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诺德上将报出了一连串数字,肯尼迪稍稍心算了一下,“大约14000架?好像不太够啊。”

    14000当然比7000大一倍,但是肯尼迪也知道自己这边的兵力分散,而且战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都不如对手。

    “我们还计划增加加勒比前线的兵力。”欧内斯特。金向肯尼迪保证说,“而且我们也有数量庞大的航母部队和舰载机,随时可以进行增援。”

    上一次的百慕大群岛战役中,美国的战列舰部队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但是航空母舰却没有太大损失(舰载机倒是丢了不少),而且在10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间,又陆续服役了不少舰队航母和护航航母,目前美国航空母舰的阵容可谓是空前强大。

    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失也在过去的3个月内得到了弥补,恢复到了4000人(指机长)以上。虽然大量补充到海军航空队的新手在技术水平和作战经验上都不如人意,但是数量还是足够的。

    海军航空队还根据百慕大群岛战役的经验调整了舰载机部队的组成。sbd和tbf系列的舰载机被大量淘汰,只保留了安装了an/aps…20型雷达的tbm/tbf…3w型舰载雷达警戒机作为舰队的耳目。而换装上舰的,则是f4u和f6f这样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同时,f7f的舰载化工作也在全力以赴的推进,如果一切顺利,45年下半年就会有舰载型的f7f出现。

    而陆基型的f7f“虎猫”战斗机的双座型(战轰型)的研发进程更快,12月初就进行了首飞并且取得了成功。45年第一季度应该就能实试生产了,届时美国航母部队将会拥有真正强大的攻击力。

    另外,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一款非常奇怪的重型战斗机即将服役。这种飞机的研发代号是xp…82。是由北美航空公司在p…51的基础上开发的,这种飞机的脑洞非常大,北美航空提出将两具 p…51 的机身通过矩形的中翼段和水平尾翼连接在一起,并保留 p…51 的外翼段,组成了一个双机身怪物。

    因为是2架p…51“拼装”成的,所以这种飞机拥有比p…51更大的极限航程、速度和重火力。在美国陆军航空兵原本的计划中,p…82将会承担远程护航任务,掩护b…29去轰炸日本在东南亚的目标。

    不过现在形势虽然和预想中的完全不同,但是美国陆军航空队还是惊喜的发现,p…82正是他们继续的“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它的航程、速度、火力和载弹量都超过了原本作为夜间战斗机开发的p…61。完全可以在白天承担打击德国远程轰炸机和水面舰队的任务。所以这种脑洞大开的飞机在1944年的最后2个月中得到了数额巨大的订单,而且还被列入了最优先生产的名录当中。

    在介绍了新式战机的开发计划后,阿诺德上将向肯尼迪保证:“只要f7f‘虎猫’战斗机的舰载型号和p…82‘双野马’战斗机大量服役后,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安全就能拥有足够的保障。我们将可以通过对德国远程轰炸机和水面舰队进行拦截,确保导弹不会大量的落到美国人民的头上。”

    “但是飞机的开发过程都很漫长是吗?”肯尼迪皱着眉头问,“在这两种新式飞机完成开发并且大量装备部队前,我们怎么办?”

    “我们应该全力保卫加勒比海,”威廉。莱希接过话题,“同时继续通过大轰炸和地面进攻促使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瓦解……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的最佳方案。”

    总统参谋长回答肯尼迪问题的时候稍稍有些无奈,因为通向“屈辱的和平”的大门因为罗斯福之死和11月的大选而暂时关闭了。

    所以作为总统的军事幕僚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只能做硬着头皮打下去的计划。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情况似乎比想象中好一些。

    德国人也显出了一些疲软的迹象,也许长达5年多的战争也让这些“金发碧眼的超人”们感到吃力了吧?

    “关键是保卫加勒比海,对吗?”肯尼迪对瓦解新阿斯巴尼亚联邦不抱太大希望德国人正在向那里调集俄罗斯空中远征军!据说又要增加几百架fw190战斗机,下一次千机大轰炸的损失率恐怕要破20%了。

    几个穿军装的上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对!关键就是加勒比海!”

    “我们一定会守住那里的!”

