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历四年-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陈文的记忆,从李定国接驾去云南,到孙可望起兵内犯,其中是有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时间。当时他还一度很是奇怪,但是看过了另外一些的记载也就释然了。

    可是现在,孙可望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就起兵内犯,这份猴急也着实出乎了陈文的意料之外。

    不过仔细一想,其实倒也正常。那时候和现在的形势不同,洪承畴的长沙幕府实力强劲,正堵在湖广南部,孙可望贵州大本营的门口,甚至双方敌对之下,还有固山额真阿尔津出兵夺取辰州,导致孙李在压力之下被迫暂时握手言和的事情存在。

    比之如今,孙可望占据湖广南部,陈文领地剧增还在消耗,而范文程则已经显露出了疲态,退守湖广北部,未敢南犯,着实是差距良多。

    孙可望急着在现在就出兵内犯,无非是想要打陈文一个时间差,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掉李定国、刘文秀,才能以云南、贵州以及湖广南部和广西大部这片广阔地域来与陈文相抗衡,确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

    “孙逆如今占据贵州和湖广南部,拥兵近二十万,称得上是兵强马壮。我部总兵力要胜于孙逆,但占据地域广大,面临的其他势力也更多,尤其是在淮南,我军三个师外加上万的地方驻军,不下五万大军驻守,面对鞑子的优势兵力依旧是如履薄冰。现在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不多,所以更要计算清楚才能出兵。”

    “本王可以直言不讳的说道,此番出战,如果不算清楚了,昔年延平藩勤王而中左所被破,以及本王进攻衢州而曹从龙之乱爆发的前车之鉴,只怕就会浮现于今。”

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

    江浙明军如今的布防,除了各府县不等的地方驻军以外,淮南地区陈文布置金华、永嘉以及江都这三个师应对淮北、河南的清军,江西则是丹阳、余姚、豫章和四明这四个师分别在九江、南昌、袁州和吉安一字排开,剩下的大兰、闽中和庐陵这三个师则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浙江的衢州,以控制沿海的这三个省。

    看上去,钱塘江向北到长江这片最为富庶的区域并没有野战部队的存在,但无论是驻扎扬州的江都师南下,还是衢州的庐陵师顺流而下,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尤其是在郑成功损兵折将的今天,指望满清浮海投送足以构成威胁的兵力,那是不现实的。

    然而提到了郑成功勤王和曹从龙之乱这两件事情,陈文一语说罢,众人尽皆流露出了严肃的神色,就连张煌言也颇有些深思。不过陈文自是没有给他们继续发酵的时间,而是直接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

    “我部兵力不多,且勤王所经之湖广一省形势复杂。本王决议,即刻发出命令,余姚师全军出动,进攻湖广北部之武昌,丹阳师攻略长江北岸,截击范贼,本王亦会尽快启程出发,以率先解决后顾之忧。”

    大军向西,范文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野地浪战他的那些军队怕是并非陈文对手,但是派出骑兵截断粮道,骚扰江西却还是做得到的。先解决范文程,其实对孙可望也是一种震慑,摆明了告诉他,我要动手了,你最好还是想清楚了的。

    “未免拖延时间,豫章师将会同期出发,进攻长沙,四明师随后跟进,尽可能的吸引到孙逆的注意力,防止其不顾身后威胁而竭力内犯。”

    各部官员需要尽快落实,会议很快就宣告结束,陈文也没有留下任何人,甚至就连张煌言也是如此,反倒是将张俊找了过来,密议了片刻之后才返回王府内宅去休息。

    “娘子,你这刚一又有了身孕,我就要出兵远征,为夫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听到这话,周岳颖苦笑着摇了摇头,继而对陈文说道:“夫君做的是大事,无需如此。只是此番出征,无论如何,都免不了与今上产生交集。五百多年前的那座风波亭尚在,夫君如今功勋已不下岳王,妾身实在担忧今上会不会又是一个宋高,朝中又会不会出个秦桧、万俟那样的奸佞。”

    这份忧思,陈文早已有了预料。当初路过杭州,周岳颖游风波亭,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陈文也能感受到这份惶恐。

    五百一十四年前,风波亭上上演的是莫须有,是满江红,是抬望眼仰天长啸过后的空悲切,以及那悲切之中留给华夏民族永远的伤痛。

    五百一十四年后的今天,同样是一度濒临灭国,如今也同样只有半壁江山的南明王朝,陈文从无到有一步步恢复了长江以南的大半地区,比之当年的岳武穆的丰功伟绩也已经毫不逊色了。但是,如此一来,功高盖主却是已然免不了的了。

