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内众人除了张佩纶和李鸿章两人,其余自然不明白这里面的小九九,都心叹中堂的子女们真是兄妹情深。
面圣?
李鸿章听了直咧嘴。
“怎么了爹爹?”
看到父亲的神情,李经溥心里一咯噔,难道平壤那边又有什么大事儿发生!
“朝鲜前两天出了一些事情,”
张佩纶给李经溥简略的说了一下,没敢说何长缨领军出平壤迎敌这件事儿。
李经溥心中不禁默然,大哥真的去面圣,皇帝得拿着怎么样的一张脸来对待这事儿?
“启禀中堂,电报房来了安州的信儿。”
门外,总督衙门电报房委员秦跃峰大声的禀告。
“安州!”
李鸿章惊呼一声:“安州来什么信儿?”
屋内众人心里都是一紧,难不成这一眨眼的功夫,平壤就失陷了,所以从安州报急?
不然安州城最高的将领不过是盛军的分统吕本元,无事他怎么可能越过平壤诸将,给津门来电!
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无懈可击
“中堂,大捷!”
堂外的秦跃峰激动的大嚷着:“学员军今天上午在顺安驿,全歼日军第五骑兵大队第一中队;击毙骑兵中队长高桥一郎大尉在内的日军共计206人,俘虏1人,缴获200余匹战马,枪支200余支。”
“嗡”
屋子里一下子乱响了起来,即为学员军再建大功而欣喜,也震惊于他们的可怖实力。
这才过去几天,居然又是一个全歼!
李经溥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不但为何长缨领军取得了战功而欣喜,更为这个‘混球’居然已经跳出了平壤城的包围而高兴。
“电报拿来!”
李鸿章激动的声音都有些抖,有了这个战功,眼前一切的难题顿时都迎刃而解。
“学员军果然犀利,不枉中堂多年的栽培。”
袁世凯和唐绍仪对视一眼,有些酸溜溜的说道,心里不禁起了一种危机感。
上次他让唐绍仪给何长缨带话,未尝没有收拢为自己下属的想法,可是现在看来,这家伙未来是要逆天啊!
“为中堂贺!”
罗荣光高兴的站起来拱手,心里想着晚上回去再好好跟颦儿说说,这小子如此能耐,就是毛病多一点,老子也能忍。
吴育仁心里却极其不爽,这个何长缨,在8月初自己差点砍了他的脑袋,结果现在津门百姓人人都在传说这件事儿。
把自己说成了反派,而且引得上天将怒,雷劈大树警戒自己,最终让大忠臣何长缨安然脱险,从而成就今日这般不凡功勋。
“共贺,共贺。”
李鸿章笑吟吟的对罗荣光和吴育仁说道:“这里面也有你们两个的兵,也有你们的功劳。”
“为中堂贺,为两位军门贺!”
一屋子的人都站了起来,大声的恭贺着。
李鸿章笑呵呵的摆手说道:“幼樵,把中和的事儿和顺安驿的这场大捷都报给总理衙门。”
张佩纶欣然点头。
“津门府衙,县衙,等大雨停歇,就张贴报喜告示,让衙役沿街宣扬;紫竹林几国领事馆门前多喊一会儿。”
“喳!”
汪守正和陈文琪连忙领命。
“明天这场‘献俘’,是我大清前古未有之盛事,诸位多费心。”
“喳!”
满屋齐吼,李鸿章高兴的大笑起来。
平壤,牡丹台重堡。
叶志超一干众将站在牡丹台的山顶,遥望正北和西北两个方向。
“日军两部兵力据闻不下万余,指着我这点人马,一两天还好说,时间久了可抗不下来。”
左宝贵一脸的忧色。
他左边的江自康部有1400余军力,主要防守北山箕子陵和西北七星门;自己部兵力为1500步兵,500炮营,防守井砚山,牡丹台和玄武门;右侧为吉林练军的残部700余人,在沿江城墙协防。
这样在整个北线集中了4000军力,对抗日军。
“不少了,你们北部地方狭窄,日军兵力不易展开,而且有箕子陵,井砚山,牡丹台这些高地重堡;我们南城也不过5000余军力,防守的船桥里,朱雀门,可都是一马平川;而且,面对的是日军的主力第五师团本部,我们比你们难打。”
卫汝贵不客气的说道。
对于这些实情,左宝贵是无话可说,只得牢骚道:“就不该把一半兵力调出平壤,还有枪支子弹,中和吉林练军丢了这么多的枪支,现在把库房都领空了!”
