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援朝军们牵着东洋战马,扛着竹竿涉水过第一江,来到中江畔,开始扎竹筏,准备渡江。

    在援朝军二连热热闹闹的站在中江左岸扎竹筏的时候,在虎山段驻防的芦榆防军,都跑到江边瞅热闹。

    有一些无聊之极的家伙,甚至涉水过了三江,跑到中江的右岸大喊着:“兄弟你们怎么跑到江对面去了?”

    “看到没有,你们援朝军大爷们又全歼了一队倭夷骑兵,这就是刚刚缴获的东洋矮脚战马!”

    柳杠子兴奋的嗷嗷大叫:“怎么样,你们这些软蛋们服不服气,看你援朝军爷爷们牛比不?”

    “我曹尼玛比!”

    “孙子,属狗啊,刚从粪坑里吃饱了,跑出来?”

    虽然对援朝军如此牛逼,芦榆防军士兵们心里还是很佩服的,在普通江攻防战中,他们也都见识了倭夷的犀利。

    不过柳杠子的嘴巴实在太臭,气得对面的武毅军,纷纷破口大骂。

    “孙子,你们这群缩头乌龟,大绿王八,这时候还来劲了不是?活该老婆偷人!”

    而柳杠子岂是示弱的主儿,立即变得精神抖擞,一蹦三跳的隔江对骂。

    “江里面有倭夷兵的尸体!”

    双方正隔江爽骂,一个眼尖的武毅军,猛然看见从中江上游漂下来一具黑褂白裤的日军浮尸,震惊的大叫起来。

    所有的武毅军均是猛然住口,骇然的看到在江心处,数具日军的浮尸在江水之中载沉载浮,慢慢的朝着下游漂去。

    “哈哈,”

    柳杠子哈哈大笑着嚷道:“这只是第一波,后面还有一波,小的们,开了眼见,啊?参谋你干嘛打我头?”

    “编竹筏!不然一会儿你他娘地给老子游过去!”

    李搏虎大吼一声,忧虑的看了一眼义州方向,刚才日军的游哨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估计很快就会有日军的大股骑兵奔袭而来吧。

    现在,援朝军二连是在跟时间赛跑!

    义州城,第十旅团团部。

    “报告,在上游十里处,虎山江南岸,发现有大约两百人不到穿西式军服的清军,里面有半个小队的骑兵,正在扎竹筏准备渡江。”

    援朝军的行动随即被日军上游的游哨发现,快马奔回义州城,向着立见尚文禀报。

    “西式军服”

    听到了这个情报,立见尚文猛然站了起来,沉声问道:“确定是清军?”

    “报告,他们的脑袋后面都有长辫子;而且”

    这个过来汇报的日军骑兵伍长,迟疑的说道:“他们的战马似乎不像是清军的河套马,倒像是咱们帝国的矮马。”

    “援朝军!”

    立见尚文勃然变色,大吼起来。

    自从帝**队进入朝鲜以来,援朝军是唯一一支大量缴获过帝国战马的军队。

    先是在洞仙岭吃掉了骑兵第五大队一中队的半个中队,后来又在顺安驿团灭了第三师团第三骑兵大队的一个骑兵中队。

    里里外外缴获了帝国近三百匹战马。

    既然这支军队里面出现了帝国的战马,那么十有**,他们就是援朝军的部队。

    就是这支可恨的军队,在大同江上,让自己第22联队的第十一中队,几乎被成建制的葬送进大同江。

    “木村,命令你部所有骑兵立即出发,到达以后,立即展开攻击!”

    “砰!”

    立见尚文重重的拍着桌子吼道:“一定要把他们全部留下来!”

    “嗨!”

    日军骑兵第五大队大队长木村重少佐,大声的‘嗨’了一声,放开步子冲出团部。

    “聿”

    随即门外传来一声战马的嘶鸣,木村重驱马朝着骑兵营地冲去。

    “报告,”

    这时候,一个日军工兵军曹慌忙跑了进来,神情惊骇的报告道:“我部在中江测量水情,发现上游有大量帝**队的尸体,被江流冲激下来。”

    “什么?”

