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凉铁骑-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皇甫嵩采用了自己的计策,刘备也是十分欣喜,张飞更是示威似的看向孙坚。
皇甫嵩将汉军分为四部人马,轮番对曲阳县进行攻击。
十日之后,城内的黄巾军是头一沾着城墙就能睡着;这十日以来,黄巾军可是遭了大罪,饭吃不好,觉睡不好,正在吃饭却被长官叫去守城。
在汉军的猛烈进攻下,曲阳县,被攻破了,张宝率部殊死抵抗,在乱军之中被汉军杀死。
随着曲阳被汉军攻破、张宝的败亡,意味着起义九月有余的黄巾彻底的失败了,汉室江山得以保存。
统计汉军损失与缴获之后,皇甫嵩立即向汉庭报捷。
消息传到雒阳,汉帝大喜,直呼苍天保佑大汉,告慰宗庙,下令文武百官庆贺三日;同时封皇甫嵩为冀州牧,槐里侯,赏万金,食万户,其余各将皆有封赏。
其余的个地方小股的黄巾军,自会有各州牧收拾。
最倒霉的就数董卓了,什么好处也没有,白白忙活了这么久,虽然在河东的这一断日子里,董卓表现的很积极,帮助汉庭剿灭附近的黄巾余孽,但汉帝还是没有给予西凉军任何的赏赐,只是一句卿辛苦了就将董卓给打发了,董卓又被灰溜溜的撵回了西凉,继续当他的土霸王。
看着不断发火的董卓,李儒上前劝道:“主公不用动气,此次我们西凉军作战无功,汉帝没有责罚已经是万幸,况主公还是朝廷册封的中郎将,也不是没有收获,以儒之见,这天下势必将会大乱!”
董卓不由得问道:“大乱?此言何解?”
李儒缓缓的说道:“主公一直忙于和黄巾反贼交战,对于朝廷的诏令有所不知;汉帝早已下旨,一州之牧全权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州牧有权处理一州的军队。”
董卓的眼中路迷茫的神情,说道:“又当如何?”
“主公可以趁此良机回到凉州招兵买马,若不出儒所料,这天下必将大乱,汉帝的这一举措,会使汉庭陷入臣强君弱的局面,而后就是诸侯林立。。。。。。”李儒附在董卓的耳边小声的说道。
“到时,天下大乱,主公即可大展拳脚,我西凉军尽皆精锐,到时主公提精锐之师,清君侧,诛奸逆,成就不朽功名。”李儒说着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仿佛那一天已经到来似的。
董卓听完李儒的分析,大喜,下令士兵整备好之后返回西凉。
刘备也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与刘备的功名不大相当,想当初刘备率部抵抗黄巾,一路杀的黄巾丢盔弃甲,斩的敌将也不在少数,却仅仅被封为一个县尉;朝中有人好当官,自己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却是流落的一支,也失去了爵位。
刘备的恩师卢植在汉庭任职,但卢植也是刚刚被赦免罪责,没有什么说话的权力,也没有照顾到自己的这个弟子。
孙坚因为跟随朱儁、皇甫嵩作战有功,由佐军司马被提拔为别部司马,跟随在皇甫嵩的身边做事。
其余作战有功的将士皆有封赏,贾荣也由火烧长社的巨大的荣誉淡出了汉庭的视线,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
汉室的江山得以苟延残喘,这是那些士大夫最高兴的,战争的期间不影响他们挣钱,他们囤积粮食,提高粮价,贩卖马匹等等,总之战争打完之后他们是赚了个盆满钵溢。
最苦的还是身处最底层的百姓,国家不断的打仗,打仗就需要粮食来支持,需要军队来作战,汉帝就提高赋税,强征士兵,许多的百姓因为赋税过重加上旱灾而流离失所,百姓不得已只有易子而食,远走他乡,路有饿死骨的局面也是随处可见。
求各位大大手中的红票、收藏,断崖更新不易,望读者大大阅读之余,能支持断崖一下!
