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儿臣觉得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策略,以襄阳郡为根基,建立后勤重地。”

    “可襄阳郡在王世充手上,二弟打算再次发动南襄战役吗?”李建成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我并没有发动南襄战役的意思,半个月前我派人去襄阳郡调查,发现最近一段时间襄阳郡令王世充有点焦头烂额。”

    “此话何解?”李渊急问道。

    “关键就在于朱桀身上,王世充受降了朱桀这个吃人魔王,无意中就得罪了荆襄士族,听说王世充还准备派朱桀率军驻扎襄阳郡,更是激起了襄阳人的强烈反弹,襄阳郡各大士族联手组织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他们驱赶王世充任命的襄阳太守,据襄阳城自治,还击败了前来镇压的杨公卿军队,洛阳上万士子也联名要求杀朱桀以谢天下,支持襄阳的正义行动。”

    “还有这种事?”李渊颇有兴趣地望向李建成。

    李建成点点头,“儿臣也听说了,为朱桀之事,洛阳城确实闹得沸沸扬扬。”

    “那皇儿是什么意思呢?”李渊又对李世民笑问道。

    李世民躬身道:“儿臣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和王世充谈判,用条件和王世充交换襄阳郡。”

    “用什么条件呢?”

    “可以用我们手中的弘农郡和王世充交换,另外我们可以承认王世充取代杨隋,承认他的帝王之位,同时我们再收买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这件事就十拿九稳了。”

    李渊沉思片刻,又向李建成望去,李建成想了想道:“这个方案倒是可行,但我们得到襄阳郡,又怎么和它建立联系,我是说军粮物资怎么运送。”

    李世民笑道:“可以利用汉江运输,我已调查过,上洛郡的丹水直通汉江,千石货船航行有点困难,但五百石的货船可以从上洛郡直达襄阳郡,我们再支付给王世充借道费,相信这笔买卖王世充一定愿意接受。”

    李建成点点头,“这样的话,倒是可以一试。”

    李渊便欣然对李世民笑道:“这件事朕就交给皇儿了。”

    “儿臣遵旨,但儿臣希望父皇再帮我一个忙。”

    “什么?”

    “儿臣听说独孤家族珍藏有一对母子夜明珠,儿臣希望父皇能把它要过来。”

    “你是说王世恽?”

    李世民肯定地点了点头,李渊笑道:“那朕就试一试。”

    长安和洛阳的边界并不是潼关,而是崤关,崤关以东属于王世充的地盘,崤关以西,洛水以北,包括河南府的一小部分和弘农郡的一半都属于大唐,这也是王世充的一大心病,崤关离洛阳太近,缺乏战略纵深,但王世充又畏惧唐军,唐军不来攻打他已经是万幸了,他怎么还敢主动挑起战争。

    王世充篡位登基后,一直就处于焦头烂额之中,一方面是很多官员不愿为他效忠,挂印而去,使得朝官出现了很多空缺,光他兄长王世恽一人就兼任了十几个职务,他不得不从太学中挑选有学识的年轻人来出任朝官。

    其次是南阳诸郡不服他的统治,当地各大士族反对他篡位代隋,王世充不得已便让太子王玄应前去安抚南方各郡士族,但效果却不明显。

    第三件事就是朱桀给他带来的麻烦,襄阳郡、淮安郡这些曾经深受朱桀荼毒的郡县强烈要求杀朱桀谢天下,他们甚至组织了义军,驱赶王世充任命的太守,据城自治,王世充恼羞成怒,派杨公卿率军去镇压,但杨公卿却攻不下襄阳城,又被当地人烧了粮船,狼狈退回南阳郡。

    这天上午,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王世恽的府门前,王世恽是王世充的兄长,王世充原本想封他为齐王,但又怕触犯了张铉王爵,便改封为越王,同时任命他为尚书令,主管尚书六部,权倾朝野。

    王世恽远没有虞世基的才干学识,但贪赂索财却不比虞世基差多少,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府门前每天门庭若市,求官的、求门路的,抬着各种礼箱等待接见。

    看门人已经养成了一双犀利的眼睛,当华丽的马车到来时,他眼睛顿时一亮,马车上居然镶嵌着宝石,这会是什么人?

