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些突破点不能像山海关那样,行走车马,运送大炮粮食军资,可是步兵的突破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日军真的不能攻陷山海关,那么派出一支或者几支步兵,从别处长城强行突破,然后绕道攻击山海关后背,联合夹击。
或者更加生猛一些,直接去打津门,甚至京师,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何长缨启用这些优秀的侦察兵,为山海关团的中级骨干,就是为了队伍围绕着长城一线和日军打伏击,做准备。
大厅里,众人听到何长缨说那一营的士兵,居然会尝试攻击上万的倭夷兵,都是神情各异。
除了深知何长缨胆量和为人的徐邦道,连顺,其余众将都是根本不相信,认为何长缨这是满嘴跑马,给自己的队伍脸上贴金。
“启禀军门,总督衙门电报。”
山海关电报局的电报委员刘宇强匆匆进屋,跪着呈上电报。
唐仁廉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示意刘宇强退下,然后把电令交给身边坐着的王连三说道。
“刘督宪再次严令,各部不得轻易出关浪战,各自划分防区,守好自己的本分;”
说到这里,唐仁廉对何长缨说道:“何将军,你部最好明天夜黑前全部退进城隘,以防不测。”
“好。”
何长缨见唐仁廉他们不愿意出关作战,指着自己这两千五百余士兵也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搞不好被日军堵在长城下,那才是一个悲剧,于是爽快的点头领命。
“下面,咱们兄弟就来商议商议各军的防区。”
唐仁廉让亲兵拿来山海关周边的地图,摊在他身边的茶几上面,看着说道:“主城就由老夫的霆军,白守尉的两营守军,夏将军分统的武毅军把守;东罗城,牧营楼,临闾楼,西罗城,南北翼城,威远城,角山长城,石门寨,如何分兵把守,诸位可有建议?”
听了唐仁廉的话,厅内众人虽然默不作声,可是心里面都在飞快的算计起来。
南翼城在山海关城内的南两里,除了倭夷破关,根本无战事可言。
北翼城却在山海关城外的北两里,城墙高六米,环城一千二百米,是倭夷必然的首攻之地。
选择这里,基本是九死一生。
东罗城,牧营楼,临闾楼,三位一体在关城外东一里,西罗城在关城外西一里,城墙高六米有余,环城一千六百米。
虽然离着山海关主城不过五百米的距离,然而可以想见得到,倭夷在攻下了北翼城以后,下面就是拿东罗城和西罗城开刀子了。
基本也是九死一生的死地!
而威远城则是建在山海关主城东两里的欢喜岭长城上面,城墙连着长城,高六米,环城六百一十四米。
此城地处要害,易守难攻,遥控四野,与关城成掎角之势。
除非日军万不得已,显然不会傻兮兮的强攻这里。
至于角山长城,则是建在山海关主城西边的角山上面,现在冬季冰雪未融,别说倭夷的马匹,大炮,就是士兵爬到山岭上的长城脚下,估计累得也只剩下半条命。
而在更远的角山西部的石门寨,在山岭间的低洼平坦处,也筑有一座连着长城的小城。
不过假如日军想从那里进攻,马匹,大炮根本运不过去不说,还要绕着羊肠盘山小道七八十里,显然得不偿失。
绝对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所在。
一时间,厅内气氛压抑的空气几乎都凝滞下来。
王连三,贾起胜,何长缨,徐邦道,连顺,都默默无声。
因为是人间,还是地狱,往往就在彼此的一念抉择之间。
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
“我们鲁东军守角山长城,石门寨吧;这二十里角山,四里石门寨,我这3000兵马,勉强能够顾及过来。”
随着王连三开口说话,剩下几人都暗骂卑鄙,不过也同时反应过来,现在不是请客吃饭比客气的时候。
这事儿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可不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我守南翼城和威远城,威远城虽然易守难攻,可是我的兵少,手里只有两百来条步枪。”
在这个生死时刻,连顺也顾不得徐邦道了,赶忙把剩下唯一的两处安全去处占牢。
“那老夫就守东罗城,牧营楼,临闾楼。”
淮军老将贾起胜,自有自己的骄傲,虽然心里不耻前面几位的做派,不过也没有提出异议。
何长缨和徐邦道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苦笑。
这年头,真是要脸就得吃亏。
在辽南的时候就是这样,黄仕林,卫汝成他们躲在旅顺,前面就何长缨,徐邦道,江自康三人顶着。
现在又是这洋!