    ……

    肯尼迪回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时候,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带着私人秘书娜塔莉和首席副官海因茨。勃兰特上校刚刚抵达冰天雪地的彼得格勒。

    他这次“秘密到访”彼得格勒的,因此奥丽加女皇没有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所以他也得以观察一番女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的真实面目。

    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比起1943年的时候好像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还是处处显出了萧条。

    城市的供应仍然非常紧张,开门营业的商店很少。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中,赫斯曼看到许多戴着皮帽子或是裹着头巾的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女人在涅瓦斯基大街上为数不多的还在营业的店铺前排着长队那应该是出售黑面包、人造黄油和牛奶的食品供应点。

    除了排队购买食物的人们,涅瓦斯基大街上还有许多穿着厚棉衣顶着俄罗斯的风雪步行上班的男男女女。

    到机场迎接的尤苏波夫亲王告诉赫斯曼:彼得格勒的公交车很少(整个俄罗斯都少),而且票价相对于工资太贵,大部分的人情愿多走点路去上班。

    不过赫斯曼觉得那些俄国人即便愿意花钱坐车,彼得格勒也不见得有足够的汽车可以给他们坐,因为马路上的车辆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德国和法国生产的,几乎没有一辆俄国车俄国的汽车工业现在几乎不存在了,苏联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战争中毁于一旦,花费巨资建成的伏尔加汽车城变成了废墟,工程师和工人也大多去了西伯利亚和中亚。不过就算他们不走,工厂也不被拆毁,现在也生产不出什么东西。因为为汽车厂配套的工厂,绝大部分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苏联的工业体系,没有被俄罗斯帝国继承下来,而是因为战争崩溃了!

    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国家指令建立起来的工厂,又非常依赖这种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工厂管理者们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找市场、找材料、找技术。

    所以除了一部分实际上被德**工部门接管的兵工厂、造船厂和油田矿山还有在俄罗斯来说万万不能停的伏特加酒厂之外,诺大的苏联就几乎没有还在正常运营的工业企业了。

    不过对现在的地位十分珍惜的俄罗斯女皇和她的政府却不敢用什么“休克疗法”把一大堆难以维持的国有企业一下子推向市场。

    俄罗斯帝国现在反而沿用了苏联的管理体制,依靠政府的有限的财力,勉强维持那些企业的运营。以便让大部分成年的俄罗斯城市居民都能有个领一份微薄薪水的去处不过他们领到的薪水并不是很快就会贬值的卢布,而是比较让人放心的欧洲马克。

    而对普通俄罗斯人来说,赚多点钱的机会也不是没有。现在就有两个“发财”的路子摆在俄罗斯人的面前。一是去西欧打工这需要会点技术或者能说一些德语、法语;二是参加俄罗斯远征军,去给德国人当炮灰攻打美国。

第1189章 高奇堡计划——蚝雷

    汽车沿着布满欧洲风格的漂亮建筑物的涅瓦斯基大街一直开到了戒备森严的冬宫广场现在统治俄罗斯的奥丽加小妈妈可不是个仁慈的圣母,实际上她是一个女版斯大林,根本不知道有民主这回事儿。她的政府在俄罗斯实行的是绝对的**统治,民间的抗议被严格禁止,王朝社会党更是俄罗斯境内唯一合法的政党!

    “嗨!奥丽加!”

    当汽车驶入冬宫的时候,守卫的皇家近卫军士兵一边行抬手礼一边高呼口号。

    “费利克斯,”赫斯曼看着车窗外面穿着土黄色长大衣扛着莫辛…纳甘步枪的俄国士兵,半开玩笑地问,“待会儿见到奥丽加时,我也要行抬手礼喊口号吗?”

    “你?”尤苏波夫亲王笑了笑说,“女皇希望你吻她的脸颊,就像过去一样……这是你的特权。”

    奥丽加的那张俏脸在私下里一定有男人会去亲吻的,但是在公开场合行吻面礼的只有赫斯曼一人。

    “那可真是太荣幸了。”赫斯曼心说:看来奥丽加仍然把我当成最亲密的盟友……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汽车停在了冬宫的门厅之外,这段时间一直以戎装形象示人的奥丽加女皇已经穿着一袭露肩的白色宫廷长裙,在几个大臣和女官的陪同下冒着严寒走出了门厅。

    赫斯曼下了车,大步向她走去,和以往一样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吻了女皇的脸颊,然后女皇也吻了赫斯曼。

