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劲头,包了一架飞机在德国各地转悠,还让纳粹党印了一百万份宣传画。八百万本小册子和一千二百万份党报特刊大造声势。

    还在竞选宣传中公开喊出了“独裁”、“反犹”、“撕毁《凡尔赛条约》”和“消灭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口号。

    这其实就是一种竞选的战术,不是为了选上总统,而是为了打出影响,擦亮招牌,让所有对现状不满的人都知道纳粹党有办法!

    至于总统大位,希特勒也知道选不上——因为施莱彻尔和赫斯曼不许!而且希特勒的观点太激进,虽然支持的人不少,但是愿意马上把国家交给他的人也不多(这个时空,1930年时德国的经济状况比历史上好多了)。

    但是鲁登道夫和施莱彻尔却被希特勒的一次次造势和宣传活动搞晕了。认为推出鲁登道夫和弗兰茨。冯。巴本的组合赢不了希特勒。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联袂出击,寻求连任。

    可是谁也没想到,当时看着好好的兴登堡总统到了1931年却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一时糊涂一时清楚。看这样子,是不大可能做完任期(到1937年)了。

    “上将阁下,总统如果不能履行职务,您可以依法继任。整个国防军都会坚定支持您的!”赫斯曼用安慰的语气对鲁登道夫说。历史上鲁登道夫仿佛就是1937年去世的,正好做完兴登堡剩下的总统任期。

    不过1937年的总统大选怎么办。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个位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希特勒手里面的!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到默默尔,

    从埃施到贝尔特。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亢的《德意志之歌》传来了,游行的人群正从总统府楼下的广场上通过。成千上万,全都举着火把。仿佛无数流动的光点汇成的一片火的河流,滔滔而去,不可阻挡。

    “还真是整齐啊,正在兵营里面训练的国防军多半比不过他们!”

    鲁登道夫发着感慨。施莱彻尔则有些忧虑地说:“我总是觉得这些人有点危险,希特勒或许会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把自己变成墨索里尼那样的人物吧?”

    “将来或许,不过目前他可没有那样的能耐!”

    赫斯曼抱着胳膊,望着眼前仿佛沸腾的城市,笑道:“大部分的人其实都呆在家里呢,他们只是看着纳粹党徒,什么都没有做罢了。

    不可否认,纳粹党很会鼓动和宣传,还会让人保持沉默……我们在1918年就没有干好这些事情!我们是脱离人民的,而纳粹党和一部分人民站在一起。他们能把这些人民都煽动起来,用他们的力量去让另外的人民闭嘴。不过离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还早……早着呢,我们德国人可没有俄国人那么好糊弄。他们先得解决德国眼前面临的经济问题,然后再彻底撕碎《凡尔赛条约》,把德意志民族真正统一起来。”

    历史上纳粹党真的做成了不少事情。世界大战爆发前6年希特勒的政府把“计划经济”和“私有制”结合得很好,将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运用到了极致——后世有人说他是“借外债”增长,其实希特勒的政权是靠印钞票搞投资、剥夺犹太人和强制“卡特尔化”等方法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

    而且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相当不错的同时,希特勒还奇迹般的完成了德意志的基本统一。在夺取被波兰占领的土地之前,希特勒是用和平手段让德国大举扩张。做到了历史上第二帝国用武力都没有做成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奇迹,才让希特勒建立起了巨大的威望。不过真正让他成为神的,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势如破竹。

    “如果我们想限制希特勒,那么就不能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赫斯曼早就有了谋划——他谋划这事儿已经有十来年了,早就算计好了。

    赫斯曼吸了口气:“该死的《凡尔赛条约》是我们的!我们军队自己来撕……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了,恢复义务兵役制就是撕碎《凡尔赛条约》的开始!至于希特勒总理……他是民选总理,又是社会主义者,应该去做点让英法放心的事情。”

    ……

    “什么?做些让英法放心的事情?”

    威廉街的总理府内,兴奋的表情在希特勒的面孔上怎么也掩饰不住,曾经属于俾斯麦的宝座,现在归了他这个曾经的维也纳流浪汉。

    他肯定一夜未眠,接见来访的副总参谋长赫斯曼中将的时候,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不过精神却仍旧亢奋不已。

    “国防军想充当恶人,让政府做好人?”

