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此时,只听曹性忽然问道:“不知此书如今可还在吴侯的手中?”
孙坚顿时脸露惊疑之色:“莫非曹将军还想借助此书来训练精兵不成?”
曹性摇头道:“非也,本将是想亲手焚毁此书,好让世间从此少一件害人的物事。”
再度看了看眼前的曹性,孙坚忽然朗声大笑:“好,本侯定会让将军如愿以偿”
随着两人之间的对话结束,孙坚当下便让孙策回城通报此事,随即便在城上一种文武的目瞪口呆之下带着曹性的大军进城。
建安十年十一月,随着吴侯孙坚的主动归降,曾经连银河射手也可以重创的东吴终于被划上了历史的终止符。虽说城中也有不少文武不愿就此投降,但既然作为主公的孙坚都已作出了决定,当下他们也唯有眼睁睁地看着曹性的大军开进城内,随即便在这座东吴军的最后一座城池上插上了代表着刘备军的旗帜。
虽然孙坚归顺的过程很短,但随即而来要处理的事情却是非常多在进城之后,曹性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把东吴归顺的消息火速带给还在冀州的刘备以及正在江东各地的赵云徐晃等人,以便他们可以及时地作出反应。
而在派出人马去通知刘备后,曹性还得协同孙坚一齐安抚城内的诸多东吴旧臣,以免他们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生出事端;只不过让曹性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位主动前来说要为自己出力的东吴旧臣,竟然就是自己最想要其归顺的诸葛亮
不过曹性倒是很快便已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只因早已和诸葛亮接触过的庞统随即便把事情的起末都告诉了他,让银河射手不得不感叹世上的事情有些时候真的十分奇妙。
当日在让庞统派人送信去劝降诸葛亮之时,曹性其实也没想过会有很大的成功率,毕竟卧龙可不是一个会随意变节投敌的人,哪怕他的心并不在东吴营中也是一样。只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派人送出去的信件居然会落入到孙坚的手中,从而让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一家遭到了软禁。
虽说这件事情归根究底是曹性和庞统引起的,但孙坚的做法却着实让诸葛亮失望透顶,可以说如果不是对方时常那兄长一家来压迫自己的话,卧龙根本就不会再为东吴出谋划策。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在弟子陆逊提出要提醒曹性小心疫病的时候,诸葛亮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配合,从而以此来向曹性表达自己的善意。
不过那时候曹性并不是十分了解诸葛亮在东吴阵中的遭遇,因此哪怕对方的确是有示好的意思,但银河射手依旧会保留着适当的警惕,以免到头来反遭敌人算计。
而随着孙坚的归顺,所有的一切也是立马便真相大白;得知卧龙终于也愿意归顺自家主公后,总算是把荆州书院里的顶级谋士一网打尽的曹性当下便笑得合不拢嘴来。
除了诸葛亮和陆逊的积极归顺之外,其余东吴旧臣也在曹性的一一见面劝说下答应归降;毕竟在东吴覆灭之后,普天之下便只剩下刘备和曹操两家,而只要不是傻子的话,相信都会选择实力最为雄厚而且为人宽厚仁义的刘皇叔。
正当曹性在为东吴归顺的各种后续事务而在劳碌之时,冀州那边也终于传回了刘备的回复:果然就如同曹性所预料的一般,自己想要回家过年的梦想已成了实实在在的泡影;也就是在这一刻,曹性忽然有种不应该在年底前收服东吴的后悔感觉……
——
PS:最后一月,冲冲冲
第三百九十七章劝降旧臣
第三百九十七章劝降旧臣
PS:第一更~
——
建安十一年扬州豫章郡柴桑城
自从在江陵城中不幸落败被俘后,周瑜便没想过自己会有回到柴桑城的一天,而且这一天还来得这么快。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周瑜这一次回来的身份可不再是东吴军的大都督,而是刘备军的优待战俘;而他之所以能如此之快便回到此地,正是因为东吴已在曹性的出击下正式宣告灭亡。
其实早在当初袭击江陵城被曹性反将一军后,周瑜就能预想到东吴只怕是‘命不久矣’;只不过当心中的猜测最终变成了现实之际,曾经矢志要为东吴平定天下的他还是忍不住泪落满襟。
