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医女-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君候是一直支持他的。

    他已经没有了父皇的宠爱,只能靠阴谋上位,要搞阴谋,就离不开钱,离不开方君候。

    汉王心里默默的安慰着自己,看似想了很多,其实只是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表情肃然道:“既然表哥说有危险,那本王现在就走。”

    方君候心里本没有底,汉王看上了林孝珏,他很怕跟汉王到最后,他们家还是报不了仇。

    现在看汉王的态度,好像并没有因为周清媛要谋杀林孝珏而生气。

    方君候是个心思极重的人。

    汉王怕他多想,又道:“事不宜迟,现在就走吧。”

    方君候点点头。

    本来他们也不需要带什么东西,汉王叫上七九,准备出发,陡然间回头看向方君候:“表哥说发现有人跟梢没跟来吧?”

    方君候心中一松,摇摇头道:“没有,我出门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伯府离市场很近,平时都有牲口叫唤,今日我出门却异常安静,这就肯定有问题。”他一笑,又道;“我知道锦衣卫执行任务的时候会提前清场,就想到了,而且周侧妃久久没有消息传回来,我就怕她把您供出去,所以十分小心,确定把人都甩了才敢过来,这边还没被人盯上。”

    这就是方君候心思缜密的好处。

    汉王松了一小口气,还有一大口,等他离开京城再喘吧。

    五日后韩大人的大案牍术见了成效,一个叫林英的人,皇城一个小小禁卫军,祖上并无产业,俸禄也不高,名下确有好几处房产,再一细查户头,他和汉王妃的父亲沾亲带故。

    锁定了这个人,锁定了房产,李固信带着人,终于在林家附近的宅子找到了汉王的落脚点,屋子里有汉王呆过的痕迹,不过已经人去楼空了。

    林孝珏处理完姨娘的尸体,回到百花深处,李固信到百花深处找她,把情况告诉给她。

    “那天车上坐的是方君候,甩开我们之后,他应该就跟汉王通了气,汉王当天就走了。”

    或者躲到起来,但依照汉王的谨慎,是不会留在城里了。

    他们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林孝珏暗道可惜,不过老天照顾汉王,偏偏就让方君候起了防备,没办法。

    李固信有些不甘心:“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发现我的?”

    林孝珏也想不通,难道方君候已经聪明到全身长眼睛,还可以透视的。

    想不通,就再演习一边,他让李固信再次布置一次,然后跟着李固信到了现场,走在角门前的巷子口。

    她突然一顿,看着西市的方向摇摇头。

    “我知道了。”

    李固信顺着她的方向看,除了层层的屋檐,什么也没发现啊。

    林孝珏很无奈的摇摇头:“平时,这附近应该有牛马的声音,你给清场了,没有。”

    问题竟然是出在这,李固信深蹙了眉头,方君候还真是谨慎啊。

    院子里,下人禀告方君候:“伯爷,外面有一男一女在咱们门前鬼鬼祟祟的走。”

    方君候当即变了脸,心想汉王都已经走了,难道还有人盯着他们家?那是什么事呢?

    让下人再去探来。

    这回下人一脸迷茫的回来:“人又走了。”

    所以根本就不是来监视他们的人,是他们自己草木皆兵。

    方君候坐到屋前空地的躺椅上,账本盖住脸,太累了,有林孝珏这样心狠手辣的敌人,每天都要提心吊胆,实在太累了。

    听说汉王逃走了,周敬之是最沮丧的。

    这是他懂事之后,姐交给他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让他给办砸了。

    正好这天他又要看周云锦,顺便到林孝珏书房中认错:“可能是我想吃那个梨,所以就被方君候给发现了,以后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本来与他无关,林孝珏想了想他所犯的错误。

    抬起眼睛点点头:“确实,这次是放走了汉王,好像是小事,但如果汉王以后真的当上皇帝,咱们家就会覆灭,那时候危险就大了,大哥老实,其他弟弟现在看来,也不如你硬气,你以后要独当一面,这样心大可不行啊。”

    原来姐对他寄予那么大的厚望。

    周敬之立即变得严肃:“姐我以后不会了。”

    林孝珏道:“下次疲惫了,就睡觉,什么事都不要做,你要知道,再大的事,都不如人命重要。”