“吉林练军现在防守的可是北门。”
卫汝贵一张嘴,又让左宝贵下不了台。
“得,什么都别争了,现在大伙儿都是一个笼子的泥鳅,笼子破了全都玩完!”
叶志超烦躁的说道:“还是何长缨这小子能耐,提前跳出了平壤,以千余兵力伏击日军一个中队两百来人,结果任谁都没话说,还要升官发财。”
众将默然,只有左宝贵抱不平的说道:“何长缨几天前才不过是一个低微的从五品协办守备,领着千余军力,先是灭了一个大队,这次又歼了一个骑兵中队;哪个营官能打得这么漂亮,我现在敲锣打鼓送他回大清都心甘情愿。”
左宝贵这个大实话实在不讨喜,众将再次默然。
“走了,各位回去备战吧!”
叶志超下午被中堂来电,戳穿了中和的谎言,心里又慌又怕,撂了一句话,就朝着山下走去。
他要回去找提督衙门里的朝鲜女人放两炮,去去邪火。
大同江左,日军第九旅团驻地。
在近夜时分,一直焦灼不安的大岛义昌终于分别收到了朔宁支队,元山支队,还有师团本部的消息。
朔宁支队,元山支队,在北城已经封死了义州大道和元山大道,于明日清晨开始发动全线进攻。
师团本部预计明天上午将会抵达平壤城南的甑山大道,进而发动总攻。
“冈外史,我说你写。”
大岛义昌兴奋的命令他的参谋长给师团长津野将军回信。
“适朔宁支队报告书至,云元山支队既达坎北山,此两支队将如期包围攻击北城玄武门。十五日,我混成旅团分半大队自羊角岛渡江攻其东城,其余全力自船桥里进攻平壤。是恐万一师团本队后期,元山、朔宁两支队孤立,是以本旅团冒犯危险欲陷平壤。愿为师团本队先着部队,援明日之战。”
大岛义昌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的吼道:“本旅团将以明日十五午前八钟时前后攻陷平壤,于诸君共握手于城中,以祝万岁也。”
坎北山东北十里,无名山道之中。
援朝军一连,二连,侦察排,警卫队五百余人连接赶了四十余里的山路,在天黑之前来到了这个山道宿营休息。
因为在寂静的夜晚,声音和火光会传播的很远,为了以防万一,援朝军全部禁篝火,三十于匹载重的军马也全部带上马笼套。
时间一点点的流失,何长缨,沈兆翱,吴威扬,彭千宴等众军官,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前方侦察的结果。
“营长。”
在暗黑里,金永俊,徐如,刘明阳几人,穿着朝鲜当地老百姓的衣服摸黑走了过来。
“怎么样?”
何长缨站起来,把自己的水皮囊递给徐如。
“防守的十分严密;日军西起普通江,然后从义州大道到元山大道,最后一直延伸到大同江江边,都建立了警戒线,根本进不去。”
刘明阳喘着气,看到徐如喝完水,一把夺过去水囊,咕噜噜灌了起来。
“你”
徐如粗着嗓门,给气得不轻。
刘明阳一口气喝了打半壶,用手背擦擦嘴说道:“没事儿,我不嫌脏。”
沈兆翱‘噗呲’一笑,然后慎重的说道:“营长,现在日军在北线集中了七千余兵力,北城地域狭小,在战斗中不可能全部投入;而且他们要防备安州和肃州的清军支援,所以我认为在北城,咱们根本无法进行突袭战。”
吴威扬听了也是点头说道:“除非打硬仗;不过指着咱这五百来人,日军随便过来一个大队的军力,都够咱们忙活。”
何长缨散了一圈烟,点燃,香烟袅袅,沉思良久。
第一百八十三章 今夕是何年
“这有什么为难的,依我说咱们现在就抹黑过去弄了日军的营地,就算不能大胜,也得叫他们鸡飞狗跳的不得安宁。”
一连副连长吕顺成大咧咧的提议。
“问题是,你根本没有办法在不惊动这么多的警戒哨的情况下,进入日军的营地突袭。”
沈兆翱给身边的援朝军军官讲解道:“咱们援朝军之所以这么点人就敢打日军,其一是攻其不备,其二是占着有利地势,打顺风仗;也正是凭着这些,咱们才能以小博大取得了接连的胜利。”
“这次意指元山支队,就是想借着北线复杂的山地地形,闪电般的集中突袭于日军后背的某一点,比如炮兵阵地,给予沉重打击。”
吴威扬接着补充道:“可是现在北线日军因为防备肃州,安州方向的清军,加强了警戒,‘攻其不备’已经没有可能;而援朝军攻日军守,地势上又处于被动的劣势,所以北线根被就没有任何战机。”
“为什么一定要打北城的日军,南城不能打?”
