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明-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他这话,说是要理顺内部,便知道首长这是要改组叫天军了,在场的首领互相看看,眼中都有一种期待。
在他们看来,眼下的叫天军已是极强了。而首长却还不满意,那要真得让首长满意了,那将会有多远大的前景,简直不可想象!
说到林丹汗。胡广自然就想起了那顺义王卜石兔,顺便就问了下情况。
“报告首长,那卜石兔比林丹汗还不如,据我们放回去的牧民讲,卜石兔领着他直属的土默特部族,已经远远遁去青海那边,连宝贝式的包头都放弃了!”
胡广一听胡汉三这话,心中大为高兴。包头地区可是好地方。不过之前他说过,目前叫天军的势力范围还只是到达美岱召一线。还没有扩张到包头。
他想都不想,当即指示道:“包头那块地方,只能由我们叫天军掌握。就算眼下还不能彻底扩张过去,也要时不时派骑兵部队过去看看,不能让其他势力占据包头。”
说完了这些事情,胡广便又问起叫天军内部的情况。
根据地内倒也没有大事发生。一切都有条不絮,最多偶尔有些小冲突而已。毕竟在这天灾**的年代,有叫天军这样的生活环境,这些原本就来自底层的人们来说,都是份外珍惜的。
胡汉三正介绍着情况。这次列席的丫丫忍不住插嘴道:“二叔,以后别什么人都带来根据地,老挑毛病……”
她的话还没说完,胡宽便皱着眉头斥责道:“丫丫,这是开会,要叫首长!”
胡汉三听了,心中嘀咕,其实最闹腾的是你自己好不好?不过他也只是在肚子里嘀咕而已,没和丫丫真得计较。
胡广听得奇怪,有点惊讶地问她道:“你说的是谁,挑什么毛病?”
“报告首……长,还能有谁,就是孙云轩喜欢的那个婆娘呗!”丫丫心中有点不乐意,却惧于胡宽在一侧,就拿“首长”称呼反抗了下道。
胡广听了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反应过来,便笑着问道:“你是说赵月雅么,她怎么了?”
这次出去不明底细的首领们都有点好奇,不知道那官宦家的小姐做了什么,让丫丫如此反感?
“还能有什么,专挑我们叫天军的毛病,说这不好,那也有问题。我猜,她肯定是专门找事的!丫丫说着,还小脑袋冲自己二叔一扬道,“我们叫天军一直好好的,哪有那么多毛病!”
胡广看了眼胡汉三,见他倒没有那么大反应,便笑着说道:“她其实是我请来的,就是专门让她过来挑毛病的。不管如何,她学问比你高,你得尊重她才行!”
“哼,她会普通话,她会拼音识字,她认识多少简体字?”丫丫心中嘀咕,但有父母在侧,又是开会,她没敢说出来。
得丫丫提醒,胡广倒是很好奇,那大家闺秀,深受儒家熏陶的赵月雅,到底对叫天军有多少不同的意见?
他环视了下在场的首领,笑着道:“这次我们叫天军要军民分开,理顺我们叫天军内部的事情。上次我就说过,这个事情,需要大家都来讨论,这自然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赵月雅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她既然有不同意见,自然也得听听。你们先回去想想,也可以明天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听听她对我们叫天军的意见。”
胡广定了这个基调,其他首领自然不会有反对。于是,胡广便又问起其他事情,比如人口数量等。
此时的叫天军,总人口大概已经达到三万五千余人。对于关内来说,已经相当于灾前府谷县的人口了。对于草原上来讲,那也是一个大部族了。
更为关键的是,叫天军内的老弱相对别的部族来说,其实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有劳动能力的壮年男女和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
胡广在走之前,吩咐的几件事情,因为所有人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引着队伍去张家口那边,也就耽搁下来了。
不知不觉间,会议开了将近一个时辰,天就完全黑下来了。
许多人包括胡广,赶了很多天的路,都很是疲惫,就早早休息了。(未完待续。)
427 皇太极
在胡广等人回到根据地的这天傍晚,远在辽东沈阳,在这个后来被满清改为盛京和奉天的地方,靠近城墙一侧,正有不少金钱鼠尾拿着皮鞭,凶狠喝骂着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汉人在修建明黄色的宫殿。他们一直要到天色全黑,实在不能干活了才能休息。
临近天黑,不时见到有支撑不住的汉人一头栽倒在地,就再也没起来的。边上的同伴,早已麻木,只是把尸首抬到一边,等着天黑后集中运出城,丢到外面的乱坟岗。
从一六二五年努尔哈赤决定定都沈阳之后,便开始着手修建皇宫。等到眼下的一六二九年,按原计划,已经快要结束了。
不过在历史上,等皇太极夺得了最终的皇权,不再有什么八王议政之后,便又开始大规模扩建修缮。至于劳力,自然不用愁,没事走一趟关内就都有了。
此时,在俗称金銮殿的崇政殿内,有一名胖子面南而坐,在其两边,还有三个席位,不过眼下都没人。准确地说,此时在大殿之内,除了这个胖子之外,就只有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看上去却是相貌堂堂,体格魁伟,两人显然是在商议事情。
只见那年轻文士向那胖子一礼,恭敬地说道:“大汗英明,明国东江镇已不足虑,等关内物资一到,大军即可开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建前所未有之大功,大汗的威望将无人能及!”
