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东
当养心殿里,皇帝大臣都是惶惶然,茫然无助的时候,京师的权利风向,却在毫无征兆之中陡变。
历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战争,剿捻,中法战争的皇太后慈禧,这头从甲午年清日战争开始就一直隐居幕后的大清巨枭。
在17号上午知道蓟州战情以后,终于强硬的拿过权柄,绕开光绪皇帝和一群军机大臣,直接插手清日战事。
慈禧太后懿旨恭亲王奕?,令其去东交民巷登门拜访英国公使欧格衲,要求英国履行他们之前的承诺,阻止日军攻击通州,并且退到宁河东南渤海边的杨家泊镇。
之后,慈禧指示步兵统领九门提督荣禄,封闭燕京九门,严禁闲杂出入。
同时电令在长崎等待的使节团,要求立即启程去广岛和谈。
得到懿旨的奕?,连忙备马车跑到东交民巷的淳亲王府,求见欧格衲。
欧格衲虽然在之前就得到了伦敦发来的密电,知道日军威海卫军队即将登陆直隶,而且之后的局势演变,复杂得很可能会失控。
然而他依然信誓旦旦的向奕?承诺,大英帝国一定会保证大清的燕京城不会受到日军的任何攻击,日军黑木将军在接受第1军军权以后,也一定会奉守承诺,率军东退宁河。
而在事实上,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给欧格衲的密电里说到,无论局势如何演变,都需尽量劝说哄骗,不要让大清的皇帝离开燕京南逃,以免清日战争滑入长久的深渊之中。
虽然东洋借着山海关第3旅团被歼灭为借口,动用威海卫军力进入渤海,意图增援第1军,这种行为很让英国恼火。
然而大清的使节团到了长崎却不再乘船去广岛,光绪反而强硬电令各地勤王。
这一切都让英国认识到,因为山海关的变故,又使得历来习惯反复,不守条约的大清,又有了继续打下去的打算。
那么,也许东洋这次是对的!
因此,金伯利在给欧格衲的密令里提出了英国政府的底线,日军可以击溃所有燕京城外的清军,但是绝对不容许踏入燕京城内一步。
否则,就意味着东洋是一个完全不值得信任的野蛮国度,英帝国将会断绝和东洋的一切外交和经济联系,同时不排除用武力帮助大清抵御外辱。
得到欧格衲郑重承诺的奕?,兴冲冲跑到颐和园呈见老嫂子慈禧,慈禧在初闻大喜之后,却依然有些游移不定的迟疑。
于是,慈禧又把是否离京巡狩的选择权,交给光绪。
用慈禧的原话来说,‘他是大清的皇帝,这硬要和东洋打是他下得旨意,现在人家打到家门口了,是逃跑还是死命的硬撑,也不是我一个在园子里养老的老太婆能拿得起主意。’
因为‘欧格衲’这码子事儿,结果在朝堂里面几乎都快统一了观点,认定巡狩西安的主意,随即又被推翻。
尤其是光绪皇帝,作为一个二十出头一身热血,雄心勃勃的要再现祖宗‘万国来朝’的昔日荣光的年轻皇帝。
是更加难以忍受注定将被记录史书的‘倭兵犯,帝仓惶西狩’这句羞辱。
“即使是谈和,也要站着正气凛然的谈和,不得让倭夷岛蛮笑我大清无胆!”
在西洋历2月17号的夕阳西斜之中,光绪帝几乎是带着一种狂热,呐喊出这句‘铿锵誓言’,从而一锤定音。
既然皇上下了决心,下面的大臣就是再苦着脸,心里面再忐忑埋怨,也得把皇上的旨意贯彻下去。
第一是京城的城防,这可是头等的顶天大事儿,十三万大军,只是各自的城防划分,吵吵嚷嚷的就让兵部的一群大佬头炸。
其次是京师的粮秣燃煤储备,虽然已经有了世界头号帝国的许诺,然而朝中大臣哪一个不是老成之人,有备无患的基本道理还是拎得清。
然后就是京师的治安,别让那些流痞无赖趁乱生事,祸害了京城。
还有
就这样,乱糟糟的忙成一片,一直忙到了夜黑时分,也没忙出个头绪出来。
“哒,哒,哒”
“快让开,快让开!”
