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男孩在少女的手里直挣扎着直嚷嚷,一脸的不服气。
那个少女一听小弟这么说,小脸都气得发红,怒着低声训斥道:“还乱说哈,你忘了出门父亲的交代么?再乱说,回舱房给母亲说,看她怎么收拾你。”
“我不怕,别拽我,我还没玩够呢!”
在小男孩的挣扎里,姐弟两人拉扯着走开,何长缨收回目光,就看到徐邦道,贾起胜,唐绍仪三人带笑的目光。
而一边的柳平云,鲁招妹,则是紧绷着嘴巴,苦忍着笑。
“看我做什么?确实不认识。”
何长缨忍不住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感觉老脸有点红。
这次离开战场,难得的蔫坏一次,体味一下自己从未体味过得‘肥西恶少’的风采,哪料到居然调戏到自己部下的妹子身上去了。
而且这个小姑娘明显认出了自己,还好心的出言提醒出渤海以后,会有东洋军舰检查。
这个人,丢得可够大的了!
“理解,理解,人不轻狂枉少年吗。哈哈”
贾起胜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还说让我管住嘴巴,自己的这张脸,小半个津门都见过,怎么不怕被认出来,现在好了吧!”
一边的鲁招妹极为不爽的低声嘀咕,任谁当了几天一路的哑巴,心里面都会很不爽。
“要不要采取以下措施?”
柳平云低声请令。
“不用,这个姑娘看着嘴挺紧的,应该不会乱说什么;再说等半个月的时间到了香港,说出来谁会关注这事儿。”
何长缨摇头否决,神采飞扬的说道:“等到再久远一些,那时就已经是天下皆知,就更加的没有什么了!”
话是这么说,之后何长缨几人还是回到了卧舱,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再出来。
在夜色中,夏威夷号商船在海面上一路东进,驶向渤海口。
而在这个时候,旅顺军港里面的鱼雷艇编队,10艘鱼雷艇,3艘汽艇,在夜色之下,编队的海军士兵悄无声息的进入舰艇,静静待命。
月亮渐渐的升高,然后又缓缓的西斜,军港内一片宁静。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走。
在今天白天一天的时间里,所有旅顺的士兵和普通军官们,都感觉到了军团上层都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发自内心的振奋和喜悦。
虽然众人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然而都敏锐的觉察到一定有大事将要发生。
而且一定会是大喜事!
他们所不知道的事,在这个夜晚,甚至已经是凌晨的两点,所有的抗倭军旅顺军团的高级将领,都没有入睡。
而是一遍遍的看着身边的怀表。
“咚,咚!”
铁山上寺庙里面的青铜大钟,幽幽的敲了两下,声音传得极为辽远。
一些被钟声敲醒了的旅顺城的百姓,都在暖和的被窝里面嘀咕,这些和尚今晚发什么神经,大半夜乱敲钟。
只有明白里面意义的人,才知道陈世杰下令办的这里面,代表着什么。
“开始出发了!”
那些旅顺城内的高级将领,还有老虎尾,黄金山,白玉山,,今夜亲自坐镇各个炮台的旅顺军团的高级将领们,纷纷走到外面。
带着激动的心情,遥望旅顺港。
这时候,黄金山炮台上面闪出几下信号,示意外海安全,可以出航。
随即,停泊在西港的鱼雷艇编队上面,发出点点微弱的红光,缓缓的驶离码头,朝着狮子口驶去。
西洋历3月18号,凌晨4点。
渤海口,北砣矶水道。
在黎明前的浓郁夜色中,夏威夷号商船开始驶进渤海海峡的北砣矶水道,驶出渤海湾。
何长缨一行二十六人(大沽兵站三人),悄悄的来到了空无一人的船甲板上面,然后开始放下商船上面的四艘救生小舢板船。
为了防止小船被高速航行的轮船激翻,每个人的身上都帮了充气了的山羊皮的‘浑脱’(羊皮筏子)。
在小心翼翼之中,四艘小船都有惊无险的被放进大海。
看着夏威夷号渐渐远去,众人之前一脸的担心,都是放了下来。
倒不是怕被人发现,只是害怕被商船激起的水浪,打翻了舢板船,这样即使能够回到船上,然而一身湿透,在这种天气,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兄弟们,回旅顺!”
何长缨忍不住高兴的大吼,声音在海面上传得辽远。
“回旅顺,揍日军!”
