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倭夷这么凶猛的大炮,怎么抵御?

    再说枪弹无眼,万一子弹真是打到了自己

    刘伟业,沐长才两人心里越想越沉重,要不是因为和抗倭军一起同行,他们都恨不得立即带着队伍逃之夭夭。

    “哒哒哒”

    这时候,南边河堤三匹快马奔了过来,穿着正是抗倭军的西式军装。

    “报告,日军军舰在炮击北塘炮台以后就随即离开,并没有在蓟运河口停留登陆;旅长命令加快速度,到北营炮台汇合。”

    三匹快马报告完了以后,就继续上马西进。

    而刘伟业,沐长才,还有他们的手下士兵,都是一片狂喜的欢呼。

    “早知道是这样就不往宁河大营逃了,等日军军舰一走,就可以给朝廷上报‘倭夷舰群铺天盖地攻击北塘炮台,水勇死战不退,连连发炮击伤数艘倭夷兵舰,倭夷见无机可趁,只得惶然而逃;舰酋仰天长叹:有刘伟业,沐长才两位勇将在,倭兵从此不敢来北塘矣!’”

    刘伟业,沐长才两人互相对看一眼,心里面都是后悔得要死,来来回回的跑得累的半死不说,还得给津门旅分一杯羹。

    晦气!

    上午12时,1500抗倭军3营,北塘炮台水勇938人,抵达北营炮台。

    此时,整个队伍乱糟糟的一团,抗倭军和北塘水勇们全部搅和在一起,累的气喘吁吁的抗倭军和水勇炮兵们,纷纷坐在地上,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吹牛皮。

    刚刚吃过午饭,勉强养足了精神的韩三袋连的156人,正准备赶着骡马率先出发,此时看到这乱哄哄的一幕,不禁都露出了匪夷所思的震惊神情。

    “老韩,这就是大败日军的津门旅精兵?合着我怎么看,都觉得更像是一群兵痞子!”

    连队的队副赵继锋吃惊的说道:“这兵能有屁的战斗力?”

    “是骡子是马,到了唐河口就知道了;要真的是孬种,老子那时候就不是唾这个旅长一脸口水这么简单了。”

    韩三袋阴沉着大脸说道:“老子非用家伙,滋他一脸不可!”

    “拿下!”

    就在这时,韩三袋,赵继锋,耳朵里猛然听到一声暴喝,震得两人的心脏都是猛地重重一跳。

    顿时,眼前局势陡变。

    蓟运河,北营炮台。

    看到刘伟业,沐长才两人在曹义涛,李远洋几人的簇拥下大步登上炮台,柳刚志,杨光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春风般的微笑。

    “刘哥,沐哥,好运气,好运气。”

    柳刚志脸上笑嘻嘻的说道:“看来两位老哥加官晋爵,已经是指日可待。”

    刘伟业和沐长才相互对视一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不点就透。

    “同喜,同喜,到时候奏报里也一定少不了老弟的英勇;呵呵,我跟老沐在炮群死战倭夷兵舰,老弟你得知消息,一路驰骋增援,哈哈”

    “拿下!”

    在刘伟业得意的大笑里,眼睛的余光就看到面前的柳刚志这个毛头小子的脸色,突然变得狰狞起来,耳畔就听到一声霹雳般的大吼。

    震得刘伟业和沐长才双耳‘嗡嗡’直响。

    “什么意思,拿下,拿下什么?”

    刘伟业和沐长才还没想明白,就觉得屁股猛然一疼,各自重重的挨了一脚狠踹,‘啪’的一声,严丝合缝的甩在炮台的青砖地上。

    “痛啊”

    “啊,藤似我啦!”

    刘伟业和沐长才顿时摔得牙齿碎裂,鼻血飚射,缩在地上颤抖着嘶嚎:“麻痹,哪个”

    “砰,砰,砰”

    “啊,救命啊!别大啦”

    柳刚志扑上前去,抬起脚上的大头军靴,就一脚一脚的死踢上去,踢得地上的两人连连打滚鬼哭狼嚎。

    而在这个时候,随着柳刚志这一声暴喝‘拿下’,原本个个谈笑风生,跟936名北塘水勇炮兵称兄道弟的1500名津门旅的士兵们,都是同时变脸。

    “打!”