    这时,从马车上下来一名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子,对门房道:“我是从长安过来,我姓武,有重要事情求见你家王爷!”

    “先生可有拜帖?”

    中年男子取出一张蜡封的拜帖给他,门房接过拜帖,向宅内飞奔而去。

    这名中年男子便是李渊派来的特使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武士彟首先要来拜见王世恽,寻求王世恽的支持,让王世恽支持很简单,只要拿出让他动心的财宝便可。

    不多时,一名身着华服的年轻男子匆匆走了出来,正是王世恽之子王道诚,王道诚躬身行一礼,“我父亲在书房等候武先生,请先生随我来。”

    武士彟跟着他快步向府内走去,不多时来到王世恽的书房前,王世恽已在书房前等候了,王世恽长得白白胖胖,一张大饼脸,看起来就像一个和善的掌柜,只是一双小眼睛里充满了奸诈,总会不时暴露出他贪婪的一面。

    王世恽已经得知李渊派使者来洛阳的消息,但他却想不到武士彟居然会先来拜访自己,这令他满腹疑惑。

    两人寒暄几句,便走进书房分宾主落座,武士彟便将来意简单说了一下,笑道:“从前我们两家确实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成为过去,我家天子想和郑国修好,特来我的出使,还望尚书令在贵天子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好说!好说!”

    王世恽嘴上客气,但眼睛里的神情却表露无遗,不管是什么人,拿不出实惠的东西,他可不懂得什么叫美言。

    武士彟心中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放在桌上笑道:“这是我家天下送给尚书令礼物,也是一份心意,请务必收下。”

    锦盒看起来一般,用金线缠绕,当王世恽拿起来时,手中一沉,原来是金盒,他心中从充满了期待,慢慢打开盒子,里面红缎垫上竟然是一大一小两颗白珠子,大的如鸡卵,小的似鸽卵。

    王世恽心中猛地跳了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吗?

    夜明珠是帝王之宝,杨广也有十几颗,但他全部带去了江都,洛阳一颗都没有了,所以王世恽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实物,他心中只是疑惑,却不敢确认。

    武士彟起身放下锦帘,房间里顿时变得昏暗起来,只见两颗珠子渐渐开始变得明亮,越来越亮,王世恽激动得气都快喘不过来,他把珠子分开,很快两颗珠子又滚在一起。

    “这难道就是当年独孤信从巴蜀得到的那两颗母子夜明珠吗?”

    武士彟笑着点了点头,“天下独一无二!”

    王世恽把珠子放下,肃然问道:“唐天子希望我能帮什么忙?”

    他并不愚蠢,李渊把这么贵重的宝贝送给他,必然是有所重求,他未必能办得到。

    “其实只是一个小忙,我们想用潼关以东的土地换贵国的襄阳郡,另外还想租借淅阳郡的汉江航道。”

    王世恽半晌没有说话,他久久凝视着两颗夜明珠,他的眼睛也渐渐发出了贪婪之光。(未完待续。)

第824章 政治交换

    次日一早,郑国皇帝王世充在徽猷殿接见了唐使武士彟,武士彟进献了李渊的国书,代表大唐正式承认郑国,随即,武士彟和郑国君臣谈起了交换土地的条件。

    王世充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而是命人送武士彟回贵宾馆休息,这件事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御书房内,王世充负手来回踱步,他心中着实有点为难,崤关以西的土地一直是他的心病,崤关离洛阳太近,虽然大部分唐军都部署在潼关,崤关的唐军并不多,只有数千人,但还是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

    如果唐军愿意用别的条件把土地换给他,他当然求之不得,偏偏唐军也想要襄阳郡,尽管襄阳郡最近让他焦头烂额,但他也有南征计划,如果把襄阳郡换给唐军,他自己的南征计划就泡汤了。

    尤其换了襄阳郡,他又怎么向张铉交代,恐怕他和张铉的盟约就此断送了。

    王世充很纠结,也很犹豫,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和唐军交换。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楚王殿下求见!”

