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山镇。
在夜色之中,乔头镇(唐山)内一片火把通明,8500余抗倭军在匆匆吃了晚饭之后,就在被炮火肆虐的断壁残垣中高举着火把,清理搜寻清军尸体。
在前几天定武军清理乔山镇里面的清军尸骸,清理的都是西城,北城那些街巷上面,容易收拾,完整中枪毙命的尸体。
而对于集中了四千津胜军,两千大沽炮兵,被日军重炮夷为平地的东南城角一带,根本就是直接避开不理。
此时,在这一片二十万平方米的废墟里,埋藏了超过六千具清军的尸体,还有至少上千具平民百姓的尸骸。
平均三平方米不到,一张床大小的面积,就有一具尸体!
在碎乱的砖石里面,到处密密麻麻的都是破碎的肢体,鲜血把这片废墟染成了乌红的颜色,犹如修罗地狱。
朝廷的电报被快马从滦州送了过来,负责送信的戈什哈本来还笑嘻嘻的恭喜柳刚志,想讨赏钱。
不过看到坐在乱石堆里,身边摆满了残破的尸体,两眼血红的要噬血的柳刚志,吓得刘坤一的亲兵屁都不敢放一个,送了信就连忙上马跑路。
要知道连刘督宪的亲兵头子,侄子刘志权,都被何长缨手下的卫队一枪爆头,这个眼里喷火的新任都司就算一枪爆了自己,估计也是白死!
“呸,他吗壁!”
柳刚志一直忍到那几个清兵远走,才恶狠狠的骂了一句‘他吗壁’,把电报揉成一团远远的丢开。
“酿滴壁,这群王八蛋,天天就会算计?大伯为朝廷守了一辈子的海门,结果硬被派来送死,这几千大沽兄弟,死了都没有一个人来收尸,张翼和四千定武军废物都是特么的猪么?还有朝廷,他吗壁!”
养了几天伤的罗华飞,身上还裹满了绷带,此时又疼又怒又伤心的坐在柳刚志的身边,沙哑着嗓子说着话儿。
看着在火把的照耀下,一具具残碎的尸体,罗华飞眼睛里面的泪水是再怎么也忍不住,开始‘哗哗’的流淌下来:“只是伯父的尸骸在哪里啊!”
“哭个几把的哭!冤有头债有主,杀人的是谁,谁逼着过来白白送死,死了又不管的是谁,你不知道?”
柳刚志眼睛里如同喷火一般,他扭曲着脸色怒声说道:“有了正主儿,你还害怕不能报仇!”
一片砖石的声音传来,何长缨,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李经方,唐绍仪,举着火把走了过来。
士兵们清理出一块染着乌血的空地,何长缨从身边齐家才手里接过一叠黄纸,蹲在地上用火柴点燃。
很快,一大团明亮的火焰燃烧起来。
何长缨的眼睛直直的望着火苗,声音沉闷的说道:“每个人都来烧两张吧。”
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李经方,唐绍仪,刘明阳,聂鹏程
一群抗倭军的高级将领们,都默默的走过来,从齐家才的手里接过几张黄纸,放进火堆点燃。
只有柳刚志死死的血红着眼睛,坐着不动。
他自幼寄养在姨父家长大,一直视罗总兵为父,因为性格跳脱无法无天,也不知道挨了罗总兵多少的板子。
就在去年夏天,因为不愿意去朝鲜,还被姨父一顿板子打紫了屁股,为了这事儿,大姨还跟姨父红了脸。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暴跳如雷,咆哮着打他的屁股了。
一直强忍着的眼泪,此时终于从柳刚志的眼睛里面流了出来。
“呼”
在这月色皎洁的静谧夜空里,突然刮起了风,未烧尽的黄纸带着火苗被风高高的扬上夜空,远远朝西飘走。
看着跳跃的火苗,何长缨不禁想起了他和这个性子豪迈直爽的总兵之间,短短的几次相交。
“好小子,不错,不错!你小子叫什么,哪个营头衙门的?老夫看你真是越看越顺眼,”
“什么场合不对,既然这是咱们大清的地儿,那么这规矩就是咱爷们儿说了算。”
“就这你才送五十两的山参给我,我就吃不得五百两的,你还想不想当我?”
“这话大气,当一浮白!”