第五十四章:偶遇【求收求红】
这天,百无聊赖的贾荣独自一人走在郡城的街上,自从来到河东郡,自己还没有好好的逛逛呢,过两天军队就要开拔了,贾荣忙里偷闲的出来溜达溜达。
既然是上街,自然要穿便服了。
看着身上得体的衣服,贾荣不禁想起了在李家村的秀儿,自己现在的这身衣服就是秀儿亲自为自己缝的,看着衣服上面密密麻麻针脚,不知觉的思绪飞到了秀儿的身边,贾荣暗暗的下定决心,此番到西凉之后,自己一定要回李家村一趟。
正想的出神的贾荣不小心撞到了一名女子身上,女子一声“哎呦”将贾荣的思绪打断了。
贾荣正准备道歉,不想几个家丁模样的人走到自己的身边,将自己团团的围在中间,其中一人训斥道:“走路不长眼啊,赶紧跪下给我家小姐陪个礼就算了,否则打断你的狗腿。”
一番话说得贾荣怒火中烧,即使是在西凉军中也没有人敢这样和自己说话,这几个狗奴才却这样训斥自己。
贾荣冷哼的说道:“一群狗奴才,关你们什么事?”现在董卓是河东太守,谅有什么事董卓也能兜着。
几名家丁一听,也怒了,在河东,还没有敢对他们这样呢,虽说他们只是家丁,但打狗还的看主人啊,何况眼前这个人的穿着一看就是普通的百姓家,众家丁哪还会客气。
一名家丁二话不说,一脚向贾荣的胸膛踹来,想踹高也够不着啊,贾荣虽说没有身高八尺,但至少也有七尺八,在古代属于偏高的那一类了。
贾荣反应迅速,抓住那名家丁踢向自己的右脚,一记扫堂腿将那名家丁摔倒在地。
其余的家丁一看自己的人吃亏了,大骂着向贾荣冲来。
这时,一时厉喝止住了就要出手的家丁们。
众家丁见是小姐发话了,扶起刚才被贾荣摔倒的家丁站到了旁边,不过还是怒目看着贾荣,相信只要那位小姐一句话,他们能把贾荣给生撕了。
贾荣循着声音看去,这才得以观察到刚才自己撞到的那名家丁口中的小姐,不看还好,这一看贾荣的眼睛就直了,她太美了,简直是天上的仙子下凡尘,一袭青衫,清新中吐露着高雅,美丽的外表让人无可挑剔,二八芳龄,正是含苞待放的年龄……不过令贾荣吃惊的并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因为这名小姐贾荣认识。
这位小姐就是贾荣当年在行军路上呵斥李兵所救下的那名女子,贾荣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当初自己就被她的美貌所惊呆,加上自己来到东汉接触的女子也是屈指可数。
女子也认出了贾荣,惊喜的指着贾荣说道:“你就是那个将军。”
见贾荣点了点头,女子立即对贾荣下拜道:“多谢将军当日相救之恩,小女子终身难忘。”
贾荣也从惊呆中清醒了过来,走上前来正准备将她扶起,可是看到附近家丁侍女眼中的怒火,还是止住了自己的动作,说道:“当日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小姐请起。”
见女子没有说话的意思,贾荣说道:“我姓贾名荣字志远,还未请教小姐芳名?”
在古代打听女子的姓名也是不礼貌的事情,不过女子没有在意,低头轻声道:“小女子名叫卫芙。”
贾荣听后不禁赞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名字,好名字。”贾荣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突然间发出这样的言语,只是顺口说出了一句诗,这好像也是自己来到东汉第一次吟诗吧。
卫芙听了之后一阵惊呆,说道:“小女子愚钝,也略懂诗词,不知公子的这句诗出自什么地方,为什么小女子闻所未闻?”
