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定。”

    当然是你们这些荷兰佬过去背信弃义太多,跟华人结下了深仇大恨,所以华人才不肯相信你们了。

    但是这样的话周南当然不能说,因为他知道,这个计划对于华人最少是有数十年的好处的。有自己的独立国家,以后的屠杀怎么也不可能再发生,掌握了自己的枪杆子,以后华人在东南亚就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是不能去东南亚的,美国人,苏联人,都不会希望我去。而且,那里的土著人恐怕更加恨我,我如果敢踏上那里的土地,等待我的就会是数不清的刺杀。”

    “我们知道,所以我们邀请了华人代表来荷兰谈判。下个月,我希望你能去一趟荷兰,我会安排好你们的见面。”

    周南直接答应了下来,笑道:“我希望他们能听进去我的话。”

    贝尔看着周南年轻的脸,怎么也想不通,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现在竟然成为了东南亚华人的精神象征。

    而这一切,竟然还是他们荷兰人主动造神的结果。

    为了笼络当地的华人,他们将周南在这个计划里的作用告诉了当地的华人,表示自己一方的诚意。那些华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周南最开始运作的,立即将她作为崇拜的偶像。

    他也看到了一些拍摄自东南亚的照片,无数的华人家庭里面都收藏了周南的照片,对那些华人的采访中,他们对周南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幸好周南是东方人里面一个睁着眼睛看世界的人,他对世界的发展局势比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看的更清楚。而且他的思想也是西式的思维。

    荷兰跟华人的关系,从压迫变成了相互扶持,只有这样,荷兰才能在苏联和美国的双重压迫下维持在东南亚的利益,而华人才可能有自己的国家。

    最少在目前,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第十七章 懊恼

    周南很清楚荷兰的没落,但是也知道,华人唯一能合作的对象只有荷兰。跟随荷兰的脚步,虽然政治上被动一点,却不会成为美苏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虽然荷兰此时的处境很被动,周南也不会提出任何条件,因为这是对华人有利。

    但是这也恰好说明,周南的高智低能,随便一个政客,这个时候自然会以此为条件,要求更多,他却白白放过了这个机会。

    贝尔找他,自然不会只是谈这一件事。一下子在东印度群岛成立七个国家,这里面的涉及的问题和困难实在太多了。

    成立七个可以运转的政府,划定各国之间的界限,拿出可行的方案,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每一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现在幸亏是荷兰打了胜仗,目前的土著军事实力大损。再加上一下子成立七个国家,人心都散了,反对派现在就是想要重新拿起武器,也没有其他人再跟随。

    目前,大部分荷兰士兵都已经聚集在了爪哇岛,这里是最反对荷兰人的大本营。其他地区,荷兰人干脆放弃,给了当地人充分的自治权。

    其他民族都喜出望外,梦想着成立自己的国家,哪里还有人跟着爪哇族造反呢!

    但是不造反,也不等于他们就会听荷兰人的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让他们服从荷兰人的安排,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当然,这个里面也有苏联人和美国人的功劳。

    苏联可以说是现在最憋屈的世界强国,他们的科技实力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是集权政策让他们可以直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实力。

    而美国呢,因为多方掣肘,他们国立虽然强过苏联,但是能发挥百分之三四十的实力都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了。

    但是不要忘了,现在的美国可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所以,苏联哪怕现在拥有平推欧亚大陆的实力,却也不敢有任何大的动作。

