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医女-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按照林孝珏和大公主的关系,宽容一点的公主,是不会让她下跪的。

    大公主依然听不进去皇上的意思,她心里已经认定了皇上就是偏心眼。

    在自己父皇这里都讨不到公道,气得掩面而走。

    方贵妃心中一跳,大公主不礼而别,怕皇上怪罪她,在身后叫着她的封号;“公主,公主。”

    皇上气得一拍扶手,咬牙骂道:“不长进的东西。”

    皇贵妃暗暗挑眉,她们皇家的公主,皇上的待人之道没学会,皇上的霸道可是学了九成九,虎父无犬子嘛。

    林孝珏见大公主跑了心里的不安反而提了上来。

    她深知皇上不是偏心她才教训大公主的,可大公主却一直在误会皇上。

    这样误会,当然会对她有好处。

    但是这个炮灰跑了,皇上有可能就要骂她了。

    果不其然,皇上恨铁不成刚的道:“还有你,什么都懂就是没规矩,这些日子不要到处连跑了,朕让皇贵妃挑几个教养嬷嬷……”

    林孝珏听到这四个字就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正不知如何推却,太监尖尖的一嗓子床来:“太妃娘娘驾到。”打断了皇上的话,皇上的安排愣是没说出来,因为太妃是他亲娘,他得站起来迎接。

    林孝珏心里长吁了一口气,赶紧站到皇贵妃身后,跟皇上一起迎接太妃。

    太妃娘娘论品阶还不如方贵妃地位高,要不是大家知道她是皇上的生母,谁会把一个老太妃当回事,所以众人见她行礼既可。

    太妃娘娘黑了脸进来的,她生的凤眼长脸,皇上跟她长得很像,年轻的时候应该样貌出众,但年龄大了脸上还没肉,就显得刻薄。

    她一进来不看皇上三人,看着皇贵妃身后,问道:“那个小妖女呢?”

    显然是看见林孝珏了。

    她语气不善,脸上怒气明显,身后还跟着脸上写着“我杀回来了”的大公主,林孝珏哪能想不到她是来找替大公主出气的?

    站在后面不出声。

    皇上眉心轻拢,道;“太妃娘娘从何处来?怎么生了这么大的气?”说着暗暗给皇贵妃使眼色。

    皇贵妃陪着着去搀扶太妃的胳膊;“娘娘,太医说您不能动气,您可得爱惜自己的身子啊,不然您病了,皇上又要着急了。”

    这个儿子平时还算孝顺。

    但是他怎么能帮着外人教训公主呢?

    太妃娘娘不买账,一甩皇贵妃的胳膊,迈着急步走到林孝珏面前:“你就是周清野。”

    林孝珏身子微微后倾。

    太妃出神的盯着林孝珏看,那眼睛和眉毛,太像死去的周皇后了,周皇后活着的时候可没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猛然间抬起胳膊:“小妖女。”

    她年岁已高,但是怒急了动的手,愣是打的啪的一声响。

    林孝珏知道躲不过,也就没挣扎,让她打个实在,脸顿时火辣辣的疼。

571 永安公主

    林孝珏捂着脸,目光阴鸷的看着太妃。

    她挨了打,大公主自然是十分高兴的,脸上露出解恨的神情。

    方贵妃脸上也有少许兴奋之色,皇贵妃朝林孝珏摇摇头,示意她不可发作。

    皇上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把林孝珏拉到身后,挡住她。

    “娘娘。”只说了两个字,语气带着深深的不满。

    太妃娘娘头上凤钗颤抖,她仰着头瞪着皇上:“怎么,皇上还想责骂哀家一翻不成?”

    皇上喘着粗气:“不敢。”

    到底是皇上的生母,太妃上头嫡母死了,丈夫也挂了,她还能畏惧谁?

    她语气不悦道:“到底只是个六品官员家的小姐,竟然敢动手打公主,简直无法无天,皇上不执礼法,还反过来责骂公主,是是非不分,哀家今日要听皇上一个解释。”

    皇上是靖难起家,对生母可以奉养,但是尊敬都给了嫡母了,而且他的嫡母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

    所以皇上并不是很敬重太妃。

    他声音隐忍道:“娘娘不该如此纵容公主,是非公道,朕心里有数。”

    太妃一听就急了,平日里她是想要什么皇上都能送到她的眼前,但是他是皇上啊,什么没有?这不算孝敬。

    她要的是世人的尊敬和敬仰。

    可是别说世人,连亲生儿子都没把她放在眼里。

    儿子从来没叫过她母后。

    儿子登基十七年,她本来是生母,理应有太后的尊称,可她熬了这么久,只是个过了气的太妃,根本没人惦记给她换封号。

    太妃目光逼着皇上的目光,道:“皇上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这个小妖女跟周皇后容貌相似,皇上之所以对她宠爱有加,不会是把她当皇后的替身了吧?”