    立见尚文听得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查清是哪支队伍的士兵了么?”

    “里面有人认出来了,是今早沿江去长甸方向勘察的骑兵一中队的士兵。”

    那个军曹慌忙的回答。

    “八嘎,可恶,可恶!”

    这个时候,立见尚文终于知道了这支清军队伍里的帝国战马,是从那里来的。

    “备马,去虎山!”

    立见尚文大吼着冲出团部大厅,随即团部的院子里一片鸡飞狗跳。

    顷刻,立见尚文一马当先的带着他的一个骑兵小队的60余骑警卫士兵,冲出团部驻地,直奔北门。

    “哒,哒,哒”

    在对岸九连城清军惊诧的目光里,义州城北门洞然大开。

    日军第五骑兵大队全军600余骑,和立见尚文亲率的60余骑旅团警卫士兵,快马冲出义州城,在江畔搅起大片的尘烟,绝尘扑向虎山。

    然而,十里的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这样来来回回的耽搁着。

    等到立见尚文带着大队骑兵跑到虎山江左,却看到援朝军已经大摇大摆的渡过中江,朝着第三江而去。

    “孙子,不送!”

    柳杠子得意的朝着鸭绿江左岸的日军骑兵高高挥手,哈哈大笑起来。

    立见尚文冷脸骑在战马上面,远望着正在涉水第三江的援朝军,久久无声。

    鸭绿江虎山上游,援朝军营地。

    送走了喜气洋洋的希蒙额和乌尔度,何长缨让小六子给春妮下一碗鸡蛋野菜面充饥。

    看着小六子偷偷掩藏着的不爽的眼神,再看看他还没完全消肿的猪头脸,何长缨猛然想起一百二十年后,受到客人委屈的服务员们经常做的壮举。

    而且这个小六子,以前就是津海客栈里的一个小跑堂。

    于是何长缨很严肃的对小六子叮嘱道:“不准往里面吐痰。”

    “啊?”

    纯真的小六子,听得一脸的迷茫。

    “他敢!”

    春妮的秀眼一棱,威胁着说道:“他敢杵逆了我,以后回津门,我天天早上让他给我倒尿盆子,看那个嫩葱似的小莲还会跟他好?”

    小六子听了身体一颤,僵硬着脸儿什么神情都不敢表露出来,老老实实的去升火下面条。

    简单吃过,在春妮的提议下,两人在营地闲逛一圈,最后下了崖壁,坐在江边的礁石上面,晒着秋日的暖阳。

    知道团长他们要说话,王士珍,小六子,还有几个随身的警卫,都远远的站开。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管他涛生云灭

    “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呵呵,我一个女人家,虽然什么都不懂,可这么急的江流,而且到处都是暗礁,倭夷除非疯了,怎么也不可能会选择从这里渡江吧?”

    春妮伸了一个懒腰,显示出宽大衣服下面,小腰儿的弹挺和胸脯的高耸。

    然后舒服的躺在大黑石上面,秀眼望着瓦蓝的天空:“而且听鲁队长说你们不是有几千人么,怎么营地里就这么一点儿?”

    “其余的都到下游沙河子那边去了;我当然知道日军不会从这里渡江,所以我才会来这里防守。”

    何长缨看了一眼躺在大石头上面的春妮那一对大球儿,点起一支烟,青烟袅袅随即被江风搅散。

    “什么意思?”

    春妮半仰起上半身,用做肘支撑着身体,不解的询问。

    “这个鸭绿江防线,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破绽;只要日军舍得流血,终是能打过来的。”

    何长缨悄悄的伸出左手,慢慢的抚摸着春妮丰满的大腿根:

    “既然这样,我只好选择一处日军最不可能渡江的地方,好好的歇着;这样,就算以后这条鸭绿江防线被打得再溃烂,朝廷的板子,也是打不到我头上来的。”

    听了何长缨的‘肺腑之言’,春妮眼底深处的一缕不屑之色,一闪而没。

    原来也是一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荣华富贵,丝毫没有一丝国家荣誉,一个没担当的懦弱男人!

