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每到一个车站,旅客们都会像放风一样,到站台上活动一番自己的身体。
由于车厢里是没有厕所的,在车厢的尽头有一个小平台,男人勉强能解决问题,但是也很危险。所以每到一个车站,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男人在站台边放水。
女人们更可怜,车厢尽头的小平台很难蹲下去,她们只能忍着。到了车站也没有太多的讲究,条件有限,她们也只能相互遮挡,营造一个稍微私密的小空间解决生理问题。
还有许多不讲究的女人,根本不会在意男人们的目光,直接露出了一排雪白的屁股,所有人也都习惯了。
周南就在一个车站,一抬头,不小心就看到了一大排女人的屁股,让他格外不好意思。刚好他的窘迫被奥黛丽看见,忍不住嘻嘻偷笑了起来,用手指在脸上刮着。
凯莉一开始情绪比较高,但是最受罪的也是她。她的庞大体型注定她的这一趟旅程就是受罪,幸亏坐在她旁边的奥黛丽很瘦弱,要不然,她会更加难受。
火车抵达曼海姆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吃过了火车上的晚饭,奥黛丽就有些困了。哭泣也算一个体力活,加上旅途的无聊,她倒在凯莉的怀里就休息了起来。
坐在她对面的周南让她把脚放在自己的身上,开始她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最后也顾不上了,把脚放在了周南的怀里。
周南和雅尼克在车上没有讨论任何敏感的话题,但是无聊的旅途总要找一个消磨时间的娱乐,所以他们一直在下着国际象棋,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周南在音乐方面,应该如何发展。
对于音乐,周南原本并没有太当回事。因为他自己很清楚,他虽然比别人多了无数的音乐见识,但是在天分方面,只能算是中等。
他能够在竹箫方面有着大师级的演奏水平,但是这是因为他在另一生吹奏了将近百年,人生的阅历和经验,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箫声。
但是在其他乐器方面,他仍然是业余级别。
在欧洲,真正的音乐人,最需要掌握的乐器是钢琴,这也是大部分音乐人公认的乐器之王。周南如果想要成为公认的音乐大师,只靠竹箫的另辟蹊径是不管用的,他也必须在钢琴方面有所建树。
有利的条件是,周南有一副天生的钢琴手,他的手比别人天生就能多覆盖两个琴键。但是,想要在这个方面发展,还需要大量的练习。
霍夫曼的家里就有一架汉堡生产的斯坦威钢琴,不过由于周南在瑞士的家还没有定下来,加上周南执意不肯,所以这架钢琴被留在了勒沃库森的家里。
雅尼克一直在说,到了瑞士安顿下来之后,就要让周南开始系统地进修钢琴。不过,这个计划还要受到周南服兵役的影响,所以想要实施,最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黑夜的降临让车厢里面逐渐安静了下来,车厢里面还传来了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呼噜声。大部分德国人睡觉都会打呼噜,不管男女,对于这一点,也是周南唯一接受不了的地方。
像他们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体臭,在除臭剂还没有发展到后世那么有效的时候,他们浓郁的体味让一般的东方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时间长了,周南也慢慢习惯了下来,故意忽略这方面的感觉,勉强还是能够做到的。
唯独是呼噜声,周南怎么也忍受不了,晚上听到这样的声音,他就一点也睡不着。
这个时代的车厢里,是没有照明灯的。即使有,在这个战争年代,也不会开启。所以,天黑了以后,车厢里就陷入了黑暗之中,除了睡觉,完全没有任何的娱乐。
周南抱着奥黛丽的脚,靠在车窗的旁边,想着未来的计划。在他的心里,对于未来的计划太多了,但是所有的计划,都需要一点点的实施。
遗憾的是,在战争结束以前,这些计划也大部分不能实施。
不过,他也需要时间来写出自己想要写的书,用两年的时间来厚积薄发,对于他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火车在黑暗中不停地前行,只有在一些大车站,才会停下来加煤或者调车厢,人们也趁着这个时间上厕所。
