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凉铁骑-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瘟疫说不定能够通过感染的士兵传到关中,让西凉军大部士兵感染瘟疫,一举两得。”李儒阴测测的说道。

    刘备急忙道:“盟主,不可啊,若是瘟疫真的传到了关内,将会牵连无辜的百姓,长安之地,有数十万百姓,万万不可做此伤天害理之事。”

    袁绍摆手道:“玄德,两军交战,不计手段,岂能因为妇人之仁,而坐看敌军强大,西凉军虽然强悍,料想也不能抵御瘟疫,文优此计甚妙,就由你指挥士兵进攻函谷关。”

    本欲撤军,既然有此妙计,试用一下又有何妨,说不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让西凉军损兵折将,最好是全军覆没,贾荣那厮也被传上瘟疫,岂不是妙极,看向李儒的目光也饱含了一丝赞许,不愧是昔日董卓麾下第一智囊,出谋划策之妙之毒,即使是田丰等人也不能及也,不过想到李儒对待贾荣的手段,悄然将心中的想法收起,这种人能够驾驭还好,若是稍有闪失,就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的了。

    李儒拱手称是,他自然明白袁绍的用心,将这样的一个任务交给自己,即使攻打不下函谷关,也能给予西凉军以重创,但此等作为毕竟是伤天害理之举,会引起世人的唾骂,李儒顾不得这么多,一旦诸侯大军撤退之后,李儒所在的并州将会首当其冲,被战火波及,以三十余万联军尚不能撼动函谷关的西凉军,何况是区区的一州之地,回军之后,诸侯之间毕竟又是一场火拼,不要忘了中原还有一位天子,扬州的袁术,汉庭没有皇帝,相信中原的诸侯也不能忍受袁术这样一个皇帝的存在,愤怒之下的曹操必然挥军前往,占据了青州兖州豫州和扬州之后,大汉十三州,曹操占据腹地的四州,假以时日,即使是长安的西凉军而已难以相抗。

    李儒真是看得很明白,才想着将所有诸侯拖到函谷关,最好能和西凉军来一个两败俱伤,不经过几年的休养难以开启战事。

    在士兵的带领下,李儒来到了伤兵营,没有诸侯军中高级将领那般的诸多顾忌,李儒直接出现在了伤兵营。

    “诸位将士们,你们可能是兖州人、青州人、扬州人、荆州人亦或是徐州人,但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西凉军,号称精锐的西凉军曾经以三千兵力扼守城池,阻挡数万叛军的步伐,近段时间,又远出雁门关,击溃强悍一时的鲜卑,在草原上建立了三座坚城,听到这些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感受到西凉军是多么的强大,竟然有此功绩,我要告诉你们,西凉军何止这些功绩,当初的黄巾,十八路诸侯讨伐时的虎牢,名留青史的战绩比比皆是。”

    李儒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但这些会给我们中原带来什么呢,战乱,对,就是无尽的战乱,贾荣其人,在最初之际,便是不听从朝廷号令,行为举止多有叛逆,似此等人物,一旦手中有精兵强将,岂会甘居在凉州等贫瘠之地,策马中原,到时诸位的家园将会遭受到怎样的灾难,你们是士兵,士兵的职责是什么,保卫身后的家园,不被敌人的铁骑践踏。”

    太史令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们是士兵,微不足道的士兵,你们在营帐中被疾病缠身而死,就如同鸿毛一般,没有丝毫的功绩,但若是你们奋起余力,拿起手中的兵器,杀向函谷关,杀身成仁,以死成就了中原腹地免遭战乱之苦,则你们的死就是重于泰山,对中原的百姓就救命之恩,他们或许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但提起你们的作为,心中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李儒的一番话,让伤兵营的士兵有些意动,他们既然被安排到了伤兵营,就是弃子般的存在,说难听点,就是不知道下一刻还能否存活下去,在他们看来,敌军的刀枪剑戟虽然可怕,远远比不上一场瘟疫来的让人心寒,无声无息,却又夺人性命,不给士兵以抵抗的机会,即使是战场上的勇士,到了这里,也唯有束手等死一途,让这些征战沙场的热血男儿如何会甘心,他们不像这般窝囊的死去,李儒孤身一人敢前往伤兵营,已经取得了士兵极大的好感,比之那些躲到背后命令将自己关到伤兵营的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联军士兵的整体素质虽然不高,却不能阻挡他们对于热血之人的佩服之意。