    “揍这群孙子窝囊废!”

    “麻痹,一炮不放,挂着白旗还来跟老子吹!老子忍这傻比已经很久了,今儿非打出他的屎出来!”

    在大喊咒骂中,1500条津门旅好汉捋起袖子,亮出钵大的拳头,按着身边还在傻愣着的水勇炮兵就是一顿老拳,打得是拳拳叫肉。

    而那些之前特牛比的遭人恨的牛比王,更是被拳打脚踹,甚至有的士兵直接那枪托往身上死命招呼。

    顿时,哭喊声,求饶声,在满河口回荡。

    “队,队长,这些津门旅的爷们儿,真爷们儿啊!”

    在炮台下的驿道上的韩三袋和他的队员,一个个都被这突然的变故给惊呆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大体的情况。

    就是津门旅的爷们儿眼眼瞅着这些北塘炮兵不顺眼,用计分散了他们,然后瞬间一锅端!

    “停!全部押着跪整齐了!”

    柳刚志一番热身,浑身出了一身的爽汗,看到在他犀利的军靴下,刘伟业和沐长才已经变成了满脸鲜血的猪头,眼睛肿的成两条细缝,嘴巴,鼻子更是鲜血喷涌,才满意的收起大脚,下令停止殴打。

    “咚,咚,咚”

    在寂静无声的阔大炮台上,柳刚志的皮靴踩着青砖‘咚,咚’响,吓得一排排跪在地上的水勇强忍着身上的疼痛,不敢发出一点的声音。

    “知道为什么要打你们么?”

    柳刚志抬高了声音大吼:“废物,一群废物!”

    “一炮未发,竖着白旗,敌舰两炮下去你们两营一千三百人,就逃了!你们还是不是一个兵,百姓拿银子就该养你们这样猪狗不如的畜生?你们还要不要脸,有没有一丁点的羞耻之心!”

    四下寂静,只闻河冰在阳光之下,不断的微裂声。

    “畏敌怯战者,杀!”

    “逃跑者,杀!”

    柳刚志大吼间,掏出了腰上的手枪,枪口指向缩在地上的沐长才。

    “柳刚志,你凭什么,你,敢杀我!朝廷”

    “啪,啪!”

    两声脆响,直接爆了沐长才的脑袋。

    满炮台上下的北塘水勇,均是一片悚然!

    然后,柳刚志手里的枪口毫不停顿的指向趴在地上,仰着脑袋吓傻了似的刘伟业。

第七百零七章 津门旅四

    “柳大爷饶命,柳大爷饶命啊,”

    在看到沐长才这个和自己在李道台身边,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的老对手,瞬间变成了一个无头尸体。

    刘伟业就已经是彻底的吓破了胆子。

    现在更是看到柳刚志满脸狞笑的把手枪指了过来,刘伟业顿时骇的是小便失禁,跪在地上哭嚎着死命磕头,连连求饶。

    他跪着的青砖炮台地面上,很快就积攒了一大滩水儿。

    杨光,曹义涛几人,都是一脸鄙夷的往后闪远了两步。

    就这鼠胆,居然能当上堂堂蓟运河口这种要塞重地的炮台营官,朝廷**如此,哪里还能看到一丁点的希望?

    “要是你不死,那些在朝鲜,辽东,山海关,还有在今天的大沽口炮台,为了这个国家和日军战死的人,岂不是白白的亏死!他们就活该去死?你们就该逃跑,然后继续活着耀武扬威,作威作福?”

    柳刚志大吼着骂道:“既然穿上了军服,吃着百姓的血汗,拿着百姓的银子,在脱下这层皮之前,你的命就不属于你!”

    “啪,啪!”

