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莱茵哈特,你还是到师部来当参谋,或者给我当副官也行啊。”穿着笔挺的军服,长相英挺,一副胡子修剪的非常整齐的罗曼诺夫中将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早在莱茵哈特到部队报到的时候,他就想让德国帝国元帅的儿子给自己当副官,可是莱茵哈特却坚持要下部队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带兵的经历在将来的晋升过程中会吃亏的。所以罗曼诺夫中将在当时并没有坚持,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我们师要上战场了,”罗曼诺夫中将毫不隐瞒地说,“3月底…4月初开拔。”
“上战场?”从圭亚那前线调到彼得格勒没多久的小里宾特洛甫一听见要上前线顿时兴奋了起来,“整个坦克师都去?”
“对!整个坦克师都去!”罗曼诺夫中将说,“所以为了方便和友军联络,师部需要增加几个能流利使用俄语和德语的参谋。莱茵哈特,你这次必须要到师部工作,这是命令!”
“明白了,中将。”莱茵哈特这回不能再推脱了,只能放弃了亲临第一线杀敌的想法去当师部参谋了。
皇家“奥丽加”近卫坦克师可是白俄军中的精锐,是个编制相当充足的装甲师,是按照德国的装甲师为蓝本组建的,武器装备也大多德式装备并不是俄罗斯的军工惨淡到了无法提供任何装备的地步,而是德国目前正在推行欧共体武器装备标准化和一体化进程。
而德国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核心和领导者,自然要把他们自己的装备作为整个欧共体的标准加以推广。因此俄罗斯现在还在运转的兵工厂大多在德国的帮助下升级了装备,开始根据德国提供的图纸和样品进行生产。所以产出的武器弹药也都是德式装备。现在装备皇家“奥丽加”近卫坦克师的武器弹药,就有许多是俄罗斯生产的德式装备。
另外,也不是所有装备欧共体军队的武器都是德国人设计开发,法国、英国和苏联的武器血统同样进入了欧共体的标准装备当中。
比如,被戏称为“奥丽加小锤子”的奥丽加式坦克歼击车就战胜了德国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成为了欧共体步兵师的标配。
还有号称“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mm榴弹炮也成为欧共体陆军203mm重炮的标准。
苏联红军中烂大街的zis…3型76。2mm加农炮也成为了欧洲共同体标准炮兵武器这主要是因为这门大炮的存量实在太多,而且俄罗斯军工拥有的产能也太大,不充分利用就太浪费了。不过德国和英国的技术人员还是帮助俄国人重新设计了弹药,大大增强了zis…3型火炮的反坦克能力。
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各型飞机中也有一款入了凯塞林元帅的法眼,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死神”伊尔…2强击机。这种飞机在经过一定的改进后成为了hs123型攻击机的继承者,和hs129以及br。800(br。810的岸基版)形成了高低搭配,大大加强了欧共体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大量的叛变革命的原苏军飞行员也和伊尔…8(伊尔…2改进后的名称)强击机一起,成为了欧共体空中力量的一分子。
当俄罗斯帝国最强大的坦克师接到了准备开拔的命令的同时,由伊尔…2强击击改进而来的伊尔…8型强击机已经出现在了南美的圭亚那…特立尼达前线。
由于伊尔…8对机场和维护保养的要求很低,在条件恶劣的圭亚那前线的临时机场也可以安全起降,所以就有超过20个中队的伊尔…8到了圭亚那…特立尼达前沿,并不是用来攻击特立尼达岛,而是用来支援欧洲联军的丛林战部队进攻阿马库罗三角洲从1944年底开始,欧共体联军就在这片委内瑞拉和圭亚那接壤的雨林地带展开攻势,在伊尔…8的支援下,联军进展顺利,到了1945年2月中旬,阿马库罗三角洲大部分有价值的据点已经全部落入了联军之手。
第1201章 天哪,海啸弹是真的!
