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熙快步走进了书房,只见父亲正坐在软榻上看书,他连忙跪下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虞世基笑着摆摆手,“坐下吧!为父有话对你说。”

    虞熙默默坐下,等待父亲的教诲。

    虞世基笑了笑道:“前天我让你兄弟回乡祭祖,你心中是不是有点疑问?”

    两天前,虞世基让三子虞柔回乡替自己祭祀先祖,由于长子虞肃早逝。实际上虞熙就是长子,所以替父回乡祭祀应该是虞熙去,轮不到虞柔,所以虞熙为了这件事,两天来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但在父亲面前他却不敢说自己不高兴,连忙欠身道:“孩儿不敢,没有疑问。”

    “你不用说这些言不由衷的话,我心里明白,但为父并不想说自己做错了。这是为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虞熙似乎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他低声道:“父亲有什么想法吗?”

    虞世基缓缓点头,“让你三弟回乡祭祀只是借口,实际上是让他回乡避祸,但为父真正看重的却是你,我已经安排好,让你今晚就离开江都北上东海郡,你去东海郡投奔张铉。”

    虞熙一下子愣住了。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谋远虑,原来父亲是让自己去投奔张铉。而让三弟回乡避祸,父亲真正看重的还是自己,他心中十分感动,却说不出话来。

    虞世基又微微笑道:“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投奔张铉怎么去东海郡,而不是去北海郡?”

    虞熙点点头。他确实有点不太明白,难道东海郡已经是张铉的地盘了吗?

    虞世基淡淡道:“事实上我早就知道张铉在东海岛上建立了秘密根基,驻兵三千人,战船近百艘,东海郡实际上已经是张铉的势力范围。我让你去东海郡,使因为张铉很快就会率军秘密抵达东海郡,你去投奔他,相信会得到他的重用。”

    “那父亲呢?”

    虞世基摇了摇头,“我必须留在江都,这是我的命运,早在天子登基时就注定了,如果我离开江都,我们虞氏家族将从此沉沦,不会再有出头之机,只有我留在江都,张铉才会接受你,你明白了?”

    虞熙心中暗暗叹息,他明白父亲的意思,张铉绝不会重用自己的父亲,也不会接受一个逃臣之子。

    虞世基又取出一封信和一只玉佩,“我这么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我将他分为两份,一份留给虞氏家族,而另一份作为晋见之资,你拿去给张铉,就算是我虞世基给他的资助,希望他将来能善待我的儿子和家族,财富我分藏在两处,一处我已交给你兄弟,另一处的藏宝之地我就给你了。”

    “父亲!”虞熙悲声跪下,垂泪不止。

    “快走吧!再不走城门就要关闭了,我已安排好,你从水路离去,快走!”

    在虞世基的严厉催促下,虞熙无赖,只得重重给父亲磕了三个头,起身含泪而去。

    ........

    尽管河北这几个月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包括幽州军也投降了李渊,但驻守在渔阳郡和潞水仓的八千隋军却仿佛变成局外人,河北和幽州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这支隋军由大将军李景率领,李景是隋朝老将,出身陇西李氏,现年已过六十岁,曾常年驻守幽燕两地,在第一次高句丽战役时,他因得罪宇文述而被贬为延安郡司马,雁门战役后,杨广终于记起这名赫赫有名的老将,任命他为雁门郡太守。

    去年李景又改任渔阳郡太守兼潞水仓总管,掌控着仓库内数十万石钱粮和无数军械兵甲,杨广给他的秘密任务是监视着幽州都督罗艺。

    李景虽然年过六旬,但依旧膂力过人,骁勇善射,他忠心耿耿执行着天子的命令,尽管河北风云变幻,但他守卫潞水仓的决心从不动摇,也不受到外界局势的任何影响。

    虽然李景同时兼任着渔阳郡太守,但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开始,他便将渔阳郡政务权力全部交给了郡丞,他自己则长驻潞水仓,几乎一天也没有去过渔阳郡。

    尽管李景为人十分低调,但并不意味着别人会将他忘记。

    这天下午,潞水仓大营外来了一名远道而来的使者。

    潞水仓实际上是一片仓库群,占地上千顷,由数百座巨大的仓库组成,八千隋军严密护卫着这座储藏了无数粮食物资的大仓库。

    前来潞水仓的使者正是李渊派出的特使武士彟,武士彟年轻时曾随父亲走南闯北,和李景有数面之缘,所以李渊特派武士彟来说降李景。

    两名士兵将武士彟带到一片校场前,只见须发皆白的李景正纵马疾奔,手执一副铁胎鹿角弓,在滚滚黄尘中,李景一记犀牛望月,背躺在鞍桥上连放三箭,箭箭射中空中半悬的靶子,激起四周士兵一片喝彩。

    这时,有士兵奔去禀报了李景,李景这才看见站在场外的武士彟,他催马来到场边,翻身下马,将铁弓和战马交给了亲兵,走上前笑道:“原来是武大郎,怎么,来我这里想淘点买卖吗?”

