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明-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陈奇瑜一听胡广说这话,当即打断他的话,稍微有点激动,马上就大声问道:“为何不能接受朝廷招安,难道你以为真凭你们区区叫天军,就能改朝换代不成?”
胡广看着他,没有一点被打断地不快,仍然微笑着说道:“我们叫天军是不是真有能力来改朝换代,不用你来操心。反正,就是不会接受朝廷的招安。”
听到这话语中透露出来的一丝肯定,陈奇瑜有点慌了。难道真没有招安的希望?
自己厚着脸皮,经历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招抚使待遇,冒着奇险前来榆林城,要是失败而回,自己岂能甘心!
陈奇瑜想到这里,情绪更为激动了一点,大声地再次问道:“难道你就不想听听朝廷的恩赐,这一次朝廷可是下了大本钱的!还是说你知道你们叫天军被朝廷招安之后,就会被派去打建虏,你们怕了?”
已经没有退路了,以至于他的话语中,不但想用利诱,还使上了激将法,希望这个年轻人有年轻人该有的冲动,进而被自己说动。
刘大能就站在胡广和陈奇瑜中间的位置,袖手而立,静静地听着他们两人的对话。此时听到陈奇瑜的话,又如何不知道他的意思,不由得心中暗笑。
在叫天军中,要说谁最冷静,最有主见,自然是首长了。以为首长年轻,就可以来手段,那真是一个笑话。
果然,胡广听了之后,一如之前一般,仍旧保持着微笑回答道:“朝廷能下什么大本钱?就算是让我去当那个皇帝,我也不会乐意。至于建虏么,我们叫天军也不知道灭了多少,眼下只是没时间而已,等有空了,兵发辽东,直接灭了他们就是。”
眼下的皇帝代表的是官僚、地主的利益,和叫天军的宗旨明显对立。要是胡广直接去坐了崇祯皇帝的那个位置,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是千难万难,还不如眼下用叫天军来推翻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一个新王朝来得容易。因此,胡广这话,还真不是场面话。
刘大能听了首长的话,心中暗自大声叫好。在他听来,胡广的话够有魄力,有大气魄,让以前高高在上的这些朝廷高官好好听听!
而陈奇瑜听了胡广的话,犹如晴天一个霹雳,一下劈中他的脑门。他不是傻子,能从胡广的言行举止和神态上分辨出来,这贼首并没有在说场面话,也没有以进为退之类的说话技巧,好像是真得不在意。
真是可笑朝堂上的诸公,他们以为自己开出的底牌,绝对能让这胡广动心。可人家直接开口说连皇帝宝座都不稀罕,那些底牌还怎么说得出口!
还有,自己用了激将法也没用。看人家贼首的意思,好像根本就没把强大的建虏放在眼里。
陈奇瑜呆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直到这时,胡广的笑容才收了起来,眉头微皱了下,然后伸手虚按,同时声音稍微提高了点道:“行了行了,你先别笑,也别说话,我真没时间和你扯,直接开门见山说下我抽时间见你的目的吧!”
陈奇瑜那是无奈地笑,企图在笑声中寻找灵感,看能怎么打破眼下这个局面。没想到胡广这么一说,他只有无奈地收住了笑声,脸上全是苦涩之意。弱国无外交,哪怕只是对上贼人,也是如此啊!
