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完全吞并朝鲜,第二个目的就是右钩拳进攻辽东,吸引辽南的兵力,为日军第二军左勾拳主攻旅顺创造战机。”

    吴威扬听了点头说道:“所以说刘盛休关于日军登陆点的话,猛一听似乎也有些道理;他们却没有真正的好好想过,九连城,凤凰,辽阳,奉天,乃至营口,山海关,日军这一路白山黑水的打下去,是何等艰难?哪有占领旅顺,然后封锁威海卫,运兵船直接进渤海,攻击津门划算。”

    在金色的秋阳里,何长缨远望着对岸的义州城,还有城中那小小的一角突出城墙的统军亭,喟然叹道:“山县有朋,咱们冬天再见!”

    “恕我多嘴啊”

    并排走在一起的吴威扬,嘴角带笑的好奇问道:“听说你在津门救的那个东洋女子,叫山县小曼?”

    “嗯,怎么?”

    何长缨有些迷惑的偏头望着吴威扬:“东洋姓山县的可能不多,不过4000多万人平均下来,总有个七八十来万吧?没有这么巧的事儿!”

    吴威扬忍了忍,还是开口说道:“沈兆翱在洞仙岭战役之后,偷偷审问了一些日军俘虏,山县有朋的闺女就叫山县小曼。”

    “我靠”

    何长缨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又惊又怒的低声说道:“沈兆翱这个混蛋,怎么这么无聊!还有谁知道?”

    “当时就我,兆翱,郝天胜,陈世杰几个在场;不过很多人都听鲁招妹说,你在津门紫竹林的美国领事馆外面,嗯嗯”

    吴威扬的嗓子不自然的嗯了两声:“想来是个玩笑话?”

    在这一刻,何长缨的大脸羞得血红,他愤怒的回头瞪着跟在后面不远的鲁招妹,真想把这个嘴上没门的家伙殴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团长,你病了么?脸上这么红。”

    后面的鲁招妹一脸的惊诧。

    “槽!”

    对这个家伙,何长缨简直无语,嘴里‘槽’了一句,无奈的把头扭了回去。

    两人无言走了一程,不久就要到了援朝军的临时营地。

    “不是笑话,说的,我就会做到!”

    何长缨轻轻却坚决的,用吴威扬能听到的声音说完了这句话,双腿一夹马腹,加速朝着军营冲去。

    辽南,庄河,花园口。

    经过24号一天的紧张登陆,乘第一批运兵船来到花园口的高崎步兵第15联队的第一,第二大队2500余兵力全部上岸,随即在花园口海岸建立防御阵地。

    并且派出游骑,朝着东边英那河,北部太平岭,西部大郑家屯方向运动警戒。

    静待着后续主力的到来。

    而驻守貔子窝的捷胜营营官荣安,在24号近夜得到返航渔民报告的情况之后,顿时吓得心慌肉颤。

    荣安一边连忙派人去金州城禀呈副都统连顺敌情,一边命令一哨哨长黄兴武率领一队骑兵,驰赴花园口巡查。

    25号清晨,得到消息的连顺,也是被唬的一脸卡白,连忙发电报到津门,奉天,旅顺。

    并派快马有请徐邦道进都统府商议,同时通知大连守将赵怀业和沈兆翱。

    津门,总督衙门。

    早晨李鸿章刚刚得到虎山的战报,正和女婿说着辽东战局,金州的电报就送进了签押房。

    “在貔子窝东北花园口,亲见倭船三十六只,带小划船百余只,在彼处上岸扎营,约有三万人;请速遣大连湾,旅顺诸部增援。”

    张佩纶读完连顺的军报,笑着说道:“这个连顺,不但是鼠胆,而且满嘴连篇谎话;庄河距皮口一百六七十里,就是一座方圆一里的海岛大山,远望去也不过是芝麻粒大的芥子,更何况百余只小船?”

    “虽然连顺说得可能有些夸张,不过想来肯定是确有其事;旅顺危噫!”

