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充进去恐怕要不了多久,51军、57军的步兵排、步兵班就直接接受八路军的调遣了。因此,听了刘一民和曾中生的话,于学忠摇头谢绝,说是兵员补充的事情他自己想办法,不用麻烦八路军了。
前两个问题都有了解决办法,现在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收复费县、苍山县的问题。
当初罗荣桓同意把费县、苍山县划为于学忠部的防区,主要是考虑到鲁南多山,于学忠部初到山**。人地两生,山区便于坚守。加上有沈鸿烈和张里元部配合支持,
于学忠部应该可以在这里坚持抗战。令罗荣桓想不到的是,于学忠和沈鸿烈一见面就因为以谁为首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导致于学忠部和沈鸿烈指挥的吴化文新四师、张里元的保安部队配合不好,几次jī战下来就被鬼子赶出了费县和苍山县。
费县和苍山县是临沂屏障,也拱卫着这个沂méng山区,这一丢失,我沂méng根据地就门户洞开。因此,是必须要收复的,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刘一民这次既然决心大打,兵锋所指,首先就是鲁南失地。
按照刘一民的说法,小鬼子会的不少,竟然恬不知耻地重建了第十师团()!好,鬼子既然如此不要脸,八路军就让他们彻底把脸全部装进kù裆里!
刘一民的整体构想是以八路军鲁南军区司令洪超远指挥教五旅、
新五旅、鲁东南警备旅对陇海路东段连云港至徐州之间的日军第九师团实施小部队多批次攻击,使其不得增援鲁南战场:以鲁西南警备旅旅长陈士渠指挥鲁西南警备旅、鲁西警备二旅牵制徐州至商丘间日军:以教二旅旅长刘建立指挥教二旅、教六旅、新二旅向鲁西北日军发动攻击,牵制黄河以西日军;以泰西警备蒂旅长王建安指挥泰西警备旅、泰安支队对泰安至兖州之敌发起东西对攻,使其不能南下增援;以鲁东指挥部袁国平、许光达指挥济南警备旅、鲁中警备旅对济南周围的日伪军发起反击,牵制济南之敌,吸引鲁中之敌向济南增援:以教三旅旅长李清指挥教三旅、教四旅、教七旅、教八旅、胶东警备旅、清河警备旅在济南与周村之间布设战场,伏击鲁中增援济南之敌,争取消灭其一路;
以于学忠指挥51军、57军、新四师、张里元部在八路军至少两个炮兵团配合下,对kù河一线日军发起全线反击,吸引日军第十师团全力来援,刘一民亲率教一旅、新一旅、骑兵旅、新四旅、新八旅、防空旅、工兵旅、炮兵旅、辐重旅从天宝山区秘密杀出,抄日军第十师团后路,围歼第十师团主力于葫河一线。尔后,全军杀向津浦路,收复费县、苍山县、峄县、滕县,彻底切断津浦路。
刘一民这个部署,等于是调动山东我军全力与日军作战,一旦打响,那就是气势恢宏的大战场面。
于学忠听了以后直乍舌,他现在才见识了八路军教导师的实力,觉得沈鸿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时时处处不忘给八路军使点小绊子,要是他知道刘一民部兵力如此雄厚,还敢不敢做那些小动作呢?
这就是于学忠低估沈鸿烈了。实际上,沈鸿烈还不算什么,要是让何应钦、陈诚这些人知道教导师实力如此强大,恐怕马上就会想法加快限制**发展的步伐了()。这世上有些人因为理想不同、政见不同而起纷争,为了捍卫自己的主义,脑子里是没有什么怕怕和困难的。
这只是大的战役设想,具体的作战计划曾中生已经领着参谋处的**风、朱哲晓给做出来了,连各部队发起攻击的顺序、攻击路线、每一阶段作战任务完成时间都标的丰清楚楚。
有如此庞大的兵力配合作战,于学忠的信心起来了,说话的语气也硬实了,竟然站起来“啪”地一个敬礼:“刘师长,请放心,苏鲁战区部队保证完成任务!”
堂堂苏鲁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上将竟然给在**序列中属于地方部队xìng质的教导师中将师长敬礼,这话说出去别人一定会认为是杜撰。
不过,在场的罗荣桓等人却没有一点惊讶,觉得很正常。于学忠不向刘一民敬礼报告,难道要刘一民去向于学忠敬礼报告么?那简直是扯淡!
