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一时间,在整个舍人关近一百五十米的弧形防线上,枪声阵阵,援朝军一连和日军第十一联队第二大队的二三中队全线交火。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关阻击战二
何长缨领着众将领到达‘九里谷’的时候,就听到了舍人关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
众将都是心里一惊,看来第九旅团真的来抢夺舍人关了!
何长缨大声的命令道:“全体换马,刘光彦,张风景,沿途所有骑兵跟我上舍人关!”
既然有战争,那么就一定会有伤亡,没有马匹,这么漫长的山脊,伤员和阵亡士兵的尸体,就很难快速的运送下来。
匆忙换完战马,何长缨双腿一夹马腹,战马‘聿’的一声长鸣,就继续驱马朝着南口一线天奔去。
过‘九里谷’,一线天,又牵马登上山脊的羊肠驿道,一路上众将士风尘仆仆。
经过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在中午十一点十分,众人终于到达了舍人关顶峰。
而在这漫长的两个半小时之内,舍人关上面的枪声就一直没有真正的停歇过。
虽然众人还没有达到山顶,却已经可以想象得到战事的激烈。
林云瑜的加强一连,是援朝军人数最多,军纪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连队。
何长缨为了保持一连的战力,全连二百六十三人,百分之七十都是原来武备学堂步队的学员兵。
可是现在依然枪声不断,可见日军进攻的疯狂!
到达山顶,阵地上的惨象顿时惊呆了所有的军官和士兵。
到处都是援朝军士兵的尸体,重伤的伤员无力的躺在阵地上嘶嚎。
山顶战场,满眼都是染着鲜血的石块和日军炮弹的残片。
周中盛,马德草,刘光彦,张风景四人更是看得心惊肉跳,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看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这么大的伤亡,援朝军居然还能血站不退,假如是自己的哨兵,估计早就炸营逃窜了。
果然不愧是北洋学堂出来的,李中堂的心头肉娃娃兵!
“报告营长,我一连损失惨重,子弹已经几乎消耗殆尽;”
林云瑜看到何长缨他们赶来,大步跑过来汇报战情:“然而我们坚决保证在十二点之前,不失一寸阵地!”
这个时候,舍人关南坡突然传来日军一片即哩哗啦的叫嚷,然后如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
“他们在喊撤退修整。”
懂日语的沈兆翱,也是脸颊抽搐的翻译着。
山顶战场打得实在是太惨烈了,这才不过是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而已。
假如营长真把援朝军全军带过来,没有火炮,格林炮这些重火力,士兵的子弹也十分缺乏,水源食物都没有完善的后勤供应。
那么这场战役对援朝军而言,很快能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几个援朝军连排长互相看看,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阵地上的枪声渐渐停息下来,只余下峰顶阵地和南坡上,两国重伤士兵的哀嚎。
“作为一个军人,一支军队的决策者,不需要你们有诸葛亮那么神机妙算,也不需要你们有关长那么绝世勇猛;”
何长缨环视身边的军官们,沉声说道:“可是你们必须时刻冷静的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实力有着一种清醒的认识,在作出任何决策之前,还是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记住,你的对手并不比你更傻!”
“是!”
所有援朝军的军官们都面带愧色的大吼起来。
“是!”
似乎受到了影响,周中盛,马德草,刘光彦,张风景四人也不觉的抬头挺胸大声的回答。
何长缨慢慢的蹲在一具已经冰冷的尸体身边。
这个年轻里带着稚嫩的脸孔,他还有一些印象,在来平壤的路上,跟许多的学员兵一样,没事的时候喜欢拿出那本《呐喊》,一遍遍的仔细翻看。
何长缨注意到他腰间染满鲜血的布口袋里,装的满满的是一本书的形状,他小心翼翼的掏出来,拿着这本带血的《呐喊》的手,开始颤抖起来。
四下寂静,,除了那一声声痛苦的嘶嚎。
几乎所有的士兵们,都或远或近的看着他们的营长。
“营长。”
看到何长缨的身体渐渐的抖动起来,低着头颅,一滴泪水倏然滴在那个阵亡士兵的脸庞上面,沈兆翱心里五位纷杂。
然而作为一个参谋,沈兆翱知道现在并不是伤心的时候。
因为日军很快就会再次组织进攻。
“战友们,你们做的非常的好!”