“二位将军可有异议?”
唐仁廉对这种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王连三的鲁东军是客军作战,连顺不但兵力薄弱,而且毕竟是八旗将领,把他推到前面死战,也不合适。
贾起胜,何长缨,徐邦道三人,出自北洋,山海关南边的直隶就是他们的防区。
而且贾起胜,何长缨手里枪械完备,握着四营盛军,一营仁字军。
在唐仁廉看来,这风险最大的头阵,就应该他们守卫。
何长缨又看了徐邦道一眼,见到徐邦道带着一丝愤懑朝他微微点头,就有些无奈的说道:“北翼城,西罗城,我和徐将军可以联手防守;不过必须给我们囤积二十万斤军粮,一百万发子弹。”
听了何长缨的话,贾起胜心里一动,开口说道:“我们也一样,十万斤军粮,五十万发子弹。”
“好,老夫会禀明督宪,一定会满足三位将军的要求。”
这些要求,对于现在缺少弹药的山海关营务处来说,确实有些为难,不过对唐仁廉来说只是为难而已,并不是做不到。
“哈哈,今晚我做东,给众将军接风。”
山海关守尉白济高兴的笑了起来,有了前面这5000士兵守着,自己在后方显然要安稳很多。
“以后吧;军务紧急,还请白守尉现在就去下令部属,撤出北翼,西罗城。”
面对着这些恶心的家伙,何长缨真是没胃口吃饭,日军为什么在朝鲜,辽东,把这数万清军打成死狗?就是因为这些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之辈,太多了!
关外,抗倭军山海关团大营。
何长缨,李经方,刘明阳,黄博杰,徐邦道,五人站在大营里,看着白济的旗兵闹哄哄的撤出关外三城。
“安之,这场仗,可不好打!”
李经方叹了一声,凝重的说道:“罗营长那里已经探明,日军先头部队携带了十八门重炮,还有**千的步兵;假如山海众将齐心,也不是不可守卫,然”
李经方下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是众人都听得懂里面的意思。
按着何长缨的心意,他最想守的就是角山长城和石门寨,这样在必要的时候,他可以主动出长城,进行偷袭攻击。
不过相对于那些不要脸的大清将军们,他还是太嫩了,结果现在陷进了围城之中。
“山海关经过几百年的反复加固,无论主城,还是各个副城,都不是日军重炮能轻易轰塌的,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事已至此,就好好的打一场守城战吧。”
何长缨对负责后勤的李经方说道:“给徐军门拨付六百支村田步枪,等到一百万发子弹送到,拨给二十万发。”
“何老弟,够意思。”
徐邦道一听到送他六百支步枪,顿时眉开眼笑,有了这些枪支,他的部队几乎就能完全武装起来。
这仗虽然依然凶险无比,可是手里有了家伙,总不会坐以待毙不是?
“徐哥,我这也是为自己;这两座城池,想要守住,你我这3500人,就只能拿命来搏了。”
望着渐下的如血残阳,何长缨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他其实是一个很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的把自己陷入死地之中。
在平壤城的时候,他就在日军合围之前,先一步跳了出去。
“唉,还是逃不过啊。”
何长缨暗暗叹气:“可是这城,总得有人来守吧?”
夕阳渐落,夜色来临。
贾起胜站在临闾楼西角的临闾楼上,望着北方无尽的黑夜连山。
“军门,唐仁廉,王连山他们真是太无耻了!”
贾起胜的副将范文礼,一脸的怒气。
“老夫戎马三十一年,吃了皇上三十一年的俸禄,今天就是把命搁在这东罗城,也是值了,而且可保你我子孙富贵;”
贾起胜淡淡的看了范文礼和身边的三个营官一眼::“叶志超,卫汝贵,吕本元,孙显寅,黄仕林,龚照,都在刑部大牢关押着,聂桂林正在押送回京的路上;他们的家产已被封存,父母,妻子,受尽天下人的耻骂,卫汝成已经被抄家;好好想想吧,在看看邓世昌家人的荣耀,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子孙想一想。”
贾起胜的话,让身边的几个清军将领心颤。
他们都是三四十的壮年,正是下有儿女,上有高堂,对他们来说,死固然可怕,然而连累家人,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现在在山海关,咱们三营,拨给何长缨的两营盛军,夏青云那一千武毅军,王连三的三营老营,算得上是精兵,其余皆不堪;咱们不守东罗城,你们说让谁来守?”