    “你们被疾病缠身,说难听点,已经是必死之身,为何不能在死亡之前,为我们身后的家园办最后一件事呢,即使攻打不下函谷关,你们身上的疾病,也会让函谷关内的士兵感染,到时西凉军死伤一片,全部是你们的功劳。”李儒道。

    一名士兵神情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吼道:“我愿意跟着大人,去攻打函谷关,只是希望事成之后,大人能够善待我的家人,我家中还有妻儿老母,乱世中生活起来殊为不易。”

    李儒道:“固所当然,你们是大军的勇士,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你们战死之后,家人理当受到照顾,把你们家人的姓名还有住的地方,详细的做好登记之后,我们再行攻城,届时诸位,一定要取得成功。”

    大部分士兵动容了,他们在这是等死,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死,两种不同的死法得到的好处也不一样,他们宁愿选择与李儒攻打函谷关,家人得到照顾,死后还能保卫家园,多么的正义凛然。

    当然,伤兵营中不乏将领的存在,他们没有如同这帮大头兵一样,头脑发热,拿起刀枪就干,李儒的行径可以用“伤天害理”来形容,眼前的这些士兵,可谓是空有热血,而无战斗力,疾病缠身,浑身上下没有了力气,如何能够操起刀枪上阵,李儒这是要用士兵身上所带的疾病去传染关中的西凉军,让他们因为这种疾病而死亡,西凉军治下难道就没有百姓了吗。

    不过他们即使看透了这一点,也无力阻挡,正如李儒所说,与其如同鸿毛一般死去,为何不选择泰山呢,将领自愿站出,为李儒统筹兵马,这极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战,明知必死的战斗。

    李儒装模作样的拿来笔纸,统计士兵的详细信息,更是让这些士兵们死心塌地,难得有一个将领会这般为他们考虑。

    次日,天色阴沉,仿佛随时都会有暴风雨侵袭,李儒神情凛然的站在大军的后方,大大的“李”字旗,格外显然,这场战斗,极有可能决定了未来数年中原的格局变化,不可否认,贾荣是一名合格的统帅,由当初李家村不过数百人到现在的拥有十余万精兵,李儒自问,即使是自己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杀主之仇,可谓是不共戴天,贾荣的拉拢,他能够明白,似这等惜才而不斩尽杀绝之人,实在是太少了,李儒不能不兴兵,双方都有理由,然后走到了对立面。

    关上,贾荣早在士兵的汇报下赶到城墙上,联军大营遭受瘟疫,按说应该是按兵不动,为什么会有而今诸侯大军攻城之举,他百思不得其解。

    “主公,李儒昨晚鼓动联军伤兵营的士兵,攻击函谷关。”张绣低沉着声音说道。

    贾荣轻吸一口冷气,道:“李儒,果然阴狠,竟然欲要我数万大军葬身函谷,其心可诛!”

