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礼貌’么?呵呵,那就是继续警告?”

    霍恩比微笑着,然而话语锋利的望着欧格衲:“我会在报纸上,把这句话加上去。”

    “清日军队在旅顺的对持,还有北洋舰队刚刚击沉一艘东洋的舰艇,包括这次还有上两次的山海关战役,都说明了大清依然拥有不俗的武力;这个时候和谈,东洋很可能拿不到足够多的东西。”

    宝士德耐心的给霍恩比解释:“公使之所以下令和谈,让日军止步山海,就是先让清日谈判,确定大清现在的底线,并不是就真的打算立即完全的结束这场战争。”

    听到宝士德的话,霍恩比才算明白过来,然而他立即发现话题被这帮狡猾的大使给带偏了。

    霍恩比立即把话题带了回来:“然而东洋依然是罔顾帝国命令,进攻山海关?”

    欧格衲笑着说道:“不是进攻山海关,是关外,日军在打擦边球而已;不过我已经发电给金伯利外长,他会做出最准确的决断。”

    “从平壤见到大清的那支新军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帝国的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四亿人口,幅员万里的国度,一旦真正觉醒,是何等的恐怖?将会完全的改写世界格局!更重要的是,假如崛起无可阻挡,就绝对不能先主动的结下仇敌。”

    英国炮兵司主事蒲雷中校,一脸凝重的说道:“先生们不要忘了‘黄祸论’!”

    “所以帝国才绝不容忍沙俄吞并大清,也不会容许东洋打垮大清朝廷;只有让大清继续内耗下去,清廷继续实施愚民政策统治大清,才是符合帝国的利益。”

    欧格衲很认真的说道:“这场清日战争,帝国有一个目的和一个底线:目的就是用朝鲜,大清东北的领土,大清的战争赔款,来扶持东洋对抗沙俄,底线就是一定要保证大清朝廷统治的完整性;至于其中的各种细节,方式,手段,都不成任何的问题。”

    “我认为中校您过虑了;”

    看到众人都望了过来,津门领事馆上尉武官戴德生说道:“一个四亿人的国度,有一些不凡的人物也是很正常的,然而毕竟是罕见的少数,根本不可能有能力真正的振兴一个如此大的民族。”

    戴德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听得众人都点头赞同。

    “先生们!”

    欧格衲长吐一口气,端着酒杯站起来说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今天在这个大清土著的节日里,为帝国美好的明天干杯!”

    “干杯!”

    所有的英国上等人都站了起来,高高的,满带骄傲的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东洋,广岛大本营。

    英国驻日公使楚恩迟,送来的英帝国外长金伯利措词严厉的电报,已经传了一遍。

    现在大佬们正在看大本营电询之后,征清第一军的电报。

    战死一千两百余人,重伤近百人,炸燃焚毁了山海关主城,帝**队曾经一度登上过关外三城的城墙,后来不得不撤兵。

    看得众大佬们,满脸铁青。

    “山县打了一个擦边球,然而在英国的强权面前,没人会跟帝国讲道理。”

    伊藤博文头疼得直揉太阳穴,即为变化无常出尔反尔的英国头疼,也为桀骜不驯不听指令的山县有朋头疼。

    这场豪赌,帝国赌上了一切走钢丝,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自从战争打起,有多少个夜晚,伊藤博文是满头大汗,满脸惊惧的惊醒。

    可恨山县这些武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根本都不明白现在帝国形势的险恶艰难。

第五百八十章 虎伥(求订阅)