这上座的胖子,就是后金国的大汗皇太极,此时三十七岁,也算得上是壮年,可两眼狭小。体胖汗多,倒也难为他能一直坐着不动。
他此时听了后,胖脸上便露出一丝笑容。这也难怪,自从那个难缠的毛文龙被干掉之后,东江镇已是分崩离析之态,甚至自己已经得到几名明将的投降文书。从此之后。东江再不足虑。
只见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后,笑着对那文士说道:“范卿所言,深得朕意,哈哈……”
这文士,就是大汉奸范文程。他知道皇太极无时无刻不想做一名一言以决的真正大汗,而眼下计划的这个事情要是能成功,就能让大汗的威望大大超过其他三大贝勒,从而为大汗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迈出最为坚实的一步。
也因此,根据范永斗等人的情报。自己献出此条绕道蒙古草原,奔袭关内的计策,一下便被大汗采纳,并将之付之行动。
前些天的时候,前往张家口的特使已经飞马回报,说所需物资都已齐备,正在运往辽东的途中。
大汗很是兴奋,已经开始在大金国高层提出自己所献之策。没了毛文龙拖后腿。袁蛮子又龟缩在城里不会出来,有了足够的军需粮草。绕道蒙古草原进攻富饶的明国京畿之地,使得大汗赢得了众多将领的支持。
要知道在之前,被明国东西夹在辽东动弹不得,而辽东又贫瘠,大金国的日子渐渐已不好过。此时突然出现转机,那些年轻的将领都已兴奋地嗷嗷叫了。
虽然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看到大汗赢得军心很是不甘。还在摆出各种困难,企图阻止大汗的行动。可自从粮草将到之后,他们便没了反对的主要理由。大汗的心情可想而知,肯定很舒畅了。自己点明“威望”二字,正是骚到了大汗的痒处。
范文程此时虽为皇太极新设文馆的书房官。可却是最为了解皇太极的心腹之一。他陪着皇太极笑着,正想再说话之时,门口忽然闯入一名亲卫,向皇太极禀告道:“大汗,皇宫外有一人说他有急事找本家范书房管,十万火急!”
皇太极一听,吃了一惊,和同样脸上有惊容的范文程互相看了一眼,都感觉有点不妙。
能得到亲卫通报,又是本家的人,除了张家口范永斗派人之外,再无别人。
范文程得到皇太极允许,赶紧往外走去。而皇太极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一边开始在殿内走着,一边担心着,自己谋划多日的行动,可千万别出现什么问题!
没过多久,急促地脚步声传来。皇太极赶紧抬头望去,只见范文程转过殿门,出现在眼前,额头上已是见汗,一脸的忧心。皇太极这心,顿时就提到了嗓子眼,不会真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吧?
未等走到皇太极的身边,范文程便站定身子,急促地禀告道:“大汗,张家口送往辽东的物资被劫了!”
“什么?”皇太极失声惊呼,快走几步,用满是汗的肥手一把抓住范文程的手臂,再次确认道:“你说什么?”
范文程知道皇太极会有这样的反应,他深吸一口气,舒缓了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后,再次说道:“张家口送往辽东的物资,在出关一天后的草原上,被不知来历的马贼劫了!”