贾起胜回望了一眼南方,在那遥远的千里之外的合肥南乡,自己居然有十几年没有回去了。
不知道这场大战之后,自己还有没有命回去。
或者,是自己的灵柩回去。
辽南,旅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在夜黑晚饭之后,所有的旅顺诸军,都自觉的开始了抗倭军的军歌拉练。
无论是一脸无所谓的姜桂题,还是一脸不爽的程允和,或者徐邦道的拱卫军,连顺的捷胜营(300旗兵除外),在部队粮食吃完了以后,都不得不接受陈世杰奇怪的条件:唱军歌。
每天老老实实的早,中,晚,唱军歌,就着咸菜有饱饭吃。
三天一小比,七天一大比,哨与哨之间的歌唱比赛。
赢的哨有肉吃,有鸡蛋供应。
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
此外,还有针对单独士兵的背书比赛,背的当然是《呐喊》。
赢了有火腿,朝鲜泡菜,大蒜,羊肉,狗肉,
丰厚的奖励,让这些饿的肚子清汤寡水的水兵们两眼发红,不管认字不认字,整天都是死命的硬背。
“法兰西巴黎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姜桂题正躺在太师椅上,津津有味的听着师爷给他读那本《呐喊》。
说实话,在姜桂题看来,何长缨的书真心不错,直白易懂,条理清晰,道理明白。
比那些神神叨叨‘之乎者也’,不知所云的大家书籍,要强上百倍。
而且书里面说得很多的道理,分析的各国强盛的缘由和不足,字字珠玑,让自己听了以后,如同掌上观纹,一清二楚。
然后他就听到门子报告,程允和来了。
姜桂题连忙让师爷拿着书暂避,要是让程允和看到自己在听何长缨这个小混蛋的书,岂不是要羞自己的老脸几句?
在之前,姜桂题还是十分佩服这个能打仗的小老乡。
可是自从陈世杰这个混蛋来了,提出了唱歌背书才能让手下的士兵有吃的,何长缨在姜桂题的嘴里,也变成小混蛋了。
当然,陈世杰做得也不算太绝。
姜桂题和程允和各有三百人的口粮,是无偿供给,而且两人的营官,也是好肉好菜的供应。
宁珠那暂统的三百旗兵,也是无偿供给。
拱卫军徐四斤,也有一百人的无偿口粮。
当时程允和还不太愿意,不过在姜桂题看来,现在旅顺无战事,让士兵们唱唱歌,读读书,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再不答应,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士兵,不敢去抢抗倭军的军库,‘哗营’闹事儿倒是真有可能。
所以在姜桂题的劝说下,程允和也就捏着鼻子答应了。
“这才几天饱饭,这个程允和不会又是要闹什么幺蛾子吧;咱们在屋好吃好喝的烤火,歇冬,让士兵们天天唱歌读书发发精力,多好的事儿,他怎么就想不明白了?”
心里想着,姜桂题就看到程允和一脸怒气的走了进来。
“翰卿,这事儿真不能再这样了;这才几天,我手下的营官就管不住人了!”
程允和一屁股坐在姜桂题的身边,把棉帽子‘啪’的一声甩在桌子上面,怒气冲冲的嚷道:“真是反了天了!”
“来,喝杯茶,消消气;”
姜桂题一边让亲兵上茶,摆上瓜子果脯,接着说道:“你说得我也明白,昨儿我一个营官也来抱怨,说手下不服管。”
程允和听了眼睛一亮,高兴的说道:“那么”
“我去问了士兵,原来是这个营官醉酒以后,十分无礼在先”
程允和一副天经地义的打断姜桂题的话,怒声说道:“那又怎么样?这是军营,最重军纪尊卑,别说无礼,上官就是让下属吃屎喝尿,胆敢不服,也是打死活该!”
“平斋,要么你率兵去抢抗倭军的军库,看他们的格林炮敢不敢开;要么想要营官服众,就别单开小灶,整天喝酒吃肉,醉了发酒疯找士兵撒气,谁能服?要么你能从津门要来粮食,那咱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姜桂题感觉跟程允和拎不清,就直接说道:“平斋,现在中堂倒下,咱们淮地有多少大将进了刑部大牢;何长缨现在正在得势,又是咱的老乡,何必呢?安安稳稳过了这个冬天,不比什么要强!”