在夜色之中,四艘浮荡在海面上的小船上面,都传来兴奋的大吼。
“赶紧划离这里,万一有不长眼的大船冲过来,就是一个事儿。”
从大沽兵站上船的原北洋水师学堂,现抗倭军负伤修养的副营长郑泽润大声的说道:“赶紧往大钦岛那边划。”
“哈哈”
四艘小船上面的抗倭军军官们,都是开心的大笑,一边亮着手电,把小船靠在一起。
然后使劲的朝着大钦岛方向划去。
“哗,哗”
何长缨划了一会儿,就累的满头热汗,把船桨交给鲁招妹,望着东面已经变得鱼肚白的天空。
此时时间已经是清晨的5点30分,北面的大钦岛已经历历在目,不过真要划过去,没三四个小时,根本就没戏。
“军舰,军舰!是咱们的军舰!”
就在这个时候,附近一条小船上面,突然传来一片哗然,甚至划船的军官都放下手中的船桨,纷纷站起来遥望。
何长缨也惊喜的站了起来,只见在清晨海面的薄雾之中,一列鱼雷艇正破雾而出,朝着大钦岛方向驶来。
在这些鱼雷艇的桅杆上面,高高的飘扬着大清的明黄色龙旗,还有猎猎迎风招展着的抗倭军的红旗。
“哦”
顿时,小船上面一片欢呼,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里的船桨,站起来摇手示意。
“呜”
而北面的鱼雷艇编队,显然也发现了这四艘小船,舰艇发出‘呜呜’的汽笛声,而鱼雷艇的甲板上面冲出了大量的士兵,站在船舷上纷纷摇手示意。
鱼雷艇编队随即加速驶来。
这个时候,在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上面的渔民,也都出屋纷纷站在岛上看着,欢呼着。
这些孤悬在渤海口的渔民门,丝毫不知道,也没有人会给他们说什么国家大事,天下变迁。
然而,他们却知道以前成天在渤海口晃悠的北洋水师,这些天都没有踪影。
反而是倭夷的军舰,整天在渤海口耀武扬威的游弋。
而且还发炮击沉大清的轮船。
这让他们都无不心惊胆颤,不知道朝廷这是怎么了?
现在可好了。
大清的军舰,终于再次出现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辽东大势千里画卷
西洋历3月18号凌晨5点50分。
营口。
在黎明的晨曦之中,营口城静静的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分外寂静。
营口又称营子口,滚滚大辽河在此入海渤海湾,在大辽河的中上游,分支成浑河和太子河。
浑河一直北上到奉天,抚顺,而太子河则流经辽阳,本溪。
地理位置即为重要。
一八五八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订立《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牛庄通商,后以牛庄交通不便,改为营口。于是,营口成为列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通商口岸,日渐繁荣。
城池北临辽河,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为商业区,人口达一万,称西营子。
东区则外国人居之,人数极少(在冬季渤海湾冰封前,所有洋人都去了津门,上海,各地,留下的全是假洋鬼子),称东营子。
营口炮台在市街西南方,西临辽河口,为五边形,周围绕以土垒。此炮台从一八八二年开始修建,历时三年而成,用银共十五万六千两。
一**一年,又在河对岸修建小炮台两座,各费银七万两。
然后又花费巨资,购买克鲁伯炮12门。
其中210mm口径炮2门,150mm口径炮2门,120mm口径炮4门,47mm口径机关炮4门。
另外还有数十门老旧铜炮,布置在炮台上面,作为火力增援。
在日军第1军立见尚文部进攻营口城时。
营口驻有总兵蒋希夷的大同军步队5营,营口道游击乔干臣的海防练军步队1营、守备袁珍的水雷营兵1哨、守备徐广林的马队1营、记名总兵马占鳌的中营步队1营、都司王得意的道标步队1营、及团勇3哨,共10营,约4000余人。
结果立见尚文的第22联队刚发起一个冲锋,蒋希夷就率领5营大同军弃城而逃,然后引起整个营口清军的大溃蹿。
结果第22联队的日军反应慢了,硬追了三四里,一个清军的俘虏都没有抓到。
而这些溃逃的四千清军,此时都散乱与辽东各处小村寨,强吃强喝强睡女人,已经退化到和等着招安的土匪没有两样。
山县有朋在兵进山海关时,把留守的军力主要放在鸭绿江一线,还有奉天城区。
而对于盖州,凤凰,岫岩,宽甸,甚至重镇辽阳,营口,几乎都没有放置什么兵力,只是留够维持城内治安的少量军队。