    王世充看了宦官好一会儿,才慢慢回过神,“哦!让他进来吧!”

    片刻,王世恽匆匆走进了御书房,早上王世充正式接见武士彟时他也在场,谈判时他保持了沉默,他心里有数,这种事情必须要单独劝他的兄弟。

    “微臣参见陛下!”

    “四哥就别客气了,自己人,听着怪别扭的。”

    “就算是亲兄弟,君臣关系也不能免,要不然会影响陛下的帝王之威。”

    “有什么事吗?”王世充笑了笑问道。

    “微臣是为唐使谈判之事而来,这件事微臣一直在考虑。”

    “那你是什么态度?”

    王世恽毕竟是尚书令相国,虽然才学一般,但还是有一点眼光和智谋,王世充非常倚重他,他想听听尚书令的意见。

    “其实微臣觉得这是个不错交易。”

    “为什么?”

    “陛下如果一天不解决朱桀之事,那就一天无法解决和襄阳的矛盾,但微臣知道陛下要考虑军心稳定,所以不可能动朱桀,这样襄阳郡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崤关以西关系到洛阳的安全,如果唐廷出兵,我们至少还能在崤关以西和弘农郡进行抵抗,给洛阳一个间隔阻碍,否则唐军直接兵临城下,会杀我们个措手不及,对我们的压力很大。”

    “这个问题朕也考虑过,但朕正考虑向南扩张,如果丢掉了襄阳郡,也就堵住了郑军南下之路,所以朕着实拿不定主意。”

    王世恽笑道:“陛下觉得李渊为什么要襄阳郡?”

    王世充一怔,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考虑,他一直在考虑自己,却没有考虑李渊提出交换土地的目的,王世充沉思片刻,蓦然醒悟,“难道他们也想攻打荆襄吗?”

    “除了这个原因,微臣实在想不到别的理由,唐军畏惧我们和北隋结盟,所以暂时不敢攻打洛阳,但张铉准备发动江南战役,李渊焉能不着急,他急于灭掉萧铣,使唐朝的疆域向南方扩张,如果陛下也想南征,那就和唐军的战略相撞了,那时唐军兵压洛阳,陛下回不回兵?如果放弃南征回兵,那么襄阳又有什么意义?”

    王世充终于被说动了,是啊!如果唐军向荆襄以及南方扩张,自己就很难和唐军争夺南方了,毕竟唐军对他的掣肘太大,那襄阳对他而言就真是鸡肋了。

    王世充沉默良久道:“朕就担心和唐军交换土地后,会惹恼张铉。”

    “这就是微臣要劝陛下的主要原因,当年祝阿县一战,陛下和张铉早已恩断情绝,所以张铉和我们结盟并非为什么情义,而是因为我们有利用价值,双方联手对付唐军,就算陛下和唐军换了土地,只要陛下的利用价值还在,张铉就不会和陛下翻脸,但更重要是,假如有一天张铉要灭我们,我们又向谁求救?”

