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勃兰特最后一个跃出舱门之后,密特朗又听见一声可怖的巨响,然后就是一阵猛烈的寒风袭来,机舱里面碎片四处横飞!这架福克42歪向一边,成曲线俯冲下去。密特朗知道这下麻烦大了,这架飞机看来是飞不回去了。
“跳伞!快跳伞!咱们的飞机顶不住了……”
有人用法语冲着密特朗大吼,密特朗并不想跳,因为下面正在进行一场他根本不认同的战争!但是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一跳了。
和全副武装的德国伞兵不同(现在的德国伞兵跳伞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所有人都能携带单兵装备跳伞了),他是法国空军运输司令部的空勤人员,随身携带的就是一支防身的小手枪。拿它打仗可不行啊!
挂着降落伞下慢悠悠往地面上落的密特朗已经打算好了,下去以后一看到美利坚的自由战士就投降。宁做俘虏也不能当纳粹的帮凶!
打定主意的密特朗很快就安全降落到了地面,从降落伞里钻了出来,把背着的降落伞包脱下丢在地上。然后就弓着腰靠近一个小草丛,并且以此为掩护,最后才开始仔细搜索应该正在痛殴德国伞兵的美利坚自由战士。
但是他却失望地看见几十个不到一百个德国大兵散在一片荒凉得几乎一无所有的平地上面,已经摆好了警戒阵型,还有人把mg42机关枪架了起来。
至于美国自由战士根本连踪影都没有其实没有是正常的,别看美国人在纽芬兰岛上摆了二十几万大军,但是这个岛屿有11万几千平方公里的面积!搁在欧洲就是个中等国家了。
那么大片的土地上摆开二十几万军队并不算多。而且美国人也没想到德国人会在纽芬兰岛空降,更不会想到德国人会直接用运输机把坦克送上纽芬兰岛。所以他们布防的重点是沿岸比较合适登陆的地区,而德军伞兵空降的地方距离适合登陆的滩头较远,所以美军的兵力比较空虚。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布防,要不然密特朗乘坐的飞机也不会被击落了后来密特朗才知道,原来在德军空降地点附近正好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军用机场,所以美国人在那里布署了一些127mm、90mm和40mm口径的高炮。
就在密特朗期盼美国自由战士来俘虏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先一步发现了他。
他看见两名德国士兵端着fg42伞兵步枪就向他跑来了,赶忙从草丛里面站起身,双手高举过头,然后用德语大喊:“法国人!我是法国空军……是德国的朋友!”
两名德国兵已经认出了他的军装,把枪收了起来,其中一个用非常流利的法语(他大概是洛林…阿尔萨斯或是卢森堡地方的人)对密特朗说:“口令!还记得口令是什么吗?”
“海鸥,口令是海鸥。”密特朗连忙回答。
那名德国士兵扭过头对那个军士长喊了一声:“自己人!是法国朋友!”
那个军士长正是在内心深处憎恨这场战争的勃兰特,他是这一百多个德国伞兵中军衔最高的人,也就成了这个连级集群的临时指挥官了。
“让他参加我们的战斗!”勃兰特已经认出密特朗了,“问他有没有武器?没有的话就给他一支手枪。”
安排好了密特朗,他又将几个担任排长和班长上士招到自己身边,一张地图摊开在了地上。勃兰特半蹲下来,用手指在地图上一个标上了机场符号的地方敲了敲,说:“我们应该落在这座机场附近了……咱们所在的位置应该是个平整的台地,非常宽敞,可以降落zso523突击运输机。不过我认为咱们还是应该试着去占领那个机场,要不然等zso523降落的时候,那里的高射炮会把那些大肚皮的飞机打落下不少的。”
勃兰特虽然憎恨这场战争,对执政的纳粹…祖国党联盟更没有一分钱的好感。但他现在是德意志战争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只能按照上面早就制定好的各种方案、计划行动。而且他还对暂时归属自己的一百多德国伞兵的生命负有责任,不能让他们留在荒凉的砂石地上等着美国人来屠杀,必须有所行动!
就这他分配好任务之后,有人对他说:“军士长,又来了几个兄弟,他们好像拖着一门lg45型无后座力炮。”
lg45型无后座力炮是105mm口径的无后座力炮,是最德国国防军拥有的最先进的无后座力炮,炮口初速(破甲弹)达到了403米/秒,最大射程高达8000米,破甲弹的有效射程达到了850米,榴弹的有效射程达到了3100米。威力是相当惊人的!
