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明-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目前为止,倒是可以确认,那伙马贼就是马贼,不是周边什么蒙古部落的人假扮。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抢了东西也就罢了,竟然还说出一番什么良心不良心的说词。
范永斗想到这里。又是露出一丝轻蔑。这年代,还讲什么良心?真是笑话!
朝堂上的皇帝、高官讲良心么?学堂上的孔子门生讲良心么?一切都是扯淡,一个个男盗女娼,什么事情没在做的?骗骗普通老百姓也就算了,想瞒过自家的眼睛,哼!良心都给狗吃了。还要良心干嘛,能值几个钱?
虽然范永斗的想法偏激,但明末的社会中,却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物资的丰富。或者换句话说,财富创造出来,并大量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后,思想开始堕落,风气开始糜烂。
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明朝开始流行的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了明末之后,这七件事已经变成了谈谐、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
所有人都追求享受,特别是上层官员的一举一动,更是影响着大明朝的风气。那些官员带着大明朝,一步步滑向深渊,最终沦为了被野蛮统治的黑暗之中。
范永斗想着人手一事,想得有点烦了,按理来说,去晋西的二管事应该回来了才对。他如此想着便站起来走到门口,也不打开房门,只是声音稍微高点,吩咐一句道:“派人去找二管事,让他尽快回来!”
“是,老爷。”外面的一个小厮答应一声后,脚步声响起,由近及远而去。
范永斗吩咐完之后,便被抄着手在书房内踱着步,继续想着事情。
虽然那马贼的一番言论多少影响了一些人,也用光头威胁着一些人。可自己也早已想出了法子,破解这些易如反掌。
什么良心,什么光头,这些东西,对于目前在张家口能活命的这些人可能会介意,但晋西那些灾民会介意么?
哼,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就不信他们还会讲什么良心,怕什么可能存在的马贼。对于这点,范永斗很是自信。
他正想着,忽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就在他眉头一皱的时候,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道:“老爷,小人回来了!”
一听这话,范永斗便知道是二管事回来了,心中一喜,当即吩咐他进了书房。
那二管事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刚到就直接奔书房来了。他脸上堆着笑,向范永斗禀告道:“老爷,小人不辱命,人手已招足够,个个都是壮年汉子,身手都还过得去。”
“可都是灾民?”范永斗紧追一句问道。
二管事点点头,马上回答道:“老爷放心,都是灾民来的。他们虽表面不说,可小人能知道,他们对朝廷都是恨之入骨。灾荒之年,不但不赈灾,还要他们交赋税,害得他们家破人亡。”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讨好的笑容继续道:“这次人手可是随意挑,小人都是选了好的。特别是其中有一人叫赵云轩的,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一路过来,小人观察了。聪明、能干、说话讨人喜欢、特别是精通算数之术,是个不错的苗子。”
范永斗听到人手问题解决,心情一下好了不少。又听到二管事推荐人才,不由得颇为感兴趣,当即吩咐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你带人过来看看。要是可以,来历又没问题,倒是可以重用。”(未完待续。)
453 株连之罪
ps: 感谢古原初月的捧场!
ps:晚上应该还有一章,算是对昨天催更票的回应,再次感谢各位!