何长缨慢慢的站起来,右手紧握着那本带血的《呐喊》,看着阵地上面这些几乎人人带伤的援朝军士兵,大吼起来:
“在这么大的伤亡下,你们依然毫不退缩的狠狠打击着日军,你们是援朝军的骄傲和楷模,我为你们而骄傲!”
“因为你们的勇敢,日军第一大队残部已经被全歼在老魈沟;现在你们已经出色的完成了阻击任务,这场舍人关阻击战,将会被写入史册,永远记载着你们为我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流血牺牲,永远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人英勇的无上功勋!”
“营长,营长。”
“打死这些狗槽的日军!”
山顶上,除了那些冰冷的尸体,即使是重伤的士兵也纷纷大吼起来。
接着,何长缨对林云瑜命令道:“立即清理战场,所有牺牲和重伤的战士一律用战马带走;行动要迅速,估计下一波日军就会发动全面进攻!”
“郝天胜,你给我住手!”
郝天胜一脸怒气的冲到阵地南坡,抄起一把步枪就准备射击下面哀嚎的日军,被何长缨厉声阻止。
“打仗不是逞英雄,枪杀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战力的重伤兵;也不是只打顺风顺水的突袭!看着这满阵地牺牲,重伤的战友们,我希望你们都能清醒一下自己的脑子,未来的战斗只会比这更加的惨烈,艰苦。”
舍人关南坡,日军第九旅团临时指挥部。
“冈外史,现在你还认为清军的战力不堪一击?”
大岛义昌收回望远镜,望着一脸羞愧的西岛助义中佐,冷声问道:“伤亡多少?”
“报告司令,轻伤还没有统计,撤下来有五名重伤士兵,舍人关南坡留下了五十六名帝国士兵,第二中队副中队长小野三郎上尉战死;我请求炮火支援。”
大岛义昌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为了这个舍人关清军阵地,只是炮兵就打出了近四分之一的炮弹蓄存。
而上去的两个中队,已经减员了七分之一的兵力!
突然,舍人关阵地上传来一片激昂的呐喊,听得第九旅团的的日军人人变色。
这部清军怎么这么顽强,战事打得如此的惨烈,居然还能如此的振奋不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关顶的遥望
“这路清军和之前汉城叶志超的那些军队完全不一样,难道是清军暗自训练的真正精兵?”
大岛义昌低声说道。
还有一句话,他却没有说出来。
正所谓见微知著,虽无全景,但是就现在所见这部清军的峥嵘来看,只要这部清军的军力足够,那么一户兵卫的第一大队,十九凶多吉少。
一想到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可能的噩耗,大岛义昌心中烦闷的就想吐血。
作为先遣队,大岛义昌特意从第十一联队的第二第三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还有第五骑兵大队抽出了半个中队,补充到第一大队,交给了一户兵卫指挥。
全员共计一千一百多人,已经接近于两个标准大队,整整占了自己第九旅团此次出征平壤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场‘朝鲜之战’,乃至其后的‘征清之战’,帝**部在山县有朋伯爵的率领下,之前进行过无数次的战术推演,所得的结论都是清军必败。
其间帝国各个组织,更是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活跃在津门,北京,武汉,广州,上海,西安各地收集情报。
对清军每一支军队的番号,将领,人数,和综合战力,都了如指掌。
现在不只是帝国内部,就是西方各国列强,都一致认为于帝国的海陆军相比,大清的水师和陆军均是不堪一击。
不然大英帝国也不会一改多年的傲慢,先是和帝国签订平等条约,接着更允许帝国在伦敦发行战争债卷。
就是7月震惊世界的‘高升号’炮击沉船事件,英国政府也是捏着鼻子认了。
假如第一大队真的全军覆没,消息传回师团长那里,传回军部,传回国内,将会引起怎么样的轩然大波?
还有现在这场舍人关争夺战,假如有西方观察家在场,会发回什么样的电报到欧洲,对支撑帝国战争的战争债卷,会有着怎么样的恶劣影响?
大岛义昌简直都不敢再想象下去。
假如真的因此而给帝国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自己只有剖腹自戕,以谢天皇!