皇太极原本就已经听清楚了,可内心实在不愿相信,因此才再问一次。此时又听后,心中的希望破灭,那胖脸顿时变得狰狞起来,怒视着范文程道:“此次物资众多,护卫定然不下千人,从张家口过来,有那支马贼能劫、敢劫朕的东西?”
“大汗,从张家口传来的消息说,目前暂无法查明是哪里的马贼所劫。”范文程心中也是惊疑不定,马上回答道。
皇太极心中非常地生气,不过也亏了他城府极深,过了最开始的这段惊诧之后,便放开了范文程的手,皱着眉头,想着由此引发的后果。
辽东物资短缺,并不足以支撑大军千里奔袭。毕竟人要是去少了会有危险,而人去多了物资需求就大,还要考虑在明国境内可能会有时间得不到物资补充的情况。
要是自己计划好的这事最终功亏一篑,原本刚提高不少的威信不但会失去,甚至还会降低原本的威信,这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
皇太极正想着,却见范文程从袖中取出一物,双手递给他道:“大汗,张家口还送来这份东西,对我们的帮助极大!”(未完待续。)
428 重要会议
皇太极一听,“哦”地一声,神色颇有点好奇,赶紧接过来看。
这份东西,就是张家口那些汉奸汇总起来的京畿之地的军事情报图,守军兵力、战力一目了然,统兵将领、各城文官的性格脾气能力更是清清楚楚。
皇太极一见之下,那原本因为肥胖而显得狭小的眼睛顿时瞪得大大的,那肥脸上满满地都是惊喜。
他虽然有要求那些晋商提供消息,可实在没想到有这么详尽。作为大金国的大汗,这份东西对他来说,并不亚于那些被劫的物资!
以前可能对京畿之地是睁眼瞎,可有这份东西,那还不是京畿之地,任由自己来去了!
谁知皇太极还未高兴完,范文程便又禀告道:“大汗,张家口那边还带信说,他们正在尽力第二次筹集粮草物资,只是不知如何运来辽东,还请大汗示下。”
皇太极的手中紧紧地抓着那份东西,抬头看着范文程,心中一动,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范文程见了,仔细一想,便想明白了皇太极为什么比之前还要高兴。不由得心中暗叹,自己真是遇到明主了!就这会功夫,就能想出连环之计,连消带打,恐怕此次事了之后,再无四大贝勒共议政事了!
果然,一如范文程所料,皇太极收住笑声后,马上脸色严肃起来,吩咐范文程道:“除物资被劫之事外,其余事情皆需保密。另则你速派心腹赶去张家口,让他们筹集物资后不必送来辽东。等待本汗通知,送到指点地点即可!”
“是,大汗。”范文程露出心领神会的神态,点头答应。让皇太极放了心。也只有汉臣,才有这个聪明才智,能及时明白自己的意图。
第二日一早,建虏的八大贝勒全都齐聚崇政殿,听闻皇太极宣布了物资被劫的消息后,顿时就引起了骚动。原本就不大乐意绕道蒙古草原。有可能提高皇太极威望的其他几个贝勒马上就又反对了。
但是,皇太极力排众议,简直到了舌战群儒的那种地步,拿出众多理由,一定要坚持不改原策,远征明国。
不可否认,皇太极这个人也是有口才的,当即就鼓动了年轻手下,与其夹在东北一角的酷寒之地。还不如搏他一搏。
三大贝勒见此,也阴险地勉为其难地同意。但他们放言,这是皇太极一个人的主意,是在冒险,他们事先就不看好的。
在这些贝勒各怀鬼胎地目的下,绕开山海关天险,从蒙古草原绕过去,攻击明国京畿之地的决策。就这么出来了。
这次的会议,改变了辽东建虏内部的权力架构。也扩张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实力为之大增。同时沉重地打击了日落西山的大明帝国,加速了它的灭亡。
与此同一天,远在土默特平原的叫天军,也在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
这一天一早,诸多首领早早到了聚义堂。而接到命令的赵月雅,正迈着小碎步,跨进了聚义堂的门槛。
这里,是首领们议事之地,赵月雅在之前并没有来过。因此。她一跨进去后,便平视看路同时打量堂内情况。
只见大堂中间竟然是一张椭圆形的长桌,叫天军的高级首领都围着这个桌子坐着,那个在年轻的首长坐在面对着大门的位置。而大堂的两侧还有一长排凳子,则也都坐满了人。
这些都是一瞄眼便看到的情况,赵月雅在门口处站定,双手缩在腰侧福了福,低头轻语道:“奴家赵月雅,奉令过来参见各位首领。”
胡广微笑着用手一指他对面,也就是背对着大门处的那张椭圆桌边空出来的椅子道:“赵小姐,请上座议事。”
如果换了别的地方,让一名女子去坐着开会,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可赵月雅来到根据地已有几个月,自然知道叫天军中女首领比比皆是。就眼前这桌子边,就已经坐了几位,因此她便没有推托,又福了福身子后,才迈着小碎步去座位上坐了。
胡广见她坐好了,便微笑着问道:“根据地的条件艰苦,不知道赵小姐是否还习惯?”