“轰轰轰……”
随着一阵阵沉闷的轰响,距离西班牙港附近的海滩不到2000米远的海面上突然升腾起了几个十几米高的水柱,与此同时水柱附近的海面上也涌起了几个两三米高的巨浪,以极快的速度冲上了滩头,拍打在了金色的沙滩之上。
“该死的!”看到巨浪拍打沙滩的一幕,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军服,头上的钢盔上赫然镶着四颗金色五角星的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上将就忍不住骂了一句。
“上将,”巴顿的参谋加菲少将也皱着眉头,今天的这场海底炸弹爆炸试验就是他让人组织的,目的就是要验证“海啸弹”的可能性。“海啸弹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只使用了2000公斤炸药就炸出了这样的威力,如果爆炸威力再大10倍,产生10…20米的巨浪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都看到了!”巴顿上将咬着牙齿,“德国佬真他妈有了个好东西,我们的滩头防御工事能顶住10…20米的海啸吗?”
助理参谋长盖伊对巴顿说:“上将,我们的大部分工事都很坚固,应该挡住海浪的拍击,但是它们不防水,而且工事的地势都很低,恐怕会被淹没……”
在“海啸弹”这个概念出现前,谁都不会想到要去修建什么“防水工事”,而且也不知道怎么修,所以美军摆在特立尼达岛滩头和滩头附近的工事都是会淹水的。就算工事不坍塌,里面的美国大兵肯定也成淹死鬼了。
巴顿心说:幸好苏联和美国的情报部门及时获取了情报,否则海啸弹一响,第三集团军至少要死上好几万人!真要死成那样,战役还怎么打下去?
“那就在距离一线滩头阵地后方5000米外再修一道额外的预备阵地……”巴顿上将现在可不敢说什么“让敌人去防守,我们来进攻”的大话,只能想办法减少部队在遭到德国黑科技武器攻击时的损失。“在预备阵地前再修一道堤坝,高度……3米,3米够吗?”
“这个……”
加菲少将和盖伊上校互相看看,都摇摇头。西点军校和陆军军事学院里面不教海啸啊,美国海军学院里面也未必有关于海啸的课程。
加菲少将说:“国内应该有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把他们请到特立尼达岛来。”
“那就赶紧请吧!这事儿可不能拖。”巴顿马上下令。
“上将,”盖伊上校又提醒说,“滩头除了工事外还有大量的障碍物和地雷,在靠近滩头的海面下还有许多锚雷和磁性水雷。如果被海啸一扫,恐怕都会被清除干净。”
“妈的!”巴顿又骂了一句。不过除了骂,他也没别的办法了。滩头的守军能挪个地方躲躲海啸,地雷、水雷、铁丝网什么的还能搬走不成?而且就算搬走了,等待海啸过后也来不及摆回去了。德国佬的登陆部队肯定不会等那么长时间!
“还有多巴哥岛!”这时巴顿将军自己又补充了一点,“这个岛屿有300平方公里,岛屿西部有大片平地可以修建机场,首府斯卡伯勒还有很好的港口。一旦落入德军之手,就会变成另一个尼豪岛。那样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指挥过夏威夷群岛地面作战的巴顿将军对尼豪岛血战的印象极深,他认为这场血战才是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的关键。美军拿下该岛后就扩建了岛上的机场,布署了大量的p…47和p…51,有了可以和日本航空兵打消耗战的可能。
而多巴哥岛的情况比尼豪岛更有利于布署航空兵力。岛上拥有天然良港,可以非常容易地运送装备和补给上岛。而且美国人还在岛屿的西部修建了大量的机场,即便遭到了破坏,但是基础还在,修复起来也不会困难。
“好吧,”巴顿上将摇了摇头,“给我安排一架c…69,我要飞一趟华盛顿……现在必须让五角大楼向我们提供更多的援兵才行。”
……
“海啸弹的验证试验取得成功了?”
在巴顿上将亲眼观看模拟海啸弹试验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参谋长威廉。莱希就在五角大楼内听说了这个“噩耗”,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巴顿亲口告诉他的。
“没错。”巴顿将军在一间布置成地图室的房间内指着一幅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军用地图说,“这种该死的海啸炸弹很可能是真的,第3集团军的工兵试验了几次,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次我亲眼看了,2000公斤的炸药就能炸出两三米高的大浪拍击海滩,要是爆炸威力大10倍……总之,滩头这下很难守住了!”
“守不住滩头?”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也研究过登陆和反登陆作战,守御滩头肯定防守一方的首选,哪怕敌人拥有可以轰击滩头的战列舰!
