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氏医女-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意思,他们以后的关系会比现在还亲密。
风少羽也想到了这一层,眼睛一亮“哈哈,哥,以后我是六姑爷,你是八姑爷,那你还要叫我姐夫呢。”
兰君垣:“……”
他笑嘻嘻道:“还有汉王是七姑爷。”
风少羽:“……好端端的提他干什么。”
兰君垣忍不住笑,少羽跟汉王也没什么过节啊,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这么讨厌汉王,可能是因为他吧。
兰君垣啪啪又拍了风少羽肩膀两下,真是好兄弟。
603 二选一
周家名声一落千丈,有多少人想看周家笑话,可是周家三人辞官之后,隔了三四天,就传出陈国公府的世子跟周家六小姐结亲的消息。
这可真让人大跌眼镜。
周家不是名声不好吗?
周家的女儿不是都不检点吗?
周家出了两个和离女,哪有做人媳妇的觉悟。
周家男人又都没了官职。
这样人家的女儿为什么还能定亲?
为什么还有人要?
而且还是定国公的世子,风少羽。
城里的小姐们很难忘记哪一天,剿匪有功的江西军队从外面归来,皇上领三军游城,以示国威,陈国公的世子风少羽,那个浓眉大眼英俊神气的少年,一身月牙白的劲装,威风凛凛骑坐马上,跟着来观礼的众人挥着手,还接着小姐们投过去的鲜花。
那可是京城小姐们梦寐以求的金龟婿,怎么会跟周家小姐订了亲?
是陈国公疯了?
或者周家小姐用了魅术?
言而总之这庄婚事是说不过去。
如果这样的周家小姐都能找到京城女子的梦中情郎做夫君,那别人家的小姐还守着三从四德什么用?
周清靓一时成为京城女子的嫉妒对象先不提。
就说自家人吧。
张氏知道女儿订了这么好的亲事,第二天病就好了。
这难免让喜欢得红眼病的刘氏嫉妒。
刘氏心堵的不想动,喊来和离归家的周清云伺候自己。
她躺在榻上哼哼唧唧道;“大闺女,你说我病一病,你是不是也能给娘找个世子什么的回来?”
周清云是刘氏生的第一个女儿。
此时她正在给刘氏擦拭额头,听了母亲的话,手一抖,因为大伯母病了,所以他的六妹妹就找到了人家。
她娘想法也太出奇了吧?
她都已经近三十的女人,跟人家小姑娘如何比?
周i清云脸一下子红了,嗔怪道:“娘,你说什么呢?”
刘氏坐起来:“我说什么?你和离也和离了,难道还能留家里一辈子?当然还得嫁人,这次咱们可得张住了眼睛,嫁个好的,连小老婆养的都能当王妃,你差什么?”
周清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
而且她也不想再嫁人了,一女不事二夫,难道真的要死后被判官斩成两段?
不可以。
她不爱跟母亲说这些事。
就道:“您渴了吧,我去倒水。”
刘氏见她顾左右而言他,气得鼻子都歪了:“我怎么净生些不懂事的,你看看靓靓,平时也不显山漏水,竟然能抓住陈国公世子的心,还有小老婆养的,一下子就贴上个王爷,怎么你就跟死木疙瘩一样。”
周清云脸都绿了,两个妹妹是正常嫁娶,怎么母亲会用抓,贴这样的字眼?
她当然不知道周清媛是用了什么手段才跟了汉王的,但是刘氏知道。
只不过刘氏不清楚周清靓和风少羽之间的事。
反正不管是不是光明正大的,把周清靓和周清媛相提并论,都能让刘氏好受。
周清云深深因母亲的刻薄感到悲哀,她无奈道:“娘,我才回家几天?”
啊!
刘氏这才想起来,女儿回娘家才过半个月,没有丈夫也才半个月的时间。
总不能这几天就逼着女儿跟谁好吧?