    “连弩车准备,全军戒备,不能让任何一名联军士兵攻上城墙,哪怕是他们的云梯,也不能搭上函谷关的城墙。”贾荣命令道。

    郭嘉默默的跟在贾荣身后,协助指挥,贾荣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他会一一指出,跟在主公的后面,郭嘉完全没有感受到世人眼中功高盖主之说,按照普通士兵的话来说,没有真本事,就莫要丢人现眼,贾荣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所有将士,西凉军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溜须拍马之人,郭嘉在西凉军可谓是如鱼得水,一旦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上请教,遇到不妥之事,也会提出,只要合理,贾荣一般就会立即改正,似今日这般,挑贾荣的遗漏,在中原诸侯那里是不能想象的,一个臣子去挑主公的岔,不是在寻死又是干什么,袁绍自诩四世三公,礼贤下士,郭嘉相信他也做不到。

    “主公,连弩车威力虽大,但诸侯士兵一旦死在关下,迎风一吹,关上的士兵也有可能会感染瘟疫,咳咳……”郭嘉道,他之前当然不知这些,是向华禹请教之后方才得知。

    至于大营中的石灰,还有贾荣口中的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不过是暗中的罢了。

    看着脸色涨红的郭嘉,贾荣关切道:“奉孝,你这是怎么了?莫非身体有恙?”

    “没事,主公不必挂怀,关外的诸侯要紧。”郭嘉摆手道。

    “胡说,来人,快将华大人请来。”贾荣向身旁的侍卫说道。

四九三章:郭嘉染病

    郭嘉心中一暖,点头应允,他自己昨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头重脚轻,走起路来也有些轻飘飘,想到军中士兵感染瘟疫时的状况,郭嘉的脸色顿时变得奇差。

    华禹接到士兵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急忙前来,为郭嘉把脉之后,脸色微变,示意贾荣到一边说话。

    “华老,奉孝这是怎么了?”贾荣疑问道。

    “主公,若是老夫所料不差,军师应该是感染了瘟疫。”华禹轻声道。

    贾荣的脸色当即变得惨白,反驳道:“不可能。”

    “主公……”华禹欲言又止。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治好奉孝,不然本将军唯你是问。”贾荣脸色铁青的说道。

    “卑职一定尽力。”

    “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治好。”贾荣重复道。

    华禹微微摇头,郭嘉对于贾荣的重要性,他也知晓,但是瘟疫也有重疾轻缓,就是他也没有把握能够将一名感染瘟疫之人完全治好。

    不顾华禹的叮嘱,贾荣来到郭嘉的身边道:“奉孝,华老说你是感染了风寒,先去和他治疗一下吧,关上的事情,我来办。”

    郭嘉点头道:“多谢主公,卑职无事,还是……”

    “让你去治就去,哪来的那么多废话,华老,用最好的药。”贾荣将头别向他处。

    郭嘉拱手离去,其实看到贾荣的表现,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奉孝。”贾荣看着郭嘉背影喊道。

    郭嘉回头不解的看着贾荣。

    “一定要好好的,回头我去看你。”贾荣摆手示意郭嘉离去。

    “华老,我是不是得了瘟疫?”一间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营帐内,郭嘉问道。

    “军师多想了,好好治病。”华禹道。

    “不用瞒我了,我已经知道了。”郭嘉道。

    华禹长叹一声道:“军师,主公已经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将你治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算是死,也没有什么可怕,唯一牵挂的就是关外的诸侯。”郭嘉微闭双目道。

    “军师,老夫一定竭尽全力为你治疗。”华禹道。

    郭嘉蓦然起身,一把抓住华禹道:“你居心叵测,为何想要害主公?”

    华禹大惊,急忙说道:“军师切勿胡言乱语,我对主公忠心耿耿,岂会做出对主公不利之事。”

    “那你方才知道我感染了瘟疫,依旧让主公靠近我,难道不是居心叵测。”郭嘉质问道。

    华禹长叹道:“老夫何尝没劝,只是主公一力要求亲自和你说。”

