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历四年-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的景象,对于这些将士也少了几分惶恐、多了几分善意。

    “我说这位军爷,朝廷,嗯,侯爷啥时候把那些鞑子赶走啊,府城那边收芋头的过不来了,还指望着多卖点银子还换粮食呢。”

    “是啊,都知道安远侯率领的是真真正正的王师,不侵扰百姓,咱们都等着呢。”

    镇上的几个百姓围着的其实也不过是个小兵,而且还是个新兵,不过这个新兵倒也好说话,尤其是比起刚刚去方便的那个老兵,更是如此。

    “这个,咱也不知道。不过哨长说了,侯爷说什么时候进攻,咱们就什么时候进攻。咱们这真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师,讲的是一个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说到令行禁止,那新兵还没有太多的感慨,倒是说起赏罚分明时,那副神色却是矛盾非常既有对于过往的不愿再去回忆,同时更有着对于未来的憧憬,而且越来越强。

    “咳咳。”

    一声轻咳响起,几个百姓一看那老兵回来了,纷纷挑起扁担、锄头唿啦啦的散了。刚才还叽叽喳喳的镇子牌坊前,很快就只剩下了那个新兵还在继续走神。

    “跟那些民户说那许多干啥,他们就是听一乐呵,你要说出点什么不该说的,让军法官知道了,有你的苦头。”

    “老哥说的是,小弟记下了。”拱手致谢,可抬起头,那稚嫩的新兵却是按耐不住刚刚被勾起来的好奇,其中或许还有更多是对于军功的渴望。

    什么时候进攻,老子一个普通士兵怎么知道。

    话虽如此,但是那老兵却也不想落了风头,沉吟片刻便对那新兵说道:“我听说,渐江那边的台州和温州的鞑子已经投降。按惯例说,一般秋后天气凉快了总要出兵一战,到现在还没下令,没准今年不从咱这出兵也没准。”

    “啊?那不打仗,可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军功田土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以为我不想这些吗?

    老兵有些不太耐烦,可是看着这个新兵的表现,登时便想起了曾经的自己。转而一念,斟酌了下说辞,便打算劝解一二。可是未等他开口,只觉得太阳穴附近一阵刺痛,大脑瞬间就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眼前一片漆黑之前的瞬间,看到的则是整个世界似乎都开始倾斜。

    “敌袭!”

    ………………

    “镇上不过一两百贼寇,最近的援军也不过是这个数字,这地方距离贼寇驻军主力好几里地呢,等他们反应过来,咱们早就把镇子屠完回去了,用得着那么小心谨慎吗?”

    同来袭击文成镇的清军来自于两部,一支是江茜广信府绿营,乃是本地的地头蛇,对于地形和地理位置极为了解;而另一支,则是原甘肃提标的骑队,现在已经改了番号,称作经标中镇,乃是张勇带来的甘陕绿营的骁骑。

    耳听着同僚有此一问,广信府绿营的军官心头便是一恼,眼前的这个西北汉子的言下之意很是让他感到刺耳。可是即便如此,他在面上也没有显露出来,反倒是为其解释了起来。

    “这支贼寇的脚程很快,当初可是一晚上奔袭百里击溃了汉八旗军。狼烟已经点燃,此间不过是几里地,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绝不可小视了他们啊。”

    轻视,这是必然的,张勇的部下没有参加过四省会剿,可在西北的时候打得仗却也不少,一向看不太起这些南方绿营。不过提到了汉军八旗,却还是让他眼皮不由得一跳,只是来不及去想这是跳财还是跳灾,久经战阵所培养出来的意识便驱使着他继续向麾下的士卒下达命令。

    “别磨蹭,狼烟已经点起来了,放火烧他娘的。你们两个,带本部人马全力进攻那座塔,把制高点拿下来,才能看清楚援兵到没到。”