    周敬之全部牢记于心。

    林孝珏见他往心里去了,暗暗一笑,也不枉费她这么骗他,是希望他以后做事小心。

1114 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天一天比一天凉,又到了肃降的季节。

    汉王方家那边全部消停了,家里交给周懿之打理,家外交给周敬之撑门楣,街上有那么多合作伙伴,还有钱勇等人操持着,周清池在外混了两年半,也成了生意通,可以独当一面的管事……周清云旁氏张氏,亲戚有风少羽靖江王做依仗,内外都没有什么烦心事牵扯。

    换季又是疾病多发的时候,林孝珏接下来的日子可以安心的顾着医馆的事。

    进货,配药……很忙。

    还要跟合剂局联手,配一些廉价有效的药,发给穷苦百姓,她只是个人,不是国家,再有钱,也无法接济整个国家的穷人。

    所以只能希望着,希望着技术越来越进步,文化越来越多元,经济才能越来越发达,人们才能不为贫穷和疾病发愁。

    这些就要靠逸风那边的人才了。

    值得提的,逸风他们的蒸汽机已经很成熟,正在琢磨火车车头。

    忙完这些,马上就进入冬季了。

    天,干冷冻人,正是还没有落雪,却已经不见色彩的时候。

    百花深处的宅子里,大家学的昏天暗地,离春闱满打满算着还有五个月,这时候不使劲,难道还等三年吗?

    林孝珏也不再讲课了,他们接下来的日子是自己悟道,不会的问。再讲,就嚼不烂了,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

    林孝珏在宅子里,起的就是监督的作用,因为她总是唱黑脸的。

    所以闲暇时候,她又可以写她的书籍。

    这次在酝酿一本讳疾忌医的合集话本子,回归老本行。她发现还有很多人不懂医,对医术的认识,还存在于祖传秘方,包治百病上,要么就怪力乱神,这样会吃亏的。

    这日阳光耀眼,她屋里生了地龙,很暖和,坐在案前笔耕不辍。

    户部韩大人突然造访。

    田管事告诉林孝珏;“穿着便服,马车没有徽记。”

    林孝珏就明白了,是有特别的事。

    按照礼节,人应该请到花厅去的,可是这样的打扮,就得找个私密一点的地方了。

    林孝珏让田管事把人请到书房来。

    男人会客,亲密的人才到书房,偏偏这个公主的书房,跟男人的一样,都是商量大事的地方。

    韩大人常跟林孝珏有合作,不觉得别扭。

    林孝珏早已在门口相迎,韩大人见了礼,她便把韩大人请进来。

    林孝珏本不会客套,难得的,她认得韩大人的妻子,于是寒暄着问了韩夫人的近况。

    这位公主这么对妻子这么上心,真让韩大人受宠若惊,答了话,接下来二人的谈话,就更亲近了。

    于是韩大人说了来意,太子已经下了命令,要求户部尽快完成土地丈量任务。

    韩大人觉得这个差事很棘手,想问问林孝珏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案。

    本来丈量土地的点子,就是林孝珏提出来的,为了增加朝廷税收,免得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所以说,这是一次针对特富人的行动,而社会中,这些人往往都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人,不好轻易动手,因为不知道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林孝珏老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首先丈量土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最少也得三五年才能全国推广。

    人力物力也是问题。

    还有最可怕的,就是在测量中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因为未知,所以可怕。

    林孝珏让韩大人稍等,从书架中间抽出一本账册模样的东西,然后交给韩大人。

    “这是很多人的心血,其中记录了全国各地的土地状况和富户占地情况。”

    又拿出一本:“还是很多人的心血,制定了土地测量的详细计划,兴许大人能用得上。”

    韩大人是大案牍术的高人,对数据账目过目不忘。

    他很快就看出了林孝珏为什么要一直强调,是很多人的心血,因为提出的问题太具体了,不是亲自调查过的人,不会想得出来。

    解决的方案也用心,不是对这个国家充满了一腔热血的热爱,也写不出来。

    还有其他数据……

    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做不来这个东西。

    韩大人看的热血沸腾,心内百感交集,这是公主带人计划的,为什么他们这些官员做不到。

    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明明应该是他们来做啊。

    林孝珏见韩大人脸涨的通红,将茶水推给韩大人:“不急的,就是为大人准备的,大人可以拿走看。”她以为韩大人是心急,看热了。

    韩大人听见公主关切的声音,汹涌的思绪一下子平复下去。

    他摇头道:“先说正事。”抬起头看着林孝珏:“公主,您这个粮仓计划是何用意,好像跟土地丈量无关。”