    郭嘉松开了紧抓华禹的双手,面如死灰的坐倒在地上,瘟疫让人谈之色变,他是军师也同样怕死,正年轻的他还想着在西凉军中大展拳脚,为贾荣出谋划策,没想到遭遇这样的事情。

    郭嘉的事情让贾荣的心里无比难受,比之贾诩,郭嘉投靠西凉军更晚,但其本身的才华很快就取得了将领官员的认可,君臣相知。

    李儒眼前的士兵攻打函谷关,凭借的完全是一腔热血,他们是弃子,却能在最后的时刻放光发热,让他们的家人因为他们的死亡而得到照顾,而得到一些抚恤金。

    “进攻!”李儒下令道。

    令旗舞动,数千名士兵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毅然向着函谷关发起了进攻,一架架的云梯被士兵熟练的架到了城头上。

    “放!”待联军士兵进入到连弩车的最佳射程内时,贾荣毫不犹豫的下令道。

    遮天蔽日的弩箭呼啸着向联军士兵而来,他们的眼神中无忧无喜,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岂会在乎这夺命般的弩箭,进攻函谷关本就是十死无生。

    弩箭几乎带走了小半士兵的性命,架在城头的云梯,也被西凉军有条不紊的推到,联军士兵就是拔了牙的老虎,除了挥舞几下兵器,吓唬胆小之人外,没有丝毫的威慑力。

    战场上,联军士兵的牺牲尤为惨烈,没有弓箭兵的掩护,没有井阑,没有冲车,更没有重步兵,他们凭借的完全是血肉之躯,以躯体硬撼精锐的西凉军。

    李儒神情阴鸷,战场的激烈,只是让他的双眼稍微眯了眯罢了,在他看来,只要有一名士兵登上了城墙,这场战斗,也就算是取得了胜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李儒此时心中的写照。

    西凉军再神勇,又能如何,李儒就不信他们能够在瘟疫的感染下,还生龙活虎。

    在汉代,瘟疫几乎是无解的,也难怪李儒会有这般想法。

    一名士兵倒下之后,后方的士兵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去,用血肉之躯,迎接西凉军的刀枪剑戟。

    百密一疏,数十名士兵登上了城墙,浑身上下几乎提不起力气的联军士兵很快就被杀死。

    贾荣脸色微变,急忙命令士兵将联军士兵的尸体抛下城墙。

    李儒的脸上露出一抹得色,战争进行到这里,目标已经达成,满意的拍马赶回大营。

    联军的攻势,没有给西凉军带来过多的麻烦,在普通士兵看来,联军这完全是寻死的行径,没有铠甲,仅凭手中的武器,若是能将函谷关攻下,那才是奇迹。

    “将油全部抛到城下!”贾荣命令道。

    “放火箭!”

    关下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联军士兵的尸体几乎囊盖其中,或许只有大火才能让这些士兵身上的瘟疫,真正得以净化。

    回到营帐之后,贾荣感觉浑身上下有些不时,蓦然心惊,莫非是方才联军士兵攻上城墙之后,一不小心感染上了瘟疫,急忙派人前去请华禹前来。

    “主公!”华禹拱手道。

    贾荣急忙命令侍卫为华禹看座,这么一位老者,为西凉军奔波多年,得知有瘟疫,毅然前往,这份魄力,值得所有人尊敬。

    “郭嘉的病情怎么样了?瘟疫之事可有进展?”贾荣询问道。

    “主公,目前依旧不能治,卑职只是开了药方,缓解瘟疫的扩散,再加上主公日前的作为,极大的缓解了瘟疫的扩散,瘟疫,自古以来,都是没有根治之法,以老夫之见,不若让大军撤退,将感染瘟疫的士兵聚集到一处,任由其死去,军师正在帐内治疗,卑职一定尽力。”华禹缓缓说道。

    贾荣大惊,没想到一向慈祥的老者,竟然会有这般的计策,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不管如何,奉孝一定要治好。”

    “诺。”华禹拱手道,他何尝不想将郭嘉治好,这样不仅能够让贾荣对自己更加的信任,还能让郭嘉欠下自己一个人情,但瘟疫,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治疗的。

    “而且这些士兵跟我多年,岂能因为小小的瘟疫而弃之。”贾荣语气坚决。

    “是不是我感染上了瘟疫,也会被无情的抛弃?”贾荣反问道。

    华禹脸色大变,官场不同于以前当一个逍遥郎中那般,稍有不慎,带来的将会是杀头之祸“主公,卑职有罪!”