“唉”
程允和想了半天,叹气的说道:“依你,大不了他把咱们的4000士兵都拉过去。”
“拉过去就拉过去,咱们这4000新兵蛋子,等到倭夷退兵,朝廷十九就会马上裁撤,挣这些干什么?只要抗倭军能把他们整训好,打败大连湾的倭夷兵!”
姜桂题一脸的无所谓,心想着程允和真是不是一般的傻,都五六十岁的人了,中堂又倒了,熬过了这劫,老夫就回泸州当富家翁去,挣这些无用的捞子干什么?
“咦”
程允和突然惊讶的侧耳说道:“你有没有听到汽笛声?”
“什么?”
姜桂题也惊讶的坐直了身体,自从倭夷舰队袭击营城子海域,轰击南观岭,在旅顺港内,很久都没有听到船只的汽笛声了。
“难道是水师回来了?”
姜桂题又惊又喜的自语,一边静声侧耳倾听。
“呜呜”
果然有隐隐约约的汽笛声,传进姜桂题的屋子。
姜桂题和程允和同时站了起来,只要水师到来,旅顺就不再是一座孤岛。
“咻”
天地间突然传来尖利的呼啸。
“炮弹!”
姜桂题,程允和两人脸色顿时大变。
“轰”
一道巨大的爆炸声,在旅顺港响起,震得大地抖颤。
“咻咻”
“轰”
接着,又是无数的炮弹在旅顺港炸响。
西洋历1894年12月25号夜,日军联合舰队沿着大连湾海岸线,突然出现在旅顺港口外海。
舰队飞快的掠过旅顺港,一边猛烈轰击,一边朝着渤海湾驶去。
整个炮击过程不到十分钟,炸得闷了头的旅顺港和四周炮台,火海四起。
事后统计,击伤岸防炮一门,阵亡士兵五人,重伤十一人;炸毁民房十九间,百姓死亡三十五人,重伤十七人。
日军联合舰队用这种暴烈的方式向旅顺诸军宣布,即使不进入旅顺,联合舰队也有着重创港内部队能力。
这时,大山岩之前就得到广岛大本营的电报,在日军舰队路过大连湾时,立刻发电国内。
西洋历1894年12月26号,日军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照会西洋各国,日军联合舰队将彻底封死渤海湾,在渤海,黄海上,不允许有任何一艘大清的船只航行。
而对过往航线中的西洋商船,一律登船检查,不得帮大清运送军火和士兵。
当天在渤海湾口附近,有一艘大清商船,二十一艘货船,被日军舰队阻截,被日军士兵强行登船,然后逼着驶往仁川港。
消息传回京师,无论是日军联合舰队重新出现在渤海湾口,还是封锁渤海,黄海的禁海令,都让紫禁城再次失色。
这就意味着,从西洋运送的军火,还有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枪弹,只能走漫长的运河运输抵达直隶。
这么一来,至少要在路途上多费十天以上的时间。
宝贵的十天时间。
短短的十天,甚至一天的错距,往往就有可能改变太多的事情。
第四百七十三章 来了
当天,光绪通过通州督办军务处,下达措词严厉的电谕,责问威海水师为何不但没有出港赴山海关,更是眼睁睁的看着日军战舰在渤海口逞凶?