    不敢挑起战争,但是不代表就会认输。革命输出,军事输出,人员输出,技术输出,这些动作在苏联根本不需要经过开会讨论,就能执行下来。

    美国呢?哪怕是向亚洲运一个连的士兵,都需要国会大老爷们在那里开几天会。

    要不是美国控制了海洋,苏联人在海上的实力比不上美国,东印度群岛恐怕都已经被染上了红色。

    处于这种暗战的混乱局势中,荷兰处受到制约,处处不顺,许多问题已经纠缠了他们许久,今天见到了周南,就把这些问题全部都问了出来。

    哪怕他们不采取周南的建议,但是最起码周南的建议可以给他们开拓思路,多了一些选择。

    周南几乎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就连施托尔科在一边连连使眼色,他都没有注意到。

    一边跟他们分析荷兰应该如何应对,他一边还在幻想着以后的大好局势。这不仅对华人有利,他的意见每次都有足够的效果,那么以后的荷兰人,对自己恐怕更是言听计从了。

    一直到他跟高本汉约定的时间到了,在施托尔科的提醒下,周南才告辞离开。

    贝尔亲自将他送到了电梯门口,不顾旁边还有其他国家的代表,跟周南亲切拥抱,并且直接称呼他为约纳斯。“约纳斯,你用事实证明了,你是荷兰人民的好朋友。在这件事办好之后,我会与女王商议,授予你军事威廉勋章。”

    周南还为此沾沾自喜不已,这个勋章可是荷兰所有勋章里面最高等级的一个,全世界加上王室成员,获得的人也不超过十个。就连女王,如果退位以后,没有国会的认可,也自动失去这个荣誉。就连国家功臣,外国元首和王室成员,一般也只能获得次一级的尼德兰之狮勋章。

    但是,进了电梯,施托尔科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看到周南跟其他国家的代表打着招呼,他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出了酒店,周南一边不时跟人打着招呼,一边骑上了一辆酒店的自行车,就往家赶。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了,灯笼也全部亮起,许多没有会议安排的来宾,加上游客都在参观,路上的行人很多。

    周南一直不停地打着招呼,施托尔科只能跟在后面一语不发。

    进入了主宅外的树林,这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施托尔科才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约纳斯,你刚才犯了两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会对你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影响。”

    “啊……有吗?我觉得我刚才发挥的还不错啊!”周南想了一下,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做错了。

    两个人放慢了速度,施托尔科说道:“第一个错误是,你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在荷兰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一点附加条件都没有提,直接答应了他们。这会让你的谋划显得廉价,而他们知道了你对华人的重视,以后也会加大这方面对你的影响力。”

    周南想了一下,好像真是这样,以后荷兰人如果事事都人华人出面找自己,那自己不是就被绑上他们的船了。

    可是现在自己已经刚答应了荷兰人,反悔似乎有点晚了。

    施托尔科说道:“这个问题还好办,等华人来到荷兰的时候,我们想好条件再跟荷兰人提也不晚。你以后要记得,不论是谁,想要得到你的意见,都必须是等价交换,你以后也要随时注意我跟埃廷尼的提示。他们今天就是故意把我们两个分开坐,让我不能及时通知你,可是你也有些忘乎所以了,根本就没看我一眼。”

    周南登时有些惭愧了,虽然他明知道自己这方面的弱智,每次想着要改,事到临头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对不起,路德维希,这件事的确是我错了。第二个错误是什么?”

    施托尔科说道:“刚才在电梯门口,一共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三个国家的十一个嘉宾。他们都听到了荷兰首相的话,我想他们也都很清楚,荷兰的军事威廉勋章代表着什么。这个勋章可以说是世界各国里面最难获得的勋章之一,目前全球现存的获得过这个勋章的人也不超过十个。他完全可以等以后直接颁发给你,但是刚才在电梯口那样说,就是明摆着告诉其他人,你为荷兰立了大功。这会让其他人怎么想?”

    周南一下子就懵了,随后感到脸都火辣辣的。刚才他还在沾沾自喜,现在想想,自己就是大傻瓜啊!