    “亲爱的奥丽加,你今天打扮得可真是迷人啊。”赫斯曼用恭维的语气对女皇说。

    “是吗?”女皇咯咯笑了几声,然后挽着赫斯曼的胳膊一起往门厅里面走去,“不过这样穿真的很冷……虽然我年轻时在冬天也不穿多少衣服,但是现在不行了,我在温暖的西欧呆太久了,几乎都不习惯俄罗斯的寒冷了。”

    一走进门厅,扑面的热气就涌向了穿着军大衣的赫斯曼,他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儿可真热啊。”赫斯曼说着话就一粒粒解开了军大衣的扣子,然后把大衣脱下交给了副官勃兰特。

    “这种温度在我统治下的俄罗斯可是奢侈品。”奥丽加仿佛自嘲地一笑,“绝大部分的人只能享用最低限度地供暖,我敢担保二月叛乱前俄罗斯的情况都比现在要好。”

    二月叛乱就是二月革命,现在沙俄复辟了,尼古拉二世和其他在革命中死难的皇室成员都成了正教圣人,推翻他们的革命也就成了万恶的叛乱。不过奥丽加女皇还是颁布敕令,赦免了所有参与二月叛乱的暴徒(革命者)的罪行。

    “情况会好转的,只要我们打败美国,拿到了赔款,俄罗斯的经济就会复苏。”

    “马上要进攻美国了?”奥丽加感兴趣地问。

    “准备的差不多了,”赫斯曼回答,“这次我来这里就是向你通报此事。”

    俄罗斯远征军是欧洲共同体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人数几乎和德意志远征军相当。而现在已经抵达巴西贝伦和圭亚那的俄军数量更高居各国远征军之首,达到了50余万。

    这么多俄军虽然都在欧共体联军大西洋战线司令部的指挥下,而且他们的军饷也是由欧共体共体承担(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掏钱),但是真的要把他们送上战场还是要和奥丽加打声招呼的。

    “路德维希,你放心,他们会服从命令的!”

    赫斯曼和奥丽加两人这时走上了冬宫门厅的楼梯,到了二楼的宝座大厅。这是一间气势恢宏的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大房间,在大厅的尽头放着红色的沙皇宝座。宝座前面则摆着一张长长的橡木会议桌和两排椅子。

    在橡木会议桌的一头铺着张红色天鹅绒的桌布,上面展开了一张地图。赫斯曼扫了一眼,发现是一张加勒比海的形势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画了许多线条和箭头,还标明了一大堆部队的番号。

    “路德维希,这张图上的情况和实际相符合吗?”俄国女皇站在了地图前问。

    赫斯曼俯下身子装模作样的仔细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联军部分差不多,航空兵的数量还要更多一些,我们会在那里布署6000架岸基飞机和水上飞机,加上舰载机和舰载水上飞机,总数可以达到8000架。”

    现在美欧水面舰队之间的胜负已分,无论是战列舰决战还是航母大战,优势都在德国一边德国的机载导弹也可以攻击航母,而且舰载机的性能和舰载机飞行员的水平也都是德国这边占上风。所以决定双方命运的似乎就是岸基飞机的较量,德国的布署在圭亚和巴西北部的岸基飞机一旦击败了美国在特立尼达岛的岸基飞机,登陆作战就将开启。

    而拥有海上和空中双重优势的欧洲联军,取得登陆作战的胜利恐怕也是意料中事。

    “帝国元帅,您的8000架飞机中的大部分都够不着特立尼达岛吧?”

    提问的是一个穿着俄罗斯帝国皇家空军军服的中年斯拉夫人,高大魁梧,还有一头浓密的金发。

    女皇指着他说:“他是我的空军参谋长维克托。马尔采夫空军上将。”

    赫斯曼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是原苏联红空军的一个上校,是空军专家。

    “没错。”赫斯曼笑了笑,“布署在贝伦的飞机够不着特立尼达岛。”

    贝伦距离特立尼达岛的直线距离也有1900多公里,除了me264、ju288的作战半径可以从贝伦覆盖到特立尼达,he219和me410经过增程化改装并且采取穿梭飞行战术后也可以从贝伦前往特立尼达岛上空作战之外,其他布署在贝伦的战机基本够不着特立尼达岛不过维克托。马尔采夫这位苏联空军叛将大概不会想到,现在德国根本没有在圭亚那和巴西北部的贝伦地区布署6000架飞机。实际上的数量连3000架都没有,在贝伦港周围的那些新建的机场上摆出来的“飞机”一多半都是木头模型,是用来糊弄美国人的f…13超远程侦察机的。