    那时候,中兴四大名将的另外三位,还有四川的吴氏三雄等众多名将的存在,可以让岳飞的光芒不至于那么刺眼。可是张煌言残部已经投效江浙明军,文安之统领的夔东众将式微,李定国和刘文秀坐困云南,郑成功转而向台湾寻求发展的今天,陈文的光芒已经足以闪瞎了所有皇室、藩镇的眼睛,不忍言之事,已经可以说是并非全无可能的了。

    “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

    历史上有着太多这样的例子,周岳颖所指,陈文又焉有不明其意之理。况且,这本就是任何一个想要逆天改命的英雄都难以避免的事情。

    只要顶着明王朝的旗帜,这种可能性就是存在的。然而,南明时期的抗清运动亡于内斗,汉家儿郎自相残杀,最后便宜了满清。有史为鉴,陈文在坐享着拥明旗号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心生畏戒,由此这么多年才会一再的忍辱负重,为的就是能够解决掉满清这个华夏文明的生死大敌。

    “我会保全自身的,为了你,为了我们的女儿,也为了那些追随、信任我的人们。”

    ………………

    现在陈文势力之强必然会引起永历朝廷的忌惮,双方依旧保持一个起码的体面,无非是孙可望在侧,永历朝廷不敢再去招惹陈文;而陈文这边,对内斗深恶痛绝,满心满意的都是灭亡满清,如今打着明廷的旗号又可以不受到永历朝廷的干扰,无非还是因为孙可望的存在;而孙可望那边,因为永历朝廷而不敢与陈文继续对抗下去,因为陈文的存在而不敢对永历朝廷下手,同样还是源于这三角形的稳固。

    最为弱小的永历朝廷不敢去招惹孙可望,只得一再的退避;对永历朝廷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孙可望则忌惮背后的江浙猛虎;而陈文则依旧在积蓄力量准备北伐。

    但是这样的三方平衡却迟早是会打破的,对陈文而言,就这么僵持下去,直到他起兵北伐这两伙人再爆发内讧才是最优解,只是那两方面未必会让他如愿罢了。事到如今,最不愿他如愿的孙可望显然是已经准备好了打破平静,那么他也只剩下见招拆招了。

    动员的命令一经下达,江浙明军的战车再度运转起来。按照陈文的计划,此番动用的军队数量依旧是如上次进攻广东时的那般。

    摊子太大,江西的四个师已经是陈文的极限了。而新兵训练营里还有一大批新兵倒是即将训练完毕,可等他们完成训练,分配到各个驻军,再从驻军挑选老兵进入战兵营进行训练,只怕是黄花菜都已经凉透了。至于去年年底完成训练但却还没有组编的部队,陈文也不打算因此拖慢进度,留在金华充当预备队即可。

    命令下达,以着最快的速度奔向远方的江西。丹阳师在九江,余姚师在南昌,豫章师在袁州,四明师则在吉安,陈文的命令下达,他们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动员起来,休假的将士更是会以着最快的速度归队。只是无论面对哪一方面的敌人,陈文的军队数量却都是处于劣势之中。

    时不我待,经过了一天的准备,第三天的一早,陈文便带着已经扩编到六百骑规模的越王府骑卫队登上了溯流而上的军船。

    越王府的官员都还在忙碌,陈文也没有准许他们的送行,只是由任务最轻的军法司主事张煌言做个代表,其他人便继续紧锣密鼓的调遣人员、物资以及其他的什么。

    码头上,张煌言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几次想要说话,却因为周遭尚有他人而不得不闭口。直到陈文注意到了这一点,与其走到了一处相对僻静一些的所在,张煌言才算是有了开口的机会。

    “辅仁,此去湖广,当以勤王讨逆为要,兵行凶险,但也切忌伤到了陛下。”

    “苍水是怕我把孙逆、晋王、蜀王连带着今上一锅端了,是吧。”

    张煌言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陈文又怎么会不明其意,甚至张煌言还没有开口,他就早已有了这个预料,预料到张煌言会提到此事。

    “我只有这不到五万战兵,孙可望可是有将近二十万大军,晋王和蜀王那边也有几万,你对我的信心也太大了些了吧。”

    陈文笑着说到,张煌言却是一脸的严肃,这份郑重其事,乃至是陈文与其相识已有快两年的时间也不曾见过的。

    “你是个能创造奇迹的名将,孙可望的军队不少,但是难不成你还真的瞧得上那个废物吗?”