    皇上目中带着怒火:“娘娘。”

    这一叫声音足够尖厉,语气饱含冰冷。

    屋里的女人都吓的一抖,自打迁都之后,大家就没见过皇上有过这样的失态,显然是怒极了。

    太妃娘娘虽然心存畏惧,但是屋子里人这么多,皇上不给她面子,她做母亲的怎能忍受,声音比皇上还尖锐,道;“皇上莫不是怕人说?皇上近日宠信的美人,不是就长着这样一张脸皮吗?皇上难道不是想把她收在后宫。”

    林孝珏微张着嘴,眼睛眨呀眨的看着皇上的后脑勺。

    皇上回头看她一眼,神情又羞又燥。

    皇上近日偏爱那个美人的事皇贵妃和方贵妃心里都有数,所以太妃指出来二人没有震惊,只是替太妃捏了一把汗。

    大公主一脸解恨的样子,心里就别提多痛快了,太妃说了她不敢说的话,她早就想问一问她的父皇了,看上皇上的侄女,他的父皇了是乱(河蟹)伦啊。

    皇上回过头盯着太妃看,脸色十分难看。

    他剑眉威严,狭长的凤眼眯着,像足了一只充满穷凶极恶的狼。

    太妃这才想起这个儿子除了是儿子,还是皇帝,一个根本就不把她放在心上的皇帝。

    她不由自主退后一步,硬着头皮道:“皇上糊涂,她周家女子算什么东西,也敢打公主。”

    其实她是害怕了,所以尴尬的解释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打林孝珏,因为她身份低微,不应该跟公主相提并论。

    皇上正在气头上,哪里容人言语相激。

    他目光直直的看着太妃:“太妃娘娘觉得清野不配?”

    当然不配,太妃娘娘面带嫌弃之态:“她就是个野丫头。”

    皇贵妃心想这个野丫头治好了您侄孙的病,当时您怎么不说她是野丫头。

    皇上提高了声音:“太妃娘娘说清野是野丫头?”

    太妃被皇上的挑衅惹怒了,人就是这样,当一方不甘示弱,另一方又怎甘心认输。

    她也提高了声音,一吐为快:“别以为爱家不知道她的来历,在庙宇中长大,有爹生没娘教的东西,一个山野村姑她怎么配?”

    皇上气极而笑,点着头道:“好,太妃娘娘很看不起清野,那好,朕今日就收清野为义女,赐封号永安,尊为公主。”

    永安公主,封号上跟真正的公主分毫不差。

    这哪里是义女,是亲生女儿的封号。

    有了封号,这个人就无比尊贵了。

    不光是太妃,屋里的女人都如遭雷击。

    方贵妃回过神来暗暗发恨,这死丫头也太会捡便宜了吧?

    同时她又责怪起太妃来了,要不是太妃逼着皇上,皇上怎么会脱口就封林孝珏为公主,偷鸡不成蚀把米,傻瓜什么样太妃就什么样。

    这下好,一巴掌打出一个公主来。

    大公主看了一眼皇上,再看向太妃,目光最后落在林孝珏的肩膀上,因为皇上大身板挡住了她,让人看不见她的脸色。

    大公主声音带着焦急:“父皇,您一定要把太妃气出好歹来吗?”

    是啊,太妃摇摇欲坠,皇贵妃忙扶住了她。

    太妃把皇贵妃一推:“滚。”胀满青筋的老手颤抖的指着皇上:“为了气哀家,你封她为公主?你真是哀家的好儿子。”

    皇上不是嫡出,这是皇上的逆鳞,他眼睛一斜:“朕的母亲是孝慈高皇后,太妃娘娘是不是忘了。”

    太妃吓得一激灵,儿子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不能认她,可是已经过去十七年了。

    她目光黯然,手捂着胸口,那里是锥心之痛;“皇上,你想没想过哀家的感受。”

    皇上表情依然冰冷,没有出声。

    林孝珏心电急转,豁然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太妃等人说他要把自己收到后宫,他立即就封自己为公主,这是表明了他的心态,他并没有眷恋自己。