赵月雅从一进聚义堂,就感觉到了有许多目光聚在自己身上。要是换成来草原之前,她是抗不了这么多目光。可既然已经来草原,她早已豁出去了。
因此,听闻胡广问她话,当即缓缓抬头,平视着对面的胡广道:“习惯与否,并不重要。首长召奴家过来,应该是有正事吧?”
说实话,赵月雅在这里,任何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她和别人不同。说的玄点,就是她身上没有草莽之气。
其他首领听她好像不领情的意思,都颇有点意外。原本这个官家小姐,不应该是弱不禁风才对么,没想到竟然有这勇气?
不过胡广倒没有感觉到意外,这个赵月雅能在保德州城的广场上站出来,已说明她是有勇气的。
眼下坚持,他也不生气,还是微笑着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们就说正题!”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才继续道:“听说你对我们叫天军,对根据地内的事情有一些不同看法。嗯,用丫丫的说法,就是挑刺。我很有兴趣想听听你挑得是什么刺?”
赵月雅听了这话,脸色略微白了白。她明白,在这里,这位年轻人可以一言决人生死,犹如皇帝一般的存在。而那丫丫,则是他的侄女,说话如此不客气。就算她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终归还是脸色变了变。
她这神态变化,马上便被关注她的胡广发现了,就态度诚恳地说明道:“我们根据地其实才创建一年左右,一切东西都很草率。我们自己可能不知道,你是个有学识的,或者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非常欢迎挑刺,多挑出一根刺,就能少一份被刺的危险。希望赵小姐能畅所欲言,不用任何顾忌的。”
“赵小姐,我平时忙,疏于管教丫丫,要是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尽管告诉我就是!”胡宽自然知道二弟的用意,也跟着说道。(未完待续。)
429 明文律法
ps: 感谢伯颜怒风的捧场,谢谢loveldgg的月票!
胡广两兄弟的话,在赵月雅听来,虽然没有以前的闺蜜和那些公子哥说得文质彬彬,可他们都有着满满的实诚,让她心中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赵月雅也不会真得就在心中计较一个小孩子,她马上轻轻摇头道:“两位首领多虑了,奴家并未感到有何问题。奴家的学识浅薄,仅有一点粗陋浅见,各位首领听了切莫见笑!”
胡广原本还想保持微笑,一听这话,只好收了笑容道:“赵姑娘请讲!”
大堂内静悄悄的,这些大老粗们都很好奇,认真地听着,看这位官宦家的小姐能说出什么见解来?
赵月雅的声音悦耳动听,舒缓有序,却又语出惊人地说道:“奴家觉得叫天军内最大的一处不妥,便是缺少规矩!”
“什么,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在根据地内当着宪兵职责的王黑子诧异了。自己维持着根据地内的秩序,你都瞎了?