这赵云轩其实就是叫天军的孙云轩,他奉胡广之命,来为范永斗效命,进而接触建虏,获取有关建虏的情报。
这个任务是众多特局情报人员所领取的任务中最为凶险的一个,同时也是价值最大的一个。这也是他当初给赵月雅保证,要是他能平安回去,必然是立下大功的原因。
以他的聪明才智,在来的路上展露出才华,巴结上二管事来说,并不是难事。至于范永斗这关,他又是有备而来,事先胡广又针对八大晋商和辽东建虏的一些情况,有过一番介绍,他要获取范永斗的信任而重用,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能活着回去,堂堂正正、风风光光地迎娶赵月雅,是孙云轩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最大的动力。
而他所一直牵肠挂肚的赵月雅,此时也在根据地内,终于把她几个月的成果呈现到了胡广的面前。
就在胡广的办公房内,赵月雅和塔娜两人分坐在胡广的对面,她们都有点惶恐地注视着在看初稿的胡广。毕竟这是明文律法,一国之根本,自己起草的如何,还真是心中没底。
这根据地内的人文习惯、首领作风等等,全都于关内不同。甚至可以说,与史书有记载的任何一个国家、教派等等都不同。这就让赵月雅根据上次会议总结出来的律法建议和结合《大明律》定出来的这个初稿,心中没有一点底。
虽然有塔娜这个首长的妻子参与,会好一些。想到这个,赵月雅的心中就浮现出一个词:后宫干政。
但是,这根据地内后宫干政的事儿不要太多,妇女全都出来做事。这……这……
赵月雅想着,脑中就有点乱。她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从小的教育,有很多在这里都被抵触、被推翻。
他正想着,胡广忽然有了动静。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稿子,抬头看着两人。笑着道:“都还可以,有一些细节,我想再给你们一点意见,然后修订后再开会讨论定稿。”
这也就是说,这个初稿基本上就这么定了。赵月雅和塔娜听了,都不由得惊喜。要知道这律法一旦定了,要是叫天军以后真成了气候,她们两人必定名垂青史。
两人之中,特别是赵月雅。内心更是激动。因为塔娜相比她而言,是胡广的正妻,又是掌握着留守部队,这种身份和权力就注定了叫天军如果成了气候,她是必然能史上留名的。
而赵月雅自己则不同,她只是官宦家的一位普通千金。原本的命运中,她最好的结局就是才子佳人式的那种。可没想到,叫天军攻打保德州城。自己为护家人而由此改变了命运。
如果将来叫天军要真成了气候,不说像太祖一样统一天下。就是占据草原自成一国,自己也会如同开国的李善长、刘伯温般的存在而留名青史。想起这个,赵月雅就有点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胡广见自己说完之后,她们两人面显激动之色,却都不说话,便自己接着往下说道:“总纲这部分。最好是单独列为一册,是最基础的律法。其他所有律法,都必须符合总纲的要求。当然,这个总纲的内容还需要完善,我们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慢慢一步步完善便是。”
塔娜和赵月雅听了,都是点点头,没有说话。
总纲这部分,其实没什么好讲的,大部分都是会议当天胡广的建议。他拿起有一部分稿子又看了下,然后就用着指着那些道:“这个刑法的具体细节,我建议改这几处。”
这部律法,主要是赵月雅主编,塔娜只是从盘建议,在定稿之后又由塔娜翻译为简体字,并按照叫天军内的规则进行书写。
从倾注的心血上来说,赵月雅是最多的。听到胡广说要改一些细节,她当即抿着嘴,集中精神听着。
“你看这谋逆大罪,不要写我,要改为叫天军。而且我们不兴搞株连,没必要搞株连九族……”
胡广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两人吃了一惊。对于塔娜来说,反应还小了点。毕竟在她看来,叫天军就是胡广,胡广就是叫天军,没什么区别。
可对于赵月雅来说,胡广和叫天军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如同大明朝和崇祯皇帝,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对于谋逆这一条,针对的是皇帝,也就是皇权。首长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赵月雅稍微一想,倒是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她认为,眼下叫天军还只是蜗居草原一隅,直接称王称霸还为时尚早。这恐怕也是首长不想让人知道他的雄心,倒也符合太祖皇帝当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想到这里,她就把这个疑惑抛之脑后。
但她还是有问题想不通,当即建言道:“如若不株连九族,何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
胡广一听,微微一笑反问道:“难道株连九族,就能让人不造反谋逆了么?”
“但这不一样,要是……”赵月雅不服气,还想辩解。
胡广伸手摇了摇,阻止了她道:“你想说什么我知道。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人命最重要。不能因为族中有人干坏事,就要连同其他人都一起杀掉。毕竟每个人的出身,都是他自己无法掌握的。我们的原则,做了坏事一定要严惩,但没做坏事,就不得无故牵连!”