    韩大人看的两本册子,是林孝珏加上学子,还有南北掌柜,商队,很多人很多人一起完成的,林孝珏心里早就背的滚瓜乱数。

    韩大人问的地方,她也有数。

    道:“这个是杜绝土地兼并的根本,大人想,富户的土地为何会越来越多?说他们欺男霸女,都是抢来的,也不尽然,大多数都是放债放出来的。”

    韩大人在户部坐了多年侍郎,对高利贷的事深恶痛绝,可是没办法,百姓要用钱,就有借贷,百姓也明白这东西碰不得,可是没钱也得借啊。

    他点点头:“不可避免。”

    林孝珏摇头:“可以避免,万事万物都是参差不齐的,人有懒惰的,有勤劳的,有聪明的,有笨拙的……因为这些先天的生理因素,会造成后来的社会差距,看似是无能为力的,但是绝不是这样,我们还有朝廷,有权力机构,如果就任由百姓凭着生理条件自生自灭,那要权利机构干什么。”

    韩大人听得认真。

    林孝珏继续道:“所以要设立粮仓制度,除了吃喝嫖赌的不算,大多数,正常的借贷都是因为天灾**吃不上饭,所以要朝廷干预,首先要明确,民间可以借贷钱财,但利息要有额度,不准超过上限,再次是朝廷也提供借贷,比如粮食,在缺粮少粮年头,朝廷的粮仓借粮给百姓,等丰收年头再把借出去的粮食收回来放到粮仓里,这样朝廷也不亏,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还能有个出路。”

    “别以为这是对百姓的恩赐,其实是维稳的手段,百姓安稳了,大家才有好日子过。”

    金字塔真的是上面的人重要吗?

    下面根基稳了,你才能在上面呼风唤雨,下面根基不稳,摔的疼的是最上面的人。

    韩大人听完先是愣愣的看着林孝珏,后差点五体投地给她跪下,如果事情真的能按预想的设定走,就不会再有大批量的土地兼并问题,确实是在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1115 睡不着

    有的政策是很好,但是一实施往往就成了祸事,原因可能是因为政策不够成熟,像王安石变法,基本上把社会的个个阶层人都得罪了,最后失败了。

    这个粮仓制度林孝珏不怕他不成熟,之前朝廷就有设立,之所以没有执行下去,是因为人的原因。

    监督部门不作为,放出去的粮不收,或者都中饱私囊了,所以这个制度就形同虚设。

    还有就是这个粮仓,会抑制民间借贷,触动了有些人的根本利益,那些人就开始反对,懈怠,来阻止好的政策,所以跟政策不成熟比较起来,如果执行不到位,那才可怕,人的因素,才是至关重要的。

    林孝珏跟韩大人讨论了一下午,就是讨论如何减小人为因素的干扰,监督机构一定要到位,执行的人也要可靠。

    然而这两样东西,不是嘴一说就行的,还要具体落实。

    韩大人这一下午听到了太多他以前没想过的问题,说不出是什么感觉,胸中满满的,像是又什么东西要喷发而出。

    同时又自惭形愧,他是男人啊,读圣贤书,宦海浮沉这么多年,但学会的好像都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为什么这种实在事,就一点都考虑不到呢?

    林孝珏到后面明白了他心中的矛盾。

    其实官员们大多还是好的,能走正道成功,谁会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投机倒把呢?

    不够好的是腐朽的官场文化。

    他们科举不考经济问题,不考现实社会问题,不考军事本领,考的是锦绣文章,凭的是舌灿莲花,这样一种选拔方式,官员们不懂,也想不到该如何解决社会矛盾,该如何去预测王朝的未来。

