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见倪华站起来,大家都有点吃惊,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倪华定定神,眼睛往刘一民脸上瞟了一眼,这才柔声细语地说道:“沈主席,你这个姓秦的长官没有绅士风度,说话有失厅长身份。今天晚上是八路军宴请你们,就是从礼仪上说,不管有再大的问题,也要等饭后再进行商谈,不应该破坏欢宴的气氛。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沈鸿烈没有想到八路军的人还没有回答,倪华反而站了起来,更没有想到倪华竟然拿着秦启荣的礼仪说事,一时间有点失神,说不出话来。
倪华见沈鸿烈哑口无语,轻轻一笑,接着说道:“我说秦长官有失礼仪,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他辜负了八路军将士的心意。别的情况我不知道,我所在的师野战医院的情况我知道。就是我们的重伤员,每天吃的病号饭也仅仅是比轻伤员略好一点而已。说句不怕沈主席笑话的话,我从美国不远万里的回来,路上还遭到日军军舰、飞机追击,差一点葬身大海,我的爱人刘一民贵为一师之长,也没有敢用公家的钱请我吃一顿饭。他要那样做的话,就不是统帅教导师的刘一民了,同志们、战友们都会看不起他的,八路军的纪律也会处分他的。今天这顿饭,虽然比不上战前济南大饭店里的水准,但也绝对是战士们费心制作的。这一顿饭用的食材、酒,放到做生意的有钱人那里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们那些为抗日而流血牺牲的的战士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昂贵了。要不是考虑沈主席是行政院任命的山东省主席,来一趟不容易,八路军会舍得这样铺张么?你们想想,教导师是陕西抗日特区的地方部队,国民政府不拨一分钱经费,从来不问这支部队有饭吃没有、有衣穿没有、伤员有药没有。这支部队有义务宴请国民政府的省主席没有?教导师的困难你们体会不到,因为你们是国民政府的高官,可以随时给行政院、给委员长打电报,要军费、要薪水,而且一打报告就批准。教导师的困难你们能体会到么?他们的盛情难道不值得珍惜么?”
倪华人才出众,美丽得犹如天使。自从认识刘一民后,又刻意学习刘一民的普通话。吴侬软语的底蕴加上普通话的发音,娓娓道来,说得沈鸿烈等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有秦启荣倔强地瞪着眼,看着倪华一言不发。
刘一民心里高兴的差一点喊出来,好在他还知道自己的身份,强忍住激动坐在那里,只是深深的看了倪华一眼,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罗荣桓也只是在西安倪华离走前和她长谈过一次,当时这丫头哭的满脸是泪,并没有深谈,对倪华的才学知之不深,只知道她的手术水平很高、很高,被战士们誉为红菩萨。这个场合、这个时候,倪华的一席话,让罗荣桓大为震撼。要知道,由于倪华身份特殊,又不是党员,没有人对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要是有的话,那也是师长潜移默化的教育。罗荣桓感觉,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确实不简单,绝对不只是专业水平高,而是综合素质整体高。
蔡中和刘一民是战友加生死之交,心里之所以一直对刘一民和倪华相恋有疙瘩,主要就是担心倪华复杂的家庭背景会影响她的立场,进而给刘一民惹来麻烦。倪华这个时候站出来这样说话,等于是在表态,蔡中哪里会不清楚?他心里不由赞叹:这丫头,行
刘一民的一眼一点头,全都落尽了倪华的眼里。