    说到这里,张煌言摇了摇头,继而说道:“辅仁,我记得去岁你出兵闽粤,事后将鲁王殿下的西宫妃和世子荣哥送到金门与鲁王殿下团聚。鲁王殿下当年误信谗言,你都能够如此。如今是汾阳郭令公,还是吴兴陈永定,亦只在你一言而决。”

    郭子仪和陈霸先,一个平安史之乱,一个平侯景之乱,都是对王朝有着再造之恩的名将,但前者选择了恪守臣道,被尊为令公、尚父,后者则建立新朝,称孤道寡。陈文将鲁王世子交还给了鲁王,同时也是放弃了改奉鲁藩的那条路。现在抉择再度来临,对他的诱惑比之此前却还要更大。

    张煌言如此,陈文也不由得严肃了起来。正目而视,以着陈文的威风,现在已经罕有人能够承受这份威压了,但是张煌言却迎着陈文的目光,未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躲闪。

    片刻之后,卫队已然完成了登船,陈文直视着张煌言的目光,口中亦是那般金石碎裂:“张主事,军法司的工作看来是很清闲啊。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本王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我陈文比你张苍水,比这时代的所有人都要清楚。”

    说罢,陈文转过身子,便向着军船走去。倒是张煌言,官服在这冬日的江风中抽动,但是身体却一如磐石那般矗立于码头之上,目视着军船缓缓远去。

    ………………

    陈文的命令送达,江西那边的部队便开始活动了起来。按照陈文的计划,最先动手的自然是丹阳师和余姚师,至于从袁州进攻湖广南部的豫章师和四明师,先把长沙拿下来吓唬吓唬孙可望,后面的事情却还是要等到武昌有了眉目再为行事,否则被孙可望各个击破,那就会影响到全局了。

    所幸的是,作为湖广一省的省会,恰恰正在这个省的东北部,与江西的九江府,正是比邻而居的关系。

    动员需要时间,不过楼继业和安有福却根本瞧不起那位号称孔明在世的范文程范先生,连带着陈文,在刚刚抵达九江后没几天就宣布出兵,算来这两个师都还没有齐装满员就去进攻原本就是他们两倍以上的湖广清军。

    江浙明军出兵,范文程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范孔明根本想不到,其实陈文根本就没想过这么早来进攻于他,要不是孙可望先动了手,也轮不到他在这个时候挨揍。

    遭了这般无妄之灾,范文程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如今满清的势力回缩,京城里据说还在编练什么新军,重庆那边都已经撤防回川北的保宁了,他的西南幕府已然是满清留在长江以南的最后一颗钉子了。

    然而,压在这颗钉子上面的分量却一点儿也不少,足足三面的压力。西面的夔东明军,南面的秦藩系统的西南明军,东面则势头正盛的江浙明军。夔东那边,郧阳、襄阳两府把住去路;南面也有洞庭湖的存在,防御面大幅度降低;唯有下游的江西方向,则基本上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局面。

    江浙明军于正月底自九江出兵,丹阳和余姚这两个师的军队,以水师作为纽带,沿着长江南北两岸齐头并进。

    “二月初一,武昌府兴国州沦陷,守将开门投降。”

    “二月初二,黄州府的蕲州和广济县开城投降,蕲州守将被叛军献于浙匪。同日,黄梅县守军向宿松方向的浙匪投降。”

    “二月初五,武昌府大冶县被浙匪攻陷,守将被杀。”

    “二月初七,黄州府蕲水县易手,守军北逃。”

    “二月初十,武昌府武昌县陷落。第二天傍晚,长江对岸的黄州府城为浙匪攻陷,守将自杀殉国。”

    “……”

    这一封封战报,代表的是江浙明军犹如风卷残云一般,以着每隔一两天、两三天的时间就能拿下一座县城,大踏步的向着武昌府城而来。而到了今时今日,范文程更是已经接到了江浙明军兵临武昌城下的消息。

    能有如此,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入关以来,八旗始终是绿营的胆魄,有八旗军在场,哪怕是未有参战,绿营兵也仿佛是加了什么状态一般,战斗力大为上升。可是随着满清的势力收缩,整个湖广北部地区就只剩下了千余的八旗军,而且还基本上都是汉军八旗。