虽然这一次是被数量不少的刘备军给‘请’回来,不过一路上周瑜倒也没有感到孤单,只因为除他之外,甘宁周泰蒋钦董袭等所有的东吴俘虏几乎都在这一次的回程之中,如此一来倒是让他一路上都能和以前的朋友相聚相聊。
说来也怪,虽然曹性在和东吴的对阵中俘虏了不少大将,但却几乎没有一人愿意投降。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一位东吴大将都是死忠分子,其中也有一些比如说家人在江东亦或是待价而沽的因素。
正是因为这样,这一次曹性才想到要借助孙坚之力,请他帮忙劝说这些被俘的东吴大将投降;而孙坚似乎也特别乐意和曹性结交,因此也很是爽快地应下了此事,所以才会有周瑜等人的归来。
这一天—郡守府
站立在阔别已久的旧地,周瑜等东吴旧臣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丝黯然之色:毕竟自己曾经誓死要捍卫的东西如今已经完全被破灭掉,换了谁心里只怕都不会好受。
此时府中除了孙坚以及一众东吴文武之外,曹性和庞统贾诩以及黄月英四人也赫然在列,不过今天的主角倒不是他们,而是正暂时坐在主位上的孙坚。
见众人脸色凄苦,孙坚自然也能明白他们的感受,毕竟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把东吴基业拱手让人;不过既然决定已经下了,江东猛虎也不是那种反覆无常的小人,当下他便缓缓地对着众人开口说道:“想必诸位已经知晓本侯答应归顺一事吧。”
话音刚落,心中怨气最大的甘宁顿时出列说道:“主公,以东吴的兵力,曹性未必便能轻易取胜,但为何主公却要将大好基业拱手让人?”
见当日被黄忠和太史慈联手擒下的甘宁如此激动,一旁的曹性自然明白对方是不忿自己被人轻易生擒,因此今日才会忍不住开口质疑孙坚。不过当下银河射手却并没有说话,而是把回答的权力交给了孙坚。
听到甘宁的话后,孙坚脸上也是忍不住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神色:“兴霸,本侯和伯符联手尚且不是曹将军之敌,试问东吴阵中又有何人能挡?”
虽然在回来之前已经听说过孙坚孙策一同败在曹性手下之事,但当听到向来被誉为东吴第一高手的孙坚亲口承认后,在场的众人还是忍不住轻轻地吸了一口凉气。
眼见劝降的进度似乎有些缓慢,而且在场的又大多数都是武将,当下曹性便向前迈了一步,一双虎目缓缓地扫过在场的东吴旧臣。
看到曹性出来,一众东吴旧臣还以为对方想要说些什么劝降之话,没想到随即而来的却是一股犹如惊涛巨*般的恐怖气势
站在最前方的甘宁刚想凝聚气势进行反击,却骇然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被完全压制一般,体内的气势简直就如同死水一般的毫无反应
不仅仅是甘宁这样,身后的周泰此时也觉得自己就如同被淹没在大海中的孤舟一般,浑身上下竟然在这一刻全都显得软弱无力
至于其余武艺稍弱的东吴旧将就更不用说了,在曹性的气势压迫下,他们全都感觉到一股足以让自己无法呼吸的窒息感,而周瑜此时的脸色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
‘这曹性的实力…。’虽然没有感觉到半分的压迫气势,但孙坚脸上的神情却比在场任何一个人都要来得震惊:毕竟在他的印象中,数月前和自己对战的曹性可没有这份能耐。
此时除了孙坚之外,庞统和贾诩还有黄月英也同样没有感觉到半分的气势压迫,但不通武艺的他们却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猜出曹性正在向众人施压,因此倒也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继续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眼见一些实力比较弱的人已经开始有些受不了,曹性这才缓缓地散去了自己的气势,随即便直接开口说道:“如今天下,便只剩下我主以及曹操两位诸侯尔。”
方才松过一口气来的众人顿时齐齐一愣,显然不太明白曹性这话的意思。
曹性继续说道:“我主刘备,为人宽厚仁义且知人善用,麾下之地更是有九州之多,兵马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稍稍停顿了一下,曹性随后又道:“反观曹操,虽在今年得到益州之地,但其实力和我主对比却是相差甚远,再加上其麾下的文臣武将早已非死即降,人才方面可谓是十分贫乏。”