鲁南大战就这样敲定了。于学忠快马加鞭赶回kù河前线,八路军炮兵旅野炮二团、山炮团当夜离开驻地,向于学忠部防地赶去。
罗荣桓提出,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日草会不会从青岛、潍城向鲁东南方向实施偷袭。
这一点刘一民不怕,他留下曾中生和谭政坐镇大店,以后勤支队、
工兵三团、辘重三团、防空三团、山东抗日〖民〗主参议会警卫团组成东线支队,领导鲁东南根据地和胶东根据地所有地方武装,捍卫根据地。
刘一民交待的清楚,一旦鲁东日军向鲁东南根据地进犯,在全面坚壁青叶的基础上,yòu敌南下,为我军主力回师围歼该敌创造条件。
各位书友大大:山人一上班就忙,忙的象个什么似的。今天更新晚了。但接下来还有一章。请朋友们明天欣赏。@。
第八五五章密令
军情紧急,于学忠在离开大店时就用随身携带的电台,通知长官部秘书长兼政分会主任周从政通知51军、57军团长以上军官和新四师师长吴化、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到总部开会。等于学忠赶回驻地,就迅速召开苏鲁战区作战会议,讲了八路军决心发动鲁南大战、收复鲁南失地的作战部署。
苏鲁战区参谋长王敬轩是河南西峡人,黄埔四期步科和央训练团军官研究班毕业。
听了于学忠说的刘一民鲁南大战的部署后,王敬轩考虑了一会儿,说道:“按照八路军的部署,鲁南大战定然能取得战果。最起码,也可以消灭几千鬼子,把第十师团赶回铁路线上去。只是我军配合八路军打这一仗,损失恐怕不小。这不利于我们在鲁南持久抗战吧!”
王敬轩历史上到解放战争的时候被我军争取,在策反工作时被土匪杀害。但是,那是因为大势已去,他才觉悟的。现在,正是抗战早起,他还没有那觉悟。
王敬轩这一说,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不愿意了,马上站起来说道:“报告总司令:卑职认为王参谋长说的不对。要是没有八路军配合作战,我们现在可能已经被小鬼子赶出鲁南了。现在八路军发动鲁南大战,正是我军向鬼子报仇的良机。一战成功后,我军名扬天下,彻底洗雪东北军不抵抗丢掉东三省的骂名。我认为不但要配合八路军作战,还要全力以赴、不怕牺牲,在反击战打出我们的军威,不至于让八路军小看。”
这个时候,常恩多已经秘密加入了,和山东局保持着联系。
常恩多的话音刚一落地,57军军长缪征流就站了起来,指着常恩多就吼开了:“常师长,参谋长是你可以指责的么?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给我坐下!”
常恩多丝毫不惧,顶撞到:“物不平则鸣!这是作战会议,关系到大战胜败,总司令也是想听大家的意见。参谋长说的不对,我为什么不能说?”
苏鲁战区政治部将主任兼及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长、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周复,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参与组建复兴社,是核心领导成员之一,也是蒋介石派到苏鲁战区司令部的真正“监军”。蒋介石派周复到苏鲁战区来,用意不说自明。据说,周复经常偷听于学忠与部属谈话,惹得于学忠向一干亲信诉说周复太欺负人。当然,周复这是在履行他的职责。除了监视于学忠外,周复还致力于部队的爱国教育,鼓励官兵抗日杀敌,对jī励官兵士气起了一定作用。
历史上,周复在1943年日伪大扫荡牺牲于鲁安丘的城顶山,是著名的抗日烈士。
眼见常恩多和缪征流吵开了,在主位上端坐的于学忠面色阴沉,周复就开口了:“缪军长、常师长,稍安勿躁么!王参谋长说的有道理,八路军教导师是精锐,这一仗打下来,日军第十师团必受重创。但是,我军新败,伤兵满营,是得好好商量商量。再说,与八路军配合作战,恐怕得报请军委会批准。没有蒋委员长的命令,我们就和八路军配合作战,恐怕不妥吧?”