夏天的欧洲黑夜很短,当火车抵达了德国的最后一站,跟瑞士一河之隔的瓦尔茨胡特,天色就已经亮了起来。
火车在这里接受了最后一次检查,所有人按照名单重新记名,然后才从车站出发,进入了瑞士的科布伦茨小镇。
这一次,所有人面临的是更严格的人员调查,对于德国人来到瑞士的目的,会受到严格的盘查,如果瑞士的边境督察队对你的答案不满意,肯就会被赶下车,然后遣返回德国。
不过周南和奥黛丽,凯莉已经拿到了外交官发的签证,他们几乎已经成了半个瑞士人。所以,周南这个东方人能够拿到签证虽然让他们有些好奇,但是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和蔼的。
但是对于德国人,他们这些人就是公事公办,连一个笑容也很吝啬,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虽然是同根同祖,但是瑞士还是很恼火德国的威逼的。
这列火车走的是东部线,因为是跟意大利的直通车,在瑞士境内,虽然会停留多次,但是人员只能在苏黎世上下。在瑞士境内,由于中立法的存在,也不能有任何的货物转运。
所以,火车进入了瑞士境内之后,就会多了瑞士的监督员和国际观察员。人员不能随便下车放风了,就连旅客上厕所,也会受到所有人的监督。
要是有人敢趁着机会逃跑,这些人手里的枪可不是摆设。
从科布伦茨到苏黎世,只有四十公里,虽然火车在巴登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但是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火车就开进了苏黎世火车站。
坐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的火车,所有人的精神都有些疲惫。在后世,这就是不到六个小时的旅程,但是这个时代,不仅车速慢,加上经常停,所以多花了两倍的时间。
苏黎世在这个时期,几乎变成了一个间谍之城。瑞士的首都虽然不是这里,但是这里是瑞士的经济中心,又靠近德国,所以,这里也是间谍们斗法的主要战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雅尼克带着周南他们根本就没有出火车站,他们用手里的马克换了少量的瑞士法郎,直接购买了四张前往卢塞恩的车票。
从苏黎世到英格堡本来也有直达的火车,因为英格堡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是欧洲著名的疗养圣地。不过,直达的火车一天只有一班,他们抵达的时候,火车刚刚开出了车站。
所以,他们要先买一张到卢塞恩的火车票,到了卢塞恩,去英格堡的火车就多了。
凯莉独自前往火车站外面广场的面包店,购买了一篮这里非常出名的羊角包面包。这种面包果然是名不虚传,外焦内嫩,称得上是周南吃过的最好吃的面包。
再次坐上了前往卢塞恩的火车,这列火车上面的人很少,老式的木头车厢非常具有古典主义的风格,简直就像是博物馆的陈列品。
火车缓缓地在瑞士的湖光山色里穿行,苏黎世湖,楚格湖,还有连绵不断的山丘和广袤的田野。也许是来到了瑞士,没有了在德国占领区战争的威胁,心里的压抑也散去了,看到四周的景色,周南觉得这里比任何地方都要美丽。
第三十九章 英格堡(为基友盟主加更一)
卢塞恩这个瑞士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刚好就位于丘陵地带和山区的分界线上。毗邻四州森林湖而建的古城,西北部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只有少量的山脉,但是东南部就是层峦叠嶂的阿尔卑斯山,还没有进入城市,就能看到远处那万年冰雪不化的阿尔卑斯山巍峨的山影。
疲惫也淡化了奥黛丽离别的愁绪,这个时候也活泼了许多。“约纳斯,这里真的是太漂亮了,跟我幻想的世界简直是一模一样。”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对许多人来说,这里就意味着天堂。”
但是天堂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在卢塞恩的大街上,他们根本看不到多少人,即使有人,也都是急匆匆地走过,整个城市犹如一座空城。
这个城市不大,根据资料,这个城市有五万人,但是他们的火车穿过城区,看到的人不到一百个。
奥黛丽就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少呢?难道房子都在空着?”
