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琦听后,问道:“许先生此来何为?”

    “为侯爷的性命和荆襄百万黎民的安全而着想,我是来劝降的。”许劭毫不掩饰地说道。

    刘琦听后,脸上一怔,没想道许劭一点不加掩饰,说话如此直白。他冷笑了一声,问道:“刘备何德何能,居然仅凭一两万兵马便要来劝降我?”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荒唐,但是还请荆州刺史听我一言,我说完之后,甘愿接受荆州刺史随意发落。”许劭道。

    刘琦抬起了手,说道:“请讲。”

    许劭道:“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荆州已经进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侯爷虽然继承了侯位,却并不足以威慑全州,原因就在于,侯爷的帐下没有什么可以领兵打仗的将军,及时有,也不过是临时选拔的,此类人和士兵不熟悉,不能偕同作战,一打仗的时候,就容易陷入混乱……”

    “都说许子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是他却对世事知晓的如此清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刘琦听到许劭的话语,自己在一边暗想道。

    “如今,荆州士人纷纷盼望着一个雄主,刘备征战沙场多年,所经历的磨难也有很多,一直闷闷不乐,帐下虽有良将、谋士,却不足以在乱世中占据一座城池,岂不让人悲哀。不过,好在他来到了荆州,如今荆州正是分裂之时,试问荆州刺史,你可有刘备的武略吗?”许劭问道。

    刘琦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如刘备。”

    “那么,敢问荆州刺史,指挥兵马,上阵杀敌,比之刘备又如何?”许劭继续问道。

    “我亦不如刘备。”刘琦无奈地说道。

    许劭道:“调兵遣将,任用贤良,治理地方,荆州刺史可比刘备强上几倍吗?”

    刘琦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更不如他了。”

    许劭道:“如果要平定荆州,问鼎天下,必须要文武齐备。刘备文韬武略,胆识过人,更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此等人,乃是当世之枭雄,虽然刘备现在兵少,但是如果侯爷执意要跟刘备开战的话,只怕刘备的兵马会越来越多。侯爷别说平定荆南四郡和江夏了,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刘备所灭。荆州,并非侯爷之荆州,乃是百万黎民之荆州,民心所向者,刘备也。侯爷何不顺应民心,顺应天理,打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入襄阳城主持州事呢?”

    刘琦听完许劭的这一番话,觉得自己很是没用,除了舞文弄墨之外,几乎没有半点用,可是要他拱手让给刘备,他心中也并不甘心。可是要开打的话,他肯定打不过刘备,他手下有兵无将,自己又不会带兵,该怎么打?

    诸葛亮见刘琦动容,便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荆州刺史尽管放心,我家主公和荆州刺史是叔侄关系,也就算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这荆州,乃荆州刺史之父毕生之心血,如果断送在荆州刺史的手中,我想荆州刺史也心有不甘。然而,形势逼人,并不能不行非常手段。如今扬州刺史赵磊已经一统扬州,并且于曹操结盟,相信不久后就会攻打荆州!兖州刺史曹操和冀州刺史袁绍也是在僵持着。在西北,西凉太瘦马腾也没闲着,一方面笼络羌人、鲜卑人、氐人,一方面想办法攻打雍州的董卓,意图控制朝廷,荆州南部四郡的孙坚也是对南郡虎视眈眈,这些军情荆州刺史可曾听说了吗?”

    “自然是听说了的,天下诸侯就剩下这么几家,沿着汉水逆流而上,便是汉中,荆州四通八达,消息传递也非常之快,如果我连这些消息都不知道的话,那我这个荆州刺史岂不是白当了吗?”

    诸葛亮道:“嗯,既然荆州刺史知道,那么荆州刺史就应该清楚,各方诸侯现在皆是倾全力而进,力图多多攻取领地,占为己有。如今天下已经混乱不堪,除了交州尚且处于一片和平状态,其余都在爆发着战争。不过,与其他诸侯不同的是,荆州刺史的战争在荆州内部进行,而其余诸侯则在是对外扩张,如果荆州刺史不能趁着其余诸侯无暇光顾荆州之时平定整个荆州,只怕会给荆州带来大麻烦。”

    “这个我自然知道,可是……唉。”刘琦有苦说不出。

    “我明白荆州刺史的感受,所以,我特别跟随许先生一起前来,向荆州刺史进献一条妙计,可在月余内,便占领荆州全境。”徐庶道。

    刘琦狐疑道:“我和刘备是敌对关系,你竟然要给我献策,是何居心?”