    李鸿章的手里‘啪啪啪’的转动着那一对青翠欲滴的翡翠大球儿,喟然叹息:“这小东洋真是狼子野心,人心不足啊!”

    “啪!”

    李鸿章一把收住手里的翡翠球儿,失意的说道:“这次虎山大捷,朝廷肯定是要大赏的,宋庆的异样心思翁同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现在朝廷里里外外的抽走了大连湾,旅顺港近万的精兵,除了守卫旅顺口海岸炮台的黄仕林和张光前的六营老兵,其余都是新卒,面对东洋的数万大军,如何能守?”

    “哈哈”

    张佩纶拍腿笑道:“中堂您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怎么说?”

    李鸿章提起精神,想听听女婿的高见。

    “昔日高祖刘邦伐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日倭夷玩的也不外是声东击西的鬼把戏而已!”

    狗头军师张佩纶一脸傲然的说道:“假如倭夷真正意指旅顺,虽不敢捋大连湾,旅顺港的胡须,从海上直接攻击;然,完全可以从附近海岸登陆,就近攻击金门甚至大连湾,何须在远离大连湾三四百里处登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

    听了女婿的话,李鸿章的眉毛一挑,惊疑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倭夷是明指金州,其实是在暗图沙河子?”

    “中堂,大军开拨作战,攻打哪座城池,是何等隐秘的事儿,可现在东洋国要在辽南登陆攻击旅顺港,却传得沸沸扬扬天下尽知?”

    张佩纶摇头晃脑,一副洋洋得意,大有着运筹帷幄,论衡天下如棋局的豪气:“之前小婿就暗疑这其中有诈,现在一看倭夷登陆花园口,则顿时看破了东洋小儿的可笑伎俩。”

    李鸿章戴着老花镜,仔细的看着手里的《皇朝中外一统舆图》,觉得似乎也真是这个道理,脸上的神情不禁缓和了很多。

    鸭绿江防线,即使在今晨被何长缨,聂士成,马金叙联手打了一场大胜仗,口口声声说歼敌上千。

    可在李鸿章看来,就算是真的歼敌上千,对岸义州城还有三四万的倭夷大军,而且倭夷在上游已经占据了安平河口,分割了北洋军和左翼旗兵的联系。

    可以预见的是,鸭绿江防线的奔溃,只是早晚的事儿。

    现在李鸿章早已完全撂挑子了鸭绿江防线,尽随宋庆和小皇帝他们胡乱折腾。

    而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旅大港和北洋水师的身上。

    只要旅大,威海卫,北洋水师不失,倭夷的大兵就只能窝在辽东的白山黑水里蹦,不会动摇朝廷的根本和北洋的根基。

    那么就算他李鸿章在不久之后黯然‘告老’,至少也勉强算得上,上无愧于朝廷,下无愧于跟着自己多年的北洋众人了。

    “现在安东只有那6000盛军把守,在卫汝贵下狱之后,更是怨声载道人心惶惶;这三面环敌,危在旦夕啊!”

    李鸿章幽幽长叹。

    这么多年以来,卫汝贵掌控驻扎在小站的盛军,一直是他的得意精锐;不过在他不得不放弃卫汝贵的时候,也宣告了这支强军跟他李鸿章之间难于弥补的裂痕。

    除非在战后重选心腹大将,把盛军的中层将领里里外外的进行一次大换血,才能恢复其战力,并被自己重新掌控。

    然而他李鸿章显然是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不过这样一来,一旦安东失陷,宋庆,亦克唐阿,也只有选择后撤到凤凰,宽甸一线;那么武毅军和援朝军,也可以乘势往后撤了。”

    张佩纶知道在整个鸭绿江防线,现在岳父最看重的就是何长缨和聂士成两人,不禁笑着说道。

    李鸿章微微点头,没有做声。

    “妹妹,姐姐走累了,咱们到爹爹的签押房歇一会儿。”

    这时候,突然从门外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里面伴随着李菊藕的轻声细语。

    李鸿章和张佩纶同时对视一眼,闭嘴打住了辽东这个话题。

    “爹爹。”

    “爹爹,姐夫。”

    一阵香风拂进签押房,李菊藕和被丫鬟柳儿小心翼翼的搀扶着的李经溥,走了进来。

    “溥儿你怎么出来了,不在屋子里好好歇着?”