她脸上讪讪然,但她很少认错的,道:“反正你给我留点心,大侄女那里有很多认识的达官贵人,她待你不错,你让她给你留意一下。”
说完又觉得牙疼:“怎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厉害,你娘我向来要强,就生你们这些个没用的东西。”
周清云听了心里不高兴,但还是没有忤逆她,给她倒了水来。
刘氏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开始念念叨叨:“谁说名声不好就不能嫁个好人家?那靓靓怎么能?大嫂也不知道是拜对了哪门神仙,竟然能让陈国公的世子给她当女婿,这以后尾巴不得翘到天边去。”
周清云听她越说越不像话,大伯母什么时候翘过尾巴?都是母亲嫉妒。
她无奈的叫了一声娘。
刘氏一哼:“别打断我,就是你们不争气,哎呦,气死我了,肝儿疼……”
之后又躺下哼哼唧唧。
周清云看她好像很难受的样子,把茶杯拿走,道:“我去找八妹妹给你看看。”
“呦!这是怎么了?”
周清云还没等出去,刘氏也没等阻拦,周光辉迈着信步背着手,从外面走进来。
他问的当然是躺着的刘氏。
周光辉忙着作画,已经十多天没回屋子。
刘氏一见这死鬼回来了,哼哼唧唧的更厉害:“都是我命不好啊,年轻的女儿让人送走了,没有女儿可以嫁给陈国公的世子,要是我女儿也在京城,现在早就是世子夫人了。”
周光辉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这位妻子跟兔子患有同一种病,就是看谁家过的好就眼红。
他想了想没接刘氏的茬,笑呵呵的问着周清云:“回来一切都还好吗?大侄女让为父对你们上点心,你要是有什么缺的,跟我说一声。”
周清云的记忆中,父亲很少管他们,父亲好像连正眼都没看过她。
这一幅话可真让她受宠若惊。
她红着脸点着头:“女儿一切都好,多谢父亲挂念。”
周光辉笑起来如春风一般和煦:“那就好。”
刘氏听着周光辉的转变心叫奇怪,她坐起来用警惕的目光看着周光辉:“也不知道刮得什么邪风,你竟然会挂念女儿?”
周光辉被她损的有些下不来台,是大侄女告诉他,多关心姐姐哥哥弟弟妹妹门就会有他的好处。
大侄女还说要给他办一次画展,就在京城现在最繁华的街道,东华大街,让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能看到。
得了别人的好处,当然就得忠人之事。
但周光辉不想一五一十的跟刘氏交代,反正现在有侄女给他银子花,他也不用看这个老婆的脸色。
他坐到刘氏榻前的一把椅子上,道:“我有件事要跟你说。”好像想起什么,回头看着周清云:“给爹倒茶,杵在哪里干什么?”
周清云不好意思的去倒茶。
刘氏问周光辉这么郑重其事是有什么事?
周光辉接过茶水抿了一口,摇摇头,不如大侄女给他的茶叶好。
然后才道:“忘了跟你说了,我答应把懿之和敬之两兄弟过继一个给大哥,你什么想法?”
604 小团圆
刘氏的想法是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她噌的坐起,病态全无:“老爷要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大伯?”
“什么送?”周光辉无所谓的道:“我跟大哥是亲兄弟,我的不就是大哥的,他想要一个儿子给他就是。”
刘氏讥讽道:“老爷说的可真是轻巧啊,女子怀胎十月,险些送命生下的孩子,您说给人就给人?拿孩子当什么。”
周光辉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愣愣道:“可我已经答应大哥了,总不能反悔。”
刘氏目光一转,心问自己到底在跟他掰扯什么?