不过这种火炮并不能和伞兵一起空投,而是要分开投放,能不能及时被伞兵捡到就不好说了。
“好的!”勃兰特远远看了一眼那门安装在带轮子的炮架上的无后座力炮,点点头:“带上它吧,如果遇到美国人的坦克,就用它去对付。另外……通信兵在吗?”
“在!”马上有人回应。
“试着呼叫一下空中的飞机。”勃兰特吩咐道。“如果能有几架福克636来支援,我们就能拿下那座机场了。”
第1233章 皇帝万岁!胜利万岁!
勃兰特准备带人去攻打的机场名叫格雷斯港机场,位于康塞普申湾西岸的格雷斯港附近。格雷斯港靠近康塞普申湾附近,位于两座伸入康塞普申湾的半岛中间,从空中俯瞰,地形仿佛是一把张开的剪刀。
在“剪刀”的两个尖头部,地形非常险要,都是高出海面几十米的悬崖峭壁。只需要少量军队把守,就不存在登陆的可能。而且这两座“剪刀”半岛的尖头部还覆盖着大片的原始森林,非常有利于部队隐蔽潜伏。而且港湾的入口(就是“剪刀”的两个尖头之间)非常狭窄,只有1300米宽,很容易被m1型加农炮(240mm口径)、水雷和鱼雷艇封锁。
因此从军事角度而言,格雷斯港是很难从海上占领的。所以美国人在这里布署的兵力也不算多,地面部队只有一个步兵营、一个高炮营和一个英国加拿大民兵营(守卫格雷斯港的港区),以及一个海岸炮兵连(装备4门240mm加农炮),还有一个装备了m4型坦克的坦克连。
而具体到勃兰特准备带人去占领的那个“戒备森严”的机场,也只有两个高炮连在守卫,也没有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当勃兰特带着他的一百多人,拉着一门105mm无后座力炮靠近机场的时候,布置在机场附近的2门127mm高炮和4门90mm高炮正在开火。不过目标不是空中的飞机,而是机场附近的地面。
原来有人比勃兰特早到了一步,正从另外一个方向进攻,试图夺取机场。机场的守军无奈之下,只能用127mm和90mm的高射炮当榴弹炮使用,发射高爆弹轰击进攻的德军。
可是这几门高炮打得不太准,没有挡住德国伞兵的进攻。当勃兰特的人从东面靠近机场的时候,在机场西面的树林附近,mg42那种撕裂亚麻布的独特声音已经响了起来,看起来是德国伞兵在发动进攻。很快,勃兰特还听见一阵密集的爆炸声,不是127mm炮弹和90mm炮弹在爆炸,而是80mm迫击炮爆炸的声响。
“散开,散开队形,做好进攻准备。”勃兰特命令跟随自己的100多人散开,同时又命令无后座力炮组:“把lg45无后座力炮架起来,准备好高爆弹……有多少发?”
“只有24发。”
“没有关系,等到看见红色信号弹就向美国人的阵地开火。”勃兰特说,“用最快的速度把12发高爆弹打出去。”
“明白了。”
勃兰特又问:“通信兵?空军联络上了吗?”
“军士长,已经联络上了,有8架福克636,都挂着火箭弹。”
“也不错了。”勃兰特点点头,然后冲着几个带兵的排长、班长打了个手势,大喊道:“开始!开始!”
进攻随即就开始了,也没有悄悄接近偷袭,就是一百多人摆出散兵线,大大放放地前进了。走了一会儿,可以看见机场边缘的铁丝网了。
“!”铁丝网对面,一名美国守军开火了,幸好他用的是步枪,而不是一挺机枪,而且打得还不准。不过正在行进的德国伞兵还是纷纷卧倒,同时用fg42伞兵步枪瞄准前方。几支mg42机枪被架了起来,枪口对也准了前方。勃兰特又派了几名士兵匍匐向前,用大铁钳去剪铁丝网。
大概是发现有人在剪铁丝网,一挺埋伏起来的m2大口径机枪开始射击,子弹随着“突突、突突”的枪声打在沙石地上,激起一簇簇的烟柱。早就等待着的mg42机枪中的一挺立即发出了撕裂亚麻布的吼声,fg42伞兵步枪也开始发出清脆连贯的点射的声音。很快美国人的机枪就被打哑了,而且也没有第二支机枪接着开火,也没有m1步枪的枪声响起。
“军士长,搞定了!”这时负责剪铁丝网的士兵已经完成了任务。
勃兰特摸出了一支信号枪,对准了前方,然后大喊着下令:“博罗尔集群,进攻!”