    李鸿章爱怜的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她前些天无缘无故的就大病了一场,原本的瓜子脸儿更加显得尖瘦了,整张小脸上,只剩下一对大而分明的大眼睛。

    而瘦弱的身子骨儿,仿佛一阵风儿都能刮倒似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爹爹,屋子里闷,姐姐和我一起出来透透气。”

    李经溥的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被柳儿搀扶着坐在椅子上。

    只是走了这一段不长的路,她的脸蛋儿上就已经挂着香汗儿,小嘴儿微微喘着香气。

    张佩纶和李菊藕悄悄的对视一眼。

    李经溥莫名病倒那天,李菊藕还是从柳儿的嘴里拷问出了实情。

    然而对于这事儿,两人也是无计可施,只能严厉的叮嘱柳儿不可说出去,并且也瞒着李鸿章。

    想着父亲英雄一世,权倾天下,到老却要因为儿女之事儿受气,李菊藕和张佩纶就不禁满腹的黯然。

    还有无辜的二妹子,之前给了她这么多的希望,弄得整个总督府上下都知道了这些事儿,结果现在却起了如此的变故。

    她一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如何不难堪憔悴?

    “启禀中堂,九连城宋提督电。”

    这时候,在平壤有功,新调任的总督衙门电报委员王锡祉,大步走到门帘外禀告。

    “又是什么事儿?”

    李鸿章心里不禁有些厌烦,依着他的脾气,真想下令以后但凡是宋庆那边的电报,都直接转呈到京师了事儿。

    “宋提督来电推断在花园口登陆的倭夷兵,是要攻击沙河子侧翼,请奏由江翼长帮办分统下游的仁字军,盛军,奉军,援朝军各部;在安东接连拒敌。”

    王锡祉隔着帘子,简要的叙述了一遍电报的内容。

    “宋庆居然也这么认为”

    李鸿章惊诧的说道:“刚儿不还在战报里说,援朝军在虎山打了一场大捷么,怎么眨眼就扯到沙河子那里去了?”

    “宋提督在电报里说,是援朝军主动要求去沙河子设防,并且关于江翼长帮办分统,也是何参将提议的。”

    帘外的王锡祉低声说道。

    签押房里的李鸿章和张佩纶都是心里一惊,目露讶色。

    “送进来!”

    李鸿章带着震怒之色说道:“这个何长缨,他想干什么?”

    李菊藕偷偷的瞟了妹妹一眼,却看到李经溥如无所觉般的微微低着头颅,额前垂下的发帘遮住了大半张俏脸,只看到那一点白生生的让人心疼的尖下巴。

    而这个时候的张佩纶,早已经没有心思理会这些女人们的儿女情长,站起来走到李鸿章的身后,仔细看电文。

    “好,好,好一个人物,好一个枭雄;这是要拿我北洋学员兵的血,来染红他何大人的顶子啊!”

    李鸿章耐着性子看完电报,怒极而笑,‘啪啪’得拍着桌子。

    “宋庆真是一个聪明人,把事儿说得通透,也里里外外推得干净;可是打光了援朝军,对他何长缨能有什么好处;”

    张佩纶不解的说道:“花园口的数万大军东进大孤山,然后在顺势直下沙河子,还有鸭绿江南岸永川的倭夷兵,大海口的倭夷大兵舰,这里面的凶险他何长缨不会看不到吧?说句难听的,他这是要拿命去堵枪眼,真是脑子坏掉了!”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仗万一胜了,他何长缨自是升官发财,就算打败了,他头上不还是有江自康在顶着?”

