和丁壮,还有千余人的营兵,平南王府那边也有汉军,刁民作乱固然让人猝不及防,但只要官府立即调兵弹压,用不了多久就能被镇压下去。可现在闹起来的不是刁民,而是打着明军旗号的太平军,侍卫说从城中的动静来看,怕进城的太平军有好几千人,这么多太平军可不是广州府的那些差役巡丁能对付得了的!

    城中绿营和平南王那边的汉军加在一块也能有2000来人,要是依城坚守的话,太平军别说来几千人,就是再多上几倍恐怕也打不进城。然而现在太平军却是进了城,整个广州城都闹了起来,仓促之下绿营兵肯定挡不住他们,平南王府那边一时半会怕也腾不出手。

    石元灵十分担心,藩下的汉军都被丈夫带走了,王府里的侍卫加上能动刀枪的男丁不过两百多人,这要是太平军来打靖南王府,靠这么点人手可怎么守得住噢!

    石元灵毕竟是妇道人家,虽是大家出来的,又做了几年福晋,平日做事滴水不漏,井井有条,可现在的事态却是她从来未遇到过的,立时就慌了手脚。王府外面到处都是逃命的百姓,骚乱声四起,也不知道太平军是不是往靖南王府这边过来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质

    早在入城前,周士相就已安排了解决广州城内各要害的人选,负责攻打总督衙门的是亲兵营的管天水,负责攻打靖南王府的是步军左营的副营官姜樊,而周士相亲自领军攻打平南王府。其余人手则在邵九公、铁毅等人的率领下控制广州知府衙门、绿营驻地并接管广州各城门。

    葛义在神湾时受了箭伤,虽嚷嚷着要去广州干票大的,可是伤势却让他没法随军行动,只能无奈留在神湾。赵四海则要带着辎重营清点缴获,并安置伤兵,所以也没法参加夺广州之役。哥俩一起把秦智生掩埋后,从俘虏那里搞了两壶酒,坐在秦智生的墓边喝了个大醉,也哭了个痛快。

    姜樊带人直扑靖南王府,沿途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百姓,看到太平军大队出现后,哪怕太平军此时的口号已从“大明兵到!”四字变成了“大明兵到,百姓勿怕!”八个字,可这些百姓们仍是尖叫着四处而逃。明军也好,清军也好,手中有刀的总是叫人看着怕。

    靖南王府四周住的都是从辽东来的靖南藩下汉军正黄旗兵的家眷,太平军进城后,这些汉军家眷除了少部分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其余的全都往靖南王府跑去,结果路上就被姜樊的人给堵着了一部分。

    为了逃命,汉军家眷们争相践踏,老人的喝斥怒骂、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急于活命的这些汉军家眷们把生的希望全寄托在他们的主子所在靖南王府了。

    姜樊急于拿下靖南王府,哪里肯被这些汉八旗妇孺耽搁下来。当下便纵兵驱赶人群,不过想到大帅有过交待,便没有挥刀砍杀。只是将妇孺们驱散开。

    对广州的两藩王麾下的汉军家眷如何处置,周士相和诸将有过激烈争吵,最后的决定是反抗者格杀,不反抗的则全部圈管起来,不能加以屠戮。

    之所以下这个决定,只因周士相看中了耿继茂和尚之信手下的那帮汉军。若是能够留下他们家人的性命,妥加利用。那些汉军未必就会不顾妻儿老小死活跟着耿继茂和尚之信走到底。

    哪怕这些汉军个个都是双手沾满汉人鲜血,个个都参与了当年的广州屠城,潮州屠城。但只要他们能够为太平军所用,将他们砍杀的对象变成从前的主子满州人,周士相便对他们的过去计往不咎。

    太平军里的汉军降兵本就不少,做了千户、百户的也有好几人。可以说现在的太平军就是一支由周士相发起。却是由土匪、满、汉降兵、义勇、良民青壮组成的军队,本质上这支军队是由不同的人组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因而从上至下,太平军都不排斥外来人,也渴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不能杀戮洗劫那些汉军家眷,周士相自然要对部下有所补偿,这个补偿自然是平南王府和靖南王府。还有那座让所有人都心动的满城了。至于那些八旗家眷,无一例外都是人质。绑匪就是太平军。

    。。。。。。。。。

    数千名汉军家眷哭天抢地的往靖南王府涌去,他们在外面拼命拍打着王府大门,希望府中的人能放他们进去避难,然而守卫的王府侍卫却不敢擅自打开大门放他们进去,只能去向主母福晋石元灵请示。

    石元灵是靖南王福晋,外面的这些人都是靖南藩下的汉军家眷,也是他耿家的包衣奴才,现在她们的男人都随自己丈夫在外打仗,所以石元灵无论如何也不敢弃这些家眷不顾,她忙叫侍卫们开门,将外面的人放进府中。

    “门开了,门开了!”