博罗尔集群是个临时组建的排级集群,是勃兰特手中三个排级集群之一。
三十来个匍匐着的德国伞兵一跃而起,组成了一道伞兵线,端着fg42步枪就向前冲锋。所有的mg42机关枪也同时开火,一道道火舌从美军阵地前掠过。
这时美国人反击的机枪和步枪也打响了,不过让勃兰特有点失望,美国人的子弹非常稀疏,守军显然不多。他轻轻吐了口气,就扣动了信号枪的扳机,一发红色的信号弹被打了出去。看到信号弹,早就准备就绪的那门105mm无后座力炮立即开始急速射击。18公斤重的榴弹接连在美军阵地周围爆炸,一枚榴弹炸开,就是一大团泥土沙石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被抛上天空。巨大的威力把坚守阵地的半个排的美国大兵打懵了,他们可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不少人缩回了堑壕不敢冒头。防御的火力顿时减弱,趁着这个机会,冲锋的德国伞兵已经到了美军阵地前方,二十几枚m39卵形手榴弹被丢了出去,准确地落在了美军的战壕之内,将缩着头躲避105mm榴弹的美国人炸了个东倒西歪。
半蹲着观战的勃兰特看到前方的情况,再听听枪响的声音,就已经知道战无不胜的德意志超人又一次打赢了。他想:这种事情大概也是难免的,毕竟伞兵部队中都是在东线和苏联红军血战过的老兵,在战场上的实际战斗力根本不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美国人能比的。
“军士长!”这时有人冲着勃兰特喊,“我们拿下阵地了!”
“好!干得好!”勃兰特面孔上的表情一变,活脱脱就是个万恶的纳粹了(他其实是无党派人士),“让博罗尔集群守在这里,其他人跟着我继续前进!德意志万岁!皇帝万岁!胜利万岁!”
“德意志万岁!皇帝万岁!胜利万岁!”
听见德国人欢呼的声音,法国人密特朗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他不是第一次上战场。在40年的时候他就参加过和德国人的战争,还当了俘虏。不过他觉得40年把他逮住的德国佬明显没有现在的德国佬厉害……
纳粹伞兵在前进,密特朗也只能作为一个法国法西斯跟着一起向前,在通过刚刚被夺去的美军战壕前的时候,他看见了2具倒卧在地的德国人的尸体,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不过随后他又看见了更多的美国人的死尸和满脸惊恐表情的战俘,还看见了散落得到处都是的美**火,有机枪、步枪、冲锋枪,甚至还有几个德国佬在摆弄一门刚刚架好的60mm迫击炮密特朗不记得美国人打出过迫击炮弹,这门炮多半是没有来得及开火就被缴获了。
越过了铁丝网和堑壕后,密特朗就看见了一个遍布着十几个巨大的弹坑的飞机场,机场的塔台和简易机库还有仓库以及人员宿舍什么的,也都被炸成了废墟,显然是无法使用了。他还看见不少履带式工程车辆和装着泥土砂石的卡车被扔在机场上,它们应该是用来填坑的设备,现在都被完好无损的遗弃在了机场上。
在飞机场南面的两个角落还各有一个高射炮阵地,大概有十几门127mm和90mm的高射炮正在不断发射榴弹,但是打得一点都不准。就在密特朗跟着德国人冲进机场的时候,他听见背后有轰隆隆的爆炸声传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美国人的炮弹落在了刚刚被占领的那道堑壕线的外面也就是之前勃兰特的连级集群所在的位置。
很显然,美国人完全被打懵了,指挥出现了混乱,连炮击的方向都没有了。
“舒马赫上士,带你的人再带上那门60mm迫击炮去攻击右侧的那个高炮阵地!”勃兰特觉得应该继续冒险。他把手里的两个排级集群一分为二,分别去打两个至少是连级的高炮阵地。如果守在那里的是苏联红军,那么七八十个纳粹伞兵恐怕就要死伤惨重了,不过这里的美国人似乎不大能打。
接下去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勃兰特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国人的十几门重高炮从头到尾都在乱打,而他们的40mm“博福斯”炮本来对步兵极有威胁,但是一直在对空射击此时空中有十几架福克636,但并不在40mm炮的射程内。
