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凉铁骑-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来说,曹军治下就不是那么安稳了,一则曹操没有足够的实力救援百姓,此时他手中有兖州青州徐州三州之地,却要养活着将近三十万的军队,军队的庞大,只好加重赋税,灾年亦是未能幸免,即使有着屯田军支撑,也不能挽回局势,所幸凉国境内受灾情况更为严重,让曹军有了少许喘息的机会。

    曹军治下许多百姓,听闻凉国的政策好,纷纷前往,被曹操以强横的手段留了下来,没有百姓做支撑,就不可能养活庞大的军队,战场上损失的士兵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被逼无奈的百姓,揭竿而起,落草为寇,不计其数,曹操忙的是焦头烂额,纵使手中有很多谋士相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一味的派遣士兵镇压。

    曹操也借鉴凉国的政策,提出让商人募捐,看着募捐上来可怜的米粮,曹操愤怒不已,难道凉国能做成的事情,到了他这里就这样的艰难。

    灾年的年份,凉国征兵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军队的人数扩充到了四十万,这种增长速度十分的惊人,之前凉国所有的士兵加到一起,不过只有二十多万,一年之内增兵十几万,这样的事情,在诸侯中还没有先例。

    不同于诸侯的士兵,四十万兵马,有三十万是常备军,只要有战事,随时就能开赴战场,其中有十万人驻守雒阳,拱卫京师的安全。

    诸葛亮投降了,在看完贾荣命人送来的西凉军军制和凉国的官员制度以及政策之后,诸葛亮考虑了整整三天,最后选择了投降,从一个小县令做起。

六八四章:俘虏刘备

    刘备听说这件事之后,依旧是保持着沉默,贾荣已经决定将刘备放出,不过这种放出,也没有取消对他的监禁,只要他有任何的动作,立即就会有相关人员前来寻找麻烦,昔日纵横天下拥有偌大名声的刘备,只能在雒阳城内小心翼翼的生活着,诸葛亮的投靠,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在他看来,诸葛亮是大才之士,不应该默默无闻的死去,更应该名流千古,如果没有自己当初三顾茅庐,或许诸葛亮的生命轨迹又是另外的途径。

    开元四年到开元五年,诸侯都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商人的活动十分频繁,贾荣更是对于诸侯的商人没有任何的限制,只要缴税,就没有问题。

    此时天下的诸侯只剩下三个,却称不上三足鼎立,因为凉国随时都可以发动战争,将曹操和孙权逼近死胡同。

    经过了数年的安稳之后,凉国发动了战争,贾荣征集天下的兵马,汇聚在河内,以图一战将曹操平定,整个天下的目光聚集在了凉国和曹军身上,这一战,关乎着整个天下的局势,若是西凉军胜利之后,以得胜之军,能够轻易的平定曹军治下的疆域,而江东的孙权,根本就难以成为对手,很少有人看好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兵精而民富,和西凉军相比起来,差了还是不止一个档次,何况西凉军同样拥有水军,和江东的战争没有什么悬念。

    此时曹军治下,可以用经济萧条来形容,没人能够明白曹操的苦衷,凉国大举进攻,国库中的粮草竟然难以支撑长时间的战争,这对于一个诸侯来说,才是最为致命的,不仅如此,曹军治下,不定有多少暗中倾向于凉国的商人,这几年,凉国商人的发展十分迅速。

    凉国这次发起战争,商人直接捐款的金额达到了二十亿钱,这不仅代表着凉国的决心,还代表着商人对于一统天下的信心,雒阳城内的报社,这几日着重宣传的东西就是战争,整个凉国治地的百姓官员对于凉国攻破曹军,充满了信心,天下的动乱也必将因为西凉军而解除。

    商人捐款二十亿,对曹操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二十亿钱,足够十万大军支撑数月之久。

    贾荣对这次的战争非常重视,决定御驾亲征,说不定这就是平定整个天下的最后一战,每一场战斗都至关重要,关乎着未来的局面。

    朝堂上的主要话题,成了讨论如何对战曹军,贾荣充分展现了一个明主应该具备的气质,广纳臣子之言,只要是有用的计策,全部被记录在案,可以说,这是凉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贾荣直接调集了四十万兵马,将全国各地的常备军全部汇集在雒阳周边,等候战事的开启,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仅仅是各地的常备军汇集到雒阳,就用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经过几年的发展,凉国的兵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调动四十万兵马其中有八万骑兵。