    林孝珏暗暗吐了一口气,可真是危险,她对皇上有崇拜,可没有男女之情。

    皇上和太妃眼看吵得不可开交。

    皇贵妃见太妃脸上老泪纵横,怕她气出个好歹来。

    皇上虽然口不择言,但都是话赶话逼出来的,她虽然不是周皇后,但也知道皇上的为难。

    皇上也想认太妃,但只要一认,皇上乱臣贼子的名声就坐实了。

    她挤出笑来,不厌其烦的去搀扶着太妃:“娘娘,皇上日理万机还有事做,臣妾送娘娘回宫。”

    说着给方贵妃一个眼色,方贵妃跟皇贵妃势不两立,平时绝对不会听她的,但此时绝对不适合留在皇上身边,从善如流的去搀扶太妃。

    大公主有些意犹未尽,站在那里犹豫不决。

    太妃却不肯走,她再一次打量皇上的眉眼,分明是自己的儿子,却跟自己一点也不贴心,她眼喊失望的看着皇上:“皇帝真的要为一个小女子就忤逆哀家。”

    皇上声音冰冷:“她现在是朕的义女,不再是小女子了。”说着把林孝珏从身后拉出来,让林孝珏理直气壮的站在太妃面前:“她是永安公主,朕甚是宠爱的公主,永安公主见朕无需行礼,无需跪拜,赐金牌,可随意出入宫门,朕就是要宠她,要把她宠上天,你们都听清了,今后谁要难为永安,就是跟朕过不去。”

    这是光明正大的护犊子。

    方贵妃气得的牙疼。

    皇贵妃都有些嫉妒了,心想,哪怕我生个公主也好。

    太妃听得一个恍惚,这次真是站不住。

    皇上一挥袖,命令皇贵妃和方贵妃:“送太妃回宫。”

    两位贵妃架着太妃往门外走,大公主看了皇上一眼,在看着他身边的林孝珏,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边,皇上气度非凡,林孝珏落落大方,好像早已习惯了一样。

    这样的他们真的像是父女,她反而像是个外人。

    大公主嫉妒的快要爆炸了,她恶狠狠的看着林孝珏:“别得意,没有父皇你什么都是不是。”

    太妃三人还没走远,听见大公主的声音太妃回过头去看着皇上。

    林孝珏嘴角动了动。

    皇上看了太妃一眼,最后目光又落在自己亲生女儿的脸上,道;“没有朕,你们所有人什么都不是,但是清野,依然能活的比你们自在。”

    皇家女人的一切,富贵也好,地位也罢,可不都是皇上给的。

    但林孝珏的一切却是她努力得来的。

    大公主听懂了皇上的意思,眼皮跳了跳,很是不甘心。

    皇上再次看向不远处的太妃,太妃的目光中饱含失落,隐隐的白发在日光下闪着光,她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皇上心头一硬,想着,他给她们的都不少,但她们不满足,那就怪不得他了。

    太妃见皇上背过身子去,就明白皇上的意思了,一闭眼,浑浊的老泪顺着泪沟而下,滴道金砖铺就的地面上,落地无声。

    她睁开眼叫着大公主:“咱们走。”

    大公主临走之前看了林孝珏一眼,目光如刀,恨不得给林孝珏千刀万剐。

    林孝珏故意挺直了身子,她早都做好了结仇的准备,不然今天就不会挑事。

    太妃等人走的干净,大殿里一时间静下来,人好像都害怕着突然而来的安静,林孝珏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

    皇上回头看着她,目光盯着她的有脸,左边已经肿的老高,让她看起来像只发酵了一边的小包子,这样滑稽的她,让他心情好了一些,有些心疼的问道;“疼不疼。”

    林孝珏扁扁嘴:“我说不疼,您肯定也不信。”

    皇上好气又好笑,随即又沉下脸:“你今天也有不对的地方。”

    林孝珏声音立即软下去;“侄女有很多毛病,以后一定好好改正。”

    皇上见她说的诚恳,目光不似做伪,点点头:“这就是你比她们强的地方,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

    林孝珏失落的低下头。

    皇上呵呵一笑:“你又怎么了?”

