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长缨笑着说道:“你先进我们的军法部吧,做个中尉军法长。”
林云瑜身上的担子太多,而且黎元洪性子随和一些,把他作为林云瑜的助手观察一段时间,何长缨觉得还是可以的。
“谢大人!”
黎元洪虽然搞不懂什么叫‘军法部’‘中尉军法长’,不过只是听着就觉得特牛比,不禁大喜,连忙半膝跪谢恩。
“敬礼,都说了咱们援朝军不兴这个。”
何长缨高兴的笑了起来,有种李世民的‘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小得意。
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等到援朝军的各种过冬物资装船完毕,何长缨随即率领着援朝军新军营第一期的400余士兵,列队出营门到海河口悄悄登船,启程大连湾。
北洋军械局理应配给的400条快利枪和15万发子弹,何长缨叮嘱陈世杰天一亮就到北洋局去领取,不要去晚了被别的练军‘截胡’。
这样,新军营就有了近千支步枪,20万发子弹,足够近20天的训练消耗。
至于20天以后怎么办,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实那一千余条在洞仙岭缴获的日军村田式步枪,何长缨觉得也可以给新兵训练用。
结果今天早上在总督衙门,何长缨一开口,就被李鸿章毫不犹豫的堵了回去。
用李鸿章的话说,那些东西都陈列在总理衙门,当做朝廷和北洋的光彩,给来访的天下各国的使者们看的。
包括一户兵卫那些日军俘虏,都好吃好喝顿顿有肉的养得白白胖胖,关在示范监狱里,给洋人们参观咱大清的仁义。
听着何长缨就想骂娘。
人家捉了俘虏,都当苦力往死里用,这个大清倒好,却拿俘虏当亲爹拱起来了。
要知道大清朝百姓,有多少饿殍,多少人卖儿卖女的挣扎求生!
麻痹,混蛋!
因为要运送这400余士兵,前面有高升号的例子,那艘美国商船也不敢打安全的包票。
所以商船在出渤海湾之后,只能紧贴着海岸线北行,经过旅顺口去大连湾登陆。
然后援朝军走陆路,奔赴鸭绿江防线。
10月5号中午,援朝军新军抵达大连湾,在和尚岛登陆,经过短时的修整之后,随即重新出发,沿着崇山峻岭,一路北进。
而那艘美国商船,则是继续沿着海岸前行,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日军巡海军舰发现的危险,朝着鸭绿江口驶去。
商船里面除了援朝军的物资,还有运送给北洋各军的近5000套过冬衣物。
在9月17号的那场大东沟海战之前,招商局的那五艘商船,卸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里面就有近一万套冬服。
不过分发下去,不算援朝军,里面还有着近五千套的缺口,马玉昆,聂士成等将领,一天一个电报的催促。
把盛怀宣和刚刚上任代替周馥的袁世凯,可急的够呛。
虽然用商船直接运送过去,这么做十分的冒险,可是不这样,何长缨和袁世凯也实在想不出能用什么办法,把这8000余套军服军帽军靴棉被尽快的送过去。
此时辽东的夜已经很冷了,在大山里面,气温将将逼近零度,假如没有基本的御寒衣物,很容易就会照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本来大清兵力就不足,再这么一折腾,这仗还怎么打?
当天夜晚,新军宿营在辽东的山岭之中,战士们围着火堆看书,说笑,唱歌,人人都焕发着无穷的斗志和憧憬。
“唉”
坐在火堆旁的何长缨的中尉副官王士珍,突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怎么?”
何长缨正叼着一支‘品海’牌卷烟想着事情,听到王士珍的叹息,不由抬头好奇的询问。
“报告,大团长,我,我就是想那么倭寇太可恨了,这么多的好男儿”
下面的话,王士珍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说真话怕何长缨怪他动摇军心,可他又不愿意对何长缨说假话。
“你是想说这么多的大好男儿,不知道有几人能回,几人会埋骨青山?”
何长缨的声音比较大,周边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援朝军战士都侧耳倾听起来。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从不愿意,也不会主动的挑起战争;然而当豺狼来残杀我们的家人,掠夺我们的土地,我们迎接它们的只有刺刀和猎枪;”
“我们援朝军是中华民族的守护者,抵御外辱,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神圣光荣的使命;虽死无怨!”