第395章 荆州风云(15)

    诸葛亮笑道:“荆州刺史。我刚才说了,荆州刺史和我家主公是一家人,一家人为什么要对付一家人呢?如果主公同意和我家主公合作的话,平定整个荆州,就指日可待。”

    “合作?如何的合作法?”刘琦来了兴趣,问道。

    诸葛亮笑道:“荆州刺史有兵,我家主公有将,加上两家本来就是叔侄,若非蒯越从中挑拨,我家主公感到了一丝危机,也不会那么草率的攻占南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蒯越在暗中搞鬼,如果荆州刺史愿意合作的话,就请交出荆州刺史名义下面的所有兵权,给予我家主公,由我家主公亲自指挥,先平荆南四郡,再定江夏,统一荆州就轻而易举了。”

    刘琦笑道:“我原先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被蒯越否决了,没想到刘备也是这个意思。”

    “嘿嘿,荆州刺史,我家主公的意思和这个差不多,但是却也有不同之处。”诸葛亮笑道。

    “什么不同之处?”刘琦问道。

    “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旦我家主公带兵打下了整个荆州,荆州刺史依旧还是荆州刺史,但是刺史大人必须听命于我家主公”诸葛亮道。

    刘琦听后,当即说道:“诸葛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会笨到自己给刘备做嫁衣?借兵给他平定荆州,到头来,他还要在我之上,那么整个荆州,不就是归他所有了吗?那我算什么?这样做,和投降有什么区别?我还不至于傻到这个地步吧?”

    “不!这样做,只会彰显荆州刺史的聪明,绝对不会说荆州刺史的粗笨。要知道,如果荆州刺史不这样做的话,而一意孤行,和我家主公开战的话,只怕连性命都不会有了,何来的荆州刺史呢?”诸葛亮反驳道。

    “你威胁我?”刘琦看着诸葛亮这个小毛孩,眼神里多了一丝杀机。

    “这不是威胁,这是警告,警告荆州刺史不要做任何傻事,否则的话,荆州刺史自己酿成的恶果,只有荆州刺史自己去偿。”诸葛亮依然谈笑风生,面不改色地说道。

    “你就不怕我把你们都杀了?”刘琦已经做好了随时叫人的准备,冷笑一声,问道。

    诸葛亮道:“呵呵,如果我们怕的话,就不会这样来了。荆州刺史就算杀了我们,也于事无补,如今我家主公的大军正在城外隐蔽埋伏,一旦没有等到我们回去,就会立刻展开攻击。襄阳城的百姓有许久没有经历过战乱了,如果战火一旦被点燃,只怕会生灵涂炭,到时候刘景升所一手建立的基业,将会在一场战火中毁于一旦。这些,是荆州刺史愿意看到的吗?”

    刘琦听后,背脊上直发冷汗,没想到刘备的行动会如此迅速。他怀疑过,可是看到徐庶、许劭、诸葛亮都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不畏生死的样子,他也就将信将疑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许劭站了起来,冷笑道。

    刘琦听后,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是《老子》里的话语,他读过,意思是人民都不害怕死亡了,你拿死亡来威胁,又怎么能使人民感到恐惧呢。他虽然学习儒家文化,却也偶尔翻看一下道家经典,看一看黄老思想的书籍,是以他的性格才会如此的温柔。

    “唉!你们且回去,容我思量思量,一日后,必然是战是降,我自然会派人通知刘备。”刘琦站了起来,转身离去,同时说道,“送他们出城,任何人不得阻拦。”

    话音一落,刘琦便消失在了大厅里。

    随后,五十名校刀手也悄悄的退出了大厅,看门人则负责将徐庶、许劭、诸葛亮送出襄阳城。

    出了城,徐庶、许劭、诸葛亮三个人并肩行走在城外的路上,诸葛亮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刚才真是好险。”

    “不,是有惊无险。许先生,以你看,刘琦会同意投降吗?”徐庶问道。

    许劭道:“会的,刘琦宅心仁厚,并非喜爱杀戮的人,更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百姓被随意杀戮。他虽然和刘表长的很相像,但是心迹却并不相同,从他的言谈举止间,以及刚才只是疑惑的问话来看,他已经有了打算,只是事情太过突然,需要给他一个思考的余地。”

    “军师,许先生,刚才出城时,我留意到全城兵马都在秘密的调动,城外的水军也在整理物资,看来这次蒯越是准备大动干戈了,我们必须要把这件事禀告给主公才行。”诸葛亮很是机警,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引起他的注意,连徐庶、许劭都没有看出来,他却率先发现了情况。