    两道脆响,又一个爆头。

    此时,下面的北塘炮兵虽然一个个都骇的脸孔发白,不过心里面的担心却都是落了下去,同时也明白了这个抗倭军官爷的意思。

    不外乎就是戏文里面演的敲山震虎,杀鸡骇猴这一套老把戏而已。

    “妈妈地,就是倒霉白挨了一顿打!”

    更有一些脾气强横的兵痞子,已经开始故意的在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以显示自己‘够板儿’。

    甚至有一些为了显出自己真的很‘牛比’,特意带着威胁的眼神,微微偏头,不逊的斜视着刚才打自己的士兵。

    然而,让他们所没有料到的是,柳刚志的杀戮显然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或者更准确一点的说,刚在这两个死货,只是正餐前的一道开胃小点而已。

    “还不服气?那好,我就杀的让你们服气!”

    柳刚志十来岁就来到大沽兵站,心里面对那些兵痞子的心理摸得还不是门清,大吼着继续下令道:

    “北塘水勇营所有的哨长哨官,怯敌如鼠,为正军纪,全部枪决,立即执行!”

    “啊?”

    所有的北塘水勇们都听呆了,尤其是那些哨长哨官,更是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

    “是!”

    在之前的一路上,津门旅的士兵们,早就把这九百来水勇的身份,一个个摸得一清二楚。

    听了柳刚志的命令,津门旅的士兵们如狼虎一般,麻溜的把那26个把总全部死死的按在地上,抵着脑门举枪就打:“砰,砰,砰”

    “咯,咯,咯”

    跪着的水勇们,真正的开始怕了。

    “所有的什长,炮长,棚长”

    “啊”

    听到柳刚志的这个还没下完的命令,在炮台周边跪着的一百二三十个什长,炮长,哪里还不知道下面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一个个惊骇的大喊着,就想爬起来逃跑。

    然而,早就留意的津门旅的士兵,哪里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纷纷轮着步枪,把这些还没来得及爬起来的什长们,砸的满头飚血的重重趴在地上。

    这次,柳刚志连多余的废话都不愿意说了,只是一个字:“杀!”

    “砰,砰,砰”

    “所有面露不逊之色者,”柳刚志怕有的士兵听不懂,就大吼着说道,“就是不服气的;杀!”

    “砰,砰,砰”

    又是六十来个水勇,被利索击毙。都是之前路上太吹牛皮太猛,遭人恨的,还有就是刚才面露不服气,或者斜盯着叫横的。

    938个北塘水勇,在短短的5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被枪决219人。

    遍地尸体,血流遍野。

    津门旅的这种铁血残杀,已经彻底的吓傻了剩下的719名北塘水勇,个个都是脸色惨白浑身发颤,有很多甚至已经尿透了裤子。

    “其余的,你们今天很幸运,暂逃一死!不过”

    柳刚志恶狠狠的说道:“在以后的战斗里,只要你敢跑,老子就是带着宪兵追到你家里,也要把你押出来枪毙!”

    “而且你们的家人会为你的可耻行为,而遭到乡党的羞辱,唾骂;你们死了,既葬不了光荣的烈士陵园,也进不了氏族的祖坟,而且被随意的丢在乱坟岗,喂野狗!”

    津门旅军法长李远洋,接着柳刚志的话大声说道:“而你们,只要愿意为这个国家,为百姓而战斗,抵御外辱;国家和百姓也绝对的不会忘记,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万岁,万岁!”