    看到周南羞红了脸,施托尔科反倒觉得自己的话说的太直接了,怕周南觉得下不来台,又说道:“这件事来交给我办吧,我一会儿就联络几家关系比较好的媒体,主动把你今天跟贝尔会面的内容半真半假地泄露一部分出去。这件事,荷兰方面明知道我们在撒谎,也不会来揭穿的。”

    虽然得到了施托尔科的宽慰,但是周南还是觉得自己太失败了。他比任何人都幸运,拥有了后世几十年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包括了各种学术,还有人生经验。可是这些他都从来没有好好利用上,经常表现的像一个白痴。

    就像刚才,自己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不仅没有看出来,竟然还沾沾自喜。如果就他一个人,还想混官场,恐怕早就会被别人吞的骨头都不剩一根。

    但是,虽然意识到这一点,周南仍然不敢确定,自己以后就能改过来。不过,他也提醒自己,以后绝对不能在忘乎所以,特别是在正规的社交场合,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这两个助手的表情。

    即使他有这方面的缺陷,但是施托尔科和埃廷尼,目前看起来表现的都很不错,能帮自己拾遗补缺。

    自行车停在了主宅的门口,施托尔科跟周南打了一个招呼,说道:“你去款待客人吧,我先去联络媒体。”

    周南喊道:“吃过饭再去也不晚啊!”

    他笑着说道:“一会我顺便也可以尝尝小吃街的食物……”

    进入了玻璃房,周南搓了一下有些冻僵的手指,这才脱下了身上的毛呢大衣。奥黛丽已经迎了过来,帮他拿好了拖鞋,把大衣挂在了衣架上。

    “怎么了,看你似乎不太高兴。”

    “有那么明显吗?”周南揉了揉自己的脸问道:“耶格他们呢?”

    “他们去美食街玩去了,让我们不用管他们。他们今天还会住一晚,明天才离开。”

    “晚上我再去找他聊聊天,……放心,今天绝对不喝醉了。”

    奥黛丽忍不住轻笑了起来,推了他一下。“快去招呼客人们吧,菜豆准备好了,就是玛丽塔想要吃辣子鸡,需要你亲自去炒。”

    材料都准备好了,炒起来也不算费事。周南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道:“客人们一共有几位?”

    “七位……他们似乎并不算出名,你为什么似乎对他们特别重视?”

    周南轻笑道:“那因为,他是欧洲最了解我的祖国,并且对我的祖国很友好的人。”

第十八章 外白内黄的西方人

    欧洲自十九世纪中叶,研究东方文化的人越来越多,逐渐也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学派。但是由于东方文化研究在西方属于偏门,所以影响一直不是很大。

    周南如果不是晚年沉迷于学术研究,也不会知道高本汉是谁。但是这位汉学家对于东方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却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他从小就对方言很感兴趣,中学时期迷上了东方文化,在大学期间,他从瑞典到圣彼得堡进修,得到了一笔奖学金。

    利用这笔奖学金,他来到了清朝,并且经历了从清朝到民国的时代。

    在远东的两年期间,他一共学习了二十四种汉语方言,包括了十九种北方官话的发音,此外还有代表吴方言的尚海话、代表闽方言的复建话、代表粤方言的广洲话以及汉语借字的日语、越南语读音。

    另外,他还根据已发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种方言的发音。

    也就是说,他能完全听懂的汉语发音,就有三十种,远超周南这个土生土长的汉人。这一点,不要说周南,就是绝大多数汉人都要汗颜。

    他还写了《诗经研究》、《〈老子〉韵考》、《汉语词类》、《〈颂诗〉韵考》等。由于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他的考证方法为中国的音韵研究、古籍的辨伪研究开辟了科学化的道路。

    他在汉学研究上即使不能被称作最厉害的西方人,但是也差不多是最拔尖的专家。他编撰的《古汉语字典》一直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工具书,相当于我们自己的《新华字典》,他编撰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也是西方人学习汉语最权威的书籍。

    凡是欧洲流行起来的学习汉语的书,几乎都是他写的书,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就是周南以后的榜样。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欧洲培养了一大批汉学专家,不管是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他的学生遍布欧洲的大学,播撒着东方的种子。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号称最东方的西方人马悦然。

    马悦然虽然跟高本汉一样,也有一个东方名字,却也是地地道道的瑞典人。他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瑞典文学院院士和欧洲汉学协会会长,是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