    “那里的飞机将用穿梭飞行的方式投入特立尼达岛的空战。”赫斯曼解释说。

    “你们在圭亚那储备的燃料和弹药够用吗?”维克托。马尔采夫又一次提出了异议。

    穿梭飞行就是战机在完成作战后不返回起飞的基地,而在距离战场较近的基地降落,加油之后再返回出发基地的战术。不过实行这种战术对飞行员的体力和前线中转机场的燃油储备要求都很高。

    而圭亚那地区由于缺少深水大港,又时常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运输和储存物资都比较困难。要不然德国也不必去占领巴西贝伦,直接以圭亚那为大据点去进攻加勒比海不是更好?

    “我们在圭亚那储备的燃料可以支持短期的高强度作战。”赫斯曼非常耐心地解释说,“这段时间足够我们瘫痪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国陆军和海军航空兵。”

    维克托。马尔采夫皱皱眉头,显然不相信赫斯曼的话,“帝国元帅,这是很不容易的……其实你们在同苏联红空军的战斗中,也没有做到在短时间内就将其瘫痪。何况美国的空中力量规模庞大,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但特立尼达岛距离美国本土也很遥远,”赫斯曼一笑,“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将之封锁。只要特立尼达岛被封锁,美国就很难向那里输送飞机、弹药和燃料了。”

    “封锁?用什么?”

    “主要用水雷!”赫斯曼说,“用我们最新式的水雷。”

    “水雷?什么样的水雷?”奥丽加女皇的另一个高级军事幕僚,俄罗斯皇家海军的参谋长,上了年纪的“老白男”斯塔尔克海军上将问。

    赫斯曼回答,“这是一种新式沉底水雷,依靠依靠特殊的方法引爆,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之前没有使用过,因此美国人也不可能得到实物。所以在短期内,他们是不可能找到破解方法的。”

    沉底水雷和锚雷不同,它们是沉在水底的,所以普通的扫雷方式根本无效。而要对付沉底水雷就得从它们的引爆方式入手,比如对付磁性水雷就用电池铁模拟出舰艇的磁性或者干脆替舰艇消磁。

    而赫斯曼准备用来封锁特立尼达岛的则是一种安装了水压引信和声控引信新式水雷,绰号“蚝雷”,这种水雷利用舰船在附近通过时产生的水压场和声音引爆必须同时启动两个引信才能引爆,所以安全、准确,抗扫能力极强。即使美国人捡到了一枚完整的“蚝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制造出专用的扫雷器。

    而且在赫斯曼的命令下,德国海军一直将这种在1944年1月就投入生产的水雷雪藏,避免过早被美军获得(空投沉底水雷扔错地方是常有的,被敌人捡了去也不可避免),所以美国人在短期内根本一点对付的办法都没有。

第1190章 高奇堡计划——可靠情报

    1945年1月1日,圭亚那的乔治敦岛基地正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

    在1944年的最后几个星期里,拖拖拉拉打了三个多月,几乎要被人遗忘的“乔治敦战役”终于分出了胜负。被残酷的丛林战和德国海军、空军的封锁折磨到筋疲力尽的美国登陆部队选择了放弃,丢下了一座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城市和不计其数被破坏摧毁的装备以及两万多条美国人的生命,几乎两手空空登上了由平甲板驱逐舰改装而来的快速运兵船,冒着随时被水雷、潜艇和德国飞机丢下的导弹击沉的风险退往了500公里外的特立尼达岛。

    在1944年的最后一天夜晚,留在乔治敦市负责殿后的一千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奉命向进攻的德军投降,至此这场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记载中几乎被人忽略的战役,终于以欧洲联军的大获全胜而画上了句号。

    不过对于乔治敦岛司令部的司令官卡姆胡贝尔空军上将而言,守住“乔治敦岛”这个前进基地仅仅是成功的开始。

    就在乔治敦岛基地内的大部分人都在庆祝胜利和1945年到来的时候,卡姆胡贝尔正带着幕僚们在戒备森严的乔治敦岛1号机场看着几架大肚子的me323型运输机,缓缓降落在绿色的“草地机场”上面。

    其中一架me323的舱门打开,伸出一架舷梯,接着就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海军航空兵军官制服的中校从机舱内钻了出来,然后快步到了卡姆胡贝尔面前,行了个德意志礼。

    “京特,”卡姆胡贝尔抬了下右手算是还礼,接着就问,“水雷都运来了吗?”