    希特勒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赫斯曼的意思。法国人在国联控告德国的闹剧还没了呢,虽然告不出什么结果,但是现在也不是和法国人闹翻的时候。

    所以必须要有人出来修补关系。恶人国防军已经做了,希特勒当然只能做个好人了。

    希特勒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用已经平静下来的语气说:“当然!这是身为总理的使命。德国目前的状况,还不足以和英法闹翻。是的有人去缓和,有人负责撕毁万恶的《凡尔赛条约》。不过……”

    他顿了下,仿佛非常为难。不过赫斯曼知道希特勒在装,白里安的控告应着寥寥。连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都没有什么反应——这位是工人党的首相,领导者一个国民联合政府,正忙着拯救崩溃中的英国经济。如果制裁德国对英国经济好处,麦克唐纳是没有兴趣接手这个烫山芋的。

    因此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现在也在找台阶下呢。而一个人民选举出来的合法政府,是不是可以成为法国的台阶呢?

    不过现在希特勒已经是德国总理了!不再是那个在野的小党领袖,自然不能被军方的副总参谋长指挥着做事了。

    “路德维希,你现在是怎么看待犹太人问题?”希特勒话锋一转,提及了犹太人问题。

    犹太人在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不受欢迎——这不是德国人发明的,而是从罗马帝国时代就遗留下来的传统。至于原因,恐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既有宗教方面的,又有经济方面的,还有很多和犹太人有关的阴谋论。

    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本来是少有的几个不大排犹的欧洲国家之一,但是到了魏玛共和国,犹太人已经变成不受欢迎的存在。特别是上一次超级通胀之后,许多倾家荡产的德国人突然发现他们身边富有的犹太人似乎有点多了!

    那场让“所有人”都变穷的灾难,不仅没有波及到犹太人,而且还让许多犹太人变成了富豪。(未完待续。)

第175章 排犹

    “这些犹太人都是蛀虫,是叛徒,我们德意志人全心全意想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可是他们呢?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出卖了德国,他们是十一月罪人,他们从我们德国人的口袋里偷钱,偷了很多钱……”

    “阿道夫,这是你爱吃的蔬菜色拉,我亲手为你做的。”

    “谢谢您,夫人。”

    “奥德雅,我们的谈话并不是针对你的……”

    “不,不,不,没有关系……真的没有什么,你们都是政治家嘛,政治上的需要而已。”

    “对,对,对,这都是政治上的需要!夫人,谢谢您的理解。”

    “哦,我当然理解,实际上我也不喜欢那些蛀虫,他们把整个世界都搞坏了。”

    奥德雅,就是赫斯曼的继母,今年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犹太女人。她冲希特勒礼貌笑了一下,就离开了餐厅去厨房收拾东西了。

    赫斯曼是半个小时前,和希特勒还有已经调离情报局,还有改任陆军政策会秘书长的罗森堡一起回到夏洛腾堡区家中的。

    这时,身为祖国人民党的国会议员的老赫斯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书(老赫斯曼没有在柏林买房,就住在赫斯曼家)。奥德雅则陪着克洛伊打牌消磨时间。

    知道总理大驾光临,老赫斯曼就吩咐奥德雅去弄点儿夜宵,自己则和儿子、希特勒总理还有罗森堡一起说犹太人的坏话——老赫斯曼和如今的大部分德意志人一样,也将两次经济危机的责任推给了犹太人。因此非常讨厌犹太资本家,但是他和奥德雅这个犹太女人的感情却非常好……而且,奥德雅自己虽然是犹太血统(她早就跟丈夫一起信基督教路德宗了),但她却和丈夫一样不喜欢犹太资本家。

    如果赫斯曼刚刚穿越,一定会对奥德雅这个“反犹”的犹太人感到震惊的。但是他现在早就融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社会了。自然知道这个时代的欧洲犹太人其实是一盘散沙。和后世以色列的犹太人完全两回事儿,犹太复国主义或是犹太民族主义什么的,在犹太人中的市场并不是很大。