郝天胜撇嘴说道:“不都是日军。”
“南城一马平川,在南城以南又隔着普通江,你到江那边怎么打,用嘴炮隔江轰?”
郝天胜的新搭档,新任步兵二连连长甘戈笑着反问。
“好,就到江对岸去打!”
何长缨被甘戈的话勾出了灵感,重重的拍了一巴掌大腿。
“江对岸?”
彭千宴诧异的问道:“津野会把部队搁在江对岸闲着让咱们去突袭?”
何长缨笑着说道:“不是普通江,是大同江。”
“大同江?”
众人齐声疑惑思索。
“明阳,还得辛苦你一趟;”
何长缨对刘明阳说道:“你和金通译现在去咱们今早渡江的渡口,明早先联系好渡船,明天中午,援朝军在那里渡江去江左。”
“是!”
刘明阳大声的回答。
“打第九师团?”
林云瑜诧异的皱眉说道:“大同江第九旅团驻地周围全是玉米地,他们肯定会提前砍出隔离带,更难突袭!而且一旦被大岛义昌凭着优势兵力反包,平壤驻军能放两炮支援一下,估计都是奢望。”
何长缨笑着说道:“去看看吧,机会总是找出来的。”
“咱们只带了三天的干粮,明天下午能抵达日军阵地附近,后天再等一天,以后就要饿肚子了;这个平壤战役谁知道要打多久?”
沈兆翱也开口劝阻:“既然机会是等出来的,我觉得咱们在这里等元山支队暴露出破绽,要比去大同江找第九旅团要靠谱。”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
看到援朝军队伍里面的这些军官,渐渐的开始学会独立分析,并且置疑自己的判断,何长缨感到很高兴。
因为在平壤战役之后,日军大层次的进攻方向虽然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局部战役肯定会有着很大的改变;自己这个假诸葛,估计就不能再这么‘神机妙算’了。
这就需要众人一起分析,集思广益,找到日军的软肋,给予重拳。
“不过这次依然是我说了算,执行命令吧;解散!”
何长缨不由分说的强权命令。
“杀敌!”
众将齐吼。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夜色以晚,养心殿内却灯火通明。
大清皇帝光绪脸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之上,一张来自总督衙门的电报奏折被揉成一团,丢在地上。
帝师翁同,总理衙门大臣李鸿藻,皇帝的大舅子志锐,待读学士文廷,总理衙门大臣户部侍郎张荫桓,几人站在殿下,都默然无声。
“被日军突袭,七千人的大军惶惶而退,战死失踪400余人,里面正红旗正蓝旗就占了八成,别的营头连个哨长都没有损伤,吉林练军营官哨长几乎死绝,而且丰升阿居然也死了;他们当我是傻子么?真是吃了豹子胆,无法无天!”
“啪!”
光绪把身边的盘龙羊脂玉镇纸狠狠的摔在地上,顿时碎雪四溅。
殿内众人都是心里一跳,不过想着历来北洋军将的跋扈,这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不然为什么就这么的巧?
朝鲜六路大军,四路隶属北洋。
左宝贵是回族人,从军江南大营,一直跟着僧格林沁,和淮军素无瓜葛。
而丰升阿更是旗人大将,手下有五百朝廷苦心训练的旗兵精锐,以备将来大用。
结果一个溃退,这五百旗兵折损大半不说,连丰升阿也给弄死了?
“陛下,制怒啊!”
翁同连忙跪下劝说。
“陛下,制怒啊!”
其余众大臣都纷纷跪下。
“我怎能不怒?”
光绪气的满脸通红:“以为全歼了一个骑兵中队,就能抵消他们的罪孽!况且包括洞仙岭大捷,那是何长缨和左宝贵的奉军联合打出来的,关叶志超,卫汝贵什么事?”
光绪愤怒的继续吼道:“叶志超在牙山临阵脱逃,在中和一败百里;卫汝贵的盛军简直是一群强盗,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弹劾的折子都有一大箩筐,当朕是瞎子聋子么?”