见曹性似乎在分析天下大势,甘宁刚想要开口说话,不过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方才的情景,当下便把到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反观周瑜此时倒是一脸似有所悟的样子,看来是已经猜到了曹性为何要说这话的原因。
此时曹性又继续说道:“因此当今天下的形势可谓是十分明朗,那就是曹操在等着我主去出兵剿灭他,然后再一统天下”
这话说得可谓是嚣张之极,饶是以东吴旧臣们的见多识广,当下也不由得齐齐怔住。
“这曹性……”原本还以为今天是要由自己来开口劝说,想不到如今主角倒是变成了清自己前来的曹性;而在听到对方的嚣张话语后,孙坚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随即便已在嘴里低声自语道:“倒真是说了一句天大的实话呢…。。”
“曹将军之言虽则有些狂傲,但毫无疑问确是实话。”周瑜忽然缓缓地向前走了一步,随即便对着曹性拱手道:“若曹将军不嫌,某愿就此归顺”
“好”眼见周瑜居然是第一个归顺的人,曹性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双目便已向着还没表态的众人看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既然有了周瑜带头,接下来自然也会有一些本来就想要归顺的东吴旧臣上前接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在曹性的关注下,几乎只是过了短短的一阵子,在场除了周泰和甘宁之外,其余人等皆已尽数归顺。
正当曹性想要开口问问两人的意见之际,方才归顺不久的周瑜却忽然开口说道:“将军,不如就让瑜来劝说兴霸和幼平如何?”
见周瑜忽然变得如此积极主动,曹性先是一愣,随即却忽然笑道:“也罢,那便有劳公瑾了。”
“不敢。”周瑜很是有礼地回道。
“今日天色也不早了,大家先回去休息一夜,待明日一早本将再和诸位一同议事。”随着曹性说出这话,厅中的众人顿时纷纷朝着曹性拱手行礼,随后方才各自离开府中。
看到众人都已离去,孙坚正准备起身,眼前的案桌上却忽然多出了一卷曹性递过来的书简。
很是疑惑地打开了那卷书简来看,孙坚脸上随即便已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这是…。。”
——
是夜—孙府
为了表示自己对孙坚的信任,曹性并未在孙府周围安排任何的士兵进行守卫,以便让孙家的人安心,从而避免产生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也许是身份地位不再像过去那般尊贵的关系,平日里向来是门庭若市的孙府如今却显得无比冷清,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称了孙坚的心意,以免引起曹性那边的猜疑。
只不过就在今夜,正当孙坚准备要去休息之际,府里却忽然来了三位身着黑色长袍的‘神秘访客’,让他不得不在书房里继续多待一会。
“公瑾、幼平、兴霸,你们这是干什么?”眼见这三位昔日的旧臣竟然在深夜时分悄悄来访,而且还个个都身穿黑袍来隐瞒自己的身份,当下孙坚自然是感到一丝诧异。
眼见孙坚脸有怒意,周瑜顿时上前一步说道:“主公,莫非你当真甘心让东吴基业就此毁于一旦?”
心中忽然明白为何日间在府中时周瑜会如此积极,孙坚脸上的怒意缓缓退去,随即便已淡淡地问道:“依你之见,本侯又该如何?”
“主公,那曹性错便错在不该让我等重聚”周瑜缓缓说道:“如今瑜也联系了城中的不少旧臣,只要主公行事周密的话,那曹性必然难以生离此地”一旁的甘宁和周泰齐齐点头示意,显然他们早就知道周瑜的计划。
孙坚先是一怔,随即脸上便已流露出震惊的神色:“你的意思,是想让本侯联系旧臣于城中伏击曹性?”
第三百九十八章见过大人
第三百九十八章见过大人
PS:第二更~感谢书友的打赏支持
——
听到孙坚的猜测后,周瑜顿时拱手道:“不错,若能除去曹性,则东吴复兴有望”
“你们啊…。。”看着眼前这三位忠心耿耿的旧臣,孙坚当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见孙坚似乎有些犹豫,最为赞同周瑜建议的甘宁顿时开口说道:“主公,时不我待,还请早下决断啊”
再度看了看眼前的三人一眼,孙坚忽然从案桌上抽出一卷书简,随即便对着站在最前方的周瑜说道:“公瑾,你且看看这是何物?”
周瑜闻言立即上前打开书简一看,随即嘴里便已讶道:“这是…。。药方?”