何长缨就这么蹲在火堆前,一时似乎想痴了。
第六百八十章 国战无仁慈
夜。
开滦煤矿,开平镇。
金满楼。
“关云长守夏口,岿然不动,还有那万人敌翼德子龙;子弟们保乡土投军奋勇,刘使君一登高,八方影从。”
就楼内热气腾腾,如同烈火烹油。
刘坤一在众文武的恭维下,吸着大烟,喝着小酒儿,吃着美味佳肴,洋洋得意的快活无比。
“何长缨这个人,的确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太过于年轻气盛嘴上没毛;对于分兵守津门,依着老夫的意思,派一营士兵过去,连着他大沽兵站的两千新军,两三千兵马搁在那儿,任谁都说不出来个什么。”
刘坤一‘滋溜’一口辣酒进肚:“然而不听老夫的良言,硬出了8营大军,还有14门火炮,结果现在怎么样?皇上一道谕旨,白白给吴宏洛做了嫁衣,连着他花费几十万两银子建的兵站,都成了洛军的果子。”
“这简直就是损己利人啊!”
易顺鼎笑着打趣,发自内心的‘赞叹’。
“督宪,这小子一下子调走了三四千大军,咱们可是兵力大减,尤其是那些速射炮;啧啧,真是太可惜了!”
何鸣高的脸上,则全是担心的颜色。
“无妨,无妨;蓟州那一万甘军,都是常年刀口舔血的西北汉子,枪法犀利的能百步穿杨,在蓟州两战,打得都是两场漂亮的全歼。”
抽了两袋久违的大烟以后,刘坤一的维变得空前的灵敏起来:
“要是说第一次以一千对两百,杀了个干干净净,自身只是阵亡了三十人,是以多胜少;这第二场可是十七对三十二人,而且都是骑兵对骑兵,这十七条甘军汉子屠尽了倭兵,自身才死三人!”
包间里面都秩静下来,听着刘坤一说话:“这种大捷,就是抗倭军都没有打出来过,说不定咱们还没赶到蓟州,倭兵就被董军门给全剿了!”
“督宪说得亮堂,甘军兄弟威武!”
酒楼里面顿时一阵叫嚷。
对于倭夷兵的犀利凶狠,动则杀人盈野的残暴,在座的文武打心眼里面都不愿意去面对那群畜生。
此时听刘坤一这么一说,醉乎乎的脑袋觉得说的简直太特么的有理了,纷纷大叫大嚷。
刘坤一的脸上淡然一笑,云淡风轻。
似乎灭倭不过在谈笑之间而已。
其实在刘坤一的心里,一开始对何长缨调走大军和炮兵,也非常有意见,不然他也不会电报到通州告状。
然而后来得到蓟州的战报,在他的心里就平静下来了。
现在抗倭军一下子走了8营,就只剩下5000兵力,自己这里加上4500定武军,军力就达到了6700人,已经完全超过了抗倭军。
那么,也能够稳稳的压制住这小子了!
刘坤一并没有忘记他和何长缨的一系列‘龌蹉’,只是他作为一个屹立数十年不倒的老将重臣,自然学会了隐忍。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同时在刘坤一的心里,也暗暗称道皇上开始变得睿智老练起来。
皇族一直极为忌惮下面的文武大臣掌握重军,皇帝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搞垮了李鸿章,当然不愿意看到在北洋的废墟上又成长出一棵参天大树。
尤其‘这棵树’和李鸿章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
听说何长缨,李经方,张士珩三人是拜把子兄弟,而且私下风闻李鸿章有意把他的二女儿李经溥许配给何长缨。
这些假如是真的,那么简直就是在挑衅皇室的底线,早晚会连消带打的把这小子‘整’成‘张佩纶第二’。
这次何长缨调兵回津门,这小子原本打得如意算盘,第2团团长柳刚志出身大沽炮台,而且是已役罗总兵的外甥,容易‘吃掉’大沽炮台。
第3团聂鹏程部,近半军官和士兵都是聂士成的旧部,何长缨不让他们去蓟州,就是怕聂士成重新夺回兵权。
他却没有料到皇上用他渐渐成熟的帝王手段,乘势一举剥去了他的五六千军队,而且吃掉了他苦心经营的大沽兵站。
第2,3团都不是何长缨的嫡系,想来要不了几天,就跟何长缨这小子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只是想想,就能让人高兴的想‘浮一大白’。
“滋溜”
于是,心情畅美的刘坤一又举着酒杯,‘滋溜’了一杯小辣酒。
真是过瘾啊!