    广信府城与ys县之间,靠近府城的二十里地已经被受了封锁、迁界二令的清军专门清理过了。经过那片无人区,还要袭击乡镇村庄,尤其是靠近县城且拥有驻军的镇子,此来的清军皆是骑兵,洪承畴为的就是借助于骑兵这一兵种的优势来给予明军造成更大的压力,以降低明军进一步向宁绍扩张的可能。

    大队的清军已经攻入了镇子,喊杀声震天响起,几乎淹没了镇民的哭喊。此时此刻,来自西北的朔风与熊熊燃烧自越地的复仇烈焰于镇子里的大街小巷中互相的碰撞了起来。

    镇子中,大街小巷其实都甚宽广,再加上占了街的小摊,对于清军的骑兵而言更是限制了他们的冲击速度,几乎已经不比步行快上多少了。随着那个军官的一声令下,两队清军骑兵唿啦啦的向镇中的那座文成塔奔去。制高点的重要性,哪怕没有学习过任何兵法,对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之人来说也是不学自明的。

    相对的,明军这边,也早早的就把这塔作为驻军的指挥部所在,此刻利用旗帜调遣镇内的几个步兵队穿街过巷的突袭清军,尽一切可能的撑哪怕一秒的时间,为援军奔袭而来争取时间。

    “队头,哨长有令,让咱们在侧面骚扰那支直奔文成塔的鞑子。”

    “妈的,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老子手里就二十几个兵,里面还几个挂了彩的,那群鞑子近百骑,说得容易!”

    那队长看了一眼远处另一个巷子附近的那个二层小楼,一口唾沫吐在了地上。

    “拼了,大伙冲过去,火器队上楼,步兵队在下面守着。”

    镇子上的大道已经几乎都是突袭而来的清军,他们正在向各个小巷里涌,以杀光本地的驻军和百姓,那一队明军穿越的小巷子没有多少清军,鸳鸯阵结阵而行很快就冲了过去。谁知道那小楼背后的院子却已经紧锁了大门,先冲过去的那个藤牌手喊了两嗓子连个反应都没有。

    “搭人梯,攀过去,把门开开。”

    一声令下,两个人高马大的狼筅手便搭起了人梯,一把将一个灵活的藤牌手送上了墙。下一秒,只见那藤牌手一跃而下,转瞬间就把上了门闩且用扁担支了的大门打开。

    带着那几个轻重伤员冲了进去,步兵队在下面协防,火器队则冲上了楼,打开窗户,居高临下的向已经行到了不远的清军骑队射击。

    “嘭”的一声,一支刚刚换装不久的鲁密铳喷出了一片硝烟,挤在那一条不甚宽广的大道上的一个清军骑兵应声摔下了马去。

    “妈的,老子明明射的是那个军官,怎么就崩死了一个小兵啊。”

    前装滑膛枪,没有膛线,射击的命中往往是看运气。不过眼下清军近百骑在乱七八糟的大道上向远处行去,密集二字使得他即便是没有射中那个军官,也射死了一个骑兵。

    “楼上有贼寇火铳手,拉弓搭箭,还击!”(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破袭

    文成镇的战斗进行了两个时辰就结束了,清军此来由于都是骑兵,缺乏攻坚能力,面对以鸳鸯阵为主的明军在这个镇子上错综复杂的地形下实在发挥不出太多的实力。至于他们此前分出的另一路准备截杀文成镇以东的冰溪镇上的驻军的兵马,则反倒是等来了急行军前进的驻军。

    清军奔袭而来,占了先手,可是明军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伤亡上基本上五五开,而且战斗越是进行下去就越是不利于清军。倒是清军放火焚烧房屋,却在一定程度上扳回了一些。奈何本地百姓的损失实在不小,再加上清军皆是骑兵,来去如风,根本不是明军这种以步兵为主的混编营头能够追得上的。

    接下来的日子,清军出动了大量的骑兵穿越那二十里的无人区,分批次向明军方向的乡镇村庄进行破袭,偷袭城外的驻军,甚至一度抵近到县城之下向明军耀武扬威。两地间隔不过几十里,骑兵破袭完成,当日即可返回,轮换突袭,后勤压力也不是很大,反倒是驻扎在此的明军压力倍增。

