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金州撤下来了400余人,现在只剩下170余人,阵亡225人,重伤38人。
减员接近六成。
拱卫军的其余步营,阵亡46人,重伤11人。
林云瑜部的肖立刚营,阵亡89人,重伤31人。
江自康的江沫琛,潘金山两营,阵亡23人,重伤6人。
毛超部四营,阵亡71人,重伤28人。
负责监军的李搏虎团,阵亡4人。
这1000新军,何长缨准备拿出600兵额补充抗倭军各部的损失,200人编入新成立的旅顺山体军资库守卫营。
剩下还有200人,他一时间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
沈兆翱曾经鬼里鬼气的提议何长缨,送给徐邦道,或者江沫琛,潘金山。
不过被何长缨断然拒绝。
陈世杰主掌的大沽兵站,选择士兵的标准要么是热血青年,要么是憨厚壮实的农民。
这些新兵从进新军营的第一天起,就被陈世杰他们用军歌,《呐喊》,军纪,还有抗倭军的一系列骄人的战绩,各种优厚的待遇,进行快速的洗脑。
把这些新兵送给徐邦道他们,很容易引起徐邦道,潘金山他们的警觉误解,怀疑何长缨想吞并他们的队伍。
而且仁字军,拱卫军的待遇,虽然现在是何长缨提供一样的伙食,可是军饷,还有对战功的奖励,阵亡负伤的补偿,以及对未来的许诺,都要被抗倭军甩几条街。
这些新兵冲着抗倭军来的,何长缨没有理由给他们照成一种被扫地出门的感觉。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被何长缨深深埋在心里。
下一段时间,抗倭军将会对旅顺诸军,进行逐一清理。
假如他现在染指徐邦道和江自康剩下的两营,一旦成军,那么在旅顺军港,他何长缨将会手握三万重兵。
依着大清朝的臭德行,那时光绪,包括那个老妖婆,要是能睡的着觉,才算是出奇。
各种不要脸的阴招,估计就要轮番上阵。
他需要徐邦道的拱卫军和江自康的仁字军,在辽南和抗倭军区分开来,自成体系,来减弱紫禁城的戒心。
何长缨一时想得有些出神,低头没有说话,众将都围在地图边默不作声。
看到何长缨低头沉吟,旁边的徐邦道却会错了意。
在徐邦道看来,何长缨现在虽然直接掌控着一万一两千人的庞大军队,可是面对着地形复杂的辽南防线,还有倭夷的数万重兵,兵力还是明显不足。
林云瑜部的4000余兵力,防守着宽度超过三里的南关岭,面对倭夷的两三万兵力,就已经十分吃力,根本无力分兵。
毛超的四营防守南关岭以北的山岭。
李搏虎的部队必须在旅顺驻扎,这样才能保证何长缨的话语权,还有军火库里那些让人眼红的粮食,银子,各种物资的安全。
听说前几天,连顺就和何长缨起了龌龊,讨要跑到大连湾炮台的那三百士兵。
幸亏在附近的江自康听到动静赶了过去,并且说出了猛士营的归属,是皇上开了谕旨,连顺才含恨离去。
现在皇上匆忙下旨夺去李鸿章的顶戴,撵回肥西,又下令捉拿龚照回京受审。
由鲁东巡抚李秉衡,分管辽南战事。
这道圣旨,在徐邦道看来,简直就是‘乱命’。
现在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来,日军舰队在下一段时期,绝对会重点打击鲁东半岛。
逼迫北洋水师出海迎战。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
所以李秉衡现在护着鲁东半岛都自顾不暇,哪会主动淌进辽南这个死地的浑水,给自己找不自在?
没了李鸿章,没了龚照这个旅顺后勤大管家,李秉衡要是再撒手不掺和。
江自康只是名义上的军务总统领,根本管不了后勤。
而且就是在军务上,估计也没人会买他的账。
现在的旅顺,其实就是一个三不管的野孩子,任其自生自灭。
要不了多久,辽南海岸就会冰封,日军舰队估计也会设法巡游封锁。
徐邦道虽然不知道黄仕林他们手里存有多少余粮,不过连顺他还是知道的。最多再吃一个月顶天。
那时候,饿着肚子的士兵们
徐邦道的心里重重的打了一个寒颤,决定不想这太要命的事儿了,而是继续想着何长缨不足的兵力。
反正何长缨总不会饿着他拱卫军不是?