    他们只能凭借儒家那一套规矩来管理国家。

    他们能想到的就是,稳定,稳定,在他们执政的日子里,王朝一定要稳定。

    稳定的同时,自己不要被皇帝厌恶。

    可想而知,这些官员能会什么。

    国家看似稳定了,可有一天外族人会来,他们可不管什么仁义礼智信。

    五胡乱华如此,蒙古人如此,如果士大夫们不改自己那一套规矩,以后帝国土地还会闯进很多惨无人道的魔鬼。

    不过林孝珏对官场也不是那么悲观,她的徒弟们即将科举了,肯定有人会成为国家栋梁,改变腐朽的官场现象,指日可待。

    太阳快要落山,韩大人不走不行了,林孝珏倒是不在乎请他一顿饭,可是他不好意思吃公主的。

    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林孝珏跟他说的计划,他要好好整理,去找太子订方案,他跟林孝珏想算说出天花来,批不批准的权利还是在太子手里,这天下,还是人家老朱家人的。

    林孝珏让韩大人不要负担太重,慢慢实行,也不担心太子不同意,或者敷衍。

    这件事真的不是站在百姓角度设定的政策,就是为了朱家人的王朝创收,是为了老朱家人江山安稳,皇上一开始就很重视这件事,太子若是不跟着皇上的意思走,皇上不会选他当接班人。

    而且太子也应该明白这其中的利益所在,收上税来,偷着乐的就是他。

    韩大人走后半个月,林孝珏便听说朝廷已经开始改革土地政策了。

    她没有权利参与,只能等谁遇到不解的时候,来偷偷找她,她说两句自己的意见过过瘾,别的都帮不上忙。

    这就是身为女人的悲哀之处,哪怕有跟男子一样的胸襟,可是朝廷由男人把持,人家不带你玩。

    只能做幕后了。

    林孝珏又捡起来了看书写书的好习惯,呆在百花深处的书房里,没人打扰。

    刚说没人打扰,田管事就送进来一封信。

    “是国公大人写给公主的,大夫人派人从国公府送来的。”

    大伯的信。

    快要过年了,守孝要三年,大伯和二伯还是回不来。

    只能递封家书。

    林孝珏将信接到手中,又感觉不是家书那么简单,家书,不用特意写给她,肯定还有别的事要交代。

    她打开来看,周光祖先是报了平安,他和周光辉两个人都能坚持吐下去,身体越来越硬朗,不要家人惦记。

    倒是他,惦记家里孩子们的婚事。

    主要是还没着落的那两个,周清云是和离的,周家已不拘那些名声了,周光祖希望周清云能找个合适的,希望周清云后半生有归宿,不要孤独终老。

    就是劝周清云不要死心眼,及时改嫁。

    还有周清池。

    这个最令人担心,周清池以前犯过错,周光祖怕她连合适的都找不到,还会引来一些骂名,所以让林孝珏帮着参谋,一定不要交给刘氏。

    不光是周光祖的意思,下面还有周光辉的落款。

    林孝珏看完信后有一瞬间很迷茫,凡事跟医有关的,她都会,可是当媒婆,跟医也没什么关系啊。

    她要怎么给周清云和周清池找婆家呢?

    别说这两个,她街上那还那么多光棍呢,别人的终身大事,也不是她看着合适就行的,可真是让人伤脑筋,怎么找?

    周清池在街上忙了一天,十分疲惫,晚上洗漱完毕,就早早躺下来。

    睡梦中忽的外屋传来响声,接着灯就亮了,守夜的小小随即说道;“二夫人,四小姐,小姐已经歇了。”

    “这么早就歇了?我进去看看她。”

    是母亲和四姐来了。

    周清池借着朦胧灯光看着窗外的月亮,已上中天,哪里还很早,这大半夜的母亲和姐姐不睡觉,来找她莫非有大事?

    周清池忙坐起来挂好帘子。

    小小提着灯,刘氏和周清云走进来。

    周清池见周清云睡眼朦胧,打着哈欠,明明也很困。

    到底是什么事?母亲要带着疲惫的姐姐来找她。

    周清池心中越发忐忑了。

    “娘”她站起来焦急的看着刘氏:“什么事啊?这么晚了。”

    刘氏坐到圆桌旁的椅子边,周清云站到刘氏身后。

    刘氏只叹气不说话,这让周清池更着急。

    “娘,到底什么事啊。”

    刘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周清池:“你还睡得着啊?你怎么还睡觉呢?你为什么能睡得着。”

    天呐,多大的事,都睡不着了。

    周清池急死了:“娘出了什么事?不是家里的事?”