(未完待续。)
570 敬酒不吃吃罚酒
进入正题,胡广便收了笑容,认真地说道:“我们叫天军虽然不可能被朝廷招安,但可以答应你们,在未来两年内不主动进攻。嗯,就是保持目前的局面……”
陈奇瑜一听大喜,朝廷非常担心的一个局面,也是自己这个位置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叫天军接下来是不是打算攻占陕西,然后向东可以攻打山西,进而威胁京师;向南可以挺进中原,扰乱朝廷的腹地;向西南则能威胁天府之国。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件发生,都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如今叫天军的最大首领当面亲口主动承诺,那肯定是真的,这对于朝廷、对于自己这个位置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至于那个两年的期限,他直接就忽略掉了。对于他本人来说,只要度过眼前这道难关就行;而对于朝廷来说,有两年的缓冲,也足够有喘息时间了。
不过陈奇瑜也知道,这年轻人既然如此承诺,也肯定是有要求的。他倒也沉着,并没有马上插话,只是听着。
议事厅内很安静,只有胡广的声音在不紧不慢地继续:“至于建虏那边,你们就放心好了,我们叫天军迟早有一点要灭了他们,不会存在任何和解的可能性。”
他说到这里时,终于暂时不再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眼前这位朝廷高官。
陈奇瑜听了第二点,心中也是暗自欢喜。不过这对朝廷来说,会比较有用一点。此时听胡广不再说了,便不动声色地说道:“俗语有云,无功受禄必有灾也。你有何条件,不用藏着掖着。尽管说来便是。”
他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胡广说得这两点真能做到,虽然不如招安来得直接,可相差也不会太远,能缓解朝廷的燃眉之急。只要条件不是太苛刻,倒也可以商量商量。
胡广听了。却是一笑道:“也不算是什么条件吧,就是有些事情可以合作,互通有无,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一听这话,陈奇瑜恍然大悟,这贼首占了草原之地后,其志向应该就是草原称王,因此对关内的皇帝不感兴趣。同时也和草原上的历代大汗一样,对互市非常感兴趣。一如俺答汗等。为了让朝廷开边市,不惜兵戎相见,甚至直逼京师城下。
这次叫天军占领了榆林城之后,并不再继续进攻,打得主意原来也是和俺答汗一般,只是为了互市!
陈奇瑜想当然地这么认为了,不过他也不是没理由不这么想。草原贫寒,物资奇缺。朝廷要是封锁边疆,他们的日子就铁定不好过。
想明白了这点。他便觉得心中有了底气。之前怎么就忘记了这点,叫天军也是有求于朝廷的,这就好说了。
沉吟了片刻,陈奇瑜便抬头回视着胡广,沉声说道:“我大明朝乃泱泱大国,无所不有。并不缺任何东西。因此对于我大明来说,并不需要互市。若是贵方肯以战马交换,还可将就一点……”
没等他说完,胡广便挥了下手,打断了他的说话道:“陈大人。你理解错了。我说得合作,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开边市,交换战马、毛皮等物。而是另外一些非常好的东西,就算你们国家再大,也是没有的。”
“不可能,就算是战马,其实我大明朝也是有的!”陈奇瑜不相信,断然回答道。
“呵呵!”胡广笑了下,便马上发问道:“不知道陈大人进城之后,有否看到榆林城的地面和一些房屋有什么不同么?”
一听这话,陈奇瑜的脑中马上闪过那灰色的表面。难道这胡广是想拿那东西来交换?
看到陈奇瑜脸上露出一丝疑惑和不确定,胡广便明白他想到了,就给他介绍道:“我们叫天军能生产一种叫水泥的东西,用水搅拌后混以沙土,在凝固后将会非常坚硬,有良好的防水和一定的防火作用。你可以想想,假如……”
胡广介绍了水泥的特性之后,便开始给陈奇瑜展现水泥的用途。不管是修建房屋还是修路,都是非常实用的。陈奇瑜作为一方军政大员,自然很快就理解了这水泥带来的好处。
不可否认,对于古代来说,下雨天路面的泥泞,是最为头疼的。而青石板铺路这种奢侈的修路手段,也只能用在大城镇之中。如果能解决道路泥泞的问题,这真是莫大的功德。
胡广说完了水泥,又开始介绍下一样道:“另外我们叫天军出产的琉璃颜色比目前大明朝的会透明很多,根据西方的说法,我们称之为玻璃。不过目前还未做到真正无色透明,但要是用来作为天窗或者窗户的话,透光性会非常好。你看……”
陈奇瑜闻言向着胡广所指向头上看去,果然看见那房顶上有一大片竟然是用琉璃所铺,透光性非常好。难怪自己进来后,就觉得房间里很亮堂,原来是这原因。
他听着胡广越说越多,心中更为镇定下来。他低下头,恢复平视地角度看着微笑着胡广,略微有点自傲得说道:“诚然,本官觉得这些东西都不错,可却不是我大明朝所必须的。如果你们只是想以此作为互市,怕也未必能打动我大明朝皇帝。”
说话间,他已隐隐把胡广当作了草原上的王,不再是之前认为的贼王。他的心态,也不知不觉间又恢复了和以前草原上的首领谈判时的感觉。
胡广一听,露出无所谓的样子一挥手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也不用谈了。我这边么,收拾收拾,准备再下几个城,你那边呢,尽管领兵来打就是。”
一听这话,犹如自己的命门一下被抓住,根本就没有还手的能力。要是真可以打的话,自己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陈奇瑜的脸色发苦,无奈地说道:“本官也只是猜测而已,猜测而已,做不得数。你……首长不必生气!”