在他看来,鸭绿江一线军队,负责清缴搜杀清军残部余孽。
而奉天军队,则是堵死北逃清军各部的南下路途。
至于辽东中部广阔的森林和零星分布的城池,驻军其实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所以,在辽东人口众多的锦州,盘锦,山县有朋也不过是各放了半个小分队,三十余名士兵。
而对于辽阳和营口,也不过是各放了半个中队的兵力。
而且整个辽东腹地,除了营口有一个电台,其余的城池只有九连城,安东,奉天三城,拥有电台。
至于别的城池的日军,等于在这个大雪封山的冬季,已经和外部完全隔绝。
在鸭绿江沿岸,被日渐温暖的海风吹拂着,开始冰雪消融的时候,营口这个内临渤海湾的城池,依然是冰天雪地。
山林,道路铺满着厚厚的积雪,冰封的大辽河已经寂静无声。
辽东旅旅长刘明阳,副旅长李风瑞,参谋长黄博杰,军法长吴俊,几人站在林间的雪地里,望着在清晨的初阳里面,渐渐雾气消散的营口城。
辽东旅从2月23号离开苏庄村,一路风霜出关北进行军,算上今天,已经有二十五天的时间。
队伍在山海关留下一营剿匪,在绥中县城全歼了里面的一群土匪(过半居然是清军溃军)。
然后在锦州,盘锦,如若无物的碾死了六七十个日军,终于在何长缨规定的时间里,在3月18号,到达营口城。
远处,营口城内开始隐隐约约的有人语传来,然后西城门缓缓的被日军打开。
“绞断电线,交代7团尽量保证电台的完好;按着之前的计划,明后两天兵站的电报员就会过来,接手电报局。”
刘明阳对黄博杰说道:“还有那12门克虏伯大炮,别让日军狗急跳墙给炸毁了。”
“锦州的小凌河,锦州盘锦之间的大凌河,盘锦边的双台子河,还有这个大辽河,控制了这四道河流,等于控制了整个东北的物资出海之路。”
看到黄博杰到7团去压阵,李风瑞说道:“大清在刚入主中原时,曾经大量移民关外,然而从康熙七年(1668年)的开始封关,建立长达1300余里的‘柳条边’,虽然一直禁封的并不彻底,在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东北放垦弛禁,柳条边也随之完全废驰。咸丰十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开禁放垦,东北还是人烟稀少,然而这两三百年储备的资源可是极其惊人。”
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简单,往往能闻弦歌而知雅意。
现在李风瑞似乎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已,可是旁边的刘明阳,吴俊,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如刘明阳为何要下令独立营,开始东北剿匪。
在这些天里,自从辽东旅出关,一副壮丽的气壮山河的画卷,就总是不断的在很多军人的脑海里泛起。
近百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深林,无尽大地。
富饶的林木山珍矿产资源。
地广人稀独处一隅,封住山海关,则是自成一派,无异于封王割据。
然而有着辽南的金大旅,则可畅连四海。
跨过鸭绿江,则可控驾朝鲜李氏王朝的两千里江山。
现在整个关外,大清朝廷已无可用之兵。
这数千里山川,则是完全成为抗倭军的天下和逐鹿场。
此回辽南战役,一旦歼灭大山岩的第2军。
鸭绿江,金旅大,山海关,或者再北退一步,多给朝廷一点脸面,扼控葫芦岛。
三足鼎立,
其势成矣!
假如真的如此,金大旅则是抗倭军伸出渤海口,威慑朝廷的一根利爪。
山海关(葫芦岛),则是关死了朝廷对关外的触角。
李氏王朝则是抗倭军的附属,为抗倭军的兴盛,提供足量的人工支持。
而锦州,营口一带这四条流淌在关外大地上的血管,则给抗倭军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
如何不让这些心怀远大理想的年轻军人们,不热血澎湃,激动不已?
“等歼灭了大山岩的第2军,我一定给总指挥建议,在营口驻军,大力开发这里的宝贵资源。”
刘明阳,李风瑞,吴俊,三人都是相互的会心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开始了!”
吴俊的声音里带着兴奋,低声的说道。
刘明阳,李风瑞,闻言望去,只见悄悄潜伏在北城墙下面的一连抗倭军,开始猛然冲锋。
“砰,砰”
顿时,枪声大起,把站在西城门口外嬉闹的日军卫兵,一一打死。
“轰!”