“那还能守住吗?”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问巴顿。
“就地面作战而言,问题不是很大。”巴顿回答,“我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有大量的坦克,多达3000多辆,其中还包括许多足以对抗虎式坦克和e…50坦克的m…36坦克歼击车。因此可以用装甲兵力发起反击,将登陆的敌人赶下海。
但是德国人的水面舰艇和飞机会为他们的登陆部队提供支援,特别是飞机,他们又很多性能优越的对地攻击机。最近在阿马库罗三角洲,我们的人就吃尽了伊尔…2的苦头。”
总统参谋长威廉。莱希看了眼在场的亨利。阿诺德。阿诺德也是一脸的为难,他已经从纽芬兰岛和加拿大东部调集了太多的p…51去增援加勒比战区了。如果再调集p…51,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就太过空虚了。
“不必太担心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莱希上将明白阿诺德的心思,“所有的情报都指明特立尼达岛才是德国人的目标。”
“好吧,我尽可能再抽调一些p…51中队,”阿诺德还是不敢把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岛的p…51都抽空,只敢再抽出三分之一,“再抽调出15个中队。”
“可不大够啊。”巴顿嘟囔着说,“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空发生了好几次大空战,原因的战斗机中队都损失惨重,现在都缺编严重。”
“会给补上的。”阿诺德保证说,“4月份前补齐编制。”
“4月份?”巴顿听到这里马上意识到了什么。“这是最可能的攻击时间吗?”
“目前的情报是这样显示的。”莱希说,“一个俄罗斯近卫坦克师会在3月下旬…4月初开拔。我们估计这个坦克师是第二批登上特立尼达岛的部队。因此推算敌人发起登陆的时间将会在4月初前后。”
马歇尔补充说:“德国人在阿马库罗三角洲采取的行动应该也是为了配合4月份的进攻。届时他们将会在阿马库罗三角洲拥有几个可以起降伊尔…2和福克零式的前线机场。”
“如果那样我们的航空兵力就更薄弱了。”巴顿显得非常担心。
莱希看了眼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马上说:“海军会出动航母支援的!”
“出动航母?”
“对,我们的大型舰队航母将会倾巢而出!”欧内斯特。金用稍显激动的语气说,“到4月初,我们将有14…15艘大型舰队航母可以投入作战。这些航母上面将会搭载超过1200架战机!
另外,海军还会出动30艘以上的护航航母助战。总共出动的舰载机将会超过2000架!”
听到会有2000架舰载机助战,巴顿将军悬着的心终于放平了。虽然美国舰载机的性能不如岸基飞机,也比不上德国人的舰载机,但是2000架的数量却能弥补性能的弱势。况且在加勒比战场上,美军战机数量一直都大大多于对手。
“而且我们还会出动庞大的水面舰艇部队!”欧内斯特。金一张长长的古板面孔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虽然德国人凭借着导弹击沉了我们的9艘战列舰,但是我们现在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水面舰队,我们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数量也远远超过所谓的欧洲联合舰队。另外,我们还拥有不计其数的鱼雷快艇。所以在近海作战中,美国海军仍然占据优势。
而且我们还有性能卓越的‘蝙蝠’雷达制导滑翔炸弹,现在陆军和海军至少1500架大型飞机可以携带这种炸弹。因此登陆作战开始后的每一个夜晚,都将是德国运输船只的噩梦!”