最边上两侧坐着的首领,没在胡广视野范围之内的那些,也都窃窃私语起来,对赵月雅这句话好像很感冒。
胡广一见,咳嗽一声,顿时聚义堂内便安静了下来。然后他才示意赵月雅道:“还请赵小姐详加解释一下,要不他们听不懂。”
赵月雅自然不会客气,当即解释道:“奴家观根据地之内,不管是百姓生活,还是军营之中,皆是约定俗成,全靠自律,并无明文律法。时间一久。必致混乱。”
“或那革命党党纲是为律法,可此乃约束革命党人之用。其余人等,也须有遵循之法才行。”
这个问题,对于叫天军中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感觉。反正日子就这么过,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外人一进来。特别是像赵月雅这样受过教育,有见识的人一进来,第一感觉便是混乱,无法可依。
听赵月雅这么一说,有些首领还不觉得,可有些远见的首领便有同感,都微微点头。
只听赵月雅还在继续证明她的观点:“叫天军乃重中之重,是根据地的根本。可叫天军却没有军法,功过赏罚皆无。奴家以为。只凭革命党人一腔热血,必不能持久。”
叫天军目前就是没有明确的奖罚条例,由革命党人担任各级岗位,带头拼命。
这种做法,在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因为叫天军自成立以来,一直为生存而战。没有人会提额外的要求,所有人求的。只是活命而已。
最先加入的老人先加入革命党,成为各级别的首领。后来求活的人再加入,新兵听老兵的,新兵再变老兵,新兵再进来,如此循环着这个过程。
当然,也是有胡广带着他们不停地打胜仗。还没有遇到过挫折的原因,这种机制才暂时还没到产生问题的时候。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况就肯定会遇到问题。并且爆发出来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叫天军的战力。
对于这些,胡广自然都知道。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时间来规范。包括在保德州城的那一次,孙云轩的事情,就遇到了这种问题。
至于民事上的规范,也是一样没时间来处理。并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甚至还涉及到了叫天军未来的政体,以何种制度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说实话,胡广也没想好。这问题实在太大,又太重要。一个不慎,很可能就要用非常大的代价来纠正了。这一点,在后世的历史上有过证明了的。
胡广正是慎重起见,才迟迟没有照搬后世。也曾令叫天军中其他人也想想这个问题,可因为自己去京师的事,又算是耽搁了。
这次的会议,叫天军在根据地内的中高层首领都叫了来听赵月雅挑刺,胡广就料到了她会挑这方面的毛病。因此,他打了主意,就是趁着这个由头,好好地讨论下这个问题。
只有内部真正理顺了,叫天军才能没有顾忌地往外发展,并再进行壮大。否则人数再多,那问题可能会成指数式的爆发。
胡广这边在想着,赵月雅那边自然还在娓娓道来,从军中说到各类民事机构,如工匠营,种植,放牧等后勤方面,甚至还有教育,都是缺少真正的纸面律法。
在座的叫天军首领们,一开始还可能对赵月雅的惊人之语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可听到后来,听到她列举的各方面的事例,慢慢地都被她说服了,看来这东西没有还真不行。
当然了,如果只是一般的起义军,一般的山寨,比如原本的鹰嘴沟,那没有其实也不要紧。都是当家的说了算,该是啥就是啥。
可叫天军却和这些不一样,在革命党党纲中就有写明,是为全天下老百姓做主,要以夺取天下为目标。这样的话,就不能没有规矩了。
对于这一点,最深有体会的人,除了胡广之外,这第二人,并不是胡宽也不是乌兰,更不是塔娜,而是胡汉三。
他当初攻陷保德州城后,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毕竟州城那么大,城中各种人都有,各行各业都有,规模还不小。叫天军还不是去搞破坏,随便可以乱来。因此遇到的事情特别多,他常常就没个答案,只好去找胡广。
试想当时要是占领保德州城,要想管理好这个保德州城的话,那没有具体的律法规矩,就真得要抓瞎了。
这还只是一个州城,以后叫天军必然打进关内,占领更多的城池,没有规矩,就更为麻烦!
在胡汉三连连点头的时候,赵月雅也说得差不多了,只听她对胡广说道:“眼下叫天军中以首长为尊,您说的话可以当律法。可毕竟您只有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事都来找您,因此,叫天军内,眼下最缺明文律法!”
不少首领听她讲完,不由得都暗暗佩服,自己来叫天军这么久,都没发现这些。她一来就能发现,还井井有条地讲出这么多,真不愧是官宦家小姐出身。
胡广听得很满意,笑着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对,我很赞同。只是有一点,你说错了,叫天军内,不是以我为尊。”(未完待续。)
430 意义
一听胡广这话,不但赵月雅吃惊,连在场的这些首领,包括胡宽、乌兰、塔娜等等,所有人都吃惊了。
赵月雅还好说,她毕竟待得时间不长,还以为另有他人,比胡广的位置还高。
可是,胡宽等元老,却是深知叫天军诞生成长的前前后后。他们就想不明白了,要是叫天军中不以胡广为尊,那到底是以谁为尊?