    李鸿章森然说道:“看来安平河口他和倭恒额联军那次,是牵上别的线儿了,不然皇上居然要给他抬旗?”

    “中堂,这事儿现在怎么办?”

    张佩纶听得内心火冒三丈,这真真是用北洋的海量资源,却养出来一头白眼狼出来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辽南

    “怎么办?凉拌!”

    李鸿章恼怒的说道:“既然先有宋庆,那么现在出了个见风驶舵的何长缨也不算什么稀奇,要怪只能怪咱们自己走了眼。”

    李鸿章点起烟袋,气呼呼的抽了一口,继续说道:“这仗儿打到现在,鸭绿江防线早已不是咱们说的算了,人家也不过是在走个过场,是让兵部军机和皇上定夺的;把这三封电报都报上去吧,只当自己之前瞎了眼!”

    签押房内静悄悄的,李菊藕悄悄的瞅见,自己妹妹的手儿都握得惨白。

    辛苦那是肯定的;不过那些普通的士兵,比我更苦,为了这个家国能强大,不再任人欺凌,吃点苦,根本那也是没有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人对我不理解,说看不透我们援朝军的行为,污蔑说我们耍滑头,抢战功;我想说,这么多的战功就在那儿搁着,你们怎么不去抢?

    说看不透我们援朝军,这事儿我在《呐喊》里面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他们自己私欲太重,不愿相信;看别人都拿着自己的龌龊心思来揣摩!

    “爹爹,可能不是那样的,何,何大人他不是那样的人!”

    李经溥通红着俏脸,鼓足了勇气,望着李鸿章开口说道:“他之所以要去安东,就是为了抵御倭夷,保住鸭绿江防线而已;他”

    李经溥被满屋的讶然目光看的俏脸滴血,虽然羞不可抑,却坚持着说道:“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国家。”

    李菊藕俏脸雪白的望着情种深重的妹子,感觉自己的心儿都疼的如刀儿在里面搅着般的难受。

    “我这可怜的妹妹哟!”

    李菊藕的内心一片的悲鸣。

    安平河口。

    在下午一点三十分,日军第18联队联队长佐藤正大佐,下达了作战命令。

    随即,第一大队大队长石田正珍少佐,率领四个中队的步兵,悍然渡过安平河,攻击上游蒲石河口西岸的左翼清军阵地。

    同时,第三大队牛岛木蕃少佐的五个步兵中队,也开始沿着鸭绿江畔西下,进攻虎山侧翼。

    在援朝军刚刚拔营经过九连城的时候,就听见东北方向,枪炮大起。

    “打起来了;假如我是山县有朋,今夜我还会下令继续渡江作战。”

    何长缨回望一眼巍峨的虎山,笑着说道:“刘盛休还不愿意挪窝?等明天他个老东西,铁定跑得比山兔子还快。”

    “团长,你说日军会在哪里渡江?”

    旁边的黎元洪一脸的好奇。

    “不知道,”

    何长缨先坦白说到,然后补充着说:“要是我是山县有朋,既然这条防线全是破绽,那么我就索性建个五六个渡桥,同时渡江,虚虚实实,累都能把宋庆给活活累死!”

    说完了这些,何长缨大声的命令道:“全军加速,去金州!”

    “团长,不是去安东么,怎么又变成金州了?”

    鲁招妹正在一脸敬仰的听陆铁腿说他当年‘踢馆’的伟大事迹,听到何长缨的大喊,不禁诧异的叫了起来。

    “先去安东,但是之后咱们就要去辽南,咱们援朝军的目的和最后落脚点是金州。”

    何长缨看到很多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一脸的困惑,就耐着性子仔细解释:“花园口登陆的日军,他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这个已经形将奔溃的鸭绿江防线,而是旅顺军港,咱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去守护这个渤海湾的要塞门户,不被日军占领。”

    “哦,是这样的啊。”

    “哈哈,又有打仗要打了!”

    “揍死这些罗圈腿儿!”