    北营炮台,一片大吼。

    ‘万岁’这个很敏感的字眼,当抗倭军山海关军团在歼灭日军第3旅团,激动而高昂的喊出来以后,每当激动的时候,更多的士兵总是情不自禁的如此高吼。

    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激动。

    还有着一种玄而又玄,甚至没有几个人敢真正想透,说透的骚动情绪和潜藏的野心。

    正午12点40分,施威成快马赶到大沽兵站。

    此时兵站,总兵府,还有各个炮台的火势已经扑灭,只有水师船坞仓库的火焰,依然在熊熊燃烧。

    13点,韩三袋连运送着12辆马车的炮弹,率先出发。

    13点15分,通信骑兵快马抵达宁河大营,通报了北塘情形和柳刚志的军令。

    聂鹏程随即命令部队暂停行军,开始从新制定所需携带装备,及行军路线。

    13点40分,卞长胜得知日军陆军在唐河口登陆,津门旅要去打日军,就领着人马主动要求协同作战。

    14点,顺利‘吃掉’719名北塘水兵,又让他们连打了一个小时的靶子,熟悉枪支的津门旅先头部队,开始启程。

    下午15点整,津门旅主力,卞长胜营,拉着火炮步枪子弹,离开宁河大营,走东南桃园村,杨家泊镇,直奔50余里处的洒金坨村。

    15点10分,1383名兵站新军开始启程。

    大沽海防炮战,抗倭军阵亡346人,重伤53人,轻伤无数;可谓伤亡惨重。

    算上之前的韩三袋连,在即将爆发的唐河口战役中,抗倭军兵站总共出动1539人,只留近两百人处理炮群各种后续事宜。

    加上‘吃掉’的719名北塘水兵,主动参战的宁河卞长胜营,清国一共动用了5200余军力,对抗日军的庞大舰群和8000陆军。

    就现在来看,无论是兵力,火力,以及严酷的训练上,津门旅和他的友军卞长胜营,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看不出来一丝的胜算。

    然而在柳刚志看来,战场的存在,对抗倭军来说,就是用来创造理所应当的奇迹!

第七百零八章 津门旅五

    西洋历2月19号这一天,阳光高照,气温醺暖。

    连日的大太阳早已控干了路上的水分,道路两边的麦田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青翠,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而在北塘炮台东北50里,宁河大营东南50里,东洋‘征清大总督府’的‘征清大总督’小松宫彰仁亲王,也在望着绿油油的无边原野而感叹。

    清晨7点,在声声‘呜呜’的汽笛鸣响中,日军混编舰群抵达唐河口海域。

    随即,西京丸,伊势丸、共代田丸、万国丸,四船放下八艘小舢板,载着64名士兵,朝着寂静的唐河口划去。

    而这个时候,在唐河沙河入海口一带的黑沿子村,尖坨子村,看到日军舰群扑来,村子里面早已经是闹翻了天。

    日军从山海关一路杀到唐山,然后又一路朝西杀去,杀得尸骸盈野,血流成河,此事早已传遍了北直隶。

    现在看到日军军舰到来,两村的百姓无不是惊惧之极,赶紧收拾着屋里值钱的东西,用独轮车推着屋里仅有的粮食,拖儿携女的逃难而去。

    而这个恐慌波,也将随着两村百姓的四散,迅速的朝着各处传去。

    上午8点30许,日军先头舢板抵达渤海湾近岸冰带,放下48名日军士兵,登上渤海湾的冰面。

    然后朝北行军,登上大陆。

    10时许,日军朝着东,西,北,三面进行侦查的士兵,在海岸摇旗示意:附近没有发现清军踪迹,可以安全登陆。

    考虑到渤海冰层近日正在大量的融化,第6旅团长奥保巩中将随即下令,部队沿唐河,沙河之间的海岸,进行分散登陆。

    首先集中船力,运送步兵第13联队1大队,及1大队所需的过夜物资登陆。

    之后,运送骑兵第6大队本部,及第2,3中队登陆(第1中队在大连湾,跟随第6师团的第12旅团)。

    在奥保巩的命令下,抵达唐河口海域的16艘运输舰,9艘护卫军舰,纷纷放下小舢板,朝着山口丸,金州丸,三池丸,3艘运输舰聚拢,准备运送步兵1大队登陆。

    中午11点30分,第一批600日军步兵登上海滩,随即,士兵在各队指挥官的命令下,朝着四周陆地纵深进发,负责警戒。

    下午14点30许,日军第二批步兵顺利登陆。

    至此,日军第13联队1大队全军登陆完毕,在步兵第13联队第1大队长渡边之步兵少佐的命令下,开始建立滩涂防御阵地。

    不过经历过威海卫陆战的第11旅团的日军士兵和军官们,显然并不把这件事情当做很重要的事情来做。

    在他们的眼里,大清最精锐的陆军和海军都如此的垃圾不堪,在这个空无人烟的海滩,能有什么威胁,值得他们要认真的建立一排滩涂阵地呢?