周南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摇了摇头说道:“恐怕所有人都在辛勤工作。”
他们从阿姆斯特丹的瑞士大使馆取到的资料显示,总人口还不到四百万的瑞士,为了面对德国的战争威胁,动员的军人就有四十万。
除了这些一线军人,辅助部队的人数也达到了四十五万。也就是说,总人口才四百万的瑞士,军人的数量就有八十五万。
原本瑞士的退役年龄是四十八岁,但是为了对抗德国的战争威胁,辅助部队的军人年龄提升到了六十岁。
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男人,不是在军营里面,就是在工厂里面,全国几乎没有一个闲人。
不得已的情况下,农活和其他不需要技术的工种全部由女人承担,在大街上看不到闲人,也就能够理解了。
瑞士这个国家虽然面积不算小,但是百分之六十都是山区,河流湖泊占了百分之六。另外森林面积占了百分之三十,全国的可耕地面积只有百分之六,并且土质还算不上好。
这么一点土地想要养活四百万国民,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有名的穷乡僻壤。
也就是最近一百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才让瑞士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
也难怪现在的瑞士人一直还向国外移民,光是二十世纪的前面几十年,瑞士移民阿根廷和巴西美国的人就超过了二十万。
后世那个工业发达,旅游出名,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三的瑞士,还存在于所有人的梦想之中。
而且瑞士边境还收容了三十万难民,光靠这些女人,要养活这几百万人,日子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雅尼克也显得意兴阑珊,本来还准备跟周南去到处逛逛的他,直接购买了前往英格堡的车票。
从卢塞恩到英格堡,这条路线是瑞士旅游线路里面非常著名的一条。在他们的北方,就是绿波荡漾的卢塞恩湖,这个湖甚至还被评选过世界最美丽的湖。
隔湖相望,是瑞士中部最出名的瑞吉山,无数的文人墨客,世界名流都曾踏上过这个阿尔卑斯山的观景台。在十九世纪后期,1871年,就有一条登山铁路可以直通这个美丽的山峦皇后山顶,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旅游。
火车的南方,就是瑞士最著名的神话之山龙的传说皮拉图斯山。这座山有着全世界最陡峭的48度角的齿轮火车,这条在六十年前修建的铁路,一直到21世纪,都还保持着这个记录,没有任何一座铁路能打破这个记录。
走过了皮拉图斯山,就真正进入了阿尔卑斯山的范围,随后,火车就进入了一个山谷之间。
沿着山谷一路前行,头顶山都是不同层次的白云和流动的浓雾,让人看不到山顶。
森林,溪流,牧场,雪山,还有变化多端的云海,这些景色组合在一起,让人如同身处仙境。
周南和雅尼克都被这里的风景吸引住了,凯莉更是不停地呢喃。“这里真是太美了,想想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真是太兴奋了。”
至于奥黛丽,早就被四周的美景吸引住了,大眼睛盯着车窗外的景色,生怕眨一下就漏掉了一处美景。
一直到了英格堡,下火车的时候,奥黛丽都还有一些头重脚轻的陶醉感。她一个人提了两个行李箱还蹦蹦跳跳,似乎变成了一个大力萝莉。
“约纳斯,我们真以后就生活在这里了吗?每天一推开窗子,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美景,真是太幸福了。”
周南拉着行李车,上面是六个箱子,装满了属于他的东西。闻言打趣说道:“就怕你以后会看厌了这些风景。”
“不,永远不会的。”她肯定地说道。
英格堡在德语里面,就是天使之乡的意思。早在十二世纪,这里就被天主教本笃会的修道士圈为了教会的地盘。
在中世纪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本笃会的一处修道院,只有少数教民能够在教会的领导下在这里放牧。
1798年,教会才将这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了瑞士国土,但是教会仍然具有自主权。
1850年,由于矿泉水、乳清和新鲜的空气的综合疗效,英格堡成为国际化的度假地。作为旅游业的先锋,1872这里就修建了一条新的铁路;在1900年以前,卢塞恩到英格堡之间就开通了电气化铁路。
1913年的时候,这里建起了一条从英格堡通往铁力士山上海拔1262米的的牵引式铁路。1927年,瑞士又修建了缆车和海拔1796米的高山湖泊特吕布湖处的滑雪场。这里就变成了欧洲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并且是全年度的旅游地冬夏都能吸引不同需求的人来旅游。