    贾荣将华禹扶起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为人,即使到最后,我也不会放弃任命一名感染瘟疫的士兵,貌似经过联军攻城一战,我也感染上了瘟疫,而今头晕四肢无力。”

    华禹心惊,急忙让贾荣坐下,开始观察。

    良久,华禹长舒了一口气“主公洪福,只是感染了风寒罢了,卑职开一点药,稍作休息便能恢复。”

    贾荣心下亦是大定,任谁也不想感染上近乎无解的瘟疫“士兵的瘟疫,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传令下去,无论是谁,能够解决瘟疫,赏千金,直接提拔为医疗馆副馆长,职位等同于县令级别。”

    华禹拱手拜道:“诺!”

    待华禹离去之后,贾荣坐在营帐内,苦思瘟疫之事,总不能因为李儒那小子的临死反扑,将数万大军葬在此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数百的医疗馆成员,不畏瘟疫,穿行在大营中,一方面是观察是否有士兵感染上了瘟疫,最令他们心动的却是贾荣所说的解决瘟疫,赏赐千金,封医疗馆副馆长,医疗馆副馆长,何等的殊荣,职位等同于县令,好像自从医疗馆成立以来,只有馆长之职,而华禹年纪老迈,不出数年,馆长之位还不是唾手可得,馆长之位在西凉军可是等同于太守,一名医者能够达到这一步,那可是祖上冒青烟了,不是人人都有张机那般好的家世。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医疗馆人员趋之若鹜,但死者依旧有不少,即使在药物的维持下,伤兵营中也开始出现死亡的士兵,死状几乎相同,就连医者也在瘟疫之下死亡了将近十人。

    关外诸侯联军大营中,早已是人心惶惶,接连死亡了将近一万士兵,而且是无声无息,昨日还生龙活虎的袍泽,清晨一看,成了冰冷的尸体,这种来自心灵的打击,使得联军士气更加的低落。

    袁绍在诸侯面前大肆夸赞了李儒的做法高明,死亡的士兵则是没有放在心上,至于他们的家人到底得到得不到补偿,还是未知之数,一名底层的将士,死了就死了,很难引起重视,就是上面有补偿,也会被层层克扣,到士兵家人手中,已经是所剩无几。

    李儒轻笑一声道:“盟主谬赞了,全赖盟主之功,不然儒如何会想到这般妙计。”

四九四章:诸侯撤兵

    袁绍脸色微变,他方才夸赞李儒,何曾不是想将李儒推向风口浪尖,一旦大军撤退之后,让西凉军收拾李儒,但李儒是何等人物,岂能甘心被人如此摆布,当即反击。

    “经此一战,料想西凉军中必定会有士兵被感染上瘟疫,我军的目的也已经达到,稍有不慎,瘟疫在西凉军中扩散开来,一个大敌就解决了。”曹操捋了捋胡须笑道,能够兵不血刃解决西凉军,让他感觉到不虚此行。

    “不错,西凉军对我们造不成威胁,是不是可以退军了?”刘表询问道,打心眼里,他不想待在函谷关了,初始五万大军,一场瘟疫比战斗来的还要汹涌,而今只剩下三万五千余人,这些士兵可都是刘表多年的集聚,荆州的精锐。

    袁绍道:“景升之言不错,大军之中,多有感染瘟疫者,留在此地,已经不能竟功,不若退去,来日再图大计。”

    联军来得快,去的也快,不是被强悍的西凉军打败,而是被瘟疫击败,来时三十余万大军,去时二十余万,战死的还没有瘟疫感染而死的多,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有感染瘟疫征兆的士兵,全部被诸侯沿途抛弃,死者随处可见,有些百姓不小心感染了瘟疫,死亡的人数变得更多了。