周复这一开口,会议室里马上就安静了。
五十一军军长牟珩沉吟了半天,说道:“刘一民是下决心打这一仗了,恐怕此时八路军的作战命令已经下达了。实际上,单单是对付第十师团,八路军不用我们配合就能打。于司令长官刚才讲了,八路军要出动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参战,还要动用两个炮团支援我军作战。我估计,这是刘一民部的全部主力了。鲁南是山区,八路军擅长山地作战,如果我军在炮火掩护下从正面发起反击,吸引鬼子注意力,八路军从鬼子背后突袭,小鬼子等于是陷入了包围圈。这仗要是再不打,我怕大家都会后悔终生的。”
于学忠介绍作战部署时,没有详细介绍鲁西、鲁、鲁南八路军各集团的兵力。原因是刘一民给他说的时候也没有说具体的部队番号和兵力,只是给他说在其它方向的牵制作战构想。就那,于学忠已经把八路军教导师的兵力规模判断了个七七八八,心惊不已。
牟珩说完,57军112师334旅667团上校团长万毅站了起来:“报告于总司令、王参谋长、周主任:我牟军长、常师长说的有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如果我军不与八路军配合作战,费县、苍山县何时能够收复?一旦八路军主力转向其它方向,日军集力量攻击我军,到时,我军就会孤军作战,伤亡恐怕更大!我667团愿意担任此次鲁南大战反击作战的先头部队,率先发起攻击。请于总司令长官、缪军长批准!”
地下党员万毅直接请战了!
缪征流冷冷地说:“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刚刚是一个师长指责王参谋长,现在又冒出个团长请战。我看,57军首要任务不是打反击战,而是应该整肃军纪!”
于学忠开口了:“主动请战有什么不好?军人么,就应该有杀敌报国之心。”
于学忠的意思从这句话里已经表达的很明白了,但是,部队复杂,苏鲁战区尤其复杂,蒋介石没少下功夫。不然的话,蒋介石也不会放心地让于学忠率领两个军到山东来了,万一投敌怎么办?万一被八路军拉跑怎么办?
果然,一会儿功夫,会议室里就吵成了一团,大部分人要求立即对日寇发起反击,小部分人主张先报告军委会,等待军委会的命令。
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是地方实力派,原来是服从沈鸿烈指挥的。沈鸿烈这一辞职,张里元觉得于学忠也靠不住,还不如自己单独干好。因此,他别出心裁,提出应该给八路军讲条件,此战过后,让八路军让出临沂,苏鲁战区司令长官部和省政府、第三区行政公署移驻临沂,这样才能更好地指挥鲁南抗战。
这个张里元在临沂保卫战的时候,曾经与日寇血拼,立下了战功,写下了他一生最光辉的一页。前一段八路军横扫鲁南时,张里元和八路军合作良好。也正因为如此,八路军非但没有整编他的残部,还给他派了几个干部,帮他整训部队。张里元也了得,硬是凭着他的第三区专员和保安司令的牌子,整合了鲁南一些地方武装,实力膨胀起来。特别是沈鸿烈和他会合后,秦启荣给他传达五届五全会精神,灌输了一脑袋的“剿共第一、抗日第二”的思想,让张里元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才会提出向八路军要临沂的想法。
吴化是西北军老人,是随着韩复渠到的山东。韩复渠被杀后,吴化的手枪旅基本上成了没娘孩。沈鸿烈正是看了这一点,才向蒋介石报告,把吴化部要到了山东,充当省政府的警卫部队。现在沈鸿烈走了,国民政府又没有任命新的省主席,吴化和他的新四师再次成了没娘孩。
说起来,沈鸿烈对吴化有知遇之恩。虽然不知道沈鸿烈是为什么通电辞去了山东省主席,但吴化不傻,他判断必然和八路军、于学忠脱不了干系。这个时候,吴化还没有投敌,还是坚决抗日的。但是让他率领弟兄们用血去给撵走沈主席的八路军、于学忠的功劳薄上添光彩,他是不乐意的。