    “姑父您不高兴了,都是因为我,”

    皇上半眯着眼看着她,最后摇摇头:“以后就叫朕父皇吧,朕已经封你为永安公主,君无戏言,还叫什么姑父。”

    林孝珏从善如流:“是父皇。”

    她声音虽然低沉,但字正腔圆,是很好听的语调。

    而起她喊得声音包含了尊敬之意,皇上心下稍安,心想也不枉费自己白疼她一场,起码这小嘴是甜的。

    他挥挥手;“朕还有事要做,一会就要下中旨给内阁,将你的封号昭告天下,你先下去吧。”

    中旨就是皇上直接命令内阁的旨意,不用内阁复议,也就是这事谁说都阻止不了,就这么定了。

    皇上顶撞生母,林孝珏知道他心里其实是难受的,还是因为她,她是敏感的人,面上要强,里子还带自卑的,如果不是大公主和太妃要难为她,她才不想要什么公主的封号,总觉得是依附于人,占了人家的便宜。

    而且皇上不帮家人帮着她,她也很尴尬。

    不愿意在皇上眼前再呆下去,恭恭敬敬施了礼,无声退了下去。

572 名声

    医馆的客人成倍的增加。

    因为林孝珏被封为公主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这样就显得医馆太小了,长长的队伍排到了翠红楼的门口。

    老鸨和妓女们站在二楼横栏处,老鸨透过对门的窗户看见一个红点坐在看诊的地方。

    她啧啧指点着;“你们说这位周小姐,不是永安公主,她是怎么想的呢?都已经是公主了,还出来给人看病,也不怕有损皇家的威严。”

    “总不会真的是为了跟咱们抢生意。”

    因为林孝珏来这条街之初,大家都以为她行事不正派,可是都过了大半年,也多有了解了,人家真的是个大夫,还会继续说她行事不端,存粹就是个人诋毁了。

    老鸨听妓女们笑着说笑,圆溜溜的眼睛眯了眯,这个小姐越接触越让人捉摸不透,以前她有点记恨她,可自打那日被她抓个现行,那小姐很尽职尽责的给她调理身子,一点也没有心结的样子。

    她看起来又不像是不记仇的人。

    搞不懂了。

    搞不懂林孝珏的人太多了,她已经有了公主的封号,就是真正的贵人,那怎么还抛头露面给庶民看病?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像薛世攀之流,自然要批判声讨她。

    方景隆之流,则觉得她侮辱了贵族的精神,不屑与之为伍。

    老百姓是看热闹的,就觉得这位公主像个传奇,可具体她为何而奇,谁也不了解她。

    倒是陈博彦贤王世子等人有些独到的见解。

    当陈大人再次对儿子感慨,还好没有娶这个儿子媳妇,当了公主都不安于室,成了亲不得把夫家的脸面都丢尽了的时候,陈博彦轻声说:“爹,她是真的要翻一番事业,不是上蹿下跳,世人都误解了她。”

    陈大人不解:“为何?”

    陈博彦道:“因为她已经是贵人了。”

    这有些匪夷所思,贵人又怎么样?

    贤王世子在跟钟清扬的谈话中给了答案。

    他一脸崇敬的对钟清扬说:“如果你以为她是为了出风头,那你就太肤浅了,贵人操贱业,才能让这一行业兴旺,不信你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学医,因为公主都能当大夫,那么其他人呢?就没什么规矩了吧。”

    正如贤王世子所说的,林孝珏引领了当时学医的风尚,不光是女子,读书人顺便看基本医书都会被认为是风雅,这就是领袖的作用。

    当然这都是后话。

    因为皇上是给内阁直接下的中旨,所以即便有人不同意,也越不过皇上去,林孝珏的公主封号是定死了的,但是一昭告天下,有些人就受不住了。

    因为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这位周小姐代表的是周家,皇上此意,是不是要让周家复起。

    周家复起又会成为太子的助力。

    比如汉王和成王,兄弟两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若太子羽翼渐丰,他们以后想除掉太子就更难了。

    当然汉王还有更糟心的,林孝珏不盈一握的细腰总是在他脑海中不时浮现,两个人如果成了兄妹,就算他当皇帝,也不能跟她结合,那他岂不是要被活活气死?

    林孝珏被封为公主的第三天,就有御使上折子弹劾周家,弹劾的内容是周清池和少施行医的事,但明眼人谁都知道,周清池不过是个内宅小姐,就算让她游街也对朝廷没有影响,她的姐姐可不同了,是公主,如果周家丢了大脸,皇上还不收回封号?