    “你真聪明;这就是你们,哦,你的手抠到哪里去了?”

    春妮嗔怪的白了何长缨一眼:“咱们老祖宗都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我听别人都喊他们‘倭夷,倭寇’,你们援朝军为什么要喊他们‘日军’?”

    “想要战胜敌人,首先要认清对手;假如连对手的真正实力都不愿意承认,而是一味的靠着语言的蔑视来有意的贬低对手,给国人和军队一种假象,误导国人认为对方弱的简直都是不堪一击;”

    何长缨冷声说道:“那么这就是在犯罪,要是按着我的意见,这些将军大臣,全部都得枪毙!”

    “你是说倭夷兵很厉害么?”

    春妮的秀目灼灼的望着何长缨。

    “嗯,这是一支有信仰,并且愿意为他们那愚蠢而白痴的信仰,去献身的人;”

    何长缨很认真的点点头,概括的说道:“实力垃圾,装备垃圾,战术更垃圾;可是有着一群敢死的士兵,正好又碰到了垃圾到极点,没有任何信仰的大清军队,当然是势如破竹。”

    “愚蠢而白痴的信仰?”

    春妮的声音有些尖利:“据我听说倭夷有几千万人,既然这个信仰愚蠢而白痴,为什么几千万人都被蒙蔽了,是他们傻么?”

    “这个问题我不跟你讨论,而且我也不会跟这个时代里所有的人讨论;时代的局限性,完全箍制住了现今世界所有人的思想。”

    何长缨幽幽长叹一声:“我的大世界观,和你们的完全都不一样;我是知道,了解,但不赞同你们的世界观,而你们则是可以听懂,但绝对不会认同我的世界观;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咯咯,你的话真是好奇怪,就像你上午说的什么时空不时空的;你的世界观说来听听?”

    春妮歪着脑袋巧笑嫣然的望着何长缨。

    “这是一个秘密,我可以说给你听,不过你要替我保守这个秘密。”

    何长缨很认真的望着春妮。

    “嗯,嗯,你说。”

    春妮翻身趴着,双手手掌托着小脑袋,大眼睛亮晶晶的望着何长缨,极有兴趣的问道。

    “还是一个小姑娘啊,这该死的战争!”

    何长缨忍不住怜爱的揉了揉春妮的满头青丝。

    “别把我头发揉乱了,你说,我听着呢。”

    春妮偏着脑袋,摆脱了何长缨的大手。

    “我的大世界观是中国人,东洋人,朝鲜人,还有西洋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建设好这个美丽的星球。”

    何长缨很认真的望着春妮说道。

    “啊?”

    “啪”

    “哎哟,疼死我了!”

    春妮顿时傻在那里,结果托着小脑袋的双手一软,下巴一下子重重磕到大石头上面,疼的她哇哇大叫。

    然后春妮又顾不得下巴的疼痛,抱着小肚子笑弯了腰:“何长缨,你的笑话真好笑,还‘共同建设好这个美丽的星球’?不行了,不行了,笑得我肚子疼。”

    何长缨面带微笑的站了起来:“在我看来,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民族,没有信仰也许不太好;可是假如是错误的信仰,那么更情愿他们没有信仰;好的信仰是天堂,而恶的信仰就是一座地狱,不但把自己葬送进地狱,而且也会把无辜的人拖进地狱;既然我来了”

    何长缨对着春妮裂出一丝洋溢的微笑,笑得让春妮无端觉得内心发寒:“那么就让我来送他们,一路走好!”