胡广的嘴角略微一撇,心想一定要让自己用这招,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过既然是要和明朝通商,那最好是互利互惠,强压下去不可能得到最大的实惠,眼下有必要给点他们非常想要的东西了。
(未完待续。)
571 诚意
想到这里,胡广的脸色重新和缓下来,当即表态道:“我们叫天军一向注重互利互惠,这个通商,对于你们也没有坏处。就比如说那水泥,在雨水特别多的淮河以南地区,用于修路铺桥会非常得实用,想想没有泥泞的日子,是不是会很舒服?还有修筑河堤,城墙,都是非常实在的。”
“另外,为了表示我们叫天军对于通商的诚意,除了刚才所说两条承诺之外,还可以卖给你们轰天神炮。这可是我们叫天军最为厉害的武器,如何?”
胡广这话一说出口,让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刘大能,还是陈奇瑜,或者是一直默不作声的罗世勋,都大吃一惊。
“首长?”刘大能首先忍不住,惊呼出声道。
陈奇瑜的反应也很快,在刘大能的话刚落之时,他就“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情绪有点激动地大声问道:“此言当真?”
刚说完,他连忙又追加一句道:“你身为叫天军的领袖,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反悔啊!”
陈奇瑜之所以如此激动,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在他看来,他之前那次征讨叫天军,主要就是输在那无坚不摧、威力巨大的轰天神炮方面。如果自己手中也将拥有如此利器的话,以后再对上叫天军,就不会像上次那么狼狈了。
再退一步,就算自己不用,给朝廷献上这种打败过建虏的轰天神炮,这简直比那所谓的糜烂几十里的红夷大炮要厉害太多了,朝堂诸公和崇祯皇帝必然欣喜若狂,山海关之威可解也!
然而,他马上深思一步,觉得有必要问个清楚。因此还没等胡广回答之前的问题。就再次追问道:“你们叫天军一贯信誉过人,不可能给朝廷次品是不是?”
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挤兑住胡广,陈奇瑜甚至不惜在话语中捧着他,拍他马屁。
他背后的罗世勋则紧盯着对面的年轻人,神情有点紧张。要听总督大人问题的答案。就仿佛是他刚要被宣布成为绥德游击时,才有的那种期待和不安。
胡广把他们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心中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反应。其实这个决定,他并不是临时决定的。之所以刘大能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只是因为这个决定目前只有胡宽知道而已。
说服胡宽的理由很简单,所谓的轰天神炮也好,还是燧发枪也罢,都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一定要在这方面说得话,那叫天军初步建立起来的分步作业、流水线的制造方式会比较有技术含量。
至于其他方面的技术并不怎么样。明军迟早都能自己摆弄出来。甚至有关那燧发枪,胡广都不确信明军是否已经有制造出来,只是没有普及而已。
让胡广决定出售军火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他知道,光有武器,其实并不能成为强军。火器时代,如何使用将越来越有技术含量。而在这方面,叫天军将是掌握最好的。
如果将来有一天。两支装备完全一样的军队相遇,胡广对叫天军有信心。在这个时代能完败任何敌人。
对于叫天军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经营好根据地,也就是要把河套平原这块黄河九套中最为肥沃的土地利用起来,成为叫天军以后征战天下的最有利基础。
而要想尽快达到这个目标,就是要和目前最大、最富有的明国进行贸易。而军火一途。是最能打动明国,也是最为暴利的行业,这点,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当然了,除了贸易之外。也可以学建虏一般从明国身上抢。有关这点,不是叫天军的能力不行,而是叫天军的宗旨,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式,不可能采用那种建虏破坏掠夺式的行动。