    所以御使最后的请求就是罢黜周光祖和周光辉的官职,同时请求皇上褫夺林孝珏的封号。

    这样事情就闹大了,本来民间还有人猜测周清池的事不是真的,被御使这么一闹,就成了有鼻子有眼,不是真的也是真的。

    一时间事情被传的沸沸扬扬。

    再加上周清晗的和离,周清靓和周清野婚事无门,周家的名声在京城里一落千丈,毁的多,誉的少。

    周府门口路过的人都会指指点点,跟前面稚子砸门已不是一个层次的厌恶了。

    家里人都瞒着老太太,老太太没什么事。

    因为涉及到周清晗和周清靓,张氏一病不起。

    林孝珏从医馆赶回给她配药,可心病还须心药医,张氏是一时想不开病的,好也不是立刻马上的事,好在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病。

    任她自己想通就行。

    张氏躺在床上不想动,家里的事就都有旁氏操持着,周清靓和陵南打下手。

    本来周清晗也懂得管家,可是她的心情比张氏好不了多少,只不过她还能起床而已。

    刘氏每天都会到张氏床边哭一哭;“大嫂,外面那些人怎么那么缺德?清池到底哪里惹到她们了,这样往我女儿头上扣屎盆子。”

    张氏自己都烦不过来,只是叹息,没心情劝她。

    刘氏就继续唠叨:“我知道都是因为大侄女,皇上是眷顾咱们家,才给她公主的封号,好事让她占尽,这我也就认了,可是谁不知道她树敌多,这下好,公主每当稳当呢,就让人给参了,这次的谣言就是冲着她去的,可怜我那女儿背黑锅。”说着掏出帕子擦眼泪,好像受了天大的不公一般。

    张氏这时候就会吓唬她;“你在我这里说说也就是了,别整天抱怨,其实我这里也不安全,大侄女随时会过来,让她听见又要惩治你,你难道还想去山上住?”

    刘氏双手捂着嘴,看看门口没人,赶紧擦干了泪,扯扯衣服上的褶子:“大嫂,我走了,你好好养病,明日再来看你。”灰溜溜走了。

    当然她第二日还回来,还会抱怨相同的话。

    张氏快有些受不住了,她不会跟刘氏一样去抱怨林孝珏,因为事已至此,周家的坏名声也不是一天两天来的,跟林孝珏关系不大。

    可自己的小女儿还没成亲啊,再继续下去,真的要当老姑子了。

    解决女儿的婚事才是首要任务。

    晚上周光祖回来,她强挺着坐起,拉着周光祖的手道:“老爷,不能再挑了,你之前非说要给清靓找个读书人,可是读书人都要科举,怎么会有人入赘,即便有,也是贪图咱们家的家世,靠不住,以前她年纪下还能等一等,如今等不了了,还是找个人品好的吧,至于读不读书,也就别挑了。”

573 人选

    周家本是勋贵之家,这样的人家有权有势,但是缺少底蕴。

    后来被贬周光祖更是认识到这一点,祖宗蒙荫还是比不上子弟自己有出息啊,可是子弟如何能有出息,多读书。

    所以他就特别喜欢读书人。

    可是弟弟读书不怎么样。

    大侄子周懿之读书不怎么样。

    小侄子……

    不想提他。

    侄子学问都不好,他就想找个学问好的女婿,其他女儿都出嫁了,小女儿要招赘,他就盯上了读书人。

    可也正是因为这份心高气傲,耽误了小女儿的婚事。

    如今她已经十七岁了。

    周光祖看着一脸病容扔有心事放心不下的老妻,还能说出反对的话吗?

    他终于点头:“那就听你的吧,不过还是找个有点本事的吧,会经商也行啊,不然以后清靓怎么过日子。”

    张氏目光一垂,想了一下抬起头:“老爷,清野见多识广,认识的人也多,问问她的意见。”

    周光祖本想说她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能给姐姐找婆家,可一细想,这个侄女可不是内宅小女子,说不定女儿的婚事还真得要她帮忙。

    周光祖吃过晚饭让人叫林孝珏过来,把张氏的意思转达给她。

    林孝珏首先想到的就是风少羽。

    别的不说,风少羽跟周清靓有根基,事后她问过周清靓,她跟风少羽到了哪一步,周清靓不是做作的女孩子,她很大方的就说了自己对风少羽有好感,但是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所以就不去想了。

    也就说两个人是情投意合的,这就很难得,也应该被撮合。

    但是风少羽是肯定不能入赘。

    她抬头看着周光祖一脸沉重的样子,让周清靓外嫁好像也不可能。

    她眼珠一转,来了注意,道:“武官成不成?兰君垣有很多兄弟,都是根红苗正的公侯子弟,其中不乏庶子和旁支,他们不用科举,也不用承担家中的责任,周家现在名声虽然不好,但毕竟是太子的外家,一旦太子登基,周家就是皇亲国戚,应该会有人愿意赌一把的。”

    周光祖脸色不是很好看:“那他到底是看重周家的家世还是看重清靓呢?”