吴威扬部现在正在土城子,二龙山,东鸡冠山,大坡山,小坡山一线,加紧构筑防御阵地。
在这条战线的后面,再翻过几座山头,或者走十几里路,就是旅顺军港。
假如没有日军舰队重回大连湾,炮击南关岭这个因素,何长缨完全可以把吴威扬的4000盛军调上来驻防。
然而残酷的现实,只能让何长缨选择提前在土城子一线构筑防御阵地。
防止万一南关岭溃败,倭夷数万大军乘胜紧追不舍,造成全线崩塌的可怕后果。
想到了这里,虽然徐邦道也有些心疼这几天拱卫军的伤亡,还是主动请缨的说道:“何都统,不如这南线就由我们拱卫军防守?”
何长缨微微一愣,然后心里充满了感激。
在国难之时,即使是最黑暗的时刻,有人选择逃避,有人冷眼旁观,甚至有人为了自身私利卑鄙苟且,落井下石。
可是总有一些不一样的人。
也正是这些人,支撑起了这个民族折不弯,压不垮的铮铮铁骨。
“好,就有劳徐军门了;”
何长缨对着徐邦道说了这句感激话,然后慢慢的环视了身边的一群军官,凝重的说道:“从朝鲜到辽南,咱们抗倭军打了一路的胜仗,消灭了数千的敌人,这是你我当之无愧的骄傲!”
所有抗倭军军官,包括在周围警戒的士兵,不觉的都挺直了脊梁。
“然而,这些胜仗,打得往往都是借助天时地利的‘巧仗’;在一支铁军的成长路上,不禁会有‘巧仗’,更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硬仗,恶仗!一支狼虎之师,乃至一个民族,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才能走向他的辉煌!”
徐家山炮兵阵地。
大山岩,山地元治,大寺安纯,乃木希典
一群第二军的将领们,站在徐家山山顶,遥望五里外的南关岭。
天青气朗,极适远观。
众将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南关岭那近三里宽的起伏山丘上,用冻土和砖石,沿着山脊堆砌起来的一条犹如蜿蜒长龙般的胸墙。
而正中的那条宽阔的驿道和两旁山谷,更是用砖石垒砌起了一堵封闭起来的,长四五十米,高三米多的城墙。
“一道土墙就想能抵挡帝国陆军的铁蹄,这些清军真是天真而愚蠢!”
东京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只是举起望远镜很不屑的望了一眼,就放下望远镜,哑然而笑。
语气里全是轻蔑。
“你个蠢猪,是谁天真而愚蠢,只是一道土墙么?你这么愚蠢,我怎么放心把帝国的勇士交给你去糟蹋!”
大山岩气的大骂:“这些该死的海军!有力气轰炸金州城,为何不把南关岭给我平了?”
被大山岩如此痛骂,乃木希典不敢反驳,而且他也知道司令既然这么痛骂他,也一定有着他的道理。
于是乃木希典老实的‘嗨’了一声,重新举起望远镜,调好焦距,重新的仔细观察那道长龙防线。
“不对!”
在乃木希典的仔细观察下,很快看到了更多的细节,然后他越看越心惊,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清军的防线远不止一条胸墙那么简单。
在胸墙前面的山坡下,每隔十几米远,就竖立着一条呈叉状的尖木拒马桩带,作为减缓帝国步兵的冲击速度,和阻止帝国骑兵的局部突破。
在胸墙后面,清军也建立了无数交错的拒马桩带,把胸墙后面分割成一块块的单独区域。
而且在这些拒马桩建造的迷宫后面,居然还有一条和前面的胸墙平行着的,稍微低矮一点的胸墙。
这样就算是帝国士兵在某一段进行了突破,短时间内也很难快速加大战果。
而第二道胸墙后面的清军,则是可以立即集中大量的优势兵力,对陷入拒马桩阵地内的帝国士兵,进行围歼。
“这些清军,真是大大地狡猾!”
乃木希典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拒马桩,都感觉头疼。
他在内心里突然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这场原本看来应该是很简单的碾压战,似乎也不是那么的轻松容易。
“乃木,明日你部动用两个大队,进行试探攻击;今津,你部动用一个炮兵中队协助。”
大山岩真是郁闷之极,不是该死的联合舰队轰平了金州城,又几乎团灭了自己的东京第一工兵大队,第二军哪会向现在这么麻烦?