“虽死无怨!”
所有的援朝军士兵们都激动的呐喊起来。
“团长,教一首新歌吧?”
一个援朝军士兵渴望的望着何长缨。
何长缨想了想,痛快的说道:“好。”
“团长要教新歌了,团长要教新歌了!”
顿时,援朝军士兵们一片骚动,纷纷围了过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随着何长缨第一句唱完,所有的援朝军战士们都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歌,怎么不激昂啊?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时候,听出来味儿的一部分援朝军战士,已经开始小声的跟着低唱。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唱到这个时候,何长缨的声音猛然激昂起来,一股豪迈的澎湃力量在众人心中涌荡,直冲脑际,冲得大脑皮子都发麻起来。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当这首《我的祖国》,通过何长缨的嘴,提前54年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在大连湾隔海正东800里处,日军第一军的本队将将到达顺安驿,开始扎营。
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
十天前在义州大道上的那次设伏,虽然遗憾的没有给予这支大清游击队重创,不过山县有朋他们总算是弄明白了这支军队的底细。
居然又是那支该死的援朝军!
从9月27号开始,第九旅团的大岛义昌部,联合着新招募的朝鲜治安军,开始对见龙水库,顺安驿,肃州,平壤周边,合并江,普通江两岸,进行交叉扫荡。
然而这支狡猾的游击队,早已跳出了平壤城和义州大道的周边区域,逃得无影无踪。
在这个时空里面,日军第一军的对清作战部署,因为援朝军在洞仙岭,顺安驿,栽松院的三场外科手术式的局部歼灭战,还有这支小小的游击队的出现,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由原先计划的第一军全师涌向鸭绿江,攻进辽东。
变成了第九旅团的2000余残部,驻留北朝鲜义州大道上各城池要隘,肃清援朝军游击队,确保后勤线路的安全。
第一军余下近27000兵力,北进鸭绿江,进行清日战争。
先不提未来莫测的战争走向,在北朝鲜何长缨只用了一个百人的连队,就成功的拖住了日军2000余军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战术的胜利。
而且,这只是第一步!
“援朝军在撤退途中,对沿路的桥梁,栈道统统进行了彻底的破坏,立见将军的第十旅团一路修复,预计在10月20号前才能抵达义州;大迫尚敏少将的第五旅团,今夜抵达肃州宿营,然而肃州城内已经成为一座空城。”
征清第一军的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拿着一根竹棍站在地图前面:“义州大道周边的朝鲜青壮看到帝**队,就往山里面躲藏,而且沿途抓到的民夫也总是乘机大量逃跑;这帮可恶的劣等愚民知道帝国需要大量的骡马牛,就把牲口藏进山里面,使得军队的大炮辎重粮草运送不走。”
“杀!”
山县有朋大将冷冷的说道:“从即日起,但凡有民夫逃跑,抓住一缕按逃兵论处,就地格杀!”
屋子里的空气猛然一滞,满屋的将佐们互相交流着目光,却没有一个人说出反对的意见。
“司令,这很容易会引起朝鲜人的抵制情绪,不利于帝国在未来对朝鲜的长久谋划。”
在第一军副参谋长田村怡与造中佐看来,身为一个参谋,阻止司令官阁下不恰当的命令,这是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看到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默不作声,田村怡与造忍不住站起来提出反对意见。
“八嘎!身为一个参谋,你的脑子呢?”
看到一个小小的中佐,竟敢对他的权威进行挑战,山县有朋顿时就怒了:
“这场征清之战,它的成败取决于打垮大清,让大清彻底的臣服帝国;朝鲜就是一块帝国和大清嘴里的肥肉,肥肉就是用来吃的,如果他们没有这点觉悟不服命令,我就是下令屠杀完所有的朝鲜人,他们又能怎么样?”
山县有朋的话,听得一屋子的日军将佐们纷纷两眼冒光。
臣服中国,这是千百年来,帝国一代代孜孜以求的梦想;只是想想,就能让人热血澎湃的如痴如狂。
“现在第一军所要做的就是,迅速的到达义州,占领它;然后攻击鸭绿江沿岸,把辽东所有的清军主力全部吸引过来,为第二军辽南登陆,最终占领旅顺港,创造战机。”
山县有朋目光灼灼的望着众将佐大声说道:“一旦旅顺陷落,则整个渤海就朝着帝国敞开了她的胸膛,那么帝国将从东北,鲁东,津门,山海关,各处发动猛烈攻击,彻底打垮大清!”