倪华心里一阵气苦,狠狠地剜了刘一民一眼,心里暗骂几声“负心贼”,又说道:“沈主席:我还年轻,又长期在国外读书,对国内的情况不熟悉,说错了请你包涵。在我想来,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了,国共双方也早已合作抗日了,红军也改编成八路军了,这个时候再说什么违犯政令、军令建立政权的事情有什么意思?八路军在山东任命县长、区长违法,那八路军没有打进山东前日军委任了那么多的汉奸当县长、区长,国民政府追究过没有?这些事情我虽然不懂,但是道理在那里放着。在我想来,八路军委任地方官员,组织老百姓起来打鬼子,绝对没有错。什么时候把鬼子赶跑了,我们的国土都收复了,再来讨论政权建设问题会更有意义。承蒙沈主席说我是孙夫人、蒋夫人的亲表妹,对我又非常尊敬,那我就说句公道话。这山东的局面是八路军流血牺牲换来的,是从鬼子手里夺回来的,从团结抗战的角度、从鼓励各部队积极抗战的角度、从奖励有功将士的角度,国民政府都应该给教导师的首长们任命合适的职位,而不是今天委个主席、明天派个司令这是明显的在欺负老实人难道让日本人悬赏200万银元取其首级的刘一民就这么不入国民政府各位领袖、大员的法眼么?沈主席,请你给蒋委员长、蒋夫人带个话,要是他们真心支援我们抗战,不要说派省主席、战区司令了,就是派个卫生兵来我们都欢迎。要是他们派的都是一些指手画脚、吹毛求疵的人,那就请他们以后不要再派了。你想啊,一边得和鬼子拼命,另一边还得从战士们伙食费中挤出钱来招待不知好歹的人,还得打嘴皮官事,还得防备着有人背后告状,谁能受得了么”
倪华最后的话简直就是夹枪带棒的逐客令了,太不客气了,甚至有点泼妇骂街的味道。听的沈醉心里不住声地骂这女人被灌了**汤了,忘了自己是什么人了,彻底和刘一民尿到一个壶里了,白费了委员长和夫人对她的关爱了。疯了,彻底疯了
何思源是山东有名的教育家,在鲁北一带威望很高,他是沈鸿烈随行人员中抗日意志最坚决的,历史上日军为了对付他,曾经把他的夫人抓起来,逼他就范,结果他利用夫人是在天津意大利租界被抓的事实,誓死不屈,逼意大利领事向日军施加压力,迫使日军不得不释放他的妻儿,书写了一段奇特的抗日传奇。
见秦启荣满脸不服气,马上就又要站起来和倪华辩驳,何思源一把拉住他,低声说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秦启荣恨恨地看了倪华一眼,嘀咕了一句“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沈鸿烈来济南的山东财政厅长王向荣不是个好货,这家伙,能在日军攻击下带着民生银行的人去偷偷地看花柳病,就知道他在财政厅长任上弄了多少好处,干了多少龌龊事。
自从见到倪华那一刻起,王向荣就惊为天人,眼睛也花了,脑袋也晕了,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坐到酒桌上后,他的两眼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倪华,就差流哈喇子了。气得坐在他身边的山东省政府秘书长胡家风狠狠地踢了他几脚,还伏在他耳朵上悄声地说:“看你那猪头样,小心刘一民拿枪崩了你”
胡家风的这几句话起作用了,王向荣总算清醒了一点,有点畏惧地看了刘一民一眼,这才想起自己是在成师团成师团地杀鬼子的刘一民的司令部,面前的玉人又是他的妻子、蒋夫人的亲表妹,光凭自己兜里那两个贪污弄来的钱,可是入不了人家的法眼,再不识趣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家人就只能去黄河里面打捞自己的尸体了
有点清醒的王向荣,老老实实地喝了杯酒、吃了口菜,就听到了秦启荣的挑衅。心里正在骂秦启荣没有眼色呢,倪华就站起来说话了,这家伙脑子又不清楚了。
倪华刚一讲完,王向荣就迫不及待地就鼓起了掌。边鼓掌边喊:“倪小姐人漂亮话也漂亮,讲的好,讲得好”
就这还不算,王向荣色迷心窍,竟然色迷迷地看着倪华继续说道:“倪小姐,能不能赏光让在下做个东呢?我知道这济南城哪个饭店最好,你想吃什么都行。吃完饭我还可以陪你去买布料、买首饰。”
这一下,整个饭厅里的人都惊呆了,饶是沈鸿烈经历过几次舰队叛变、差点丧命的惊险场面,也吓得两腿发软,知道再不说话的话,王向荣可能就没命了。慌忙站起来,张嘴就要骂王向荣王八蛋。
沈鸿烈的话还没骂出来,站在一边警卫的李小帅和黄飞虎就双双扑了上来,抓起王向荣就扔到了门外。很快院子里就传来了王向荣杀猪一样的声音。