    王世充眉头渐渐皱成一团,他终于明白四哥的意思,或许有一天他们真会和唐军结盟来对付北隋。

    王世恽又淡淡道:“我们夹在隋唐之间,最重要是掌握平衡之道,唐强则联隋抗唐,而隋强则联唐抗隋,陛下,我们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能真的得罪了唐朝,从目前的势态来看,很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唐军联手对付隋军。”

    王世恽的劝说使王世充幡然醒悟,他的兄长说得对,洛阳夹在隋唐之间,最重要的便是平衡之道,用襄阳郡换崤关以西土地,由此缓和他与唐朝的紧张关系

    王世充最终答应了李渊提出的交换土地建议,用襄阳郡交换唐朝控制崤关以西数百里的土地,并同意唐朝以一年万贯的价格借道汉水,唐军势力随即退到了潼关,王世充派朱桀率一万军队接管了崤关以西的土地。

    而在南面,李渊则任命武士彟为襄州总管,接管襄阳郡并负责整合襄阳郡的义军,武士彟受到襄阳军民的热烈欢迎,这令李渊欣喜万分,考虑武士彟手下人力不足,又任命左武卫将军桑县为副总管,带着二十几名精干官员并率三千精锐之军借道汉江乘船前往襄阳郡,协助武士彟整合襄阳义军并控制襄阳郡。

    由于王世充的出卖,使唐朝势力挤进了荆襄,荆襄的局势陡然间变得严峻起来,唐军开始大规模向襄阳郡运送粮食和军械兵甲。

    十天后,在王世恽的劝说下,王世充再一次答应了唐军的陆地借道要求,唐军老将屈突通率两万精锐唐军穿过了淅阳郡,直接进入襄阳郡,加上武士彟和桑显已整合完成的两万襄阳义军,唐军在襄阳郡拥有了四万大军。

    屈突通在襄阳郡打造战船,操练军队,储存粮食物资,积极进行备战,耐心等待着开春时节的来临。

    ......

    孟海公的军队已撤到了吴县,孟海公在吴县正式称帝,建立吴国,年号明政,册封儿子孟义为太子,兄弟孟啖鬼为大将军,他控制的疆域西至宣城郡,南至五岭,北达长江,东西长数千里。

    孟海公任命原沈法兴的长史韩儋和谋士毛文深为左右仆射,任命原会稽郡太守李百药为中书令,原郡丞殷芊为吏部尚书,又招揽了一批贫寒出身的江南读书人做百官。

    孟海公采用了严打士族,笼络底层民众的做法,宣布免除一切赋税,开始整顿军纪,不准军队再扰民,尽管如此,但由于之前他对江南民众荼毒太深,这一系列举动并没有能消除底层民众的疑虑,江南民众对他的支持始终处于低位状态。

    但对于孟海公而言,最急迫的事情并不是挽回底层民众的支持,而是隋军即将开始发动的江南战役,巨大的战争压力令孟海公寝食难安,就在这时,林士弘派使者前来和孟海公协商结盟,共同对付隋军南侵,这个举动令孟海公喜出望外,他当即答应了林士弘的结盟要求,同时应林士弘的要求派儿子孟义赶赴东阳郡金华县,和林士弘的儿子林正泰歃血为盟,两人并结为兄弟。

    二月初的江南已经有了一丝暖意,早春时节,小河里游着成群的鸭子,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垂柳开始发芽,牧童在牛背吹着横笛,一群群小鸟欢快地在头顶上盘旋。

    这天上午,在吴郡靠近吴县的江南运河旁,沿着官道走来一名年轻的货郎,他头戴软帽,身穿灰布短襟,脚穿粗布短筒鞋,腰间束了根布带,年轻人身材不高,长得矮矮墩墩,一脸老实憨厚,挑着一副满满当当的货担,手中拿着拨浪鼓。

    他一边走一边敲着拨浪鼓,身后跟着几名蹦蹦跳跳的小孩和两条吐着舌头的土狗,年轻货郎一点儿也不生气,满脸笑眯眯的,不是给小孩一点麦芽糖。

    这时,前面出现一座茶棚,货郎或许有点口渴,挑着担子加快步伐走进了茶棚。

    (未完待续。)

第825章 风雷之军

    由于还是早晨,茶棚里的客人不多,只有寥寥三四人,年轻货郎走到一名布衣老者对面坐下,一名伙计懒洋洋上前,“要点什么?”