    由此一来,胆魄没了,面对的更是战斗力比之八旗军也丝毫不逊于,甚至更为强悍的江浙明军,能够做到不献城投降的都已经是难得的死忠了,望风而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像当年满清刚刚入关的时候,称得上是一般无二。

    范文程坐在武昌府城的西南幕府衙门之中,身边能够信任的只有那千余汉军八旗,城内的绿营兵不少,但却根本无法信任。奈何这武昌府城规模不小,光是城墙就长达将近二十里地,更有九座城门,光靠着千余汉军八旗,连城门都顾不过来,更别说是其他的了。

    所以,从顺治决定撤回大量的八旗军和部分绿营精锐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弃子了。而他这个弃子,却还要在江浙明军杀过来之前为满清尽可能多的收集粮食、财货,经河南运往京城,以供八旗军使用。

    “经略老大人,汉阳门外还有船,趁着现在城门还在,还是赶快撤到江北吧,再晚了只怕浙匪的水师会封锁江面的。”

    “老夫走不了了,也不浪费这个位置了。荩臣,一旦城破,带着汉军旗撤回江北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江浙明军的攻势太过猛烈,这座城池能守多久实在难说,毕竟那些绿营兵实在不是能够值得信任的。

    然而,如今已是汉军正白旗梅勒章京的孙思克却并没能说服范文程,甚至从一开始范文程就已经知道了他的命运,当年真诸葛孔明的七星灯都没能如愿,他这个吹出来的孔明在世自然也找不到逆天改命的办法,唯有等待着这一天的来临。

    二人话音方落,一个汉军旗的军官便飞一般的冲了进来,拜倒在范文程和孙思克面前,一张嘴便将他们吓了一跳。

    “经略老大人,小东门的绿营兵反水了,他们开了城门,此刻浙匪已经进城了!”

第四十七章 意如何(下)

    武昌府城,大小城门,由北而始,顺时针分别是武胜门、忠孝门、宾阳门、中和门、望山门和保安门,西面濒临长江,亦有汉阳、平湖、文昌三门,共计九门。至于被称之为是武昌府城第十座城门的通湘门,则是清末时为了修铁路而开出来的,现在并不存在。

    此时此刻,军官口中的小东门,正是名为忠孝门的那座位于府城正东偏北的那座城门。这座城门得名于并祭岳飞和东汉孝子孟宗的忠孝祠,忠孝祠就在小东门外,随着兴国州的降将说服了城门守将,刚刚抵近城下的明军先锋便沿着忠孝门外正街杀进了刚刚打开的城门,入城后便顺着忠孝门正街杀向了城内各处要地。

    范文程得到消息的时候并不算晚,正因为不信任绿营兵,汉军八旗的数量又实在太少,范文程派了汉军八旗的军官在城内要点预警,此间正发挥了作用了。

    “经略老大人,快走吧。来的不是西贼和夔东贼,是浙匪,真正满洲都不是对手,咱们就只有这点儿人马,能守到今日已经是难得的了。况且现在朝中乏人,老大人经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朝廷是不会怪罪老大人的。”

    孙思克还在尽心竭力的劝说,奈何范文程却只是摇了摇头,挥退了那个前来报信的军官后,此间就只剩下他们二人了才对孙思克低声说道:“皇上让老夫这个奴才留在这里,就是要老夫死在此处。只有老夫死在此处,浙匪的目的达到了才有可能不会在短期内继续向北蚕食;只有老夫死在此处,朝廷里的辽东籍官员才会真正死心塌地的跟着朝廷,再生不出异心!”

    范文程的话在孙思克的耳中如惊雷般响起,他是一个王府护卫出身的汉军旗人,顺治八年,刚刚二十三岁的他就已经做到了牛录章京和刑部理事官的位置。出身王府,很多政治斗争的东西都是看得分明的,但阅历上比起范文程这等饱经风霜的人物却还是要差上太多,此间范文程已经看到的东西,他却是知道范文程说出口才算是反应了过来。

    辽东籍贯的官员充斥汉军八旗,在满清朝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范文程、宁完我他们这些辽东旧臣在清初的政治军事版图上有着极重的分量。范文程是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以着江浙明军的历来作风,这样的老牌汉奸是断不会放过的,而范文程的死便可以让其他辽东旧臣和汉军旗彻底死了反正的心思。

    孙思克咽了口唾沫,睁大了眼睛,瞪着范文程那张满是苦涩的面庞。奴才就是奴才,主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哪怕是再资深的老奴才,如今也可弃之如敝履,而江浙明军那边没有饶了洪承畴,没有饶了蔡士英,也没有饶了宜永贵、刘清泰和佟国器,那就更不可能饶过了范文程。

    “这天下就没有咱们辽东汉人的容身之地了吗?”