更让勃兰特自己非常走运的是,美国人居然眼睁睁看着德军伞兵靠近他们的高炮阵地,并且从容架设起60mm迫击炮和105mm无后座力炮这等于让敌人的步兵直接摸到自己的炮兵阵地门口了!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守卫机场的美军实在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精锐,多半只是一些混日子的高炮部队,根本没有野战的经验,训练也不足。
结果几十发105mm和60mm的炮弹被轰到了美军的两个环形高炮阵地的内部,打里面的美军打得人仰炮翻,再是一个冲锋,两个环形高炮阵地就轻轻松松被拿了下来。
第1234章 一切尽在掌握
两个高炮环形阵地被夺取后,另外一个德军伞兵的连级集群也击溃了守卫在机场西侧的一百几十个美军,冲进了机场。这样整个格雷斯港机场就完全被德军占领了。
在康塞普申湾西岸,类似于格雷斯港机场争夺战的小规模战斗到处上演着。由于德国空降兵专挑远离海滩的平整台地空降这样的地形在纽芬兰岛到处都是,根本不可能严密防御所以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遭到剧烈的抵抗。在不到2个小时的算不上激烈的战斗过后,康塞普申湾西岸已经有大片平整的台地被空降的德军控制了。
不过丘吉尔海军要塞内的盟军司令部里面,此时却没有丝毫慌乱的气氛,非但没有慌乱,而且隐约还能察觉到几分喜悦的气息。没错,是喜悦!是胜利在望的喜悦!
这份喜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和那些被德军空降兵打得落花流水的不大专业的高炮兵不同,能在柯林斯中将和弗雷泽中将的司令部中谋到一份差事的参谋,都是非常专业的军人。他们都知道德国人的空降是个巨大的错误他们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空降。
虽然空降看上去挺成功的,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占领了不少荒凉的地盘。但这是没有用的,因为德国人到现在为止连一个真正的要点都没有拿下,甚至没有去攻打。所以空降到康塞普申湾西岸的德军到现在为止,还是只能依靠空运进行补给的孤军。而且他们也没有什么重装备,根本挡不住机械化部队的反击。
因为现在纽芬兰岛上空有大量的福克飞机在盘旋,缺乏空中掩护的美军机械化部队没有出动,所以才让那些德国伞兵嚣张一时。
可是纽芬兰岛的天终究要黑的!到了那时,柯林斯中将就能派出他的预备队(都是机械化步兵)进行反扑。甚至不用动用预备队,直接从康塞普申湾西岸的盟军重要据点派出部队反击就行了。
因为布署在纽芬兰岛上的美国步兵师都有一个坦克营、一个坦克歼击营和一个机械化骑兵连(没有马的骑兵连,都骑m8“猎犬”轮式装甲车),拥有的坦克、坦克歼击车和m8装甲车总数大约在120…130辆左右,另外还有数量相等的后备车辆!这种装备水平虽然比不上德国的装甲师,不过绝对不在德国装甲掷弹兵师之下,根本不是轻装的伞兵可以对付的。
而为了在德军登陆之初就投入装甲兵力,柯林斯并没有把配属于步兵师的坦克营、坦克歼击营聚拢起来使用,而是散到了纽芬兰岛沿海的各个重要据点(通常扼守可以登陆的滩头和港口)里面。
由于现在仍然没有发现德国人的登陆舰队靠近纽芬兰岛,所以只要天一黑,柯林斯就能从康塞普申湾西岸的据点派出至少100辆坦克、坦克歼击车、m8装甲车和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官兵。如果还不够的话,柯林斯中将手中还有数以万计装备精良的预备队可用,这些部队可都是装备大量坦克和重炮的重装部队!
另外在那些据点中还有不少用来充当岸炮的203mm和240mm的重炮,在它们的支援下,美军的反击基本不可能失败。所以阿瓦隆半岛上的形势,可以说是一切尽在掌握!
“中将,反击计划做好了。”一个参谋将刚刚做好的计划双手递给了正在和弗雷泽中将一起研究地图的柯林斯中将。
“好的,给我吧。”柯林斯中将一伸手接过了计划文本,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给了弗雷泽,“今天晚上就是德国佬倒霉的日子了!真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向纽芬兰岛扔空降兵?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在这个岛屿上有3000辆坦克装甲车吗?”
弗雷泽笑了笑:“他们太轻敌了,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吧?”