    誓师当日,贾荣出现在三军将士的面前,听到震彻云霄的呼喊声之后,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凉国能有如今的局面,正是这些将士,舍命拼杀,才有的结果。

    “将士们,对战曹操,乃是为了天下能够一统,让所有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战场上,将士们就要舍命的冲杀,不用为身后之事担忧,但有朕一口粥吃,就不会饿到你们的家人。”贾荣的话语很简单,却调动了所有士兵激荡的心情,万岁声高呼不止。

    大约一刻钟,点将台才渐渐的恢复了平静。

    “出战曹军,分为三路大军,第一路先锋大军,主将赵云,统帅四万步兵,一万骑兵。”

    “第二路大军统帅郭汜黄忠,带领八万步兵,两万骑兵。”

    “最后一路大军统帅就是朕,带领二十万步兵和五万骑兵,争取一战将天下平定。”

    四十万大军驻扎在雒阳周边,登高一看,随处都是营帐,密密麻麻,让人触目惊心。

    第一路大军统帅赵云,得到命令之后,立即点齐兵马,前往东郡,这次的战争,十分重要,赵云也是打足了精神,点名的大将有吕布马超等人,可谓是兵精粮足。

    一辆辆的马车押运粮草物资,奔赴前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四十万大军每日的开销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不可忽视。

    三千骑兵,分作数百支队伍,向着东郡的方向撒去,赵云要做的就是掌控战场上的风吹草动,为大军的到来做好准备。

    曹操早就在两个月前,得知了凉国的兵马调动,震惊之后,亦是做好了准备,凉国的行动,早在预料之中,对于己方的实力曹操也有信心,明知和凉国一战不可避免,他亦是将所有的军队调集起来。

    论兵马的精锐程度,曹操不敢和西凉军相比,这几年,凉国一直处于蓄精养锐之中,没有人敢忽视这头猛虎的影响力,尤其是凉国将士的铠甲和武器,以往西凉军能够纵横天下,和这个关键的因素不可分割,同样的骑兵,诸侯两个人,也难以战胜西凉军一名骑兵,这就是差距。

    东郡外不断出现凉国的骑兵,曹操断然下令,将东郡的守军全部撤回,所有就连陈留的兵马也被调集,聚集在济阴郡的定陶附近,曹操知道自己实力无法和西凉军比拟,就连国库中的粮草就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战斗,还不如和西凉军决战,速战速决,胜利了,就能缓解目前曹军的危急,而失败了,就注定要被淘汰,无缘争霸天下。

    曹操的决策,麾下的谋士没有什么怨言,任何人都不敢忽视此时凉国的影响力,不仅是军事上的还有经济上的,曹军治下的经济,在西凉军的影响下,已经没有了发展的余地,事事都要被牵制,商人的手段,在曹操治下,被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曹操不可能一怒之下,将所有的商人铲除殆尽。

    赵云兵不血刃得到了东郡陈留,为西凉军的进军开拓了前沿阵地,越是这样大规模的战斗,就越是考验一名将领是否称职,多年的征战,无一不证明着赵云是一名合格的统帅。

    以陈留和东郡为前沿,赵云步步稳打,向着济阴的方向缓缓而去,沿途的所有敌人,全部被铲除,保证大军行进之时的稳定,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这就是赵云给予自己的目标。

    曹操的退让,在贾荣的预料之中,如果曹军在每一个城池都选择抵抗,反倒会令贾荣感到惊讶。

    粮草物资,缓缓的运往了东郡,这里,将会成为西凉军决战的大后方,为军队提供粮草物资的补充。

    四十万大军的吃喝用度,非比寻常,雒阳城内所有的商人几乎都忙活了起来,没有人愿意放过这次盛事,每日就可以看见成百上千的马车进入东郡,一个个由粮草物资堆积起来的大山迅速崛起。