倪华开始的时候气的脸色煞白,到后来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偌大一个饭厅,三桌子客人,全部傻呆呆
刘一民的语气比黄河封冻后结的冰层还冷:“我说韩向方坐拥十万精兵,怎么还没见到小鬼子的影子就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原来都是一群这样的货色”
说完,刘一民不再理会沈鸿烈,站起来走到倪华身边,拉起她的手,哄劝了几句,牵着倪华的手走了。
这种结果谁也没有想到
沈鸿烈额头上全是汗,不停地向罗荣桓道歉,说一定从严惩处王向荣,让他向刘师长和刘夫人道歉。
蔡中走过来坐到沈鸿烈身边,倒了杯酒,哧溜一声喝的一干二净,放下酒杯说道:“沈主席,你的道歉太晚了,从严惩处也用不着了。王向荣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仗着当了几天财政厅长弄了几个糟钱么?瞎了他的狗眼,也不看看教导师是什么部队,我们师长是干什么的。东久尔宫捻彦王牛不牛?那是日本天皇皇后的亲叔、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亲侄儿、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谷寿夫牛不牛?那是攻占南京的第六师团师团长、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牛不牛?那是日军朝鲜军第十九师团师团长、第十二军司令官。你看看他们都到哪里去了?还有那个什么第一0八师团的师团长下元熊弥,他是被我们师长用毛笔、铅笔、钢笔给活活钉在墙上俘虏的。第一0九师团长山冈重厚,是被我们师长叭勾一声,一枪毙命的。叫我说,做人首先得本分,可不能不知道自己是老几,谁都想欺负,谁都敢欺负不识字也摸摸招牌,看你能惹起惹不起。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见沈鸿烈脸上的热汗直往下淌,蔡中还嫌自己吓唬的不够,又喝了口酒,继续说道:“倪华可是孙夫人、蒋夫人的亲表妹,蒋委员长待她就像自己的亲妹子一样,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按过去老话说,那是真正的皇亲国戚,金枝玉叶一样的人物。你想啊,倪华在美国那么多记者面前揭露日军的侵华暴行,争取美国人民捐款捐物,支援我国抗战。连罗斯福总统都接见了她,称她是东方女性的杰出代表。全国人民提起刘一民、倪华,那个不伸大拇指?你们山东省政府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一个小小的财政厅长就敢犯上作乱,公然调戏先总理中山先生和蒋委员长至亲、抗日无敌英雄刘一民夫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要搁在前清时期,那是要灭九族的现在是民国时期,不兴灭九族了。但是,王向荣如此大罪,必须严惩沈主席,你说光是道歉能行么?我们枪毙他不过分吧”
沈鸿烈此时方寸大乱,还说什么统一政令,只顾得不停地点头。
蔡中哈哈一笑,把酒杯往地下一摔,扬长而去。
罗荣桓这两天正在发愁怎么应付沈鸿烈一行呢,这下好了,一了百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沈鸿烈再也不可能指手画脚提要求了。
刘一民走了,蔡中走了,罗荣桓不能再走。
罗荣桓嘴里说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手里不停,给沈鸿烈和其他客人倒酒,还招呼曾中生、胡底和贺兴华给客人们倒酒。
沈鸿烈哪里还有心情再吃饭,恨不得现在就离开饭厅,免得在这里丢人现眼就推说一路劳累,要去休息。
罗荣桓劝沈鸿烈想开点,王向荣官声不好,是一只蛀虫,要是沈主席真的不舍得,喝完酒后他去劝劝师长,把王向荣交给沈主席处理。不过得秉公处理,不然的话没法向蒋委员长、蒋夫人和刘师长两口子交待。