    李景明知武士彟已经是李渊帐下高官,不再是从前的木材商人,但他言语间依然毫不客气的暗讽武士彟。

    武士彟略有点尴尬,他苦笑一声道:“在下是奉唐王之令来见大将军!”

    “唐王?”

    李景脸一沉,“我不知道大隋几时冒出一个唐王,难道也和卢明月一样的魏王,和高开道一样的燕王,还是和王拔须一样的漫天王?”

    武士彟脸色变得苍白,他听出了李景语气中的憎恨,恐怕说降他是不大可能了,但职责在身,他又不能拂袖而去,只得委婉道:“我能否和大将军谈一谈?”

    李景看了他半晌,一摆手,“请吧!”

    两人来到了李景官衙,分宾主落座,有士兵给他们上了茶,李景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问道:“听说罗艺被你们封为北平郡王,这个消息可属实?”

    武士彟连忙欠身道:“确有此事,这也是唐王对河北的厚待,其实大将军和我家唐王同为陇西李氏,既然是族人,相信唐王会更加厚待大将军。”(未完待续。)

第619章 大军南下

    李景仰天大笑,他笑声一收,冷冷道:“说李渊是陇西李氏,也是哄哄那些无知的蠢人愚民罢了,李渊若是陇西李氏,他能立足关陇贵族?不要套近乎了,他不过六镇胡民之后,与陇西李氏没有半点关系。”

    武士彟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得勉强道:“是不是李氏族人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却很明确,如果大将军愿意效忠长安,唐王承诺加封大将军为渔阳郡王,食邑五千户。”

    李景轻轻哼了一声,没有接武士彟的话头,而是反问道:“张铉接受你们的册封了吗?”

    “这个我准备明天南下去北海郡。”

    “武参军觉得张铉会接受吗?我们不妨坦诚一点。”

    武士彟摇了摇头,“如果张铉肯接受,我们早就去找他了,唐王曾说过,如果张铉愿归降长安,天子甚至可以封他为齐王,食邑万户,但我个人觉得,张铉还看不上齐王。”

    “他并不是看不上齐王!”

    李景冷笑一声道:“他只是看不上你们封的齐王,如果圣上封他齐王,他怎么可能不接受,当然,我说的圣上不是你们长安的伪天子,而是真正的大隋天子。”

    武士彟苦笑一声,“这个我实难回答,但大将军能否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景抽出一支箭,‘咔嚓!’一声掰为两段,他将断箭递给武士彟,“你把它交给李渊,这就是我的回答!”

    武士彟无奈,只得收下断箭,对李景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大将军了。我们后会有期!”

    李景站起身,对手下冷冷令道:“送武参军出营。”

    就在武士彟离开潞水仓半个时辰后,张铉便在巨马河畔得到了斥候的情报,武士彟是被驱逐出了仓库大门,十分狼狈,也就是说武士彟说降李景没有成功。

    这也在张铉的意料之中。以李景的为人,岂能轻易屈服李渊的收买,李渊想收服李景不是靠收买能办到,必须在某种条件下,李景感其诚意或许才会投降,但李渊是得不到这个条件,除非他率军杀到河北。

    张铉在大帐内负手来回踱步,如果是自己去劝说李景又会如何?虽然收服李景也是在他的计划之中,但张铉心里明白。现在时机还没有成熟,过早下手只会适得其反。

    这时,旁边裴弘道:“武士彟说服李景失利,那他的下一步应该是来劝说大帅,虽然他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卑职觉得他还是会来。”

    张铉摇了摇头,“就算他来了我也不会见他,有的事情说穿了就没有意思了。”

    “既然如此。大帅为何不公开声讨李渊,斥其为****。号召天下豪杰共讨之?”