    双方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斥候上的较量却开始了,赵云想要随时掌控曹军的动静,曹操也不想在这场战斗中失去先机,双方的斥候交战,格外的猛烈,每日都有大规模的斥候死伤,这种时候,双方已经不会在乎那么多了,战场上每一个情报,都关乎着大军的胜利与失败。

    曹军拥有三十万,其中骑兵的人数达到了四万人,虽然只是凉国骑兵人数的一半,也表明了这么多年来,曹操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要知道,曹军不拥有大规模的马场,很多战马的来源,都需要商人来提供,四万骑兵的消耗,足够曹操打造一支十万的精锐大军。

    双方斥候的交战愈演愈烈,由最开始的几十人交战到数百人,以至于最近一场将近千人的斥候交战,吕布马超两名悍将也被派往了战场,为军队赢取更多的情报。

    曹军和凉国决战的消息传到江东之后,孙权坐不住了,他自然能够看出这场战斗之后,天下会将成为什么样的局面,不管西凉军的胜负如果,他都是天下实力最为强劲者,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怀疑,此时正是春季,双方决战济阴,实力的最强碰撞。

    凉国不仅是陆地上的士兵,水军也开始了调动,贾荣这一次的决心很大,想着一次性能够将江东平定,将整个天下纳入掌中,有着荆州水军以前的底蕴,再加上甘宁统帅的水军五万人,实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江东。

    甘宁周泰再次回合之后,开始商讨着如何攻打江东,两名凉国水军大将,多年之后,在荆州再次重逢,而他们面临的也是凉国最大的战斗。

    此时的凉国水军,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只有几艘楼船那么简单。

    楼船二十艘,上面装备了霹雳车,在楼船的外表,皆是用铁皮包裹,其中五艘主力楼船,周围密布着犬牙交错的钢铁,水军将士毫不怀疑,当江东水军碰到这样的楼船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在雒阳的蔡瑁,也被派往的水军中,蔡瑁统御荆州水军多年,本身对于水站以及江东水军的了解甚深。

    济阴,方圆百里,被开拓成了战场,这里,生长的树木乃至沟壑全部被填平。

六八五章:最后的战斗

    第三路大军到达济阴,也就意味着战事即将要开启。

    曹操端坐在中军大帐内,双目扫过宽广的大帐内每一名高级将领和谋士,胸中涌过千万道思绪,手中有三十万雄兵,曹操的信心,在一瞬间被激发,就算是敌人再强又能怎么着,自己当初起兵的时候手中兵力不过数千人,将领不过数人,还不是有了而今的局面,只要将西凉军的这场进攻击溃,曹操有充足的信心,一举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就是统一天下,也不是没可能。

    “凉国四十万大军,已经全部聚集在了济阴,此时正是决战的关键时刻,任何将领都不能放松警惕,凉**中,有孤狼和暗杀,专门负责对敌军将领和谋士的刺杀行动,这一点不容忽视,各位将军回去之后,要加强身边的警卫力量,不能给凉国机会。”曹操大声道:“胜负在此一举,望各位将军,回去之后,鼓舞军中将士的士气,争取一战将凉国的兵力铲除。”

    “万胜万胜。”帐内将领和谋士齐声高呼道,许多将领脸色涨红,看向曹操的目光亦是饱含信心,虽然这么多年来,曹军面对凉国的战斗,没有胜利,他们的心中还是有充足的信心,跟随曹操多年,屡次见证了曹军从困难之际挺身而出,对曹操,他们几乎狂热。

    “下面让戏先生说一下敌我两方的形势。”曹操将目光投向了戏志才。

    戏志才咳嗽了几声,苍白的脸上露出丝丝红晕“凉国势大,我军亦是不弱,凉国拥有四十万大军我方亦是拥有三十万,而且我方将士乃是百战精锐。。。。。。”戏志才寥寥数百言将西凉军的优势和曹军的优势尽数道来,私下里,他做了不少的工作,尤其是凉**中的高级将领和有名的谋士。

    众将踌躇满志的离去之后,戏志才等一干谋士被留在了帐内。

    “凉国的主要谋士乃是以贾诩为首,郭嘉徐庶皆是大才之士,据说田丰和沮授也在此次之列,军容强盛。”曹操缓缓说道,对于曹军的形势,他没有盲目的看好,凉国看似在三年之内,征集了数十万大军,对于凉国训练士兵的能力,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所有谋士开始低头深思,伦谋略,帐内的每一人,都是军中的佼佼者,经历过很多的战事,经验丰富,有万千谋略,但西凉军同样不弱,尤其是在凉国实行科考之后,为西凉军招纳了大批的人才,军事和治理地方的人才,如同雨后青笋。