原来这些日子,在确定了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后,美国人也制定了他们的决战计划,代号为“自由女神行动”,计划出动一万多架飞机,几十万人的地面部队,上千艘水面舰艇和入侵的欧洲联合远征部队在特立尼达…多巴哥海域来一场正面对抗。
第1202章 克拉克上将的防线
带着对“自由女神计划”必胜的信心,乔治。巴顿将军登上了高速型的运输机c…69飞回自己在西班牙港的司令部了。就在巴顿离开的第二天,美国陆军的另外一位巨头,美国驻加拿大地面部队指挥官兼联军15集团军群司令官马克。韦恩。克拉克上将也心急火燎的赶到了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
今年只有47岁的克拉克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将,之前还曾是最年轻的中将。是美国陆军精英中的精英,公认的未来陆军参谋长和两栖作战专家他的两栖作战专家名头来的很奇怪,因为他不是陆战队出身,也没有打过一场两栖作战。实际上从一战结束后,他就没上过战场。
但美军头号的两栖战专家不是海军专打登陆作战的里奇蒙德。特纳中将,也不是陆战队的悍将霍兰德。史密斯,更不是和特纳、霍兰德。史密斯一块儿在夏威夷群岛奋战了快一年的乔治。巴顿,而是这位在1939年的一次两栖登陆演习中崭露头角被马歇尔相中,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在美国参战后一直在加拿大担任美国驻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和指挥官,时刻准备指挥一支多国联军反攻欧洲大陆的克拉克上将。
而在过去的两年中,克拉克上将除了在为反攻欧洲做准备之外,就在制定各种保卫加拿大的作战方案。作为一名两栖作战的专家,克拉克非常清楚保卫加拿大东部的海岸线并不容易。
因为加拿大东部的海岸线实在太长,而且海湾众多。在气候比较温和的春、夏两季,适合登陆和停泊大船队的海湾太多。而且最让克拉克头疼的是,加拿大东部的大部分海湾都处于陆上交通极其不便的地区。
虽然极其不便的陆上交通有利于守军遏制登陆敌军向纵深发展,但是同时也让守卫加拿大东海岸的联军地面部队很难展开反击,而且也没有办法在那些交通不便的海湾布署太多的地面防御部队。因为驻军是需要后勤补给支援的,如果后勤跟不上,部队根本无法作战。而在许多偏僻的海湾,补给物资根本无法通过陆路运输,只能够依靠海运。而海运线路现在就受到德国潜艇的威胁,一旦德国佬开始登陆行动,肯定会用水面舰艇和航母进行封锁,因此海运补给线路根本是靠不住的。
海运补给靠不住,而陆上的运输又因为道路条件和距离的限制无法支持大军作战。所以克拉克根本无法将他的大军展开布署在加拿大的整个东部海岸线实际上在加拿大东部海岸线的大部分地区,都只有少量的加拿大民兵和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型舰艇在护卫。如果德国人真的在某个海湾登陆,根本不会遭到有力的抵抗。
“……他们可以在纽芬兰岛以北的任何一个海湾登陆,肯定可以轻易取得成功,因为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然后德国人就能在那里建立临时机场和港口,把他们的喷气式飞机和fw190或福克636布署到北美大陆上。再以那里为基地向纽芬兰岛发起空袭,在这些岸基飞机的支援下,德国人的大舰队就能把登陆部队送到纽芬兰岛、新斯科舍半岛、爱德华王子岛、布雷顿角岛、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了!”
在五角大楼内的一间会议室里面,公认的两栖登陆战专家克拉克正在向参联会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两栖作战专家,克拉克深知加拿大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的一个个海湾其实是“岛屿”,在丧失制海权的情况下根本无从防守。而德国人只要夺取其中的一个,就可以获得靠近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等地的空军基地。
然后可就是岸基飞机对岸基飞机的消耗战了!如果参考美德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空的空中消耗战的交换比,盟军在加拿大东部的空中力量很快会支撑不住。到时候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等地可就难守了!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一手提拔了克拉克的马歇尔问,“你的人能守住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等地吗?”
“很困难,”克拉克上将显得非常担忧,“纽芬兰岛的问题还不大,因为那里的海岸线地形比较险要,有许多悬崖峭壁,适合登陆艇冲滩的沙滩并不多。而且这些沙滩、石子滩附近通常都存在高达几十米的台地和高地,它们全都是天然的要塞,根本不可能被攻克,即便德国人使用海啸弹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但是新斯科舍半岛就有点麻烦,那里有很多沙子组成海滩,岛上的地形也比较平坦,附近还有同样比较适合登陆的爱德华王子岛和布雷顿角岛。
另外,在纽芬兰岛附近,距离纽芬兰岛西南海岸线约20公里的大西洋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名为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的法国领地,还有一个非常狭长的小岛塞布尔。这几个小岛的地形同样比较平坦,有许多合适登陆的沙滩,而且面积也不是太小,足可以修建大型机场。”
现任的战争部长华莱士也在会议室中听取汇报,克拉克上将的话刚说完,他就拧着眉头问:“也就是说,只要新斯科舍半岛、爱德华王子岛、布雷顿角岛、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塞布尔岛中有一处陷落,我们在加拿大东部的防线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
“不是巨大的漏洞,”克拉克强调说,“是整个防线的崩溃……因为那些地区距离纽约都不到1600公里,其中距离纽约最远的圣皮埃尔岛及密克隆岛有1500多公里,最近的新斯科舍岛南端还不到800公里。”
这个距离可不仅仅是能让me264型轰炸机飞到纽约丢原子弹了,甚至连德国人的飞弹都可能从新斯科舍岛的基地发射去轰炸纽约和华盛顿!