    在陆路。

    帝国陆军5个精锐野战师团,加上近卫师团,还有由大阪商贩组成的垃圾第4师团,总共只有14个步兵旅团。

    清日战争打到现在,帝国陆军已经出动了8个步兵旅团,即将出动第9个混成步兵旅团。

    然而大山岩的第二军,依然被清军死死的堵在大连湾,进退两难。

    山县有朋的第一军,一路打下来虽然攻势顺利,进度快速,但是部队因为战斗和连续数月的长途跋涉,减员十分严重。

    而且第一军在今日不遵天皇圣谕,独断一战,又受挫于山海关。

    不说这次英国的阻挠,就是山县有朋能顺利的拿下山海关,大本营也会强令第一军暂停步伐,等待大寺安纯的第11旅团登陆山海关增援。

    大本营参谋部估测,此时在津京山海一带的清军,绝对不会低于八万军力。

    一旦第一军因为军力不足而陷入险境,对帝国的征清大业,就是一场无可挽回的灾难。

    在水路。

    北洋水师虽遭重创,然而主力犹存。

    尤其是定远,镇远,在大东沟海战之中,那强悍到逆天的抗弹能力,还有绝大多数大清海军英勇无畏赴死而战的昂然血性,在战后都让帝国海军和大本营震惊。

    忠心于帝国的王牌间谍沈传,前些日送来的珍贵情报,因为大本营没能坚持,调回了联合舰队。

    结果北洋水师居然真的出港,还打沉了一艘帝国的舰艇。

    西洋大使们传来的情报是说击沉了一艘主力巡洋舰,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言。

    因为据仁川港鲛岛员规的电报,只留了八重山,盘城,天城,大和,高雄,五艘弱舰。

    而且里面唯一值钱一点的八重山,那恐怖的20节以上的航速,指着大清那些老旧满舰想追上,打沉,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被击沉一艘军舰,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对帝国士气和国际影响,都是非常坏的事情。

    现在旅顺陆军僵持,海军无功而返,唯一破局希望的第一军,又被英帝国强硬的命令止步山海。

    虽然从战争爆发以来,看着帝国一路凯歌,在主战场把大清打得丢盔弃甲,无力还手。

    然而能有几个智者,真正看出帝国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背后的滔天危机。

    大清有四亿人口,经济强悍而雄厚,地域广博万里无边,只要坚持着打下去不投降,就是帝国再怎么一路胜仗,早晚也会被活活拖死。

    伊藤博文如何不夜夜惊醒,全身湿透,心焦如焚?

    现在东洋就是要利用大清皇室的微妙心理,进行最大利益的战争讹诈。

    既要让光绪和慈禧心疼的肉疼,以后再也不敢对东洋有一丝的不敬和异心;却又不能真正打翻了大清的盘子,让他们没有战斗到底,背水一战的勇气。

    这里面就要求军事大本营,放出去的海军,陆军,相互间严格的配合,不能为了自己的愚蠢想法,无聊的荣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毁了帝国的算计。

    所以山县有朋必须得想法子,把他给弄回来!

    伊藤博文把目光望向陆奥宗光,然后又望向海军大臣西乡从道。

    “更加令人难堪的是,山县有朋抗令去打,居然还打输了!这会让英帝国如何估测帝国的战力?”

    西乡从道怒声说道:“平壤,大东沟,还有鸭绿江战役之后,英国的态度是何等的和气;然而从第二军受阻于旅顺起,英国的态度就已经开始有了微妙的改变,这次山海关的战斗,更是措词严厉。”

    西乡从道环视了一群陆军省的将领们,沉声说道:“假如陆军省有对抗英国的能力,你们可以无顾一切阻挠和威胁,一直随意的往南,往西打下去;假如没有,就请听指令,不要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西乡从道的这一番话,可把在座的陆军省的将领们打得不轻,一个个都是满脸羞怒的做不得声。

    “值此帝国千秋兴盛之际,众将应携手共进,同创万世不朽之伟业;陆军的功绩有目共睹,现在只是遇上一些小小的挫折,山县将军今日战斗虽然不妥,然而并不算违背军令;对于帝国征清大业,无足大碍。”

    对于陆军大山岩第二军的颓废,山县有朋第一军的桀骜,明治天皇在心里也很不满。

    然而,他却不能说出来。

    帝王金口玉言,要慎言慎行。

    中国周成王桐叶封弟这个典故,明治还是看过的。

    一些不当的意思一旦表达出来,然后再被臣子们层层曲解,很可能甚至会逼得这几个帝国陆军的头几号大臣切腹自尽。

    尤其是那个莽夫山县有朋。

    那对帝国来说,才真是一场大灾难!

    听到明治天皇的安慰,一群陆军将领更是一脸的羞色,恨不能现在就去辽南,一举拿下旅顺要塞。

    大本营陆军参谋部次长兼兵站总监,川上操六中将脸色凝重的说道:“这路清军的战力确实不俗,在帝国士兵已经登上了城墙下,居然能血战着打下去,逼得山县大将撤军。”

    东洋外相陆奥宗光,满脸怒色的说道:“援朝军,何长缨;在平壤,鸭绿江,金州,包括现在山海关和旅顺对持,都是他的军队;八嘎,真是可恶!”