    大军聚集济阴的第七日,曹操收到了凉国的信件。

    数万人的战场中央,一张桌子,上面摆了几道精美的菜肴和一瓶烈酒。

    曹操带着许诸典韦两名将领,贾荣的身边同样是跟着赵云和吕布。

    “孟德,一别多年,为我们当初的友谊干杯。”

    两人同时举杯。

    一饮而尽之后,贾荣笑道:“当初雒阳,那我不过是籍籍无名之辈,没想到转眼之间,整个天下都在你我二人之手。”

    “呵呵,志远,如今你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为兄,还是籍籍无名之辈啊。”曹操丝毫没有忘记打击贾荣,当初两人都是大汉的臣子,在曹军治下,飘荡的依旧是大汉的旗帜,而贾荣却是抛弃忠义,建立了凉国,当上了皇帝。

    “孟德何出此言,以孟德的实力,想要成为皇帝,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今日你我二人相聚,只是为了畅聊一下当初的感情,不谈其他。”

    将近两个时辰之后,贾荣起身,道:“孟德,友情是友情,战场是战场,我不会有任何的留情。”

    “我也是一样。”曹操回道。

    次日,贾荣直接派遣了五万兵马,向曹军邀战。

    双方的营寨,皆是规模浩大,数十万人的营寨,连绵上百里,浩浩荡荡,即使这样,居住在其中的士兵还是有些拥挤。

    在双方的中央,有着几十里的空地,以保证规模浩大的战事能够开启。

    开场战事,曹操自然不会畏惧,直接派遣乐进带领五万兵马迎战,双方打得是如火如荼,第一场战斗,双方都只是试探性的进攻,霹雳车连弩车等杀伤力巨大的武器都没有使用。

    经过多年的战斗磨砺和凉国兵力的刺激,曹军步兵的实力已经到达了顶峰,最终还是马超带领三千骑兵,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归属。

    这一战,曹操认识到了己方的劣势,那就是骑兵,虽然曹操很有信心想要将己方的骑兵打造成精锐,和凉国骑兵抗衡,奈何有着诸多的限制,骑兵始终是短处。

    “圣上,而今春雨将要到来,小心防范曹军会使用水攻,大野泽巨野泽菏泽和雷泽,都有可能。”贾诩道。

    贾荣微微点头,这种大规模的军事交战,任何一点因素,都可能成为战败的因素。

    “这件事就交由贾尚书来办。”贾荣道。

    “今日一战,曹军部卒的战斗力的确强悍,乃是我军之劲敌,不可有任何的忽视,战场的情报,一定要随时掌控,不能给曹军任何的机会。”贾荣道。

    短暂的歇息之后,双方再次开启的战斗,这一次,凉国投入了攻城冲车和霹雳车以及连弩车,三种武器的配合,十分娴熟,攻城冲车,在匠作坊稍加改造之后,成为了战场上的利器,后方由一匹马使力,在冲车的四周,密密麻麻的布置尖锐的钢铁,冲入阵营,带起阵阵的腥风血雨。

    冲车开路,连弩车和霹雳车的巧妙配合,让凉国再次取得了一场小的胜利。

    接连半月,双方都是这种小打小闹,互有胜负,死伤将士的总人数,也达到了五万人。

    开元六年四月十三日,这一日,必将会载入史册,凉国皇帝贾荣,将手中所有的兵马聚集起来,和曹军决一死战,经过了试探之后,双方的实力都有了一些认识。

    这场战斗,杀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西凉军的炸药威力巨大,曹军的火油同样不容小觑,双方将各种手段使尽。

    战斗足足持续了一日一夜的时间,才宣告结束,血流成河,战场上随处可见双方将士的尸体。

    这场关乎天下局势的战斗,曹军大败亏输,三十万大军,回来的仅仅只有三万多人。

    西凉军同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牺牲了将领和士兵,总数达到了十五万人,受伤者不计其数,总的来说,最大的获利者还是凉国。