不久,丁汝昌,马格禄,瑞乃尔,联名具电。
言说倭夷海军势大,搁浅的镇远依然没有抢修完毕,定远出海,十九会中倭夷诡计,有全军覆没之虞。
如果是丁汝昌电奏,光绪会毫不留情的痛骂他‘畏敌’,然而有了洋人的具电,就不由光绪不慎重起来。
虽然北洋水师不堪,一败丰岛,再败大东沟,受到了重创,然底子犹在。
尤其是定远,镇远的结合,光绪相信,现在已经配备了西洋开花弹的两舰,绝对会所向披靡。
现在最关键的是修复镇远舰,不然定远一舰入海,如老虎进狼群,没有个强力的衬手,显然不行。
于是光绪只好电谕丁汝昌,马格禄,加紧修复镇远舰,在底部修补之后,伺机出海去旅顺船坞加固。
至此,连通大清南北的黄渤海航线顿时瘫痪,除了少量西洋籍的商船,所有的北上海船只能在鲁东青岛靠岸走陆路,或者在江苏连云港登陆走运河。
如果说之前清日间的朝鲜,辽东战争,只是触动鲁东,直隶,热河,东三省等北中国数省的话。
现在日军的封航,则是顿时影响到大半个中国。
随后数日,清日双方各自秣兵历马。
日军海军主力舰队,扼控渤海口。
第一游击队驻查长山岛,庙岛群岛一线,本队主力封堵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一带。
第二游击队的弱舰炮艇,则是游弋在旅顺港老铁山岬嘴,旅顺港后海营城子,一带海域。
八重山号快舰,则是继续在鲁东半岛一带侦查,并且顺道清理航道上的大清船只。
只是26,27,28三天,就有一艘商船,三艘运粮船,还有二艘货船,因为在海上没有得到消息,被八重山捕获,直接击沉。
男女妇幼,死亡无数,在烈火和炮击中,均被无辜的丧生大海。
日军的第二军,在大山岩的主持下,不断的修筑南关岭工事,而且在南观岭南北两边的高山上,修筑了十九座简易的堡垒。
大山岩似乎也不但算攻击了,只是可着劲儿的修。
等着旅顺港早已‘没有粮食’的数万清军,在‘抢完了’百姓的粮食以后,要么活活饿死在旅顺港,要么拼命的从南观岭突围逃窜。
而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在奉天修整三天以后,动用了两万的兵力,开始南下。
23号,日军南下先头部队,立见尚文的第十旅团抵达古城子。
26号,抵达辽阳,进行了一天的修整,补充军粮。
28号,第十旅团出辽阳,直奔盘锦。
31号,经过了四天的强行军,只带着步兵,骑兵的第十旅团进入盘锦。
自此,在1894年的最后一天,立见尚文部距离山海关,还有九百里。
按着议程,他们需在西洋历1895年1月23号之前抵达山海关。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在大量的士兵手脚冻伤,而且部队开始出现大量的‘脚气病’的情况下,第十旅团每天必须保持四十里的强行军,才能按期抵达。
而这个时候,更南边的日军第三混成旅团,第一重炮联队本部及二大队,已经渡过九江河,来到了河南岸的大堡子村。
距离山海关不到二十里。
日军第三旅团的接近,很快就被抗倭军放出去的侦察兵发现,飞马回城报告。
此时,何长缨和徐邦道联防的西罗城,北翼城的内部防炮工事,也已经基本完成。
依然用了老办法,冰水煮冻土,然后添加稻草,高粱杆子为筋,修筑城内的防炮夹枪、
夹墙高两米,厚一米,两墙之间宽度一米五六,每隔一段夹墙,就在上面加一个用松树段架起的顶子,用来防日军那恐怖的榴散弹。
假如不是冻土坚硬,何长缨甚至想在两城之间挖一条地道,进行两城的兵力流动,可惜也只是想想而已。
西罗,北翼两城的城墙上,有十一门老式青铜火炮,不过在何长缨看来,基本就是一个摆设。
他手里即没有炮兵,也没有杀伤力巨大的榴散弹,一个个实心弹砸出去,估计也就是听个响声而已。
在前几天的碰头会议上,何长缨也建议各防区建立这种简易夹墙,在防日军的榴弹炮。
不过在唐仁廉,白济看来,山海关城高墙厚,最怕日军的实心弹砸塌城内的砖瓦房,而这个从来没有听过的,说是能在头顶自动爆炸的榴散弹,还真是不害怕。
大不了大伙儿就到屋子里躲着,怕个鸟毛?
夏青云虽然知道日军榴散弹的犀利,不过他现在位轻言微。
既然唐仁廉都一口否决,自己何必生事儿?
而王连三仗着角山长城的陡险,石门寨的遥远,根本不把何长缨的话放在心里。
连顺也是想着自己远离凶险,仗着欢喜山的陡峭,根本没当一回事。
只有贾起胜听了进去,还专门带着几个属下到北翼城取经。
看到抗倭军的冰泥草墙,贾起胜拿枪当场放了一枪,居然只是打了一个小坑,不禁啧啧称奇。
随即,贾起胜也在东罗城内部开始修筑夹墙,这天寒地冻的,不免让下面的士兵不禁怨声载道,还招来别路练兵的嘲笑。
不过在贾起胜的强硬下,东罗城环城的内夹墙,还是一天天的成形。
何长缨在得到日军第三旅团抵达大堡子村的消息,一边召集众将议事,一边连忙把消息送进关城唐仁廉那里。
整个山海关先是一片哗然,然后又是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倭夷大兵,终于还是来了。
这可怎么办?