    何长缨这个名字,在座的大本营东洋大佬们都很熟悉。

    于是包括明治天皇,伊藤博文在内,大臣们的脸色,都变得很不好看。

    在四个月以前,这个何长缨在大佬们的眼里,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货色,简直就是一根手指都能轻易碾死的小爬虫。

    只是因为一本《呐喊》,然后引出了他和山县有朋的漂亮闺女山县小曼,还有沙俄外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和中亚地区总督库罗帕特金的侄子列夫男爵。

    三人之间的男女情事纠纷。

    当时众人包括天皇陛下,都是一脸看好戏的神情,当做一件能够奚落‘勇武’好斗的山县有朋的趣事来谈。

    仁慈的天皇陛下,甚至还打算在第一军俘虏何长缨之后,看看能不能劝降,给山县大将找一个中国女婿。

    将来作为帝国走狗,为帝国逐步吞并大清做虎伥。

    然而接下来那眼花缭乱的变化,则是彻底的改变了众人对这个‘山县家的中国准女婿’的肤浅认知。

第五百八十一章 风往西吹

    在洞仙岭,这个混蛋率领的援朝军,全歼帝国一个步兵大队,加上半个骑兵中队。

    在顺安驿,又是这个混蛋的偷袭,硬生生的吃下了帝国一个骑兵中队。

    在大同江边,还是这个混蛋领着他的队伍,当着西洋军事观摩团的面,伏击了帝国一个炮兵大队,阴死了帝国一个步兵中队。

    接着在鸭绿江虎山,安东县,在辽南普兰店,金州,大连,在现在的安州,平壤一线,在长山寺湾,在山海关。

    处处都和帝国对战。

    至今丧生在他和他友军手里的帝国士兵,已经不下万人!在这里面,还没有算上在朝鲜被他们的游击队,击毙的上千浪人。

    要知道帝国的这场对清战争,不算还没有出发的第11旅团,到现在总计不过出动了近六万五千的陆军。

    除了病死的士兵。

    战死的帝国勇士,至少有八成以上,都是这些该死的援朝军造成的。

    而何长缨和他的部队,则是越打越强,现在已经成为帝国征清的头号大敌!

    据参谋部第二局中国课从各方综合的情报,估计现在在旅顺,山海关,直属何长缨的精锐部队,应该已经不下一万五千人。

    “以朕的名义,给第一军山县将军去一封电文,告诉他”

    明治天皇有些犹豫,对待山县有朋这样的家伙,话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又怕他受不了,要寻死腻活。

    “启禀陛下,第一军现在两万大军距大清京师近在咫尺,旦夕可达;然而西洋各国各怀鬼胎,如入狼群夺猪,需步步权衡谨慎,一步之错,可能就会给帝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天皇的新任顾问枢密官大鸟圭介,看明白了老大陆奥宗光的意思,开口给山县有朋下绊子。

    “山县将军也是明白大局的帝国重臣,不会莽然行事;给山县将军再去一封电报,要求第一军暂停一切军事行为。”

    明治天皇懂得大鸟圭介的潜意词。

    在鸭绿江时,山县有朋不顾大本营的指令,强行派兵北上攻击岫岩,海城,大本营的文臣们,包括伊藤博文,就有诸多怨言,强烈暗示要求替换掉他第一军司令的位子。

    这次,也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

    不过现在看来,第一军进攻海城是极为正确的选择。

    不然现在几万大军还在鸭绿江待命,而第二军又被死死堵在旅顺,哪有攻陷营口,辽阳,奉天,兵临山海关的荣光?

    所以在这个时候,明治天皇已经在不知不觉的改变了他的态度,开始倾向于支持山县有朋。

    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大鸟圭介几人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失望。

    有这个碍眼的家伙,估计以后还少不了诸多的麻烦。

    东洋主岛南海岸,伊豆半岛最南端海面。

    一支庞大的东洋海军,正在碧绿的海面上航行,朝着东北方向,驶向百里处的东京湾。

    按照行程,在夜色降临之前,舰队将会驶进东京港。

    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佑中将,站在桥立号的船舷上,迎着猎猎的海风,望着逶迤的海岸线,还有那冰封的近岸。

    此时伊东亨佑还不知道,在舰队离开渤海湾之后,发生的各种事情。

    包括盘城号的沉没,联合舰队分舰队,在鲛岛员规的统领下,封锁了大清的威海卫军港。

    桥立号舰长日高壮之丞大佐,走到伊东亨佑的身边,恭敬的说道:“司令,对于大清来说,他们的陆军只要朝廷愿意,随时都可以组建几十,甚至上百个野战师团;而海军真正有战力的只有北洋水师。”

    伊东亨佑知道,这是海军将领们,在旁敲侧击的表达对于当陆军运输大队的不满。

    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是一样的相当不满。

    “这次回东京,我会和西乡大臣提议,请令天皇;既然大清的北洋水师不出来,那么帝国海军就去打他的军港!”