    听到何长缨的解释,队伍里一片议论纷纷。

    “团长,我还是觉得你的话有毛病;你还是应该说‘全军加速,去安东’,要不然你这么说,我也可以说‘全军加速,回津门’,因为咱们早晚都是要回津门的。”

    吃饱了撑着的鲁招妹,继续很认真的跟何长缨探讨着。

    “嗡”

    队伍里一片翻腾,无不哈哈大笑的‘大骂’鲁招妹真能忽悠。

    何长缨听了直翻白眼,感觉自己竟然被这个胡搅蛮缠的家伙说得无言以对。

    鸭绿江上游,蒲石河西岸,土楼子。

    下午2点零5分,日军的石田部,率先和土楼子的齐字军常字营交上了火儿。

    守卫土楼子江岸的常字营,根本都没有料到日军在早上虎山大败之后,居然才隔了几个小时,又对上游发动攻击。

    慌乱中的旗兵在营官常庚的督促下,凭借着简易的石垒勉强抵御了一个多小时。

    等到日军推上了野炮,连续轰平了两座石垒以后,那飞溅的残肢血肉,彻底的吓傻了只欺负过百姓和山匪的常字军。

    惊骇万分的常字营旗兵们,顿时就炸了营,留下三十多具尸体,拔腿朝着蒲石河口逃去。

    下午3点30分左右,日军石田部完全占领整个土楼子,隔着百米宽阔的蒲石河口,同对面的清军遥遥对持。

    左翼的战事暂时平息下来。

    而这个时候,在下游虎山侧翼栗子园一带,牛岛的第三大队和聂士成的武毅军间的战斗,随即就激烈的展开。

    在中午时刻,午睡的宋庆被枪炮声震醒,正在诧然间,就得到了戈什哈的汇报,是上游左翼在爆发枪战。

    宋庆顿时大喜,以为对岸的倭夷受挫于虎山,从而改了策略,要去攻打长甸。

    结果还没等宋庆高兴多长时间,虎山栗子园方向突然就枪炮大作,而且倭夷布在义州城外的炮兵阵地,也猛烈的朝着栗子园方向开火轰击。

    宋庆连忙跑到一处高坡,瞪着牛眼瞅了半天,只看到栗子园方向一片狼烟,对岸倭夷的炮兵阵地也说火光烁烁,黑烟遮天。

    可是宋庆反观九连城上刘盛休的炮营,则是静悄悄的一炮不放,去轰倭夷对岸的炮兵阵地。

    气得七十五岁的宋庆暴跳如雷,大叫着要跟五十五岁的刘盛休的老娘,发生一段不可言说的深刻关系。

    这时候的宋庆,后悔的连连跺脚,真不该放了何长缨和他的援朝军西去。

    驻守栗子园的武毅军,在听到土子楼的枪炮声的时候,都怀着宋庆一样的心思,以为倭夷在虎山吃了大亏,改变了主攻方向,要去攻打长甸。

    结果等到下午3点多上游的枪炮声停了以后,武毅军们还正在猜测上游的战局,就震惊的听到前面不远警戒士兵的枪炮声。

    然后激烈的大战随即爆发起来。

    近千日军的精锐步兵,再加上西南方向不断砸过来的炮弹,聂士成率领着武毅军打得极为辛苦,在连续放弃了两个山头之后,才把战线勉强稳固下来。

    不过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落山,夜晚正在来临。

    随即,牛岛木蕃的第三大队也停止了攻击,主动朝后撤退,脱离了战场。

    不久,月亮就高高的升了起来,静谧的照着整个虎山。

    群山一片幽静。

第三百四十九章 渡江