“不错,正是辅助本侯疗伤之用的珍贵药方。”孙坚颔首道:“此乃曹本善托人从邺城华神医那里要来之物,就连方中所需药材要已一并送至本侯的府上。”
甘宁顿时上前急道:“主公,区区药方又岂能和东吴基业相比?”
“是无法相比。”孙坚应了一声,随即语气徒然加重:“但曹本善以诚待我,若本侯还要谋算于他,如此岂不是猪狗不如?”
甘宁无言以对。
“主公,看来你是当真下定决心要隐退山林了?”周瑜忽然开口问道。
孙坚淡淡地说道:“刘玄德的确是位明主,再加上有曹性这等不世之才相助,这天下,只怕已然离一统之日不远矣。”
虽然孙坚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话,但周瑜却已经明白了自家主公的意思,当下便拱手说道:“既是如此,瑜便不打搅吴侯休息了,告辞。”说完就这样转身往屋外走去,至于甘宁和周泰则是一言不发地跟着往外走去。
看着三人略有不甘的身影,孙坚先是微微出神,随即便已忍不住摇头叹息…。
出了孙府之后,周瑜三人随即便心事重重地往刘备军为自己安排好的住处走去,一路上谁也没有出过半点声,而在过了一会后便已回到住处的门前。
缓步走进那并不算十分宽敞的大厅,周瑜等人先是一怔,随即目光便已齐齐汇聚在主位上那不知道已经来了多长时间的曹性身上。
见三人终于回府,曹性也缓缓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随即便笑着向三人迎了过去:“等了许久,总算是把三位给盼回来了。”
这话一出,周瑜等人即刻回过神来,看向曹性的目光已然充满了警惕和不善。
“无需紧张,某今夜前来只为和三位一叙而已。”缓步走到周瑜等人的身前,曹性随即开口问道:“诸位,莫非当真想让这天下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成?”
“曹将军有话不妨直说。”明白对方必定还有下文,周瑜当下便很是直截了当地说道。
“有一事某一直都感到不解。”曹性缓缓说道:“我主无论文治武功人品德行皆是上上之选,为何三位却始终不肯真心归顺?”
这话倒是让周瑜等人无言以对,毕竟在他们以往的了解中,刘备倒真的是一位无可挑剔的明主,只不过三人终究是曾经的东吴重臣,而且又屡屡地败在曹性的手下,因此才会一直都不甘心就此归顺。
见三人说不出话来,曹性看了他们一眼,随即忽然开口道:“亦或是,你们是对某感到不满?”
听到这话,周瑜等人的脸上更是涌出一丝古怪的神色,毕竟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位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会去问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的。
就在此时,曹性再度向前一步,随即忽然对着周瑜等人弯腰拱手鞠了一躬
见对方忽然行此大礼,甘宁等人都不由得齐齐吃了一惊,至于周瑜早已快步向前扶着曹性的双手说道:“曹将军,你…。。”
“若是对某不满,尔等尽可在此说出,甚至当面自责也无有不可。”虽然手被扶住,但曹性却丝毫没有要直起身子的意思:“但为了这天下百姓能早日过上没有战火的日子,性在此恳请三位助我一臂之力”
眼见曹性如此地真心实意,甘宁周泰早已是感动无比,心中那点不满更是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下两人便齐齐上前,然后和周瑜一同对着曹性拜道:“将军,我等愿降”
‘想不到鞠了一躬就能换回三位牛人,感觉真棒。’见东吴阵中最难搞定的三人终于被自己打动,曹性心里自然是乐不可支
——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长安城
自从得知江东之地已然尽数落入到刘备手中之后,身为长安太守的荀攸便已感到无比巨大的压力:毕竟在东吴覆灭之后,刘备的敌人便只剩下占据雍、凉、益三州之地的自家主公,如此一来几乎是位于最前线的长安城自然是战火再起的重点位置。
这一天,正当荀攸在城守府中处理着各项紧要政事时,一名年纪看上去不过**岁的少年却慢步走进来对其说道:弟…子…。。来了。”别看这位少年其貌不扬而且说话又带有口吃,但整个长安城中却无人不知他是太守大人唯一的弟子邓艾。
记得当年荀攸放出自己想要收取弟子的消息后,城中不知道多少人家都争先恐后地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往荀府里送,结果没想到这位有着‘谋王’之称的大人最终却选了如此一位带有口吃且没有什么背景的孩子作为徒弟。
听着这把略带口吃而又显得有些稚嫩的声音,正在批阅公文的荀攸顿时抬起头来笑道:“呵呵,为师不是说过今**可以休息一下吗?为何不去城中玩耍呢?”