顺安驿正东四十里,平城东十里,大同江畔。
平城和顺安驿之间,被一大片连绵的群山险岭所阻隔,之间只有崎岖陡峭的逶迤小路相连通。
而日军急于以朝鲜为跳板,去进攻大清,所以在整个北朝鲜的大片地带,除了义州大道周边的城镇被日军驻军把控,其余各处则是被日军完全无视,放任自流。
这些地方的官府机构和寻常百姓,依然处在平安道监司闵丙的管控之下,对平城三十里以西义州大道的日军没有任何的概念。
此时援朝军特种连和毅军黄明河哨的士兵,就在平城东十里的大同江畔驻营。
因为队伍里面有几个朝鲜士兵随军,所以援朝军和平城的交流十分的融洽。
不但当地的朝鲜官吏有求必应,就是附近的百姓见到援朝军也都是人人抱着一张笑脸,士兵们掏银子买东西,每次老百姓都尽量给多的往援朝军战士怀里送。
“据从平壤那边过来的商贩说,大队的日军今早离开平壤北上,那么要不了多久,整个鸭绿江边都是日军的防线和战火,此时回去等于是自投罗网。”
王冠集眯缝着眼睛,对黄明河笑着说道:“现在朝鲜反而成了日军的军力真空,这里他们根本不可能驻留大量的军力,除了平壤,肃州,安州这些城池,其余到处都是咱们的容身之地;我们特种连是打算扎根在朝鲜了,等到辽东的战事平息下来再回国,明河你要想清楚。”
“我还有得选么?”
黄明河一脸的苦笑:“合兵就合兵吧,不过将来回国得看大人们怎么安排。”
“那是,那是。”
方大海一听黄明河同意合兵,顿时高兴的大笑起来。
别的先不说,只那个陈二牛,就值得特种连费这么大的心思图谋。
至于以后
团长连奉军,毅军,仁字军的上千人马都敢吞并,更何况黄明河这四十来人。
再说按着大清的传统,吞进肚子的东西,可从来都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好,欢迎黄副连长加入咱们援朝军。”
何长缨在方大海南下的时候,就给了他很多从权的权利,为了拉拢黄明河,方大海立刻就给了他一个副连长的官衔。
“下一步怎么弄?”
搞定了这件事,陈志辉也十分的高兴,询问方大海下一步的行动。
“咱们上次就是因为我的错误,忘了临行时团长的叮嘱,‘神出鬼没,游走不定,出其不意,切忌恋战,打了就跑。’”
方大海检讨道:“咱们就不应该冒险去攻击日军的大股部队,更不该恋战,假如不是曹力行,咱们特种连可能已经都全军覆灭了!”
王冠集一脸沉重的说道:“特种连被前一段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自大起来;团长总说‘敌人不会比我们更加愚蠢!’咱们却把这给条给忘得无影无踪。”
“下一时期,特种连可以尝试着分兵,化整为零,分分合合的袭击日军的小股落单部队;并且吸收有热血的朝鲜青年,把整个北朝鲜慢慢的搅起来,让日军一粒米一颗子弹都送不过去。”
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特种连未来的前景渐渐明朗起来。
听得黄明河内心澎湃,心里好奇的想着,这个何团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居然能让下面的兄弟们如此的服气卖命?