津门地界,汉丰镇东北五里,煤河东岸。
安格斯,布鲁斯,伯特,比尔,施威成,还有六名独立营的士兵,在一路行军,累的人仰马乏之后,终于在夜色中接近了汉丰镇。
马队慢行在河堤驿道上面,可以看见镇子里点点温暖的灯火,望着就让人心急,恨不得一步子就能跨到那里。
然后寻一个客栈,把战马交给伙计,大伙儿先热热闹闹的好好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洗一个热水澡,再美美的睡一觉。
明天清晨早起,争取能一天快马到津门。
在今天上午到达唐山以后,李远洋和几个士兵就留了下来,为主力抵达乔山镇提前寻找合适的驻营地点,所以下面一段安全的路程,就由施威成来护送。
“啊哈”
骑在马上的布鲁斯醉醺醺的身体直摇晃:“上帝保佑,终于到了没有血腥和战火的地方了,在沿途见过的尸体,将成为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噩梦!”
这个时候,走在驿道的马队路过一块积雪已经化了大半的的麦地,在灯火下面不显颜色的麦苗长得极为喜人。
路边还用细木杆竖了一个扎得丑陋的稻草人。
“中校,你们奥匈帝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大不大,漂不漂亮?”
这个时候,走在队伍前面,高举着火把照路的施威成,很随意的放慢了马步,回头笑着望着安格斯中校,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个阴阳怪气的家伙,怎么变得这么好奇起来?”
安格斯心里微微诧异,不过还是放慢了马步,准备回答施威成这个问题,告诉他自己的国家很富饶,很强大,很美丽。
“王一统,你准不准?别”
“砰!”
“砰!”
一声枪响,安格斯的世界顿时就陷入了永久的黑暗之中。
至此至终,他都没有来得及说出一个字。
“有埋伏,有埋伏!”
队伍里面一片大喊。
“砰!”
“聿”
又一枪打了过来,一匹战马嘶鸣着中枪翻倒。
“灭掉火把,灭掉火把!”
随着施威成的大吼,士兵们纷纷把手里的火把奋力的远远丢开,火把随即在雪地里面熄灭。
四下一片黑暗。
冷枪也随即停止射击,以至于无法通过枪口的火焰,来确定敌人的位置。
西洋历1895年2月15日夜晚20时,万里迢迢来到大清充当抗倭军教官的奥匈帝国山地猎兵团中校安格斯,在回津途中被无名冷枪狙击。
身亡毙命!
消息传出,抗倭军山海军团上下,无不吁嘘。
国战,在一个大时代里,为了更大的目的,有时无关乎对错,无关乎小仁慈,小正义。
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
乔山镇。
8500名抗倭军搜寻了半夜,也没有清理出来多少具稍微完整一点的尸体。
在日军集中重炮火力的猛烈轰击下,把东南城角一带炸成了一片砖石血泥夹骨肉的地狱废墟,惨烈的景象密密麻麻层层堆叠,视之则目不忍睹。
亏得是冬季严寒,不然现在这里都不能站人。
也难怪定武军那些没见过血的新兵不敢过来清理,就是抗倭军这些经历过关外血战的老兵们,很多的都是胆战心惊的清理着清理着,就‘哇’一声趴在乱石堆里。
吐得是撕心裂肺,连胆汁都给呕了出来。
指着这个进度,远远不是一时一息,就能快速清理完成。
“罗华飞哨留下,给你批六千两银子雇工清理,不够就和大沽兵站联系;在山上建立一个烈士墓园,立一座大石碑。”
何长缨烧完了黄纸,慢慢的站了起来,蹲的时间久了,双腿都麻木得发有些抖。
他看着罗华飞急着要说话,断然的打断到:“不要讲价还价,想打日军以后有得是你打的,想打就尽快让这些士兵入土为安;别忘了,你的大伯也在里面等着你将他安葬,津门的孤女寡妻还在夜夜以泪洗面!”