小邓艾很是坚毅地摇了摇头:不。耍习。。”
荀攸眼中顿时掠过一丝赞赏的神色,随即便对着小邓艾招手道:“既是如此,今日为师便教你如何处理政事吧。”
荀攸的话音刚落,小邓艾已然一路小跑地来到了案桌的旁边,显然他对学习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在城中玩耍。
眼见弟子如此好学,荀攸也不由得再次为自己当日的选择而感到欣慰,当下他便在处理政事的同时向小邓艾进行讲解,以便让这位自己悉心栽培的弟子能早日成才。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之间便已来到了中午;正当荀攸想要带着小邓艾一同去用午饭之际,一名士兵却忽然从府外急急地跑了进来:
“启禀大人,司马大人在府外求见”
“司马大人?”荀攸闻言不由得楞了一下,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城里的大小官员可没有一个是信司马的;而就在此时,一声淡笑已从府外远远地传来:“荀大人,好久不见。”
看着眼前这位忽然出现在此的长袍文士,荀攸的脸上自然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诧异:“司马仲达,你不是应该在益州随主公征讨南蛮吗,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
来者正是如今曹操身边的红人司马懿,只见他一边走进府中一边笑道:“看公达兄的模样,莫非是不欢迎在下前来?”
“仲达说笑了。”荀攸脸上顿时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里边请。”
见荀攸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司马懿也不由得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随后方才缓缓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来人,奉茶”对着府中的下人吩咐一声后,荀攸随即也在司马懿的对面坐了下来,然后方才开口问道:“仲达,既然你已到此,相比南蛮之乱已然平定了吧?”
“呵呵,正是如此。”司马懿淡笑道:“如今主公的内患皆已平息,接下来便是要与刘备决一雌雄尔。”
听到这话,荀攸倒是不由得沉吟道:“如今刘备得了江东,军中士气甚是高涨;若他挟得胜之势挥军来攻,只怕我等难以抵挡。”
“公达兄此言倒是不差。”司马懿缓缓说道:“但以在下之见,只怕刘备绝不会在短期之内挥军再进。”
荀攸讶道:“仲达兄何出此言?”
司马懿缓缓说道:“刘备生性宽厚,且不忍百姓劳苦,此次征讨东吴他也是在最后时刻方才使出全力,由此可见他必然会在攻下江东后进行休养生息。”
“说的也是,以刘备的行事作风,只怕会在治理好江东之地后方才会再动刀兵。”荀攸先是对司马懿作出的分析表示了认同,继而又道:“只是如此一来,主公数年之后的处境只怕会更加堪忧啊。”毕竟刘备如今已经有了九州之地,因此如果大家都一齐休养生息的话,数年之后只怕彼此间的国力就会被彻底地拉开了差距。
“虽则刘备势大,但其所恃者无非是那些结构古怪的强弓硬弩而已。”司马懿缓缓说道:“只要我等能破得了他们的强弩,届时刘备军必遭大败”
“话虽如此,但仲达又不是不知刘备军中的强弩制作之法向来不予外传,而我军阵中又没有精通此道之人…。。”荀攸话还没说完,司马懿已然哈哈大笑道:“公达兄此言差矣,谁说主公麾下没有精于此道的人才?”