    之所以还建立,不过是养成的习惯而已。

    当然,可以建造的随意一点,稍微有些大致的模样,也就说得过去了。

    下午17点30许,夕阳已经渐落,海风吹在身上已经开始显得冰冷,这一批舢板船运送着骑兵第6大队本部,及第2中队的253名士兵和军马,抵达海岸冰带。

    小松宫彰仁亲王,奥保巩,大寺安纯,伊东亨佑,出羽重远,伊地知幸介,一群日军海陆将领也乘着舢板船,兴致勃勃的登上了海岸大陆。

    作为军中重将,他们今夜不可能在岸上过夜,说是上岸现场查看敌情,其实不过就是在海上呆烦了,想踩一踩大清北直隶的土地。

    “真是一片无际的沃野!红墙黛瓦,麦苗青青;村落之间本该鸡犬相闻,怎么都没有炊烟?”

    小松宫彰仁亲王举着望远镜赞叹道:“这些大清百姓还是不知道啊,咱们东洋这是带着友好的诚意回家认亲,帮助他们赶走压迫在他们头上的满清。”

    一边的几个日军海陆将领,都肃然着脸色,默不作声。

    他们都是真正的军人,不是不要脸的政客,满嘴谎话而能毫不脸红。

    山县大将从山海关一路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十室九空,尸骸遍野。

    此事早已引起了国际上的轩然大波,西洋各国纷纷发表谴责。

    甚至在津门逗留的西洋记者和军事观摩团,已经发表声明,绝不再进入第1军和野兽为伍。

    加上之前第2军在金州的屠杀,此时帝国陆军在世界,在大清国,早已经是声名狼藉。

    哪有百姓不要命了,还敢在村子里安心的烧火做饭?

    “哒,哒,哒”

    在夕阳之下,刚刚上岸的日军骑兵,以5骑为一个小组,朝着北,西,东,三个方向各自散去。

    按照命令,今夜他们将在三个方向搜寻二十里,然后再返回报告。

    当晚18点,小松宫彰仁亲王,奥保巩,大寺安纯,伊东亨佑,

    一群日军将军乘船,开始返回军舰。

    在夜色之中,日军步兵们抱着大量从唐可口北面空无一人的村子里收刮的木材,燃起了堆堆熊熊大火。

    到了夜晚21点,所有的日军骑兵全部安然返回,报告周围没有发现任何清军的踪迹。

    并且抓了六个大清百姓到海岸,由会华语的军官一一盘问之后得知,这附近这几个月以来,就从没有清军出现。

    得到了这个本有预料的情报,登陆的日军就更加的放松下来。

    在他们骄傲的心里早已断定,除了山海关那一支追在第1军屁股后面的清军,可能有一些战力,其余在整个直隶省,大清再无任何一支真正能战的军队。

    所以,大家都放心的睡吧!

    星垂平野,很明显,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要不了多久,就是桃花盛开,柳树吐芽的春天了。

    而那个时候,大清也一定诚惶诚恐的赔钱割地投降,自己也可以带着荣耀和银子,回家看自己的家人父母老婆孩子了。

    春梦依依。

    津门。

    李经方率领着车队,在18号下午,抵达津门东北郊外的月牙河畔。

    在哪里,沿着月牙河上,集聚了数万津门的官员家属,普通寻亲的百姓。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乳儿的妇女,有待嫁闺中的含羞少女,有十来岁瘦的跟猴子一样的半大小子

    人人都是一脸的交集,惶恐,强忍着压抑的悲痛,还有渺茫的,希望出现奇迹的渴望。

    “来了!”