听到何长缨的这句话,眼泪从罗华飞的眼中,再次喷涌而出。
西洋历2月16号清晨5点,在嘹亮的起床号中,乔山镇唐河边驻扎的抗倭军营地立即变得热闹起来。
升火做饭,烧开水,整理枪械器具,牵着骡马热身。
清晨6点,在东面的初阳里面,津门旅,负伤的六百余抗倭军,江南兵,鲁东军,芦勇,霆军,旗兵士兵,还有大量的各种辎重,14门火炮,两千条和刘坤一均分的步枪,近百万发子弹。
率先出发,朝着南方的津门方向行军。
因为携带者火炮,伤兵,辎重,预计将用四天的时间,在2月19号到达大沽兵站。
6点30分,在津门旅还没有完全启程的时候,5000抗倭军主力也开始拔营西进。
战士们每人身上只带着一支步枪,一百发子弹,十天的口粮,行军毯和被褥,每人再发五两的应急碎银,轻装行军。
而这个时候,驻扎在滦州煤矿的清军才刚刚起床。
按着计划,2000进关清军和10营定武军,今天还得一天的准备,明天上午张灯结彩放鞭炮的开过勤王誓师大会以后,才会拔营西进。
威海卫,细雨。
当天上午,威海卫军港日军在强令投降的大清文武官员立誓,不得再参与清日战争以后,开始全部驱逐军港里面的所有清军。
牛昶,马复恒,严道洪,威海卫巩绥,刘公岛护军,正营管带陆敦元、帮带田领庆、副营管带袁雨春、前营管带李春庭、后营管带余发恺等官弁40余人,及士兵2000余人;北洋海军威远管带林颖启、及水手218人。
将从陆路去烟台。
康济管带萨镇冰、广丙管带程璧光等官弁27人,海军学生30人,将乘坐被解除武装卸下大炮的康济号,载运着张文宣等人的灵柩,在潇潇细雨中凄然离港,驶向烟台。
汽笛哀鸣,威海卫战役至此结束。
假如不是丁汝昌在抗倭军旅顺军团的再三邀请下,冒险驶离威海卫,进入旅顺要塞,此次北洋水师将会全军覆没。
在不知不觉间,华夏的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有的悲伤轨道,驶上了一条全新的路途。
虽然这条轨道现在离着原有的路迹,似乎也并不是很遥远,两者之间依稀可见彼此的轮廓。
然而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加速前行,方向不同的两者之间,终会越行越远。
直到天差地别!
威海卫日军在驱离大清军队以后,所有的日军都开始忙碌起来,朝着停泊在码头的商船装载粮食和各种军资。
按照计划,16,17号两天,将把包括那10门80mm口径速射炮在内的大量军资,还有8000余名第11混成旅团的陆军,送上运输船。
然后在18号凌晨启航西进,在19号上午,抵达津门北塘炮台以北60里处的唐河入渤口登陆。
而在威海卫只留下1个步兵大队,3个步兵中队,还有1个海军陆战大队,总计2600余士兵,负责防守威海卫军港。
通州。
斜阳西坠,天色近晚。
连续数日的艳阳天,使得津京一带的气温飞快的提升起来,大地积雪大片的融化,裸露出泥泞的地面。
马车行走在驿道上面又湿又滑,经过了接近四天的赶路,宝士德,阿林格,王文锦,李岷琛,一行车马才姗姗赶到通州清军大营。
当一番梳洗,神清气爽的宝士德,阿林格进了程文炳的军门府以后,看到在这两三天里,一人一天只吃一个窝头,饿的半死浑身脏臭的黑木为桢三人,都感到极度的震惊。
刚进屋的宝士德,几乎都不敢相信他的眼睛,顿时激愤的来对负责商谈此事的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孙毓汶嚷道:
“大英帝国费尽心思帮助大清求得和平,你们的这种无礼的做法,简直就是一群野蛮的土著行径,让我在里面看不到一丝祈求和平的态度!”
“这个,两位使节一路辛苦,快快坐下喝杯香茶取暖。”
在刚儿孙毓汶命令程文炳把三个东洋将领请进屋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跳,不过外人在场,他只得狠狠的瞪了程文炳一眼。
现在感觉理亏的孙毓汶,只好‘打太极’的说道:“您看,三位东洋将军面前摆的全是香茶干果点心,可他们就是不吃。”
听到孙毓汶这么解释,看着黑木为桢面前一丝未动的糕点,宝士德的脸色才算好看一些。
他认真的望着笔挺坐立着的黑木为桢说道:“对于我的迟到,深感抱歉;将军您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在我能力之内,我会尽量满足。”
听了神尾光臣把宝士德的中文翻译成日文,黑木为桢黑瘦的身体,坐的一丝不苟的方硬,望着孙毓汶开口说道:“我只想知道第1军现在在哪里?我要尽快和第1军联系,以完成我的使命。”
孙毓汶听了身边日文通译的翻译,笑呵呵的说道:“你们的第1军,现在被我们董军门的精锐大军堵在蓟州寸步难行,估计一时半会儿算是来不了通州了。”
“那么请你们军部给蓟州下令放开道路,让第1军到达通州,我会接过山县司令的军权,然后率兵东退到渤海边等待回国的命令。”
“哈哈”
听了通译的翻译,一屋子的大清文武们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些东洋人,怎么一个个跟个傻壁似的?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条线上
“别说现在电报线不通,就算通顺,我们也不会放开蓟州,放你们进来为非作歹!”