    而且犹太人也分三六九等,高等犹太人照样歧视低等犹太人,而赫斯曼的后妈奥德雅就是犹太人中的低等人。她的祖先本是波兰犹太农民,后来被“瓜分”成德国犹太农民的。和德国西部那些犹太商人、律师、医生和大学教授完全是两个阶级。谁也不会把对方当成自己人。

    顺便一提,这些正宗的德国犹太人才是犹太人世界中的最高等级(后世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不仅在德国很有地位,不少移民去了美国和英国的“德裔”犹太人也都混得风生水起,行成了一个在国际金融行业很有影响力的圈子。

    赫斯曼在1923年后,就让史塔西的特务调查过“夺取德国货币发行权”的幕后黑手,最后追查到不少犹太金融巨头和他们的代理人。

    不过也就只能查到了皮毛,想要深入下去是不可能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犹太人在打击德国的货币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另外,在1923年的大通胀中获利的公司或个人(其实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家族也获利丰厚)中。就有相当部分是犹太人,特别是欧洲的犹太银行家在这场危机中获利丰厚。

    而现在的大萧条在美国是怎么引起的不好说,在德国这里,绝对和犹太资本的抽离大有关系——这些犹太资本未必就和操纵英美金融业的大鳄有关,就是低买高卖的投机行为,德国本土的资本家也会这么干。但是德国资本家的国家属性还是比较强的,获利之后不会一走了之,而犹太资本很有可能就再也不回德国了。

    因此。在德国即将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前,对犹太投机资本进行打击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刺激政策很有可能成为犹太金融资本的一场盛宴。

    不过,希特勒的排犹扩大化却是比较有害的。因为在欧洲不仅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犹太金融大鳄,还有奥德雅娘家那样的普通犹太人,还有爱因斯坦这样的犹太科学家。

    当然,爱因斯坦和大部分犹太科学家不一样,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家,而且不忠于他的德意志祖国。

    所以赫斯曼已经向卡纳里斯下达了绑架爱因斯坦回德国的命令。如果绑架失败,就要将之刺杀——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执行!

    ……

    “总理先生,我理解你的排犹主张,实际上在如今的德国。一定程度上的排犹是必要的。”

    在奥德雅这个犹太人离开后,赫斯曼又开始和希特勒讨论排犹了。

    “不过我们不能不加区别地排犹!”赫斯曼说,“你不会想把我的继母赶出德国吧?”

    “不,当然不会。”希特勒仿佛听到个笑话,大笑起来,“目前并没有打算把犹太人赶走啊,只是要对他们进行限制……而且,我计划制定一部《种族法》,根据这部法律,对德意志帝国有贡献的犹太人或是别的什么人,是可以被授予荣誉雅利安人身份的。这样他们就不是犹太人而是雅利安人了。像奥德雅这样的犹太人,当然是荣誉雅利安人。”

    “是应该这样!”老赫斯曼附和道,“在军队里面其实也是有犹太士兵的,有些还非常勇敢,为帝国献出了生命!远远比奥西茨基那个坏蛋要好!”

    老赫斯曼说的是卡尔。冯。奥西茨基。是个脑子进水的记者和德奸!参加了个名叫“德国和平协会”的组织,还担任了一本名为《世界舞台》的“和平杂志”总编辑——这个杂志的前任总编辑叫齐格菲。雅各布森,被赫斯曼的特务制造了个事故弄死了。

    可是这位奥西茨基却更加讨厌,在杂志上写文章揭露了德国秘密重整军备的事情。被抓进监狱关了一阵子,放出来后还不老实,前阵子组织抗议德国恢复义务兵役制,现在又在报纸上攻击希特勒是无赖。

    所以希特勒很想把这个家再关起来或是弄死,可是现在德国秘密警察(军情局和史塔西)不归他管,赫斯曼和国防军也不会允许希特勒掌握一个无法无天的秘密警察部门。

    因此希特勒就只能和赫斯曼打商量,要么干脆让冲锋队(还没开始整编)去动手杀人……但是那样影响不好,所以那个德奸现在还逍遥法外。

    “奥西茨基是个罪犯,他背叛了德国,”希特勒有些恼火地说,“一定会找到证据抓他的!”