这场之前看来一片光明,新生的朝阳帝国就要完全取代腐朽的‘老大帝国’,成为东亚新霸主的战争,是不是真的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
只是想一想,大岛义昌就感觉自己几乎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他长吐一口气,振作了一下精神,很多的事情都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时候。
他现在所要做得就是拿下舍人关,然后占领黄州城,为师团主力清除到平壤城下的这最后两个障碍据点。
大岛义昌拿出怀表看了一眼,对西岛助义坚决的说道:
“没有这么多的炮弹供你挥霍;给你二十分钟的准备时间,把你的第十一联队全部给我填上去;告诉帝国的士兵,包括你西岛助义,要么占领舍人关,要么全都给我死在南坡战场!”
“嗨!”
西岛助义一脸决然的大吼起来。
半个小时之后,当日军第十一联队的近千名士兵,以着飞蛾扑火般的悲壮姿态扑上舍人关,却懵逼的看到顶峰一片空寂。
没有一个清军的影子。
阵地上一片狼藉,留下无数的弹壳和斑斑血迹。
清军居然自动撤退了?
所有的日军兵佐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还是清军正在酝酿着着更大的阴谋?
随即就得到了这个惊人消息的大岛义昌,惊讶的登上了舍人关。
看着顶峰狙击线上,满地的弹壳血迹,还有被火炮撕碎的肌体残片,大岛义昌眼内瞳孔猛然收缩。
阵地上居然没有留下一具尸体!
这是怎么样一支特殊的军队?
在牙山阵地上,别说清军阵亡的尸体和重伤的伤员,就是轻伤摔断腿的清军,都被无助的丢在山上阵地,没人搭理,最终成为帝国的俘虏。
大岛义昌大步走到峰顶北崖,站在那个造型独特的飞石上面,举起望远镜沿着山脊线,朝北搜寻着清军的踪迹。
不久,他就在一段山岭线上看到长长的一队清军兵马,马上都载着重伤员和战死的尸体,朝着北方行军。
然后,大岛义昌就对上了一个正拿着单筒望远镜,朝着自己这边观看的清军将领。
那个清军将领大部分的脸庞虽然被双手握着望远镜挡住了,不过看着半边脸相,似乎十分的年轻。
接着,那个清军将领似乎也发现了大岛义昌,只见他放下望远镜,露出一张年轻的过分的脸庞,脸上慢慢的炸出满脸灿烂的笑容。
接着他伸手指了指北方的山谷,右拳紧握中指朝上,向着大岛义昌的方向竖起来,左手食指中指做出剪刀状,剪向右手中指。
中指消失!
大岛义昌在呼啸的山风中,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司令!”
“将军!”
旁边站着的几个将佐连声惊呼,冈外史少佐连忙扶住大岛义昌,怕他一不留神坠下无底的悬崖。
而大岛义昌紧咬着嘴唇,依然举着望远镜朝北观望着。
看到大岛义昌的满脸的卡白,武田秀三,西岛助义,永田龟等手有望远镜的众军佐都拿起望眼镜,朝着大岛义昌望的那个方向寻去。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那个脱离清军队伍,独自走到一处崖石上,站立在呼啸的山风中的清军将领。
他脸上露着一副非常欠揍的笑容,举起右手做出手枪的模样,对着舍人关众将连‘开’三枪,嘴巴还一动一动的做出‘啪啪啪’的口音。
“八嘎,这头清猪,我早晚剁了他的脑袋下酒!”
脾气火爆的永田龟少佐,气的破口大骂。
“混蛋!”
大岛义昌猛然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一巴掌扇在永田龟的大脸上:“你用什么剁了他的头颅,用你的嘴巴?你一个败军之将,有何资格评论胜利者!”
然后大岛义昌对着手下的联队长,大队长吼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从现在开始,每过一座山头之前,都给我反复搜寻,占领制高点,每一个关口都给我建立好铁桶般的防线;除非你们也想像一户兵卫那样,全军覆没!”
整个飞石上面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将佐都被大岛义昌的话惊得色变。
那可是整整接近两个队大队1200人的兵力!
要知道牙山之战对着清国的一品提督,二品总兵,帝**队才不过损失了87人而已。
第九旅团副旅团长小松崎力雄大佐,震惊的望着大岛义昌说道:“司令,一户兵卫少佐只是暂时联系不上,可能只是被清军截断在洞仙岭以北而已。”
听到副旅团长小松崎力雄大佐这么说,周围将佐们脸上的神情都露出一丝的轻松。
想想也是,整整1200人的帝**力,哪能这么容易的被这些清猪吃下去?