    自努尔哈赤反明,辽地的汉家百姓便再没了活路。后金在领地上屠城、抢掠,杀富户、杀穷鬼,将交得上五斗米的汉人贬为满洲人的奴隶、将汉家女成批成批的卖给蒙古人,甚至在交易时更是将拔光了衣服,如品评牲畜般评头论足,与欧洲人贩卖黑奴时没有什么两样。

    有幸能够逃到东江军占领区的,奴隶的身份是摆脱了,也有了机会去杀鞑子报仇,但更多人和更多时候却还是在忍饥挨饿,甚至是冻饿而死。便是逃进了关内,也往往会受到歧视和排挤,因为沉浸在党争之中的明廷没有办法也没有那个心思去解决他们生计,而他们的廉价劳动力更是抢了关内自然经济下的百姓的工作。

    孙思克所言,范文程又岂会不知,但是像他这样的高官在汉家复仇的怒火中是断不可能幸免的,与其死了也要断子绝孙,不如顺着满清权贵们的意图走下去,万一满清的垂死挣扎成功了的话,他的子孙后代依旧是有条富贵路。

    范文程自知必死,向孙思克坦露心迹,其实也是希望最后再卖孙思克一个人情,由此才好照顾他的儿子们。

    孙思克如此,范文程知道时间紧迫,连忙对他说道:“跟着朝廷消灭了浙匪,只有这一条路才是活路。荩臣,你还年轻,未来还大有可为,带着城里的汉军旗快走吧,勿要在此丢了性命。”

    眼看范文程如此,孙思克也只得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待到起了身子,只是拱手一拜便转身离开了经略府,匆匆忙忙的向军营赶去。

    孙思克离开没有多久,一阵哭爹喊娘之中,明军的骑兵冲进了经略府,而更多的骑兵则将经略府及其周围的大片区域顺势包围了下来,唯恐跑掉了什么重要人物。

    “范文程,你这老狗竟然没跑?”

    明军杀入,范文程依旧坐在那里。为首的军官赶到,一张嘴就是如此的侮辱,范文程连媳妇被多铎欺辱了都能恍若无事的厚脸皮自然也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倒是这军官的口音,让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你是辽东汉人?”

    “没错,本将李还乡,江浙王师四明师新昌营营官,辽东铁岭人士。不光是本将,咱们江浙王师里还有不少辽东汉人,不是所有辽东汉人都是你这样的汉奸!”

    铁岭,李成梁的家族也是铁岭人。范文程长叹了口气,他刚刚用辽东汉人不跟着满清干就没有活路的说辞说服了孙思克,转眼就被另一个辽东汉人教训,也算是天道好还,报应不爽。

    “那就请这位李营官带本官去见你们的那位越王殿下吧,是凌迟,还是五马分尸,老夫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你家大王的一句话了。”

    “呸,辽东汉人里有你这种货色,真是把列祖列宗的脸都丢光了。”

    李还乡也奇怪,当初在南昌,他还在特别行动队,抓了个巡抚蔡士英据说还曾劝降过罗永忠队长。上次他抓了个尚可喜,也是哭着喊着求他看在都是辽东汉人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结果他把尚可喜抓了回去,趁着军功就从骑兵营的副营官的位置上扶了正。现在这个倒好,不跑也不闹,就等着死了,也是汉奸中的新鲜货色。

    新鲜货色被押解着离开了此间,陈文却并没有急着处置其人,而是直接扔进了大牢,因为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并不急着处理这个老牌汉奸。

    武昌府城不战而下,城内绿营兵投降,汉军八旗逃走了大半,明军只在码头追上个尾巴。不过这武昌府城从军事上却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武汉三镇扼守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汉阳和汉口尚在对岸,湖广北部更有大片的地域尚在清军之手,只有全取三镇才能把住这一战略要地。

    “楼兄弟,长江以北的汉江流域,除了夔东军占据的那些地区外,都要收过来。但我只能给你一个营,剩下的就看你怎么用那些降将了。”

    “大帅请放心,一个营足够了,末将一定全取汉江流域,为咱们江浙王师守住此处。”