在这个时候,东面传来一道爆响,是辽东旅的工兵,在爆破营口东城门。
第七百八十章 蛮子山的炮声和军号
西洋历3月18号清晨,抗倭军辽东旅7团1营,强攻营口城。
在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103个日军城防兵被悉数歼灭,无一漏网。
同日,骑兵团1营,在陆铁腿的指挥下攻陷海城,全歼城内日军32人。
骑兵团直属部队,及2营,在曲德胜的指挥下,顺利攻陷辽阳,全歼城内日军半个中队116人。
当天上午,骑兵3营一路风尘抵达辽阳。
至此,整个辽东,只剩下盖州和奉天城防区暂时掌握在日军的手中,其余地带,再无任何日军活动的踪迹。
在近午时分,海城南下侦查骑兵,和辽东旅北上放出的侦查骑兵遭遇,消息传回海城,到处都是一片欢呼。
而得到骑兵团详情的刘明阳,下令7团派出一部继续南下清除盖州日军,其余军队,修整一天。
同时给海城骑兵去信,希望能派出一队骑兵接收营口,并且述明辽东旅有一部在辽东剿匪,希望骑兵团在以后相遇时给予协助。
而在这时,宋庆,章高元,马玉昆,马金叙,宋得胜,率领着1200余北洋残军,顺着辽河一路艰难跋涉的走了6天,才走到柳河和辽河的交汇处。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南归残军的粮食几乎已经耗尽,沿途荒山野岭人烟绝迹,对于宋庆他们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渤海口。
“呜”
在上午8时30许,日军联合舰队第3游击队旗舰,巡洋舰筑紫号,和炮艇海鸟号,冲冲赶到渤海口北砣矶水道。
筑紫号舰长兼第3游击队司令,三善克己大佐,举着望远镜尽力的遥望海面搜寻,只是碧水茫茫,根本没有任何小船的踪迹。
“报告司令,附近没有任何可疑情况。”
舰艇望台上面的士兵高岛良策寻找了半天,也是一无所获。
“命令海鸟号对砣矶岛四周,进行环游搜查,筑紫号对大钦岛进行环游搜查!”
三善克己下达了命令,脸色却并不是很好看。
在一个小时前,军舰在对一艘美籍商船夏威夷号进行例行登舰检查的时候,带队的海军陆战队大尉志贺直藏,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
就是这艘商船携带的救生小船,居然是出奇的少。
志贺直藏故意装作无意的随口一问,结果夏威夷号的船长立即破口大骂的大吐苦水,说是昨夜丢了四艘上等的救生艇,船上失踪了一二十个大清的水贼。
得到消息以后,筑紫号就加速赶到渤海口这一片海域寻找。
按着军舰航海士的分析,如果夏威夷号走得是标准的航道线,这个时候,这四艘小船绝对还没有到达大钦岛或者砣矶岛。
然而现在茫茫大海,一片空阔,哪里有什么小船的影子?
“司令,既然此时没有小船的踪影,那么除非船上都是力气大的老水手,才能这么快速的把船划到岛屿;”
副舰长洼田章少佐脸上凝重的说道:“或者是,已经被别的舰船接走。”
“假如是接走,那么他们去哪里,烟台,还是旅顺?”
三善克己压着火气说道:“费如此大的力气,小船上面做得是什么人,又有什么大的诡计?”
洼田章紧闭着嘴巴,答不出来。
“环游一周,假如没有发现,就立即回威海港给国内发电,通报此次事件;联合舰队的主力南下台湾诸岛,已经用了太多的时间了!”
三善克己沉声说道:“现在对面旅顺港的北洋水师主力犹存,而且自大东沟大胜以后,帝国在大连湾被击沉的排水量达80吨的二十一号鱼雷艇,在渤海口的盘城号炮艇,在威海卫的赤诚号炮艇,在唐河口的西京丸号武装商船,诸君看着大军在节节胜利,包围了大清的京城,然而在我眼中,大清这个恐怖的巨象正在缓缓转醒,重拾信心。”
“司令,无论如何,战争已经即将结束,国内不是已经来了停战命令?”
对于三善克己的谨慎和故作大言,洼田章其实并不很服气。
“但愿如此吧。”
三善克己举目遥望着辽南半岛伸出南下的那一片触角大陆,满嘴苦涩的说道:“没有攻陷旅顺,没能全歼大清的北洋水师,始终是此次国战,帝国最大的两个遗憾!”