贾荣意识到坏了,刚才自己的这一感叹不要紧,不知道盗了后世谁的诗句,只有厚着脸皮说道:“方才听见小姐的名字,再看到小姐的容貌,就情不自禁的说出了这句诗,唐突之处还请小姐见谅。”
卫芙羞红了脸,低头不再言语,只是心中的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卫芙却是从小就饱读诗书,自然明白贾荣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旁边的众家丁见小姐与方才那人相识,就是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找贾荣的茬了,一个个唯唯诺诺的站在旁边。
卫芙突然间也意识到自己一群人站到着大街之上的确有些唐突了,对着贾荣说道:“贾公子,如不嫌弃,请到寒舍一聚。”
贾荣没有拒绝,一路跟随着卫芙来到了卫芙的家。
看着眼前大气磅礴的卫府,贾荣不由得大脑短路,远看卫府比自己当初见到的武威太守的府邸还要壮阔,门口两只石狮子,威武不凡,朱漆大门庄重而不失威严,上挂着一牌匾,上书“卫府”。
其实贾荣早就应该想到卫芙的身份,长得如此漂亮,身边还有如此多的家丁相随,一看就是大家小姐。只是贾荣没有将她和卫家联系起来,因为卫家的势力太大了。
卫家世代经商,富可敌国,家世深厚,朝廷上不乏卫家之人,据说就连董卓这个朝廷册封的河东太守见到卫家之主也要让他三分。
看着呆呆的贾荣,卫芙推了推他,轻声道:“贾公子,怎么了?”
贾荣从惊呆之中反应了过来,说道:“卫小姐,这也算是寒舍啊?”
卫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忘记告诉贾公子了,小女子是河东卫家家主的小女儿。”
贾荣也从最初的惊诧之中恢复了过来,说道:“还请小姐引路。”
卫芙也没有客气,领着贾荣向卫府走去。
卫府之内更是奢华,名花贵木随处可见,五步一阁,十步一亭的,卫芙也不时的为贾荣介绍府内的名花异草,着实令贾荣大开眼界,心中不禁想到啊这些人真懂得享受。
府内的仆人来来往往,一路上遇到的仆人纷纷向卫芙问好,卫却是不耐其烦的一一回应。
跟着卫芙走了片刻,终于走到了目的地;一把太师椅放在屋内的正立面,两边摆放着桌椅等家具,桌椅的后面则是一个个屏风,将房间分开,屏风上的诗词字画贾荣虽然不识,但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刚进门,卫芙就大声的喊道:“父亲、母亲。”
这时贾荣见到一个衣着华贵,面目慈祥的妇人从屋内走了出来,此人大约四十余岁,她的脸上隐隐能看出卫芙的些许影子,从妇人此时的身姿容貌可以看出当年这名女子也是一个美人。
妇人刚出来就对着卫芙嗔怪道:“大叫什么,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言语之中充满了关爱。
卫芙指了指身后的贾荣对妇人说道:“母亲,你看我把谁带来了。”
妇人这才看到还有客人来,看了贾荣一眼之后,眼睛顿时也直了,显然她认出了贾荣,当即对贾荣又是一拜道:“多谢恩公当日救命之恩。”
贾荣急忙将妇人扶起,谦虚的说道:“当日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心中暗说古人的礼节真是繁琐。
被扶起来的妇人连忙为贾荣看座,吩咐门外的仆人立即将最好的香茗奉上来。
妇人是一个劲儿的向贾荣道谢,弄的贾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没想到当初无意间救下的人竟是河东卫家的人。
闻讯的卫家家主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忙来到了正堂。
看见门外突然进来一名同样衣着华贵的中年人,卫芙眼尖,急忙迎了上去,嘴里还叫道:“爹爹,你怎么才来啊?”