这时候,几匹快马从广渠门扬尘而入,大吼着冲向紫禁城。
不久,倭夷大军出现在通州城东,潮白河跨过的消息,在京师传遍。
京师,随即扰动起来。
“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虽然已有预料,然而这个消息还是震得光绪和文武大臣们,内心都是重重一‘咯噔’。该来的,还是来了!
通州城。
夕阳西下,恭亲王奕?,直隶提督聂士成,湖北提督程文炳,安徽皖南镇总兵李占椿,滇军总兵丁槐,曹州镇总兵万本华,浙江提督张国林,兵部左侍郎王文锦,津门道李岷琛
一群清军大臣,站在通州城头,远望着东方潮白河一带。
在他们的视线里,英国公使欧格衲,津门总领事宝士德,烟台领事阿林格,美国公使田贝,法国公使施阿兰,俄国公使喀西尼,德国公使绅柯,意大利公使马蒂纳。
六国使节乘坐着六辆大马车,马车上面各自插着一面显眼的本国国旗,在两百名西洋骑兵的护送下,驶向东五里处的运潮减河日军营地。
“诸位将军,这仗打到现在,基本也算是停了;打得如何,这事儿理儿也都在这里现摆着,不用我多说,唉”
恭亲王奕?想说些什么,只是现在这些将军,除了个光杆司令聂士成是和倭夷打过的,别的今儿才算是和倭兵见面,顿时也乏味的失去了说话的兴致。
看了一会儿,奕?就觉得精力疲惫,摆摆手示意众将都在这里等着洋人的回信儿,就自个径直下了城墙下去休息了。
城墙上面,众人脸色个个难看,沉默无语。
“倭兵怎么还有这么多,不是说何长缨,刘督宪他们,在山海关灭了3个步兵联队和1个骑兵大队么?”
聂士成之前在蓟州防线的时候,在平缓的平野里面,一直都没有取得今天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
此时,当他站在城墙上面,又借着通州区域西高东低的地势,从单孔望远镜里面算是对日军的情形一览无余。
看到从苏坨村,耿庄村,一直到霍屯村,在这运潮减河的南北两岸,绵延数里的军营,聂士成不禁失色惊问。
“刘坤一在山海关俘虏了近千俘虏,包括倭夷第3旅团的旅团长山口素臣少将;根据倭兵的交代,在破关之后,倭军大约还有两万七八的兵力,留下一万在山海关,不过山县有朋又把一万倭夷军夫纳入了军队。”
一边的王文锦开口解释道:“这事儿传出去彰显倭兵的军力,所以就没有发电各地告知,我也是在昨儿才知道的。”
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论
“刘督宪活捉了倭夷的将军?”
旁边站着的万本华惊喜的问道:“这事儿怎么不见朝廷提,这在和谈中可是一个大筹码。”
“筹什么码?早就被何长缨这小子给强屠了!近千倭夷兵将,一个将军,两个大佐,中佐少佐更是多如牛毛,都被何长缨在朱各庄村杀了个干干净净。”
王文锦望着众人各种惊诧的神情,干咽了一口吐沫说道:“倭夷沿途一路烧杀,激怒了何长缨,就开了杀戒;这事儿不要外传,虽然倭夷残暴,可咱们杀俘也不好听,所以就没提。”
“杀得好!”
一群武将纷纷大嚷着叫好,听得王文锦直翻白眼,连忙严肃的叮嘱:“现在正值和谈的关键时候,万不可走了风声,给倭夷以口实!”
聂士成实在忍不住心里的气愤,压抑着悲愤和怒火说道:“倭夷兵在山海关杀俘无数,这一路上更是豺狼行径,祸害我大清黎民,他们可不怕给咱们大清以口实!”
“谁让人家追着咱们打,假如大军打得赢,大家何必受这窝囊气?当年僧格林沁连英法的使节都敢整死,朝廷不也照旧死保他的平安!”
王文锦这几句话,就把城墙上的一群清将个个臊的半死,久久无声。
霍屯村,日军第1军司令部驻地。
山县有朋,黑木为桢,桂太郎,野津道贯,小川又次,
一群东洋将军忍着身体极度透支下的疲劳,兴奋的站在一处高坡上,远望在夕阳暮色中的通州城墙,还有那一队西洋骑兵护送着的六辆插着西洋国旗的马车,远远的驶来。
春风料峭,吹面不寒。
坡下冰封的河流,已经开始缓缓的溶解,显示着春天的气息。
终于兵临大清的帝京了!