根据布凡伦纳神父寄过来的介绍资料,英格堡这个不到两千人的小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平均每年接待的游客就有二十万。
不过,这里虽然美的如同仙境,却还是有些偏僻了。距离最近的城市卢塞恩,这里都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周南跟奥黛丽是七八十岁,这里当然是隐居,安度晚年的圣地。
但是他们一个才21岁,一个更是只有14岁,他们不能一直留在这里无所事事。周南要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奥黛丽更是要到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卢塞恩比这里更适合他们居住。
从火车站出来,小镇就全部映入视线。小镇很小,镇区里大部分都是错落有致的旅馆。这些旅馆都是典型的瑞士风格,一楼是砖石结构,二三楼都是木屋。
由于正是盛夏,每一栋房子,每一个窗口和门口,都栽满了盛开的鲜花,每一栋房子都显得那么美丽。
山坡上,在树林和草场之间,也布满了各种美丽的木屋,还有悠闲的牛羊在山坡上徜徉。
小镇上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就是本笃会的本尼迪特修道院,这座修道院就占据了小镇的一小半面积,差不多五层高的建筑群也是这里最高的建筑。
战争对这里的影响显然也很大,除了一些老人,街上几乎看不到多少人,大部分旅馆也都关门歇业了。虽然是夏天,但是登山铁路并没有开放,远处的缆车站也在关着门。
他们抵达的日期并没有告诉布凡伦纳神父,所以也没有人来接他们。不过小镇本来就很小,修道院又那么显眼,所以他们只是收拢了行李,就向着修道院出发。
他们的行李不少,但是这已经是控制到最少的程度了。三个人各自的衣服,鞋子,更重要的是,周南的两箱书,还有一把小提琴,几根竹箫。
至于其他的必需品,也只能等在瑞士安顿下来再购买,从德国运过来,运费都要高于实际价值了。
除了这些,周南的身上还揣了一张四十五万瑞士法郎的存单,这张存单是依靠法肯豪森将军,在布鲁塞尔用三十万马克兑换的,这也是法肯豪森将军用最大的面子,还利用他的位置才兑换的。
因为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对国内的资金外流控制的非常严格,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把马克换成外币。而且,马克只是德国和德占区的流通货币,除了瑞士少量兑换,其他国家都不接受接受。
虽然按照汇率,一马克可以兑换两瑞士法郎。但是要不是依靠将军的职位,普通人想要一比一的兑换,就已经很难,更别说一比一点五兑换。
沿着混凝土的道路沿着斜坡前行,奥黛丽还在不停地后望那个关闭的缆车站。周南看出了她的好奇心,低声安慰她说:“等缆车站开了,我第一时间就带你去坐一次。”
奥黛丽甜甜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后世的女神,现在也还是一个好奇的小女孩。想要把她培养成女神,还需要岁月的沉淀啊!
不过,能够引导她的成长,对周南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呢!
他们一行很快受到当地警察的关注,不过这里毕竟不是战区,警察只是看了一眼几个人的身份证件,又看了布凡伦纳神父的信,连行李都没有检查,还热心地带着他们来到了修道院。
在修道院,他们顺利地见到了布凡伦纳神父,从两个警察对布凡伦纳神父的尊敬,周南也知道了,他在本地还是很有威望的。
(虽然是加更,也求一下推荐票和免费的评价票,谢谢大家。明天保底两更,然后还有盟主加更的第二更,明天继续三更)
第四十章 卢塞恩
时隔两年,周南再次见到了布凡伦纳神父,两年前在布鲁塞尔遇到他,周南只觉得他是很普通的一个老头,当初还求雅尼克帮忙,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人人尊敬的神父。
按照本笃会的安排,布凡伦纳神父在本地属于是两人之下,千人之上的角色。英格堡在瑞士境内的地位比较特殊,教会拥有甚至比政府更大的力量。所以布凡伦纳神父虽然只是一个小地方修道院的“三把手”,但是在这个地方,权力一点也不小。
摸清了这种身份的定位,也让雅尼克的心轻松了许多,有这样一个人帮忙,约纳斯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他们四个人就被安排在了修道院附属的旅馆,让周南意外的是,除了他们一行,这里还住满了外国来的犹太人。他们显然都是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滞留在这里的。