第二百七十八章 凤凰城
在辽东的沿海群山之中,援朝军400余新军一路翻山越岭的跋涉着,虽然每个人都很累,然而大家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这批400余人的新军里面,只是秀才就有53人,余下大半都能读书认字,而且家境大多都是小康之上。
他们之所以参加援朝军,几乎都跟那本《呐喊》有着很深的关系,立志要为国为民,同何长缨一起,打破这个沉闷窒息的‘铁屋子’。
而剩下的百十来人,个个都是健壮本分的汉子,之所以参军十九都是冲着援朝军丰厚的饷银,和对未来许下的五十亩永不纳赋的田地的‘诱人的馅饼’。
自从加入了援朝军,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可是丰厚的待遇,一流的伙食。
军队里面紧张而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嘹亮的军歌,还有《呐喊》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深刻而让人警醒深思奋发激昂的道理。
这些新奇的,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见过,想过的一切,已经牢牢的吸引住了新军每一个人的心神。
在不知不觉间,众人都开始慢慢的融入了援朝军这个大集体。
这次返回辽东,何长缨把宋飞这四名侦察排的士兵也全部带了回去,让他们一路沿途画地图做测量,期间还专程多绕了三十里山路,从花园口海滩经过。
在这个时空里,何长缨虽然不敢绝对的保证,可是让他下赌注,他还是有八成的把握押注,日军第二军会从花园口登陆。
就这样,部队一路急行军,终于在10月9号的下午抵达凤凰城,只比宋庆晚了一天。
凤凰城位于鸭绿江边的大清重镇九连城西北方向百里处,鸭绿江的支流草河和二道河在城东南交汇。
城池东,南,西三面临河,北部则是连绵不绝的山岭。
而且整个凤凰城都被辽东的群山峻岭层层叠嶂的环抱起来,向南只有一条逶迤的山间小路绕过凤凰山脚,延伸向百里之外的九连城。
只要把死了凤凰山这个门户,南来的军力,任他是千军万马,也决然进入不了凤凰城。
援朝军的大队人马刚刚走到二道河的西桥头,河对面一群正在扯蛋的清军,顿时都被援朝军那一身黄褐色卡其布西式军服,弄傻了眼睛。
西式军服!
东方面孔!
除了军装的颜色不对,其余从哪点来看,都像是传说中的倭夷军队。
“难道是倭夷打过来了!”
几个清军惨白着脸孔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睛里面的恐惧,一个个顿时都骇破了胆子。
“倭夷来了,倭夷来了!”
这几个清军猛然大喊起来,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拔腿就朝着凤凰城逃去。
这凄厉的嘶喊,在寂静的黄昏显得尤为刺耳。
远处守在城门口的清军,闻声伸长着脖子望了一眼二道河西岸,也都随即变色的嘶喊起来,一边手忙脚乱的关城门。
随即,整个凤凰城里面都动荡起来,甚至在里面响起了零星的枪声。
站在河西岸的援朝军上上下下都看傻了,别的先不提,这个乌龙闹得也太夸张了吧?
“惊弓之鸟,兔子胆儿!”
宋飞双手抱在胸前,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讥笑。
“先不说他们是什么胆儿;这凤凰城的清军,在城外沿途要隘,不说设立关卡,竟然连警戒哨都不放?”
何长缨站在二道河西岸,看着简易木桥对岸把守的那六七个清军,此时正慌乱的大喊着朝城内跑去,感觉真是很无语。
这哪里是兵?
简直就是一群拿着枪支的盲流,一群废物点心!
“团长,虽然这帮家伙不光眼睛不好使,就是脑子也是一团浆糊,可现在日军都没打过来,附近的绺子还敢来这儿攻城?咱们这猛一出现,想想也确实够吓人!呵呵”
黎元洪跟着何长缨几天,大体也算摸清了这个战功赫赫的‘何团长’的性子,所以心里有什么话也不像之前那样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出来。
“严谨的军纪,钢铁的意志,还有精准的枪法,这都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就能达到的;就在于平日的严!这种道理不需要我给你多说吧?”
何长缨认真而自信的说道:“一支强军和一支弱旅,他们很大的区别之处就在这里;就比如咱们援朝军和他们!”
听到何长缨自信中略带骄傲的话语,渡桥西岸的援朝军士兵们无不是一脸的激动,悄悄的挺起了胸膛。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援朝军!
这时候,在漫天的霞光里,凤凰城墙上面涌满了手持步枪的清兵,甚至有些家伙还是两人一组的扛着抬枪。
让何长缨感觉似乎时空又猛然倒退了几十年,回到了太平天国时,双方士兵拿着鸟枪,抬枪对射的年代。
在城墙的正中,一群大清的武官簇拥着一个身穿一品武将官袍的老头子,远眺着河对岸的援朝军。
“军门,不是倭夷。”
几天前从九连城赶过来,等候宋庆的张锡銮肯定的说道:“倭夷是黑色的军服,而且他们就是插了翅膀,现在也飞不到这里。”
“那他们是谁,土匪?”