第一百五十章 未开打,先虑跑
“经过这场夺关战役,诸君还认为清军的战力不值一提么?”
大岛义昌冷声说道:“而且这个阵地也并不是帝**人光荣的夺取的,而是清军主动让出来的!”
西岛助义中佐顿时羞得满脸血红。
“阵地上居然没有留下一具清军的尸体,这说明什么?”
大岛义昌的眼睛,狼一般的环视着自己的手下将领:“说明他们撤退的很从容,说明他们团结而珍惜自己战友的生命,这是一支可怕的军队!”
“确实很强,不知是清军六支部队的哪一支?”
小松崎力雄也是一脸的心惊。
“都不是,对这六支部队帝国都有着详细的了解,他们都没有这种战力;而且”
大岛义昌艰难而苦涩的望着舍人关正北方的群谷:“刚才那个清军将领已经用手势告诉我,他们全歼了第一大队!”
这时候,舍人关顶的飞石上面,众将佐都是脸色铁青,寒冻入骨!
“营长,你在干什么?”
陈世杰看到何长缨放下望远镜,举手对这舍人关方向‘啪啪啪’的嘴里喊了三声,不禁好奇的问道。
何长缨放下手,走回了队伍,看到士兵们都是一脸的好奇,大声的喊道:“我是告诉山顶上正在偷看咱们雄军的大岛义昌,他的第一大队已经全军覆没,而且咱们援朝军早晚要取他的狗命。”
“对,把这些东洋狗杀得干干净净!”
队伍里的士兵纷纷大吼起来。
“营长,唱,咱们的,军歌吧?”
一个伏在马上,肚子上挨了一枪,鲜血染红了白布的伤兵艰难的说道。
何长缨看得脸色沉痛,因为倭国的野心,我中华多少大好男儿将会血洒疆场,壮烈牺牲。
可怜无定河边骨,又是春闺梦中人!
“啪!”
何长缨对着这个重伤的士兵行了一个军礼,大吼起来:“向前!向前!向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崛起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整个山脊线上的士兵们都开始扯着嗓门大吼起来,奉军的士兵这些天也早已学会了这首军歌,一起跟着吼唱。
伏在马上垂死的那几名重伤员,也都是张着嘴巴小声的嘶声跟着唱,而那个要求歌唱的士兵则是在这激昂的歌声里,一边轻唱着,带着安详的微笑悄悄死去。
下午四点时分,第九旅团的主力过‘九里谷’,到达大斜坡。
在一线天南峡口那近四百米长的山道上面,横七竖八的拥满了日军的尸体,到处都是干涸的血迹,野狼乌鸦在其间争食。
“八嘎,混账!”
看得大岛义昌牙龇目咧,大吼一声,气的喷出一口鲜血。
大同江右,平壤城,大清领事馆。
平壤领事李经方,朝鲜清军总统帅提督叶志超,盛军总兵卫汝贵,盛军左军分统孙显寅,右军分统吕本元,仁字军副营记名提督衔总兵江自康,毅军分统马玉昆,吉林练军副都统丰升阿,奉军总兵左宝贵,奉军分统聂桂林,平安道监司闵丙,闵妃的侄子闵泳骏
众将领大臣济济一堂,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现在二话都不说了,立即发兵去黄州,舍人关一带全是天险,就算日军再多人,想要全歼何守备的学员营也不是那么容易!”
听完跪在地上的杨建胜营后哨哨长洪七两一脸惊惶的禀告,左宝贵第一个站了起来,激昂的吼道。
“发兵,发多少兵?没听你的手下说漫山遍野的日军,你去多少兵填这个窟窿!”
卫汝贵冷笑着说道:“人啦,就得自知自明,有多大肚子就吃多少碗的饭;结果现在倒好,你那一营一哨六七百人就不说了,中堂老大人多年的心血,上千学员兵,一次被日军包了饺子,全玩完!”
左宝贵被卫汝贵连说带嘲的哑口无言,气呼呼的坐回椅子,满脸的血红。
什么叫做‘你那一营一哨六七百人就不说了’?