    清理完战场之后,凉国趁胜追击,沿途不断有城池被攻克,三十万大军,已经是曹军所有的实力,各地的防守,已经是十分的脆弱,没有耗费多大的力气,就将兖州收入囊中。

    慰问完伤兵之后,贾荣面色低沉的出现在中军大帐,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最后双方骑兵的交锋,声势惊天动地,一名名将士用生命捍卫着属于己方军队的荣誉,在这场交战中,人命是显得那么的不值钱,任凭你有多么大的能耐,面对着几十万人的交战,终有力竭之时,仅是营将级别的将领,凉国损失了上百人,团将损失了三十余人,八万骑兵,损失了一半,这还不包括受伤者。

    经过这场战斗之后,想要恢复现在的军事鼎盛,最起码也需要五年的休养生息。

    不过凉国却没有想着将这场战斗就这么结束了,失去了将近三十万的军队,此时的曹军,无疑是最弱的。

    青州一月之内,宣布瓦解,西凉军受到的抵抗也是十分强烈,在上面下达的死命令下,攻城将领上来就使用最为严酷的手段,使用炸药将城门炸开。

    此时曹操手中,仅有徐州之地。

    在军中巡视一圈之后,曹操已经不复刚刚奔赴济阴豪情壮志,兵败如山倒,三十万大军不负所有,也就意味着十几年的拼搏已经伴随着这场战斗烟消云散。

    戏志才死了,在对阵凉国大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病入膏肓。

    曹军败北,凉国攻占兖州青州之地,天下震动,雒阳彻底的沸腾了,一直以来,报社的头条新闻就是关于凉国出战一事。

    在大胜的消息传回凉国之后,当日的报纸销量达到了一百万份,许多商人更是推广出了许多的活动,庆祝这普天同庆的日子。

    徐州彭城,成了曹操最后的归宿,在凉国大军围困彭城达一月之久后,曹操选择了自杀,三尺白布,让他的命运总结。

    开元六年十一月,凉国皇帝贾荣统帅四十万兵马,收复兖州青州徐州等地,曹操自杀而死,贾荣命令以王侯之礼厚葬。

    多年的对手,一朝身死,贾荣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喜悦,反而有淡淡的忧伤,萦绕在心头,多少年了,自己的手中沾染了多少的鲜血,自从来到东汉末年不久,奔赴的就是战场,而今凉国偌大的基业,其实就是无数的鲜血和尸体堆积在一起组建而成的。

    这一瞬间的明悟,让贾荣倍加珍惜现在的成绩,或许是为了不让百姓再度陷入战乱之中,经历过了这么多,他也明白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虽然凉国的许多政策都是切实的为百姓好,但生活在最底层的依旧是百姓,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处于第二位,实际上,却是不如商人。

六八六章:天下归一

    平定曹操用了十个月的时间,这十个月,对每一名将领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和曹操决战在济阴的时候。

    曹操被平定,孙权惊慌之下,开始和手下的官员思考对策,成为吴王之后,孙权并没有止步,而是听从了手下官员的建议,成为了皇帝,国号为吴,在孙权建立吴国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会轻易向凉国投降,贾荣也明白这一点。

    孤独一个人,坐在空旷的皇宫内,相当这么多年来的征战沙场,不知不觉已经有二十多年,那时候,无所顾忌的自己,行走在雒阳的街道上,甚至在蔡府中,在多名大儒的面前,提出了水舟之论,孙坚,曹操,董卓,李儒,刘备,这些人已经成为了历史,唯一还在活着的刘备,还成为了西凉军的俘虏,这些人,是贾荣前行道路上的敌人,却给他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曹操的族人,并没有因为曹操的死而受到牵连,老老实实的族人,都能够得到善待,而背地做小动作的,都遭受到了严厉的手段,处理这些事情,贾荣绝对不会因为当年的一些旧情而为国家留下隐患。

    就在凉国准备大举攻打江东的时候,蔡邕死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寿终正寝,或许最大的遗憾就是临死贾荣还没有封贾韧为太子。