    “来了!”

    “来了!”

    看到漫长的车队逶迤而来,人群顿时给点燃了的油桶一般,‘哄’的一声大喊,纷纷拔腿朝着车队冲去。

    是巨大的惊喜,还是无尽的绝望,此时就要见到分晓。

    不久,泣声震天。

    不是找到尸骨的哭啼,而是对亲人死而不见尸骸的痛涕。

    抗倭军车队的归来,彻底的击碎了这数万津门军属最后的幻想。

    从今夜开始,将是满城白孝。

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对东洋的‘严惩’

    18号黄昏,在西方漫天如血的红霞下,车队进入津门城。

    长长的车队,沿着一条条密密麻麻挤满了人群的街巷穿过,驶向紫竹林的西洋医院。

    一辆辆马车上面,挨挨挤挤的坐满躺满了受伤待治的抗倭军,江南兵,鲁东军,芦勇,霆军士兵。

    在这些伤兵的身上,厚厚的缠着染满血迹的纱布,望之使人心寒。

    青石路面高低颠簸,在马车晃动间,一些重伤士兵每每被挤压到伤口,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死命压抑着的痛苦呻吟。

    马蹄声声,车轮咕咕。

    满城肃然。

    按着安排,这些伤兵在圣玛丽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筛选以后,医院将接收兵站分院所不能救治的伤兵治疗,其余的将被送到大沽兵站分院。

    当天,李经方一直在圣玛丽医院忙碌到凌晨,才把事情安排完毕。

    第二天清晨,李经方早早起床,想在启程大沽兵站前回趟家里,和老父亲见个面,同时见见家里的妻小弟妹。

    然而还没等李经方坐上马车,就受到北洋帮办大臣王文韶的急召,同时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日军舰群兵临塘沽。

    不久,大沽水师营务处发来第二封电报:日军舰群驶向北塘,北面传来隐隐雷霆,疑似炮击。

    顿时,直隶总督府内的文武大臣们均是满脸惊惧,难道倭兵打算像三十年前的英法联军那样,从北塘登陆,然后绕道攻击大沽炮群后翼?

    在总督府的大堂里,众人心慌气短郁郁沉闷,心里面都在忐忑的想着当年津门的兵祸,难不成今日又要重演。

    不都说了议和了么,怎么还打?

    还讲不讲道理!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第三封电报传来:倭夷军舰驶到大沽口海面,开始炮击南炮群。

    整个津门,随之扰乱起来。

    成千上万的百姓们,带着贵重财货,拖家携口的涌出津门城,四下逃难而去。

    而那些不愿离津的百姓,都蜂拥的冲进紫竹林租界,寻求洋人的庇护。

    只是半天的功夫,整个津门已经是一片萧条空荡。

    燕京,紫禁城养心殿。

    慈禧老佛爷垂帘坐在木然如泥偶的光绪皇帝后面,听完总理衙门关于塘沽的急报,在珠玉帘子后面沉默良久。

    满殿重臣肃然无声,都忐忑着静待老佛爷的对应章程。

    “有没有何长缨的消息,他的军队走到哪儿去了?”

    听到慈禧的询问,兵部尚书孙毓汶微微一愣,心想着老佛爷问这不相干的干什么?

    现在说的是塘沽怎么对付倭夷兵舰,何长缨的队伍都快跑到京师了,就是再犀利,也是鞭长莫及呀?

    孙毓汶不敢迟疑,连忙叩首回答:“启禀皇上,启禀太后,何长缨的抗倭军在16号离开乔山镇,按着军队的行程,估计近两天就会抵达京郊。”

    “打一打也好,津门有洋人的租界,那么多的产业,洋人不就是只爱钱么?哼,打烂了,哀家就不信他们心不疼,不毛炸!”