因此,在听陈奇瑜激动地接二连三问出问题后,他微笑着,但态度却很认真地点了点头,用平常的语气回答道:“我们叫天军当然说话算话,而且买卖绝不会坑人,不会以次充好。不过例如轰天神炮这么好的武器,我们叫天军也是当作杀手锏的。要是你们给出价钱低了,恐怕我们叫天军中的反对声音会不小,到时候我也会为难的。”
说完之后,他甚至用眼睛示意了下站中间的刘大能,意思是说,类似的人,这里就有一位。
陈奇瑜如何不知道这军国重器的贵重,就说那红夷大炮,去西夷那里购买也是花了大价钱的。而这轰天神炮比红夷大炮更为厉害,价格再贵也是能理解的。
再说了,刘大能就站在他前面位置,对于刘大能的反应,他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他能理解刘大能听到要出售轰天神炮的心情如何,自然也就明白胡广所说不会有假。
在他的脑中一闪而过,有关把这次的事情上奏朝廷时的场景。虽然自己没有招安成功,但前途应该是保住了。
基于此,陈奇瑜马上就信心十足地回答胡广道:“这个自然,我大明泱泱大国,又岂会在乎一点钱财。真要可以的话,我大明在价钱上绝不会含糊。”
如此一来,这通商的事情算是初步达成一致了。胡广心中很满意,当即表态道:“既然陈大人如此有诚意,不若这样,我这边还能帮你一些忙。”
“哦,要帮本官何忙?”陈奇瑜一听,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有点好奇地问道。
此时的胡广,一脸为陈奇瑜考虑的样子道:“关内灾民不断,而朝廷却没有能力赈灾。对于这点,我本人其实深有体会。如今,我也是一方豪强,到底还是汉人,惦记着同胞。因此我愿意为朝廷分担点压力,接纳安顿灾民,让他们不再因为受灾饥饿从而铤而走险造反。”
听到这话,陈奇瑜心中有点怪怪的感觉。你这个妖孽般的年轻人,不也是铤而走险造反,还活得如此滋润么?
他也算是老奸巨猾之辈,脑中一转,便明白了胡广的真正用意。他那草原上地广人稀,是看上了关内的人口。
(未完待续。)
572 解释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眼下的陈奇瑜来说,确实是有利的。要是以往,他或者还想点破这点,以此来讨价还价。
但眼下这种谈判,其实非常不对等。叫天军可以不用谈判,强行掠夺,就如同以往的蛮夷一般。而自己这边,却因为到处闹流贼而搞得政绩不佳,前任三边总督的性命都因此而交代。
这些想法在陈奇瑜脑中一闪而过,他便有了决定,准备达成相应的协议。
胡广见他非常上道,心中也是很欢喜。如此一来,叫天军将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良性循环而不用再担心势力的暴增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于是,两人仿佛完全忘记了招安一事,开始详细谈起有关通商一事。甚至胡广还专门再抽出时间,陪着陈奇瑜去查看水泥、玻璃等的各种用途示范,还有没良心炮和燧发枪的威力等等。
等这一切都忙下来,天色已晚,陈奇瑜就索性住在榆林城中,当晚便开始起草给朝廷的奏章。
按照他一贯的习性,陈奇瑜在奏章中一开始便淡化招安没成功的事情,着重用他的文采描述他如何随机应变,为大明争取来了各种利益。只要能达成这些利益,大明将会得到多大的好处等等。
而另外一边,在白天碰面的议事厅内,叫天军在榆林的高级领导也都在开会。其中以刘大能为代表的一众人对于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很是想不通。虽然他们不敢质疑首长的决定,但至少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胡广对于手下这些将领的水平如何,自然心中有数。对于他们的疑惑,当然也在预料之中了。因此,他先笑着摆摆手。让七嘴八舌地他们安静下来。
然后他缓缓地扫视过在场的这些将领的面孔,转头再看下大哥一脸认真的表情后,才开口说话道:“你们觉得和明国通商是多此一举,承诺两年内不主动进攻明国,更是让明国有喘气的机会,还卖给他们军火。让他们得到强大的机会。这些想法存在,我可以理解。”
“不过我想问几个问题,你们谁能回答我?”胡广说着便把眼睛看向刘大能,使得他有点不安起来。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没敢站出来说自己来回答,反正首长看着刘大能,就让他上好了。这个时候,是顾不得袍泽之情了!