胡广说到后面那句话时,脸上已没了笑容,而是非常地认真。
也正是这份认真,让赵月雅知道了胡广的对于这事的决心。她想了想,便住口不言了。
因为她不是皇帝,想着要是八杠子之外的一个亲戚造反,然后要被牵连,自己和所有的家人都要被株连。对她来说,还真不如没有这诛九族的惩罚。
对于这个实行了几千年的刑罚,到底是震慑了多少人不造反,还是逼迫了多少人跟着造反,还真不好说。或者对于这个刑罚来说,也只有皇帝才会欢迎,这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一种表现方式吧!(未完待续。)
454 强大的京营
ps: 感谢lovelgdd、nlbee的月票!
ps:第三更献上,感谢一直关注、支持我的书友!
胡广只是微微停顿了下,让赵月雅和塔娜有个思考的时间,然后就继续说道:“还有,这些刑罚,比如剥皮、凌迟这些,就没必要了。观大明一朝,刑罚算是重了,可效果如何,是不是?”
赵月雅听了,心中也颇有点无可奈何。再重的刑罚,也挡不住官员心中的贪欲。她也只是参考大明律,定下了这些刑罚,并没有多少创新。作为女人来说,她本能地对这种酷刑有抵触。
眼下听胡广说了,她不由得开口道:“那依首长之见,该改为如何?”
胡广其实对于这块内容已经想过,因此他马上就回答道:“我提个意见,赵小姐先参考斟酌下,回头再整理一份给我看看。”
“第一,对于经济案件,也就是说贪污受贿等等和钱有关的罪犯,一定要十倍罚之。比如敢贪污一两银子,就罚他十两,罚得他倾家荡产。对于贪财之人来说,人活着,钱没了,这是最痛苦的事……”
塔娜和赵月雅一听,都有点哑然,这话简短直白,却道出了爱财之人的软肋。
“当然,除了罚款之外,还必须有刑法处罚,这就和那些触发刑法的杀人犯罪之类一起说。”
胡广说起这些的时候,脸色就有点严肃。显得很认真:“这些人,必须剥夺一切作为合法子民的权力,关押劳改。视情节轻重干各种不同程度的脏活、累活甚至危险的活,用他们的余生多少为国家做点贡献。”
赵月雅听到这里,暗自吃了一惊。首长的志向,就是要改朝换代,这言语间就不经意流露了出来。
不过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精神还是注意听胡广的提议。
“什么大不了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是扯淡。对于罪大恶极的罪犯,就是要他们生不如死,后悔当初犯罪!”
胡广说到这里。声音稍微大了点,重点强调道:“这里注意一点,所有罪行,如果利用别人的好心而犯罪。比如假装摔倒讹好心去帮忙人的钱财。这种就要罪加一等。因为一旦形成惯例。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我希望我们为之努力的新国家中,人人都有一份爱心,和谐,稳定,犹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般。”胡广说到这里,心中又稍微叹了口气才道,“这种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在指定社会规则的时候。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导向。”
赵月雅所受的教育中,自然也有这样的教育。因此她也向往。当即点点头道:“首长,奴家明白了。”
塔娜倒是没说话,毕竟她只是辅助。听着夫君有条理的一条条说着,她心中就是满满地自豪。
胡广又和她们谈了一些之后,才让赵月雅再去改稿。这个明文律法相当重要,不是之前的那些改革可比。
而工分制的改革都要花那么长时间,还反复修改才正式实施,更何况这明文律法了!胡广对此事的态度,就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就在胡广为未来蓝图画框架的时候,远在明国京师,和他同年的崇祯皇帝,终于有了一件让他开心的事情。
这事情,就是奉旨协理戎政兼代总督京营戎政的李邦华,上奏说可以随时接受皇帝的检阅。
一直以来,崇祯皇帝都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而担心。一件最为明显不过的事情,就是辽东被一群野蛮女真给占据,明军被迫只能据城而守。
眼下得报,他自然很高兴,马上就定了次日检阅京营。
当天晚上,在无奈编撰历书的徐光启竟然也收到口谕,让他明天随驾一起去检阅京营。这多少说明,崇祯皇帝还是看重徐光启,心中对他的话多少也是记在心里的。
第二日,虽太阳高升,但已是深秋,寒风阵阵,京营校场的各处旗帜,被寒风吹得“哗哗”直响。
校场上站着的军士,虽然看似五大三粗,一个个孔武有力的样子,可一个个却缩着身子,站那骂骂咧咧的。
在校场点将台上,自有京营总督襄城伯李守锜等武将在看着,不过他们却不管眼前事,只是躲在棚子后的座位上低声说着事情。
“襄城伯,要不我们趁着陛下来检阅的时候,阴他一下,让他出丑,如此便会失了陛下的宠信。”一名心腹将领低声向李守锜建言道。
京营是为勋贵、文官和内监三方面共管。在平时,一般其实是勋贵和内监的地盘,文官对于武事很少真正插手。
但这个李邦华却与别人不一样,竟然还真当回事,要革新京营,操练人马,除各种弊端。这等于是断了勋贵和内监的财路,他们又怎么会配合。
李守锜看着校场上站着的那些银枪蜡烛头,过了好一会后,才摇摇头道:“不妥,当今圣上乃是少年天子,很是重武。要是校场检阅出现纰漏,只要李邦华请罪,怕是陛下会让他再行操练,对于我等很是不利。”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下,脸上显出一丝阴毒之色,冷声说道:“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让他无法翻身,明白么?”