    王府大门打开的瞬间,汉军家眷们激动的一窝蜂的涌了进去,王府的侍卫想维持些秩序都来不及。蜂涌进来的八旗家眷们惊魂未定,仍然尖叫哭喊着,结果让那些本来就惊恐不安的王府下人也跟着悲天喊地的哭嚎起来,好像天塌下来似的。

    人太多,王府里的侍卫根本弹压不住,只能任由这些家眷在那哭喊。

    石元灵心听得烦,却也是没有半点办法。

    太平军的喊杀声从不远处的大南街、朝天街那边相继传来,可外面的家眷还在往府内涌,侍卫们人人变色,要是再不关门,太平军很可能会跟着这些家眷一齐冲进来。

    “关门!”

    石元灵的一张俏脸苍白无血,她咬牙命令侍卫立即关门。发现王府侍卫要关门,外面的家眷惊恐起来,发出剌耳的尖叫往里冲,但在那些侍卫的刀鞘猛砸下,王府的大门终是被缓缓的关上。已经进入王府的那些汉军家眷听着外面的哭喊声,难过不安的同时却感到庆幸。

    王府大门外尚有千余名正黄旗家眷滞留,任她们怎么向里面哭喊,如何磕头,如何报出自己男人的名字,王府的大门都是死死的关着,纹丝不动。

    “明朝兵到了,明朝兵到了!”

    尖叫声从人群的最外侧向里侧迅速传播着,受到惊吓的正黄旗女人抱着孩子想向其它地方逃去,可是街道的两侧都来了太平军。她们无处可逃。

    “大伙快跪下,快跪下!”

    “把路让开,莫挡了大明兵的道!”

    上了岁数的老人为了这些女人孩子不被太平军屠杀,他们大声喊叫着,妇孺们呆呆的听着,因为恐惧随着老人的声音自动退到两侧,让出一条直通靖南王府大门的通道。

    两边扑来的太平军拿着刀矛望着这些惊恐到极点的八旗军家眷,却没有人大喊一声上前拿刀砍杀他们,只是顺着人群中的通道向靖南王府大门奔去。

    “爹,爹!”

    人群中一个小孩突然大声指着面前走过的一个太平军士兵大声叫喊起来,孩子的叫声音将让她的母亲吓了一跳,可是她惊讶的发现自己孩子指着的那个太平军竟然听到声音后就停住了,正一脸激动的望着她们娘儿俩。

    四周有熟悉这妇人的家眷们都呆住了,她们看得清楚,那个太平军不就是上面说已经在鹿头河随满州大兵一起战死的吴家老二吗?

    越来越多的妇人从太平军的队伍中发现了自家的男人,和吴家老二一样,他们的男人身上都穿着明朝兵的服饰,脑后的辫子也早已剔去。

    趴在王府围墙上的侍卫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外面的家眷在那激动的大哭大叫,可脸上却满是喜悦。

    。。。。。。。。。。。

    请书友在书评区理智发言,不要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

    骨头已经被封了所有作品,因此还请诸位一定要注意言论措辞。

    骨头一直以来就坚定的书写自己的历史作品,哪怕被人抹黑攻击,哪怕作品一本本的被和谐,但也一如初心在坚持,在此,也恳请大家能够体谅,尽量不要在书评说些不合适的语,也请能以订阅支持骨头将作品创作下去,直至最终的完本!(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广东的天要变了?

    靖南王府内,庶福晋张玉华正对着佛祖的铜像虔诚的念着经文。佛象前案桌上,香已燃了一半,袅袅香烟飘散在屋中,闻上去一股淡淡的香味。

    张玉华长相极美,却是个胆小的女人,也是个可怜的女人,她是李成栋部将张乾的女儿,后许给广州举人李应文为妻。清军进广州后对城中百姓进行了大屠杀,李应文一家数十口都被清军残杀,张玉华却因为姿色出众被清兵掳去献给耿继茂。耿继茂贪她美色,也不嫌她是嫁过人的,将其纳为小妾,府里上下都唤她声庶福晋。

    张玉华知道耿继茂看中的只是她的美色,她一个弱女子也不可能为夫家报仇,因此便只能强作欢颜伺候耿继茂,在王府内也是与人无争,不敢掺和女人间的争宠之事。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生下一儿半女,这样下半辈子就有了依托。为了不和耿继茂其他的女人发生冲突,张玉华特意选了这间偏僻的小院居住,每次耿继茂来都要绕好大一圈,为此也说过几次要张玉华搬个住处,却都被美人软言拒绝了。

    虽然与世无争,但不代表张玉华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她知道广州城进了明朝的兵马,也知道大福晋石元灵放了好多八旗家眷入府,侍卫们现在都在前面守着王府。她不知道侍卫们能不能挡住外面的明军,也不知道明军进府之后会对她这个靖南王的庶福晋做什么,因此只能在这佛像前虔诚诵经。但到底求佛祖保佑什么。她却自己也说不清楚。

    耳畔传来的八旗家眷哭喊声让张玉华心绪不宁,怎么也静不下心来,那种不安的感觉让她想起当年父亲随李成栋出征江西时的情景。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见案上的香已经燃到底,便起身想为佛祖添一支新香,这时,从小与她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杏儿却一脸惊恐的跑了进来,稚嫩的声音满是颤抖。

    “小姐,杀人了,外面杀人了!”