而且美国反制德国原子弹的手段用b…29装载细菌炸弹对欧洲发起单程袭击,也会因为新斯科舍半岛、爱德华王子岛、布雷顿角岛、圣皮埃尔岛及密克隆岛等地的沦陷而无法或很难实行。
听了克拉克的话,在场的将军们都面面相觑。这位没有打过两栖登陆战的两栖登陆专家的话一点没说错。现在盟军(美英法等)的兵力,特别是海空兵力有其实并不宽裕,没有足够的力量在加拿大东海岸、美国东海岸、加勒比海、百慕大群岛等地都布署足够的飞机和军舰。
所以在海空兵力方面,盟军目前采取的是重点布署的办法,首先确保加勒比海战场的兵力充足,其次保证美国东海岸和百慕大群岛的安全。
而为了确保加勒比海战场和美国东海岸(包括百慕大群岛)的绝对安全,加拿大东海岸的海空兵力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一直在减少。
“据说德国人的进攻目标是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华莱士皱着眉头问在场的将军们,“可以确定吗?”
将军们互相看看,谁也不回答华莱士的问题。虽然现在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德国的目标是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可是打仗这种事情本来就充满各种示假存真的欺骗,谁敢保证德国佬不是在加勒比战场虚张声势?
会议室中一片沉默,显得有些尴尬,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陆军航空队的亨利。阿诺德上将开口说:“部长先生,如果我们停止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轰炸和对圣地亚哥的进攻,加拿大东部前线就能增加1500架战机……”
“不行,”华莱士马上否决了阿诺德的提议,“我们在智利和阿根廷的行动眼看就要取得成功了,那将是具有决定性的。”
将军们都在心里叹了口气,实际上美国在智利和阿根廷都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早在去年11月的大选投票前,美国政府就宣称攻入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这个说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也不错,因为圣地亚哥大区的面积很大,不仅仅是市区,还有面积很大的乡村地区。美军在44年11月6日的投票日来临前就打到了圣地亚哥市区外围,而且还三面包围了圣地亚哥市区。当时的形势看上去的确一片大好,美军似乎马上就要解放圣地亚哥了。
可是大选过后,形势的发展却让华莱士和新任总统杜鲁门非常失望。虽然他们尽可能满足了艾森豪威尔的增兵要求,但是对圣地亚哥的攻势却显得漫长而且血腥。血战从44年12月中旬开始,一直打到现在快到45年3月,艾森豪威尔的部队也只夺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圣地亚哥市区,却付出了超过10万人的伤亡。
而空袭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行动,同样代价巨大而收效甚微。虽然美国重型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和燃烧弹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部分市区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胡安。庇隆的政权并没有被颠覆……至少到目前为止,庇隆仍然躲在玫瑰宫的地下室里面发号施令。而美国人则为持续了几个月的空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前前后后有超过2800架战机在执行任务后没有返回。
第1203章 空中突击军
陆军航空队司令官阿诺德上将提出的建议其实在参联会内也争论了很久。因为占领圣地亚哥和彻底炸平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确可以沉重打击纳粹在美洲的势力。只要阿根廷独裁者庇隆垮台,德国在南美洲的布局就彻底被破坏了。如果没有了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支援,数量庞大的欧洲联军在南美很难立足,更不用说以南美为跳板进攻加勒比海了。
当然了,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并不天真。他们知道即便庇隆垮台,欧洲联军也不会真的夹着尾巴从南美撤退。但是他们肯定得先挽救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然后才能进攻加勒比海或是北美洲东海岸的什么地方。
这样一来,美军就成功的将欧洲联军的主攻方向吸引到南美洲南部去了。而无论欧洲联军在南美洲南部能否取胜,美国都能赢得至少6…12个月的时间加强防御和训练军队为了应对可能的北美大陆决战,在杜鲁门正式就任总统后就签署了总动员的命令,进一步扩充美军规模。其中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和陆军航空队更是扩充的重点。
按照杜鲁门的命令,不包括陆军航空兵在内,美国陆军的人数将会在1945年底前扩充到1000万,其中一线作战部队人数将会超过550万人!