消息随即用电报传向直隶总督衙门,通州督办军务处,然后如大水漫堤一般的泛滥散去。
津门扰动。
京师扰动。
直隶扰动。
该来的,还是来了!
而这个时候,采购的一批德**火,因为日军舰队封堵渤海湾,不得不卸载在青岛,然后装车转载进行千里之遥的陆运。
迄今为止,也就是上一批采购德国的高爆弹,三千余支毛瑟连发快枪顺利进津,然后加上这一批不久前抵达的一万支毛瑟连发快枪,六十五门80mm口径的克虏伯野战炮。
其余的采购自英国的大量军火,至今都没有装船,被遥遥无期的后压下去。
上一批高爆弹,刘坤一分给了威海军港炮台,北洋水师,大沽炮台。
许诺何长缨的炮弹,结果毛都没给一根。
而那三千支毛瑟快枪,则是被光绪电令解压进京,作为这次志锐进京的练兵装备。
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江河上
大堡子村,九江河面。
“咚,咚”
几个日军士兵正在河面的冰层上面奋力啄冰,另外一些士兵则是在整理从空无一人的大堡子村拿来的渔网。
山口素臣,樱井库三郎和一群军佐参谋,站在九江河的冰面上,看着工兵啄冰捕鱼。
这是山口素臣的提议,自从在营口登陆,这些天以来第三旅团一路千里急行军,吃得都是米饭梅干腌菜。
现在眼看就要兵临山海关,想来下面一段时间,就是令人激动的大战,所以山口素臣想喝一喝这极有象征意义的,大清朝河流里的新鲜鱼汤。
“司令,顺着河流的冰面朝西,路过弯曲的盘山河流,其中最南的一条支流一直走,就会到达九门口长城。”
第三旅团的参谋林芳太郎少佐,伸手指着九江河的上游:“只要攻下九门口,后面就有一条穿山驿道,直达角山西边的石门寨;攻下石门寨,朝东可以攻击山海关后翼,朝南可以直下唐山,津门,廊坊,还有大清的都城。”
“这些不是你现在要考虑的事情,就算能绕过山海关,重炮和大量的车辆军资留在关外,进去干什么?”
山口素臣训斥林芳太郎道:“现在你们参谋们所要做的就是,拿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方案,为帝国陆军拿下山海关献策;而不是卖弄你的奇兵!”
“将军,这条计谋虽然林芳太郎提的不是时候,不过借着冬季河流冰封,从而沟通这里和九门口长城原本根本没有道路的两地;死水变通途,这未尝不是一个绝妙的后手。”
重炮第一联队联队长樱井库三郎大佐,拿着军部绘制的山海关地形图,越看越觉得林芳太郎眼光的高明。
“樱井,你的这一句话,就暴露了你对帝**队正面攻陷山海关缺乏信心;”
山口素臣不满的说道:“一战下汉城,再战陷平壤,取得朝鲜两千里山河,然后一举突破鸭绿江,营口,辽阳,奉天,都是一战而下清军望风披靡;这就是山县大将亲领的第一军!为什么你我拥有九千军力,配上要塞重炮,会攻不下山海关?”
樱井库三郎默然无语。
在他的心里,想到了长山寺遇到的那支伏兵。
虽然不过四五百人马,却把自己的第一重炮联队和山田忠三郎的步兵大队,阻击的陷入了泥潭沼泽,寸步难行。
到最后不得不在长山寺停止行军,建立阵地和这群神出鬼没的清军对持。
在长山寺,帝**队的数量是对面清军的三倍有余,结果里里外外却损失了近两百的兵力,而且苦力几乎逃之一空。
至于对方的损失,就樱井库三郎看来,按着拔高的估计,最多也就是帝**队的一半。
这样的军队防守山海,真是那么容易的能‘一战而陷’么?
“司令,属下和樱井大佐在长山寺遇到的清军,穿着西式军服,极像那支援朝军。”
山田忠三郎作为亲身体会,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