    裴弘的建议也说到了张铉的心坎上,这些天张铉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好处不言而喻,可以以正统自居,出师有名,但不利方面也有。就是自己将来会陷入被动,而且李渊很聪明,他扶植了代王杨侑为帝,就算斥责其为****叛逆,似乎效果也不会很大。毕竟他还没有篡位。

    所以这些天张铉一直在犹豫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江都的消息。

    正沉思之时,房玄龄快步走进大帐,满脸笑容道:“大帅,江都消息来了!”

    张铉精神一振,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消息,他急忙问道:“怎么说?”

    房玄龄将情报递给张铉,笑道:“确切时间是在中元节,距离今天还有二十三天,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张铉看了看情报,又沉思了片刻,便对房玄龄道:“我们必刻撤军南下河间郡,可让罗士信率一万军队驻守河间郡,其余大军退回北海郡。”

    说到这,张铉又对裴弘道:“我估计武士彟会很快来河间郡,裴参军负责应对他,就明着告诉他,我不见他,让他直接回去。”

    “卑职明白了!”

    裴弘行一礼,匆匆去了,张铉又对房玄龄道:“先生可告诉李清明,让他关注宇文智及的一举一动,有什么情报,可直接送到东海郡。”

    “大帅确定要去东海郡吗?”

    张铉点了点头,“能不能拿到宇文化及的嫁衣,我们就在此一搏。”

    “那罗艺这边怎么办?”

    “罗艺这边不急!”

    张铉淡淡一笑,“我们还要给罗艺创造条件,让他和李景火并,等二人鹤蚌相争,我们再来收渔翁之利。”

    张铉大军连夜离开了巨马河南撤,张铉随即任命徐世绩和罗士信各率一万军驻守上谷郡和河间郡,以防范罗艺率军南下,张铉随即率军离开了河北,向北海郡疾速赶去。

    四天后,大军抵达北海郡,但张铉并没有休息时间,他立刻率领三万精锐士兵登船南下,又让裴行俨率一万骑兵从琅琊郡南下,前往东海郡,水陆两军将在东海郡秘密汇合。

    东海郡是张铉之前担任江淮招讨使时秘密建立的一处根基,经过数年的经营,东海岛已经成为青州军南下的中转站,青州军在东海岛上修建了大型仓库,储存了数千石粮食,同时也修建了大型军营和码头,平时有驻军三千人,常驻船只达百余艘之多。

    七月初五,数百大船满载着数万士兵抵达东海岛,东海岛守将赵志带领十几名将领到码头前迎接青州军主帅张铉的到来。

    “参见主帅!”众人一起单膝跪下行礼。

    张铉笑着对众人道:“大家辛苦了,快快请起!”

    众人起身,张铉又道:“让大家守岛快一年了,这次任务结束后就换防,大家可以回北海郡和家人团聚。”

    众人大喜,一起称谢,这时,张铉又问道:“裴将军和他的骑兵来了吗?”

    “回禀大帅,裴将军几天前就到了,驻扎在陆地上,暂时不在海岛。”

    张铉点点头,“这段时间东海郡有什么事吗?”

    “回禀大帅,一切都很平静。”

    说到这,赵志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虞相国的长公子在东海郡,说是奉父亲之令来见大帅,我不知道他怎么会打听到大帅会来东海郡?”

    张铉微微一怔,居然是虞世基的儿子,他略一沉吟便问道:“此人现在在哪里?”

    “回禀大帅,此人现在就在军营。”

    “先去军营!”

    张铉和众人来到了军营,中军大帐已经安扎完毕,张铉走进大帐坐下,亲兵给他送来了茶,张铉一边喝茶,一边考虑虞世基的安排,这是虞世基的未雨绸缪,和裴矩一样,他们这些高官最先能感受到隋朝大厦将倾,所以纷纷替自己考虑后路,相比裴矩的先知先觉,虞世基还是晚了一步。

    但虞世基却把虞氏家族的前途放在自己身上,而不像裴家脚踏两只船,相比之下,还是虞家更有诚意。

    当然,虞氏家族是江南著名世家,如果能得到虞家的支持,对将来自己在江南站稳脚跟有着重要影响,在虞氏族人中,张铉更欣赏虞世南,而不是虞世基之子,不过虞世基的几个儿子都不错,除了继子夏侯俨以外,可以用之。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虞熙带了进来,虞熙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张铉果然来到了东海郡,他走进大帐躬身施礼,“参见齐国公!”