“呜呜”
这时候,从渤海湾内驶出一艘北洋招商局的货船,船上装满了滦州煤矿的上等八槽无烟煤。
这是清日两国签订停战协定以后,第一艘驶出渤海口的大清轮船。
是大清朝廷对清日停战协定,有效性的一次试水之旅。
也是大清朝廷快穷疯了,想赶紧挣一些养家的银子。
这艘运煤船,远远的看到日军的军舰,立即就老老实实的鸣笛打招呼,并且开始放慢船速,等待检查。
“去一艘汽艇,只要没有军械,就不要为难。”
三善克己漠然的望了一眼温顺的大清货船,随意的下了一个命令就不再搭理,而是继续凝眉北望旅顺方向。
在廊坊抗倭军大败以后,在三善克己看来,旅顺将是帝国唯一的路障。
那里有数万大清北洋的精锐陆军。
能和大山岩的第2军正面硬抗,而毫无退缩。
那里有大清北洋水师的主力舰队。
虽然在大东沟被重创,然而现在却仍然拥有不俗的战力,帝国的海军力量依然没有取得绝对碾压的实力。
此次清日战争,虽然把大清打得狼狈,可是似乎他们真正的核心军力,却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在战后,既然帝国能够撷取大清天量的赔款和资源,能够独占朝鲜,把控台湾。
可是大清这头巨大的躯体,完全能够快速的以旅顺海军军队为基础,重新建立起一支实力强劲的武装力量。
在东亚的天空下,继续和东洋帝国逐鹿争霸!
这一刻,三善克己突然觉得眼前大海茫茫,东洋帝国的前路似乎也是茫茫一片。
辽南。
在上午6点,何长缨一行登上福龙号鱼雷艇,同时把四艘偷盗的小船也拉上舰船。
然后鱼雷艇编队在一片欢呼声中,快速折向回航。
上午9点,鱼雷艇编队驶到辽南半岛岬角的老铁山海岸,编队贴着海岸线,乘风破浪的朝着旅顺军港疾驶而去。
9点15分,鱼雷艇编队驶近旅顺港外的蛮子山。
“滴滴答”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嘹亮清冽的军号声,在蛮子山炮台响起,何长缨等人均是激动的仰头望去。
一排司号兵,站在炮台的东南临海山崖边缘,正在死劲的吹着军号。
红旗猎猎,在山巅舒展。
“轰!”
一道空炮声陡然响起。
“轰!”
“轰!”
紧随而至,蛮子营炮台上面的安防火炮,均是一一鸣响。
欢庆抗倭军总指挥何长缨的归来。
向着整个旅顺港,向着辽阔的大海,宣示着辽南最后一战,正式上演。
日军陆军大臣大山岩(山县有朋为枢密院议长),日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乃木希典,西宽二郎,长谷川好道
以及整个日军第2军。
他们的末日,就要到来!
第七百八十一章 礼炮为谁而鸣
“呜”
福龙号鱼雷艇拉响汽笛,应合着天地间的群炮轰响,在山海之间远远荡漾。
随即,编队的左队一号,左队二号,。
所有的鱼雷艇,皆是拉响汽笛。
“轰”
在蛮子营炮群的轰鸣声中,鱼雷艇编队轻盈的驶过馒头山,开始调整方向,预备进入狮子口。
“轰!”
在蛮子营炮声刚落的同时,旅顺港狮子口水道两旁的威远炮台,黄金山炮台,摸珠礁炮台,老蛎嘴炮台。
开始火炮轰鸣。
“哈哈,回家了。”
何长缨心里洋溢着喜悦之情,自从甲午年末去直隶,然后在山海关关外三城对持日军第1军,接着进入直隶,最后兵困廊坊。
何长缨没有一天不是过得心如磐石压负,胆战心惊。
在此时,这嘹亮的军号,轰鸣的炮声,似乎顿时击碎了他心中的巨石,化为云烟。
望着眼前水波荡漾的狮子口,何长缨有着一种预感,一种自信。
当他进入这个黄金水道以后,他和他的抗倭军,他的志同道合的战友,同仁们,咱也不会像以前过的那样的憋屈和艰难。
光辉的大道,已经在他的面前徐徐的展开,露出不凡的峥嵘。
“是呀,回家了!”