因此,张里元一说向八路军要临沂,吴化也jī动了,马上就随声附和,说是张里元说的有理。偌大个苏鲁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山东省政府,应该前往鲁南心临沂办公。临沂地形好,易守难攻,相对安全。既然是两军配合作战,八路军就应该有点诚意,战后应该让出临沂。
临沂现在是八路军鲁南军区司令部和教五旅、新五旅旅部所在地。
这两个人一说,会议室里的人都觉得匪夷所思,那要是八路军不让呢?难道还要和八路军教导师打一仗么?这可是商量两军配合作战的作战会议,不是打内战的动员会。
会议室里吵得更凶了。
周复深深地看了张里元和吴化一眼。
最后,于学忠恼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杀敌报国是军人本份!八路军的所有牵制敌人的行动都是为了在鲁南围歼日军第十师团,不能因为我军配合不力影响整个战役计划。八路军的两个炮团很快就可以抵达,战机稍纵即逝。本司令长官身负苏鲁抗战重任,断然不会错失战机。此次鲁南战役,我军必须全军扑上去,用反击作战吸引日军第十师团主力来援,为八路军合围鬼子创造条件。周主任,立即向军委会报告,我军即将配合八路军发起鲁南战役。王参谋长,请你组织参谋处按照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分解各部队任务。”
于学忠这个时候才算是拿出了上将司令长官的气魄。
由于军情紧急,于学忠没有让军官们散去,而是一遍遍催促周复给军委会去电,催促军委会。
于学忠不知道,周复把经过他签字的给军委会的请战电报发出去后,又给蒋介石单独发了封密电,把张里元提议、吴化附和的向八路军讨要临沂的事情也报告了蒋介石。
军委会的电报倒是很快就到了。这个时候,第一次长沙会战刚胜利结束,蒋介石和军委会的大佬们都正在兴头上。
蒋介石以为刘一民起了争胜之心,不想让薛岳专美于前,才决心发起鲁南战役。因此,他对鲁南战役的计划倒是很赞赏,不管是华战场还是华北战场,能让小鬼子倒霉,蒋介石都是喜欢的。再说了,八路军愿意和鬼子死拼,蒋介石有什么不愿意的?因此,军委会的回电指示很明确,命令苏鲁战区长官部统一指挥山东各部队发起鲁南战役,务必歼灭日军重建的第十师团,打开鲁南抗日局面。
蒋介石也是高兴糊涂了,让于学忠统一指挥山东各部队,那不是说胡话么?说让于学忠指挥51军、57军配合八路军作战还差不多。
不过,蒋介石对沈鸿烈被赶出山东耿耿于怀,和何应钦等人爬在地图上看了好长时间、密议了一会儿后,蒋介石给于学忠发来了密电,让于学忠兼任山东省主席,并要他在鲁南战役发起后,秘密调动一个师,抓住八路军各部均在前线jī战的机会,进驻临沂。
蒋介石告诉于学忠,临沂地控鲁南,战略地位重要。进占临沂,可以与苏北韩德勤部相呼应,互相支援。因此,苏鲁战区长官部必须进驻临沂。同时,蒋介石命令于学忠,八路军两个炮团配合作战结束后,可以考虑命令刘一民将两个炮团调归苏鲁战区长官部指挥。至少要给苏鲁战区留一个炮团。
于学忠看完电报后哭笑不得,这都是什么人啊,这边和八路军配合作战,那边就磨刀霍霍准备抢占八路军的地盘、扣人家的炮团。不仗义么!
如果搁在没有进山东之前,于学忠也许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于学忠绝对不会执行蒋介石的这个命令的。因为他知道,一旦执行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那就等于是和八路军开战,于学忠不愿意也没有胆量那样做。
于学忠马上给蒋介石回电,陈述利害,并且拒绝担任山东省主席。
蒋介石一见于学忠不执行命令,还拒绝担任山东省主席,一边给于学忠回电,要求于学忠推荐两名下属作为山东省主席候选人,以备挑选;一边给周复发去了密电,命令周复在鲁南战役开始后,择机动员吴化部和张里元部进驻临沂。
蒋介石是权谋高手,说的是进驻而不是攻占或袭占。
鲁南大战还没有开始,就充满了诡异!