    “呵呵,孔明,我就知道你的口才不错,还有你人比较机警,善于观察,所以这次我才让主公带你出来。相信通过这次的事情之后,荆州第一谋士,非你莫属啊!”许劭大笑道。

    徐庶在一旁也是不停的点头,表示同意。

    “对了,许先生,你的家人都被关在了牢里,要不要想办法将他们解救出来?”诸葛亮问道。

    “不必了,刘琦暂时不会杀他们,刘琦投降之时,自然是他们出狱之时。我们赶紧离开这里,一旦蒯越发现了我们,后果不堪设想。”许劭道。

    诸葛亮突然察觉到了什么,急忙说道:“已经晚了,我们已经被包围了。”

    话音刚落,忽然四面八方涌现出来了一批骑兵,迅速地将徐庶、许劭、诸葛亮给包围了起来。

    “哈哈哈哈!”

    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蒯越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指着许劭道:“许子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还算计着怎么去找你,没想道你居然自己跑来送死。我不管你进城是怎么给主公说的,只要有我在,你休想蒙骗过主公的心智。来人啊,给我……”

    “主公有令,任何人不得阻拦许劭等人,违令者,斩!”一个经常跟在刘琦身边的人,手持刘琦随身佩戴的美玉,骑马前来传话。

    蒯越一听,脸上一急,当即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来人啊,把许劭等一干人等全部拿下,就地斩杀!”

    “大胆,主公的话你都不听?”

    “等我杀了这三个人,主公面前,我自会去谢罪。”蒯越执意要杀许劭、徐庶、诸葛亮三个人,随便说了一声,便将举起了手向下猛挥,示意周围的骑兵去斩杀许劭等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身形晃动,直接挡在了徐庶和许劭的前面,双手从背后同时抽出来了两把匕首,迅疾地朝着蒯越投掷了出去,一上一下,平行而进,分别刺向蒯越的要害。

    蒯越毫无防备,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进行抵挡,见两把匕首向自己飞射了过来,他立刻将身体侧了一下,之躲过去了其中一把匕首,另外一把却硬生生的插、进了他的腹部,穿着一身长袍的他,腹部那一片登时被鲜血染红。

    他从未受过伤,第一次感到从未有过的疼痛感,不仅大叫了起来,身子一侧,从马背上跌落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地喊道:“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主公有令,任何人不得伤害许劭等人,违令者,杀无赦!”刘琦派来的亲信,对蒯越很不在意,当即手持刘琦的玉佩,大声叫道。

    其余人都不敢乱动,面面相觑一番,觉得还是主公大,就没有动弹,而是静静地观看。

    “你等速速离去,并且转告刘备,明日午时,我家主公会在襄阳城下等候,到时候进行权力交接。”

    许劭、徐庶、诸葛亮三人心中都是一喜,都很是欢喜。

    随后,刘琦的亲信又让骑兵给了许劭、徐庶、诸葛亮三个人一人一匹马,目送他们离开之后,这才下令将受伤昏迷过去的蒯越抬回城里。

    分割线——金秋十月,荆襄一带并未彰显出北方的那种萧条,树叶并非全部枯黄,天气还略有点炎热,让人不由得喜欢荆襄一带的秋天。

    正午时分,刘备亲率大军到达了襄阳城下,望着以前他许多次进出的巍峨的襄阳城,他的心里不胜感慨。

    “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刘备颠沛流离数载,直到今时今日,方才有一块立足之地,之前所受到的苦难,今后我要加倍讨回来,赵磊你给我等着,我刘备,将带领荆州的士卒,去和你们争夺天下,让你们知道,我刘氏子孙,并没有走到衰亡的地步。”刘备的心里暗暗地想道。

    襄阳城外,刘琦带着文武百官,手捧降书,见刘备来了,便前去恭迎。

    “侄儿刘琦见过叔父。”刘琦不再以荆州刺史自居,而是以叔侄相称。

    刘备下马,亲自扶着刘琦,感慨的说道:“如果不是蒯越从中作梗,相信这半个月来,荆南四郡应该已经平定了,以后切莫再听小人谗言,差点害的我们叔侄不能相见。”

    “侄儿明白了。叔父,这是在侄儿治下整个荆州的百姓户册,以及钱粮、器械、兵马,如今侄儿都一一交给叔父,还望叔父不要推辞。”刘琦很诚恳地道。

第396章 荆州风云(16)