看到大哥大嫂等人用探询的目光看着自己,胡广一笑道:“我以为,在我叫天军中,必须以法为尊!法高于一切,一切行为准则皆以法为准。”
他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顿时松了口气。之前还真吓了一跳,不以首长为尊,那还不乱了套。
赵月雅听了后,一双美目看着胡广,心中不由得高看了胡广一眼。一般的反贼,皆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远见,是不可能说出这等话的。
如此看来,这位年轻的首领,要创建一个新的帝国,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因为他眼下表现出来的魅力和眼光,怕是只有当年的太祖可比了。
不管是赵月雅,还是其他人等,在他们的想法中,却自然地把胡广的话理解为:叫天军内所有人都要遵纪守法,他刚才强调的以法为尊,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至于胡广自己,自然是凌驾于法之上。或者说,胡广所言即为法!
其实,胡广真正的意思,却是要以宪法为尊。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不能违背宪法。
他们两边之所以引起理解的不同,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个来自后世。一边只知皇权高于一切。
胡广看着赵月雅,略微有点严肃地说道:“既然赵小姐首先提出了叫天军内没有明文律法,且在我叫天军中,目前又是以你的学识最为渊博。不知赵小姐是否能牵个头,先写一个明文律法的初稿出来?”
对于他这个提议,其他首领倒没有意见。因为正如胡广所言。他们大部分人,哪怕受过童生教导的塔娜,行军打仗做事,那是没问题,可要去写一个明文律法这种,谁都没那个自信,也没那个能力。
因为胡广的话说完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便又聚集在赵月雅身上,带着一丝崇敬和期许。
谁知赵月雅却显得有点犹豫。低下了头,看着桌面没说话。
胡广等了一会,还是没见她抬起头来回答,稍微一想,便提醒她道:“那天在保德州城,你说过熟悉《大明律》,或者你可以以《大明律》为依据先定个初稿,怎么样?”
其实。历朝历代的律法,都是以前朝或者更早的律法为基础进行编撰。没有人能凭空想象。创出一部律法。这一点,就是身为穿越者的胡广,也不可能做到。而这,就是他一直在想,却感觉无法下手的原因。也是他当日在保德州城得知赵月雅熟悉《大明律》后,便存了邀她来根据地的最大原因。
在律法传承这点上。《大明律》也不例外,是以《唐律》为蓝本进行编撰,而后其又成为满清律法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蓝本,甚至《大明律》还成为当时朝鲜和日本的律法蓝本。
听到胡广的再一次说话,赵月雅缓缓地抬起头来。脸上竟然有一丝惶恐,只听她回答道:“奴家只是一介女子而已,才疏学浅,何德何能来定叫天军的明文律法初稿!”
一个势力,或者一国的明文律法,比如说当初朱元璋还没有统一全国,只是地方势力时开始编撰的《大明律》,是指定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人来做这事的。
不管是李善长,还是刘基刘伯温,全都是一代饱学名士,无不受明国人所敬仰。而赵月雅只是保德州知州的女儿,无闻名之才学,还是一女子,让她来编撰叫天军的明文律法,哪怕叫天军目前还只是区区不到四万人的一个草原上的势力,这都不是她自己能承受得起的。
要万一这叫天军能闹出什么动静来,哪怕最终没有开创帝国,那这编撰明文律法的人也必将永载史册。这一点,是任何读书人的愿望。这份量实在太重,赵月雅一开始只是提下意见可以,让她来编撰,真得太让她震惊了。
在赵月雅看来,如此庄严而又神圣的事情,在胡广听了后,却是呵呵一笑道:“没关系,赵小姐先写了就是,要是心中没底的话,现在大家都在座,大家都可以一起讨论讨论,都可以先记下来,回头我们再来逐条讨论!”
赵月雅一听,秀气的脸上顿时露出吃惊之色,樱桃小口微张,浑然忘记了要保持大家闺秀的身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