孙毓汶的眼睛里面藏着鄙夷,笑着说道:“不过将军假如愿意去蓟州接管军队,然后顺着原路退到海边,我倒可以提供便利。”
在来商谈之前,孙毓汶就接到了光绪的旨意。
按着皇上的计策,最好能骗得这些东洋将领去蓟州,主动率军退到大海边。
甘军,鄂军,皖南军,苗兵,定武军,还有刘坤一从山海关带回来的一万余精兵,整整近五万大军尾随其后,在海边把倭军团团围困,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样直隶之局顿清,然后这四五万大军挥师鲁东,联合李秉衡的两万大军,六七万大军从烟台一路东推过去,把威海卫的倭兵全部打进大海。
这样一来,整个大清地面儿上就剩大连那一路倭兵了,覆灭不过旦夕间。
到了那个时候,就该倭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乞和求饶了!
听到电报线不通,黑木为桢三人都互相默契的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的意思。
山县司令的第1军,开始发动攻击了!
在威海卫审问清军俘虏的时候,日军基本就搞清楚了现在大清在直隶,鲁东,东三省的兵力构成,还有大致的驻地防区。
仅仅凭着一万手拿古董前膛枪的甘军,就想阻止第1军的步伐,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现在估计第1军已经击溃了蓟州的清军,很可能就在奔赴通州的途中。
必须尽快和第1军联系,赶在通州得到消息,清国的皇帝逃跑前,堵死燕京城门!
黑木为桢在这一瞬间就想明白了这一切,满脸正色的开口说道:“为了东亚和平,为了清日两国世代睦邻友好,不再发生战争;我去蓟州,请给我们备上战马,立即出发!”
“好,果然痛快!”
看到鱼儿咬饵上钩,孙毓汶不禁高兴的大笑起来。
清日两国,这两个东方国度,皇上大臣将军各有各的计谋算计,嘴里面却个个满嘴仁义道德,礼仪条约和平,其实都是喊着自个都不信的废话,鬼话。
到了最后,还是得刀子见高低!
要一直把对方打残打服干得半死,这场血腥的东亚王者争霸赛,才能算是暂停一个回合。
等待双方继续积蓄火力,将来再战!
暮色苍茫,头顶星汉灿烂。
“哒,哒,哒”
在一队骑兵举着火把的护送照耀下,黑木为桢,神尾光臣,藤井茂太三人骑马跨过潮白河,走上一处驿道的山坡。
举目东望,一个小镇里面点点灯火,之外就是一片漆黑,天地星垂平野阔。
此时已经是夜晚九点,四周一片清冷透骨的寒霜寂静。
“哈哈”
黑木为桢忍不住放声大笑,这些愚蠢似猪的清国官吏,还有这万里富饶的华夏大地,就生当为帝国奴役!
“几位,嗯,嗯,”
带队的哨长柏兴彦不愿意喊这三个倭夷为‘将军’‘大人’,就含糊着糊弄过去,苦着脸叫苦说道:“前儿三里就是燕郊镇了,这天寒地冻的,兄弟们实在跑不动了。”
“军务紧急,为了清日两国伟大永久的和平,还得请几位兄弟再辛苦辛苦;”
神尾光臣一脸的笑呵呵,在柏兴彦变脸之前,又掏出一大把白花花‘叮叮当当’的银元:“今夜劳累兄弟们过了燕郊镇,到东十里的西小胡庄村歇息。”
“好,大人果然一直就豪气!”
柏兴彦高兴的接过银元,大气的说道:“这时冲着大人你的面子,不然就是谁来说破嘴巴都不行,当兵就是图个吃饭有银子,不然我亲爹来了老子的金腿儿都不带动的;兄弟们,加把劲儿,赶紧到西小胡庄村。”
“哈哈,哨长,到了你可得分银子,这天寒地冻的有了银子总得找一个小媳妇暖暖炕头。”
七八个兵痞子纷纷一脸的色笑。
“他们在说什么?”
藤井茂太忍着怒火,好奇的用日军问神尾光臣,然后神尾光臣笑着说了一遍。
“真是一群猪!”