酒是喝不下去了,饭也吃不下去了,冷静下来的沈鸿烈仔细一想,就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是彻底完不成了。就算没有出王向荣这档子事,任务也完不成。倪华的话说的那么明白,傻子都能听出来。就这刘一民、罗荣桓还什么话都没说呢?这济南也不是久留之地,还是赶紧撤回河南,向蒋委员长报告,请他另派高明。实在不行,也得请他给自己调一支军队来。这光杆省主席实在是难当
秦启荣虽然上过山东理工学校和黄埔军校,但思想偏狭,一贯**。他这次来济南踌躇满志,计划要把散落在鲁南的第三区专员张里元、鲁中的第八区专员厉文礼联络到一起,再把清河的张景月等人联系起来,利用山东省保安司令部的名义,整编扩大部队,在山东八路军的心脏里插钉子、塞棍子,牵制八路军的发展。没有想到只说了一段话,还没有挑起国共纠纷,就被倪华教训了一通。刚想着要辩驳一番,就被何思源拉住了。接下来就发生了王向荣那把脸丢到姥姥家的一幕,算是把秦启荣气的手脚冰凉,浑身麻木,嘴里不住声地咒骂王向荣是王八蛋
沈醉想不到一场好戏这样结束,差一点想飞身而起拦住黄飞虎和李小帅,抢回王向荣。但那也只是差一点而已。沈醉是行动特工,头脑灵活,知道在这里动武纯粹是自寻死路。不动武还好,碍于团结抗日的旗号,八路军就是再烦自己的通讯联络组,也不敢公开撵自己滚蛋。要是一动武,事情就麻烦了,刘一民很可能当场就会把自己击毙,还会给自己安一个偷袭长官的罪名。
沈醉只能傻坐着,心里一遍遍地骂这些蠢货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时间不长,就在罗荣桓正在劝慰沈鸿烈的时候,李小帅进来了。
向罗荣桓敬礼后,李小帅大声报告到:“报告政委,王向荣交待,他在担任山东财政厅长期间,共贪污军饷、盐税、烟草税几百万元,是个大大的贪官”
沈鸿烈的脸一下子拉的老长、老长。
第六二六章 前兆
教导师欢帅沈鸿烈一行的晚宴草草结束,但余波不断。
送沈鸿烈一行回住处后,罗荣桓马上给〖中〗央和八路军喜部发了电报,详细报告了事情经过,请示如何处理王向荣。
〖中〗央的指示是:一、公布王向荣贪污军饷、盐税、烟草税的事实,王向荣交沈鸿烈处理。注意斗争策略,不能让国民党方面认为我方有意驱沈出鲁,影响统一战线。
六届六中全会结束后,朱老总、彭老总和八路军在山西各师的首长都以急行军的速度乘车、乘马返回了部队。
太行山的冬夜是寒冷的。
刚刚返回总部的朱老总、彭老总和左权副总参谋长围坐在一个火盆前,就着油灯正在商讨敌情。
由于刘一民迅速脱险,日军的钓鱼行动不得不中止,相反还得紧急调配一饥师团的指挥官,顾不上再设置陷阱寻歼、诱歼我军。但是,由于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到太原督战,山西日军第一军其它部队仍然在忙着备战。各方面情报反映,山西日军很可能正在筹划一轮攻势作战。目前急需判明日军的攻击方向,好采取对策。
机要参谋送来罗荣桓的电报后,朱老总笑着对彭老总和左权说:“正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个王向荣虽然是草包,但也发挥了草包的利用价值。好,这一下省了我们多少事!”左权这段时间独立支撑总部的工作累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见朱老总心情好,就开玩笑:“这王向荣纯粹是个晕儿吧唧的色狼,也不看看刘一异是什么人,就敢打他媳妇的主意。我看,把王向荣枪毙了算了,这样会让沈鸿烈颜面尽失,灰溜溜地离开山东。同时,也杀一儆百,给刘一民减少一些麻烦。不然的话他打鬼子的时候还得操心会不会有人打他漂亮老婆的主意,会分心的。唉,找老婆千万不能找太漂亮的,麻烦啊!”
朱老总看了一眼左权,仍然笑眯眯的:“道理人人懂,问题是人人都做不到。”左权此时正处于热恋中,女方叫刘志兰是北师大毕业的参加过一二九〖运〗动,长的很漂亮,体态玲珑,皮肤白皙,写的一手好文章,还有一手好字。历史上,左权夫人有领袖夫人中“头号美女”的称谓,现在多出了个刘一民多出了个唐星樱、倪华,这个称谓还不知道huā落谁家呢。
听朱老总的话里有打趣的意味,左权嘿嘿一笑,马上调转矛头,对朱老总说:“彭老总刚刚新婚夫人是有名的美女加才女,我看,是不是让彭老总请个客,让总部的同志们也给新郎官端杯酒么!”
