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五角大楼还制定了一个“爱国者”计划,从美国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中招募狂热的美利坚自由战士,同时设计生产了大航程的“爱国者”轰炸机(b…29的一个子系列),用来执行有去无回的爱国者任务向欧洲的大城市投放炭疽孢子炸弹和鼠疫细菌弹。
但是这个疯狂的作战计划是不能轻易启动的,因为美国的敌人拥有杀伤力更大的原子武器!
“即便不使用炭疽孢子炸弹和鼠疫细菌弹,我们也不怕德国人的沙林毒气弹……”华莱士的话说了一半,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
敲门的是一个白宫的高级秘书,他在众人焦虑的目光注视下快步走到总统身边,俯在他耳边低声说:“副总统先生的电话……他请您立即接听。”
这几乎是命令的口吻,但是杜鲁门却不敢不听,因为他知道肯尼迪现在已经和德国人建立了秘密的联络!
“我要离开一会儿。”杜鲁门站起身,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开,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又把秘书打发出去,自己一个人提起一架红色的热线电话。
“约瑟夫在吗?”总统问。
“总统先生,”肯尼迪的声音从电话听筒中传出了。“收到一个可靠的坏消息……”副总统的声音在颤抖,“德国人要投放原子弹了!这是非常可靠的消息,消息来源……”
“什么?”杜鲁门倒吸了口凉气儿,打断了肯尼迪的话,“它们……它们要炸纽约还是波士顿?”
“不……不是大城市,是在纽芬兰岛上使用。这是一个警告,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的条件,下一个目标将是纽约!”
第1261 原子弹 十八 第1262 原子弹 十九
“什么?德国人要投放原子弹了?”
由于罗斯福总统在去世前曾经在国会作证时提到了许多德国原子弹的信息,因此英(加拿大)美军方高层中对原子弹的了解其实超过了他们的德国同僚。如弗雷泽海军中将这个级别的高级军官,大多听过关于原子弹的种种“谣言”,也知道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炸弹,一枚原子弹就可以产生相当于10000…20000吨高爆炸药的爆炸威力。
“柯林斯中将的电报上真是这么说的?”弗雷泽的脸色阴沉而凝重,纽芬兰岛上的胜利眼看就要到手了,德国人却要使用他们最可怕的秘密武器了……
“是的。”库克上校的级别比弗雷泽低,但是也听过几耳朵原子弹的消息,不过了解的情况没有弗雷泽多,因此压低声音问:“中将,我听说这个什么原子弹,只要一枚就能摧毁纽约那么大的城市?”
“没有的事儿,”弗雷泽摇摇头,冷笑道,“科学家们早就用公式计算过,破坏范围不过在10平方公里上下,根本摧毁不了纽约……如果要扔在纽芬兰岛,估计能炸掉小半个丘吉尔海军要塞吧。”
五角大楼和英国(加拿大)帝国参谋部早就组织专家研究过德国在纽芬兰岛战场上使用原子弹的事儿。
经过专家研究,认为最有可能挨炸的就是丘吉尔海军要塞。不过在修建丘吉尔海军要塞的时候,美国人和英国人已经知道德国人在研究原子弹了。所以早就有了防备要塞4座双联装406mm炮塔互相之间的间隔很远,超过了3公里,而且炮塔周围还有高大的土堆遮挡。除非原子弹在附近爆炸,否则不大可能摧毁炮塔。
另外,要塞的其它岸炮阵地也摆得非常分散,而且都有坚固的工事保护。
至于要塞的核心部分更是在十几米深的地下,具体位置还严格保密,不大可能被从高空落下的原子弹直接命中。
除了丘吉尔海军要塞之外,纽芬兰岛的海滩附近的海面也有可能遭到原子弹的攻击这就是海啸弹的思路。德国人可能利用原子弹制造出巨大的拍岸浪去摧毁纽芬兰岛沿岸的美军防御阵地,为登陆行动扫清障碍。
而这种战术对纽芬兰岛的威胁并不很大,因为纽芬兰岛上的主要地形是台地高原,岛屿的平均海拔高达300米,高出海平面的几十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到处都是,根本不可能被拍岸浪摧毁。
不过对于正指挥舰队在康塞普申湾内的弗雷泽而言,落在海水里面的原子弹才是他需要担心的其实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康塞普申湾有几百平方公里,原子弹的威力能波及到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而且,英国皇家海军纽芬兰舰队早就制定好了相应的计划,称之为“海龟方案”,实际上就是将海湾中的舰队分散隐蔽,远离有可能成为德军登陆地点的海滩。
“执行海龟2号方案,”弗雷泽不敢怠慢,马上下达命令,“驱逐舰编队撤到贝尔岛背后躲避,所有的鱼雷艇和潜艇立即分散。
另外,驱逐舰编队准备好烟雾弹……咱们也得防着德国人的反舰导弹。那才是真正的大威胁!”