他是有两个儿子,可自己就一个啊,别人的儿子给谁都不心疼。
万一周家分家了,老爷他们兄弟两人肯定要分成两份,本来周敬之和周懿之又要分周光辉那一份,现在如果把周懿之过继过去,那么周光祖那一份不变。
可周光辉那一份就全部都是周敬之的了。
想通这些,刘氏眼睛一立,道:“老爷要过继儿子过去可以啊,反正敬之是不会过继给别人的。”
周敬之不能过继,那就只剩下周懿之了。
周光辉表情依然没什么所谓,道:“那就这么地吧,我跟大哥说一下,对了还得告诉老大一声,他们愿意什么时候认,就自己定日子吧。”
周光辉说完就很不负责人的走了。
刘氏指着他的背影对周清云道:“就你爹这样的,我以后都不敢死,死了连儿子都说不上是谁的了。“
周光辉决定把周懿之过继给周光祖。
周光祖没有异议,张氏也很满意,周懿之和周敬之都是他们养大的,周光辉从来不过问孩子们的事。
但是跟周敬之比起,她的媳妇还没订,旁氏却是个很懂施礼的儿媳,张氏跟她很投缘。
周懿之自然是有些失落的。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爹,反正就算不过继给大伯,爹心里也没有他们,他也就没什么好留恋二房的了。
最为高兴的是旁氏,以后不用跟周敬之正家产不说,她那个后婆婆,再也不用插手到她的房里了。
所以总的说来,周家过继儿子这件事,是非常顺利的。
周光祖挑了七月二十这个日子开祠堂,从心给周懿之一家上家谱。
开祠堂是个大日子。
周光祖让林孝珏把求学“在外”的周敬之和周云锦都叫回来。
周云锦就住在百花深处,每天跟那学举子一起学习,学问已大有长进。
他回来先去给周老夫人请安,然后周光祖周光辉两家,最后才来看自己的姐姐。
林孝珏从陵南哪里听说弟弟行事越发稳妥,打心眼里高兴。
听说弟弟就在门外,忙领着周若林和王智慧出门接。
她们三人走到廊下的时候周云锦已经迈着稳重快速的步伐进来了。
林孝珏已经一个月没见他,发现他长高了半头。
摸样好像也有点变了,原本圆溜溜的下颌好像有了棱角,上面还有一层似有若无的小胡子。
这孩子怎么说长大就长大了。
周云锦见姐姐一副翘首以盼的样子看着他,对她一月都不去看他的气恼一下子就消失了,他小跑着过去:“姐。”
林孝珏拉住他的手:“方才人家还夸你行事稳重,怎么一下子就变得毛毛躁躁了。”
姐姐的批评,让周云锦有些羞恼,他忙转移了话题:“姐,我有好多话要跟你说,我看了周敦颐先生的通书,还有董仲舒的学说,还有嵇康的文章……对了,还有钱乙的故事,您再给我讲讲。”
除了嵇康是主张清谈的,其他人都是儒家学说的代表,周敦颐一直被认为是理学的创始人,钱乙也除外,钱乙是最擅长儿科的郎中,发明六味地黄丸的那个。
林孝珏屋子里有钱乙的医案,他还整理过钱乙的小故事给周云锦看,周敬之是最喜欢钱乙的。
林孝珏听了满意的点着头不光读书用功,都知道顾左右而言他了,说明孩子读书没有读傻:“不忙,今晚吃了晚饭才送你回去呢。”
周云锦秋闱要下场了,所以得回百花深处学习去。
他点着头:“嗯。”
周若林和王智慧一见小叔叔回来,姑姑就不理他们了,身上不满。
尤其是王智慧。
周若林跟周云锦还熟悉一些,他知道云锦是他的家人。
王智慧才回周家多久?
她撅着小嘴拉着林孝珏的手晃呀晃:“小姨,这个哥哥是谁啊。”
周云锦见到姐姐太兴奋了,一低头见到两个冰雪可爱的玉团子,一下子把王智慧抱起来:“你是小豆丁?不记得云锦舅舅了?”
王智慧歪头看着这个好看的大哥哥,云锦舅舅好像有些耳熟。
周若林不干了,摇着手指气鼓鼓的看着周云锦:“三叔,你吧跟若林好了?”
周云锦笑的灿烂,把王智慧放下,又抱起周云锦:“可怜三叔力气不够,不能一手抱一个。”
被放下的王智慧又觉得受到了冷落,心有不甘的看着周云锦。
周云锦急的满头大汗:“姐……”她求助似的看着林孝珏。
林孝珏想到以前那个腼腆的周云锦,看来跟那学举子在一起久了,因为人多,有都有共同语言,他开朗了不少,放在以前,丫要红着脸逃走了吧?