    林孝珏一笑:“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看重周家家世的人家,也不见得子弟人品就不好,再说人往高处走,谁不想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攀附权贵有什么错吗?只要不用龌龊的手段,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这个侄女向来不拘世俗。

    周光祖嘴角动了动,还是没说话。

    林孝珏道:“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呢,这样吧,我先让兰君垣把消息透露出去,若是有愿意的,就让大伯父挑,不是还有相看这一道手续吗?您不满意,再找就是。”

    周光祖脸色缓和了不少:“有些差事的,终归是比白身强,你们先物色着吧。”

    林孝珏一笑,心想这个伯父不希望别人是看中周家的家世,可他不也在挑剔别人的条件吗?

    人都是一样的。

    林孝珏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她连夜写了一封信给兰君垣,让他帮周清靓物色一个入赘对象。

    她的原话是人选越多越好,她好精挑细选。

    意思就是要兰君垣把这件事扩大化。

    她连夜写的,但是第二日才送出去,兰君垣是中午休憩的时候收到的信。

    打开带着熟悉香气的信笺,兰君垣细细的读完每一个字。

    继而一笑,对送信的流银道:“这好办,你去告诉小姐,本公子别的没有,就兄弟多,当兵的不受人待见,想找世家小姐不容易,何况周清靓容貌一等一的好,一定会很多小伙子动心的,让她等消息吧。”

    事情正如兰君垣料想的一样,不光是锦衣卫,他在三大营和十二亲卫中都有认识人,一说周清靓的相貌,就有不少人动心,只不过过了三天,就有十三个人来询问。

    其中有一个人身份很特殊,是他意想不到的人,更是他生死相交的好兄弟。

    风少羽等了消息火急火燎的来到锦衣卫的班房:“哥,哥,是谁让你给周清靓找婆家的?”

    也不管屋里有没有人,他就喊上了。

    兰君垣当时正在跟属下布置任务,见他心急难耐,忙把属下打发走。

    “你这是怎么了?”

    兰君垣让他坐下慢慢说。

    风少羽坐在兰君垣对面的椅子上,可屁股像是长了痔疮一样,身子不停的扭着:“哥,你真的要给周清靓找婆家?”

    兰君垣道:“人家是要招赘的,不招婆家。”说完意味深长的看着风少羽:“你难道有想法?”

    风少羽差点哭出气,嚷道:“那是我媳妇,哥你怎么能这样,你帮我媳妇找招赘的对象,你对得起我吗?”

    兰君垣一下子傻了,看看门外,好在他的属下懂事,不会听墙角,不然周家女子名声本来就不好,他这一口一个媳妇,让人听了去又要拿来做文章了。

    他回过头来耐着性子问:“什么时候成了你媳妇了?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这是清野让我帮的忙啊,周家人也没提过你,你是不是病了?”

    风少羽一脸愤恨的样子,咬着牙道:“这个死结巴,明知道我的心事,还给我媳妇找成亲对象,她对我一点也不好,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应该就她回来。”像小孩子一样捶手顿足:“你们两个都对我不好,那是我媳妇。”

    兰君垣让他闹的一个头两个大:“你到底怎么回事你先跟我细说啊,这么骂人谁知道你要干什么?你跟周清靓到底有什么瓜葛?”

    风少羽目光注视着兰君垣的眼睛,哥的目光还是很坦然的,所以肯定是那个小结巴整他。

    他叹了一口气,把心仪周清靓的事说了一遍。

    兰君垣微张了嘴;“这么早的事啊?”恍然道:“你要抢我戒指,原来是要送给周清靓。”

    风少羽垂头丧气道;“给她礼物她不收,她不肯理我了,哥,你说我该怎么办?”

    兰君垣道:“我觉得啊,你与其在这里自怨自艾,不如回去跟陈国公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家里怎么还不给你张罗婚事?”

    谁说不张罗?是他为了周清靓挡住了好不?

    风少羽虽然鲁莽但也是聪明人,他听了兰君垣的话,仔细一想,只能找老爹解决了。

574 风家

    风少羽放下公事又火急火燎赶回家。

    一进门就让人门子截住了:“世子爷,国公爷说要见您,让人回来去书房一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