要知道自己这次入朝带了三千五百的精兵,现在倒好,眨眼就没了接近五分之一兵力,怎么可能不肉疼!
“不然先派出两哨骑兵过去,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出来?”
江自康不禁心里黯然,那洞仙岭四处峭壁,一旦被日军堵在死角,绝对难活,自己那个当年战死故旧的儿孙辈看来这次定是凶多吉少了。
“现在不是讨论这两营生死,救不救这两营的事情;是平壤,是你我在座诸位的性命!”
叶志超恶狠狠的一开口,满屋子将领的心都提了起来。
“既然前日大队的日军就已经出了洞仙岭,那么现在说不定日军就已经到了中和,甚至”
叶志超幽幽的说道:“今晚就能抵达大同江左岸!”
签押房内空气猛然一凝,无人不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众将都不愿意开口,但是都知道叶志超说的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假如说之前李经方对左宝贵发兵的提议,还有些心动的话,现在叶志超三几句话,就让李经方陡然色变,不再有任何发兵的念想。
“叶军门,你有何对策?”
李经方连忙向叶志超问策,如果真被日军困在平壤,万一城陷,自己是自杀殉国,还是屈辱的甘当俘虏?
毫无疑问,这两个选择,都是李经方万万不愿意接受的。
“据报,野津道贯的命令是在西洋历15号之前,四路日军集结在平壤四面。”
叶志超望向闵丙和闵泳骏,而两人都是一脸严肃的点头确认。
“今天是9月8号,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黄州郡,离平壤城不过是区区两天的路程;而朝中的援军依然遥遥无期,诸位可想假如日军一旦合围平壤,没有援军,平壤就是一座孤城,死城!”
一屋子将领额上都淌下了冷汗,大清现在的事儿,又有哪一个不清楚?
指着援军快马加鞭,不如相信公鸡能下蛋!
“军门你说怎么办,大伙儿就怎么办?”
卫汝贵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嚷道。
以着我的意思,大伙儿今晚就拔营回大清!
叶志超心里想着,却没敢说出来,望着李经方说道:“为了防止日军断我后路,我打算让吕本元带三千兵马守安州,诸位以为如何?”
听叶志超这么一说,众将立即就嚷纷纷的闹开了。
“凭什么你的人去守安州!”
事关自己的小命儿,鸭蛋兵的头子丰升阿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虽然大家作为主帅不能去安州躲避,可是把自己的兵力尽可能多的撤出去,又有哪一个不想?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是自己拿银子砸出来的,指着未来能升官发财的本钱,哪一个舍得放在平壤当炮灰?
更何况万一平壤守不住,还指着安州的军马来救援,不是自己的主官,那个营头会出死力气!
一时间,整个平壤领事馆签押房成了卖鸭场,众将领一个个争得脸红脖子粗,谁都不愿意让一步,谁也不服谁。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谁匹敌
在平壤领事馆签押房里,众将一直吵到掌灯,才耐不住肚里的饥饿,匆匆妥协媾~合。
盛军,毅军,奉军,吉林练军,芦榆防军,仁字军各部,均抽出一部分兵力,协同回防安州,肃州,义州一线。
这件事儿才算勉强让众将满意,议定下来。
等到众将离开,叶志超叹气着诉苦:“伯行,你也亲眼见到了,这仗都还没打,自己这边就吵成一锅热粥了!”
此时的李经方,已经顾不得黄州城那边自己这个‘未来的妹婿’的生死,忧虑的说道:“叶军门,将近万兵力放在平壤后方各城池,平壤城内岂不空虚?”
我就是让他空虚呀!
叶志超心里想着,东西南北四方向六个城门,只要失了一个,我就有理由撤军。
不然我在后路放这么多的兵力干什么?