    “真该给洪承畴在孔庙里留个位置。”

    刚刚开始下手惩治那些考取满清功名和参加满清科举的士绅,洪承畴就跳出来捣乱,看到了报告后陈文不由得在心中暗骂。

    当然,他也并非不知,这本就是从四省会剿以来的连锁反应四省会剿清军惨败,获胜的明军继续分地,与本地士大夫矛盾扩大化,从而引出最近的政治斗争;而清军那边,由于惨败转而进行封锁,陈文被迫勾联马信反正,收复台、温,在解除一个方向的封锁的同时也把洪承畴逼到了不得不动,否则就更没办法向满清朝廷交代的地步。

    自接到报告,陈文便率领近卫营和玉山营西进,而淳安营则补充到安华镇棱堡的方向,以防万一。南塘营在台州、丽水营则要兼顾处州和温州,其他各营也都有驻防任务。作为占领区的核心地带,金华府则只留下还在尽力恢复战斗力的东阳营坐镇,可谓是捉襟见肘。

    “时间还是太短了。”

    四省会剿之后,陈文开始新建四个战兵营,现在完成基础训练的只有两个。然而,新兵训练营那边如今却依旧忙碌,甚至比此前还要忙碌,因为他们要尽快训练出大批的新兵来作为台州和温州的驻军,这样才能让南塘营从中脱身。

    新入新兵训练营的大多是新近招募的丁壮,就像是没有字迹的白纸一般,在新兵训练营里接受浙江明军操典式的训练,直到训练,或是批量生产出合格的新兵派遣到各营和各个驻军之中。

    这些还都算是容易的,可是等这些新兵训练完毕,换防后开始训练那些反正的绿营兵,就没那么简单了。

    台州和温州的绿营兵,老兵为数不少,作战经验和武艺上都有着优势,但是训练的同时还要把旧式营兵的劣习纠正过来,花费的时间肯定不在少数,反倒比在白纸上挥毫泼墨要困难许多。

    占领区扩大,兵力却眼中不足。此刻,陈文的大军在占领区全面铺开,宁绍无险可守,可是既便如此,他却依然无法向相对轻易一些的宁波和绍兴集中力量发起反攻,更别说是进攻广信府,围困棱堡了。所以,想要摆脱这种窘态,需要更多的还是时间和资源。

    不过在此之前,更重要的则是守住这片占领区不失,才能谈及下一步的事情。

    带着卫队先行一步抵达衢州,驻扎在此间的义乌营已经西进玉山县配合神塘营抵抗清军了,只是清军骑兵来去如风,以步兵为主的两个营头的存在最多也就是保住县城以及附郭区域,再远的乡镇村庄就难以兼顾了。

    “禀告大帅,末将以为,鞑子以轻骑破袭,却不恋战,我军亦当以轻骑还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李瑞鑫驻守衢州,将义乌营派去交由安有福调遣,而他则还要在此间继续保持对骑兵营的训练,以使其尽快形成战斗力。陈文来到此间,本打算与李瑞鑫见上一面就赶往玉山县,哪知道见面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这个。

    思虑片刻,陈文摇了摇头,继而说道:“骑兵营训练不过两个月,便是步兵正常也不过是刚刚完成最基础的训练,遑论骑兵。而鞑子那边,骑兵多有军中骄子,骑战上太过吃亏,此议不当。”

    “大帅委以末将训练骑兵之全权,末将自当尽心竭力。只是这骑兵不同步兵,步兵训练战阵,强化服从意识,以厚赏严惩便可勉强上阵,但骑兵却不同。所谓骑兵,乃是离合之兵,在战场上需要折冲反复,来回与敌军冲杀,光靠练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上阵亲自感受,最好再见见血才能成军。”