林孝珏看着弟弟和侄子外甥女就觉得心里很充实,这都是她的亲人啊,她弯腰抱起王智慧,捏着她的小鼻子:“你可真是一点亏都不吃。”
林孝珏四人回了屋里玩了一会,陵南就又来通报了:“小姐,二公子要见您。”
周云锦先站起来:“二哥,不知道他跟着南公子学的怎么样了。”
林孝珏也想知道进度呢,他把早已把周敬之送到了南公子府上,云锦变化不小,要是敬之也懂事一些,那对周家来说,真是大好事。
周敬之被下人请进来。
林孝珏见他变化不比周云锦小,举手投足都带了南公子的洒脱之气,说话也不会不管不顾了。
周云锦跟这个二哥关系最好,等周敬之跟林孝珏见完礼,他就拉着周敬之问东问西。
“二哥,南公子都教你什么了?有没有奇门遁甲,快给我说说。”
周敬之对于云锦的变化也挺意外,但更多的是欣喜,一提到自己的师父南公子,他就更得意了。
“老师真乃神人也。”
605 拜祖先
周敬之只敬畏英雄,应该说只敬畏有本事的人。
南公子一个瞎子,林孝珏刚开始提着礼物拎着他去南府拜师的时候他并不以为然。
可是跟南公子过了三回招,他就再不敢造次了。
他对周云锦说:“老师把院子分成两块地盘,他带了十个人守着东边,我带十二个人守着北面,我们需要攻下对方的营垒,哦,就是院里普通的厢房,说好的三更起势,可是老师没等到三更,二更的时候就带人把我的地盘给包围了,我的人听到外面喊声真真,当时就缴械投降。”
林孝珏听到怪异之处,但她没说话。
周云锦不解道:“南公子这不是说话不算话吗?二哥你怎么还这样信服他?”
周敬之用“你少见多怪”的眼神看着周云锦,道:“这你就不懂了,两兵交战,打的都是人命,想蒙古鞑子那些饿狼来侵犯我中原大地,难道还要跟他们讲诚信?”
蒙古人歧视汉人,是汉人就对蒙古人恨之入骨,周云锦也不例外。
他点着头:“南公子说的有理。”
林孝珏一边笑一边一边看着手上牵着的两个小家伙,她坐着,两个小家伙就都倚着她的身上,认真的听着周敬之讲故事。
周敬之继续道:“不过刚还是我的想法也和你一样。”他看了周云锦一眼,然后又看向林孝珏。
“我就跟师父说不作数,是因为师父耍赖,所以我们又重新比拼一次。”
周云锦想了想道:“既然南公子可以说话不算话,那么这次二哥你可以偷袭他啊?”
周敬之又用“你上当了吧了”的目光看着周云锦,笑眯眯的:“正是,所以我不到三更天就带人去偷袭师父所在院落,可是没等靠近,十个人就都中了埋伏,被人家十个人擒获了。”
周云锦恍然道:“定然是南公子猜到了二哥的想法,所以早做了防备。”
周敬之拍着周云锦的肩膀:“孺子可教。”又道:“所以我们又来了第三次比试,先生那边下了陷阱,我看他地势优越,就要跟他换营垒。”
周云锦道:“那南公子是否跟你换了?”
周敬之叹息一声:“师父自然不会那么小气,计较这些东西,所以我就高高兴兴的站了他的营房,又让人把他留下的陷阱加固。”
“这一次你怎么输的?”
周云锦很聪明,知道周敬之说的这样详细,肯定是又输了。
周敬之道:“这一次我以为万事俱备,就等老师来偷袭,可是老师到了三更还没来,四更天还没来,我就生气他言而无信,以为他肯定是睡觉去了,故意戏耍我,所以带着十二个人出了营房,准备找他评理,可是我们刚一出院子,就让人早就埋伏在外面的十分的人待个正着,这下子全军覆没了。”
周若林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怎么的,冲了林孝珏呵呵笑。
林孝珏摸摸他的头。
周云锦和周敬之正说的热闹,没有去看他们,周云锦继续问着二哥:“从此以后你就心服口服南公子了?”