    “原来是虞公子,好久不见,令尊可好?”张铉微微笑道。

    “多谢大将军关心,家父很好,他有一封信给大大将军。”

    虞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张铉,张铉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虞世基在信中对自己充满了赞誉,在信的最后,虞世基恳请自己照顾他的儿子和虞氏家族,作为诚意,他愿将多年所得支援给青州军,同时他还会尽力让自己高升一步。

    这倒让张铉有了几分兴趣,虽然他现在暂时还不缺军费,但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一旦他将来扩张,那时他就会需要大量的钱财。

    虞世基还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升,却不知道他怎么做得到?

    张铉却不急着提钱的事情,笑问道:“虞公子现在已不做符玺郎了吗?”

    “我已经辞去职务了,现在只是一白身。”

    虞熙心中有点紧张起来,已经说到最关键时刻,张铉能给自己一个什么职务,他见张铉正在沉思,心中怦怦直跳。

    这时,虞熙忽然想起一事,暗骂自己糊涂,连忙取出玉佩道:“父亲将多年所得分为两份,一份留给家族,另一份则捐给青州军,父亲将给青州军的一份寄放在太原王氏家族,凭这块玉佩可以取出。”

    张铉暗暗点头,他还在想虞世基打算怎么把钱财给自己,原来存放在太原王氏,这个虞熙倒比他父亲坦诚,张铉接过玉佩笑道:“我能理解虞相国和虞氏家族的诚意,我非常欢迎虞公子到来,相信虞公子的才华在我这里有用武之地,如果虞公子不嫌弃,可暂时出任军师参军之职,协助房军师,他那边急需得力的助手。”

    虞熙大喜,再一次躬身行礼,“愿为大将军效力!”

    张铉笑了笑,随即吩咐亲兵道:“请军师过来!”

    (未完待续。)

第620章 虞氏大礼

    虞世基是个城府极深之人,自从他感觉到大隋将倾翻后,他便开始积极为自己的儿子和家族谋取后路了,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助杨广打压关陇贵族,得罪关陇贵族太深,独孤罗、元胄、元旻、贺若弼等等关陇贵族首领之死都和自己有关,他的儿子除了投靠张铉外,已经别无选择。

    但虞世基也知道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不像裴家能用联姻的办法拉住张铉的关系,而他除了部分钱财外,便没有什么值得张铉重视的东西,如果说虞氏家族在江南有一点影响外,可那也比较遥远,虞世基想来想去,他还有一样东西是张铉所需要,那就是他手中的权力。

    虞世基一直等了七天,他才终于等到了机会,这天下午,一名宦官跑来找到他,圣上有急事召见他,这是虞世基近两个月来第一次被天子召见,他知道这也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虞世基连忙换上朝服,跟随宦官匆匆向宫中赶去,他们来到了莲心殿,这里是皇后的起居之处,此时杨广就在皇后起居殿内与皇后说话,这也是极为少见的情形,杨广大部分时间都在酒色中度过,根本无暇来陪伴家人,只是今天他胸口剧烈绞痛,有宦官急报皇后,请来御医诊治,忙碌了半天才稳住杨广的病情。

    这一次萧皇后却没有隐瞒天子杨广,而是很明白的告诉他,他酒色过度,身体已羸弱之极,如果再放纵下去恐怕他性命难保。

    如果是往常,萧后敢这样说,杨广早就勃然大怒了,但今天杨广却没有发怒。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明白,那种心脏绞痛的感觉,使他觉得自己仿佛要死去一般。

    杨广有点心灰意冷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后事,他得考虑一下身后之事了,可酒色过度使他的头脑变得一片糊涂。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陛下,虞相国来了。”

    杨广半躺在软榻上,点了点头,“请他上来!”

    片刻,虞世基快步走了上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虞卿请坐吧!”

    虞世基坐了下来,眼前的杨广顿时让他吓了一跳。只见他双颊深陷,脸色惨白,眼睛变成了暗灰色,既没有了从前的生机勃勃,也没有几个月前的眼红狂暴,就像一个即将走到人生终点的老人,从天子身上,虞世基竟然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他忽然明白圣上为什么会找自己来。一定是想问问自己如何安排后事了。

    杨广叹了口气道:“现在的局势就算朕不多说,虞卿应该也明白。朕心中方寸已乱,朕想听听虞卿的方案。”

    虞世基这几个月早已深思熟虑,已经替杨广拟好了后事的方案,他不慌不忙道:“陛下,臣这些天和朝臣争论,有不少朝臣认为。陛下最好能传位给太孙,陛下作为太上皇便可安心养病,但微臣却认为现在万万不可传位。”

    传位之事也是杨广的一个心病,他一直踌躇不决,虞世基说万万不可。他倒有了几分兴趣。

    “为何现在不可?”