    “都运来了,一共800枚新式的‘蚝雷’,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国佬这下也要尝尝被人封锁的滋味了。”

    这位空军中校名叫京特。拉德施,是驻扎在乔治敦岛的德国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的团长。这个团是9月10日才从德国欧洲调来以取代之前那个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中损失惨重的航空团。该团拥有两个装备了40架ju188e…2型鱼雷轰炸机的大队和一个装备了me410夜间战斗机的护航大队,作战能力非常强悍。除了可以执行夜间鱼雷轰炸任务外,还可以执行夜间敌后水域布雷任务。

    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之后,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的飞机主要执行的就是布雷任务,往乔治敦到特立尼达岛的航道上丢了不知道多少枚磁性水雷。

    不过磁性水雷现在已经有点落伍了,美国人开发出的磁性扫雷具性能不错,已经可以将磁性水雷的破坏降到最低了。因此用磁性水雷去封锁特立尼达岛是不可能成功的,好在德国大总参谋部早有准备。

    “‘蚝雷’非常容易投放,”京特。拉德施告诉卡姆胡贝尔,“它的外形和操作同磁性水雷完全一样,不过引爆的原理不同。”

    “蚝雷”是怎么引爆的,京特。拉德施也不知道,因为没人告诉他这是军事机密,负责投弹的人员不需要知道。

    拉德施和胡姆贝尔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了位于乔治敦岛1号机场旁边的一个隐蔽在树林中的指挥部。除了新式的“蚝雷”之外,拉德施还带来了最新的空投布雷计划。

    在指挥部内的一间黑屋子里面,胡姆贝尔和几个穿着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军装的军官都认真倾听着拉德施的讲话。拉德施中校用一根长木棍指着映在一幅大屏幕上的灰色带颗粒的特立尼达岛空中照片,讲述空投布雷的区域和注意事项。听他讲话的军官对特立尼达岛都比较熟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过去的两年中执行过多次轰炸该岛或是在该岛周围布雷的任务。

    不过这一次的布雷任务的力度还是让他们感到非常吃惊。根据拉德施中校传达的命令,从现在开始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将会全力以赴执行夜间布雷任务。只要天气条件许可,从1月2日开始,每个晚上都要出动70…80架次的ju188e…2去特立尼达岛周围投水雷。而且不仅第11鱼雷轰炸团会出动me410型夜间战斗机护航。驻扎在卡宴和贝伦的德国空军也会出动大批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空袭特立尼达岛上的设施,以掩护布雷行动。

    “好了,咱们再看看防御地图。”

    银幕上映现出了西班牙港的照片,上面到处都是红色和桔黄色的标志。这些是目前查明的高炮位置和探照灯区,都是在这次布雷行动中必须小心避开的区域。

    “开灯。”

    拉德施中校的话说完了,胡姆贝尔上将命令打开了电灯。航空团的几个中队长和大队长们眨巴着眼睛,似乎还在消化着刚刚听到的内容。

    “好吧,情况就是这样。”胡姆贝尔上将站起身,面对众人,大声说,“这场战争打了五年多了,现在只剩下美国这一个还算够得上分量的敌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向美国进军了!”

    “向美利坚进军!”

    “万岁,德意志!”

    所有的德**官都立了起来,抬起右手,大声呐喊。

    ……

    “总统先生,副总统先生。”

    华盛顿,白宫。1月2日的深夜,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快步走进了椭圆形办公室。看见目前还是总统的华莱士和很快就是副总统的肯尼迪,微微欠了下身,然后就用又急又快的语气报告说:“苏联方面的可靠情报,德国人马上就要发起进攻了!”

    德国人马上要进攻了……

    华莱士和杜鲁门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都是无比复杂如果他们可以全力支持罗斯福,战争现在肯定已经结束了。虽然美国赔了2000个亿(美元),但是在北美洲的支配地位肯定可以保住的。未来一定是确定的复兴……

    “知道进攻的目标是哪里吗?”肯尼迪吸了口气,追问道。

    “特立尼达岛。”

    多诺万的回答在意料之中,不过肯尼迪还是又追了一句:“情报来源可靠?”