“陛下,现在倭夷兵围平壤,此时一切以大局为重啊!”
翁同连连叩首劝谏。
“启禀陛下,珍妃求见。”
一个老太监轻声禀告。
“让她进来。”
一缕柔和之色涌上光绪的脸庞,满腔的怒火终于稍稍的降落一些。
“妾身叩见皇上。”
不久,一个十**岁珠圆玉润的如花美女走进了大殿。
“平身,都说了你我之间无需这些虚礼。”
光绪脸上露出一丝怜爱之色。
“这是什么?”
珍妃似乎没有看到地上碎裂的羊脂玉盘龙镇纸,而是捡起了那张皱巴巴的奏折,细细展开。
“呀又打大胜仗啦?恭喜陛下。”
珍妃喜滋滋的给光绪道喜。
“恭喜陛下!”
直到这个时候,众臣心里才算缓一口气,齐声道贺。
“可是”
“陛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丰统领为大清的江山而牺牲,这是死的其所,应该大昭天下,让百姓们都知道不但北洋在打仗,咱们旗人也在为大清江山流血。”
珍妃喜盈盈的插了光绪的话,说完才知道自己失礼了,忍不住吐了吐可爱的小舌头。
光绪当然没有怪罪珍妃,反而有种被抢话的温馨感,听了珍妃的话,不禁目光一亮,沉思起来。
“好,明天在献俘仪式上,我将昭告天下,我天兵又取得了一场大捷,而且我大清的统领丰升阿将军为了大清江山,力战倭夷,英勇捐躯。”
“陛下英明!”
养心殿内,众大臣齐声高呼。
渤海湾,中轴航线。
此时北洋水师以镇远,定远舰为首,排着长长的两队,护送着招商局的‘图南’‘海定’‘镇东’‘新裕’‘利运’,五艘运兵商船,朝着大连湾驶去。
在大连湾装兵之后,将沿着辽东半岛外海岸,直奔鸭绿江口的安东县。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右翼总兵刘步蟾,左翼总兵林泰曾,方伯谦,汉纳根,邓世昌,聂士成,站在舰船的甲板上,仰望头顶月色。
今夕是何年?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战役一
而此时,在朝鲜半岛的西海岸,黄海海面上,日军联合舰队的十二艘军舰,如同一群饿狼,直扑大东沟。
‘西京丸’号舰桥上的日军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旗舰‘松岛’号舰桥上的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亨众将,都站在月色之下,凝望北方。
今夕是何年?
在西洋历1894年9月14日的夜晚,清日两国,注定有很多人都将是彻夜无眠。
此时:
日军的朔宁,元山支队,第九旅团大岛义昌部,都在紧张的调兵遣将,准备着明日清晨的进攻。
日军第五师团本部五千余军力,正在日夜兼程的沿着大同江西岸的甑山大道,一路北进。
平壤城内的各路练军也都在忙碌的加固堡垒,总兵大人们纷纷给手下各营哨的营官哨长们封官许愿。
是夜,凌晨三点,第九旅团炮兵第三大队右翼炮队开始转移炮兵阵地。
右翼炮队一直前推到栽松院附近,随即开始修筑胸墙,伐除树木,把炮兵阵地架到离大同江岸清军船桥重堡不足一里的距离。
日军步兵第十一联队第五,六,七,八中队,在栽松院集合,留下第八中队为炮兵阵地防卫部队,其余以第五中队为前队,第六,第七中队为后队,开始向江左船桥边的三个清军重堡挺进。
“日军,日军!”
架设在船桥重堡外,环形防御胸墙里的警戒士兵,随即就发现了在月色下排着散兵线,偷偷弯腰贴近的日军,一边大喊着,一边开枪射击。
“攻击!”