    史塔西办案一般也要讲证据,这个组织和契卡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但是很多犹太人对德意志所做的事情,在表面上是合法的!”希特勒挥了挥拳头,“同样的事情,美国人、英国人,甚至德国人自己也在干!我们必须要阻止这种投机行为,因此就要有个用来立规矩的牺牲品和攻击的靶子,然后才能贯彻我们的各项政策!”

    希特勒现在已经把话挑明了,必须先立威,那些资本家才会知道害怕,这样才会比较听话。同时,没收来的犹太资本既可以用来笼络德国资本家,也可以拿来做投资的本钱。

    “打击犹太资本没有问题,”赫斯曼点点头,“但是绝不能将打击范围扩展到所有的犹太人,比如医生、教师、科学家……那样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

    他顿了下,“而且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去打击犹太资本。比如我们可以把1923年的大通胀和现在的大萧条,都说成是犹太国际金融资本剥夺德国和欧洲各国财富的一场货币战争!如果德国和欧洲各国想要从危机中站起来,就必须对犹太国际金融资本进行限制和反剥夺。一国的金融不能无限制开放,更不能把发钞权交予他人。”

    希特勒想了想,“难道只能打击犹太银行家吗?”

    “首先,我们要禁止犹太人在德国从事和金融相关的行业,”赫斯曼说,“哪怕是荣誉雅利安人都不行!要对犹太金融资本进行冻结,防止资金抽离德国;其次,对犹太人从事进出口业务也要严格控制,最好能迫使他们退出;第三,对犹太人投资控股的大型公司进行审查,确保它们和犹太国际金融资本没有关系,同样以迫使退出为最佳选择;第四,要限制犹太人在政府机关和军队中任职,除非他们获得了荣誉雅利安人的身份……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应该有专门机构可以授予该身份;第五,我们应该鼓励在德国生活的犹太人去申请荣誉雅利安人;第六,我们要研究对欧洲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

    “最终解决?”希特勒一愣,“怎么解决?”

    用毒气毒死吗?当然不是啦!

    赫斯曼笑道:“以色列!犹太人应该有自己的国家,这样他们就能选择融入所在国或者去自己的国家。而这个犹太人的国,只能是以色列,他们祖先的家园。”(未完待续。)

第176章 大萧条背后的阴谋

    “……我承认,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德国境内,对于某些犹太人的打压,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不符合平等、自由和博爱这些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但是我们这么做却是完全必要的——对于一些被无辜波及的犹太人我表示非常遗憾,但这并不说明对国际犹太金融资本的打击是不对的!

    相反,打击他们,不让他们在欧洲、在世界上为所欲为,正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包括大多数犹太人在内的人类的利益。正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用劳动去创造财富并且享用他们创造的财富。我们现在就必须同制造了20年代初的大通胀和20年代末的大萧条的犹太金融资本做坚决的斗争。

    如果我们现在不限制和打压那些试图夺取世界货币控制权的犹太金融大鳄,那么我们这一代欧洲人就将是最后一代拥有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欧洲人。而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变成控制着世界货币发行权的犹太金融大鳄们的奴隶——成为他们所发行的没有任何保证的美元纸币的奴隶!

    这并不是在耸人听闻,而是有相当多的证据和合乎逻辑的推测可以证明的事情。有谁如果对此存有疑问,那么就请告诉我:钱去哪儿了?世界上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在1926年、1927年和1928年的时候,这个世界并不缺钱——当然不是人人都有钱,但是总体上是不缺钱的。美国的经济是那样的繁荣,股票市场的表现是那样的出色,他们的总统和商务部长、财政部长都信誓旦旦保证繁荣是有基础的,是可以持续的。