    “可靠。”多诺万说,“苏联的契卡在白俄那边有地位相当高级的间谍。根据报告,德国帝国元帅赫斯曼日期造访了彼得格勒,向伪俄罗斯女皇通报了将要开始加勒比作战的情况,还要求女皇派遣更多的炮灰去参战。

    另外,他还在会谈中透露将有一种新式水雷将会用于封锁特立尼达岛,以阻止我方的增援。”

    “水雷?”华莱士摇了摇头,在他的印象中,德国人的水雷虽然很厉害,但是也没真的把什么地方给封锁了。倒是美国自己的水雷用得好,把日本鬼子折腾得够呛。

    “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吧。”华莱士吩咐了一声,刚想问多诺万阿根廷的情况,他办公桌上的一部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听筒,威廉。莱希的声音就传来了,“总统先生吗?”

    “是,我是华莱士。”

    “总统,特立尼达岛正遭到空袭。”莱希在电话中报告,“空袭的规模很大,德国人至少出动了数百架到一千架飞机!”

    “1000架?应付的,是吗?”

    “是的,我们能应付。”威廉。莱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数百架德国飞机对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军而言并不多。岛上光是p…61型夜间战斗机就有300多架,另外还有不下300架可以承担夜间作战任务的f4u和f6f(都是岸基型)。虽然夜间拦截的效果不能和白天相比,但是夜间轰炸的效果同样不怎么样,根本不可能摧毁特立尼达岛上多如牛毛的军事基地。

    不过此时向华莱士做出保证的威廉。莱希上将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天晚上德国人发起的这次夜间大轰炸是很不好应付的,而且也没有多达1000架飞机正飞往特立尼达岛。虽然特立尼达岛上的雷达和附近巡逻的美国海军舰艇上的雷达的确发现了那么多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并不都是飞机,其中的差不多一半是空射的死神1c型巡航导弹。

    制定今晚这场空袭作战计划的德国空军第1航空队参谋长维尔纳。莫尔德斯空军少将觉得派出多达1000架战机去轰炸特立尼达岛太过危险,特别是me264和ju288都不是那种很耐揍的飞机。再说夜间轰炸也没有什么准头。所以他在几个月前参与制定“高奇堡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用夜间战斗机“掩护”空射导弹和少量的ju188e…2鱼雷轰炸机(布雷机)去特立尼达执行任务的“雷神计划”,并且很快得到了空军总司令凯塞林的支持。

    所以参与今晚作战行动的所有的me624、ju288、do217等型号的重型和中型轰炸机在距离特立尼达岛300公里的位置上就射出了所携带的导弹。

第1191章 高奇堡计划——带路机

    死神1c型巡航导弹是死神1b的改进型,和传统意义上的“改进”不同,死神1c的许多性能相对死神1b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下降。

    首先,死神1c的航速从死神1b的900…950公里/小时下降到了550…600公里/小时。其次,死神1c的航程从死神1b的500公里减少到了300公里。第三,死神1c的外壳也没有死神1b那么坚固,采取了不少“偷工减料”的设计。

    通过这三项实际上是倒退的改进,死神1c的成本比死神1b有了显著的下降,虽然比v1系列的便宜货导弹还贵一些,不过还是有了大规模装备用于战略轰炸的可能。

    而除了这三项倒退之外,死神1c也的确有进步的地方,就是它的制导系统的精确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不过这种提升并不是基于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而是采取了比较成熟的无线电制导方式。但是死神1c的无线电制定系统也是有一定程度创新的,它不再要求操作员进行一对一的手动遥控,而是通过一个无线电引导信号引导多枚导弹,实现了“无人化”和“1对多”的无线电遥控。

    也就是说,死神1c巡航导弹必须由按照了无线电引导器的飞机在前方带路,才能顺利抵达目标上空,这是一种需要带路机的导弹。

    而充当带路机的飞机,当然不是me264和ju288这种不大坚固的轰炸机,而是me410b…6型夜间战斗轰炸机。由于无线电引导器和接受器(装在导弹上的)的功率都有限,所以一架me410b …6通常只会引导10枚死神1c型飞弹。

    今天晚上,为了引导480枚死神1c型巡航导弹,维尔纳。莫尔德斯空军少将安排了48架me410b…6型夜间战斗轰炸机担任引导机,在480枚由me264、ju288和do217投放的死神1c型飞弹前方,以550公里/小时的高速飞向特立尼达岛。

    不过这48架me410并不是今晚上出动的所有的夜间战斗机。莫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