    当清日两军在蒲石河口和虎山右翼,兵戈相持的时候,驻扎在义州城郊的日军工兵第三,第五大队,在工兵部长矢吹秀一中佐的监督下,紧张的编造着四副新的简易渡桥。

    因为昨夜架设在虎山第一江的渡桥依然完好,经过第一军参谋部和工兵部长矢吹秀一的商讨,决定在义州城边的第一江再架一座新渡桥。

    用来分流两万渡江大军,达到快速运兵中江的目的。

    义州城外的第一江渡桥,将负责输送攻击九连城和河口的日军第五旅团的四个大队,第六旅团,第九旅团的两个大队。

    而上游完好的第一江渡桥,则负责输送进攻虎山的第十旅团。

    这次日军工兵吸取了前次的惨痛教训,不惜花费巨大成本,完全用铁丝代替麻绳连接桥板,而且桥板全部用城外的湿木头制作。

    而不再像昨夜那样,为图省事儿,直接拆义州城内老百姓家的干门板当桥板。

    当天夜晚十点整,日军工兵开始在义州城外的第一江架设渡桥,而负责攻击虎山的立见尚文部的第十旅团,则是全军出静波门,朝着上游虎山方向行军。

    午夜十一点,第十团悄然渡过虎山对面的第一江,在中江左岸静静等候。

    而负责虎山段中江渡桥的日军工兵,在马场正熊少佐的监督下,开始紧张的架设中江渡桥。

    此时月明星稀,江水粼粼,整个鸭绿江北岸一片黑暗。

    对岸被折腾了一整天的清军各部,绝对没有想到日军竟然会如此的锲而不舍,居然一夜不隔的又开始在原来的地点,重新架设中江渡江。

    第二天凌晨一点左右,义州城外的第一江渡桥架设完毕,然后下游工兵分成两个施工组,几乎同时在九连城江段和河口江段,架设中江渡桥。

    凌晨四点,上游虎山段中江渡桥,在悄无声息中架设完毕。

    随即,第十旅团的第12,22联队的六个步兵大队,7000余兵力,开始快速渡过中江。

    凌晨四点四十,第十旅团7000兵力,涉水渡过第三江,登上鸭绿江右岸。

    第12联队友安冶延部,从虎山左翼,沿着河左岸挺进,准备从左翼进攻虎山。

    同时切断虎山与河右岸,榆树沟,苇子沟方向,清军可能的增援。

    第22联队富冈三造部的第一,第二大队,直接从正面进攻马金叙部。

    而第三大队,则是配合第18联队的牛岛木蕃部,进攻虎山右翼上游,栗子园方向的聂士成部。

    这样在虎山战场,马金叙的三营步兵和一营残缺的炮兵,大约1800余军力,将会面临第十旅团五个步兵大队,超过6000日军的联合夹击。

    而栗子园聂士成部2000不到的武毅军,将要面对日军第十,第五旅团,总计十一个中队,超过2200余日军的攻击。

    凌晨五点左右,在大雾正起的时候,马金叙部在虎山正面江畔山脚警戒的士兵们,首先惊恐的发现了大股日军军队来袭。

    “砰砰”

    “倭夷兵来了,倭夷兵来了!”

    负责警戒的几个清军,一边连连开枪射击,一边大喊着朝后逃去。

    浓重的大雾,随即就隐藏了逃走的清军士兵的身影。

    “攻击!攻击!”

    看到清军已经发现了部队的踪迹,22联队三大队的大队长三原重雄少佐,大吼一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倭夷兵偷渡来了,倭夷兵偷渡来了!”

    “给我打!”