而陆军航空队的兵力(人数)也会在1945年底前超过250万,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将会超过5万架!
除了人数和飞机数量的增加之外,在杜鲁门总统的命令中,美国陆军和海军的航空队还会全面升级装备。p…82将会大量装备陆军航空队。f7f不仅会成为美国海军航空队的主力机型,还会登上航母成为舰载机。
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的实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不仅会有蒙大拿级这样的超级战列舰入役,而且还会有3艘满载排水量60000吨的“中途岛”航母服役!
另外,美国海军的鱼雷快艇部队也会在1945年得到大规模的扩充。到1945年底时,美国海军的pt艇中队将会超过500个!进入战斗序列的pt艇数量将超过6000艘!
到那时,在美国东海岸、加拿大东海岸和加勒比海诸岛各地将会有大量可以执行近海防卫(可执行雷击、布雷和深水炸弹扫雷等任务)的木壳pt艇。
它们将会同岸基飞机和正在大量制造的r级潜艇(这是一种适合在近海活动的轻型潜艇,水下的最大航速超过10节)一起够成北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岛的近海防御体系。
最后,被寄予厚望的b…29的改进型xb…44按照计划也将会在1945年底前开始大量装备部队。这款飞机的改进重点是增加航程和航速,最大的作战半径将会超过4350公里(比历史上的该项目更大),可以把细菌炸弹投放到已经成为德国本土的卢森堡!
美**方相信,这样的反制手段足够能让德国人不敢对美国本土投放原子弹。
正因为对于“持久战”和反制手段抱有幻想,美**方的头头们才会迟迟难以下决心从智利撤退。
“你们觉得有必要从智利撤出吗?”华莱士看着几个眉头紧皱的上将。
“有!”亨利。阿诺德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的陆军航空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空损失惨重,已经有点承受不住了。
“可以再看看。”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给出的意见却让阿诺德有点儿失望,“或许……可以定下一个撤退的日期。”他看了眼战争部长华莱士。“我们不能没完没了拖延下去。”
“好的,就设立这样一个日期吧。”华莱士问,“那么……我们什么时候结束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军事行动呢?”
“4月1日。”威廉。莱希早就有了答案,他说,“4月1日是春分日后的第11天,北大西洋上的天气将会逐步转好,而且白天的时间也长于夜晚,这有利于德国人在维度较高的纽芬兰岛地区展开登陆作战。”
登陆纽芬兰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不大可能在秋分…春分的时段内进行,那时是北极圈的极夜期,同时又是北大西洋上气候比较恶劣的季节。德国不大可能在此期间跨国两三千公里风高浪急的大洋,去气候恶劣的纽芬兰岛地区登陆。
但是春分一过,北大西洋上的气候就开始转好,白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等到了夏季,跨越大西洋的登陆行动就将成为可能!
“好吧……”华莱士虽然不想这样放弃在智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军事行动,但加拿大东海岸的防御的确也不能忽视。他想了想,又补充说:“不过没有必要放弃瓦尔帕莱索湾。我们应该在那里保持据点,直到今年的秋分。”
“我看可以。”威廉。莱希没有在是否完全撤出智利的问题上和华莱士计较,这是面子问题,他现在关心的是实际。“可以从4月1日开始撤,首先撤出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把它们布署到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岛。这些飞机挂载上蝙蝠炸弹就具有一定的反舰能力……虽然不足以对抗敌人的大型作战舰艇,但是足够可以打击运输船队了。”
“好的,好的,就这样,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华莱士连连点头,然后看了看腕表,就站起身道:“现在差不多该去白宫了,我想总统先生会同意我们提出的建议的。”
……
西奥多。冯。希普尔空降兵上将是赫斯曼的老同学兼老部下,他还是赫赫有名的米乌塔特种部队的创始人。在德意志最困难的时代中,他和他的米乌塔战士一直忠诚地扮演着帝国的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