    “陛下,现在大隋的问题不在什么重振朝纲,而是在维持稳定,江都之所以还是大隋正统,关键就在于陛下还是大隋天子,没有人敢否认这一点,只要陛下一天是大隋天子,长安那边就一天是伪朝廷,可如果一旦陛下退位为太上皇,那么江都的正统性就降低了,毕竟燕王殿下年少,资历还差得远,天下臣民对他的认可度不高,反而会给长安机会。”

    杨广点点头,虞世基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如果他此时退位,就正遂了李渊的心意。

    想到李渊,杨广不由一阵咬牙切齿,但同时他也无可奈何,实在是鞭长莫及,杨广又疲惫地叹息一声道:“各地匪患皆不足虑,但李渊却是朕的心腹之患,他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将是我大隋的最大威胁,朕又不知该怎么应对他?”

    虞世基知道杨广会提到李渊,他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李渊虽然威胁巨大,但也有克制他之人。”

    “你是说张铉?”

    “正是!”

    杨广冷笑一声,“他也是野心勃勃之辈,和李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陛下,张铉的野心谁都看得出来,但毕竟他是承认江都朝廷,名义上依然是陛下之臣,这就是他和李渊的最大不同,微臣以为,现在我们的最后一线希望就在张铉身上,因为只有他能对抗李渊,甚至最后能剿灭李渊,如果陛下不好好笼络他,一旦他也公开支持长安,那我们真是大势去了。”

    杨广半晌才迟疑着问道:“虞卿认为他会投降李渊?”

    虞世基缓缓点头,“他至今没有公开指责李渊谋反篡位,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如果江都让他彻底失望,他有可能就会转而承认长安,至少他还可以从长安那边获得名份。”

    杨广沉思良久问道:“虞卿真觉得张铉能战胜李渊?”

    “陛下,张铉的实力和李渊也在伯仲之间,如果说张铉势弱一点,那只是输在名份上,毕竟李渊挟代王以令天下,而张铉只是一个齐国公,还不足以和李渊对抗,所以微臣建议陛下给张铉一个名份,一是断其投降长安之心,二是可让他继续安心为陛下之臣,微臣敢说,至少在灭亡李渊之前他不会有不臣之心,等他灭了李渊,我们再想办法来对付他,微臣认为对付张铉,至少比对付有关陇贵族支持的李渊要更容易一点。”

    虞世基之所以成为杨广的心腹,就在于他比谁都了解杨广的心思,他知道这些年杨广始终不正式立燕王为皇太孙,就是因为杨广无比眷恋他的帝位,根本不想传位给他的孙子。

    所以在众人都认为杨广应该传位给长孙时,虞世基却坚决反对传位,当然,他的理由也有一定道理,天子现在退位会造成混乱,从而影响江都正统,但虞世基反对的真正原因却是他知道天子恋栈不退。

    正因为虞世基精准地把握了杨广的心思,所以他的建议才会被屡屡采用,他这两个月只是没有机会见到杨广,只要见到杨广,他就有把握劝服杨广按照自己的思路册封张铉。

    虞世基知道杨广最恨的人是李渊,最担心、最恐惧的人也是李渊,只要能剿灭李渊,杨广会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自己能牢牢抓住这一点,那么杨广就一定会接受自己的建议。

    杨广果然被虞世基说中了心魔,他也意识到,只有张铉是制衡李渊的唯一力量,虽然张铉也野心勃勃,但正如虞世基所言,张铉毕竟还承认自己是隋臣,还承认他杨广是天子,可一旦张铉接受了长安的册封,后果就真不堪设想了。

    虞世基说得对,他必须笼络住张铉,让他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剑,斩断李渊的狼子野心。

    只要能剿灭李渊,杨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一点点爵位官职又算什么?

    “虞卿认为朕可以给张铉什么名份和李渊抗衡?”

    “陛下,李渊可是自封为唐王!”

    杨广眉头皱了起来,虞世基是想让自己封张铉为亲王,可张铉并非皇室宗亲,他怎么能封亲王,封他一个郡王就已经很勉强了。

    虞世基一心想给张铉送大礼,小小的郡王他觉得拿不出手,他又连忙道:“陛下,现在皇室宗亲可保不住大隋,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当年汉高祖不也封韩信为齐王吗?”