中年人没有理睬卫芙,径直走到贾荣的面前对贾荣行了一礼道:“多谢公子当日大恩,家中事务繁忙,来的有些迟了,请公子见谅。”贾荣不敢托大,急忙将他扶起。
贾荣这才得以打量这名中年人,他大约四十余岁,乌发中隐隐有了几丝白发,沧桑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但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分明向贾荣表达着此人的精明。
中年人对贾荣拱手道:“我姓卫名灌,未请教恩公姓名。”
贾荣起身恭敬的答道:“我姓贾名荣字志远,当日之事不过举手之劳,卫家主不必如此的客气,以后卫家主称呼我志远即可。”
卫灌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并没有坐到自己平时最爱坐的那把太师椅上,而是坐到了贾荣旁边的座位上,然后示意贾荣坐下,对着站在一边的卫芙母女说道:“赶紧去吩咐设宴款待贾公子。”
卫芙母女得到卫灌的命令,急忙向外走去,其中数卫芙最是高兴,因为贾荣是自己带回来的,自己就是大功臣。
卫灌对着贾荣一拱手说道:“贾公子,请用茶。”(香茗也就是茶)
贾荣是行伍之人,对这些客套也是不感冒,平常自己在军中就教训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私下不用对自己行那些什么个军礼之类的。
当即也不客气,端起茶一饮而尽,也没品出个什么味道来,砸吧砸吧嘴说道:“以后家主称呼我志远即可。”
无书评,不读书!您的每一个建议将是《西凉铁骑》进步的源泉!
求收求红求打赏,各位多多支持断崖一下,虽然断崖的更新速度不太给力,但是绝对稳定!
今天19点有加更,大家给力哦!
第五十五章:青釭宝剑
卫灌连呼可惜,这可是上好的香茗,千金难求,没想到就让贾荣这么稀里糊涂的喝了下去。
看着卫灌的神情,贾荣也意识到自己太不会品茶了,竟当成酒稀里糊涂的一饮而尽;在未来的时代,自己哪有机会接触这些,所以对贾荣谈喝茶就相当于对牛弹琴。
虽然肉痛,但卫灌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钱”而动气,只是感觉这上好的香茗这样浪费了可惜,笑着对贾荣说道:“那好,我以后就称呼你志远吧。”
贾荣这时却满脸惭色的看着卫灌说道:“荣乃是粗鄙之人,请家主见谅。”
卫灌也没有为难贾荣,问道:“志远乃是军中之人,性情粗犷,也在情理之中,当日在西凉相遇,不知为何在河东出现?”
贾荣如实回答道:“荣是董将军麾下,跟随将军驻扎在河东。”
卫灌似乎是什么得到了证实,顿时惊喜的指着贾荣说道:“莫非你就是火烧长社的贾荣贾志远?”
贾荣一阵汗颜,本以为自己已经淡出了汉庭的视野,没想到连卫灌这个卫家家主都知道自己的事情,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啊,连忙说道:“正是贾荣。”
卫灌高兴的哈哈大笑道:“志远真英雄也,刚听到志远的名字我就有些熟悉,没想到你真是那个大破黄巾的贾荣。”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贾荣谦虚的说道:“雕虫小技罢了,家主不必挂齿。”
卫灌摆摆手说道:“像志远这等功劳,怎能不足挂齿,志远来到寒舍,真是我卫家之幸。”
说罢,卫灌的眼中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伤感。
但贾荣却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说道:“不知家主有何伤感之事?”
卫灌长叹了一声说道:“或许在你们的眼中,卫家是家大势大,无人敢惹。”
贾荣点了点头,肯定了卫灌的说法。
“但是士农工商,商人的身份却是最卑贱的,我卫家世代经商,虽然颇有家势,但难改商人低贱的身份,以至于我的二子弃商从文,现拜于蔡大师门下。”说完,卫灌的眼中露出一丝欣喜,似乎是在为他的二子高兴。
贾荣问道:“不知蔡大师乃何许人?”