胡广倒也没有强人所能,并不要求刘大能来回答。只是淡淡地问出了他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想问得是,我们叫天军的粮草够我们征战几年,养活多少人口?是把河套平原的潜力开发出来,由此为基础来征战天下好呢,还是先打了再说,没粮了再缩回去。或者干脆以战养战?”
胡广虽然连续问出了多个问题,但重点其实就是一个。粮食问题。在他问话的过程中,所有人都炯炯有神地看着他,没有人发出哪怕一丝声音。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叫天军连续作战下去,那么我想请问下,对于占领的城池如何处理。治理城池的人才从哪里来,是自己培养呢还是用原本的那些官吏,或者是原本的那些读书人?不要告诉我,大字不识一个,也能管好一座城!”
胡广这第二个问题很明确。就是人才问题。用通俗易懂点的话来说,就是叫天军有钱吃饭,但就怕吃撑了消化不了。
“第三个问题,我们叫天军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夺取天下而夺取天下么?是为了不用顾忌百姓死活,只求能不断取胜,只要一将功成万骨枯么?”
胡广这连续三个问题问出去,让刘大能等不理解的这些将领们有了一些明悟,低头沿着首长的思路想了起来。
而这时,胡广还没完,继续在问他们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给明国几年缓冲时间,他们的那些贪官污吏就会改邪归正,个个为国为民,奉公守法了么?他们会有钱赈灾,有钱发军饷,明军就能强大起来,就能打败我们叫天军了么?”
这话一落,一众在场的将领都马上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道:“绝不可能!”
目前在榆林城的叫天军高级领导基本上都是军事将领,他们更为熟悉的,自然是军事方面。因此对于胡广所问的最后一个军事方面的问题,才会有此表现。
不过因为他们出身都不高,且以前并没有系统学习,甚至绝大部分在起义前都是文盲,相对这军事问题来说,其他关系到一个势力强大的基础所必须的粮草、人才、宗旨、科技等等方面,他们就不是很熟悉了。
因此,胡广在问出前几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只是若有所思,并没有那么冲动,就好像自己最自豪的东西被侮辱一般情不自禁地表态。
如今在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后,对于前面几个问题,他们也基本上明白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首长以前所强调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坐胡广边上胡宽一直保持着严肃认真的神态,刚才的这些问题,胡广都有和他沟通过,也因此,他是这次会议中心情最为平静的一个。
在他看来,这次的事情最终还是印证了一件事情,就是叫天军实在太缺人才了。就目前来说,军事方面倒还可以,毕竟一直在打仗,大家出身又是军户,基本上都能成长起来。但其他方面,实际上主要还是靠二弟一个人。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更是无比佩服二弟,在叫天军刚成立之时,便坚定地贯彻了免费全军推广学习知识的硬性要求,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来抓。只要给叫天军几年时间,在二弟所编写的各类课程学习后,在有实际岗位可以实践的机会中,当能成长出一批有用人才。
胡广看到他们的表情,也基本上掌握到了他们的想法,心中欣慰他的口水没有白费。
实际上,他给出两年时间,还有另外的好处,只是这些好处没必要在会议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并不打算说。
(未完待续。)
ps: 看了安静的青春和无节操猫的留言,估计你们的想法具有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再解释一次。昨晚写到12点半没写完,就只好尽早更新了。
573 常识
胡广问出了那几个问题后,基本上不需要再详细解释,在场的这些将领都已明白了他的用意。
因此,这次的会议时间并不长,刘大能、胡汉三等人都很快告辞离去,但侦察营营长程老鼠却被留了下来。
胡广微笑着对认真听着的他说道:“你从侦察营中抽调尽可能多的兵出来,要求脑子灵活,能随机应变,看着不像是军人出身的。”
“是,首长。”程老鼠马上答应一声,可他不解这个命令的含义,只好又问道,“不知道这些人是用来做什么的,我知道的话就能挑选地更准确点。”
胡广听了点点头,他原本就是想说的:“我和朝廷的谈判条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人为拦阻大明百姓前来通商。因此,我打算趁这个机会,让你挑选出来的这些人扩散到大明各个城市去。原本有情报人员的城市中,就接受情报人员的指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暗地里发展革命党人,等有朝一日我叫天军解放全天下的时候,作为内应呼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带给百姓的创伤。”
程老鼠听得佩服万分,没想到首长走一步看十步,竟然连这都已计划好了。自己之前还怀疑首长是不是不想灭了明国,真是太不应该了!