津门,直隶总督府衙门。
李鸿章站在一进大堂的院子里,望着一株腊梅树,久久无声。
这一晃十余年过去了,当年那株小树苗,到今天已经初露它不凡的峥嵘。
这满枝累累的花骨朵儿,今年冬天,是赏不了这株腊梅花了。
以后也赏不了了。
满院的文书,帮办,戈什哈,都静静而恭敬的站在四周房檐,不敢出声。
也不知该如何出声。
“中堂。”
张佩纶担忧的站在李鸿章的身边,据他的消息,新任的直隶总督刘坤一正在来津门的途中,随时都会到达总督衙门。
昨天家里人已经清理了东西,提前离开了总督衙门,在潮音寺边的宅子里暂驻,只等着岳父过去,全家就回肥西。
“知道了。”
李鸿章面无表情的环视了一遍总督衙门,然后坐上马车。
马蹄嗒嗒,随即走出总督衙门。
“铛,铛”
随着阵阵警诫开道的锣声,从金刚桥那边过来一队长的不见尾的车队,骏马高大,军弁威猛,锦旗遮天蔽日。
新任直隶总督刘坤一的车驾,终于姗姗到来。
“轰!”
“轰!”
“轰!”
总督衙门的礼炮轰然轰鸣,迎接它的新主子的到来。
一个时代,
结束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2号高地
西洋历1894年11月15号凌晨,北洋水师在逃入威海军港时,镇远舰不慎触及水下暗礁,船底被撞裂出一条巨大的口子,舰艇下沉搁浅。
11月16号,北洋水师左翼总兵,镇远舰管带林泰曾,服毒自尽。
消息传出,‘死之日,知与不知,咸为扼腕。’
当天下午,日军联合舰队的侦查快舰‘八重山’,耀武扬威的出现在烟台港外海,示威性的用高爆弹,对烟台港发起炮击。
炸毁民房数十间,百姓炸死烧死者十三人,重伤六人,轻伤无数。
码头一艘渔船,一家四口包括两个幼儿,丧生大海,尸骨无存。
烟台东面的小象岛炮台,随即发炮还击。
‘八重山’舰没有搭理小象岛炮台的攻击,看到清军岸防重炮猛烈,随即转向,扬长而去。
11月17号,鲁东巡抚李秉衡,电奏光绪帝此事,并且言说鲁东防务已经力所不逮,无力监管辽南战事,请另择贤能。
无奈之下,光绪只好下旨辽南战事,由直隶新任总督刘坤一负责。
而这个时候,刚到直隶总督衙门,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刘坤一,就收到来自辽阳的急报,日军占领岫岩,奉军聂桂林部退至营口。
得到这个惊人消息的刘坤一,连忙发出数封电报,一边禀告朝廷求兵。
一边电令宋庆,聂桂林部立即驻防营口南二十里的要隘大石桥,章高元部八营士兵登陆营口之后,在大石桥和海城分兵驻营。
同时和盛京将军裕禄电议,把在熊岳城混日子的大同军程之伟部,捷胜营佟茂荫部,共2500兵力调到盖州,彻底堵死倭夷的北进之路。
刘坤一又电令袁世凯,一定要保障北洋辽阳防线各军的军资供应。
这么左右一倒腾,刘坤一干脆就对辽南战事撇开了不闻不问。
在他看来,旅顺乃东亚第一军事要塞,炮群林立,又驻守着三万精兵,肯定不是那么容易被攻陷的。
别的不敢说,坚持到明年开春,总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还是用心的致力于辽阳战事,别让倭夷占了营口,海城,下一步就要去端大清的老巢奉天,或者直下山海关,跑到直隶。
那才是真的要老命的事情。
这些封疆大吏们,此时都犯了一个要命的大错误,忘记了旅顺的后勤总管龚照,此时正在押往津门的渤海上。
辽南诸军的后勤系统,已经完全的瘫痪掉了。
在这种有意无意的被遗忘的情况下,11月17号清晨,清日之间的南关岭争夺战,正式打响。
大连湾,南观岭。
早上7时,日军第一联队二大队,第十五联队三大队,开始在南关岭口防线前集结,等待炮战以后的进攻。
高崎第十五联队的联队长河野通好大佐,此时站在一处小山坡上,目光里带着极度的仇视,望着三里外的清军防线。
他第十五联队第一大队斋藤德明部,就是中了这些清军的诡计,全军覆没。
第二大队被大山岩司令直接分拆,在东面各要隘驻扎,当着可耻的警戒部队。
好好的一个联队,建制被拆的七零八落,搞得现在首攻南关岭,自己还得从第一联队借调一个大队的兵力。
让他如何不羞辱暴怒?