柯林斯一个当过美国陆军副参谋长的陆军中将想不明白的事情,弗雷泽这个不懂陆上作战的海军中将就更不明白了,所以也和柯林斯一样信心十足。
……
“长官,我们的人至少拿下了5个可供zso523突击运输机降落的机降场,可以让至少250架zso523飞机完成突击降落,已经足够了。”
第1空中突击军的参谋长科克上校将一份刚刚改好的机降计划交给了军长西奥多。冯。希普尔空降兵上将,笑呵呵地说:“看来‘哥伦布行动’已经取得成功了。”
“哥伦布行动”成功的关键不是降下多少轻武装的伞兵,而是在于能让多少装运坦克等重装备的zso523空中突击运输机完成机降作业。
虽然有情报显示美国人在纽芬兰岛上有2000…3000辆坦克、坦克歼击车,但是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相信,只要有100辆e…25坦克歼击车和4号h坦克上了纽芬兰岛,就绝对能打下几个关键的登陆场和港口,然后还能坚守住直到增援的登陆舰队抵达。
“还是先降下去再说吧。”希普尔空降兵上将已经看完了科克上校刚刚修改过的计划,“就按照这个方案?立即执行吧。”
“好的,好的。”科克上校说,“马上传达命令。”
“机降计划”是早就制定好了的,不过在具体执行前必须要根据之前空降作战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由于空降作战非常顺利,因此机降计划的修改幅度并不大。方案的核心还是5个机降场中的4个分别降下50架zso523(上面有一个合成化的空中突击营)。
在另一个机降场上降下60架zso523空中突击运输机,这些飞机上除了有一个空中突击营之外,还有第1空中突击军的指挥部。
……
“长官,敌人的第二波空降部队抵达了,有200多架大型运输机。”
丘吉尔海军要塞内的柯林斯中将这个时候得到了第二波德国空降部队到达的消息,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很好的消息!
“哈哈,”柯林斯对身旁的弗雷泽中将笑了笑,“又来了不少德国佬,看来我们事先准备的战俘营要不够关了。”
“那是个小问题,”弗雷泽中将也笑了下,“纽芬兰岛非常空旷,总有地方可以安置的。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得把他们都抓起来。”
“这不是问题!”柯林斯依旧自信满满,“布鲁斯,你别忘了我手中有一个装甲师!”
柯林斯的美国陆军第6军下面有一个第16装甲师,是纽芬兰岛上的盟军总预备队。驻扎在纽芬兰岛的主体和阿瓦隆半岛交汇处附近的克拉伦维尔克拉伦维尔是纽芬兰岛上仅次于圣约翰的军事要地,本身是个不大不小的港口,附近还有2座大型机场,还是纽芬兰岛的公路枢纽,交通非常方便。如果第16装甲师从那里出发,只需行军120公里就可以抵达康塞普申湾西岸战场。而且沿途都是路况良好的公路,装甲部队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开进,3个小时就能走完全程。
“天一黑就出发,”柯林斯中将思索着又说,“今天午夜前可以抵达战场……到明天天亮之前应该可以重创德国人的空降兵。”
他说着话看着弗雷泽,“布鲁斯,如果今天晚上我们不能全歼他们,明天白天可能会有更多的德军被空运过来,再过几天一定还会有德军从海上过来,我希望皇家海军的加拿大舰队主力能够出动。”
还别说,柯林斯中将现在还是挺重视对手的,都已经考虑到一时半会无法全歼德军和德军从海上登陆的问题了。
弗雷泽中将当然没有权力动用皇家海军加拿大舰队,但是他还是连连点头,想要先答应下来。可就在这时,突然有参谋大声报告:“长官,德国人的运输机好像在康塞普申湾西岸地区降落了!”
“降落?”柯林斯中将和弗雷泽中将同时愣了愣。
“怎么回事?”柯林斯问。
“就是降落,德国人的200多架运输机正在降落!”参谋回答道,“康塞普申湾西岸的所有据点都这样报告……德国人的第2波运输机并没有投下降落伞,而是开始在德军控制区域降落了。”
好像有点不对啊!德国人的运输机为什么要降落?不能空投吗?上面装了什么?
而且……康塞普申湾西岸所有的机场都被德国人自己用导弹炸毁了。虽然那里有不少平台的高地可以让运输机降落,但是要在那种地形上起飞大型运输机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在那里降落的200多架“大运”都是一次性的!一次空投行动扔掉200多架“大运”,这个手笔大概连美国都拿不出来吧?而德国人拿出那么多“大运”,一定也是迫不得已的,这些“大运”上面装载的东西,肯定是不能空投的!