    九连城。

    在宋庆向津门总督衙门发过电报以后,援朝军随即也开始对大沽炮台进行发报。

    不久这份电报就交到了陈世杰的手中,顿时援朝军军营一片欢呼。

    此时援朝军新军第二期,第三期,1183人,已经登船前往辽南。

    因为在大连湾,大东沟一带,频繁出现着日军军舰的踪迹,所以这分乘两艘商船的新军将在旅顺港登陆,然后再到大连湾集结。

    在腾出来训练场以后,第四期集训的800余名援朝军,刚刚开始正式的打靶集训,就得到了这个大捷,众人无不为之欢呼。

    而且第一期400余新军,主要是津门周围的百姓和留津的淮军子弟。

    而第二期已经过半是津门之外的青年。

    到了第三期和这个第四期,整个直隶一带也只占了三层,其余都是南方各省,甚至南洋各地的海外华裔。

    随着这些海外遗民的加入,援朝军里面的士兵们开始放眼看世界,在世界这面镜子的映衬之下,很容易就能看出大清朝的腐朽卑鄙,和自己脑袋后面这个猪尾巴的丑陋。

    大清朝的葬钟,在未来时空里的那个小站练兵之前,就已经开始悄悄的敲响。

    陈世杰在电报到手之后,随即开始向全国,全世界的有华人报社的城市,发布电报。

    在之前他听了泗水华裔,新军排级预备军官黄博杰的建议,让南洋籍的青年电报联系,或者托人联系世界各地华人集聚区报馆里的熟人,要用好报纸这个宣传的利器。

    在陈世杰一番鼓捣的时候,而在直隶总督衙门,李鸿章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捷报,就让电报局向丰台那边发报。

    他的大儿子李经方,已经被他派遣到威海炮台,好提前避开这次旋涡动荡。

    外甥张士珩以丁忧为名,回合肥休隐。

    女婿张佩纶和一屋子女眷,去了郊区的宅子里玩耍逗留数日。

    现在他就跟‘鬼子六’一样,就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跑腿。

    至于别的

    我管他涛生云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

    紫禁城,御花园,堆秀山。

    这两天光绪皇帝心情大好,他得到了志锐的折子,李鸿章这个老东西,终于解散了他总督府里面的垃圾智囊团。

    大儿子去了威海,外甥溜回合肥,女婿也出了府衙,和女眷们跑到了郊外的园子里。

    这个老东西这是在为告老还乡,提前做准备了。

    刑部也呈交上来了关于叶志超,卫汝贵两人的初审。

    卫汝贵在朝鲜纵兵抢掠,临敌畏敌,节节退缩,贻误大局;叶志超吃空饷,擅自放弃平壤,致使雨夜大败溃,数千精兵徒徒丧命。

    看得光绪就大怒,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两个酒囊饭袋凌迟处死。

    不过这样也好,假如北洋军在朝鲜势如破竹的打败了东洋,等盛军回小站,武毅军回芦台,自己岂不是更加的睡不着觉了?

    现在在老师的谋划,和自己的英明指挥下,这个酣卧在京师榻边几十年,连‘亲爸爸’都没有能力解决的北洋大患,终于算是被自己连消带打的成功解决掉了。

    想着不久以后,李鸿章滚蛋,叶志超,卫汝贵下大狱甚至砍头,丁汝昌革职,而宋庆在这次自己和李鸿章之间的扳腕子,也识时务的倒向了自己。

    光绪就心情大好。

    “现在宋庆稳住了鸭绿江防线,这个冬天,朕会继续向辽东派遣精兵;等到明年开春,咱们兵强马壮的大清精兵,一举反攻打到汉城,把倭夷赶下大海!”