旁边的宋得胜说的自己都想笑。
打着红旗,穿着西式簇新军服的土匪,这不是说评书么!
“他们有人过桥了,儿郎们都不要轻举妄动,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宋庆看到对岸两个士兵,手无寸铁的走上木桥,连忙下令部下不得轻举妄动,以免误伤起了干戈。
站在城头的宋庆,看到对方在河岸大约不过四五百人,心里面其实已经全然安心下来。
倭夷就是再蠢,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过来四五百人,大摇大摆的攻城。
他只是还在迷糊着,这来的究竟是哪路神仙?
‘山上的绺子’,这只是一句笑话,即使只是远看,宋庆也知道这四五百套的军服价值不菲,没个三四千两银子,根本都拿不下来。
土匪就算是有银子,也不可能有这种张扬的魄力。
“宋军门,我们是援朝军,4号乘船从津门出发在大连湾登陆,今天刚刚抵达这里,请求入城。”
王士珍走到城墙下面,手心里全是汗水,他在心里还真怕城墙上的哪个傻比清军一慌张,就一枪把自己给放翻了。
“你是叶军门的勤务兵,我见过你!”
站在宋庆身边的宋得胜,看着城墙下边仰着大脸说话的王士珍,惊讶的问道:“你怎么跑到援朝军里面去了。”
说到这里,站在城墙上的北洋众将心里均是一松。
原来是自己人!
随即众人又都是心里猛然一暗。
叶志超,卫汝贵,宋庆,丁汝昌,这几人都是北洋系顶尖儿的一批梁杠子。
现在叶志超和卫汝贵的下场摆在那里,不免让众人都有着一种兔死狐悲的哀凉。
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么难
“你身边是什么人,怎么低着脑袋不敢见人么?”
站在宋庆身边的张锡銮,警觉的望着站在叶志超身边,勾着脑袋不做声的那个士兵问道。
“卧槽!”
黎元洪无可奈何的抬起头,对着城墙上拱了一圈手,满脸苦笑的说道:“诸位哥哥们好啊,真是缘分啊,没料到这么远还能见面儿。”
“卧槽,瞧瞧这是谁呀?黎元洪,黎老弟!”
“黎元洪,黎老弟你怎么也跑援朝军里面去了?”
“黎老弟,前儿大伙儿打牌喝酒,还说以后少了一个铁杆,都以为兄弟你喂海鱼了。”
城墙上顿时一片哗然,显然黎元洪和宋庆手下的毅军不是一般的熟。
当夜,奉天东边道道台宜麟,设宴款待宋庆,宋得胜,何长缨,张锡銮四人。
过来作陪的有凤凰厅同知章樾,凤凰城城守尉佑善两人。
席上就属四川提督宋庆的职位最高,年纪也最大,当仁不让的坐在首位。
这老头儿已经七十五岁有余,却依然老当益壮,大口吃肉大碗饮酒,说话如擂鼓,放屁如崩雷,声威煞是惊人。
余下张锡銮,宋得胜,宜麟,佑善,章樾五人,都是五十上下。
宜麟,张锡銮,章樾三人是文官,宜麟是正四品,凤凰厅后补道张锡銮是从四品,凤凰厅同知章樾是正五品。
宋得胜是武官正二品的总兵。
佑善是镶蓝旗的正三品,位同副都统。
而何长缨是刚刚经过两连跳,由一个从五品的协办守备,跳到正三品的参将。
可以说无论年纪还是资历,何长缨都应该是自觉的保持低调,所以上去就一屁股坐在末位。
何长缨这么一座,顿时就让席上作陪的章樾站不住了,一个劲的拉何长缨起来,而何长缨任凭章樾怎么拉,都腆着脸死活不起来。
于是众人都对何长缨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吊毛孩子的印象,顿时变得大好起来。
这小子懂事儿啊,不拿大,不居功自傲!