    贾荣得知联军退兵的消息,丝毫没有感觉到放松,急忙下令将联军驻扎的地方堆上柴禾之类的东西,泼上油,点燃大火,关外铺上了斑白的石灰。

    西凉军的伤兵营中,已经有将近三百人,这些人的精神状态虽好,却不能阻挡死神的脚步,照着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被感染的士兵只会越来越多。

    效仿后世的医生,贾荣命令医者必须佩带口罩,防止瘟疫的扩散,这也让医者的安全有了很大的保障,起码不用和病人直接的空气接触。

    “奉孝,你感觉怎么样了?”贾荣不顾华禹的劝诫,力争要去看郭嘉。

    一别数日,郭嘉的脸色早已是变得惨白,疾病的侵袭加上心理上带来的压力,让他变得憔悴了很多。

    见贾荣到来,郭嘉空旷的眼神中闪过一道惊喜之色,挣扎着坐了起来,欲要下拜行礼,被贾荣阻止。

    “主公,嘉已经是感染重病,主公应当以大事为重,不该来看嘉。”郭嘉虽然心中激动,言语中却有着抱怨,显然有些不满贾荣的做法。

    “没事,奉孝,我是福大命大,当初在江上的时候身中剧毒,不还是挺了过来,所以你也不能放弃,但凡是有一线的机会,都要抓住,不能自暴自弃,本王需要你的帮助,无论如何,你的性命都要保住。”贾荣的语气不容置疑“当你认我为主公的时候,你的命就是我的了,没有我的命令,你就不能死。”

    郭嘉感觉喉咙有些堵,贾荣的一番话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求生**,活下去,为了主公,也要活下去。

    “主公……”郭嘉终究还是没忍住,眼泪夺眶而出。

    “好了,大男人的哭什么,好好养病,我回头还会来看你的。”

    待贾荣远走之后,郭嘉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主公,卑职的这条性命,以后就是你的了。”

    伤兵营的士兵聚集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战功了,跟随贾荣戎马多年,他们值得炫耀的也就是战绩了。

    能够被挑选到函谷关抵御诸侯的士兵,无一不是百战精兵,手中不定沾染了多少敌人的鲜血,就这样默默的死去,虽然感觉颇为不值,他们却没有任何躁动,死后,家人会被妥善的安置,自从加入军队之后,他们就已经想到过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死的有些窝囊罢了。

    “当年老子跟随大将军在鲜卑,那一仗打的可是过瘾,直接将鲜卑最精锐的狼军消灭。”一名将领得意的说道。

    “那有什么了不起,鲜卑大军本身孱弱,当初老子还跟随军师大人在雁门关外将鲜卑数万大军击溃呢。”另外一名将领不满的反驳道。

    “你小子懂什么,老子从军的时候,你还在和稀泥玩呢,那时我和大将军在鲜卑的时候,战马没有马镫、马蹄铁,身上没有铠甲,凭借的完全是手中的一把弯刀,而狼军是鲜卑大军中最精锐的队伍,骑术高超,装备精良,那一战可是惊天动地。”将领面露缅怀之色“对方有两千人,而我方仅有一千多人。”

    将领突然问道:“你们知道什么是狼军吗?”