    光绪和珍妃坐在山上亭子里,随着光绪的豪言壮语,她的苹果脸儿露出一副崇拜的神情。

    光绪看了心中大畅,继续器宇轩昂的对珍妃说道:“然后,朕会命令广州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全部北上和北洋水师合军,选一得力大将替换掉丁汝昌这个无能的家伙,在海上一举消灭东洋小儿的兵舰;”

    “十年前咱大清打败了西洋强国法兰西,这次咱们再狠狠教训一顿边上这个不开眼的小东洋,咱大清就是世界上和英法德俄,平起平坐的一等强国了;哈哈”

    说道这里,光绪不禁开心的笑了起来。

    “皇上好厉害!”

    珍妃苹果脸儿红扑扑的,这一句‘好厉害’,不禁让光绪心里微微一动,算起来自己都快有小半年时间,没有给他的嫔妃们兴云布雨了。

    看着珍妃粉嫩的俏脸,光绪不禁小腹一热,下面有了一丝难得的‘微硬’。

    “今晚你等着我的传宣。”

    光绪望着珍妃,笑着说了一声。

    听得珍妃又喜又臊,不但脸儿红了,小耳朵红了,眼睛躲闪着含满了水儿,就是下面也不争气的湿了起来。

    珍妃作为一个尝过了男女滋味的半熟少妇,一年到头被困死在这个冷清清的园子里,无聊孤寂的几乎要发狂。

    也只有这些羞耻脸红的男女事儿,能让珍妃找到一丝让她心跳的激情和活着的趣味儿。

    “启禀皇上,翁尚书,李学士求见。”

    一个老太监低眉顺眼的轻声禀告。

    “宣!”

    光绪微微一愣,想着上午不是才见了么,这都要到夜黑了,又有什么新变故?

    “启奏皇上,宋庆和依克唐阿来电,倭副统领的齐字练军和援朝军,上午联手歼灭了一队倭夷骑兵,三十余骑无一逃脱。”

    李鸿藻一脸喜色的奏报着。

    按说这点战功,根本不值得李鸿藻和翁同这么急忙忙的联袂进宫请见,只是两人都敏锐的看到了这封电报后面,隐藏着的更深的东西。

    这些年来,朝廷为了制衡北洋势力,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翁同掌握的户部,依然从手缝里挤银子,大力的培养非北洋的军力,尤其是旗人的军力。

    因为全国的旗兵,绿营,都已经烂到根子了,所以到了现在,在直隶和东北龙兴之地,也不过是练出了四支像样一点的练军。

    依克唐阿的靖边军,左宝贵的奉军,倭恒额的齐字军,丰升阿的吉林练军。

    结果只一趟朝鲜之行,就被北洋诸军联手坑死了丰升阿,左宝贵。

    之后吉林练军残部划归倭恒额,奉军则被隶属北洋的聂桂林,何长缨联手肢解侵吞。

    可以说消息传回国内,简直是满朝震惊。

    现在借着和东洋开战,李鸿章终于眼看就要倒台了。

    就连宋庆,也审时度势的选择了归顺。

    然而等李鸿章滚蛋之后,北洋水陆诸军怎么妥善处理,却成了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皇上对十年前主动率兵增援台湾,抗击法兰西舰队的聂士成,被誉为大清第一炮台的守将罗荣光,还有三战三捷现在应该是四战四捷的何长缨,都非常看重。

    尤其这个何长缨,皇上甚至有着当他未来的头号大将,来重点培养的想法。

    而这一切,前面有两个很难绕过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完美解决,皇上根本就不会大用他何长缨。

    第一是何长缨出自北洋,其次是他还是李鸿章的肥西老乡。

    本来这事儿只能先放着,解决之道似乎还没有任何头绪,不过今天援朝军居然和齐字军主动联军,让这两位大佬看到了破局的契机。

    要知道北洋有史以来,除非上面的明确命令,不算上次的奉军和援朝军联军伏击洞仙岭,何曾有一次下面的军队和别系的军队主动联军。

    这是不是说明何长缨这个小滑头也慢慢看清了形势,想脱离北洋,投靠朝廷?