一看就是个有前途的聪明人。
然而,就算何长缨再如何的低调,对比着清军诸军在牙山,中和,平壤,丰岛,大东沟这一系列海陆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何长缨的成绩也确实太耀眼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迄今为止,大清对日作战所有的胜仗,都是何长缨和他的援朝军打出来的。
假如没有这几场大捷撑脸子,大清朝还不知道会被洋人们埋汰奚落成什么样子了。
这一切不由得众人不瞩目。
刚刚酒过三巡,众人就开始借着微微的酒意,询问朝鲜的事宜。
何长缨寥寥数语谈了一下朝鲜的战局,就直接的下结论说道:“这仗别的防区先不提,只论咱们的辽东防区,我的观点就是想守住鸭绿江沿岸,把战火控制在朝鲜境内,根本就不可能。”
“怎么说?”
宋庆听了何长缨的断语,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心里还是不免的重重的一抖。
把战火控制在鸭绿江沿岸,这是可皇上的谕旨,现在何长缨居然直接一口把他否定掉,怎能不让宋庆心惊。
今天下午,宋庆收到了李中堂转来的素有‘知兵’之称的台湾布政使唐景崧的电报。
现惟坚守凤凰城一带险要,掘地立营,凭山置炮。敌倘未攻,我惟坚伏不动,枪炮不及不发,切勿轻出交锋;能忍一二次,军心自定。备足军费,再图进取。
中堂在后面批注到‘颇有可采’‘斟酌’。
这说明中堂倾向于完全让出鸭绿江防线的无险地带,在辽东的群山险隘之中层层设防,阻击倭夷。
这种构想,则是完全和皇上的‘拒敌于外’相背驰,也是宋庆内心所不愿接受的。
既然接了这个‘帮办北洋军务’的职衔,宋庆当然希望能打出威风。
他现年已经七十四有余,不用考虑都能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戎马。
他可不想到最后,反而落了一个胆小鬼窝囊废的名头。
“现在明面上讲朝廷在辽东集结了近三万的兵力,可是真正可战精锐不过是军门的4000余毅军,盛军6000余人,奉军2500余人,芦榆防军2000余人,其余不是新兵就是一窝兵痞子,不足为道。”
何长缨让了一圈烟,继续说道:“尧山将军的4000镇边军也可一战,不过不属北洋调遣,只能独军把守;那么咱们只有15000人的可调军力,相比于日军的三万余人,只是在数量上就少了一倍。”
一旁的张锡銮笑着说道:“哈哈,何参将可没有把你的援朝军给算上,加上这次带过来的一营,总兵力也有小3000了吧?”
“就算算上援朝军,也不过是18000人;而且咱们是沿岸分兵防守,日军是全力进攻于一处,那么在局部战场,日军的军力完全可以是咱们兵力的数倍。”
说完了这些,何长缨不再吱声,让宋庆细想。
“这场仗不好打,”
宋庆幽幽的说道:“可是皇上,朝廷,中堂,还有全国的百姓,都在望着咱们;鸭绿江沿岸一定要守,真的不济,咱们大不了再退到凤凰城继续守,这也不碍什么事儿。”
“既然这样,我建议把凤凰城作为各军的军需库,枪弹粮草全部集中到这里,沿江各军只配备足量的军火和一周的军粮,进行持续供应。”
何长缨实在不愿意看到在鸭绿江防线溃退之后,大量的军火和粮食落入日军手里,成为他们以战养战的凭借。
于是就沉声提出了这个折中方案。
“何参将还是太年轻了,哈哈;”
宋得胜笑着说道:“凤凰城到鸭绿江沿岸最近的九连城,都有百里路途,期间山路崎岖难行,一旦暴雪来临,别说运送辎重,就是人都寸步难行;难不成断了粮让兄弟们饿死,这个罪名谁担当的起?”
何长缨看着宋庆,希望他能表态。
“老夫只管用兵备战,这军火粮草都是周馥直接调拨配送;况且送进各军的军火,想让他们再吐出来,说是怕城池失守军火资敌,这话儿老夫可没脸去说。”
宋庆直接拒绝了何长缨的建议,然后笑着对何长缨说道:“对于怎么守江,朝廷的旨意还是各分防区,还请何参将率精兵助阵,如朝鲜洞仙岭那样,杀得倭夷胆颤心寒。”
何长缨有些失望的点头表态:“卑职尽随军门调遣。”
心里面却不禁叹息着,想真正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
第二百八十章 旅顺,旅顺
“好,何参将痛快!”
宋得胜虽然对何长缨这个毛头小子有些不以为然,想来援朝军在朝鲜的几次‘大捷’,多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