日军第五中队中队长中尾小六大尉大吼一声,趴在一堆乱石后面举枪射击。
“砰砰砰”
江岸清军船桥中堡周围顿时枪声大起,盛军右军后营的清兵们纷纷冲出重堡,趴到环线矮墙上举枪还击。
“轰,轰”
日军的栽松院炮兵阵地在暗夜里腾起大片的火光,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射向江岸船桥重堡。
与之同时,日军中央队,以二十一联队第二,四中队为前驱,第一,三,九,十中队为后援,在第一大队大队长森祗敬少佐的率领下,途经土器店,水湾桥,到达大同江边。
然后沿江而下,开始猛烈攻击毅军一营防守的江岸右翼重堡。
而右堡的毅军也是毫不畏惧,一边在堡外的环线防御墙上阻击,一边在重堡高处居高临下的射杀日军。
一时间,江岸船桥重堡枪炮声,呐喊声,响彻天宇,日军的炮弹不时的落在坚固的船桥重堡四周,溅起大片的乱石和火星,如同节日绽放的礼花般璀璨。
“轰,轰”
平壤城下的大同江右岸,在黑色里猛然腾起团团耀眼的火焰,磨蹭了半天,盛军亲兵炮营终于开始发炮隔江还击。
“司令,我先头分队已在羊角岛建立掩堡,对岸清军还无任何异动。”
日军第十二中队小队长松本中尉从羊角岛游回左岸,向站在岸边看着不远处激烈战斗的日军左翼队司令官奥山义章少佐汇报。
“登船!”
奥山义章望着大同江对岸黑黝黝的毅军阵地,断然下达渡江命令。
随即,日军第二十一步兵联队第十一,十二中队五百余军力,开始登船前往江心羊角岛,准备夺取平壤大同,长庆两门。
大同门上,叶志超,卫汝贵,马玉昆,等众将站在城楼,望着对岸密密麻麻的枪炮火光。
“孙分统,昨天日军既然夺了五艘渡船,今夜可能会以羊角岛为跳板渡江偷袭,你们要加强戒备江岸。”
卫汝贵豪气的说道:“船桥里重堡牢不可催,只要咱们这边不断的接济兵员弹药,日军想突破船桥无异于痴人说梦!”
“军门您尽管放心;”
盛军左翼分统孙显寅大嚷道:“指着日军那五艘小渡船,能送多少兵力?铁定让他们统统有来无回!”
北线,日军国主砚高地。
在夜晚凌晨四点左右,大同江边的枪炮声就惊醒了整个朔宁支队的日军官兵,全军随即开始紧急集合,整理完枪械,静静等待着渡江作战的命令。
立见尚文站在山坡之上,远望着平壤方向,却始终不下达渡江的命令。
而坎北山方向的元山支队阵地,也是一片寂静。
听到平壤方向的炮声,所有的援朝军战士们都惊醒过来,顿时睡意全消的纷纷坐起来。
“营长,打起来了。”
睡在何长缨一边的小六子惊叫着:“咱们这边的日军也要开打吧?”
“北线地势复杂,不适合夜战;睡吧,天明还要赶路。”
何长缨翻了一下身体,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这场注定被中日韩三国永记于史册的‘平壤战役’,终于打响了!
在夜色里,船桥里的中堡和右堡,清军和日军继续在猛烈的对射着,不时有士兵中弹而亡。
清军凭借着重堡,就着月色居高临下的射击,一时间打得日军趴在地上抬不起头,更别提进攻夺取重堡。
“儿郎们,狠狠的打死这些倭夷!”
在枪炮声里,重堡背后突然传来了马玉昆的大吼,原来马玉昆亲自押着弹药来到了船桥里。
“是马军门来了,大人来了!”
“马军门,您情瞧好儿吧!”
顿时,中堡的盛军人人欢呼,精神大振,手里的步枪子弹如同雨点子一般的朝着阵地外的日军泼去。
“啊”
不时有日军中枪,被打得鲜血淋漓,在地上翻滚嘶嚎。
战斗愈发激烈起来。
时间一点点的溜走,而船桥里的枪声,炮声,始终不绝于耳。
只是日军的炮火准头太差,打了半天只有一枚炮弹砸上中堡,在重堡上砸出来一个大洞,不过被盛军士兵很快的就用砖石,厚木板重新堵了起来,想要完全塌陷重堡,依然遥遥无期。
天色渐渐的白了起来,整个战场的轮廓渐渐清晰。
而清军借着亮色在重堡高处,更是把日军打得变色,不久就完全清除了所有趴伏在堡垒近处的日军,留下一地的尸体。
值此之时,攻击清军中堡,右堡的日军三个先头中队损失惨重,而不得寸进。
“轰”
突然在江左众人的耳畔,猛然听到北方一片大炮的轰鸣,作战双方都不禁扭头望去。
北线战役,终于打响了!
元山支队坎北院炮兵阵地。
支队司令佐藤正大佐,还有东洋费尽心思请来的十余位西方列**事观察家和战地记者,都站在炮兵阵地边沿,等待着东天的第一丝黎明。
“可以开始了。”
看着东边一线微微的鱼肚白,佐藤正对站在他的身前,等候命令的一群军佐点头说道:“进攻!”