他当即面色一正,大声保证道:“首长放心,我一定按照这个要求尽可能多的挑选出合适的将士。”
他当然不知道,胡广的这些想法都是有先例可以参考的,只是这个先例,别人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因为历史的改变,已经不存在这个位面了。
在边上一直不说话的胡宽看到程老鼠走出议事厅之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才转头认真地问胡广道:“那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么?”
“呵呵,我们叫天军在谋划明国内部,明国自然也有可能会刺探我们叫天军的情报。”胡广说到这里,脸色严肃了一点接着道,“在王黑子的宪兵部队到达之前。这边也必须抽调专门的人员防止奸细的刺探。”
胡宽保持着认真地态度,马上点头答复道:“好,我马上去安排这事!”
说完之后,他马上站起来,雷厉风行地准备去做,就好像敌人的奸细已经潜伏进来一般。
“大哥,等等。”胡广见此,马上开口招呼道。
胡宽一听,刚转过去的身子又立刻转了回来。一丝不苟地问道:“首长,还有何事吩咐?”
胡广听了哑然,眼下虽然在议事厅中,但只有兄弟俩人,其实没必要这么认真的。再说了,凭自己如今的威望,已不需要大哥来带头遵从自己,从而给别人当榜样。
不过话要说回来。如果不是大哥一开始就这样做的话,自己年龄小。却能顺风顺水地在大一辈的人里说一不二,就不会这么容易的。因此,对于这一点,胡广在心中还是感慨自己有个好大哥。
胡广想到这里,当即摆摆手道:“大哥,不用这么严肃。这里就我们兄弟俩而已。我有一些想法,想给你说说。从你的角度来考虑,不知道是个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兄弟俩来唠嗑唠嗑。”
胡宽听了,那严肃认真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即重新坐到了座位上,看着这个自己引以为傲的亲弟弟。
不过胡广并没有马上开口,先是低头看着桌面,像是在思考,权衡利弊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后,他才抬头看向胡宽道:“目前我们叫天军还是公有制度,只有极小部分是私有。个人的财物很少,能赚钱的商品也多是属于整个叫天军的。因此,我考虑了下,决定还是成立国企……”
“什么?国企?”胡宽听得有点诧异,不确定地马上问道。他心中清楚,二弟表面上虽然看似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以此整理思路而已。因此,自己听到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就得第一时间说出来。
胡广点点头,脸色有点认真地解释道:“就是属于叫天军所有人的东西,成立个专门的商家,统一对外销售。”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再详细解释道:“以后我们建国后,仍然属于大家所有的企业,作坊,厂子等等,就叫做国有企业,简称国企。”
胡宽听了,眉毛稍微一皱,不过他想起叫天军的宗旨,想起二弟经常挂嘴上的为老百姓当家做主,那眉头便又舒展开了。
不过他这一微小的变化却还是被胡广看到了,只听他马上问胡宽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就是。”
胡宽听了,便点点头说道:“你说得那些属于叫天军所有的东西,以后应该是属于你的才对吧?普天之下,所有东西都属于皇帝,不是么?”
胡广一听就笑了,看来古今之人的想法还真是不一样。在大哥的想法中,自己以后是要当皇帝的,除了私财之外,都属于皇帝所有,这是一个常识。
自己接下来准备要实施的东西,与这种常识出入比较大,有必要好好说说。胡广想到这里,便认真地问胡宽道:“大哥,你觉得普天之下所有的东西真的属于皇帝么?”
胡宽见二弟认真地问出这么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不由得一愣。这不是当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