“遵命,中将。”
……
“中校,康塞普申湾上空8000米高度以上没有发现任何敌机。”
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尤苏波夫…赫斯曼中校在1945年4月29日中午的时候,正乘坐着一架刚刚投入使用的bv138e…3型水上预警飞机,盘旋在康塞普申湾外海5000米的空中。
这架水上预警飞机是bv138e的最新型号,用来安装雷达的机首部经过重新设计,看上去仿佛有个突出的大鼻子(类似后世的运8预警机),因此具有了更加良好的向上探测能力。所以在5000米高度的这架bv138e…3最高可以“看”到13000米以上的目标,足够让小赫斯曼指挥极高空的me262t喷气式战斗机作战了。
不过现在的美国人的战斗机也学聪明了,一旦me262喷气式战斗机成群结队出现,它们就立即降低高度躲到5000米以下的空域去了,所以小赫斯曼高明的空战指挥手段根本得不到发挥。
“5000米以下呢?有敌机吗?”小赫斯曼又问。
“5000米以下空域中有很多敌机,正在和咱们的福克飞机交战呢。”水上预警机上的电子官向小赫斯曼报告。
正在5000米以下空域和美军、英军(加拿大)的战斗机纠缠的都是从航母上起飞的福克636型战斗机。它们原本是来纽芬兰岛支援地面作战的,没想到却遇上了数百架f4u、f6f、f7f和p51的纠缠,结果空中支援任务没有办法执行,还和数量占优势的敌机打成了一团。
激烈的空战已经持续了1个多小时,却因为美国战机的数量太多,而没有分出胜负。空中到处都是拖着白色尾气上下翻飞的活塞式战斗机,不时还有飞机拖着火光和黑烟盘旋着往下坠落。
不过随着小赫斯曼指挥的喷气式飞机抵达战场,空中的胶着的战局立即就会改变。
“中校,电子眼81号刚刚发来电报:雷霆已经靠近纽芬兰岛。”这时小赫斯曼手下的通讯官这个时候也向他大声报告。
“好的,知道了。”小赫斯曼实际上不知道“雷霆”机群是干什么的?他这个级别的军官,是根本没有资格接触到那种程度的机密的。
不过他在出发前得到的计划规定,一旦“雷霆”机群抵达,他就必须要服从“雷霆”机群的指挥机电子眼81号的指挥。
“是鲁道夫吗?我是电子眼81号的赫尔穆特。伦特。”机载电台中很快响起了赫尔穆特。伦特的声音,伦特上校曾经是小赫斯曼在卡尔斯鲁厄空军士官学校的老师,和小赫斯曼是很熟悉的。
“伦特上校,我们用暗语交谈行吗?”小赫斯曼是前线空中指挥官,警惕性是很高的。
“好吧,好吧,”电台的扬声器中传来了伦特上校的声音,“用暗语,小鹰1号,我是电子眼81号,现在由我指挥。”
“遵命。”小赫斯曼回答道,“电子眼81号,请下命令吧。”
“所有的喷火鹰都维持10层楼高度。”
“10层高度吗?”
“是的,然后风鹰也会向上到达7层楼。”伦特上校说,“你也升到7层楼。另外,所有的风鹰从现在开始都归你指挥。你的任务就是负责海盗湾的空优,必须保证7层楼以上的清洁。明白了吗?”
“海盗湾”就是康塞普申湾,“喷火鹰”是指me262t喷气式战斗机,风鹰则是福克636战斗机。“7层楼以上”则是指7000米以上的高空。
伦特上校的命令就是让小赫斯曼指挥从所有从航母上起飞的福克636和me262战斗机,控制康塞普申湾上空7000米以上的空域,肃清那里的盟军战机,为原子弹投放机群的进入创造条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的连场空战已经打出了me262高空杀手的威名?反正当小赫斯曼指挥的几百架me262和福克636冲到康塞普申湾上空7000米以上空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一架美国战斗机敢来一较高下。
纽芬兰岛时间,1945年4月29日中午12点45分,小赫斯曼向负责指挥整个原子弹投放行动的伦特上校报告道:“电子眼81号,我是小鹰1号,制空任务已经完成。”
“好!”伦特上校又问自己身边的电子官,“进入康塞普申湾的通道是否畅通?”