    顿时,虎山江岸的山坡上一片大喊,在茫茫的白雾中,山顶的清军纷纷冲出行军帐篷,举着步枪朝着山下盲射起来。

    虎山争夺战,随即激烈展开。

    在茫茫大雾中,听到虎山方向的战火,呆在日军炮兵阵地上的炮兵部长黑田久孝少将,立即命令炮兵第三,第五联队,按着之前矫正的弹道,炮击九连城。

    在猛烈突兀的炮火中,炸得九连城的铭军哭爹喊娘的无处躲藏,而且在茫茫白雾里面,连开炮还击都不知道应该去炸哪里。

    凌晨五点二十,随着九连城江段中江渡桥的完成,负责攻击九连城的日军第6旅团,开始渡过九连城江段中江渡桥。

    五点四十分,第六旅团的先头部队涉水九连城畔的第三江,登上鸭绿江右岸。

    第6旅团在上岸途中,数次不慎触动了铭军埋设在江岸沿途的旱雷,炸死炸伤了十几个日军。

    不过日军倾泻在九连城里的炮弹和茫茫白雾,淹没了一切动静。

    而本应该在九连城城墙上执勤的铭军兵勇,因为恐惧炮弹的威力,早就逃下了城楼,躲在城内瑟瑟发抖。

    所以直到第六旅团到了九连城外,城内的铭军都没有任何的发现。

    “真是一群圈养的蠢猪!”

    日军第六旅团旅团长大岛久直少将,站在九连城前,望着笼罩在炮火和大雾里面的九连城,开始发布命令。

    “告诉黑田部长,我军将合围九连城,请暂停炮火攻击;第7联队在东部河方向,北部苇子沟方向建立防线,第19联队负责其余两个方向,电线队立即寻找电报线,予以切断;我的要求就是,一只老鼠都不能让它溜出九连城!”

    “嗨!”

    第六旅团的日军将佐齐声大吼,声音里面充满了骄傲和得意。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在清晨六点三十左右,在茫茫大雾中,日军第6旅团,完成了对整个九连城四面的合围。

    此时九连城内,到处都是被炮火引燃的民房,大雾伴着滚滚的黑烟,在城内肆虐。

    刘盛休和他的4000铭军,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竟然还不知晓,一个个躲藏在自认为稍微安全一点的地方,不敢稍微的探头露面。

    与之同时,刚刚渡江的第五旅团的第6联队,第18联队2大队,第九旅团的11联队3大队,21联队2大队,总计7000余兵力。

    在弥漫大雾中,开始对河右岸榆树沟马玉昆部的2000毅军,发动偷袭。

    在昨夜虎山方向枪声大起的时候,宋庆就急忙派亲兵传令马玉昆,宋得胜,刘盛休部,要求等天明以后出兵过河,增援虎山。

    这样在毅军诸将焦急的等待中,虎山方向的枪声一直响到天明。

    而对岸日军的炮火,也始终时紧时松的轰击着九连城,直到不久前,才渐渐停息。

第三百五十章 瓮中之鳖

    榆树沟毅军大营的马玉昆,在天明时虽然隔着大雾看不到河对岸的情景,不过听着依然激烈的枪声,马玉昆就放心不少。

    这至少说明马金叙部,依然在英勇的和倭夷兵对战。

    在浓浓大雾中,心急火燎的马玉昆,刚刚点了两营步卒一哨骑兵,总计一千余兵力,要去增援虎山。

    结果就听见营门前一片狂喊,然后枪声大起。

    马玉昆抖着心肝看去,就惊骇的看到营外前方的大雾中,乌云压城般的黑压压冲过来一大片日军。

    “接阵,射击,射击!”

    “散开防线,蹲下三段射!”

    在马玉昆的大吼里,准备去虎山增援的两营毅军,在营官哨长的大吼下,纷纷惊骇的举着步枪,朝着营门外大雾中的黑影射去。

    “停止前进,匍匐射击!”

    在对面的大雾里面,传来了日军一片叽里呱啦的大叫,然后那些日军纷纷停止了冲锋,趴在地上,举枪射击。

    战事,随即毫无征兆的猛然爆发起来。

    大约经过了二十来分钟的抵抗,马玉昆部面对着数倍日军射过来的密集弹流,越来越吃力。

    而一部日军居然绕过马玉昆部的西翼,试图从后面包抄。

    日军的这一举动,顿时让马玉昆满头冷汗,一旦后路被堵,这2000毅军很可能就是被囫囵包饺子,全军覆没。

    “立即撤退,去宋总兵的防区!”

    无奈之下,马玉昆只好下令部队撤离榆树沟防区。

    得到了上官的命令,早已被打得心寒的毅军纷纷开始朝后撤离。

    在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