    湖广北部的清军控制区,南到洞庭湖,北则长江、汉江流域。陈文进攻湖广北部是名正言顺,但他此行的目的是勤王,说白了是彻底拔掉孙可望这个敌对势力,但凡是这个拥兵二十万的西南明军势力犹在,陈文就无法安心北伐,所以须得尽快南下才是正途。

    “另外,派人到奉节和川东、鄂西各地,邀请文督师与夔东众将来此共商北伐大计。”

    陈文攻取武汉的速度太过迅速,莫说是夔东众将了,估计现在郧阳、襄阳一带的清军也都远远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候,正是以快打慢的良机,然则陈文还要大举南下继续威胁孙可望,迫使其放弃对云南的内犯。

    也正是因为速度太快,消息往来,文安之和夔东众将即便是前来,也是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么久,陈文是暂且没有时间在此等候,与其枯坐武汉,不如南下攻略湖广各处,反正孙可望急着内讧,把湖广的军队已然大批的调回贵州,此间的西南明军不过是婴城自守罢了,如此空虚,正是大踏步的进取之时。

    攻陷武汉三镇未久,陈文带着余姚师以及丹阳师的大部南下,大踏步的攻略武汉以南地区,并且趁着孙可望还没有回师的这个当口尽快完成与豫章、四明这两个师的汇合。

    不比武昌临近九江,从武汉三镇南下与袁州出发的另一支大军汇合,总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不过此时此刻的孙可望,却根本没有各个击破的时间,因为他的那十几万“讨逆”大军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云南地界,即将与李定国作为主帅,刘文秀作为副帅的平叛军实现接触。

    武昌如何,与孙可望无关,甚至就连陈文南下,其实战火一时间也烧不到他的地头。但是,陈文出兵进攻武昌的同时,吴登科也出兵攻占了湖广南部的统治中心长沙府,这对于孙可望而言就是截然不同的了。

    历史上,孙可望自贵阳起兵内犯,花了足足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才在云南的曲靖与李定国的平叛军接触上。此番亦是从贵阳誓师,然则湖广方面的告急却是快马加鞭送来的,那速度可是军队行进的几十倍之多。

    “长沙丢了?”

    这两年,孙可望在长沙是住过一段时间的,在那里也更方便对江西施加压力。长沙的秦王府气势恢宏,奢华之上不下于贵阳的秦王府,更在昆明秦王府之上。由于内犯的缘故,积蓄的财货大多都运回了贵阳,孙可望对于湖广那边可能会在这期间丢些地盘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准备,但是陈文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旦他与李定国陷入苦战,到时候弄不好就会变成秦、晋、蜀三王被陈文一锅烩了,那可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贵阳一定有陈文那厮的细作,彻查,一定要查出来!”

    孙可望也是气糊涂了,双方此前都剑拔弩张过,互派细作再正常不过的了,说是贵阳有陈文的细作,难道他在江西和浙江就没有细作吗,只是这能力上的事情,实在不好说,况且陈文的监察司始终在严密审查领地内的一切动向,他在情报上还是有些过于原始了,否则也不会让李定国那么轻易的就把永历给接走了呢。

    现在调查细作,其实也有些过时了,吴登科进攻长沙时打出的旗号是奉越王之令来勤王讨逆的,肯定是要杀进贵州来和他来一个了断。永历八年时豫章师在袁州府憋的火儿现在是要发出来的,他却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选择出来才有可能幸存,否则落到了遭受两面夹击的地步,大势也就彻底没了。

    “国主,还是与朝廷议和吧。您与晋王、蜀王怎么说都是老大王的义子,兄弟之间,就算是有些不和,终究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可那陈文是个什么东西,他祖上是世袭百户,世袭了两百多年,他又是浙东的官军出身,跟咱们不是一路的,断不可让亲者痛仇者快啊。”

    白文选慷慨陈词,但在孙可望的眼里,李定国、刘文秀这些反对他称帝的家伙比起陈文来却是更为可恨。

    然则,现如今陈文占据了将近五个省的地盘,已经是南明各藩镇之中的最强者了。无论是阶级成分上看,还是与双方进行议和的成功率上看,白文选的办法确实才是此番的解决之道。

    “那就派人给李定国送信吧,咱们秦王府现在确实没有两面作战的实力。”

    孙可望有此思虑,李定国那边亦是如此,比之孙可望与陈文之间的矛盾还是孙可望挑起来的,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永历朝廷与陈文之间的矛盾更为巨大,双方就两广的归属而产生的矛盾根本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况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