    “一碗水,一个干饼。”

    “水不要钱,饼要五文钱,先说好,烂钱不收。”

    “前两天不是只要三文钱吗?”货郎眉头一皱。

    “你到底要不要?”伙计有点不耐烦了。

    货郎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袋,慢慢数给伙计五枚钱,又仅仅捂住钱袋,生怕伙计看一眼又少点两枚钱。

    伙计哼了一声,拿了钱走了,片刻给他端来一碗水和一个小干饼,货郎熟练地将干饼掰碎,放进水碗中,这时,他发现对面老者正全神贯注望着自己,便憨厚地向老者笑了笑。

    老者顿时对他有了好感,笑道:“听你口音,好像不是吴郡人。”

    “我是毗陵郡人,来吴郡谋生没几天。”

    “怎么会想到来吴郡呢?”老者问道。

    货郎叹了口气,“毗陵城遭遇屠城后,毗陵郡的人都差不多跑光了,但生活还得继续,想着吴县既然是都城,所以来吴县碰碰运气。”

    “你不该来吴郡,应该是丹阳郡,吴郡比毗陵郡好不了多少,你挑着这么多货,如果被士兵看到,你就惨了。”

    “不会吧!”

    货郎有点吃惊,“不是说吴王已经约束军纪了吗?”

    老者哼了一声,“这你也信,狗能改掉****的性子吗?他只是不允许军队有规模的屠杀,但他阻拦不了那些虎狼士兵的私下抢掠,现在年轻女子都不敢出门了,就算是吴县城内,孟海公下面,也有将领当街强抢民女,每天都会发生,孟海公管过吗?”

    货郎半晌没有说话,停一下,他又问道:“听说孟海公免除了一切税赋,是真的吗?”

    老者反问道:“你们毗陵郡免了吗?”

    “好像没人收税,但粮食还是会被抢走。”

    这时,伙计走过来给他碗里添满水,冷冷道:“如果不收税赋了,他的十几万军队吃什么?”

    老者笑了起来,“小哥儿一针见血啊!”

    他又对货郎道:“不征税赋,军队又不屯田,孟海公拿什么养活他们,我们吴郡人都说,他现在还有一点余粮,所以还装模作样收买一下民心,可等他余粮吃光,十几万军队要造反的时候,恐怕他连征税都来不及了,直接去各家各户抢粮,本来就是一只吃人的猛虎,还假装什么慈悲,小伙子,听我的话,赶紧去丹阳郡,在吴郡你活不下去的。”

    货郎有点惊慌起来,三口两口吃完了泡饼,又喝了半碗水,抹嘴向老者躬身施礼道:“多谢老丈提醒,我这就离去!”

    “快走吧!尽量不要走官道,走小路离开。”

    “晚辈不知道小路。”

    老者稍微犹豫一下,便从怀中摸出叠好的一册麻纸,“这个送给你了,上面有小道标识!”

    说完,老者丢了几文钱在桌上,起身便扬长而去。

    货郎一阵发呆,伙计走过来拾了钱,货郎连忙问他道:“这老者是谁?”

    “你连他都不认识,这便是我们从前的郡丞蒋元超,孟海公逼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孟海公又要装姿态,所以没有杀他,否则他早就被——”

    伙计用手掌向脖子上一砍,“明白吗?”

    “原来他就是蒋郡丞,不知他家住在哪里?”

    “住在前面不远处的蒋墩村,你问这个干嘛!”