    骑兵不比步战,陈文在认识上确实远不及李瑞鑫这等骑将出身的部下,李瑞鑫的这一番建言,听上去也颇有见地。

    只是战马实在来之不易,如今洪承畴已经封锁了各地的交通,陆路商贸获取显然是不可能了。而海贸,没有正式开始且不提,即便能够比他想象中的规模还要大,可郑成功那边也缺少骑兵,战马是断不会成为商品的。如今浙江明军的战马大多是来自于缴获,本就没办法在数量上与满清相比,都是军中的宝贝,自然珍而重之。

    见陈文已经有些犹豫,李瑞鑫决定再加一把柴火。“大帅,末将当年不过十来岁就策马上阵作战,那时也不过是刚刚学会骑马。”

    一般的骑兵能跟你这个拿脚射箭都能百步穿杨的怪物比吗?

    腹诽归腹诽,但是陈文还是更加倾向于专业人士的见解。车他会开,可也没一边握着方向盘,踩着离合、油门,一边手持冷兵器搏杀啊。骑兵,他接触不过是这三年的事情,会骑、能策马砍杀、看着旗语明白该往哪冲,也就这么多了。比起从小浸淫马术,十来岁就跟着黄得功上阵搏杀的李瑞鑫,对中古骑兵的理解和运用上实在差距良多。

    “好吧,但是你得亲自去指挥,尽可能确保他们能够相对安全的获得更多的经验。”

    “这正是末将的渴求。”

    ………………

    十月,天气已经开始微微转凉,不过这也就是南方的那种转凉,并非是北方那般开始一层层的往身上套衣服都犹觉不足那般,仅仅是没有盛夏时那般酷热罢了。

    在北方,秋高马肥之时,一向是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汉地,以劫掠财货的时候,所以在那里也有防秋的说法。只不过,如今的此间,却是汉家王师与为虎作伥的汉奸军队分界的所在,防秋二字也同样可以用到。

    “冲进去,男丁杀光,女子装车带走!”

    十来天前,率队突袭文成镇的那个经标中镇军官虽然没能赶在援军抵达前消灭掉驻军,但是也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处罚。原因无他,这支明军的反应实在太快,驻军的坚定也远超其他军队,洪承畴和张勇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能够把镇子烧了近半,带回来几十个斩首已经不错了,至少比野战打不赢要容易向满清朝廷交代。

    破袭,既可以发挥清军骑兵数量庞大的优势,又能有效的消耗明军的仓储和兵力,从而实现将明军牵制在此,使其无法他向的战略目地,乃是洪承畴在那一败之后想出来的新战法。不过对于这些执行任务的清军骑兵来说,这更是借此发财的捷径反正上面的命令是杀伤军队和男丁,以降低明军的人力资源获取,那干脆就是把财货和女子一起带走,好“进一步”削弱明军,扩充将士们的腰包和士气。

    早在文成镇遭受攻击后,明军便开始下令号召县城以西的百姓往县城以东避难,但是故土难离,收效甚微,也给了清军进行破袭的目标。此间乃是玉琅溪以东,文成镇以北,名为横街镇,乃是本县的商贸大镇。只是八月十二的“茅楂会”早已过去,尤其是清军的封锁,此间反倒是冷清了太多,镇中更多的还是本乡本土的百姓。

    有道是无商不活,像这等商贸大镇,总比普通的乡镇要富裕太多。随着军官的命令,大队的清军骑兵冲进了没有守军的镇子,开始肆意砍杀那些男丁和老弱,抓捕成年或是未成年的女子,并在各处商铺、民居里翻找一切有价值的财货。

    “你们这些畜生,死后入不了祖坟的败类,等王师来了必杀光尔等!”

    清军的狂笑、喊杀,男丁的惨叫,女子的哭泣,一声声传来,在向着四野发散的同时也在向镇中汇聚。然而,此时此刻,清军带队的军官面前却是一个须发皆白、一副士绅打扮的老者正拄着拐杖发出声声喝骂。

    “看你是个读书人,老子还打算饶你一命,带回去献给经略老大人。你个老棺材瓤子,不想活了?!”