    刘备道:“哎呀。你这样做,让我该如何是好啊。”

    “侄儿年幼无知,冒犯了叔父虎威,还请叔父不要放在心上。侄儿年轻学浅,志大才疏,不及叔父文韬武略,荆州乃我父半生基业,万万不能落入外人之手。侄儿与叔父虽非嫡亲,却也同出一脉,同为汉室后裔,侄儿甘愿将荆州牧、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让予叔父,还请叔父看在荆州百万黎民的份上,不要推辞。”刘琦道。

    “还请刘将军不要推辞,此乃荆州百万黎民之众望所归。”刘琦身后的文武官员都异口同声地说道。

    刘备不再推辞,当即接过了刘琦手里的降表,交给了身后的徐庶,自己拉着刘琦的手,径直朝襄阳城中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从此后,我必然将你看作我的亲生骨肉,我们父子共同努力,定然能够使得荆州兴盛。”

    刘备一进入襄阳城中,就立刻下令搜捕蒯越,并且放出了被关押着的魏延、许劭的家人,之后让徐庶、伊籍、孙乾、简雍、糜竺等人接管了整个襄阳城,让关羽、张飞统帅全军,只短短的一个时辰内,便迅速占领了襄阳城,完成了权力交接。

    “主公,蒯越的家人都在,可是蒯越却不知去向,有士兵看见蒯越朝江陵方向去了。”糜芳直接跨进了太守府的大厅,一进门便向刘备禀告道。

    “主公,江陵城和襄阳城同属南郡,江陵原本是南郡的郡城,刘表执掌荆州后,将郡城迁到了襄阳,然而江陵却依然是钱粮广集的地方,如今江陵尚有三万兵马,蒯越去那里,怕是想蛊惑那里的兵马准备抵抗主公了。”韩嵩分析道。

    刘备听后,皱起了眉头,问道:“刚刚夺下襄阳,若不趁势占领江陵的话,整个南郡就得不到稳定,二弟,取江陵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关羽道:“大哥放心,有关某在,一定拿下江陵。”

    “且慢!要取江陵,未必非要出兵不可,以我看,不如就留在襄阳,三日之后,必然会有人将蒯越的人头给送来。”诸葛亮急忙阻止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无不惊讶,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诸葛亮的身上,问道:“此话怎讲。”

    诸葛亮嘿嘿笑了笑,说道:“江陵虽然有兵,却没有大将,一直以来,江陵都是有张允镇守,张允一死,他们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人指挥。不过,江陵城里有两员小将,一个叫霍笃,一个叫霍峻,此二人是亲兄弟,虽然年轻,却很果敢,有胆略,相信蒯越必然是去找他们去了。”

    “那就更要发兵了,万一让蒯越找到了那两个兄弟,统帅了江陵城里的兵马,那不是要反过来攻打我们了吗?如果现在追赶的话,或许能够追上蒯越,将其击杀。”关羽道。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关将军不必追,霍氏兄弟会亲自将蒯越的人头送到襄阳来,江陵也不必去攻打,他们自然会投降的,如果发兵攻打江陵了,只怕会适得其反。”

    众人见诸葛亮很自信,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诸葛亮的本领,关羽也是见识过了,虽然以他小孩子所说的话,虽然不至于全对,但至少有七八成是准确的。

    刘备听后,摆摆手道:“那就按照诸葛军师的意见,大家都散了吧,如今刚刚接受襄阳,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们去做呢。二弟,你留下,我有话说。”

    “诺!”

    于是,众人皆散,关羽独自一人留下。

    “二弟,南阳郡乃是整个荆州的屏障,是四通八达之地,北接司隶,西北可通向汉中、关中两地,东部又和豫州比邻,是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我想请你率部驻扎在南阳郡,出任南阳太守一职,一切事情,你皆可自行做主。”刘备走到关羽身边,拉着关羽的手说道。

    关羽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大哥放心,有关某在,保证谁也不敢小觑荆州,谁要是敢打荆州的主意,先问过某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再说。”

    “嗯,这我就放心了。让刘先、傅巽两人,与你同去,他们两个人一个对豫州熟悉,一个对西北熟悉,对你或许有诸多帮助。”

    “诺!”