第八五六章 鲁南战役之动员令
第八五六章鲁南战役之动员令
于学忠哪里会知道蒋介石又给周复下了进占临沂的密令,他仍然中规中矩地给蒋介石回电,按照蒋介石的要求,上报了长官部秘书长兼政分会主任周从政和51军军长牟中珩两个人的名单,作为山东省主席的候选人,供蒋斟酌挑选。于学忠还特意把周从政列在前面,牟中珩列在后面,意思是要周从政主政,牟中珩主军。
发完给蒋介石的电报,于学忠不忘给刘一民拍了封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小号准时开业”
发完电报,于学忠继续召开作战会议。不过,这次他不让军官们讨论了,先宣读了军委会的回电,然后就让参谋长王敬轩宣读作战计划。
等王敬轩宣读完毕,于学忠站起来做战前动员:“这次鲁南战役,是国共双方军队继忻口会战后又一次密切合作的大会战,后来虽然八路军和**多次配合作战,但再没有过象这次这样两军一个作战计划的统一行动。八路军教导师威名赫赫,眼前的第十师团就曾经被八路军歼灭过。和八路军教导师配合作战,不能藏私,不能怕死,不能不拼命。因为刘一民在成都就曾经开记者招待会,说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丢失三千里江山,是中**队的极大耻辱。刘一民还说,他要是张副总司令,早就羞愧的上吊了。这说明我们东北军根本就不入刘一民的法眼,说白了就是他看不起东北军”。
说到这里的时候,于学忠就象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泪花花都在眼眶里打转。
这是给高级将领作战前动员,不是诉委屈的时候。于学忠调节一下情绪,转而说到:“自从卢沟桥事变以来,我东北军按照军委会的命令,以军、师为单位配属不同战场作战。许多部队都打出了我们东北军的威风,有的部队成团成团的阵亡。这种牺牲精神,不但军委会看在眼里,老百姓看在眼里,八路军也看在眼里。如果没有我们以前的战绩,以刘一民和教导师的威名,他们会主动让我们配合作战么?要知道,教导师消灭那么多日军,什么时候向军委会提前报告过啊?那都是谋定后动,一举成功。因此,这次我于学忠感激八路军,感激刘一民,承蒙他们看得起,愿意让我们参加战役行动。就凭这一点,弟兄们都得打起精神,挺起胸膛,要给我们东北军争脸,给张副总司令争脸,给国民政府争脸,给蒋委员长争脸那一支部队畏敌不前,我丑话说到前头,不要怪我不讲情面”
会议结束后,于学忠特意找来政治部主任周复、参谋长王敬轩、57军军长缪征流,再一次给他们做耐心的说服工作。这一次,于学忠说的很实在,那就是眼下的山东战场,八路军可以不用理会苏鲁战区、山东省政府,苏鲁战区和山东省政府却离不开八路军。没有八路军的支持,粮食从哪里来?地盘从哪里来?补充兵员从哪里来?没有了这些,51军、57军、新四师就成了无根之萍,打一仗消耗一部分。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光的。
缪征流不服气,说是可以靠打鬼子缴获。
于学忠不客气地说缪征流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靠打鬼子缴获?能打得过鬼子么?要是能打得过鬼子,在东北好好享福就是了,何必撤进关内呢?要是能打得过鬼子,北平、天津、济南、太原、上海、南京、杭州、安庆、南昌也不用丢了。
周复慢悠悠地说:“苏鲁战区领导江苏、山东两省抗战,山东省政府领导山东全省抗战。只要八路军服从苏鲁战区和山东省政府领导,统一军令政令,统一财政税收,51军、57军、新四师的困难就不是困难。”
于学忠不知道周复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反正他对周复也没什么好感,直接指着周复的鼻子就教训开了:“书生气,书生气我问你,你凭什么叫八路军教导师服从我们领导?你知道不知道刘一民收拾何健、迎击薛岳的故事?知道不知道那么残暴的马步芳、马鸿逵为什么那么怕刘一民?就凭51军、57军四个师、八个旅现在不足四万人的兵力,就想让刘一民俯首称臣?太天真了吧我痴长几岁,比你们经历的多。我告诉你们,这世上啊,就是那么回事儿,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张大帅当年是依靠几十万东北军称霸东北、染指北平政府的,蒋委员长也是凭仗着黄埔学生为骨干的中央军统一中国的。眼下的山东,是刘一民说了算,不是我于学忠说了算。几个师团的小鬼子都不放在刘一民眼里,想打哪个打哪个,想公审哪个公审哪个,我们这点兵力在他眼里算什么呢?要想让刘一民低头,我估摸着怎么也得有几十万的兵力才行。”
王敬轩不服气,说司令官长八路军威风,灭东北军志气。刘一民教导师就是一个师,撑破天,大不了他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能拿装备精良的51军、57军怎么样?如果他不服从于总司令长官命令,可以以违抗军令罪名给予武力处置。总比现在听他号令强。
于学忠才明白这几个都是坐井观天,苦笑一下,耐心地说:“八路军教导师有一个炮兵旅,光派来支援我们的就有两个炮兵团。而我军每师只有一个炮兵营,总共四个炮兵营。八路军教导师有一个防空旅,全部装备日造高射炮、高射机枪,我军每师只有一个高射机枪连总共四个高射机枪连。你们说,刘一民敢不敢指令我们配合他作战啊?”
缪征流、周复、王敬轩这才垂下头去,不再说话。
51军军长牟中珩来请示于学忠:“这次打仗我们拼不拼?”