“南关岭南北两侧都是高且陡峭的山岭,丛林杂乱密布,一直延伸到海岸,只有这宽度不到三里的驿道两边,才是山坡平缓,利于帝国陆军突破,所以清军才会重兵把守。”
从军部调过来协助的参谋田中义一上尉,望着连绵的南关岭,给身边的河野通好大佐出谋划策。
这个年仅三十岁的陆军参谋,在未来何长缨的空间里,写出了那本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成为未来东洋帝国的首相。
此时田中义一望着对面的清军防线,还有身后那2300名整装待命的帝国陆军,心里不由的生出一股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豪情。
“田中上尉,你的废话太多了;参谋部派你过来,不是让我听你给我讲解这些白痴都能看明白的东西。”
耳边听着这个小比青年里嗦,河野通好大佐显得极为不爽,垮着脸大声的训斥着这个脑子有毛病的小上尉。
“嗨!”
田中义一被教训一顿,不敢再卖弄,直接进入了主题:“南关岭口北翼清军防线长度大约一点三里,其中起伏着四座高低区别不大的山头高地,相距过于紧密,不适合帝国快速占领其中一个高地,然后逐步朝两边蚕食的设想。”
河野通好举着望远镜,又看了一遍之前他看了无数遍的清军北翼防线,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天中义一的说法。
看到河野通好点头,田中义一顿时提起了精神,继续说道:“而南翼这一点五里的清军防线,只有三座山头高地,而且2号高地明显要高出其余的2座;帝**队只要夺取了2号高地,就可以实现居高临下的射击1号,3号高地,不断增兵,直至最后完全攻占驿道南翼清军防线。”
“呦西,小家伙有前途,大大地好!”
河野通好高兴的赞扬了田中义一上尉一句。
之前对于参谋部派出一个小上尉来协助制定作战计划,河野通好心里面很是不爽,现在听了田中义一的分析,让他顿时对田中义一刮目相看。
“殿井,你部负责攻击2高地,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它!”
河野通好指向南关岭南翼正中,那座最高的小山坡下令。
“嗨!”
第十五联队三大队大队长殿井隆兴少佐,大声的领命。
“栗屋干,你部负责分兵攻击2号高地两翼的1号,3号高地,牵制清军。”
“嗨!”
第一联队二大队大队长栗屋干少佐,大声的领命。
“宫泽大尉,你部炮兵集中火力轰击2号高地,设法毁掉清军的胸墙防御和后面的拒马桩。”
“嗨!”
在旁边待命的日军东京野战炮兵第一联队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宫泽军三郎大尉,大声领命。
河野通好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各部归队立即准备,8点30,炮兵开始轰击,进行30分钟的轰击之后,步兵进行攻击。”
“嗨!”
殿井隆兴,栗屋干,宫泽军三郎,田中义一,都是齐声大吼,声音里充满了骄傲的斗志和决心。
南关岭,今日一定要一战而下。
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击
日军阵地的异动,很快就被对面的抗倭军察觉,报到林云瑜那里。
随即,林云瑜,沈兆翱,李振华,段熊波,和负责南翼战线的二团团长曹锟,副团长元思凯,团参谋刘琦,
一群军官上了南关岭驿道南边的山头,也就是日军标定的3号高地,观察对面三四里处,丛林山坡上隐隐绰绰的日军。
“应该是局部攻击,出动兵力不会超过一个步兵联队,不过不能确定一旦实现突破,他们会不迅速增兵,扩大战果。”
沈兆翱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很肯定的断言道:“攻击方向,就是南翼阵地。”
曹锟听了眉毛一挑,虽然脸上依然是面无表情,不过眼睛里露出的锐利神采,还是暴露出了他心中的兴奋。
两个月之前,他还是毅军马玉昆部,一个小小的哨长,说是手里指挥着百十来人,其实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上下受气的贱命。
曹锟自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在毅军里面当了五年的哨长,今年都三十三岁了,在加入援朝军之前,还依然是一个哨长
他一个津门土著,不是淮地出生,家里又没有钱,更不屑于溜须拍马,舔上官的腚沟子。
提拔当营官的希望不是遥遥无期,而是渺茫的看不到任何的可能。
不是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他手里的这点军饷过生活,曹锟早就受不了军营里面的肮脏和鸟气,天高任爷飞了。
安州城的那次留下来,是曹锟的一次豪赌,他当时就想着大丈夫生天地间,总得有一点血性不是?大不了今儿就把命交在安州!