    翁同的心里面那是一个爽啊。

    你李鸿章不是能耐么?想让何长缨当你大儿子的左膀右臂,你们李家继续把持北洋。

    现在老夫就要把你北洋的新兴将星拉进皇上的阵营,老家伙你一定会被气个半死吧?

    哈哈,辛辛苦苦一番计量,结果却给皇上做了嫁衣裳!

    “哦,不错,不错,旗开得胜;这个何长缨不负朕的重望。”

    光绪听了李鸿藻的奏报,微笑的点点头,有些迷茫的望着自己的这两个心腹老臣。

    他有些不明白相对于数万大军,这歼敌三十余骑,为什么要让这两个军机,总理衙门大臣,亲自来跑这一趟?

    对于自己的这个学生,翁同显然要比李鸿藻了解的更多,于是翁同就似乎很无意的点拨道:

    “皇上,这是从津门总督衙门转呈的电报;这次援朝军和齐字练军主动联军,积极主动的配合着寻求战机,实属难能可贵啊!”

    “电报”

    翁同的话儿还没说完,光绪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这时他才听懂老师话里的含义何长缨要脱离北洋,投靠朝廷?

    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有了这员虎将,自己这一朝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就算有了一个震慑边夷的定海神针了!

    光绪兴奋接过李鸿藻毕恭毕敬的呈上来的电报,仔细看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鸭绿江畔的迷雾二

    “臣宋庆,依克唐阿,倭恒额,何长缨,吴威扬电奏:今日上午有倭夷骑兵大摇大摆行军于鸭绿江南岸,视若无人;援朝军与齐字练军春字营希蒙额部,骑哨乌尔度部,愤而果断在安平河口渡江迎头击之;敌骑遂溃,骑哨乌尔度大吼‘报效皇上,杀倭夷’,顿时群军皆奋,奋勇当先,将倭夷尽毙余马下;毙敌30,缴获马匹28匹,村田连发快枪30支,铭牌30块。”

    “好,好,好个乌尔度!还有希蒙额;朕没想到旗人也有如此忠勇之士。”

    光绪哈哈大笑的说道:“倭恒额也非常的不错,识大体,没有门户之见的固步自封;还有这个何长缨,实乃咱大清的智将,勇将,福将!李鸿藻,你给李鸿章去电,让总督府报上何长缨的情况,朕要给他抬旗!”

    “皇上英明!”

    李鸿藻和翁同同时高呼起来。

    然后这两个重臣都是轻轻的对看了一眼,又立刻把目光错开。

    之前他们想到很多种皇上的拉拢手段,却都没有料到皇上居然来了‘抬旗’这个手段。

    这小子真是好运气,前途无量啊!

    翁同和李鸿藻都在心里面暗叹,不免有了一丝微微的嫉妒。

    在10月17日,援朝军李振华营歼灭半个分队的日军骑兵之后,日军第十旅团一改之前的猖狂无忌,军力全线收缩回义州城。

    7000军力在义州城内外层层布放,防止援朝军再次偷袭。

    当天近黑十分,一个畏畏缩缩的老头儿偷偷的从南门进入义州城。

    巨大的鸭绿江两岸地形图挂在墙壁之上,老须子站在一个高凳子上面,背对着众人,手里拿着一支铅笔。

    专心致志的标注着他所知道的九连城及其上游,铭军,毅军,武毅军,左翼练军,援朝军分队的沿江布放。

    标注完这些之后,老须子又开始标注九连城至虎山江段,安平河口至蒲石河口江段,长甸江段的各种水文情形。

    立见尚文,富冈三造,友安治延,富田春壁,木村重,林太郎,

    一屋子的日军将佐们都静静的站立,目露敬佩的望着面前那个干瘦的羊胡子老头的背影。

    正是有着这些勇士们无私的隐忍和奉献,才能使得帝**队总能用雷霆一击的力量,准确的打在大清的软肋处。

    “好了,在这个虎山,我和神尾美纪中尉整整隐藏了七年,终于没算白费。”

    老须子跳下凳子,老脸上全是笑容:“寨子里的人还在口水镇,我今夜就得回去;美纪中尉让我转告将军,一旦决定攻击时间和渡江地点,寨子里还有百十号人,四十来条土枪,总能为帝国做出一点贡献。”

    “松井真二中尉,请您转告美纪中尉,帝国感谢你们这些年做出的牺牲!”