不过,他们都是没有取得瑞士入籍的人,也就是有点钱,才能在付了一大笔资金后,暂时留在修道院里。
住了两天,周南也摸清楚了,他们的处境都比较危险,要是有一天没钱了,他们恐怕就要被赶出修道院,所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一项工作,在修道院里做工,以此来换取食物。
做工只能换取到食物,但是住宿还是要花钱,所以穷人是不可能留在这里的。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战争何时结束,怕坐吃山空,所以才以工作换取食物,想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
住在周南房间旁边的有一家来自奥地利的犹太人家庭,他们已经在修道院里住了四年。他们来的比较早,当时的房价还不算太高,因为严重的危机感,他们索性一下子缴纳了十年的费用。
这个叫丹尼尔的犹太人一直在向瑞士政府申请入籍手续。可惜的是,他虽然有点钱,但是又不是特别有钱,加上家里人口太多,以前从事的又是比较让人厌恶的银行高利贷工作,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技能,所以他的申请一直没有被批准。
现在的他就非常绝望,每天工作之余,就喜欢喝一杯劣质的白兰地,以此来麻醉自己。
周南对他的处境也毫无能力帮助,只能安慰着他,战争或许会很快结束。
但是很显然,他一点也不相信周南的话,因为现在的德国,除了空军稍微弱一点,在其他战场,几乎是所向披靡。
北非那边的战场,德国人已经失败了,海军和空军英美也有优势,但是欧洲大陆,仍然是德国人的天下。哪怕周南现在说德国会在两年后失败,也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对于修道院的“生财有道”,周南也不认为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他们虽然是神的仆人,但是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私心,有个人的欲,望和索求,利用修道院的地位为难民提供安全的环境,能让他们生活下去,已经是功德了。
雅尼克更是把这件事当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不是修道院,这些犹太人恐怕只能生活到难民营去。那里缺衣少食,没有医生,要是在哪里生病,唯一的结局就是死亡。
周南已经获得了瑞士的入籍许可,如果他想要在英格堡落籍,有布凡伦纳神父帮忙,几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不管是雅尼克,还是周南都不想落籍到英格堡,因为这里太小了。这里是他们最后的退路,万一在其他地方落不了籍,最后还能落籍到这里。
这里虽然偏僻,但是英格堡在1798年加入瑞士的时候还保持着半独立,1815年,英格堡选择加入了瑞士联邦人口最少的上瓦尔登半州,这个州甚至跟英格堡并不接壤。
他们之所以加入上瓦尔登州,一方面是上瓦尔登州人口少,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国外当雇佣军,所以挣钱也多,经济在当时比较发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瓦尔登州是瑞士税收最低的几个州之一。
在这个时候,雅尼克根本没有想到周南会在以后那么成功,并没有太在意税率的差别。一心想要让周南距离城市更近一点,以便他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却没有想到,因为一念之差,以后每年要多缴纳不少税金。
不过周南对此倒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始终信奉的君子之财取之有道。在保证了自己的生活之后,回报社会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他从来没有后悔,在当初选择落籍在税收较高的卢塞恩州。
布凡伦纳神父对雅尼克的决定也十分支持,他也认为,像周南这样的年轻人,还是要到城市里发展更好一点。
接受了他两天的款待,也游览了一遍面积只有四十平方公里的英格堡之后,抵达瑞士的第三天,周南和奥黛丽,凯莉坐上了前往卢塞恩的火车。
这次到卢塞恩,雅尼克并没有随行。因为他德国人的身份,在申请落籍的时候,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引发瑞士人的反感,毕竟现在的德国和瑞士还在对峙。
布凡伦纳神父也给周南写了一份担保书,以自己的名义给他做了担保。
落籍的事情定不下来,置产这些事也就无从提起,所以,雅尼克留在了英格堡等待消息。