    但是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钱都去哪儿了?胡佛总统刚刚谴责了我们德国国会通过《限犹法案》(这个时空当然没有将立法权授予纳粹政府的授权法案了)。认为那是令人恶心的行为,是对自由和民主的玷污——好吧,我也不说什么《排华法案》了,我只想知道你们美国人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钱去哪儿了?总统先生当然知道,但是他不会诚实回答的。因为答案就是控制美国金融的犹太财团把钱都收进了银行系统——用金融的术语说,就是收紧银根。说的通俗一些。就是犹太人控制的银行或许还有美国联邦储备局把钱都藏起来了。

    是的,目前的大萧条就是他们制造用这种办法的!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们为什么要和全人类过不去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让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种和黄金脱钩的世界货币。

    一个主权国家发行的不可兑付纸币,将会成为世界的储备货币!这在大萧条以前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世界上并不缺乏现金。如果美国放弃金本位,资金就会流回欧洲。美元就会永远失去成为世界货币的机会。

    但是现在,全世界都没有钱了!对于现金的饥渴笼罩着全世界,纸币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为了获取一点贸易顺差以改善国内的就业,各国已经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最后放弃金本位,就显得顺理成章,而且也不会动摇美元已经获得的世界货币地位!

    这就是国际犹太金融集团制造大萧条的主要目的!

    因为发行美元的机构,是被犹太金融资本完全掌控的!一旦美元和黄金脱钩,犹太金融资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行这种纸币,从而成为世界真正的主人,可以随意剥夺人类的财富……

    这就是我们德国陆军政策会对大萧条原因的看法!

    现在我们将这种看法公诸于众,就是为了让全人类知道。谁在剥夺他们的财富并且还准备世世代代剥夺下去,知道谁才是人类的敌人——并不是全部的犹太人。仅仅是一小撮犹太金融权贵!他们同样也是大部分犹太人的敌人。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国会会在1931年4月通过《限制犹太人法案》的全部原因。

    当然,犹太金融权贵的代理人,那位曾经让数百万俄国人免于饿死,现在却眼睁睁看着无数美国人在食物严重过剩的时代挨饿的美国总统胡佛先生,很快会跳出来指责和反驳,并且要求我们拿出足够过硬的证据。

    不错。我们没有足够过硬的证据!金融权贵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罪犯,而且我们德国陆军在美国也没有司法行政的权力。

    但是我们陆军政策会基于目前所掌握的许多证据的推测,肯定会在下一位美国总统上台后被全部证实——作为灾难制造者,胡佛总统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他会在连任竞选中被犹太金融权贵抛弃。这是肯定的。

    而下一位美国总统——我不知道他是谁,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什么事情都不是他决定的——将会实行所谓的“新政”,首先他会放弃所谓的自由经济原则整顿美国的银行业,以加强犹太资本对美国银行的掌控;然后他将放弃金本位,会开动印钞机制造出数以十亿计的美元以刺激经济;之后还会用印出来的美元大兴土木以刺激美国的就业……

    最后,一个被犹太金融权贵用美元控制的美国会很快恢复元气,如果我们欧洲再不团结,那么欧洲人成为奴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以上摘自德国陆军政策会主席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伯爵中将的著作《大萧条——犹太金融权贵的阴谋》。

    ……

    “中将,您在妖魔化美国的犹太银行家。虽然这些银行家大多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们没有控制美国的力量,他们做不了这样的恶行!您在用并不存在的恶,替德国正在实行的战争政策辩护!”

    “中将,据我所知,在美国的银行界,德裔和犹太裔的影响力不相上下,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是德国人制造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呢?”

    在伦敦最豪华的朗廷酒店最豪华套房内,赫斯曼正和两个全世界都知名的犹太人在进行一场友好的谈话。现在说话的是查理。卓别林——他是为了电影《城市之光》在英国上映而回到家乡伦敦的。

    和卓别林一起从美国返回的还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塔西的特务行动小组已经秘密抵达了英国,准备在伦敦对爱因斯坦下手。绑架,或是杀掉爱因斯坦。