眼前的一切,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今天中午,黑木为桢的出现和他带来的各种消息,以及天皇的电令,震惊了第1军。
山海关留守支队全军覆灭。
帝国海陆联军已经攻陷威海卫。
天皇正式同意开议和,大清的乞和使团已经在奔赴广岛的途中。
天皇密令毋需包围燕京城,不得放走光绪皇帝,同时不得擅自攻陷燕京城,保持大清对通州电报局的掌握,逼迫大清的皇帝签下城下之盟。
“清军在城内大约有十二万禁军,然而均是不堪一击,新招募的锐武军,也是如此;唯一有战力的就是通州城的十五营皖南兵,五营苗兵,还有驻扎在通州东南三十里张家湾镇的一万鄂军。”
第1军副参谋长田村怡与造,给各个将领讲述当前的敌情。
讲述完毕,所有的将领,包括黑木为桢都望着山县有朋,等待着他的决议。
“八嘎!都这么望着我干什么,谁是第1军的司令?”
被变相解除了兵权的山县有朋,此时的心情非常的不好,眼看着他的肢解大清的目的就要完成,结果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黑木为桢望着山县有朋,诚恳而恭敬的说道:“将军,虽然您此时不是第1军的司令,然而您是陆军大臣,帝国陆军的灵魂;您的命令高于我的命令。”
听到黑木为桢这么说,山县有朋的脸色才算好看一些。
半响,山县有朋沉声说道:“在此时,我依然坚持着我的观点,攻陷燕京,俘虏甚至杀死大清的皇帝,让大清四分五裂,才更符合帝国的长久利益。”
山县有朋的话一出口,周围众将无不变色。
“但是,天皇陛下既然最终选择了伊藤的方案,那么作为一个臣子,我只有选择服从!”
山县有朋的声音里,透出了太多的无奈和不甘。
然而周围的日军将领们,却全都是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天皇的命令是不攻陷燕京城,也就是可以攻击,保持通州的电报通畅,并没有说不准打通州的清军;现在大清依然会有幻想,听过和谈拖延时间,等到更多的增援到来。”
山县有朋的声音里透着凶狠:“那么,明天帝国陆军就给大清的京城好好的上一课,让他们的皇帝,好好的清醒清醒!”
“那么怎么回复这些西洋使节?”
黑木为桢听了也很心动,然而想着临行前彰仁亲王严厉的告诫,心里不禁有些举棋不定。
“实话告诉他们,不要隐瞒帝国对通州,张家湾的作战计划;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他们反复的谈,以求赢得他们的理解甚至赞同。”
看到黑木为桢已经开始苦脸,山县有朋笑着说道:“这事你不行,那里是小村寿太郎的战场。”
“假如西洋使节坚决不同意呢?”
田村怡与造很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
山县有朋的脸色就黑了,不说话。
“嗨!”
在一旁站着的小村寿太郎,远远的看着之前的‘老朋友们’的车队渐渐驶来,一张嘴巴早就痒的难以忍耐,此时一听到山县伯爵的召唤,立即大喜的蹿了出来。
“大人,凭着我对各国公使的了解,还有对于为了更好的实现清日来两国的和平,只有正义的击败大清的军队,让大清的皇帝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穷兵黩武,而是老实的接受帝国给予的和平,充满了信心!”
山县有朋朝着小村寿太郎赞许的点了点头,开口下令道:“士兵连日强行军,身体都已经处于奔溃的边缘,今夜好好休整;等明日骑兵开始封堵燕京四处的时候,就是帝国陆军摧毁通州,张家湾清军的时机!”
此时,山县有朋的心里充满了遗憾。
在他看来,明日一战,将会是此次清日战争帝国对大清发动的最后一战,之后了不起就是架起大炮轰击一下燕京城。
威慑恐吓大清的老女人和小皇帝,逼迫他们老老实实的答应帝国的任何要求而已。
“哒,哒,哒”
不久,西方六国的使节马队进入日军大营,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西洋骑兵站在日军的军营里,就像一群大人进入了小猴子的领地。
看到洋大爷来了,营地里的日军士兵无不屏气息声,生怕引得洋大爷发脾气不高兴。
山县有朋,黑木为桢,小村寿太郎,几人恭敬的站在车队旁边等待着各国公使们下车。
无论山县有朋有多么狂妄,黑木为桢有多么寡言,‘鼠公使’小村寿太郎有多么的狡诈,然而在绝对不对称的碾压实力面前,他们都只有屈服和低头。
当夜,小村寿太郎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鼠舌,舔服了说有的西洋公使,取得了他们对日军打击通州,张家湾部清军的理解。
而这一夜,站在通州城墙的将领们,在冷风里站了半夜。
光绪,慈禧,奕?,
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的等着使节的回返,期望得到日军退兵的消息。
然而,一整夜都没有等到西洋公使们的回转,更没有等到一个善意的回信。
对于大清这个弱国,哪个使节会真正的当回事呢,怎么可能派人来通气儿,告知明日即将到来的大战?