彭老总在返回前线前和浦安修结婚,现在确实还是新郎官。不过,他不理左权的话头凝着眉头,半天才说:“这确实是驱除沈鸿烈的好机会。不过,我们不能杀王向荣杀了日后会成为国民党右派攻击我们的借口的。还是交给沈鸿烈,逼沈鸿烈杀王向荣。左权就按这个意思给刘、罗回电。”
朱老总说到:“还得提醒一下刘一民,不要陷于这些具体事务中,聚精会神考虑战局。这类事情交给罗荣桓处理,罗荣桓比他年龄大,经验多,比较冷静,处理这些政治斗争方面的问题比他考虑的要全面。日军目前虽然没有发动攻击,但一旦发动攻击,必然是攻势凌厉。现在不同于过去,山东是我军收复的最大面积的沦陷国土,举世瞩目。从抗战大局的政治需要考虑,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说转移就转移,象济南就必须得固守,最起码在日军进攻时也要坚守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我军实施机动作战,给日军指明攻击目标。这个问题可不好办,搞不好就要蒙受重大损失。得让刘一民上报作战预案,我们一块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没有。”
彭老总接道:“对头。必须先敌部署,先敌行动,先敌攻击,彻底打乱小鬼子的战略部署。不过,我们不急,不能催。战机没有出现,催也没用。刘一民下一步作战的基本原则在六中全会发言中己经讲了,要他积极组织实施就走了。山东方面当务之急是稳定根据地和编组补充部队。只要这两条干好了,仗就好打了。倒是山西方面,我们不能被动,得准备打仗,牵制一下日军,让他们不能从容部署攻击。”
就这样,总部给刘、罗发来的指示电一是趁势驱沈出鲁,二是责成罗荣桓负责处理与沈关系。三是抓紧备战,准备做好反围攻作战斗上报作战预案。
沈鸿烈回到住处后,马上下令准备出发,明日一早离开济南。
秦启荣对沈鸿烈的决定不服,提出应该报告蒋委员长,请求指示。这山东不能就这样便宜八路军,最起码也要和厉文礼、张里元他们汇合,帮助他们发展壮大队伍。
沈鸿烈是被王向荣的事情气晕了,秦启荣这一说,他马上就明白了,自己没有撤出山东的权力,那得蒋委员长批准才行。不经批准擅自撤离,是要执行纪律的。
于是,沈鸿烈给蒋介石发去了急电,详细报告了到山东后的经过,把刘一民、罗荣桓、蔡中、倪华说的话整理后全部上报,把王向荣的表现和他招供的内容也都报了上去。
在电报结尾,沈鸿烈写道:“委座:经一路观察,八路军在山东已经站稳了脚跟。除非日军象上次一样集中全力扫荡,否则,山东必将成为第二个陕西。”
蒋介石是在重庆接到沈鸿烈的电报的。
吃晚饭的时候,蒋介石约汪精卫共进晚餐。
蒋介石一身戎装汪精卫却是身着黑色的中山装,看上去保养得很好的,不负他美男子的称号。
两个人吃的是西餐。
雪白的桌布、餐巾,衬得高脚杯里的白开水务必的晶莹剔透。
蒋介石态度很好,询问各机关撤退到重庆后的工作情况。
自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急于了解〖日〗本政府的底线。1937的7月31日中午,蒋介石在南京召见了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年轻的对日谈判高手高宗武,想听听他对中日形势的看法。高宗武向蒋介石夸下海口,请求承担对日最后交涉的重任,要以自己的热诚去说服〖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使日军从华北全面撤退。
对狂妄、幼稚的有点可爱的高宗武提出的请求,蒋介石并未表达明确意见。但是,下午的时候,刚从外地回到南京的汪精卫也紧急召见了高宗武,对高宗武的想法流露出了几许赞许。
高宗武觉得自己施展身手的机会到了,想通过外交手段让〖日〗本退兵”实现和平。
当晚”迫不及待的高宗武就找到“满铁”南京事务所所长西义显,请他通过满铁总裁松冈洋右的协助,直接沟通与近卫文鹰的联系。结果自然是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淞沪会战时,高宗武和一帮悲观政客、文人为了躲避日军对南京的轰炸,躲到了周佛海家的地下室。这下好了,高宗武是有名的〖日〗本通,成了这帮人的座上宾,每天穷聊神侃,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应当在胜败未分之际,最好进行外交,以外交的方式来结束战争。
这个想法与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不谋而合,不经意间”汪精卫就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高宗武多次拜见汪精卫,主动请命,要求赴沪与〖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接洽停战。汪精卫将高宗武起草的对日外交进行步骤与要点转呈给蒋介石,蒋介石的答复是时机未到,令高宗武十分沮丧。
后来,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战事”高宗武私自派遣外交部亚洲司第一科科长董道宁赴上海,秘密会见〖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试图让日方降低条件”从内部促成陶德曼调停。结果可想而知,兵锋正盛的日军一心灭亡〖中〗国,哪里会真正和谈?