    说完了这么,立见尚文‘啪’的一声,朝着老须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力。

    “啪!”

    作战室内,所有的日军都倏然立正,齐声朝着老须子敬礼。

    “啪”

    老须子一脸的潮红,别别扭扭的回了一个军礼,涩笑着说道:“司令,我七年都没行礼了,几乎都快要忘记了。”

    第十旅团得到了间谍松井真二中尉送来的鸭绿江九连城至长甸一线的情报,在以后的几天里,不再派出一骑出城,而是全军修整,静静等待着山县大将的到来。

    而对岸的清军各部,也都是一片寂静,时刻警惕的注视着义州城和自己防守的江面。

    10月18日清晨,依然是一个良好的大晴天,不过气温再次下降,在中午九点之前,到处都是一片茫茫的大雾。

    10月19日清晨,依然是雾满鸭绿江,十米之外不见人影。

    看到这个情况,宋庆和聂士成等人有些坐不住了,然而依然毫无办法。

    只能祈求日军进驻义州,并不是要攻击鸭绿江,而是要封闭朝鲜门户,阻止清军进入朝鲜。

    当天下午,被援朝军在顺安驿灭了一个中队的日军骑兵第三大队本部,和其余两个中队,近600余骑日军骑兵,作为日军第一军本部的先遣队,出现在义州城南,随后进入义州城。

    之后骑兵三大队出义州城,在城南五里处的所串馆镇驻防。

    10月20日,日军大迫尚敏少将的第五旅团7000余军力,出现在义州城南,直接在所串馆扎营。

    至此,日军在九连城对岸的义州城,已经拥有了15000人的兵力,和对岸的盛军,毅军,芦榆防军的兵力比,达到了3:2的优势比例。

    而且日军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到来!

    看到义州城那连营般的兵力,宋庆和聂士成,刘盛休等将领已经开始了变色。

    而此前平壤防守战中的清军高级将领,叶志超,卫汝贵下狱,左宝贵身死,江自康,聂桂林,孙显寅都被撵到江下游。

    宋庆和聂士成,刘盛休,宋得胜,张锡銮,谭清远,马金叙等将领此时望着对岸那如云的马阵,一尊尊距在江岸的大炮,还有如林的日军军旗,才开始真正的直观感受到对手的强大。

    “是不是让仁字军,奉军,援朝军,盛军过来增援?”

    聂士成担忧的说道:“这九连城一段三十里江面,咱们处处分兵,倭夷集中攻击一处,很不好防守;而且这几天全是大雾。”

    “沙河子吕本元那里来了电报,有大队的倭夷出现在对面江岸,目测兵力不下两万,似乎是倭夷的主力;而且大东沟的大小鹿岛,直接有三艘东洋军舰停泊在那里。”

    宋庆满脸晦色的叹道:“我猜测倭夷极有可能不会选择一处渡江点,他们的炮艇甚至直接可以开到鸭绿江口,轰击沙河子,掩护倭夷渡江;这场仗”

    宋庆现在后悔死了没听中堂的意见,弄得现在自己不但是骑虎难下,而且眼看着就要被老虎一口吞噬下去了。

    “给朝廷去电,要兵吧!”

    鸭绿江出海口,江左。

    部队进驻永川之后,山县有朋特意骑马北行数里,来到了鸭绿江边。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鸭绿江。

    随即,征清第一军司令,57岁的山县有朋大将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们终于做到了,

    饮马鸭绿江!

    “司令,帝国陆军完全可以从这里直接渡江,攻击对岸的清军;有着海军炮艇的火力压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