    刘备交待完毕之后,关羽便走了,随后刘备又亲自去拜访襄阳城里的各级文武,以彰显他对这些人的重视。还真别说,他这招礼贤下士,确实赢得了在襄阳城里的荆州文人的欢迎,比起刘表之前的高高在上,要让人觉得刘备更容易贴近。

    第二天早上,天刚放亮,便见从襄阳城外来了两匹快马,马背上的两名骑士相貌相像,都很年轻,其中一个人的手里还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裹。

    这两个人策马来到了襄阳城下,冲城楼上喊道:“在下江陵守将霍笃,携带蒯越人头,特来向刘将军请罪,还望打开城门,放我进去。”

    守在南门的守将是糜芳,他一听到城下的人自报是霍笃,便立刻下了城楼,命人打开了城门,带着二十骑兵便驰出了城门,经过吊桥之后,这才到了霍笃的面前。

    糜芳先打量了一番霍笃,接着打量了一下和霍笃并排骑在马背上的人,见霍笃不过十七八岁年纪,而霍笃身边的那个更年轻,最多十五岁。不过,两个人的脸上却都彰显着一股子刚毅,看上去有点不怒而威。

    霍笃见糜芳一直在打量着他们,当即翻身下马,同时将手中的用布包裹着的人头给仍在了地上,单膝下跪,向着糜芳拜道:“在下霍笃,这位是我的弟弟霍峻,我二人今日特来归降刘将军,还望刘将军接纳。”

    糜芳也翻身下马,当即将霍笃、霍峻给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我叫糜芳,并非是刘将军,再说了刘将军怎么可能长成我这个样子。好了,刘将军如今正在城中,两位请随我来。”

    霍笃、霍峻见糜芳没有翻看那颗人头,先面面相觑了一番,随后一起问道:“将军不用翻看这人头是否是蒯越的吗,也不怕我们是诈降?”

    “一切自有定数,你们的到来,早有人算定了,我看不看也没有什么不同,请两位跟我来吧。”糜芳转身离开。

    霍笃、霍峻二人都是一脸的惊诧,都在想,是谁那么厉害,居然连他们的来意都提前知道了。想不通,只能牵着马匹,跟着糜芳向城中走去。

    诸葛亮直接将霍笃、霍峻带到了太守府大厅,去面见刘备。

    刘备占领襄阳之后,将襄阳城里的荆州刺史府,还让刘琦继续在那里居住,自己则住进了太守府。

    诸葛亮、霍笃、霍峻进入太守府之后,见刘备坐在大厅里,诸葛亮一进门便拜道:“参见主公。”

    “免礼,这两位是?”刘备见来了两个年轻的后生,便问道。

    糜芳道:“这两人正是霍笃和霍峻,他们提着蒯越的人头来归降。”

    霍笃、霍峻见坐在那里的就是刘备,便立刻跪在了地上,向着刘备拜道:“我们兄弟久闻将军大名,今日能得到一见,实则三生有幸,我们兄弟已经将蒯越斩杀,特用他的人头做见面礼,还望将军能够收留我们。”

    刘备正缺少人才,只要有人来投靠,不管什么样的都要,可是他看人也一向很准,他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也略带不俗,如果能够加以培养,或许能够成为出色的战将。他急忙走到了霍笃、霍峻的身边,亲手将霍笃、霍峻给扶了起来,笑着说道:“从今天你,你们二人便做校尉,跟在黄忠的身边,听后其差遣。”

    霍笃、霍峻道:“多谢主公收留,我等必将竭尽全力,辅佐主公。”

    又过了一天,刘备休整完毕之后,带着三千骑兵,以及张飞、徐庶、诸葛亮、霍笃、霍峻一起向南郡而去,留下孙乾、伊籍、简雍、糜竺、糜芳等人守城。

    到达江陵之后,霍笃、霍峻率先进城,劝说城中官员投靠刘备,得到了军队在的军官一致认可。于是,刘备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江陵城,得到兵马三万,钱粮无数。

    荆州,乌林郡,太守府。

    “什么?刘备竟然在短短的三日之内,不费一兵一卒便连续夺得了襄阳、江陵两地?”乌林太守张羡一听到斥候从荆州北部带回来的消息,登时觉得很是吃惊。

    张羡是南阳人,早年就开始当官了,最初的时候历任长沙和乌林两郡的太守,由于政绩出色,对百姓也很好,所以在江、湘一带很受人爱戴,之后便在乌林这里组建了势力。不过,他的性格却是属于那种倔强不肯服输的,他多次向刘表建议,出兵攻打衡阳郡附近的蛮人,然而却遭到了刘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鉴于蛮人肆虐衡阳,时常侵扰,张羡便自行招募了一支军队,会合江津太守、公安太守、衡阳太守一同出击衡阳,将衡阳一带的蛮人暂时击退,让衡阳得到了些许安宁。刘表畏惧张羡在江陵南部一带很是得民心,便主动将张羡调到襄阳来,张羡不同意,从此以后,便和刘表结下了一个梁子。