卫灌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了贾荣一下,说道:“蔡大师乃是当今大儒蔡邕。”
贾荣当即恍然,原来是蔡邕啊,怪不得卫灌提及自己的二子拜于蔡邕的门下之时,眼中露出一丝骄傲的神色。
似乎是为了证明什么,贾荣接着问道:“家主的二子是?”
卫灌如实说道:“二子姓卫名宁字仲道,如今身在雒阳。”
贾荣沉默的点了点头,卫仲道可是四大美女蔡文姬的丈夫,不过好像这位公子不长命,新婚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是一个典型的悲催人物。
“可惜了我的长子,当年我经商路过西凉的时候,为马贼所劫,我长子为了掩护我,死在了马贼的刀下。”卫灌说完,端起杯中的香茗一饮而尽。
贾荣心中恍然,怪不得当初见卫灌如此狼狈的行走在西凉呢,以卫家的权势,怎么也不至于如此,原来还有这一档子事情。
卫灌一口气喝完了杯中的香茗,似乎心情好了许多,说道:“让志远见笑了。”
贾荣说道:“家主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家主不要过于伤悲,逝者已逝,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人总是要向钱看的,人总是要向钱看的…”卫灌呢喃的说道。
可怜贾荣还不知道卫灌理解错了他的意思。
忽然之间,卫灌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精芒,他觉得贾荣的这句话是在太经典了,卫灌是一个商人,自然重利,而贾荣的这句话却是说出了商人的努力目标,连呼贾荣说的实在是妙,总结出了商人一生的奋斗方向。
卫灌想着愣愣的看着自己的贾荣说道:“不知志远有什么要求,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有求必应。”既然他能够说出人是向钱看的,肯定也是重利之人,卫灌如是想到。
虽然卫灌是一个商人,但面对曾经的救命恩人,他还是十分有诚意的,即使贾荣索要万金,卫灌也不会觉得过分。
贾荣摇了摇头说:“我当初救家主并不是为了什么回报,现在也不会向家主索取什么回报。”
卫灌赞许的点了点头说:“志远真乃大丈夫。”
“我卫家在朝中颇有权势,志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直言。”卫灌接着说道。贾荣这次没有得到朝廷封赏的事情卫灌还是有所了解的。
贾荣点了点头没再言语。
宴席之上,卫灌也是一个劲儿的向贾荣敬酒,贾荣自是来者不惧,来到东汉末年,自己最不怕的就数喝酒了,感觉汉代的酒喝起来就跟自己那个时代的啤酒似的,喝过之后没什么感觉。
卫灌今天十分的高兴,喝的也有点多了,人一喝醉,这话就多了起来,卫灌将身边的侍女撵走,对着贾荣神神秘秘的说道:“志远啊,你可知我卫家?”
贾荣迷茫的看着卫灌说道:“不知。”
卫灌说道:“其实我卫家乃是皇后卫子夫,大将军卫青的后裔。”说完卫灌的脸上露出一丝说不出的骄傲。
贾荣顿时来了兴趣,卫青的后裔,卫青可是自己最崇拜的古代将军之一,得到这一消息,贾荣岂能错过,一个劲儿的向卫灌打听卫青的事迹,史书上的记载并不是全面详细的,难道史书还能记载卫青去过几次厕所?
卫灌也是得意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一告诉了贾荣。
原来卫家是大将军卫青家族的一支,不过现在的卫家却是一直经商。
似乎是为了炫耀,卫灌看了看左右,附在贾荣的耳边说道:“志远,我家中还有一把祖上遗留下来的宝剑。”
一句话顿时吸引住了贾荣,行伍之人最喜欢的不是那些金银珠宝,而是神兵利器,贾荣兴奋低沉着声音的问道:“是卫大将军留下的吗?”
卫灌肯定的点了点头附在贾荣的耳边说道:“绝对是先祖的随身佩剑。”
贾荣大喜,说道:“可否一观?”