牟其中是于学忠的嫡系,接替于学忠担任51军军长。
于学忠回答的很干脆:“拼啊!我们在打内战中是出名的部队,现在打日军不拼还行?不拼还能对得起中国人吗,在中国还站得住吗?”
牟中珩说:“拼到什么程度为止呢?”
于学忠想了一会儿,回答说:“你拼个七八成,留个根,好补充。”
牟中珩这才敬礼离去。
51军、57军开始投入战前准备了。
鲁南战役最大的问题,就是于学忠部配合作战问题。接到于学忠的电报,刘一民喜得眉梢上都是笑意,拿着于学忠的电报,连连夸赞于学忠识大体、顾大局。
罗荣桓没有刘一民那么乐观,提醒他注意,对于学忠部要多留个心眼,防止战役进行中间会发生什么变故。
还能有什么问题?于学忠铁定是不会和日军联手对付八路军的,大不了就是战役进行中间,于学忠部突然撤离防地,趁八路军主力都在前线,进占鲁东南根据地。对此,刘一民不怕,他相信于学忠的脑子不会进水到那种程度。如果他胆敢在前线撤兵进占鲁东南,刘一民就会冒打内战的危险,一举歼灭之。刘一民是穿越者,知道未来国共内战不可避免,蒋介石和他的**,最终都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长征路上,死在他手里的**多了去了,他可没有那么多什么违反不违反统一战线的顾忌。
但这是打仗,是动辄就会让多少人掉脑袋的大事,刘一民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什么事情还是多留个心眼好。因此,刘一民特意命令李凌风派出两个特战小队,隐蔽接近于学忠部,严密监视于学忠51军、57军和新四师、张里元部行动。
罗荣桓这才放心。
大战之前又传来喜讯,罗荣桓夫人林月琴再次生产,诞下一名女婴。罗荣桓喜得情不自禁,要刘一民给女儿起名。刘一民这才想起自己从苏皖地区回来后还没有见过林月琴,光知道给她布置任务、让她去做唐秀儿的思想工作、给唐秀儿当红娘了,竟然不知道林月琴就要临产了。
刘一民先给罗荣桓道喜,然后就说对不起,嫂子都临产了他还不知道,还在给嫂子布置任务。这兄弟当的,唉,太不仗义了。
不等刘一民道歉完,蔡中就催促刘一民快点给婴儿起名。
刘一民想了想,以商量的口气对罗荣桓说:“政委,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罗南下,我军正要发起鲁南战役,这个孩子来得好,预示着我军旗开得胜,起名南下,以资纪念。另一个叫罗兰。兰草寓意高洁的品格。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气质如兰,满腹才学,为我们未来的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罗荣桓一听就说:“两个名字都要,大名南下,和他哥哥的名字东进正好对应,别人一听就知道是我教导师大军的后代。小名兰兰,希望她长大后象你说的那样,成为有才学的姑娘。”
看着罗荣桓一脸喜气,刘一民喊来赵小曼,从兜里掏出两块钱,交待赵小曼去买只鸡、买点鸡蛋、白糖,到医院去看看林月琴。刘一民说:“罗政委两口子出生入死,家人都不在身边。我们不光是他们的生死战友,还是亲人、家属。你去医院伺候一天,表表心意。”
赵小曼不接刘一民的钱,说是她有钱,津贴一直攒着呢
刘一民说:“你有钱是你的,我的钱是我的心意。执行命令”
赵小曼接过钱走了。
罗荣桓和刘一民共事日久,对刘一民的情意也不用说什么感谢之类的话,那都是多余的。
蔡中看着赵小曼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这女娃子的命都可以给你,那是什么情分?两块钱还分什么你的我的?不长记性”
刘一民就当没有听见蔡中的话,反问蔡中:“任莹嫂子是怎么回事?肚子好像没什么动静。”
曾中生在一旁笑道:“老蔡一去鲁西就是大半年,他老婆肚子要是有动静,那就见鬼了。非得让保卫部查查不可”
蔡中也自嘲道:“就是,参谋长说的对。这一去鲁西大半年,好不容易回来了,任莹又被师长、政委派去做唐秀儿的工作,给她当红娘。我老蔡哪有机会去收拾老婆啊”
蔡中这一说,刘一民就想起来教育转化唐秀儿的事了,忙问蔡中任莹他们的工作有效果没有?
蔡中摇摇头说:“唐秀儿有种,根本就不理会任莹她们,在医院里吃饱喝足就是依依呀呀地说日本话。听李凌风说是在背诵日本的诗歌。给她找对象的事也八字没一撇,没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