藤井茂太的脸上洋溢着哈哈大笑的神情,笑着说道:“等和第1军汇合,我一定要把他的两条‘金腿’切下来,好好的欣赏欣赏。”
“他在笑什么,这么高兴?”
柏兴彦一脸狐疑的望着神尾光臣。
“藤井少佐说你是好人,是帝国大大地好朋友,等找到第1军,一定要好好的拿出银子来感谢你。”
神尾光臣一脸的温和笑容。
“哈哈,老子就是为人热情,心软看不得别人着急。”
柏兴彦在心里骂着‘傻壁’,脸上带着笑容朝藤井茂太点点头。
而藤井茂太也一脸友好的朝着柏兴彦点头示意。
燕郊镇。
在这个时候,一路风尘仆仆的聂士成和他的亲兵,终于赶到了燕郊镇。
“兄弟们辛苦了,今晚就在这里歇息,明日清晨去通州。”
这里离着通州,大约还有四十里的路途,经过两天的高速急行军,包括聂士成都累的快虚脱过去,看到前面客栈的红灯笼,所有人都再也没有力气行进了。
况且现在已经是深夜,就算死命赶到通州,也已经是下半夜了。
依着聂士成对大清规矩的了解,除非大火已经烧到了屁股,不然就算是天大的事儿,也得等到明早再说。
一群武毅军下马,把战马交给两个晕头转向的伙计,蜂涌着冲进客栈酒肆大门。
“”
聂士成似乎听到南边发出了一些声音,不过听不清楚是什么,他回头望了一眼,然而被街道的房屋堵住了视线。
于是,他大步走进了炭火熊熊的酒肆。
聂士成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南边,隔着一排街巷门面房,一群清军举着火把护送着黑木为桢,正在经过这里。
燕郊镇东15里,西柳河屯。
1300余日军骑兵经过连续两天的高强度行军,终于赶到了西柳河屯。
一片火把集中在一处山凹之中,如同一个大碗里面装满了火苗。
前方55余里处,就是通州城。
“今夜在此宿营,明日清晨5时,分兵前进!”
日军第1骑兵联队长长冈外史中佐下令道:“第2骑兵大队由吉桥德三郎少佐率领走北线,扰乱顺义,昌平,西三旗一带,记住,不要和大股的清军拼消耗;我将率领第3骑兵大队走南线,扰乱房山,大兴,马驹桥镇一带。”
“嗨!”
第2骑兵大队长吉桥德三郎少佐,第3骑兵大队长三浦一合少佐,联队参谋江口猪四郎大尉,都是高喝应令。
三河镇西10里,通州东100里,李旗庄。
在星空夜色之中,山县有朋的第1军已经经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按照计划,在17,18号两天,他们将继续一路强行军。
部队在18号夜黑之前,抵达通州城。
从蓟州之后,第1军就下达了禁屠令。
下面第1军就要用骑兵的凶残来吓住大清的皇帝,然后用第1军的严明军纪来告诉大清的皇族,只要老实听话,帝**队也会很‘温柔’的对待他们。
第六百八十三章 鸦鸿村
玉田镇东南30里,鸦鸿桥村。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在苍茫暮色之中,抗倭军进关主力抵达鸦鸿桥村。
部队将在这里宿营一夜,然后在17号清晨继续西进。
预计17号近夜能够抵达大安村附近,处于假如还没有奔溃的甘军蓟州防线南部,日军第1军的后翼。
鸦鸿桥村依然被日军第1军蝗虫过境一般,祸害的满村废墟,要么一家死绝冷冷清清,要么都是户户戴孝,恸哭动天。
抗倭军都没脸进村,只是在村外搭建驻地,高高竖立起在晚风中招展的红旗。
士兵们默默的取水劈柴,升火做饭。
而在抗倭军营地的外围,东一群西一堆的到处围拢着大约近两千名青壮汉子,都是一些带着血仇家恨来投军的百姓。
因为抗倭军拒绝接收,而这些汉子又不愿意离开,就在营地四周围着打柴烧火,烤着红薯玉米窝头土豆,什么乱七八糟的杂粮充饥。
“长缨,我看这些汉子真不错,个个带着血海深仇立誓要杀倭夷,给他们枪教他们怎么放,就绝对是一群打仗不怕死的好兵。”
徐邦道还想劝说何长缨。
“就是,没看刘坤一那里竖着大旗,打开一箱箱的雪花银招兵,都招不到人;人家就认准了咱们抗倭兵的牌子,可别寒了这些勇士的心。”
一边坐着的夏青云也苦口劝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