2月18号的黎明,
终于姗姗到来。
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赛,落幕和起始一
上午7时,马驹桥镇北3里,凉水河南岸。
日军第3骑兵大队长三浦一合少佐,骑马站在河堤上面,望着河堤南方半里处,一片枣树林子那里。
在黎明的初阳和淡淡的薄雾之中,一个小小的村落,就掩映在这晨曦和枣林之中。
道道炊烟袅袅,牛哞,犬吠,驴叫,还有隐隐的呼儿唤女声,依稀可闻。
“好一个世外桃源!”
熟读中华古文的三浦一合的脸上,露出狠厉的颜色:“杀光,烧光,银子金子统统抢光!”
“嗨!”
骑马立在河堤上的两百日军骑兵,均是满脸的淫色和残暴的狰狞,齐声大吼。
“哐当!”
三浦一合抽出战刀,指向南方:“攻击!”
“刺啦”
“刺啦”
一柄柄的马刀被抽了出来,高高举过头顶,在清晨的阳光之中,闪烁着让人心悸的寒芒。
“踢踏,踢踏”
随着骑兵马群的加速,整个大地都在微微的抖动。
“地龙翻身咯!”
南边的那个村落里面,传出一片惊惧的大嚷,百姓们纷纷满脸惊惶的冲出屋门,举目四望。
就惊骇的看到从北面冲击过来的马群,还有那如林的战刀。
“倭兵来啦!”
“逃呀!”
虽然这些百姓都是第一次见到日军的模样,不过联想到近日纷扬的传说,一些机警的百姓随即就准确的猜出了这些恶兵的来头。
纷纷脸色惨变的大嚷着拉着家里的老人,小孩,女子,朝着村外逃走。
只是单纯的脚力,怎么可能比得过战马的短程突击,这些逃跑的百姓,很快就被日军的骑兵追上,挥刀斩杀。
“啊”
“救命呀!”
“你们这些畜生,啊”
随即,整个村子里一片烈焰狼烟,到处都是日军的虐杀,淫辱,抢掠。
撕心裂肺的绝望嘶喊,在整个村落滚荡。
燕京城郊的战火,首先在这个无名小村落,燃烧了起来!
不久,在短短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马驹镇,大兴镇,房山镇,西三旗,永定镇,南亭镇
整个燕京城郊的北,西,南三面,处处烈焰熊熊,黑烟滚滚,直冲天际。
燕京城内,一百余万大清的百姓士兵,王公大臣,乃至光绪皇帝,都是一片惊惧哗然的望着四面的浓烟。
不是说好了和谈么?
不是说六国公使都在洋兵的护送下,进了倭兵大营,监督倭夷退兵么?
难不成是倭夷反悔了,这些狼子野心言而无信的畜生!
现在,这可如何是好?
光绪脸色卡白的慌着连忙召集众大臣议事,朝堂里面此时却是群臣肃声,一片反常的寂静。
在昨天,大伙儿还能吵吵皇上往哪里巡狩,今儿燕京被围,哪个还敢提议皇上的万金之躯犯险出京?
现在都火烧眉毛了,就是再怎么议,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既然这样,还能有什么议个屁的议?
看到下面跪着的一群死老头子们,一个个的装死狗模样,就让热血皇帝气不打一处来。
“啪!”
随着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光绪皇帝又开始摔东西了。
就在群臣无策,大殿寂寂的时候,通州之战却猛烈的爆发起来。
通州城。
黎明,清晨。
在通州城冻了半夜的大清将领们,昨夜都是冻得鼻子邋遢骂骂咧咧的下了城墙。
尤其是驻守张家湾的程文炳,按军律还得连夜悲催的赶回三十里外的张家湾大营,在深夜回程的路上,程文炳更是把倭夷和洋人的女性家人,轮番问候了个遍。
此时,初阳渐起,然而一群老将们却个个都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准备早上睡一个回笼觉,好好的养足精神。
天知道那些天杀的倭夷和令人厌烦的洋鬼子,今天会整什么幺蛾子,昨晚熬了大半夜现在不养足精神,到时候怎么来对付这些家伙?