不说帮助养大他的几个孩子,给他老娘送终,每年有十两到五十两的补助津贴,永久免税的五十亩田地,这些似乎很不可思议的东西。
只要何长缨能兑现一部分的诺言,能给家里三百两抚恤金,他曹锟就心满意足。
然而从津门兵站的新军们带来的消息,阵亡士兵的三百两抚恤金,负伤退伍士兵的二百两抚恤金,都是立即足额发放,
并且兵站的后勤军官都向阵亡士兵的家属保证,每年六十两的补助津贴,在下一年的这个月就会足额发放。
受伤退伍士兵每年都十到五十两的津贴补助,也是类同。
现在唯一没有兑现的就是五十亩的永久田地,不过兵站的后勤军官也再三保证,一定会做到这个承诺。
现在不但抗倭军内,人人奋勇卖命,就是拱卫军,仁字军的那些士兵,哨长,也是羡慕得不得了。
如果说这些待遇让曹锟安心的话,这短短两个月,他就变成了抗倭军的中高层军官,手里指挥着一千四五百名士兵,更让他对何长缨充满了感激,对抗倭军这个集体充满了归属感。
所以当听到参谋长沈兆翱判断日军会从南翼发动进攻,曹锟虽然克制着自己的表情,心里面却全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他要让总指挥看一看,他没有提拔错人!
曹锟偏头看了一眼出生武备学堂,算是总指挥第一批兵的,根正苗红的嫡系,副团长元思凯,团参谋刘琦。
在他们的眼睛里,曹锟都看到了昂扬的斗志。
“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和我以前见过的所有的军队都不一样,在这支军队的核心里面,有着一道钢铁支撑的脊梁,所以就是再强的外力,也打不垮,更打不散!”
穿着笔挺的西式军装,披着羊毛军大衣的曹锟,在心里面暗暗的想。
“轰!”
东面突然传来一声炮鸣,不久一道长长的‘咻’声尖叫过处,一枚榴散弹在南关岭南翼中峰前方的山脚下爆响。
腾起一道小小的火焰伴着黑烟,炸得山脚下的一簇灌木林尘土树屑四飞。
“幸亏东洋穷啊,不然全是海军那种高爆弹,可还真是个麻烦事儿。”
说实话,在大连湾看到日军联合舰队那妖异到变态的鬼火炮弹,让彭千宴确实是有些心有余悸。
“总指挥不是说了么,说是苦味酸稳定性太差;海军炮弹装船基本就固定不动了,陆军他们这天天搬来搬去,一个磕碰,他们就全玩完。”
李振华说了一句,然后目光望向大连湾那湛蓝碧绿的海面,真希望日军的舰队,永远不要出现在大连湾海面。
这样南观岭防守战,就可以一直苦苦的血战下去。
这场战争,总指挥已经说了,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得在南关岭,土城子,一步步死死的拖住日军陆军,等待真正的冰封时期来临。
抗倭军的机会就在于等!
等到日军不能海运物资,只能选择走义州大道输送物资的时候,抗倭军反攻的时机就来临了。
“轰!”
这时候,日军远方炮兵阵地的第二枚矫正弹,射出炮口。
“找到了,是小荒山。”
林云瑜部的炮营营长肖立刚,手指指着大约五里处的小荒山说道:“南边第三个山头。”
“咻”
炮弹从南翼中峰的山头掠过,砸在后方山坡的一株大树上面,把那株大树一人合抱粗的树干,砸的四分五裂,轰然倒下。
“他们主攻是三营阵地;派人告诉朱顺平,队伍先躲进掩坑。”
林云瑜对曹锟说道:“假如我猜测的不错,日军应该会采取两边牵制,一处主攻的策略,你们提前做好准备。”
“是!”
曹锟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对元思凯和刘琦说道:“咱们一人一个山头。”
“我选中峰。”
“我去中峰。”
元思凯和刘琦同时开口说道。
“哈哈”
一群抗倭军的军官们,都笑了起来。
“轰!”