这心腹将领一听,心中一凛,当即应了一声,不敢再多言。
没过多久,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拥着天子仪仗出现在门口,旌旗林立,声势浩大。
校场上夹着风声的嘈杂声一下没了,台上的李守锜也赶紧去迎驾。看着李邦华意气风发地陪着崇祯皇帝而来,心中却只是冷哼。
检阅开始,随着李邦华的号令,台下京营人马便开始了操练,接受崇祯皇帝的检阅。
李邦华就陪在皇帝的身边,对着台下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另外一边的京营太监和襄城伯李守锜也是随声附和,说得崇祯皇帝是眉开眼笑,直夸他们练兵有方。
可一侧的徐光启却看得眉头皱了起来。天启年间,他也曾奉旨练过兵,多少知道一点兵事。
他原本就不信短短这么一段时间,李邦华就能练好京营这坨有名的烂营。可当时在文华殿听崇祯皇帝转述李邦华的练兵之策时,却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未完待续。)
455 己巳之变
只是如今亲眼看去,徐光启总觉得这些兵徒有其型,没有一点真正精锐兵卒的彪悍气质。如此,能称之为强军?
他有心想给崇祯皇帝提示一下,却见崇祯皇帝的身边围绕着李邦华、襄城伯李守锜等人,想上前说也没机会。
到了后来,徐光启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如果此时自己去拆台,怕是要得罪他们几个。而且万一陛下相信自己而暴怒,从而迁怒于他们几个的话,说不定反而不好。
不管如何,李邦华的那些强军之策算是精辟之言,由他掌着京营,慢慢地折腾京营,总会越来越好吧?
徐光启如此想着,便把这事暂时放下了。只是他没想到,有的时候,事情来得如此之急,根本就没有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强军。或者就算时间足够,能不能成为强军,也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崇祯皇帝检阅京营次日的傍晚时分,西边的晚霞映空,草原上却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小冰河时期的温度,实在是够冷的。
在离蓟州镇所在长城还有半天路程的草原上,连绵的营帐,几乎是一望无垠。在营地的外围,不时有一队队的巡逻骑士经过。
要是有明军夜不收看到的话,估计会吓死。什么时候辽东的建虏竟然跑到这里来了,还是如此之多的数量。
在营地的中军大帐,皇太极并没有顾得上休息。明国京畿之地的兵力部署图就挂在一侧,他和大汉奸范文程站在地图边。正在商议着事情。
此次战事,皇太极是势在必得,也因此。他必须在事前谋划谋划再谋划。
“大汗,奴才的本家已经派人来过了,说这份兵力部署图并无一丝变化,文臣武将也都未调动。另外,大汗所需的军需物资都已准备妥当,只要大汗需要,就能马上运过来。”范文程低声禀告着他掌握的事情。
皇太极一听。胖脸上原本就显小的眼睛,顿时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充满喜悦地连声说道:“好好好。范卿有心,本汗自当有厚报。”
说着他那胖手一巴掌拍在地图上,当即决断道:“如此,就以这两处明军兵力薄弱之地为突破口。由此进关!”