反正瞅着情形,这仗也算是打停歇了,下面就是文官们的嘴皮子的事儿了。
上面的将军们这么想,下面的士兵自然也是人人懈怠,连在城墙警戒的士兵,都盖着被子靠着墙垛迷迷糊糊的混瞌睡。
而没有一个人费力的去望一眼,东方的日军营地。
和昨夜相比较,日军的营地早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两个75炮营,已经从最后面的日军霍屯村司令部大营,拉到了距离通州不到三里远的温榆河的东岸。
“轰!”
清晨7点30分,一道巨响猛然在天地之间霹雳,震醒了通州城所有的睡梦。
“轰”
这枚榴散弹准确的在通州城上空爆炸,引得城内的清军纷纷大吼着扑出营房。
“轰,轰!”
日军大规模的炮击,随之开始。
“炮袭,炮袭!”
“啊”
通州城内一片惊呼,大片惊惶不定的清军,被榴散弹的弹子成堆射倒。
城内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因为明治天皇电令,毋需保持通州电台的通畅,使得大清皇帝拥有对清国的有效控制,同时便于远程逼迫大清投降。
所以日军在此次炮击之中,摒弃了破坏工事威力更大的高爆弹,而选择了侧重杀伤力的榴散弹。
这次日军第1军的通州战争,打得简单直接而粗暴。
先是炮击。
接着就是工兵引爆城门。
最后成千上万的日军,蜂涌的冲进通州城。
清晨8点整,日军的火炮停止轰击,整个通州城在这次突兀的袭击下,城墙,街巷,尸横满巷;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燃烧的火焰。
而剩下的士兵,几乎都战战兢兢的躲进了老百姓的屋子里避弹,整个通州城墙上面,也再无一个士兵把守。
“都出来,都出来!”
聂士成,万本华,丁槐,一群大清将领骑着战马,踩着血流成河的街巷里面无数士兵的尸体,在街巷里面来回奔跑着,血红着眼珠子大吼:
“倭夷要攻城,倭夷要攻城!统统上城墙,上城墙!”
“轰!”
随着一道剧烈的爆响,地动山摇之间,通州东城门被日军工兵利索的爆破。
“攻击!”
随即,在日军指挥官的大吼之下,大量的日军蜂拥而入。
“城破了,城破了!”
伴随着绝望的大喊声,数千刚跑出老百姓家屋子的清军,都是一脸惊骇的大叫。
“射击!”
“砰,砰”
大片堵在街巷上面的清军士兵,被日军齐射打倒。
“逃!”
在纷纷攘攘的惊呼之中,大量的清军扭身就朝着通州城的北门,西门逃去。
随即,通州城陷。
温榆河东岸,西洋公使观战山坡。
一群站在温榆河东岸观战的西洋公使,还有两百西洋士兵们,都是一脸震惊,目瞪口呆的望着通州破城。
然后就看到日军的军旗,升在通州城的城墙上面。
“这清军,”
欧格衲看得直咧嘴,半响才说道:“还和三十年前一样,弱得不堪一击!他们手里的枪炮都是摆设么?真不知道十年前是怎么”
“咳咳”
旁边的宝士德似乎不耐凉风,轻轻的咳嗽了几声。
虽然欧格衲从震惊里面及时的醒悟过来,并且立即闭上了嘴巴,然而一边站着的法国公使施阿兰的脸上,已经变得通红。
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赛,落幕和起始
“偷袭,这是卑鄙无耻的偷袭!日军是在利用大清对各国使节的信任,用无耻的行径,所以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你我,所有的人,都应该对日军的行为保持愤怒,对大清的信任保持歉意,这是对整个西方公理的挑衅和羞辱!”
施阿兰大声的吼道:“假如不是因为清军对欧洲文明的信任,日军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夺得通州?即使在最后能拿下,日军也绝对是死伤无数!”