    “老夫已过八旬的年纪,早就活够了,如今只差看到你们这些禽兽是怎么死的!”

    “妈的,把这老不死的倒吊起来,我到看看他还能活多久。”

    一声令下,几个亲兵便上去将几个想要阻拦的女子推开,把老者抓了出来,在牌坊上吊了根绳子,绑在老者的双脚之上。只是一拉,那老者的身子就到在了地上,随即双足在上、头顶在下被吊了起来。

    “继续骂啊,你不是有种吗,骂给老子听听啊。”

    说着,那军官骑在马上凑了过来,一鞭子便抽在了那老者的身上,随即便发出了一阵大笑。

    ………………

    片刻之后,老者依旧被吊在那里,镇子中央的空地上,被抓来的女子越来越多,清军也开始在她们的脖子上套上绳索,准备就这么如牵牲口一般将他们牵回去。只有一些姿色上佳的,被反绑住了双手扔在了大车上,这些是准备带回去孝敬给上官以及送给同僚的,自然要区别对待。

    “让那些兔崽子手底下快着点儿,还要赶回去呢。”

    得了命令,几个传来的亲兵策马向镇子各处跑去,大喊着将命令传播出去。可是过了一会儿,士卒还没收敛多少,反倒是镇东的哨兵发出了遇袭的警报。

    县城那里的明军驻军有多少骑兵,军官早已从俘虏的口中撬了出来。区区两百骑的人马,还有些分驻于县城最近的镇子用来充当传令兵,坐拥三百余从大西北带来与蒙古人、大顺军、汉回义军都见过仗的骁骑,他自然是没有丝毫的畏惧,甚至此刻更是产生了借此地打掉一些明军骑兵来加大下一次破袭范围的打算。只可惜,事情好像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报,浙**寇骑兵大举来袭,粗略看上,几有四五百骑之多。”

    “这不可能!”下意识的心中所想喊了出来,可是作为从军多年的老牌军官,他还是下令加快士卒的集结。“放火,把镇子点了,以阻遏敌军。”

    片刻之后,消息不断传来,报告中的明军骑兵数量似乎比刚才还多上一些,这让军官不由得出现了疑惑。

    “明军在衢州好像有一个骑兵营正在训练!”

    一个念头,瞬间扯开了疑惑的黑幕。“你,带本部兵马押送俘虏。其他人,跟着老子去会会那些刚学会骑驴就跑来送死的贼寇。”

    大队的骑兵涌出,很快就与向此地奔袭而来的明军骑兵碰了个照面,双方谁也没有停下积蓄下马力的打算,径直的扑向了对方了。

    明军骑兵的数量确实如探马所说的那般,但是军官却并不怯场,骑战更看重的还是个人武勇,以及军官的经验和灵性,而非步兵列阵而战那般。

    大队的骑兵冲向对手,清军军官甚至已经从飞扬起的尘土中看出了明军的骑兵开始在马速上显露出混乱的痕迹,不过他也并不着急,而是领着部下在冲到不过几百米的地方便转而斜拉拉的冲向另一个方向,与明军的骑队形成了一个夹角。

    张弓、搭箭、扭腰、瞄准,手指微微一松,一张张骑弓便将箭矢如暴雨般射向了明军的骑队。而此时,明军的骑兵却还有大半连骑弓都还在安安稳稳的放在弓袋里面。

    “果然是一群没经验的新兵。”

    军官心头一喜,骑战方面,他的经验丰富已极,尤其是与那些以游牧为生的蒙古鞑子交战有年,对于如何像利用战马的机动能力削弱对手乃是驾轻就熟。

    “现在我从那些明军骑兵的侧面而过,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新手下意识的会调转马头来追我。可是他们从县城过来,一路马力消耗良多,调转马头再加上骑术上的天差地别,肯定没我的部下速度快。到时候我就可以带着他们兜圈子,一点点的将掉队者吃掉,直到他们承受不下去了……”