周敬之摇头道:“一开始我还强辩,后来师父说,诚信之战是春秋时期的打法,到了战国,战场上就只讲究兵不厌诈,老师又给我讲了许多战役,我才发现我以前是多么的肤浅和无能。”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自然会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反省。
林孝珏一见南公子就知道他不一般,对付周敬之太绰绰有余了,这样的人会让周敬之永远敬畏。
周云锦带着兴奋的语气道:“二哥,等我考过了乡试,也要请南公子收我为徒。”
是男孩子就有英雄梦,连文质彬彬的周云锦都有。
周敬之一笑,拍着弟弟的肩膀:“以前二哥荒废了很多时间,不如你厉害,二哥现在也要准备乡试,不过是明年的,师父说读书好的不一定会打仗,但是会打仗的都是愿意读书的人。”
应该说是愿意思考的人。
不止是打仗,能做出任何成就的人,都是愿意思考的人。
哪怕投机取巧,也要动脑才行。
显然的读书可以让人获得别人的智慧,因为书籍本身就是人写的,写的时候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读书的人就会遵循着作者的思想去思考,或者是赞同的,或者是反对的。
林孝珏的心中,读一个人的书,就是吞掉一个人的大脑。
周敬之能有这番改变,让她觉得比周云锦变开朗都高兴,不然这个弟弟要荒废了。
周敬之和周云锦本来就兄弟情深,好久没见面,二人自然有很多话要说,周若林和王智慧让林孝珏惯的特别爱听人讲故事,所以也拉着周敬之讲了又讲。
林孝珏的院子想清静都不能。
快中午的时候,祠堂那边来消息了,让周敬之和周云锦先过去。
旁氏那边也派人来接周若林。
拜祖先最看重的是男人,其次才是女人。
林孝珏后面也要去。
王智慧本来没资格去拜周家祖先的,不过林孝珏从来不计较这些,她让下人抱着王智慧,哪怕远远看着,也是长见识。
周家祠堂里,因为周家本家长老都不在京城,周光祖就请的几位附近的长者来做人证,把周懿之正式过继到他的名下,上总宗谱,接着周家的男丁门就开始给祖宗上香磕头。
林孝珏等人在张氏的带领下站在门槛之外,等男人们磕完头,她们也要象征性的拜一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女眷们的态度。
周家媳妇小姐自然求家宅平安,父母健康,孩子无病无灾。
林孝珏心里什么都没想,从善如流的上了一柱香,鞠了三个躬。
张氏比较虔诚,小女儿能有这么好的亲事,当然是祖宗保佑。
轮到刘氏的时候,刘氏不停的在心里念叨:“祖宗啊,您们要是只偏向大房,那我儿子以后就不来给你们上香,让你们喝西北风。”
又怕祖宗责怪,道:“你们也别怪媳妇不满意,是你们太偏心,你们要是好好保佑我们二房,猪头肉烤羊腿,管饱你们吃好喝好。”
她觉得说了这么多,祖宗应该往心里去了。
又拜了两拜:保佑清云大富大贵,能嫁个王侯将相,入门就生个大胖小子,恩,清池跟请云一样。还有敬之,保佑敬之平平安安,考个功名再娶个贤惠的妻子。
想完这些,觉得还不够,心中再次默念,媳妇跟二老爷你们也都照顾着点。
张氏见刘氏闭着拜的没完没了,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起这么敬畏祖宗了,咳嗽一声:“二弟妹。”
刘氏正在她身边,自然听见了。
她对祖宗说:是大儿媳妇打扰媳妇的,要怪罪你们可找对人。
这回真的差不多了。
刘氏心满意足的把香递给旁边的仆人。
那仆人恭恭敬敬插到祠堂里的香炉里。
今日是周懿之归到周光祖名下的日子,祭拜完祖先,周懿之一家就都得搬到大房那一边去了。
搬家这种事,周家现在不缺下人,也轮不到主子们帮忙。
大房和二房那边都闹哄哄的。
林孝珏就跟周光祖说先把周云锦和周敬之放回去。
周光祖想了想他们留下也没什么用,吃了午间的团圆饭就放人了。
林孝珏姐妹还有刘氏和两个小家伙,一起把小哥俩送到二门。
其实也不是生离死别,就是学习任务比较重而已。
周家人都知道林孝珏务实,所以也没觉得她的安排不妥,送行也没表现悲伤来,都开开心心的。
就是刘氏舍不得周敬之,抱了又抱,眼泪汪汪。
给周敬之气的跺脚,他都多大了,所以他才不爱回家。
好不容易挣脱刘氏的怀抱,拉着周云锦转身就跑,跑远了才挥手跟众人道别。
刘氏也希望儿子出息,挥着手洒泪送别。
周家其他人笑了笑就回院子里忙正事去。
606 包火的纸
见亲人的身影全部消失在二门后,和周敬之一起快要走到大门口的周云锦忽然停下脚步,他把周敬之拉倒没人的地方:“二哥,你和那个女子的事,还没告诉我姐吗?”