    他也是最先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

    他还翻译了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注和评介几乎遍及中国整个古代的各个时期和所有的文类。

    周南就是因为在来宾名单中看到了他们的名字,才特意推了别人的邀约,专门邀请了他们到家里做客。

    想要在欧洲宣传中华文化,光靠周南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眼前就有两个痴迷东方文化的学者,周南要是还不知道利用一下,那可就是真傻了。

    不过这个时候,马悦然还是一个不满二十三周岁的大学生,他还要等到明年,才会第一次前往远东。

    不过他既然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周南也不介意从经济上,到思想上,都帮他一把。

    一个精通中华古文,历史,娶了两个老婆都是华人的西方人,被称作东西方沟通的桥梁的文人,周南对他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

    小客厅里,埃廷尼正陪着客人们在那里闲聊,看见周南回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周南一边向着高本汉快走,一边伸出了手。他直接用中文说道:“高本汉先生,欢迎来到约纳斯农场做客。”

    他伸出手跟周南重重握在一起,笑道:“自从知道周先生来自远东,并且是道家子弟,我就有心跟周先生能做一番畅聊,这次碰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冒昧来访。”

    “非常惭愧,我本应该主动前往瑞典拜访高本汉先生的,但是一直琐事缠身,未能安排出时间。大家请坐……”

    后一句话是用法语说的。这个时代,欧洲人不会英语的有很多,不会德语的也有很多,但是法语基本上大家都会说几句。

    周南虽然年轻,但是名气比在座的人都要高很多,即使他们这些教授不服气周南的学术地位。但是周南不仅仅是个学者,更是一个政治家,一个社会活动家。光是组织了这场盛大的论坛,就不是一般学者能组织起来的。

    所以他们的态度都非常友好,谦逊,跟周南一一握手,各自恭维了几句,在周南的执意邀请下,才先坐下。

    “在巴黎的时候,我有跟汉学专家康德谟先生短暂交流过,在他那里,我才知道了高本汉先生的大名。所以这次在嘉宾名单里看见了高本汉先生的名字,就冒昧相邀。”

    高本汉哈哈笑道:“我知道这几天周先生公务繁忙,不少国家元首都期望能跟周先生有单独交流,周先生能如此重视我们,已经让我们受宠若惊了。”

    周南也谦虚地说道:“我们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我研究的学术是那些政客们关注的,所以才收到一些重视,在学术上,我反而更佩服你们这些专门做学问的人。”

    跟他寒暄了几句,知道他们这些人都会德语,周南才有转用德语说道:“听了康德谟先生的介绍,我才知道高先生曾经也去过我的祖国,并且对中华古代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后来,我又买了先生所著的《汉语字典》和《汉语》,《老子》,《庄子》等著作。对于高本汉先生为传播古汉语文化所做的贡献,我表示由衷的感激。”

    说到这里,周南站起身来,向他鞠了一躬。他连忙站了起来,扶着周南的双臂说道:“因为爱好,所以热衷,因为热衷,才会学习,学有所成,才会反馈出来。周先生不要嫌我沽名钓誉就好了,不敢当周先生如此抬举。”

    其他人的汉语显然比不上高本汉,一个个有些不明白高本汉话里面的意思,但是周南也无心解释。

    印象里那个已经变成老朽的马悦然,现在还是一个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年轻人,他还没有去过东方,中文也是还没有入门。

    但是周南对他们这些人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陪着他们寒暄了一阵,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晚上我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个小菜,以表示我的欢迎。请大家稍坐,我去去就来。”

    高本汉呵呵笑道:“回到了欧洲,就很难再尝到中国的美食,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我也是很期待的。”