    “只是随便问问。”

    货郎连忙挑着担匆匆走了,伙计望着他走远,不由摇了摇头,居然在官道上挑着货担,没有被抢被杀,当真是很幸运了

    丹阳郡码头上一片忙碌,一艘艘大船不断靠岸,将一袋袋粮食和麦杆捆扎的兵器卸下大船,码头上的物资堆得如十几座小山一般,码头上的数千名船夫驾着小船,将粮食和物资通过一条小运河运送进江宁城。

    码头已经被修葺一新,加固加长,可以一次性停泊更多的船只,不仅如此,江边还修建了两座哨塔,有哨兵警惕地注视着江面的动静。

    这时,张铉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正在码头上视察,张铉是三天前抵达江宁,早春已至,他们的战备也已进行到最后时刻。

    张铉站在一座亭子中,远远注视着忙碌运货的小船,他脑海里却在考虑着这次江南战役的一些细节问题。

    虽然大部分江南士族都愿意归顺北隋,但张铉并不敢掉以轻心,他知道江南情况十分复杂,虽然这些士族表示纷纷表示支持北隋,但并不代表他们对自己或者朝廷心悦诚服,很大程度上他们是被孟海公所逼,不得不向隋军求救,如果自己剿灭了孟海公后,会不会有势力感到心怀不满,又重新卷土再来?

    这个问题张铉一直在考虑,随着他所占的疆域越来越广,很多郡县军队已经控制不到,一旦再发生类似刘黑闼的起兵,恐怕他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将造反扼杀在萌芽中了,隋朝的另一个教训就是没有及时剿灭乱匪,杨广最初没有将这些乱匪放在心上,导致造反愈演愈烈,最后无法收拾,他必须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为了把造反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张铉决定建立一支直属于的快速反应部队。

    从一万斥候军中再挑选出最精锐的一千人,选用最好的战马,配备最精良的武器,使他们的战斗力达到五千人以上的效果,事实上,张铉已经命令沈光挑选军队,同时他也想好了这支军队的主将。

    这时,一名亲兵上前低声道:“大帅,他来了!”

    张铉回头,只见两名亲兵带着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将领快步走了上来,此人正是斩杀刘黑闼的刘兰成,沈光和房玄龄对他十分赞赏,极力向张铉推荐。

    刘兰成快步走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刘兰成拜见大帅!”

    张铉见他面相很亲善,是那种很阳光型的年轻人,心中不由对他有了几分好感,便笑问道:“你是哪里人?”

    “回禀大帅,卑职是齐郡邹平县人。”

    “原来是齐郡人,我看你的简历,你曾参加过左孝友的造反,是吗?”

    刘兰成脸胀得通红,“卑职那时才十八岁,还不懂事!”

    张铉微微一笑,“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能洗心革面,我会既往不咎,左孝友我不一样任命他为东莱郡太守吗?我也只是随便问问罢了。”

    “卑职不会再让大帅失望。”

    张铉点点头又问道:“练过武吗?”

    “练过几年,可惜卑职不能成为猛将为大帅效力。”

    “就算猛将也未必能杀得了刘黑闼啊!这个需要胆识,需要决断,需要胆大心细,冷静多谋,你都能做到,至于武艺,我觉得只是大将的发展方向不同,像李靖将军和徐世绩将军,他们都没有什么武艺,却能独当一面,你们沈将军也谈不上什么武艺,也能成为斥候军主将,你的发展方向不需要武艺。”

    刘兰成一直为自己武艺不高而耿耿于怀,但张铉这番话却如晨钟暮鼓一般令他幡然醒悟,大帅说得对,每个大将的发展方向不同,武艺并非必须,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刘兰成心中感激,又抱拳道:“多谢大帅教诲,卑职明白了。”

    张铉一伸手,“拿剑来!”

    有士兵递上一把宝剑,张铉接过剑缓缓抽出,看了看黑色无华的剑身,他将剑递给刘兰成,“听说你是用柴刀砍下孟海公的人头,也解除我的一大心腹之患,这把胜卢剑赏赐给你,以后就不要用柴刀了。”

    刘兰成双手接过宝剑,“大帅知遇之恩,卑职铭记在心!”

    张铉注视着他道:“我新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军队,名为‘风雷’,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这支‘风雷’之军的统领,你现在就去见沈将军,他会把军队和各种事项交代给你。”

    “卑职遵令!”