在荀攸满是不解的目光之下,司马懿当下便微微扬起双手拍出几下声响,随即一名看上去年纪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已然在掌声中缓步走进府来:
“在下马均,见过二位大人”
第三百九十九章 四年,登基
第三百九十九章四年,登基
PS:第一更~
——
建安十五年年春—冀州魏郡邺城
对于全天下的百姓来说,今天无疑是一个足以让他们终生铭记的大日子;只因为就在今天,麾下之地已达九州,并且向来深得民心的刘皇叔,终于要宣布称帝了
在不知不觉中,曾经轰动一时的赤壁之战也已成为了四年前的往事,而在最近的这四年里,刘备也听取了沮授等人的意见,没有过分着急地去出兵攻打曹操,而是全心全意地治理起麾下的九州之地来。
不过治理归治理,刘备也同样没有忘记派出大将率军在双方边境的紧要之处进行驻守,以免曹操趁势作乱。
但说来也怪,转眼间这四年都过去,手中仅有三州的曹操却如同掉入大海的石头一般毫无动静,让刘备不由得感到大惑不解。
当然,在这四年里刘备也有让负责情报的刘晔不断派出前往曹操的地盘打听,不过也许是对方的行事比较隐秘的关系,除了一些寻常的政事运作和兵马调动之外,纵使以刘晔手底下那些情报人员的能耐,这些年来也无法打听出什么蹊跷之处。
不管曹操那边到底在搞什么,经过将近四年的治理之后,刘备治下九州早已是安稳无比,可以说已经到了再次出兵的最佳时机。
而就在去年,以沮授关羽为首的文武官员却一同联名上书,请刘备登基称帝,从而再创大汉的辉煌;这一件事当然也在曹性的预料之中,因此银河射手自然也是联名上书的其中一位参与成员。
对于称帝一事,老实说刘备并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毕竟他早已习惯这个跟随多年的‘皇叔’身份了。不过如今天下已有九州在自己手中,再加上汉献帝早已逝世多年,玉玺又在赤壁一战后来到自己的手中,可以说当真是万事俱备。
因此在和沮授曹性等文武重臣再三探讨后,也就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刘备终于答应登基称帝一事,随后又让沮授作为这一次登基大典的主要负责人,让他全权负责在城外建造祭天坛以及在城内建造皇宫等诸多准备事宜。
也就是在刘备答应的一个月后,其治下九州并不停涌现‘吉祥之兆’:什么巨龙升空啊,帝星闪耀啊、宝物出世等等…。与此同时各地的文武官员更是号召百姓一齐签写请愿书,以此来壮大刘备称帝的声势。
而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后,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后的第四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大好日子下,刘备的登基称帝仪式也终于在邺城之外展开了序幕。
邺城外—祭天坛
看着眼前这座从去年底才开始建造的巨大祭天坛,曹性也不禁为古代人民的惊人能力而感到惊讶:哪怕是放在后世,如此一座恢弘大气的祭天坛只怕也不易建造。
只不过在感叹之余,银河射手居然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声哈欠:只因为他最近几天都被家中的爱妻强逼着去学习礼数。
虽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很多年了,但曹性对古代礼仪还真是懂得不多,只不过由于以前基本都是在外征战,因此哪怕不识礼数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但刘备登基称帝一事毕竟非同小可,未免自家夫君因为礼数不周而闹出什么笑话,蔡琰貂蝉可是把自己的‘生平所学’全都灌进了曹性的脑中,让他今天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家教良好的士族子弟一般。
就在曹性自以为打哈欠的时候无人瞧见之际,身后却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师父,看来你昨天又没睡好啊。”
不用回头,曹性也知道这把声音的主人就是性格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徒弟马忠:“我说全义,要不要让为师今夜陪你彻夜练武?”
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倒吸凉气之声,显然马忠是被自己的提议给吓了一跳,就在曹性心中暗爽之际,一阵阵钟鼓乐器奏鸣的声音顿时在耳边响起。
眼见登基大典开始,曹性当下也不敢再和徒弟嬉笑,脸上顿时换上严肃无比的表情看向了正在缓缓登上祭天坛去的刘备。
或许是从来都没有去过‘现场’看过别人登基的关系,曹性一开始倒是看的津津有味,不过就在刘备祭拜完天地祖先,然后再让一旁的沮授宣读称帝诏文之际,他就不由得感到有些无聊了。
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人,哪怕是在这个年头生活了多年,曹性愣是对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提不起半分兴趣;可以说当沮授终于放下诏文之际,本来就有点累的银河射手都几乎要原地睡着过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那些繁文缛节全部都搞定,接下来自然就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就是加官进爵的时候了。至于刘备这一次的封官顺序,则是从文官这边开始。
“奉圣谕,封荀彧为右丞相、诸葛亮为左丞相”
在一阵阵羡慕的眼神以及热烈的祝贺声中,一脸激动的荀彧和诸葛亮顿时上前拜道:“臣荀彧【诸葛亮】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来猪哥命中注定就是刘备的丞相啊。’对于荀彧和诸葛亮被封为丞相一事,曹性可以说是早有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