    伊东亨佑沉声说道:“帝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崩溃,不彻底的打垮大清的海军,他们永远会对战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会真正的屈服绝望!”

    “呜呜”

    往来东京湾的商船,在看到联合舰队以后,都顺服的拉响了汽笛,表示对这样一支大败清军北洋水师的舰队,无上的尊敬。

    而这个时候,日军陆军步兵第11混成旅团的近万步兵,在第6师团长黑木为桢中将的率领下,正在东京湾整装等候护航舰队的到来。

    至此,东洋的7个常备陆军师团,除了近卫师团的近卫第1旅团,近卫第2旅团,第2师团的第4旅团,第4师团的第7,第8旅团。

    其余所有陆军旅团,全部进入大清作战。

    因为征清第一军的大炮充裕,而且海湾冰封极其不便重炮运送,所以这次只是运送步兵,工兵和辎重兵。

    同时船队还将携带大量的精米,炮弹,棉袄,棉靴。

    登陆地点大本营已经敲定,就在山海关北十里,九江河入海处的东盐锅。

    在广岛大本营看来,这次渤海送兵登陆,想来一定会震惊世界,成为压垮大清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山海关,关外三城。

    士兵们打退日军的喜悦,很快就被满地战死战友尸体的悲怆所代替。

    触目惊心的血肉残肢,四处倒塌的城池废墟,重伤嘶嚎的战友,这一切给这个大年除夕,镀上了浓墨般的惨烈色彩。

    这天中午,大年三十,三城的午饭是白馒头配酸浆菜,一人一碗紫菜葱花鸡蛋汤。

    不见一点荤腥。

    就这,大半的士兵在这个大年三十的中午,都是一口饭都吃不下去。

    因为满城战友的残骸,已经让太多的士兵把苦胆水都吐出来了。

    太多的士兵,在血战以后,开始露出恐惧的神情。

    何长缨,李经方,唐绍仪,徐邦道,夏青云,几人在巡视完东罗城以后,再也没有一丝的力气下城楼了,都心情沉重的席地坐在城墙上,默然吸烟。

    “呼”

    突然风往西吹,把从山海关飘过来的黑烟吹散,把那面猩红的红旗吹得‘哗哗’的飘扬。

    “过了今儿,都该开春了。”

    夏青云幽幽的说道:“从去朝鲜仁川,这一眨眼都七个半月了;从牙山到平壤,到虎山,摩天岭,奉天,在一路千里回山海关。”

    夏青云把手里的烟头狠狠的踩在城砖上面:“当初的正定练军4营,武毅军2营,古北口练军右营,这3000兄弟,到今天已经不足700人了。”

    满脸热泪,‘哗哗’而淌。

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头

    夏青云的话,让众人沉默,无不露出愤慨悲色。

    这些倭夷豺狼成性,从秦始皇时代的徐福东渡开始,中国对待东洋一直都是恩遇有加,然而得到的这头白眼狼的‘回报’,却是连绵数百年的倭患。

    这些野兽,在大海上和海盗勾结,袭击中国商船,杀人夺货放火烧船,毁尸灭迹。

    在中国东海岸一线,劫掠村镇,烧杀淫抢,无恶不作。

    现在自己羽翼稍丰,看到大清积弱,就狼子野心的意图染指华夏。

    徐邦道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眼睛也是又红又肿,既是日军的炮弹炸裂的烟火熏得,也是心痛老部下的阵亡:

    “蒋顺发和梁永义跟了我二三十年,当年朝廷裁军时,回去当了两个含饴弄孙的富家翁,这次是我把他们硬拉了出来,临行前还喝了蒋顺发三姑娘的回门酒;唉,这该死的日军!”

    “我们盛军,在辽东幸亏有何将军收拢,脱胎换骨成了今天的新盛军;然而这些年的老伙计们,达三,道生,汝成,显寅,纷纷罢官,下狱,问斩,他们有的是活该,可有的是真冤啊!”