然而,战争只有事实,没有假设。
当天上午,聂士成,李占椿,丁槐,万本华,张国林,一群将领护着奕?,如丧家犬一般的西逃回燕京城内。
一万大军进城只有六千余人,其余不是战死和俘虏,就是像惊弓之鸟一样的逃散到各地。
而在这个时候,张家湾驻守的程文炳,从聂士成派出的军事幕僚冯国璋的口里,惊闻了通州城陷的消息。
程文炳立即下令全军弃城逃京,终于赶在日军的通州攻击部队扑过来之前,带着宝贵的6门80速射炮,撤回燕京。
得到通州失陷的光绪皇帝,气得直接喷了一口淤血,然后打破了几个上前搀扶他的太监的脑袋,在大殿里大发雷霆。
光绪皇帝红着眼睛,几乎是嘶竭底里的咆哮着,下旨摘下直隶提督聂士成的官帽,责刑部立即锁拿,追其‘昏聩’‘怯敌’‘败军’之罪。
同时厉声下旨斥责李占椿等通州众将,所有将领全部摘去顶戴,暂领本部军马,一旦再有畏敌之事,一律就地正法!
同时谕旨大舅子志锐和步兵统领荣禄,共管京城防御,一定要灭倭兵于城下。
在这一刻,满脸血红如同龙虾的光绪皇帝,在紫禁城的养心殿里面,不断神经质的大嚷大蹦。
此时,在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恐惧,羞辱,还有无边的后悔和愤怒。
诸军如此不堪,倭夷兵一旦打进京城,这可怎么办?
现在电报已断,和外部音信断绝,这可如何是好?
为什么昨天我就不下令出京远巡?
都怨那个死老太婆!
不是她横插一杠子,昨日朕就离开了京城!
对了,还有,洋人?
“这些该死的洋人,居然敢勾结倭夷欺骗朕,都该统统千刀万剐的凌迟!”
光绪皇帝大吼着叫到:“志锐,你率领锐武军去剿了了东交民巷,把所有的洋人统统抓进大牢,我倒要好好的审一审他们为什么勾结东洋人?真当朕是庙里的泥人,不敢杀他们不是!”
光绪如此奇崛的话一出口,顿时满殿俱惊,就连志锐都吓得两脚发软。
现在只是这个东洋,眼看就要破了京城,再要是招惹了洋人,而且还是所有泰西的洋人,大清朝还能有条活路么?
“皇上三思啊!”
“皇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皇上,臣等要死谏!”
包括翁同,李鸿藻,长麟,这些帝党核心,都是一脸惊惧的大声齐呼。
然而,这个时候,光绪却是张嘴结舌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而是震惊的,傻傻的望着殿门。
在那里,自从归政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的皇太后慈禧,此时再次出现在殿门口,恨铁不成钢的怒望着自己。
感觉到光绪的异样,殿内猛然一静,肃然无声。
群臣虽然不能通过抬头,知道此时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都知道,现在一定正在发生着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甚至一些机警的八面灵通之辈,都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出来一些什么。
这天下,也只有这一尊大佛,能死死的压住处于暴走之中的热血皇帝!
“亲爸爸,您怎么来了,不再园子里修养?”
光绪心灵发颤间,说话就有些直抒心意,口不择言。
“叩见皇太后!”
所有的大臣们无论怀着怎样的心思喊出这句话来,然而至少都是心里一松。
有老佛爷这个定海神针一到,皇上总不会再如此的坚持,这事情总不会再更加的恶劣下去了吧?
“哀家再不来,这祖宗的江山,都要被你败光了!”
慈禧一开口,就震得群臣失色。
光绪皇帝更是被羞辱的面红耳赤,浑身颤抖的站着不敢言语。
“李莲英,把帘子再挂上去。”
慈禧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如同巨鼓敲在光绪和群臣的耳膜上面。
众人皆是被震得发昏,久久醒不过来。
“在战事正式结束之前,这道帘子就挂在这里;”
慈禧坐进了珠帘之后,望着浑身打摆子的光绪,威严的叱喝道:“皇上,你还杵在哪儿干什么?不知道大清都到了这个时候,不再是你乱发小孩子脾气的时候!”
“是,儿臣知道了。”
在这一刻,光绪脸色惨白,双目充血,声音嘶哑,一步一步的脚下如同有万钧之重,走向他的龙椅。
然后如同一具提线木偶一般的,静静的坐了下来。
“战事打到现在,诸位不争气,诸军不争气,到最后还得要我这个老婆子来受气;”
慈禧隔着珠帘轻声的说道:“奕?,你派出使节到倭兵大营,告诉他们,合了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