伦特上校的指挥机也是一架me264h型雷达预警机,现在就护卫在负责投放和操纵原子弹的两架me264k型轰炸机右后方6000米开外,高度则达到了12000米。
此外还有另一架me264h跟在两架me264k型轰炸机左后方6000米开外,高度也是12000米。
两架me264h飞机上的大功率s波段雷达可以清晰侦测到两架me264k型轰炸机周围几十公里内的敌方和己方飞机。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天气中,基本上不可能有敌机偷偷溜过两架me264h的侦测靠近两架me264k,即使有个把漏网之机,16架担任护航任务的he219g也不是吃素的,绝对可以把它们击落。
“长官,进入海湾的通道畅通无阻!”
“好!”伦特点点头,拿起通话器说:“电子眼82号,前方情况如何?”
“长官,前方是真空状态,”电子眼82号(另一架me264h)上的空战指挥官用暗语回答,“没有发现一粒灰尘。”
“全体注意!”伦特上校大声命令,“我是电子眼81号,现在我命令,进入海盗湾,高度11层楼。雷霆1号,雷霆2号,准备投弹。”
第1262章原子弹十九
纽芬兰岛,格雷斯港机场。随着坦克马达轰鸣声的渐渐远去和枪声、炮声的逐渐稀疏,守在堑壕和火力据点中的德军伞兵们才长长吐了口气。
格雷斯港机场暂时还在德军手中,只不过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美军的进攻会不会要了这些纳粹超人的性命。
勃兰特上尉现在还完好无损的活着,他的排在上一次美军攻击被击退后,就只剩下15个还能坚持战斗的官兵,其中还包括一个枪法糟糕透顶的法国人密特朗。
不过勃兰特还是给密特朗找到了一个挺合适的岗位让他做了狙击手助手。实际上就是给勃兰特本人当助手,因为手下的战士只剩下一个班的人数,所以勃兰特也不去亲自指挥他们了。而是将其中的13人缩编成一个班,据守住一个班级反坦克火力点,使用一支28日才被空投下来的88mm“洋娃娃”反坦克火箭筒和“铁拳”200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去对付冲进机场的美国坦克。
勃兰特自己则和密特朗组成一个狙击小组,负责用精准的射击支援那个班级火力点的作战。
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勃兰特的fg42伞兵步枪又夺取了6名美利坚自由战士的生命。而他手底下的战士们也干得不错,击毁了3台美国坦克,其中还有1台是m26型。
不过进攻的美军之所以撤退并不是因为勃兰特和其他德国伞兵的英勇作战。实际上他们这些只有“轻型装备”的伞兵在和美国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作战的时候,打得是非常吃力的。苦战到29日中午的时候,守在格雷斯港机场的德国伞兵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美国人只要再稍微拿出点决心,就能打下机场了。可就在他们眼看就能得手的时候,却不知为什么突然撤退了。
而正在有一口没一口吸着香烟的勃兰特非常清楚,如果机场再得不到增援,下一次美国人的进攻就会得手!而自己到时候就会成为俘虏或者……为了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事业而壮烈牺牲!
作为一个反法西斯反纳粹的社会党人,这种死法真是太讽刺了。
就在勃兰特感到无比郁闷的时候,一个第101空突击营营部的传令兵突然飞奔到了他所在的弹坑旁,大声嚷嚷道:“少尉,施瓦辛格中校命令穿戴好全部护具,全体进入掩体。”
“什么?”勃兰特愣了愣,“你说什么?”
“穿戴好全部护具,全体进入掩体,这是中校的命令!”
“命令?好吧……我得服从啊!”勃兰特摇摇头,把手里的香烟一丢,扶着fg42伞兵步枪摇摇晃晃站了起来,然后冲着正在发呆的密特朗招了下手,“法国人,我们回据点去。”
“哦。”密特朗有些麻木的应了一声,也跟着站了起来,魂不守舍地跟着勃兰特一起往不远处的反坦克据点走去。
与此同时,在刚刚易手的格雷斯港内,美国陆军第16装甲师师长罗斯少将也正在安排自己的部下躲避可能发生的原子弹袭击他是在10分钟前才从20军军部得到原子弹要来的消息的。
不过他却不大担心什么原子弹……即便那个炸弹有相当于2万吨高爆炸药的威力,也只能用来对付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纽芬兰岛这种地方有啥用?一个11万几千平方公里的大荒岛怕什么原子弹啊?