    贾起胜说着说着,眼睛里面也开始泛出老泪:“文礼和我搭档近三十年,这次也是凶多吉少;这七零八落的盛军,当年打太平的老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老头子在军中苟延了。”

    何长缨把烟头顺手丢到城墙外面,拿起一个白馒头,对贾起胜说道:“我之前还以为,贾军门怪我整编了那十三营盛军。”

    “一开始心里确实有些咯噔;先不说那8营步兵,就那5营骑兵,兵强马壮,清一水的连发毛瑟快枪,蒙古河套战马,咱大清独一份儿;就是倭夷一个师团也不过五六百匹战马而已。”

    贾起胜微微不爽的说道:“而且你吃了盛军13营不说,却专门把里面的将军,营官,几乎全都刹了下来;这道理我也明白,可是这些将军,营官回了津门,都被锁拿进了京师刑部大牢,追究扰民,平壤逃跑,安东烧城的罪责,没有一个逃脱治罪。”

    何长缨摸摸鼻子,没有说话,心里想着‘活该!’

    六千大军在安东混吃等死的花着百姓的血汗银子,被几百日军吓得放火烧城逃跑,按着何长缨的心意,这些将军营官都砍了才对。

    “当然,不论什么原因,他们都是自作孽不可活!上回你们来救援东罗城,我这些天也是慢慢的想明白了”

    贾起胜苦笑了一下,说道:“面对气焰嚣张的倭夷兵,不能再分什么盛军,铭军,毅军,也不能再说什么北洋,南洋,朝廷;大家都是大清朝的人,劲儿应该朝着一处使!”

    贾起胜掏出一个脏兮兮的破手绢,擦了擦眼睛:“这个时候再继续内斗,不拧成一股绳,那才真是全完了;能让那些倭狗,洋人活活笑死咱们大清爷们儿,简直就是羞先人啊!”

    何长缨把馒头又放下来,发了一圈卷烟,望着贾起胜说道:“盛军年轻一代有很多不错的将领,曲德胜是抗倭军骑兵统领,吴瑞生是李搏虎手下的一个副团长,还有不少的好苗子,都在培养,准备以后重用。”

    “老贾,你能这么想才是真明理儿;看到那一个个老将,把营头当做自己生财的聚宝盆,宝贝得不得了,谁都不许染指的蠢货,我就气的不得了。”

    徐邦道接话说道:“盘子都快要掀翻了,还争,还窝里斗?首先得合力打赢仗,至于以后肉烂在锅里,总能慢慢的计量;再说败了一切休提,胜了,你以为哪个将军将来还能保住自己的营头?”

    “盛军在打太平军的时候,有40营军马两万精兵,调入津门驻小站二十三年,一再裁撤,战时至少还有17营;中堂六弟的30营武毅军,在战前就只剩下了区区9营,徐军门的拱卫军2营步兵,2营马队,2营炮营,在战前只剩下2营马队,2哨炮队。”

    唐绍仪靠在城墙垛口,‘呼噜噜’的大口喝热菜汤,用袖子胡乱的擦了一把嘴巴说道:

    “此前是大伙儿背靠着中堂这棵大树,所以还能支撑各军的架子不散;这回北洋从汉城一路连败,北洋已经被拆的分崩离析。朝廷的清流,各地的督抚都在倡议编练新军,汉纳根占着小站数万亩良田的‘定武军’,就是一种尝试。”

    唐绍仪话里有话的说道:“等到战后那个时候,朝廷一道圣旨裁撤北洋各军,没有能站出来和朝廷对话的主心骨,怎么办?”

    一听到唐绍仪说得小站那十余万亩良田,贾起胜和跟在他身边侄子,新任命的亲兵队长贾荣春的眼睛,立刻都红了。

    那些良田是盛军的开创者,周盛传,周盛波军门,指挥着上万盛军儿郎,用了五年的时间,开运河,沟通河渠。

    把滨河6 万余亩斥卤之地,一步步改造为可开垦的上等良田,作为盛军屯田的安身立命之本。

    之后14年时间里,盛军上下一直继续朝着滨河两岸开垦,总共得到了十万余亩良田。

    上万军队的吃喝,还有很多年节的补贴,都来自于此。

    津京地贵,这一亩良田少说也值得十几两银子,十万亩就是上百万两白花花的雪花银!

    结果皇上一道圣旨,就落进了‘定武军’的口袋,拿走了他们盛军的家底。

    安能不怒?