    刘兰成行一礼,匆匆下去了。

    这时,旁边一名士兵上前道:“启禀大帅,军师和凌参军回来了,在大营等候大帅!”

    张铉一直在等待凌敬的消息,他当即带着众人催马向大营奔去。

    (未完待续。)

第826章 战幕拉开

    大帐内,房玄龄正和凌敬在商议着什么,房玄龄刚从延陵城视察回来,延陵城也就是京口,是隋军的水师大营所在,这一次张铉将发动规模空前的江南战役,为了实现对江南各郡的有效控制,张铉从朝廷调来了十几名江南籍的中高级官员,包括中书侍郎萧瑀,萧瑀将被任命为江南行台尚书,全面负责北隋在江南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目前萧瑀等人正在江都组建尚书行台,而江南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这时,有士兵在帐外高喊道:“大帅到!”

    房玄龄和凌敬连忙站起身,帐帘一掀,张铉快步走了进来,两人连忙躬身施礼,张铉笑着摆摆手,“辛苦了,来!我们坐下说话。”

    三人坐了下来,亲兵给他们端来茶,张铉顾不上喝茶,先问房玄龄道:“孟海公那边有什么消息。”

    “孟海公还是老样子,急于享受皇帝的乐趣,不过我们的一名斥候却意外得到一幅地图,是原吴郡丞蒋元超给这名斥候。”

    房玄龄取出一幅地图递给了张铉,张铉接过地图问道:“蒋元超知道对方是我们的斥候吗?”

    “这名斥候扮作货郎,在茶棚遇到了蒋元超,他也不知道蒋元超有没有认出它,不过微臣仔细研究这张地图,发现这张地图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微臣觉得蒋元超已经看出了我们斥候的身份。”

    张铉打开了地图,地图画在黄麻纸上,长宽约五尺,画得密密麻麻,仔细查看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幅吴郡的水路图,包括太湖在内,画满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每一条河流旁都标注了可以通航的船只上限,张铉顿时喜出望外,有了这张地图,他们攻打吴县就等于长了一只眼睛。

    “看来到时候我有必要去拜访一下这位蒋郡丞。”

    张铉收了地图,又问凌敬道:“襄阳郡目前的局势如何?”

    张铉已经从洛阳情报署那里得到了王世充和唐朝交换土地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张铉立刻意识到了,唐军即将出兵荆襄,发动对萧铣的灭国战。

    不过唐军的这些举动尚没有影响到隋军的利益,只能说唐军是在隋军的虎爪旁抢夺一些零星的食物,所以张铉也并没有急于干涉此事,只是提醒萧铣必须进行战备。

    凌敬欠身道:“回禀殿下,唐军进驻襄阳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十天之内,唐军在襄阳郡已经拥有了四万大军,其中包括两万襄阳郡义军,主将是屈突通,武士彟出任襄阳郡主管,这也是和襄阳郡上下齐心协助唐军进驻襄阳郡有密切关系。”

    说到这,凌敬叹了口气道:“殿下,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殿下当初不该把襄阳郡给王世充,这个决定使襄阳郡从士族到普通民众对殿下都十分不满,失去人心,想挽回就难了。”

    “是和朱桀有关吗?”

    凌敬点点头,“这是这个原因,襄阳等荆北数郡对吃人魔王恨之入骨,殿下将襄阳郡交给王世充后,王世充便考虑利用朱桀来夺取荆北六郡,所以才激起襄阳等郡民众的强烈反弹,微臣去了一趟襄阳,发现襄阳民众已经将殿下和王世充并列为暴君了。”

    张铉心中有点苦涩,虽然他做事深谋远虑,但这一点他却没有想到,他只考虑到了给王世充开一个南下的口子,却完全忽略了襄阳民众的感受,导致于襄阳民众对自己的憎恨,令他始料不及。

    半晌,他也微微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