    “什么杀人了?是明军进府了吗?”张玉华一惊。手中的香失手掉在地上,她以为明军打进了王府。

    “明军还没进府,可是府里却在杀人。大福晋她。。。”杏儿心口“扑通扑通”跳的厉害,显然刚才看到的一幕吓到她了,她惊魂未定,紧张万分道:“小姐。侍卫们说外面的明军太多。他们可能挡不住,所以大福晋就带着侍卫去杀那些王爷的女人,东院的两个都被她杀了,我看到她带侍卫往小姐这边来,便急着赶来报信,小姐,大福晋疯了,我们还是快。。。。”

    话音还没落。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顿时。张玉华的脸就变得苍白,她明白石元灵为何要带人杀耿继茂的女人。

    她苦笑一声,该来的总要来,不想却不是明军,而是这个一直让她很钦佩的主母大福晋。不过换作是她,想必也会如此做吧,毕竟不能让耿继茂这个靖南王爷的名声被几个女人给毁了吧。

    杏儿这会已经完全乱了方寸,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紧紧抓着张玉华,哭道:“小姐,我们快走吧,她会杀了你的,会杀了你的。。。”

    张玉华刚要说话,石元灵的声音却传了过来,“你们往哪里走,外面都是太平寇,你们能跑出去吗?。。。张玉华,你是王爷的女人,也是耿家的女人,太平寇不会放过你的。于其让贼寇羞辱坏了王爷的名声,不如你就为王爷尽了名节吧。”

    “对,我们是王爷的女人,我们必须死,绝不能落在太平寇手中!”

    侧福晋王氏一脸死人色的随着石元灵一起出现在张玉华面前,除了她们俩,还有几个侍卫,12岁的世子耿精忠拉着6岁的弟弟耿聚忠有些害怕的跟在后面。

    张玉华呆呆的看着大福晋石元灵,对方的脸色说不出的吓人。

    “你真的要我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不能让你们落在太平寇的手中。”

    石元灵心硬如铁,身为耿家的媳妇,身为靖南王的嫡福晋,她必须为耿家,为丈夫做这件事。但凡还有半点希望守住王府,她也不会做这事。要知道她可是连只鸡都没杀过,今日却让人在自己眼前杀了几个女人。她的内心痛苦又有谁知道!

    “额娘,你为什么要杀她们,为什么要杀她们,你杀了她们,父王回来打你怎么办?。。。那些姨娘死得好可怕,好可怕。。。”

    世子耿精忠被母亲的脸色吓到哭了起来,他这一哭顿时让他的弟弟耿聚忠也哭了起来,两个孩子的哭声让石元灵的心为之颤抖,但她却仍是咬牙朝侍卫们吩咐道:“动手!”

    侍卫闻言上前一步,便要去抓张玉华。

    “不必你们动手,我自己会了断。”

    张玉华凄惨一笑,迈步走到杏儿面前,轻轻的拉住她的手,主仆二人相视都是泪水。

    “我走了,你自己小心,太平寇要是破了王府,你便从了他们,这世道我们女人只有靠自己的身体才能活,千万不要反抗,知道吗?。。。小姐我还要你逢年过节给我烧些纸钱呢。。。”

    张玉华流着泪低声对杏儿说着,突然毅然掉头向自己的寝室走去。

    “小姐!”

    杏儿跪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喊着。

    张玉华进屋寻死后,石元灵面无表情看了一眼王氏,尔后薄唇轻启,缓缓说道:“妹妹,你是要人帮忙,还是自己走?”

    “姐姐放心,我自己了断,不必人帮忙。。。妹妹多谢姐姐这些天来的照顾。。。”

    王氏凄惨一笑,然而让众人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只见王氏突然发狂似的一把将石元灵推倒在地,然后拼命往院外奔去。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快抓住她,抓住她!”

    石元灵被重重摔在地上,气得粉脸发青。两个儿子吓得赶紧上前扶她起来,耿聚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道母亲被人欺负,在那哇哇的哭。

    侍卫们听到命令,冲上前去要将王氏擒住,却看到王氏一头撞在一个人身上摔倒在地。

    来人是侍卫首领耿义,他知道大福晋在带人处置王爷的女人,见王氏这个模样如何不知道她是想跑,但他却没有去抓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