至于把原子弹扔海里制造拍岸浪,他也不担心。虽然格雷斯港在海岸边上,但是这个港口的海拔也不是很低,只有靠近码头的地方容易灌水,别的地方都挺高的,除非德国人把原子弹扔在格雷斯港附近,否则根本不用怕。
所以罗斯少将拒绝了沃克中将提出的将兵力撤出格雷斯港的建议虽然夺取这个港口的过程轻松得出人意料(其实是德军主动放弃的,现在港口外围的大部分高地还在德军手中),但是罗斯少将还是不愿意再试一次了。
因此他只是将部队挪到了地势稍高的阵地上面,或者干脆占据看上去比较坚固可以抵御拍岸浪的房屋。至于罗斯少将本人,则把司令部搬到了一个鱼雷艇大队指挥部里面。还特意占了个靠窗的位子,就是要亲眼看看原子弹爆炸是什么样子的?
“少将,这样可以吗?”
罗斯少将听见有人和他说话,回头瞧了眼,原来是他的一个副官架好了一台摄影机。他不仅要亲眼看看原子弹爆炸,而且还想用胶片记录下来,送回美国给杜鲁门大总统也开开眼。
“嗯,可以了,就这样。”罗斯少将点点头,心说:不就是原子弹吗?有啥好怕的?
罗斯少将不怕原子弹,但是丘吉尔要塞里面的纽芬兰岛地面部队总指挥柯林斯少将却是怕得很。因为他觉得原子弹就是来炸他的,十有**就会落在丘吉尔要塞上面。整个纽芬兰岛就是这个要塞最关键,不炸要塞炸什么?
虽然要塞非常坚固,但那毕竟是原子弹啊!据守一枚炸弹就有2万吨炸药的当量!
所以一得到原子弹要来的消息,柯林斯少将立即就带着自己的司令部转移,离开了要塞跑到靠近贝尔岛的概念湾海军基地概念湾是纽芬兰岛上少有的“低地”,海滩很长,还有许多港湾可以停靠轻型舰艇,因此是英国皇家海军纽芬兰舰队的重要基地。
而且这个港湾正好有贝尔岛和其他两个小岛的遮挡,又在康塞普申湾深处。因此不怕敌方的登陆,也不怕原子弹炸出的拍岸浪。
此外,在概念湾这里早就有了一个预备指挥部,就是给丘吉尔要塞遭到摧毁后给纽芬兰岛地面部队司令部使用的。现在正好提前启用,作为柯林斯中将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
“长官,丘吉尔要塞的雷达站报告,在康塞普申湾入口以东约30海里处发现大规模的德军舰队。”
“长官,纽芬兰岛防空指挥部报告,约有300架德军战机正在康塞普申湾上空7000米…12000米高度盘旋。”
“长官,弗雷泽中将报告,他的舰队已经完成了疏散,现在不怕原子弹了。”
不怕原子弹?柯林斯中将站在一个可以眺望到康塞普申湾的堡垒观察口前,望着海对面的贝尔岛,心想:如果真的能不怕就好了……
……
“长官,雷霆1号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请求安装引信。”
此时此刻,负责投放原子弹的me264k型轰炸机已经到了康塞普申湾入口处,在11000米的高空盘旋。
“同意安装引信,并且进行最后一次检测。”伦特上校下达了命令。
因为原子弹会被丢进海里面,所以将会安装上定深和定时两套引信。只要有一套引信启动,原子弹就会被引爆。而为了安全起见,引信必须在投放前安装。
安装好了引信之后就是最后一次检测,主要是检测原子弹尾部的指示灯和遥控装置是否完好。这枚用于实战的海森堡装置3号实际上是一枚遥控制导炸弹。可以通过尾翼的摇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炸弹落点。
另外,原子弹尾部的降落伞包也是检查的重点为了防止原子弹落水时因为和水面猛烈碰撞损害引爆装置(按照设计引信可以承受这样的碰撞),原子弹会在降落到1000米高度时打开尾部的降落伞,然后缓缓落入海中,在下沉到50…60米深度时,原子弹上的定深引信将会引爆,通过爆炸,原子弹内部的钚…239装药将会混合在一起,引起剧烈的链式反应。。。。。。
“引信安装完毕,所有检测完毕,一切正常。”
“好!”伦特上校没有马上下令投弹,“下方空中的情况怎么样?”