    不过赫斯曼还是决定给这位大科学家最后一次自己返回德国的机会——他对德国乃至欧洲科学界的犹太人是有指标意义的。如果爱因斯坦肯留在德国,那么欧洲犹太科学家前往美国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赫斯曼就借着前往英国参加军备控制谈判(军控谈判是因为德国恢复义务兵役制而起的,英国关心的主要是海军军备,所以赫斯曼在伦敦的工作并不繁忙)的机会,带着妻子克洛伊一起拜访了住在朗廷酒店的爱因斯坦和卓别林,并且送上了两本他所写的《大萧条——犹太金融权贵的阴谋》。

    在看了赫斯曼写的这本书后,爱因斯坦和卓别林都提出了异议——实际上这本书在德国出版之后,立即遭到了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一致批评。

    批判和嘲笑赫斯曼中将和德国陆军政策研究会的文章,在一段时间里充斥欧洲主要报刊。直到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实行了赫斯曼所预测的,同时被欧洲主流经济学家们嘲讽为不切实际的“自杀性政策”……

    “美国的德裔银行家肯定参与制造了大萧条的阴谋,”赫斯曼看着爱因斯坦和卓别林,沉吟了一会儿,说,“但是犹太金融权贵也参与了阴谋。并不能因为有其他民族的金融权贵的恶行,而否定犹太金融权贵的责任。而我们反对的也不仅仅是犹太金融权贵,而是美元霸权和让美元称霸世界,让金融权贵可以肆无忌惮掠夺劳动人民的经济制度。而《凡尔赛条约》,实际上就是这些金融权贵制造出来打击欧洲和扶植美国的工具!”

    “可是据我所知,美国并没有在这个条约上签字。”爱因斯坦反驳道。

    “但是谁都知道,没有美国,就不会有《凡尔赛条约》!没有《凡尔赛条约》,就不会有后来的超级通货膨胀和让德国失去货币主权的《凯恩斯计划》。”

    赫斯曼语气温和地指出,“而现在,连《凯恩斯计划》都无法实行,所以撕毁《凡尔赛条约》是让7000万人民,也包括大部分德国犹太人免于贫困和饥饿的唯一方法。”

    “中将,您的意思是只有准备打仗和迫害犹太人才能拯救德国?”

    爱因斯坦再次反驳。他是个相信和平民主的犹太人——不过他却支持犹太复国主义,阿拉伯人活该失去家园给犹太人腾地方!

    “所有的国家都在准备打仗,美国也不例外,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美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陆军。”

    赫斯曼依旧面带微笑,他说:“而德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不允许拥有可以自卫的军队,所以引发了鲁尔危机,造成了马克的超级通胀。如果我们想要在马克和英镑脱钩的情况下重建货币信用,就必须有自卫的力量。至于犹太人……他们是一个优秀民族,应该拥有自己的国家,但是不应该让他们中的极少数人去主宰世界的命运!”(未完待续。)

第177章 临时以色列国

    “爱因斯坦先生,我知道您在精神上是一个以色列人!”

    朗廷酒店中的谈话还在继续,赫斯曼和爱因斯坦似乎有些话不投机。可是赫斯曼却丝毫没有离开朗廷酒店的意思,因为他自信还有一张可以打动爱因斯坦的王牌。

    他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位大物理学家虽然出生在德国,历史上还先后加入了瑞士和美国国籍。但是他真正热爱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犹太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存在于世间还是犹太民族的心目当中。

    而在欧洲和美国,如爱因斯坦这样犹太人也是很有一些的——目前世界上的犹太人大致上分成四类:

    一是自认为是所在国的人民,大多数的德国犹太人都自认为是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9万多名犹太人参加了德**队,为德意志而战。其中1。2万人战死,3。5万人在战争中负伤——在英国和法国,情况也差不多,那里大部分的犹太人都自认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二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爱因斯坦和他的好朋友英国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历史上以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无论他们持有哪个国家的护照,他们心目中的祖国都是犹太国家。

    三是犹太豪门,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雷曼家族、高盛家族、维根斯坦家族、门德尔松家族、布莱切瑞德家族和施莱辛格家族这样的犹太世家。

    这些家族大部分从事金融业,在英美法德奥等国的银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就是些黑良心的金融寡头,其实也不是只有犹太人才有金融寡头,其他民族一样存在这样的角色。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和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多次金融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