    一场轻骑兵之间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军官的脑海中已经开始逐步形成,带着部下策马向前,在最后一个明军骑兵消失在余光的尽头后,他转过头去,明军的骑队果然如其所料般的调转了过来。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这些骑兵并没有去追他们的尾巴,反倒是停了下来,自一面高高撑起的大旗向两翼延伸。而那一面大旗上,分明写着“大明衢州镇总兵官破虏将军李”。(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骑斗

    作为骑兵,骑战只是基本素质,甚至连素质都称不上,应该说是本能。而识别对手的番号,对于这些轻骑兵而言则几乎是人人必备的技能,哪怕认识的也不过是那少数的文字,也须得看得懂对面来的是那支敌军,否则背后的大军比起瞎子大抵也好不到哪去。

    “大明衢州镇总兵官破虏将军李”

    这一行文字背后意味着的是什么,带队的清军军官很是清楚,陈文的心腹爱将李瑞鑫来了。根据情报,李瑞鑫在分镇一地之前便是陈文麾下的骑将。此番既然再度操起了老本行,带着骑兵先期抵达,那么那个自起兵以来屡挫强锋的明军大帅陈文,此刻会不会就在他背后的玉山县方向呢。

    气势由心而生,这种心思一旦升起,刚刚的那股子必胜的气势就陡然降低了几分。虽说是没见过仗,平日嘴上也是一副“陈文碰上老子也是死路一条”的不在乎,但是汉军八旗都打不过的厉害角色,也绝不会有那些“豪言壮语”中的那么容易对付。尤其是满心疑惑着这只清军眼中的怪兽此刻是不是就在背后不远处窥伺,登时就仿佛一块巨石压在了他心头之上。

    战场上,明军的骑兵依旧在向两翼延伸,摆出了围猎的架势,似乎是打算将他们向东南的玉山县方向驱赶。越过两军之间的那是几匹失去了主人的战马,清军也停了下来,等待下一步的指使。

    “将军,那些贼寇骑兵停下来列阵了,咱们要不要等等他们?”

    不能等!

    明军骑队竟然敢驱使新兵大举而来,步兵肯定就在不远,而他的背后却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援军赶到战场。缠斗时间越长,转圜余地就越小,一战定胜负还有点早,但是如果能一击必中的话,那同样将会是一场大捷。

    “调头,集结人马,直扑贼寇主帅的将旗,杀李瑞鑫!”

    清军抛去押送俘获女子、财货的,剩下的也有两百五六十骑。而明军那边,接战后军官大致估算过,五六百骑应该还是有的。两倍于己,但是经过了刚刚试探,他对将这支明军骑兵击溃还是充满了信心的他的部下骁勇善战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明军一看就是新近编练的骑兵,汉军八旗那里缴获的战马确实都是良驹,但是骑术、武艺,尤其是经验方面差距实在太大。

    只要杀了李瑞鑫,即便是丢下一半的人马也值得。至于那些群龙无首的家伙,赶在步兵抵达前将他们分割碾碎,时间也足够了。

    随着掌旗手的挥舞,大队的骑兵迅速的完成了转向,在开始策马冲锋的同时对着明军那边才刚刚完成了延伸的骑阵亮出了一个锋矢状的冲锋阵型。

    大队的骑兵越过了战场中央的那段区域,飞速狂奔,将马速提升到了用以冲锋的最佳速度。而此时,明军的骑兵也开始动了,将旗所在的中央区域稍缓,两翼的速度稍快,很快就形成了一个雁形阵的大致走势。

    雁形阵讲究的以左右两翼延展出去的兵力进行两翼包抄,步战、骑战,多有使用的,对此军官却不以为意。骑战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武勇,这支明军以步战闻名于世,可骑战却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骄人的战绩,更别说是碰上他们这支甘陕绿营的精锐了。

    战马狂奔,数百米的距离不过是转瞬之间,清军的骑兵迅速扑向李瑞鑫将旗所在的位置。可也就在冲杀一触即发不过几息之前的瞬间,明军的中军不光没有与其碰撞,反倒是飞速向两翼靠拢,整个雁形阵一分为二,变成了两支骑队将清军让了过去。而在交错的片刻,这些两翼继续向前狂奔的骑兵更是扭腰张弓,如此前清军那边向二者之间的清军骑队发起了射击。

    “该死,上当了!”