卫灌的脸上露出难为的神色,家传宝物毕竟不想为外人所知,只是今天喝的有点多了,一时兴奋说漏了嘴。
见卫灌的神色,贾荣说道:“家主不必为难,如有不便,不观也可。”
卫灌嘴角动了几下,而后说道:“志远且随我来。”
而后,卫灌又反复确认左右无人,这才带领贾荣向外走去。
贾荣一路跟随卫灌七走八拐,而卫灌也像是最贼似的,不断的看着周围,生怕有人跟踪自己,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看了看门头上面,原来是后堂。
卫灌走到一个花瓶的旁边,拧了一下,只见原本平平整整的墙壁竟然慢慢的裂出一个门来,能容一人通过。
贾荣惊异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机关,里面就是密室?这还是第一次见识机关暗室。
卫灌吹亮了一个火折,向内走去,贾荣在后面紧紧跟随。
盏茶功夫之后,二人来到了密室的最里面。
卫灌点亮周围的灯,将火折熄灭,借着周围的灯光,贾荣看到卫灌正在亲切的抚摸着密室里桌子上面的一个朱漆匣子,那感情,仿佛是母亲正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贾荣走上前去,对着感情丰富的卫灌说道:“家主,宝剑在何处?”
听到贾荣的话,卫灌停止了抚摸,慢慢的打开了那个长长的朱漆匣子。
匣子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把长约一米的长剑,古朴的剑柄,剑柄上篆刻着一些贾荣不认识的花纹;贾荣感到这把剑的唯一出奇之处就是这把剑隐隐的透露出的杀气,一股无人能敌的气势,仿佛只要此剑在手,天下无人再是敌手。
仅仅看了一眼,贾荣就彻底喜欢上了这把宝剑。
也不经过卫灌的允许,一把将宝剑从匣子内拿了出来,拔剑出鞘,只见一股青光一闪而现。
宝剑的剑身泛着青光,贾荣细心的发现宝剑的青光之中露着隐隐的暗红,绝对是一把饮过千百人鲜血利器。
贾荣轻轻的抚摸剑身,感受着手中的宝剑,似乎是为了证明宝剑的锋利,贾荣的手被宝剑割破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
虽然手颇为疼痛,但贾荣还是爱不释手的反复挥舞着手中的宝剑,舞的是虎虎生风,虽然没有什么招式可言,但听着宝剑的声势,贾荣露出满意的神色。
许久之后,贾荣才看到旁边一脸苦色的卫灌,问道:“不知此剑可有姓名?”
卫灌指着宝剑剑柄下面两个小字给贾荣看,贾荣看着那两个小字,头皮发麻,虽然自己来到东汉也有两年多了,但对于汉朝的字,还是有好多不懂的,那两个字中,贾荣只认出了第一个字,“青”字。
贾荣不迭的问道:“家主,我不太识字,惭愧,惭愧。”
卫灌一脸正色的说道:“宝剑名为青釭,乃是当年汉武大帝奖赏先祖大破匈奴之功所赐予,一直为先祖佩戴,我也是偶然得之,一直以来被我卫家当做传家至宝供奉于后堂。”
加更奉上,断崖一定努力更新,回报那些默默支持铁骑的大大!
求收求红求打赏!