柯林斯中将和弗雷泽中将互相看了看,弗雷泽说:“康塞普申湾内有皇家海军的炮舰和鱼雷艇,我可以乘坐它们去对岸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第1235章 肯定能赢?
“准备碰撞!抓紧……”
德国国防军第1空中突击旅旅奥托。斯科尔兹内党卫军上校听到大嗓门的飞机机长的吼声,连忙用力抓紧座椅旁边的扶手,还用另一只手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他的十字刚刚划完,飞机的起落架就“轰”的一下撞上了坚硬的地面。斯科尔兹内虽然抓紧了扶手,还系上了安全带,但是身体还是被震得离开了座椅,然后又重重坐了回去,等于屁股上结结实实挨了下揍,疼得他直抽凉气儿。
不过当他发现乘坐的飞机并没有解体,而是在颠簸地向前滑行的时候,他已经顾不得屁股上传来的疼痛大声欢呼起来了:“胜利万岁!嗨!希特勒……”
飞机还在滑行说明机降已经成功!而zso523空中突击运输机的机降成功,则意味着“哥伦布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多半!
斯科尔兹内乘坐的zso523飞机是第一个从天而降的,它的顺利着陆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一架接着一架的降落在了不断升起信号弹的5个平坦的机降场地上了。
在机降场地的边缘,早就有一些德国空降兵在用力挥舞红旗,其中就有法国人密特朗。他一直和勃兰特一起行动,现在勃兰特集群已经解散,勃兰特又做回了排长,被分配了挥舞红旗迎接机降部队的任务。
一架巨型飞机马达轰鸣着在砂石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最后停在了距离密特朗前方不到100米外的地方。这个法兰西爱国者惊愕地看着飞机的巨型机头下半部分从中间缓缓裂开,最后一分为二,就仿佛一个怪兽张开了血盆大口。
然后更让他感到愕然的一幕出现了,一辆密特朗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大约有20多吨重的坦克歼击车,竟然轰隆隆的从飞机张开“嘴巴”中开了出来。
这下密特朗的嘴也张得快要和他对面的飞机一样大了……德国人居然将坦克歼击车用飞机运到了纽芬兰岛!!
而且当过陆军的密特朗一眼就看出了这两坦克歼击车是非常厉害的它的炮管很长,口径大概是75mm,应该拥有很强的穿甲能力。
另外,在坦克歼击车的顶部和车身正面还有两个涂黑的探照灯。密特朗猜想这是传说中的夜视仪,使用它就可以在夜间看清远处的目标。
据传,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国人就依靠夜视仪的帮助在夜间坦克大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如果美国人没有同样的装备,今天晚上他们可就要倒霉了。
“上校,第101空中突击营使用的50架zso523全部着陆成功,其中有11架飞机在着陆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有2辆4号坦克和1辆e…25被卡住暂时无法开出机舱。”
在被临时用作第1空中突击旅指挥部飞机上,奥托。斯科尔兹内党卫军上校正在听取主任参谋的报告。这时他看见施瓦辛格中校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
“古斯塔夫,你这是怎么了?”斯科尔兹内问。
“刚才飞机降落的时候安全带断了,跌了一下,”施瓦辛格中校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要紧,小伤而已……没想到飞机着陆的时候颠簸得那么厉害,有不少人受了轻伤。可能还有一些装备受损,待会儿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
“不会影响作战吧?”
“不会,”施瓦辛格笑了笑,“轻伤不下火线!而且我们还是机械化部队,不用徒步行军的。”
“好的,”奥托。斯科尔兹内点点头,“那就赶紧把你的人集结起来,检查好装备,然后进入阵地。今天晚上会有一场激战的!”
虽然美国人的反击部队还没有出动,但是斯科尔兹内这样久经战阵的悍将不用想也知道今天晚上一定会有血战的!
……
“什么?什么?德国人在纽芬兰岛空降?这……这意味着什么?纽芬兰岛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吗?有人能回答我吗?”
就在纽芬兰岛上在酝酿一场血腥夜战的时候,美国总统杜鲁门则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大声发问。
他问出的问题听上去有点儿幼稚,至少罗斯福总统是不会问的。因为无论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在哪儿,纽芬兰岛都是不能丢掉的。
“总统先生,”战争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