这时候,从小荒山方向,射过来了第三枚矫正弹,准确的砸在中峰的山腰,基本证实了林云瑜的判断。
“团长,咱们的炮营是不是开炮,把他们端了。”
炮营营长肖立刚一脸的跃跃欲试。
林云瑜想了想说道:“暂时不要暴露咱们炮营阵地的方位,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看看日军小荒山的火力再议。”
“轰”
“咻咻”
突然之间,在对面远处的小荒山日军炮兵阵地上,炮火齐鸣,一枚枚的榴散弹带着尖利的呼啸,朝着中锋射去。
“卧倒!”
听到炮鸣,肖立刚不禁变色的大叫起来,山顶上所有的抗倭军军官们,都是立即趴在地上。
“轰!”
一枚射偏了的炮弹,在他们身边十五六米处爆响,炸开的铁珠弹片,‘咻咻’的从众人头顶掠过。
然后众人都被扬了一身的细碎泥土和雪沫子。
“呸”
沈兆翱吐了一口嘴唇上的积雪,站起来看日军炮弹的落弹点,大约有三分之一在中峰各处炸响,显示出日军炮兵的精准。
“大约有十门火炮,只是一个炮兵中队。”
肖立刚看着那个砸在冻土上的小弹坑,嗓音嘶哑,心脏‘咚咚’的猛跳。
这要是偏过来十来米,那可真是一场灾难!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关岭防御战
从上午8点30开始,日军小荒山炮兵阵地,开始炮击清军2号高地。
虽然只是八门70mm口径的青铜野炮,不过2号高地经过日军30分钟的猛烈炮击。
打过来的400余枚炮弹,大约有六七十枚砸在2号高地的防御线上,还是把完整的胸墙炸出几个巨大的豁口,后面的许多拒马桩也被炸得东倒西散。
不过所有的士兵都按照何长缨的命令,在冻土上面烧火,融化之后,挖出来一个个能蹲进去的土坑,躲避日军的榴散弹。
这样在日军炮火的猛射之后,只有一名士兵中炮身亡,场景极为惨烈。
“进攻!”
这个时候,已经悄悄行军到抗倭军南翼阵地不到四百米远的日军,排着散兵线,开始加速冲锋。
朝着标定的1,2,3号山峰冲去。
“全部上胸墙!”
在各班排连长一声声的命令下,林云瑜部2团三个营的士兵们,纷纷趴上胸墙,端枪瞄准着山下的日军。
曹锟团总共有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排,一个警卫排,还有团部文职后勤辎重,总计1536人。
现在除了作为预备部队的其余士兵,三个步兵营近1400兵力,都趴在南翼阵地这800余米长的胸墙后面,屏气等待。
徐家山。
“清军为什么不开炮还击,难道他们的炮兵在和尚岛和老龙岛,已经被帝国海军消灭光了?”
大山岩失望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在他附近,徐家山附近的一座山头上面,东京野战炮兵第一联队的火炮,都隐藏在一处丛林山坡上。
想通过三中队的炮击,引出清军的炮群,然后给予歼灭打击。
“即使炮兵打完了,他们的步兵总能开炮;虽然炮火不会那么精准,然而清军炮兵的炮火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犀利。”
山地元治委婉的否定了大山岩司令的猜测:“可能是清军害怕暴露了他们的炮兵阵地,所以选择了隐忍。”
大山岩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这么隐忍,那么就一直隐忍下去好了。”
“瞄准射击!”
看到日军已经到达两百米左右的山脚,中峰高地的曹锟,随即命令士兵开枪射击。
“砰,砰,砰”
随着中峰枪响,南峰和北峰,以及山腰,山谷防线的抗倭军士兵们,都纷纷开枪射击。
1400余支毛瑟步枪的齐射,宏大的枪声顿时响彻山川,800有效射程的弹丸,顿时把十来个日军放倒在地。
“砰,砰,砰”
为了打好南关岭阻击战,何长缨给林云瑜部装备了近2000条毛瑟七连发和十三连发快枪,这种快速射击所形成的密集弹流,顿时打得山脚的日军冲锋线一片鬼哭狼嚎。
“冲锋,冲锋!”
殿井隆兴,栗屋干,还有负责南翼1号高地攻击的田中义一大尉,都是高吼着命令步队加快冲锋速度。
试图用些许士兵的损失,来换取冲近清军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