旁边的徐邦道,贾起胜,唐绍仪几人,纷纷露出笑容。
福龙号舰长,四品都司蔡廷干微笑着对何长缨说道:“军门返回旅顺,军内无不精神大振,而军门在山海关歼灭日军一个旅团,在唐河口击沉西京丸,哈哈,这艘军舰沉得好!”
说到‘西京丸’的时候,蔡廷干的脸上不禁有些异色。
在大东沟海战之中,福龙号追击重创的西京丸号武装商船,鱼雷艇携带的3具发射管,朝着西京丸发射了3枚鱼雷。
前面2枚射偏,最后一枚因为西京丸的吃水线太浅,结果鱼雷从船底钻了过去,未能奏效。
这事儿,一直是整个福龙号官兵的莫大遗憾。
何长缨偏头望了一眼蔡廷干。
北洋的鱼雷艇编队和北洋舰群分属余两个系统,而鱼雷艇编队的最高长官,就是福龙号的管带蔡廷干,还有原左一号的都司王平。
所以在原来的时空中,当日军联合舰队围攻威海卫军港,蔡廷干和王平率领十三艘鱼雷艇和两艘汽艇,不搭理丁汝昌的命令,强行突围逃跑。
蔡廷干在俘虏以后,为了躲避战后被送回国内的责罚,给他留美时的老师诺思罗普写信,通过诺思罗普的另一个女学生大山岩的夫人山川舍松,离开了东洋,逃亡美国。
直到庚子年后的1901年,蔡廷干走了袁世凯的门路,‘因甲午战事被革黜的海陆官员,次第被恢复原职,绝大部分收归袁世凯幕下,用来充任新军(小站练兵)的骨干。蔡廷干经唐绍仪的推荐,为袁收入幕府,日见重用。’
现在那个王平,被陈世杰的宪兵收进‘中华孔孟文化研习院’,天天朗诵熟习伟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伟大历史。
以帮助他塑正三观认识。
而对于这个十分‘识时务’的蔡廷干,何长缨虽然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的有些鄙夷。
就向对于左宝贵,丁世昌,张文宣,这些人,何长缨只有尊敬。
即使是林曾泰,甚至是戴宗骞,这些人,何长缨都可以表示惋惜。
然而对于方伯谦,赵怀业,刘盛休,龚照屿,王平这一类人,何长缨能给他们的就是一声‘呸!’
“我中华民族历来伟大灿烂,不但当为亚洲的核心,也当理应为世界文明的领导者,世界法理的制定者,世界正义的监督者和执法者;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而怕就此颓丧沉沦,在泥潭酱缸臭水沟里面不但不思进取,反而甘之如饴。”
何长缨在连绵的炮鸣里,激昂的大声说道:“诸位,只要你我齐心协力,我对中华民族的兴盛,当确信无疑!”
“总指挥,只要能中华崛起,我陆文杰就是舍了性命,也毫无所惜!”
站在一边的陆文杰,贪婪的望着在狮子口正在徐徐展开的旅顺军港,那西港码头密密麻麻的抗倭军方阵,那群山间腾起的道道炮口的黑烟,那港内如林的舰船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辽南旅顺口,只是这一眼,就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抗倭军的大本营,旅顺要塞。
“总指挥,我也是!”
何长缨的警卫长,上尉柳平云大声的吼道。
“还有我!”
缺了左臂的抗倭军独臂中校刘余副,也是一脸坚毅的大吼着。
“还有我!”
炮兵少校肖立刚,激动的迎风大喊。
“我也不是孬种!”
步兵少校鲁招妹,也扯着嗓门,瞪着牛眼大嚷。
“还有我!”
侦察兵中尉排长,神枪手王一统也沉声回答。
“轰!”
鱼雷艇舰群驶过老虎尾。老虎尾炮台上面的两门210mm口径克虏伯火炮,依次爆响。
除了放炮的几名炮兵,其余的炮兵都是身穿抗倭军军装,笔挺的站立横列在老虎尾弯曲的陆面上,朝着鱼雷艇敬礼。
随着老虎尾火炮的轰鸣过后,军港内炮声停歇,只在群山间来回荡漾,渐渐消散。
“呜”
“轰!”
在这个时候,北洋水师旗舰镇远舰,突然响起一声悠长沉闷的汽笛声。
与之同时,舰首的那尊305毫米双联装巨炮陡然轰响,声震云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