    家里的事有八姐和大哥他们掌管,有大事肯定不会让母亲来着急。

    这样一想,周清池焦躁的心里平静不少,只要不是家里的事,就不是大麻烦。

    刘氏痛心疾首的敲着桌子;“一个一个都砸手里嫁不出去了,你们还有心思睡觉?我这天天睡不着啊。”

1116

    竟然是着急她们的婚事睡不着,然后也不让她们睡觉。

    周清池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姐,周清云也在看她,对她无奈的点头。

    就是这样,她们的母亲,就是因为她们的婚事睡不着觉,所以半夜三更把她们吵醒。

    周清池松了一口气,虽然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但总比是出了事的好。

    她让小小将屋子里的灯全部点燃,然后和周清云坐下来陪着刘氏。

    周清池看着母亲懊恼的表情,无奈的笑道:“娘,您就算着急,我们晚上也定不下人家,不能等到白天再说吗?”

    不能等,一刻也等不了了。

    要不是晚上街上没人,她恨不得把两个女儿都赶出去,躺在家里睡觉,怎么可能找到好人家。

    刘氏手指重重的敲在桌子上;“周清池,那个周二什么的竟然考中了举人,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当天她让人家下不来台的时候,并不知道人家是读书人,以为就是家里的伙计。

    后来林孝珏说周二跟福婉定了亲,她才开始伤心,这下就天天唠叨起来咯。

    周清池知道母亲要说什么,忙道:“娘,二哥的事您就打住吧,我都说了,您是误会,我跟二哥什么事都没有,二哥那我当妹妹,他有心上人。”

    “他辜负你了。”刘氏说的斩钉截铁:“他嫌贫爱富,有了郡主看不起你。”

    周清池和周清云:“……”

    要说多少遍,她们的母亲才能明白,她们没她想想的那么金光闪闪,下人都想勾引她们,她们也没她想的那么悲哀,人家一有优秀的对象就弃她们与不顾。

    世人并不是她想的那么功利,也有好人的。

    可是她不信,怎么说都不听。

    周清池解释不通,后来干脆就不说话了。

    刘氏哭了一通,哭自己命不好,嫁的丈夫不正经,娶姨娘还很姨娘生孩子气她,还不管孩子,更哭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没本事,找不到好男人。

    后来她总结出,其实是坟地的问题,周家的祖父不保佑他们这一支,好风水都被大房和姑奶奶占了。

    周清池和周清云就更没办法安慰她了,她们也不懂风水,而且母亲的话明显很矛盾,她们也是姑奶奶。

    刘氏哭诉到她困了,打了个哈欠看着两个女儿:“早点睡觉,天天睡那么晚,小心老的快嫁不出去。”

    到底是谁不让人睡觉的?

    周清池和周清云差点抓狂。

    周清池忍住了,周清云是从来不会抓狂,所以她们恭恭敬敬把母亲送出房门。

    周清云见母亲背影有些佝偻,突然眼眶一热,低声对周清池道:“妹妹,咱们是不是太不孝,你看娘为咱们操心,背都有些驼了,她老了。”

    周清池将四姐拉进屋子关上门:“四姐,娘年轻的时候就站不直。”

    周清云:“……”

    母亲把她们搅合的睡意全无。

    周清池拉着周清云道里间,开门见山问道:“四姐,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不要瞒我。”

    周清云喜欢钱勇,为了钱勇,她跟林孝珏说去医馆帮忙,可是钱勇又不总在医馆,七天也就能去两次,但她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她现在想跟九妹妹去街上帮忙,念头起了,又会被自己按下去。

    所以她一直将自己的喜欢放在心里,妹妹是如何知道的?

    周清云脸颊飞红,不敢看妹妹的目光,她又不会撒谎,这要怎么说?

    周清池道:“我都看出来了,上次和钱大哥一起去医馆送药材,你偷偷绞帕子,我看你是想给钱大哥擦汗。”

    周清云支支吾吾看着妹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清池嫣然一笑,抓起姐姐的手:“姐,你跟我不同,谁都知道你是好的,既然喜欢,就争取啊,我看钱大哥对你也是有意的。”

    “这可不能胡说。”周清云只记得紧张,忘了问妹妹是怎么看出来的。

    周清池挑挑眉:“你自己不争气,等大哥娶了别人,你可别哭啊。”

    周清云有些惊诧的看着周清池:“他要娶别人了?”