周云锦是个实诚孩子,有话就直接说了。
周敬之自打去了南府,就再没去找过路遥,想起来一件一个多月了。
他忙伸出手指一嘘,声音哀求道:“好云锦,你可千万被给二哥泄露出去。”
周敬之和路遥的事,只有云锦,李成俊和谢童佳知道。
周云锦一听,就知道二哥还没有告诉姐姐,神色紧张道:“二哥,我一见到你和姐姐在一起就会想到这件事,我害怕他问我,你知道我不会撒谎,你还是自己告诉她吧,不然她知道了肯定要生气,你早交代,我姐是看别人知错能改就会心软的人。”
周敬之何尝不知道林孝珏的火爆脾气,当时他是觉得路遥可怜,又早对她心仪,也不太喜欢林孝珏,才会把人救下来。
现在跟林孝珏关系越来越好,这个姐姐知道他喜欢习武打仗,还给他找老师,比父母更了解他关心他,他怎能不内疚?
可是让他把实话说出来,他还没那个胆量。
他犹豫一下笼着云锦的肩头:“老弟弟,哥哥现在跟着先生学本事,根本就没去找她,姐姐也不会怀疑,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啊。”
周云锦很为难。
周敬之黑了脸,道:“你就当你什么都不知道,难道二哥挨板子,你很高兴吗?”
周云锦总感觉姐姐要是知道了,二哥绝对不是挨板子那么简单。
他当然也心疼二哥。
低着头点了点:“那你可别再联系她了。”
周敬之繁衍周云锦两句,小哥俩就去门房找管家,他们要回到学习的地方去,距离比较远,还需要安排车马。
林孝珏送了周云锦几本书,所以管家就给周云锦安排了一辆马车。
周敬之回来的时候是骑南公子的马回来的,走的时候就不用麻烦家里,只让管家安排,把马牵到大门口就行。
周敬之先送走了周云锦,然后翻上上马。
马儿刚行了几步,一个花花绿绿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就奔他而来。
周敬之自小混子堆里出来的,当然不会怕这个东西,勒住马:“什么人?”
定睛一看,好像有些眼熟。
这人是个徐娘半老的女人,穿着鲜艳的袄裙,所以这么惹人眼睛。
周敬之认出来了,是他请来伺候路遥的婆子。
周敬之心中大惊,回头见周家大门关上了,这才稍稍安心,他回过头来身子俯下去,低声问那婆子:“你来这里干什么?”
路遥有一个多月没见周敬之,书院也找不到人,只能派下人来周家找。
可是路遥自己都不敢去敲周家的门,婆子更不敢。
所以这婆子就守株待兔守在周家门口,今天是第三天,幸运的,真让她见到了周敬之。
她忙到:“二爷,太太心急您,怕你出了什么事,见您好好的,太太就能放心了。”
因为周敬之偷了刘氏的五千两银子,给路遥赎身之后还省了两千两,他就在城东挑了一个小四合院买下,还请了婆子,他跟路遥则以夫妻的名义居住。
这婆子虽然知道二人是无媒苟合,但称呼上还是叫着二爷和太太。
周敬之怕被家人看见,忙道:“我在学本事,你回去告诉太太,让她不要担心,没事别来找我。”
婆子见周敬之说完催马要走,这哪能行,她拉住马缰绳:“二爷难道不去看看太太?太太一个月没见您,都病了。”
“病的严重吗?”
周敬之对路遥是有感情的,听她病了心里真的着急。
婆子点点头。
周敬之道:“我这就回去。”说完打马而去。
这婆子要如何回去不细表。
周敬之回到四合院,把马拴在门口的柱子上,然后匆匆去了上方。
他们院子里只有婆子和一个做饭的厨娘伺候。
现在婆子没回来,厨娘只管厨房不进上屋,所以屋里只有路遥一个人。
路遥正坐在窗前梳头,见门声响,回过头去:“二爷。”
是周敬之,这真让她喜出望外。
她放下篦子走过去:“二爷,您这一个月去哪里了?”
周敬之上下打量她,见她面色红润,形态正常,没有生病之相啊。
他不高兴道:“那婆子怎么说你病了?害的我心里好着急。”
路遥一听就明白是婆子找到了周敬之,不是他自己回来的,心里有些失落,道:“是病了,不过今天上午好多了。”
周敬之一听她好了,拍拍胸口:“这就好,你自己要保重,我现在在跟师父学本事,你能照顾你。”
路遥以为周敬之一月不见是被家中发现或者看上了别人,见他还是以前的单纯对自己也十分关心,心放了大半,拉着周敬之的手让他坐下:“二爷去哪里学本事了。”
林孝珏匆匆忙忙给周敬之安排的学业,他没来级的告诉路遥。
这回正好都跟路遥说了,提到南公子,他很是兴奋的样子:“别看先生目不能视,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