    ”狼军,不就是鲜卑大军自以为纵横草原无敌手的军队吗,不还是败在了西凉军手下,所以说,不管是什么军队,都打不过我们西凉军的。”将领不以为然的说道。

    “不要嚷嚷,听他说完,遇到了狼军,然后怎么样?”打断话的将领在军中颇有些威望。

    十几名士兵也被将领之间的对话吸引了过来,平常的时候,很少有机会会有将领这么直接的接触,底层士兵知道的消息也本来就少,这样的话题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狼军,就是当初檀石槐统一鲜卑时,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当年横扫鲜卑无能能敌。”将领缓缓说道。

    士兵不知道檀石槐是谁,他们只知道西凉军是无敌的,无往不胜的。

    “那一场战斗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我军在装备上除了手中的弯刀之外,难以和鲜卑狼军比拟,对方骑兵的骑术,甚至也远超我军。”

    看着身旁的将领也被自己吸引,脸上露出一抹得色,和贾荣一起在草原的经历,是他这辈子最难以忘怀,也是最值得炫耀的资本,闲暇时间,最愿意讲的也是这件事,多次将众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可谓是百试不爽。

    “战斗的惨烈,是我军进入草原之后,最惨烈的一次,狼军全军覆没,而我军也只剩下五十余人。”将领的脸上露出缅怀之色,能从那场战斗中活了下来,却败在了瘟疫上。

    众人尽皆沉默,将领的话虽然简短,他们能够想象到当时战争的惨烈情况。

    “你小子不会也参加了那场战斗吧,不然怎么会描述的这么清楚。”将领的语气中饱含羡慕。

    “没错,当时活下来的五十余人中,就有我,没想到精锐的狼军没将老子杀死,却窝囊的死在了这场瘟疫下。”将领叹道。

    帐中立时变得沉默,身经百战,好不容易就要出人头地,命运却开了个玩笑,任谁的心情也会不好受。

    “兄弟,看开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不定这次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大难不死的话,你将来就是西凉军独领一军的人物了。”将领故作老成的劝道。

    “各位兄弟放心,大将军是不会放弃你们的。”不知何时,一名医疗人员走了进来。

    战场是残酷的,瘟疫更加的残酷,战场上起码能够看到敌人,身手好的还能躲过敌人的明枪暗箭,但瘟疫之下,能有几人幸存。

    贾荣的悬赏虽然很高,奈何这个时代的医术毕竟有限,每日靠药物将瘟疫的情况稳定下来,想要根治,很难,这几日不断有医者进来,出去的时候都是摇着头离开。

    重赏之下,不乏勇夫,医疗人员的前仆后继,带来的结果还是挺可观的,瘟疫基本上是被控制了下来,长安之地采取的措施比较早,瘟疫没有到达,不具有什么影响力。

    不仅是西凉军,诸侯在撤军的时候,士兵的死亡亦是很惨重,总之,这场向西凉军发起的进攻,各方皆是损兵折将。

    瘟疫稍稍稳定了下来,贾荣心中大定,着力于整改军队,一场战斗,也暴露了西凉军中的一些问题,战斗力毋庸置疑,队伍之间的配合还是有一定的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将领不能及时把握住战机,士兵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这也为贾荣接下来训练士兵指明了方向,着重训练将领的战场应变能力。

    诸侯攻打函谷关,让西凉军的粮草几乎消耗一空,损失最大的莫过于长安的商人,诸侯将通往长安的道路封锁,商品得不到任何的流通,何谈与他人做生意,所幸长安之地的米粮乃是由官府控制,商人不敢乱来,是故百姓没有什么动荡。

    “而今,诸侯已经撤军,我军经过这场战斗亦是损兵折将,瘟疫暂时稳定了下来,但医疗人员也不要放松警惕。”

    大帐之内除了文武官员之外,以华禹为首的医疗馆人员郝然在列,西凉军这次能够击退诸侯联军,医疗馆功不可没,尤其是关键时刻,那名医疗人员想出了将瘟疫稳定下来的方法,贾荣大喜之下,直接赏赐百金,可谓是西凉军成立以来,赏赐最高的一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医疗人员一次性得到这么多的赏赐,其余医疗人员眼红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努力,争取早已将瘟疫攻克。

    伤兵营中出现死亡的士兵越来越少,现在三五成群的士兵聚集在一起,脸上没有了最初那般的忧虑,尤其是跟随过贾荣从草原上征战而回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