    西餐厨房里,两个宫廷御厨已经做好了大部分饭菜,中餐厨房里,几个菜已经洗干净,切好,就等着周南来炒。

    周南也不在乎他们偷师,一边炒菜,一边跟他们说这一些小窍门,不到十分钟,就把四个菜炒好了。

    玛丽塔住在这里,凯莉几乎都不用到厨房忙活了,两个御厨把周南他们的伙食也包了,天天都能让他们吃到大餐,周南当然不会藏拙。

    因为周南有客人,今天玛丽塔并没有下楼,而是让人把饭菜端到了三楼的客厅里就餐。

    周南也招呼了高本汉他们来小餐厅里就餐,并且端上了自酿的米酒招待他们。

    席间,周南向高本汉仔细询问了他在欧洲宣传汉学的经验,虽然他有许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在宣传这一块,他还只是个新丁。

    而且他脑子里的那些宣传经验不一定就适合现在这个时代,而高本汉这个一直在欧洲宣传汉学,跟他学习一些实在的经验,取长补短,是周南邀约他的最大目的。

    当然,他也想笼络好他们这一批人,把他们联合起来,要比他自己在欧洲单打独斗,要有效果的多。

    高本汉对周南也是没有半点隐瞒,将他自己在欧洲宣传汉学的基础方法都跟周南探讨了一番。比如在大学里面开设汉学学科,翻译汉学里的哲学故事,包括翻译一些汉语的著作。

    但是由于东方的衰落,西方社会对汉学的关注并不大,像《诗经》那些书,在欧洲的销量根本不值一提,目前卖的最好的就是《老子》,《庄子》,这种哲学类的书籍。

    周南也跟高本汉就道家的典籍进行了一番讨论,并且带他进了自己的书房,把自己收藏的几十本道经给他过目。

    他立即如获珍宝,躲在书房里就看了起来。

    面对现在还是一个年轻人的马悦然,周南就自在的多了,不管他以后有多大的成就,现在的他也不过是一个跟老师后面来见世面的年轻人。

    周南也跟他短暂地聊了几句,并且勉励了他一番,送了一套德语版的《世界通史》给他。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喏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问道:“周先生,能帮我在这套书上签个名吗?”

    周南忍不住失笑了起来,立即答应了下来。打开书的扉页,周南想了想,在上面用龙飞凤舞的中文写下了“汉字之美,汉学之美,韵律之美,雅意之美,文采之美。”

    还留下了一句“祝goran malmqvist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最后才是自己的签名。

    他对汉字的认识可能还仅限于方块字楷书,看了周南龙飞凤舞的草书,有些傻眼了。“周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周南哈哈笑道:“等你自己能读懂这段话,你的中文造诣肯定就合格了。”

第十九章 闭幕

    对高本汉一行人的示好,不过是周南播下一个种子,保持一层联系,许多事情,即使想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来推动。

    目前,摆在周南面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先把这次的论坛圆满地举办成功。

    而高本汉他们这些学者的前来,也有自己的任务。在这场给欧洲经济把脉的大会中,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虽然他们不是有资格参加所有的分场讨论,但是旁听一些事关自己本身的会议,本来也就是他们主要的目的之一。

    第二天上午,周南参加了在大会议厅举行的欧洲各国关税定额合理性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各国的代表就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国家关税定额的苦衷,如果不是周南对各国的情况已经做了充分的了解,会觉得每个国家的关税定的都非常合理。

    但是,时候,在分场讨论中,欧洲不少小国的代表就在一起磋商,准备互降关税,增进物资流通。

    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事情,在会场上屡见不鲜。

    即使周南有着后世的经验,但是面对着这么多人出尔反尔还面色如常,笑面以对的场景,仍然有一种荒诞之极的感觉。

    难怪一直说,一流的演员在政坛,二流的演员才去拍电影。

    在这样的热闹局面下,周南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那就是这场论坛从一开始就似乎跟政治牵扯太深。

    他想建立的是一场非官方的讨论平台,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个论坛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他在心里纠结了许久,也没有去找恩特勒布赫镇长来讨论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情上,他才是另类。