“嗨!”
在众将的高喝里,炮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长迫水周一少佐,大步返回炮兵阵地,高高举起右手大吼道:“命令,全体准备”
寂静的炮兵阵地上顿时忙碌的流动起来,随即十二门山炮一一待命。
“发射!”
迫水周一猛然挥下自己一直高举着的手臂。
“哗”
信号军官宫下文夫少尉站在炮队正前方的一个高处,同时猛然挥下手中的红旗。
“轰”
顿时,日军十二门70毫米口径的山炮同时轰响,烟尘冲天,橘红色的火焰夹裹着弹丸,从炮口喷涌而出。
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战役二
“咻,咻”
十二枚山炮炮弹带着尖利的啸音,扑向清军井砚山高地的西垒两堡。
“轰隆隆”
随即,这些炮弹在西垒外堡,和右侧翼百米远的西垒内堡周围炸响,震得群山嗡颤,万鸟齐翔。
“出发!”
日军第十八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石田正珍少佐,抽出腰间的东洋刀,指向清军井砚山高地的西垒方向大吼。
“出发!”
“出发!”
第二大队大队长门司和太郎少佐,第三大队大队长牛岛木蕃少佐,也同时大吼着命令部队开拨,进攻井砚山左侧翼的江东桥店清军阵地。
“炮营,给我轰日军的炮兵阵地。”
牡丹台靖边前营步队营官都司徐玉生,站在高台的一处岬角,远望着两千米外的日军坎北院炮兵阵地上不时腾起的炮口火焰,大声的命令牡丹台的清军炮兵开炮还击。
“轰”
牡丹台奉军炮营的十六门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随即发出巨大的轰鸣,射向日军的炮兵阵地。
“轰!”
一枚炸弹在佐藤正和西方军事观察员的正前方落下,溅起大片的烟尘。
“啊”
六七个遂不及防的日军警戒士兵嘴里发出一声惊惧的惨叫,随即被四裂的弹片和碎石搅成一大片碎肉断肢,扬上半空。
佐藤正等人均是变色,这枚炮弹假如再往后延伸三十米,自己这堆人全都得报销!
“轰隆隆”
“砰砰砰”
在井砚山西垒重堡,江东桥店高地,枪声四起,在整个北线山宇中震荡轰鸣。
日军元山支队和清军左宝贵部的短兵交接,随即打起。
正北,日军国主砚营地。
听到西方传来的大炮轰鸣,立见尚文又望了一眼东边的鱼肚白,对身前一直恭敬候立着的军佐们下达命令:“渡江!”
“嗨!”
日军第十二联队一大队大队长富田春壁少佐,第二十一联队二大队大队长山口圭藏少佐,同时大吼。
“渡江!”
“渡江!”
随着命令的逐次下达,除了在北部外围负责警戒的日军步兵,其余1500余日军步兵和炮兵第一中队,开始涉水趟过合并江。
朝着井砚山清军阵地的东堡,中堡进军。
日军渡过合并江后径直南下,不久就到达了距清军东堡五百米处的兴浮洞高地,炮兵开始砍伐高地四周的灌木,布置炮列。
而日军步兵们则是排着散兵线,继续前进。
“日军来了!”
新任游击杨建胜站在东堡外面的环形胸墙阵地内,看着远方黑压压的一片日军,不禁暗暗心惊。
这估摸不下有两千余日军,指着自己东堡,中堡,四哨400余军力,可真是一场硬仗。
周中盛,马德草两人站在杨建胜的身边,看着兴浮洞高地上正在架设的山炮阵地,也都是心跳加速。
这么近的距离,这炮弹假如砸进胸墙阵地内,那可不是一般的疼!
“东堡就交给你们了,我到中堡压阵。”
在洞仙岭大捷中,杨建胜营的左右后三哨损失殆尽,左宝贵就从其他营头划拨了两哨暂归杨建胜指挥,防守中堡。
“大人,日军两面夹击四堡,坎北院,兴浮洞,又架着山炮;咱们东堡,中堡不过四百来人,西边两堡也只有三哨兵力;假如没有增援,根本守不长久。”
马德草提议道:“不如给军门建议把玄武门,七星门上的一半军力调过来;井砚山四堡是牡丹台,箕子陵,玄武门的必经门户,只要四堡不失,日军就拿咱们没有任何办法。”
杨建胜苦笑着望着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