第五十六章:十元人民币【求收求红】
卫灌说完,不待贾荣有任何反应,一把将青釭宝剑从贾荣的手中夺走,反复的检查着,生怕贾荣刚才挥舞的时候把宝剑损坏,见没什么问题,才将宝剑回鞘,而后紧紧的抱在了怀中。
说心里话,这把宝剑贾荣十分的中意,青釭剑在历史上那也是大大有名的,曹操有两把宝剑,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操自带之,青釭剑赏赐给夏侯恩携带,在长坂坡大战中青釭剑为蜀将赵云所夺,相传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没想到这把宝剑竟然在河东卫家,而自己也有幸目睹。
贾荣无奈的看着卫灌怀里的宝剑,就那样眼巴巴的瞅着。
画面就这样诡异的定格在了这里,只见一个人拿着一把剑紧紧的抱在怀中,而另一个人却眼也不眨的看着那个人怀中的宝剑;那眼神仿佛就是一个几年没碰女人的刑犯突然看到一个美女一丝不挂的站在自己的面前。
还是贾荣率先打破这安静的局面,说道:“我说卫家主啊,你现在拿着这把宝剑也没什么用啊,卫家现在是经商,没有习武之人,宝剑放在你这里,只会白白的埋没了它的威名,不若将它赠送与我,待来日我用它在战场斩将夺旗,让世人见识卫家宝剑的威力。”贾荣说完,不断的打量着卫灌的脸色。
看着卫灌不断变换的脸色,贾荣继续劝道:“家主放心,我也不会占有这把宝剑的,只是借用一下,待我大汉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之际一定亲自上门奉还给家主。”
卫灌思来想去,眼神闪烁着似在想着什么,最终对着一脸期待之色的贾荣说道:“还是不行。”说完一脸歉然的看着贾荣。
贾荣气的直翻白眼,感情自己白白的浪费了那么多的口舌,没能说动这个老狐狸精,身为卫家这样家大业大的家主,卫灌肯定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贾荣没有自大到凭自己是人家的救命恩人就能白白拿走卫家的祖传宝剑。
卫家世代经商,商人最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瞬间,贾荣发现金钱是那么的可爱,假如自己有个几百万两黄金,一把砸给卫灌,这把宝剑肯定就到手了,哪还用的着费这样的口舌。
看着贾荣目不转睛的看向自己怀中的宝剑,卫灌心中直骂自己糊涂,怎么就带着贾荣来看什么祖传宝剑,真是给自己惹麻烦,一脸的懊悔之色。
不过卫灌也不想贾荣为难,贾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若是放在其他的事情上,自己早就答应了,可这是祖传宝剑,自己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得到手的,肯定不能给贾荣。
卫灌劝慰贾荣说道:“志远不必伤心,这把宝剑是祖传之物,即使我是家主,也不能做主将宝剑赠与志远,否则我会遭到整个家族的唾骂,就是万金收购,也不会卖的;其实内心里,我是想把宝剑赠与志远这样的英雄的,所谓宝剑配英雄嘛。”说罢,卫灌脸上闪现出惋惜之色。
贾荣也不知道卫灌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也没功夫去考虑这个,只想着自己怎么样才能把青釭剑给弄到手;什么万金也不卖,还是自己没钱,只要有足够的钱,还由得卫灌不卖。
猛然间,贾荣想到了钱,对啊,自己是有钱的,就是不知道自己那个年代的钱在东汉价值几何。
反复的思量之后,贾荣不着痕迹的将手伸向自己衣服最里面的一个被针线缝着的口袋里,稍一用力,将口袋撕开,而后贾荣随手从里面抽了一张出来。
贾荣一看手中的钞票,嘿,十元,贾荣平时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崭新的钞票,这些钞票在贾荣的口袋里放了那么久还是如此的崭新,贾荣随意的甩了甩手中的钞票,弄的哗哗作响,将正在胡思乱想的卫灌惊醒,迷茫的看着自己。
贾荣抖了抖手中的十元面值的人民币,老脸微红的向卫灌说道:“卫家主,我看了卫家的祖传宝物,也让你看看我的家传宝物;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此物的价值,家主世代经商,想必能够看出此物价值几何。”
卫灌听完贾荣的话之后,顿时来了兴趣,轻轻的将怀中的宝剑放到朱漆匣子里,合上剑匣;而后疾步来到贾荣的面前,从贾荣的手中接过那十元的人民币就认真的研究起来。
十元的人民币正面是毛领袖的头像,卫灌自然不识得毛领袖何许人,背面印的是长江三峡,整个币纸的颜色呈蓝墨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