“6000米以下有一些美国人的战斗机,水面上没有发现美国大型舰艇。”
“命令雷霆1号、雷霆2号和护航飞机中队下降高度到7000米。”伦特上校又说,“我们也下降到7000米,让电子眼82号继续停留在11000米以上。”
投放原子弹的机群很快就盘旋下降到了7000米,伦特上校举起望远镜,透过舷窗向海面张望。能见度很不错,可以清楚地看见海湾入口。
“告诉雷霆1号,准许投弹!”
随着伦特上校的下达了投弹的命令,机载电台中传来了报数的声音:“5…4…3…2…1…放!”
伦特上校听见“放”,连忙举着望远镜在空中搜索,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一闪一闪的醒目的红色光点在迅速坠落。伦特上校意识到那就是原子弹!
投弹已经成功了!
“我是电子眼81号,”他马上用电台通知负责指挥战斗机保护投弹机群的小赫斯曼,“呼叫小鹰1号!”
“我是小鹰1号,请指示。”
“所有战斗机立刻拉升高度,并且撤离康塞普申湾上空!所有战斗机都撤离,一定要快!”
小赫斯曼对这条命令不大理解,但还是立即应答道:“遵命,我们马上撤离!”
马上撤离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将要发生的不是原子弹空爆,而是水下爆炸,核辐射和冲击波根本威胁不到7000米高空的飞机。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除了2架拥有防辐射设计的me264k型轰炸机之外,其他飞机都要在原子弹爆炸前尽可能远离。
第1263 原子弹 二十 第1264 原子弹 二十一
在1945年4月29日这天,有许多人亲眼目睹了“海森堡装置3号”原子弹的减速降落伞打开时的场景。其中就有英国皇家海军纽芬兰舰队司令官弗雷泽中将。
他这时正在“阿萨巴斯卡人”号驱逐舰的舰桥内,一位英国海军的少校发现了空中打开的降落伞。
“中将, 12点方向,1000米高度出现了两个红色带有纳粹标记的降落伞!”
弗雷泽和他的参谋长库克上校马上举起望远镜观看,就两个红色的巨大降落伞出现在空中,伞面上仿佛还有万字标记。两个巨大的降落伞下方吊着一个黑点一样的东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原子弹?
“距离多少?”弗雷泽听到库克上校紧张地发问。
“超过20000米。”
“中将,”库克上校说,“应该波及不到我们,我们是安全的。”
“摄像机架好了吗?”弗雷泽中将语气平静地问。
他和美国的罗斯少将一样,都准备拍摄下原子弹爆炸的一幕这可是确认原子弹爆炸威力的关键资料啊!如果原子弹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那么纽芬兰岛战役大概就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就算被德国人占领了纽芬兰岛又怎么样?难道他们还准备一路打到美国本土去?
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可是一年可以轻轻松松生产几万辆坦克的超级工业强国!而且还有一亿三千万人口,是不可能征服的敌人……除非原子弹真的很牛逼。
“已经架好了。”一旁参谋回答。
弗雷泽中将点了点头,放下了望远镜他知道有核辐射这回事,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可不能盯着看,搞不好会亮瞎眼睛的。
“那是什么?”
“好像要掉在海里了……”
“快把望远镜给我看看。”
“好像把空投物资丢海里了……”
“这也太蠢了吧?”
同一时间,在格雷斯港机场上,已经戴上防辐射护目镜的德国伞兵中也有不少发现空中的大降落伞了。其中就有勃兰特和密特朗两人,他们现在和另外11名德国伞兵一起挤在一个班级火力点内。德国人之前辛辛苦苦修建的堑壕和防炮掩体大多被美军占领,所以现在只能缩在没有顶盖的环形火力据点里看原子弹爆炸了。
不过他们现在并不知道落下来的是原子弹,还以为是什么空投物资丢错了地方。实际上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德国空军的运输机投下补给和各种作战物资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运输机并没有如期而至……
小赫斯曼也看见了正在降落的红色降落伞,这个时候他仍然不知道那两个降落伞下面挂着原子弹。
“中校,”这架bv138e上的通讯官这时突然对小赫斯曼说,“刚刚接到伦特上校的命令,让我们戴上太阳眼镜。”
“戴上太阳眼镜?”