上车的时候,约翰不理雅尼克的呼喊,在车门关闭前跳上了车,一上车就讨好地跟周南猛摇尾巴。周南也只好无奈地让它随行,反正它比大部分狗都听话,也不需要周南担心。
在英格堡玩了两天,三个人的心态跟刚来的时候又不一样了。四周的美景少了一开始的惊奇,欣赏的心态也从容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战争的威胁,生命的危机感,周南轻松了许多,奥黛丽更是多了许多笑容,越来越依恋周南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跟周南的动作稍微亲热一点就会害羞不已,即使挽着周南的手臂,身子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是现在,她已经习惯了紧紧挽着周南的手臂,虽然她的身体还没有什么让人心动的感觉,但是被一个女孩这样全身心的依靠,仍然让他很是享受。
坐在火车上,她也不跟肥胖的凯莉挤在一起了,而是喜欢跟周南坐在一起,困了也会毫不忌讳地靠在他的身上。
凯莉对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也是很为开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三个人就会一直生活在一起,当然希望他们两个人感情更好。
过几年,要是再生个小宝宝,那就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从卢塞恩火车站出来,往北就是罗伊斯河。罗伊斯河将卢塞恩分成了两半,北边是老城,大部分文物古迹都在那边。南边主要是新城,火车站,包括为卢塞恩建设的音乐厅,都在新城。
河中间,就是卢塞恩最著名的卡佩尔木桥,这座摆满了鲜花的木桥也是卢塞恩最著名的风景名片,几乎所有关于卢塞恩的介绍,都有这座桥。
市政厅就位于罗伊斯河的北岸,有着古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的跨廊,下雨的时候,这里也可以当做小贩摆摊的场所。
周南在另一生,后世曾经来过这里。当时的市政厅已经搬到新的办公地点,这里变成了一个景点。隔了几座房子就是罗森盖特家族的毕加索纪念馆,也是非常出名人文景点。
不过这个时候,毕加索还只是偶尔来卢塞恩,他在这里也没有留下多少画作,要到二十年后,才是毕加索在卢塞恩大量创作的时期。
市政厅现在还没有搬走,依旧在这座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的老房子里办公。
虽然这里是市政厅,但是却没有人来人往的情形,实际上,这座有些昏暗的老房子里,都没有几个人,让这里的环境显得非常阴森。
这里没有警卫,只有一个年纪超过六十岁的老人在充当门卫的角色。不过从门卫室里挂着的几杆长枪,包括他腰间的一把手枪,也没有人能忽视他的威慑力。
询问了周南他们的来意,看了他的入籍文件,老人从他的房间里打开了厚重的木门,木门发出了一声让人牙酸的吱吱声。
他又关上了市政厅那个沉重的大门,用很浓重的瑞士方言说道:“请跟我来吧。”
周南他们都是靠意会才明白了他的意思,跟着老人的身后走向了咯吱响的楼梯。这一次,老人显然是想起了周南是外国人,用标准德语解释了一下。“一楼被慈善组织征用了,现在办公都在二楼。”
虽然口音比较重,这句话周南倒是听明白了,顺着他的话问道:“卢塞恩也有很多难民吗?”
“那倒不多,这里是内陆,一楼房间里堆的是民众给难民捐赠的衣服。”
这个老房子里面的环境去拍恐怖片都不用布景了,奥黛丽就有些害怕,紧紧抱着周南的手臂,贴的非常紧。
周南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她胸前的轮廓,虽然还很小,但是柔韧的触感让他简直迷恋之极,他甚至希望这条路越远越好。
在一个开着门的房间门口,老头站定了身体,看了周南他们一眼,敲了敲开着的门。“迪涅尔夫人,有一个中国人,一个荷兰人,一个德国人,却成为了一家人来办理入籍手续。”
从老人这个眼神,加上他的话,周南觉得,他一点也不喜欢他们。
(今天还有两更,十二点和下午六点左右)
第四十一章 落籍(为机油党总盟主加更2)
太阳光从窗口照射进来,窗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其中还有一盆少见的黄玫瑰。这盆怒放的玫瑰也吸引了周南的眼睛,在这无聊的时候,仔细地欣赏着这盆花。
约翰温顺地卧在周南的脚下,享受着周南手掌的抚摸,仿佛睡着了一般。
凯莉有一些紧张,生怕这次的申请通过不了。不过有了布凡伦纳神父的保证,这里如果通不过,也有英格堡愿意接受他们,所以紧张也有限。
只有奥黛丽犹如坐在老师前面被批评的学生,眼神怯怯地不时盯一眼那位迪涅尔夫人,又小鹿般惊慌地闪躲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