直到〖日〗本政府发表第一次近卫声明,关闭和谈大门,中日两国互相召回大使,高宗武还挖空心思地想创造奇迹,重新打开与〖日〗本的谈判之门。
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副主任周佛海,与高宗武心意相通,乘便向蒋介石进言:高宗武是个相当有用的人才,把他留在汉口是没有用的,不如派他去香港收集〖日〗本的情报。蒋介石没有觉察到周佛海隐秘的内心动机,采纳了他的建议,还从每月的军事机密费中支出6000元港币,作为高宗武的活动经费。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长罗君强奉命为高宗武开了一张军用出差证明书,信笔填上了“高特派员宗武”的字样。
从此,高宗武在香港干起了为中日和平谈判穿针引线的活儿,并与〖日〗本参谋本部谋略课课长影佐祯昭接上了头。蒋介石也曾经接见过他,做过指示。卢沟桥事变时主张不扩大事态的宇垣一成出任外相后,蒋介石曾经命令张群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身份给宇垣一成发过贺电,并令高宗武向〖日〗本方面传话,告诉他们:〖中〗央军尚有百万军火,即不再输入尚足两年之用,日军即使攻下武汉,国民政府内弈亦决不会起变化。
蒋介石的本意走向〖日〗本显示实力,促使〖日〗本主动求和,以争取有利态势。不料,胆大妄为的高宗武,远远的超出了蒋介石的底线,竟然告诉〖日〗本人汉口有个以汪精卫为首的和平派,竟然与〖日〗本人相约共同开展和平〖运〗动。到最后,高宗武竟然跑到〖日〗本去,与小鬼子坐而论道,畅谈和平,搞出了一个让蒋介石下野、由汪精卫出面主持和谈的荒唐方案。〖日〗本陆相甚至公开发表蒋介石必须下野的声明,来配合高宗武的活动。
这下,把蒋介石彻底惹恼了,下令断绝和高宗武的关系,停发活动经费。但是”这也让汪精卫知道了〖日〗本人有意让他出马的消息,开始指示高宗武、梅思平为他的全权代表与日军谈判了。
就在11月12日,汪精卫的代表高崇武和梅思平与日方的今井武夫和伊藤芳在上海〖日〗本大特务头子土肥元贤二的私宅“重光堂”的房子中举行预备会议接下来又进行了长达八天的会谈,达成了秘密协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重光堂密约”。其要点就是**与投降四字。
这个时候,梅思平已经返回重庆,将密约交给汪精卫过目,并初步商定就在后天,也就是12月8日逃离重庆。现在就等蒋介石离开重庆了。
高宗武与〖日〗本接触的事情是高度机密,外人是不知道的。但蒋介石从头到尾都知道的很清楚,只不过他不知道汪精卫派高宗武与梅思平和日军谈判、签订《重光堂密约》的事情。因此,当**方面通报审讯谷寿夫有关情况和最高法院报告审讯尾高龟藏的情况后,蒋介石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主要是谷寿夫等人对这些情况了解的很少,只是交待〖日〗本政府有诱降〖中〗国第一流人物的计划,其它的诸如主要联系人是影佐祯昭、今井武夫这样的情报,蒋介石早就从高宗武那里得到了报告”比谷寿夫他们清楚的多了。
在蒋介石想来,日军诱降国民政府头面人物这种企图应该自始至终都存在,但不可能得逞。因为他自己既不会下野也不会投降,第二号人物汪精卫也不会上〖日〗本的当。虽然汪精卫和自己经常意见相左,有时甚至闹的很僵,但汪精卫早就是国民党的主要领袖之一,在国内、党内地位很高,不象那些地方军阀或者北洋军阀余孽”没有和日军媾和的必要。就是汪精卫的和平论调,蒋介石也认为正常,两国交战,战与和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打到最后还是要以和平收场的么!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蒋介石这人猜疑心极重,他还是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今天约见汪精卫,就是想敲打敲打,那和平论调吆喝几声可以,不能当真。
汪精卫这个时候一心想逃离重庆,到西南去重组政权”与日本进行和平谈判,哪里有心思陪蒋介石吃饭。但是做贼的人最怕别人发现蛛丝马迹,何况审问谷寿夫、尾高龟藏的事情他也知道”心里警惕性极高。
汪精卫很快就把政府机关到重庆后开展的工作向蒋介石通报了一遍。
蒋介石听后,说了几句嘉勉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就说据谷寿夫、尾高龟藏等日酋交待,〖日〗本特务机关有诱降国民政府高级领导人的意图,并与相关人员秘密接触。这是日军认识到军事上不可能迅速灭亡我国,改从政治上采取措施了,目的是诱降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让我们内部分裂。我国党政军各部门首长都要谨慎言谈,不给〖日〗本留下可乘之机。
汪精卫早已经料到蒋介石会有此举,也想好了对策,他连客套都省了,直接说到:“国事败坏到今天的地步,连武汉、广州都丢了,总应该有人对此负责。兆铭反复思量,作为党的副总裁和行政院院长,实在无颜再尸位素餐。经反复思考,愿意与蒋先生共同辞职,以谢天下!”
汪精卫这是以进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