这样一路回国,沿途都有个接应不说,而且就算平壤打得再败坏,至少我可以保证一大半的军队能够安然回国。
真是倒霉呀,摊上这么个破差事,本来指望李经方能多担待点,以后就是中堂怪罪,也不好责罚太狠。
结果这个李伯行被老头子来电训斥了一顿,就没了响儿了,再也不乱发表意见。
叶志超一脸镇定说道:“平壤南为大同江,北靠普通江天堑,可谓易守难攻;东面两江夹立间只有窄窄的一段陆地,而且多为山地丘陵;玄武门外更有井砚山,箕子陵,牡丹台这些地势险要的堡垒据点。”
“而且江自康营,左宝贵营两部近三千余人,占了平壤守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我想不出玄武门有任何丢失的可能!现在唯一的危险就来自南城,所以我把战力最强的卫汝贵部放在这里,将战力不俗的马玉昆部,芦榆防军放在两侧照应。”
说到这里,叶志超朝着李经方拱拱手说道:“伯行,想拜托一件事儿。”
李经方微微一愣,随即就怒着想到,叶志超不会是想让自己当这个洞仙岭大败的替罪羊吧?
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说无妨。”
李经方的声音就有些生硬。
“学员营洞仙岭大败的事儿,我自会向中堂大人请罪管理不严,没有阻止学员军和左宝贵的冒进。”
叶志超心想着学员营我管不了,左宝贵是八旗专门养着竭制我北洋的忠狗,这板子怎么说也打不了我的头上来吧。
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降罪左宝贵蛊惑学员军南征呢。
不过那样岂不更好?
“此事与叶军门无关,只怪左宝贵不自量力,一心南下惹祸。”
听到不是让自己顶岗,李经方立即就和颜悦色了起来。
只是可惜了我那小老弟何长缨,国朝难得的一等风流人物,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古天才多夭折!’
叶志超心想着,我要的就是你的这句话。
说完了这事儿,叶志超继续说道:“安州,肃州事关平壤守军的安危,八千军马众多营头集中在这两城,没有得力大将运筹帷幄;我恳请伯行移步安州坐镇。”
李经方微微一愣,一缕喜色不禁涌上了脸庞。
这个叶志超果然不愧是父亲的膀臂,够意思啊!
平壤城南七十里,中和城。
在夜色里,何长缨带领队伍来到中和城,在南城外结营的士兵们都是欢呼着叫嚷起来。
接着,营地的将士们看到马上驼负着的惨烈尸体,还有躺在担架上的伤员,顿时所有人都一脸肃然,沉痛不已。
“左尚青,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徐如,你带警卫队到城里买三十九副棺材,价格往高的给,棺材不够就高价买门板顶;其余各部炊事兵准备热水晚饭,所有士兵立即集合。”
何长缨抬头看了一眼恭敬的站在一边迎候着的中和城的官员,对通译金永俊说道:“中和城的官员由你负责,黄州郡的守城部队来了没有?”
“来了,一共一百一十九人,都在中和城里面等着大人您的命令;百姓们一听为咱们打倭夷的天兵抬担架,都踊跃报名。”
金永俊恭敬的对何长缨说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何大人只要不中途坠落,绝对是北洋未来的接班人,是未来数十年内,除了大清皇权下的老大!
而且他的话也真的不含半点的掺假。
朝鲜的百姓历来就向着清军,痛恨东洋人;更重要的是四人换班抬一趟平壤,两天的路程,每人就能挣三块的光洋。
对于一两银子够一家老小半年花费,很多人手里从来都没有摸过明晃晃的光洋的朝鲜百姓来说,这种天大的好事儿可真是百年难遇一次。
消息传出去,半个黄州城的劳力都去踊跃报名。
何长缨点点头,走过去由金永俊翻译着,跟那几个中和城的官员聊了几句,随即走到了笔直站立成一个个方队的援朝军,奉军三哨的阵列最前方。
在摇曳的丛丛篝火里,在战马微微的嘶鸣中,所有人都激动的望着何长缨。
何长缨注意到一旁站着的周中盛,马德草,刘光彦三哨里面很多的士兵,也在右胳膊上系上了红布条。
“经过了大斜坡,老魈沟,舍人关战役,我联军完美的全歼了日军相当于两个大队兵力的先遣队,击退了第九旅团的正面进攻,击毙超过900名日军,俘虏了包括日军第一大队长一户兵卫少佐在内的230人;”
何长缨扯着嗓子大吼起来:“士兵们,这是我国朝自1840年开始,面对外部侵略,整整54年的屈辱历史里,最伟大,最完美,最英勇的一次大胜利!我们狠狠的打击了那些怀着狼子野心的小丑,我们中华民族将以此战役为起点,终将屹立于世界最优秀民族之林,笑傲天下,无之于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