    开元七年,蔡瑁周泰甘宁张允,统帅水军八万,攻打江东,孙权立即做出反应,派遣周瑜,带领五万水军迎战,双方在江面上展开了残酷的厮杀,因为后将军蒋钦的突然反叛,而导致江东水军大败,凉国水军乘胜追击,将周瑜的水军打的所剩无几,一战江东失去了四万余名水军将士,国力瞬间衰落。

    和蒋钦会兵一处,继续攻向江东,周瑜以柴桑为依托,抵御凉国水军。

    同月,王越只身来到了豫章太守府,禀明身份之后和豫章太守吴向在密室商谈良久。

    吴向反叛,带领一万余兵马,打着凉国大旗,攻打周瑜的驻扎的柴桑,整个江东的局势瞬间变成了危急。

    吴向带着青钢剑,来到了凉国水军之中,对于这个关键时刻,给予反戈一击的豫章太守,蔡瑁好言宽慰了一番,提及当年之事,众人唏嘘不已。

    吴向正是当年贾荣在周泰的水军营寨中,身中剧毒,在豫章遇到的吴家主。

    在凉国手中接连失去了主动权,江东变得岌岌可危,许多官员甚至劝谏孙权向凉国投降,以免去江东百姓遭受战火。

    当鲁肃具言其中利害之后,孙权断然决定抗击凉国大军,派遣三万将士,赶赴周瑜驻扎的石城。

    一场大火,将凉国水军的攻势彻底瓦解,没有了强大的水军,凉国顿时间内难以再言战事。

    听到前方传来的战况,贾荣暴怒不已,八万水军,回来的只有两万余人,二十艘楼船,只剩下五艘,较之江东的损失,凉国更甚,蒋钦也在这场战争中死去。

    开元八年,凉国皇帝贾荣,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征讨江东,旌旗遮天蔽日,营寨连绵上百里,通过江面,江东的士兵都能看到对面的水军大营。

    贾荣御驾亲征,大军的士气达到了鼎盛,不过贾荣手下的步兵,不擅长水战,在江面上,连保持身形都十分困难,水军经过一年的组建之后,恢复了五万的人数,楼船也打造出了五艘。

    贾荣的战略目标很简单,攻下石城,以石城为基地,将战火蔓延整个江东。

    吴国皇帝,再次命令周瑜为统帅,和凉国水军交锋,第一站,江东水军就损失了两千多人。

    凉国楼船上,皆是装备了霹雳车,外加炸药,只要被炸药抛到船上,轻易的就能将江东水军的小船击沉。

    同年三月,凉国水军攻打石城,经过一个月的艰苦攻打,终于取得了石城的控制权,短短半月时间内,十五万大军通过船只运输到了江东,一路攻城略地,吴国不断有官员,打开城门投降,不过三月之间,大军就攻打到了吴国首都秣陵,这座吴国最后的城市。

    孙权自知难以抵抗凉国大军,开门投诚,自此,整个天下一统,落入了凉国手中。

    得到天下,贾荣大喜,下令大赦天下,只要是没有严重罪过之人,都得到了释放。

    朝堂上,贾荣将各地的奏折汇聚在一起,百官汇报完事务之后,正准备退朝,贾荣看到桌面地图上的一个地方,用手点着其中的一处岛屿说道:“这个地方,必须拿下!”

    不到两年的时间,贾荣手指向的岛屿,插上了凉国的国旗。

    天下一统之后,贾荣最喜欢的就是微服私巡,感受各地的风土民情,和官员处理政务的力度,在各地留下了许多的轶事。

    凉国史册记载“太祖起于卒伍之间,奋起乱世之中,北服鲜卑,统一羌人,平乌桓,数十年内,平定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之流纷纷溃败,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是为开元盛世。”

    本书写到这里也就宣告完本了,多谢一直以来支持铁骑的读者们,没有你们,作者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从12年八月开始写文,不知不觉已经到了14年中,作者是个手残党,打字十分的缓慢,初次写书,有些地方的情节安排的也很不合理,不过两年来的努力,也算是将这本书勉强写完,两年来,作者也曾想过,放弃不写,依旧是坚持了下来,再次感谢一直支持铁骑的读者朋友们,各位兄弟下本书再见,到时断崖一定会严谨自己的思路,让更多的读者满意,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断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