    一句话说透了杨广的心思,韩信封齐王又如何,不也一样死在天子手中吗?那就让张铉成为韩信第二吧!

    其实齐王是杨广次子杨暕的王号,后来因图谋造反而被杨广削去王爵,终身囚禁。

    秦、晋、齐、楚,这是隋朝最重要的四王,非帝王之子不能封,但为了剿灭李渊,杨广也豁出去了,他终于下定决心,把排名第三的齐王之爵封给了张铉。

    “虞爱卿说得对,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就封张铉为齐王,让他替朕铲除李渊。”(未完待续。)

第621章 宇文兄弟

    就在天子杨广和虞世基秘密商议应对李渊之策的同时,萧皇后匆匆走到殿外,对几名当值御医道:“圣上只是小恙,现在已经恢复健康了,不准出去胡乱宣扬,大家听到了吗?”

    几名御医连忙躬身施礼,“请皇后娘娘放心,我们绝不会出去乱说!”

    众人行礼而去,萧皇后还是不放心,又令人去将司宫魏氏找来。

    魏氏是个年约四十余岁的宫女,服侍杨广已近三十年,从一个小宫女一步步成为后宫中仅次于萧后的第二个实权者。

    魏氏的实权来自于天子杨广对她的信任,自从杨广沉溺于酒色后,连萧皇后也见不到他了,杨广的起居全部改由魏氏负责,正是在魏氏的精心安排下,杨广近一年来过着一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使萧皇后对魏氏极为憎恨,却又拿她无可奈何。

    不多时,去传信的小宦官跑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魏司宫说她身体不适,无法来见娘娘,只能改天再向皇后娘娘请罪!”

    萧皇后大怒,“小婢竟敢如此无礼,来人!给本宫将此婢抓来。”

    这时,一名宫女连忙对萧皇后低语几句,萧皇后一怔,随即惊讶地问道:“你说可是真?”

    宫女跪下道:“婢女所言句句是真,西宫早已传开,只是圣上不知道罢了。”

    萧皇后陷入沉思之中,准备去传令的宦官见势头不对,也不敢去传令抓人了。

    宫女告诉萧皇后,这个司空魏氏和宇文智及关系不一般,每天晚上都要去见宇文智及,这着实让萧皇后深感震惊。

    这个魏氏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姿色,年纪也大了。宇文智及不可能是贪图她的美色,他们夜间相会一定是另有所图。

    萧皇后起身想去密告天子,可一转念,天子对魏氏十分信任,自己若没有证据肯定拿不下魏氏,反而会打草惊蛇。不如先拿到证据再说。

    想到这,萧皇后叫来几名心腹宫女,对她们低声嘱咐了几句。

    ………。

    尽管萧皇后下令严密封锁天子发病的消息,但天子病重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宫里宫外议论纷纷,很多人担心之极,外围军心不稳已是不争事实,现在连宫廷侍卫也开始感到不安了。

    夜幕还未降临,一辆马车缓缓驶出内宫。停在一座官署前,一名四十余岁的宫装妇人在几名宫女的扶持下走出了马车,她便是手握内宫大权的司宫魏氏,或许是年长的缘故,魏氏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美貌,身体干瘦,脸上颧骨高耸,一双眼睛像鹰一样冷厉。看外貌便知道她不是一个善茬,江都宫中的宦官和宫女无人不怕她。

    她显然已经来到这座官署多次。也不用禀报,直接便向官署内走去,宇文智及闻讯迎了出来,躬身笑道:“魏姑娘来了。”

    魏氏见到宇文智及便眉开眼笑,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冰冷模样,她拉着宇文智及的手娇滴滴道:“二将军今天要怎么感谢奴家?”

    “今天有好消息?”

    魏氏笑着点点头。“让二将军满意的消息。”

    宇文智及大喜,连忙拥着她向内宅走去,半个时辰后,满脸春色的魏氏一边喝茶,一边对宇文智及道:“圣上今天发病非同往常。他是心绞痛,一度晕厥过去,和上次张医正告诉我的症状一模一样。”

    宇文智及激动得直搓手,他们大功要告成了,他又问道:“那宫中是什么反应?”

    “萧后下令封锁消息,可消息封锁得住吗?我已经让人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估计明天整个江都都会知道了。”

    “啊!你把消息传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