    “暂时还没听说,但是人家现在混得有头有脸,京城谁人不叫他一声钱大总管,大哥随便打个招呼,就能让小店铺破产,同理也使得,再随便打个招呼,就能让门可罗雀的商铺车水马龙,这样的人,人家会娶不到媳妇吗?也不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啊。”

    她们公主妹妹将产业交给钱勇等人打理,虽然钱勇还算是依附妹妹生活的,但是能把生意做到这种程度,人家自己也有付出,也有本事。

    是个优秀的男人,关键人品很好,有正义感,这样的男人,肯定能娶到媳妇。

    周清云忧心忡忡。

    周清池道:“所以姐,你怎么想的,说出来啊,你不说,可能就错过了。”

    “我可以吗?”周清云小脸通红,忐忑的问着妹妹。

    周清池肯定的点头:“为什么不可以,你喜欢的是一个好人,他如果对你无意,会告诉你的,这就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好人不会耍子你,你就死心,咱们不纠缠,也不让自己后悔,怎么不好?”

    周清云细细的端详妹妹,她也才十六岁,但神色坚毅,目光澄清,给人的感觉老练果断,经历挫折,见识过世面,她的妹妹,自己早早的经历了人间的苦痛折磨,所以她已经明白,人生什么更重要,人应该怎么活。

    她不如妹妹,她是遇到了那个人才想通,还不敢卖出一步。

    她摇了摇头,一脸落寞:“妹妹,我不是怕大哥拒接我,我是怕他对我也有意,那时候我肯定不会放手,可是娘怎么办?你也知道娘的脾气,她不会接受大哥,到时候白白让大哥受她侮辱。”

    从周二的事上就能看出她们的娘是多么的肤浅和不讲道理。

    她的眼里,钱勇就是下人,不是也是。

    周清池道:“初嫁听父母的,再嫁人看自己,不用管娘,她的标准,完全不合时宜,她如果因此伤心,也是自己找心烦,她现在日子过得舒服,就来折腾咱们了。”

    虽然通情达理了,可还是那个九妹妹,得理不饶人。

    周清云无奈一笑:“妹妹,你会错意了,我不是担心娘不高兴,我是担心……”

    “真是大不敬,我是担心她胡搅蛮缠,让大哥下不来台,好端端的人,谁让她骂啊!”

    也是!

    周清池:“……”

1117 红娘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粒细碎的,落在地上便会熔化。

    空气中漂着一股泥土味道。

    周清池小心翼翼选着路,到街上找了一遍,听人说钱勇在点货,于是他到了街后的一个大库房。

    钱勇已让人将货物装好车,不知道要送去哪:“大哥,忙着呢?”

    “九小姐来了。”

    周清池已跟街上的人混熟,库房之类地方,她经常来,钱勇打了招呼接着干活,并没有对她特别注意。

    周清池绕到钱勇身后,问道:“是送到医馆的药材吗?前天不是刚去过一次。”

    钱勇点头:“过些日子怕雪大不好运了,要多囤积一些,咱们家医馆药材走量大,不防不行。”

    他脸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很自然。

    周清池道:“可是量好像也不大啊,才一车。”

    医馆药材走量确实大,以前都是半月运一次,一次运足,现在改了,七八天就要去送货。

    钱勇脸颊微红,道;“医馆场地小,没存放的地方,咱们这不是有库房吗?”

    这也确实是个实际问题。

    医馆晾晒药材经常占别人家的地方,挡了别人生意还要给钱。

    周清池眯眯眼一笑,把钱勇叫到墙根下没人的地方:“大哥,你骗人,就算有理由,也不用您亲自送药材,您是不是对医馆那边谁有了心思?所以三天两头总去啊?”

    钱勇毫无防备会被问这种事,一个大男子汉顿时红了脸,忙摆手:“九小姐,这话可不能乱说的。”

    周清池笑道:“是我乱说吗?啊,我猜猜,不会是巧娘吧?”

    人家巧娘跟陶省三好着呢,都定了日子要成亲了。

    钱勇都让周清池的话给吓傻了,下一刻急的跟什么是的:“九小姐,这话真不能乱说,巧娘才多大,我这么大岁数,能做出那种缺德事吗?人家巧娘名花有主。”

    “哦,也不是巧娘,年龄还要大的。”周清池捏着下巴思考:“秋小姐?”

    钱勇:“……”

    “倩娘?”

    钱勇:“……”

    越来越离谱了,钱勇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