    第一次的交错,清军依仗着骑术、射术上的优势在那一阵的箭雨过后留下了明军十几个骑兵的性命,同时还射伤了一些,只是未有落马,依旧随着骑队而行。而这一次,清军意在冲杀,所以每个骑兵都将骑枪、马槊、马刀,亦或是其他趁手的肉搏兵器抄在了手上,反倒是只能硬挨着预谋的明军这一轮的射击。

    拈弓搭箭,一军之主将如寻常士卒般以骑弓射杀清军,几乎不用瞄准,李瑞鑫一箭射出,便将一个负责掩护侧翼的清军军官射杀当场。

    这个军官在策马奔驰之中被利箭洞穿了脖颈,双手尚未触碰到利箭便一头栽下了马,被后面的那些战马踩成了肉泥。而他的战马,突然间没了主人,缓缓减下了速度转头想要寻找,找到的却只是一具被踩的破破烂烂的尸首,只得在那里发出了有一阵没一阵的哀鸣。

    转瞬之间,明清两军的骑兵便交换了彼此间所在的方向,方位上也越来越靠近西面的玉琅溪。与刚刚的第一次交锋不同的是,操着骑战兵器的清军被早已准备好了骑弓的明军射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明军骑兵数量本就是两倍于清军,且分布于左右两翼,夹击之下,丢下了二十余骑却连一个杀伤都没有造成,恰好是反转了过来。

    “特么的,幸亏老子预估对了这群鞑子的战法,否则非吃亏不可。”

    李瑞鑫此来,骑兵营尽数而来,但是真正派来参加这第一战的却是并非皆是新兵。其中有两百骑是来自于他率领了近一年的义乌营,还有一百余骑陈文的卫队,剩下的也是骑兵营中的佼佼者,为的就是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来个不错的开门红以打击清军优势骑兵的嚣张气焰。只是他手中的骑兵说到底绝大多数还都是半路出家,便是再过勤加训练,面对这些常年与套寇、汉回义军甚至是大顺军余部交锋的甘陕绿营,却还是显得有些过于稚嫩。

    清军的骑兵已经掉过头来,明军那两支骑队也重新合二为一。李瑞鑫抄起单筒望远镜远远看向清军的骑队,以及那些正在半涉水、半沿着浮桥押运俘虏的清军,只是摆了摆手,身旁的掌旗手便用力的挥舞了一番将旗,大队的明军便开始在军官的带领下列出了一个一字长蛇般的横阵。

    “以多打少,多少年没有打过这种仗了,今天就让你们这些鞑子见识见识李老子是怎么砍人的!”

    大队的明军开始滚滚向前,扑向已经距离玉琅溪不远的清军骑队。清军带队的军官眼看着已经被明军诱到了这片区域,心头一片懊悔。

    那些押运俘获的清军可以不用掩护,了不得就放弃这些所得,再丢下一些尚未渡河的士卒向西奔逃,但是他的军队皆在玉琅溪以东,涉水便会成为靶子,而且最近也是最为适宜的涉水点就在那段浮桥的所在,现在逃过去只会是一场惨败;可如果直接向其他地方撤离,被人衔尾追杀,尤其是那支浙江明军的步兵在哪里还无从得知,十有**依旧无法逃出生天。

    “拼了!”

    此刻的清军,抛开已经阵亡的和那些负伤无法再战的,完好无损的以及那些轻伤员也有两百余骑,只在这军官一声令下,便策马冲向了明军的一字长蛇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