“大汗圣明!”范文程脸上也露着笑容。谦卑地恭维他道。
皇太极听了,当即哈哈地笑了起来,不过他刻意压抑着声音,并没有很大声。
因为他不想让外面的人听到,否则的话,就是傻子都知道他肯定是有把握,那还怎么阴那两个兄弟。
这次出征,是自己力排众议。最终也是如自己所愿。大金国除二贝勒阿敏留守沈阳之外,其余人等。几乎是全部都来了。还有草原各部,也都派兵过来汇合,算起来是有十万之众。这是大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事,只许胜不能败!
皇太极边笑边想着,此战之后,明国必定加速衰亡,而我大金国的权力,也将集于本汗一身。不,是集于朕一人。
忽然,他笑声一收,当即吩咐范文程道:“你派人通知张家口,让他们即可起运军需物资,算算时间,如果我军在关内碰壁的话,也刚好有他这批物资能供应上。当然,要是顺利,就暂时留在关外,等大军回师之时,一起运往辽东。”
“奴才遵命!”范文程听了,马上答应一声。
皇太极直觉自己热血沸腾,如此,万事俱备,只待来日出战。不过明早最后一次军议,当还有一场好戏要上演。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这次军议上,当着大金国所有高级将领的面,当着各附属部落族长的面,三贝勒莽古尔泰坚持他的意见,反对这次攻关。而一直比较低调的大贝勒代善也跟着赞同,说这次行动太过冒险。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皇太极唯有慷慨陈词,一一驳斥两大贝勒的反对意见,独断厉行,全权负责,发兵攻打明国京畿之地。
此时的他,心中明白得很。就算城府极深的代善,也是因为没有关内的情报,而对这次进攻明国心脏不看好。之前不反对,只是怕他也反对了,就无法出征了。
眼下磕关在即,他才表示反对。就是在证明他谏言无功,摘清自己。等兵败回辽东,就可以清算自己。
看来自己这个大汗之位,觊觎的人还真不少。既然如此,你们就等着大吃一惊,后悔如今这些小人伎俩吧!
皇太极如此想着,便开始分派任务,进攻明国京畿之地。
公历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二十六,后金军队和附属蒙古诸部的联合军队,号称十万之众,经过大半个月的行军后,绕开山海关天险,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此次事件,史称己巳之变。
在皇太极破关而入之前的几天,草原上有一骑不顾天寒地冻,人马具是喷着白雾,紧赶慢赶,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鹰嘴沟的根据地。
这个时候,胡广刚刚把赵月雅修订后的初稿,与叫天军的中高级首领一起讨论通过,才颁布在根据地内实行。
当他听闻有特局情报人员从张家口赶回时,他的第一个直觉便是建虏终于来了。
果不其然,特局情报人员带到面前后,只听他禀告道:“首长,张家口八大晋商已经停止收购军需物资,并有心腹快马出关而去。我等分析,快是建虏来了,因此特意前来禀告。”
胡广之前交代过,只要有苗头发现建虏有行动,那就必须回来汇报。因此,他听了后,又问了一些细节,便让他去休息了。同时马上下令召开中高级首领会议。
鹰嘴沟聚义堂内,人员进出所带进来的寒气,很快便被地龙上散发出来的暖气驱散。胡广看看人都到齐了,便沉声把特局情报人员带来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神情严肃,认真地宣布道:“建虏应该还是来攻打明国京畿之地了,我们必须马上做出反应。”
“首长,这是你的猜测,要是建虏没来不是白忙了?”拉克申皱着眉头,第一个回应胡广道。(未完待续。)
456 拔了归化城
ps: 感谢行者2852500的月票,谢谢阿史那沙毕、古原初月的捧场!