小赫斯曼愣了愣,才想起来自己在离开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前,就领到了一副造型奇怪的太阳眼镜。上了bv138e预警机才知道,机上的每一名机组成员,都领到了同样的装备。
早就习惯服从命令的小赫斯曼没有多问什么,掏出“太阳眼镜”就戴了起来,然后继续举着望远镜张望。因为小赫斯曼乘坐的飞机正向东南飞行,迅速远离康塞普申湾,所以那两个降落伞在小赫斯曼的望远镜里面也显得很小,不多时,两个小小的降落伞就落在了汪洋大海之中。
“怎么落在海里了?”小赫斯曼放下望远镜,自言自语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上校,原子弹顺利入海,位置和预定地点相差不多,时间是下午1点12分28秒。”
乘坐着电子眼81号飞机上的伦特上校,此时得到了负责操纵原子弹的雷霆2号飞机的报告。和全速撤离的小赫斯曼乘坐的bv138e水上预警机不同,伦特上校的这架me264h并没有全速撤离,而是飞得很高,爬到了12000米以上的极高空这个高度那怕是在原子弹爆炸位置的正上方,也不必担心被波及了,况且伦特的飞机距离还要远得多。
戴着防辐射护目镜,举着望远镜朝水面上掌握的德国空军上校伦特不由得摒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心跳也开始加速原子弹扔下去了,万一炸不响,麻烦可就大了。
就在他担心原子弹炸不响的时候,原本平静的海面突然起了变化,一大片海水突然变成了深黑色,犹如出现了大片的石油油污似的。就在伦特上校感到奇怪的时候,紧接着海平面上又突然出现了一层白色,周围的海面随即迅速染白,犹如一层白色薄面在海上高速向外延伸。
这是……原子弹炸了?在天空中看见这一幕的伦特上校脑海中刚刚闪出这个念头,海面上又出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原本已经变成白色的海面的中央突然化作了一团直径约200米的雾状圆柱,直直就喷上了天空。
“看上去不是很厉害嘛……”站在格雷斯港一座坚固的建筑物内的罗斯少将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它真的能毁灭一座城市?”
“这就是原子弹?”在“阿萨巴斯卡人”号驱逐舰上,英国海军中将弗雷泽此时也有大松口气的感觉。虽然他知道那个雾状的水柱非常巨大,但是威力波及的范围似乎不大,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哦,天哪,这是一枚原子弹!”
乘坐着bv138e的小赫斯曼突然嚷了起来,他当然听说过原子弹的一些消息,现在看见海面上出现的巨大水柱,知道不可能是常规炸药炸出来的,所以马上就想到了原子弹。
“少尉,少尉,那是什么?”
在格雷斯港机场内的一个火力据点里面,法国人密特朗也被海上突然出现的巨大雾状水柱给惊呆了。
“哦,上帝啊,那是什么东西?”勃兰特和密特朗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把什么东西扔在水里了?居然能炸出这么大的水柱!”
“看上去威力不小啊,还好不是落在要塞上面。”在概念湾的新指挥部内,柯林斯中将却大出口气,对身边的参谋们笑着说,“德国佬还真是愚蠢啊,把这么个玩意扔在海里面,如果拿来轰炸要塞,至少能摧毁2座装甲炮塔……哦,它好像还在变大变高,上帝啊,它还在变大,越来越大了,上帝啊,上帝……”
随着柯林斯中将的一连串惊呼,那个一开始的时候看上去不是太大的雾状水柱正在迅速膨胀,转眼间就形成了一道高约2000米,阔约650米,厚度接近100米的巨大水墙。就好像海面上凭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做的城堡。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看见这一幕的人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几乎没有人能想象有多少吨海水被喷上了天空后来科学家估计有200…250万吨的海水或海底泥沙被海森堡3号装置的核爆炸上了天!这枚炸弹的爆炸当量到底有多大啊?
不过眼前的这个巨大的“水城”还不是海森堡3号装置制造出来的最恐怖场面。
就是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向四面八方扩张开来,开始敲打人们的耳膜和神经的时候。被原子弹爆炸掀上天空的无数吨海水在从海上中升起的冲击波的作用下,由水气凝结成云。这道凝结云首先出现在海面上,然后由海面迅速抬升,转眼的功夫就遮盖了整道水墙,同时以半圆球状态向外扩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