    “辽东盛军,还有这关城4营,得幸遇见将军;生,有饭吃有银子养家,残了只要将军能不忘自己的承诺,也残有所养,要是一闭眼死了,家里也是衣食无忧。”

    贾起胜红着眼睛说道:“只是可怜那朝鲜战死的兄弟们,朝廷说他们是逃兵,不但没有一分钱的银子,家里人也抬不起头来。”

    对于朝鲜盛军这件事,何长缨也是无能为力。

    抗倭军虽然有着南洋华裔的大量捐献,然而数万大军处处都要花钱,而且真正花大钱的时候还在后面。

    更重要的是,朝廷既然对在平壤战死的清军定下了这么个调子,他何长缨假如出手送银子,岂不是明着和朝廷对着干?

    ‘收买人心,意图不轨’,这个大帽子算是铁定会被戴上来。

    然后就是朝廷的的各种手段,举国上下的口诛笔伐。

    这个问题何长缨只能避而不谈,然而对于贾起胜的疑虑,何长缨觉得自己可以跟他清楚的讲明白。

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战,那就战

    “抗倭军做出的所有承诺,我们,不是我何长缨,而是我们所有的军官,士兵,都会坚决的去完成;这点贾军门不需有任何一点的疑虑。”

    何长缨慢慢的咀嚼着嘴里的细面馒头,喝了一小口紫菜葱花汤,斟酌着说道:“没有银子,我们就去抢,世界这么大,总能抢得到;没有土地,我们就去要,这么辽阔的世界,到处都是荒地,盛军既然能把河岸卤地改造成良田;那么”

    下面的话太敏感,何长缨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东方。

    在那八百里处,就是冰封了的鸭绿江。

    众人似有所悟,都远远的望了一眼东方,脸上均是露出吃惊的颜色。

    “古往今来,英勇无畏的战士,睿智果决的将军,正直勇敢的骑士,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精英和骄傲;在西洋诸国中,只有成为骑士以后,才能有资格成为真正的贵族!”

    何长缨看到李经方他们露出深思之色,就不想再深入,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文人和吟游诗人,也始终孜孜不倦的歌颂,传扬,这些伟大的人物和他们光辉的战绩。”

    “雪白无尘的手套,雪亮锋利的军刀,笔挺帅气英姿飒爽的军装,方显一个军人,真正男子汉的阳刚血气,举国上下为之尊敬爱戴,是所有未婚少女的梦中情郎;因为他们是为这个国家的安稳和富裕而战斗,流血,牺牲,是国民的标杆和楷模;而不是”

    何长缨冷声说道:“什么好男不当兵这种诛心无耻之言!没有这些英勇的士兵,指着那些风花雪月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文人,饿狼们的铁蹄早就踏烂了华夏大地,鱼肉奴役我中华儿女!”

    “我说,为我华夏崛起而战斗,而卫戍疆域,而流血牺牲的士兵,是我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

    一言既出,满城墙俱静。

    李经方,唐绍仪,一脸的不可思议。

    贾起胜,徐邦道,夏青云这些老将,则是在惊诧中带着一丝困惑的激动。

    鲁招妹,柳平云,齐家才,还有一群抗倭军的警卫士兵,都是一脸热血的骄傲,昂首挺胸。

    周中盛,贾荣春,还有一大群清兵亲兵们,则是满脸血红的震惊,整个身体都在风中微微的颤抖。

    如此声音,振耳发聩!

    “朝廷总要士兵为着区区几两银子去卖命,可是又看不起这些士兵,认为只有轻贱的人,才会当兵;这是不对的!”

    何长缨大声的说道:“用这种轻慢态度对待伟大的士兵们,还想让士兵们为他们去流血,却牺牲;要不要脸?可不可能!”

    “我何长缨今天站在这里,我发誓:我要让每一个为国战斗的英雄们,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尊敬,荣誉,奖励和骄傲;如背誓言,当如此发!”

    何长缨示意鲁招妹。

    “好咧!总指挥!”

    鲁招妹把手里的红旗交给一脸激动的柳平云的手里,抽出背后明晃晃的大刀片子,走到何长缨的背后抓住辫子,齐着后脑勺,麻溜的一刀割了下去。

    “嘶”

    四周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总指挥,给!”

    鲁招妹大咧咧的,把辫子递到何长缨的脸前。

    “你”

    何长缨心里面一万头神兽奔过,幽怨的望了一眼鲁招妹。

    我只是让你割一小段好不好,谁让你这么割的?

    看到李经方,唐绍仪猛然变白的脸色,何长缨就知道这两个文人想多了,哥现在还没打算反咧!

    “你割得有点多了。”

    何长缨郁闷的把军帽拿下来,连着辫子一起交给闻言一脸委屈的鲁招妹:“你负责把辫子给我缝好。”

    “啊?总指挥,我可不是个娘们,可不会针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