他是胡广的丈人,说话就少很多顾忌。只是在正式的会议场合,还得按照军中规矩,称呼胡广为首长。
之所以首先提出来,拉克申也是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远在辽东的建虏也好,还是明国京畿之地的百姓也好,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人,和他毫无关系。
也就是说,他并不是纯粹的革命党人,还没有像其他首领一般的觉悟。他加入革命党,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身份,以及胡广规定非革命党人不能担任首领职责。
胡广转头看向自己的丈人,他心中根据历史信息推断,就目前的这点情报,已经能让他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了。可这不是理由,不能明着说出来。因为,他表情严肃地说道:“怎么会白忙活,就算是建虏没来,就当是我们野战军作为冬季远距离作战的一次训练。”
拉克申的内心,还真不愿意和传闻中的建虏直接开战。只是胡广早已提过,建虏就是他们的假想敌,也是最主要的对手之一。因此,他就算不乐意,也没法反对。
毕竟在叫天军中,光凭他的身份,或者是以前当过鹰嘴沟的当家,那已是没任何一点用处。自家的女婿,就是叫天军的天,没有任何人能反对、反抗得了。
他正想着什么理由,能不着痕迹地劝说女婿取消这次行动时,胡宽在一边已经说话了:“既然是首长要求,那就当是一次野战训练,把将士们都拉出去练练好了!”
眼下他手中的这支野战军,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至少在他的从军经历中。他是没见过这么强的军队。不管是士气还是纪律,甚至都高过明军最精锐的家丁部队。也因此,他丝毫不怕任何敌人,更何况是弟弟的要求,他就更是要支持了。
“对,要是我等团中有谁怕苦对这行动有意见的。我踢他出野战军。”胡汉三当即跟着附和,颇为自豪地道,“别人都抢着要进野战军,正愁没名额呢!”
他说完,刘大能等人也都跟着表态支持,在座的首领中,最多是沉默,至于反对的,那是一个都没有。
拉克申看着这一切。他的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了。这么一对比,好像他孬了一般。
瞅着一个众人刚好说完话的机会,咳嗽一声,提高嗓门大声道:“首长,我是担心野战旅都出去的话,万一归化城有异动怎么办?”
目前叫天军周围还能入眼的势力也就是归化城的林丹汗了,虽然他们被打过一次后,就一直没有往西来。但要说他们发现叫天军的主力部队离开,会不会搞小动作还真不好说。
胡广还没说话。塔娜那清脆悦耳地声音先响了起来:“怕什么,还有我的部队在呢,照样揍得他满地找牙。就算出现万一,难道他还能打下易守难攻的鹰嘴沟不成?”
拉克申一听,望望自己女儿,心中叹口气。也没说什么了。
不过胡广却没有反应,反而是在沉思,其他人又刚好看着他,等他发言,会场内倒是一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胡广回过神来,才发现大家都在看着他。于是,他微微笑了下后,才看向拉克申说道:“不错,归化城是要考虑,我看,野战军出发前,就先把归化城占了再说。”
众人没想到胡广竟然是这个意见,都有点愕然。塔娜更是柳眉一竖,略微有点不满地问道:“首长,你是不相信我留守部队的战力了?”
留守部队在叫天军内是属于第二等军队,可训练却是不少。要拉到外面去,打明军估计也是稀松平常,至于打林丹汗,塔娜更是有把握。要谁瞧不起她的这支军队,哪怕是夫君加首长的胡广,她也不乐意。
胡广听了一笑,看着妻子的表情,又如何不明白她心中的恼意,当即解释道:“不是,我刚才细想了一下,觉得打下归化城还是有必要的,理由有二。”
众人一听,都看着胡广听他分析。塔娜的柳眉也舒展开了一点,只要胡广不是鄙视她的军队战力,自然也用不着生气了。
“第一,如果我们拦截了建虏的钱粮人口,那回来的时候,东西太多,要是林丹汗发现而眼红,前来骚扰的话,虽然不怕他,但也免不了会有麻烦。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解决这个可能存在的麻烦。”
胡广的这一个理由就听得众人点点头,不过没有人说话,等着听他的后续理由。
“第二,建虏在京畿之地掠取的人口不比我们在陕西接过来的灾民。你们看,那些灾民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可以投靠的亲戚朋友,不是冻死饿死就是死于流贼之手。我们叫天军救了他们,安置在根据地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胡广分析人口性质,倒是出乎在场人员的意料。一时之间,有人凝神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