    恩特勒布赫看到了这场论坛让名不见经传的韦吉斯小镇变成了欧洲著名的小镇,这几天甚至变成了欧洲的中心,早就开心地找不着北了。

    而被瑞士政府委派下来的经济部的副部长富罗纳尔施托克,也因为这次的论坛引起了欧洲的重视而欢喜不已。

    瑞士因为中立的原因,几乎不会参与任何国际事务和纷争。除了非官方的行动,比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他们连联合国大会都不参加。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不参与任何国际事务,却又想参与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找一下存在感。

    他们对于这样的论坛,目前支持力度可谓不小,当然更想在这样的时候,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所以,他们想的都是让这场论坛的影响力越大越好,怎么可能认同周南想要自我约束的想法呢。

    何况,没有从一开始防微杜渐,现在这股风气已经流行起来,人人都把欧洲各国不合时宜的对外政策拿出来分析一番,提了不少建议,想让他们收口也难。

    更主要的是,现在的各国政府欢迎这种言论,在这个百废俱兴的年代,他们希望能听到对他们发展更有用的意见。

    这次来参会的代表,不能说是集中了欧洲所有出名的专家,但也来了很大一部分。还有各国的政治家们集中在一起,你让他们现在不要谈的太深刻了……

    开玩笑吧!

    周南真正意识到,从一开始,这个论坛就跟前世截然不同了,他画虎不成反类犬,建立起了一个怪胎。

    说它不是官方论坛,组委会方面有官方人士参与,来宾有一半都是政治家们。

    说是官方论坛,但是所有人都还勉力控制着自己,不针对任何具体事务发表意见,只谈政策。

    但是在三十场讨论之外,无数的官员都把这次的大会又当成了一个外交场。私下的见面和会谈根本都无法统计了,谁也不知道私下达成了多少协议。

    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周南也有些无可奈何了,只能按照自己的预定步骤,该参加的讨论就参加,不该掺和的场合他就不掺和。

    何况,他也忙的根本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去想别的。

    作为这场论坛的发起人,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作为一个音乐家,作为一个瑞士核心委员会的顾问,周南需要面对的是社会各界想要跟他拉关系的人。

    要不是有施托尔科和埃廷尼两个称职的助理,他的时间恐怕都贡献出去也不够分。

    开幕这一晚,他能在家里请高本汉他们吃顿饭,都是经过多方协调的结果。后面的这两天,除了晚上睡觉这一会儿时间,其他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

    就连奥黛丽,他也只能在半夜时分,看到她熟睡的身影。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的下午,在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第二届的韦吉斯世界经济论坛终于落下了帷幕。

    赖伊这个秘书长是主动提出前来参加闭幕式的,他既然表现出了这样的意思,组委会这边当然是立即就发过去了邀请函,他也立即就从日内瓦开车赶了过来。

    对这个人,周南的印象其实不太好。首先他有断无谋,是个好的执行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的上位,不过是因为苏联和美国在秘书长人选争执不下,妥协后的结果。

    其次,他的屁股很歪。如果不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东印度群岛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朝鲜战争也不可能打成一场大仗。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还是一个战战兢兢努力想要扩大联合国影响力的新人。

    会议结束了,会场外面的市场也就更加热闹了。除了一些还需要在私底下进行沟通的政客们,大多数人都放下了工作,参与进了这场庆祝。

    在一个搭建的建议舞台前面,恩特勒布赫打扮的像一个小丑,在台上举起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灯笼,并且出着一个个谜语。

    数百人聚集在台下,听着他出了谜语,就开始猜测,第一个猜对的人,都可以获得他手中的灯笼。

    一些演出的街头艺人们,也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吸引着那些赏灯的游客,不时都能收获一枚枚硬币,甚至是纸币。

    周南除了一笔费用,专门从意大利买了一批糯米,包了数万个汤圆。这些汤圆被几个大锅煮熟,每个游客都可以免费分到四个。

    之所以不要钱,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元宵节吃汤圆这个习俗,让所有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一点。

    几十个灯笼被瓜分了之后,一群年轻华人们组织起的舞龙和舞狮表演就开始了。舞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