第397章 荆州风云(17)

    所以。他一听说刘表死在了司隶洛阳的废墟上,便立刻以自己的信义,联合江津、公安、、三郡的太守,一起公开反对继任的刘琦,自成了江陵南部的一派。不过这一派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刘备统一襄阳和南郡之后,荆南地区已经成为了刘备和孙坚领地中的三明治。

    “父亲,斥候是这样回报的,说刘备于半月前先攻下了南阳郡,收服了许多降兵,然后又将兵南下,刘琦见敌不过刘备,便主动投降,之后刘备又占领江陵。如今,只怕整个南郡都在他的手里了。”张羡的儿子张怿缓缓地说道。

    “荆州一共只有九郡,分别是南阳、南郡、江夏、长沙、公安、江津、衡阳、襄阳、乌林,但是最为富庶的莫过于南郡和襄阳,其次便是南阳和江夏,乌林、江津、衡阳、公安四郡的地盘虽然不小,但是相比起南郡和襄阳来,无论是人口还是田地上,都无法和其比拟,如今刘备竟然占领了这两个要地,看来他将会成为第二个刘表。怿儿,你去请衡阳太守胡熙前来乌林商议对策,刘备不是刘表,他必然会率军南下,我要想办法阻止他才行。”张羡道。

    张怿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我这就去请胡太守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张怿便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向着张羡拜道:“父亲,胡太守来了。

    那个人眉清目秀的,体格宽大,显得很是健康,一缕长发自然地垂在了背后,年纪也不过才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他走进了大厅,抱拳朝张羡说道:“张太守,你叫我来,有什么要事吗?”

    张羡道:“没有要事的话,我怎么可能会请你过来?你知不知道,就那个什么新野令刘备,居然已经占据了荆襄之地,虎吞南阳、南郡,这才不过才二十天的时间,他竟然能够有如此大的举动,我担心他会南下,特来请你商议一下。”

    那人道:“张太守以为刘备如何?”

    “不清楚,这个人听说是个卖草鞋的,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以掌管荆州呢?他怎么会知道百姓的疾苦呢?”张羡道。

    那人笑了笑,说道:“张太守,我看未必吧。若只是一个卖草鞋的,肯定不可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南阳、南郡两地五十四城。”

    “胡太守,你知道刘备?”张羡问道。

    那人姓胡名熙,乃是衡阳太守,年纪虽然轻轻的,可是确实有真才实学。

    两年前,张羡会同公安、江津两郡太守攻打衡阳蛮人时,衡阳太守战死,刘表便派人去衡阳做太守。可是,被委任的人,都推脱不去,毕竟衡阳接近蛮人,谁也不敢保证蛮人是否还敢再犯,认为去了那里就是送死,何况附近还有一个对刘表意见很大的张羡。

    正当刘表犯难之际,避乱荆州,暂时作为刘表门客的胡熙便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这才到了衡阳郡。

    胡熙一到任,便立刻和衡阳城里约法三章,并且向刘表为民请命,请求减免衡阳城里的赋税,还让人开垦荒地,招纳流民,这才渐渐使得衡阳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为了不让蛮人再次入侵,他亲自招募了一支军队,由他亲自在衡阳附近的山林里进行训练,短短的三个月下来,军队略有小成,恰逢蛮人再次入侵,他便指挥军队伏击了蛮人,并且给予了蛮人重创,让蛮人从此后不敢再犯境。

    另一方面,他为人处事公道,老少都结交成朋友,是以很受百姓爱戴,而他也主动和张羡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个人便成为了忘年交。

    刘表死后,张羡便邀请公安、江津、衡阳三地一起反抗刘琦,想自成一派,胡熙劝解不下来,但是自己也觉得刘琦不是成大事的人,便暂时同意了下来,将四郡兵马全部汇集在了乌林的益阳、罗县两地,一方面防范荆北的兵马,一方面也为出征荆州北部做了铺垫。

    所以,胡熙和张羡才会出现在一个地方,不管是他们两个,就连江津、公安两地的太守也都在乌林。

    张羡为主将,以胡熙为军师,召集了差不多七万人,全部汇聚在了一起。可见胡熙在荆南四郡中的地位。

    胡熙听完张羡的话,便点了点头,说道:“我在襄阳述职时,曾经和刘备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