    慈禧冷哼一声,下懿旨道:“让宁河大营的军队去守津门,抗倭军不是吹嘘着没有人能攻破他们的城防么?俗话说大炮无眼,紫竹林里面可有千百号洋人”

    虽然慈禧并没有把话说透,不过满殿的大臣们却都听明白了。

    “启禀皇上,启禀太后,臣提议把滦州的8000千大军也调往津门,加上城防营,津门旅,”

    军机大臣徐用仪开口出策:“万一大沽炮台守不住,退下来还有四五千人,有这近两万大军,也足可抵御倭兵。”

    隔着珠帘慈禧淡淡的看了一眼徐用仪,对于这个太过耿直,爱多话的帝党核心,她有时也是又恼又火。

    “既然要议和,就得守着规矩办事儿,让洋人知道咱们大清的信誉;调动宁河大营这四千军队,只是为了免得津门涂炭,调动刘坤一这道菜就变了味道,成了打仗;此事无需再议!”

    听了慈禧的断论,下面跪着的很多大臣,都是瞬间若有所悟。

    好一个‘鹬蚌相争’!

    最好打完了津门旅,打残了倭夷兵,在炸得紫竹林里面的洋人们死亡累累。

    那这事儿,就是完美了!

    5000纵横在津京的抗倭军,相比于10000纵横在津京的抗倭军,完全都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谅着何长缨的胆子,他也不敢如何。

    可就怕万一战后这小子发了熊脾气,在李经方,贾起胜,江自康这些家伙的挑唆下,较劲儿要接收老李的北洋,倒也真是一个大麻烦。

    老李的大儿子李经方,成了何长缨山海关军团的后勤大总管,老李的心头肉北洋水师,躲进了旅顺港。

    李经方,丁汝昌,刘步蟾,贾起胜,徐邦道,江自康,姜桂题,程允和,夏青云,还有之前老李着重培养的接班人袁世凯的左右手唐绍仪,都聚拢在一起。

    这里面要是没有一点儿猫腻,没有老李的影子,那才真是活骗鬼!

    而且在炸了紫竹林以后,洋人和倭夷怒对,大清朝才能从中左右倒腾,渔翁得利。

    “刚毅,你去会见英国和各国公使,责问东洋为何不守约定?通知他们,在津门的倭夷退兵之前,作为对东洋不守承诺的惩罚,每日对城外倭夷兵的军粮供应,其中的蛋肉减半!”

    “嗡”

    殿内顿时一片交头接耳,都感觉老佛爷的这个旨意下得有些看不懂。

    倭夷不守承诺,悍然发兵攻击津门。

    按着例行的‘国际公理’,应该一边调大军防御,一边通过洋人运作,逼迫倭夷退兵,才是正理儿。

    现在老佛爷这个旨意一下,先不说会不会激怒城外的倭夷大军,至少给了倭夷一个错觉,只要他们每天能忍受少吃一半的蛋肉,就可以为所欲为的继续发兵攻击津门。

    刚毅以刑部笔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以平反杨乃武和葛毕氏案受奖励,然后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江苏巡抚,一路官运亨通。

    直到此次因为力陈主战,被光绪皇帝替代张之万,升为军机大臣。

    刚毅这家伙历来强横跋扈,对洋人尤其强硬,老佛爷让他去通知洋人,搞不好双方就会不欢而散。

    那倭夷兵还不死劲的打津门?

    听了慈禧的懿旨,大殿里面的一群老狐狸,一个个都在心里发颤的连连叫苦:

    老佛爷,咱们可是精贵的瓷器,对付小小的抗倭军那些粗瓦坛子,还需用这计谋?

    当年三十万湘军,掌控东南半壁江山,在您掌下不还是举手灰飞烟灭!

    一切事儿就不能等签了条约,倭兵退走了再说?

    再说咱泱泱大清,就缺那几个鸡蛋,几两猪肉,跟倭夷这帮穷鬼斤斤计较?

    万一真的惹恼了城外的倭夷大军,那才是一场真正的滔天祸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