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元气大伤,没有十年修养,是不可能继续扩张的。我帝国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全力以赴造出核裂变炸弹,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和德国抗衡。所以……”

    山本的话音未落,就被一个突然闯进来的陆军省的军官给打断了,那人是奔跑进来的,军靴咚咚咚的敲打在地板上,人还没有站稳就大喊着报告。

    “……防卫总军司令部报告,福冈县、高知县、爱知县、静冈县和宫城县沿海地区遭到敌军火箭炮袭击!敌军使用白磷燃烧弹和芥子气毒气弹,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严重的火灾!”

    会议室内突然一片死寂,所有的大人物们都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陆海军将领跳了起来,椅子给碰得乒乓乱响。

    “美国航母!一定是美国航母到了日本沿海,你们海军居然没有发现,真是太无能了!”

    一个陆军的少将也不道是不是因为本土遭到攻击急了眼,一张口竟然就指责起海军了。虽然日本陆海军不和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在大本营会议上双方大部分时间还是一团和气的。

    “这不是海军的错!”海军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也是火爆的脾气,根本不买陆军的账,一瞪眼睛就气呼呼地说,“海军的侦察机数量不足,而且要顾及的战场太多,这是……”

    说到这里,伊藤整一突然发觉不对了,没有再往下说,而是横了那个报信的陆军中佐一眼:“福冈县也遭到火箭弹袭击了?”

    “是的。”

    “确定吗?”伊藤整一又问了一句。

    “确定!”

    “巴嘎!”伊藤整一骂了一句,“不是美国人的飞机干的!美国人的飞机不可能飞到位于对马海峡沿岸的福冈县附近而不被察觉,而且美国人的舰载机不可能有这样的航程。”

    “不是美国飞机干的,难道还是美国人的舰艇在发射火箭弹?”陆军总长杉山元眼神有点发愣地看着伊藤整一追问。

    “也不可能是舰艇……”伊藤的眼珠子转了转,“也许……也许是美国潜水舰!”

    “潜水舰?”东条英机愣了又愣,“潜水舰还能发射火箭弹?”

    “首相,”石原莞尔插话道,“既然我们能想到把飞机装上潜水舰,那么美国人想到把火箭炮安装上去也没什么奇怪。不过……”石原扫了眼会议室里几个穿白军装的海军将领,“不过美国人的办法好像比咱们的办法好啊!”

    山本五十六听了石原的话,脸上稍稍有些发热。他现在也有同样的看法,水下排水量6560吨的伊400型潜艇造价实在不菲,但是作用也不过就是偷袭而已。像美国人这样在普通的远洋潜艇上装上火箭炮一样可以起到偷袭的效果,花费可便宜多了。

    而伊藤整一的脸色却又难看了几分,他锁紧了眉头说道:“美国人一定还会发动更多的袭击,日本毕竟是个岛国,海岸线太长,沿海城镇也太多,而海军的驱逐舰又太少,反潜侦察机也不够……”

    日本本土的海岸线就有大约3万公里,现在还要加上朝鲜、南库页岛、台湾岛和关东州租界地,总长恐怕4万公里都有。靠日本的那点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怎么可能防得过来?

    而且日本的驱逐舰还得打仗还得护航,怎么可能都用来防护本土的海岸线?

    就在会议室里面的海军头头们都觉得事情扎手的时候,石原莞尔突然又插了句话,顿时就把所有人给吓傻了。

    石原说:“美国人会不会用潜水舰上的火箭炮投放细菌武器啊?”

    肯定会啊!所有的人马上就在心里得出了完全一样的答案。

    美国人现在连芥子气都用了,用细菌武器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而且美国人肯定也有细菌武器,就算他们以前没有,现在找点日本投下的细菌繁殖一下也就有了。

    说不定,美国人已经对瓦胡岛和日本本土使用细菌武器了,只是细菌武器有一个潜伏期,中招的人发病没有那么快!而这个细菌武器对瓦胡岛上的皇军或许威胁不大,毕竟驻扎夏威夷的部队都考虑过遭到细菌武器报复的问题,因此储备了大量的炭疽疫苗和鼠疫疫苗。

    可是日本本土却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疫苗可以给全体民众接种,一旦美国人不顾国际公理使用了细菌武器,后果恐怕相当严重啊!

第1064章 从夏威夷到东京

    “烧得很厉害啊,到处都是火……”

    “这是凝固汽油弹的效果,美国人出动了100多架b…29,投下了至少几百吨凝固汽油弹,把巨港的炼油厂、港口和一部分市区都烧毁了,还烧掉了一个年产几十万吨轻质原油的采油区。你看这张,这是轰炸后的巨港,损失惨重啊!”

    就在日本人被美国人出乎意料而且极其决绝的反击打得有些发懵的时候,赫斯曼正和希特勒一起在总理府的办公室里面看照片就是那艘碰巧见证了巨港大轰炸的“瓦尔斯堡山”号货轮的船长让人拍下来的照片,还都是彩色的,非常清晰。

    “日本人不是有许多性能不错的战斗机吗?还有我们提供的雷达,怎么就挡不住美国人的轰炸机?”

    巨港轰炸后的惨状显然出乎了希特勒的预料,毕竟德国在之前已经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而且还转让了技术。

    在德国空军的专家们看来,德国提供给日本的技术,已经够他们应付一下美国的重型轰炸机了,可是现在巨港却被炸成了这副模样。

    “当然挡不住了,”赫斯曼摇摇头,“我们在圭亚那的基地不也经常挨炸吗?在远程轰炸机和截击机的斗争中,远程轰炸机掌握着战略主动,截击机目前只能进行被动的防御……这就像步兵在漫长的防线上对抗敌人机械化部队一样。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是可以集中运用于一点进行突破的,而步兵却必须分散布防。因此哪怕步兵拥有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炮,也很难挡住敌人的机械化部队。”

    “所以截击机必须分散部署,而远程轰炸机可以集中突破?看来美国的远程轰炸机部队对我们也是个很大的威胁吧?”希特勒的眉头还是皱着,他知道德国在远程轰炸机这块相对于美国是出于劣势的。

    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德国的石油供应都非常紧张,而且还同时面临大西洋海上和东欧陆上两大战场的压力。因此没有余力去发展远程轰炸机部队,所以德国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比不上美国的。

    现在美国拥有的已经服役的远程重型轰炸机机型就有b…17、b…24和b…29三个系列,目前正在加紧开发的还有作战半径高达6000公里的b…36型洲际战略轰炸机。

    而德国目前拥有的远程重型轰炸机机型只有me264,也没有比me264更加远程的轰炸机开发计划(德国下一代轰炸机是喷气式的,所以没有那么远的续航能力)。而且me264的发展思路也和b…29不一样,并不强调依靠自身的坚固防御和强大火力突防,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高空+高速之上,因此飞机的装甲和火力都不强,很容易被美国人的截击机击落。

    而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之所以采购自卫火力和防御都不够强大的me264,也和德国面临的资源不足和两线战场的实际需求有关。

    资源不足决定了德国不可能建立起和美国一样庞大的轰炸机部队,而两线战场的需求又决定了德国需要能够同时负担大西洋反舰/巡逻/反潜任务和东线战略轰炸任务的远程轰炸机。

    me264正好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对于苏联目前的防空体系而言,me264的高空高速基本是无敌了,根本不需要造得非常坚固和拥有强大的火力。

    而执行大西洋上巡逻或是挂载导弹(遥控滑翔炸弹)出击的任务,也不需要多么坚固的机体和强大的火力。因为它们在大西洋上遇到的大多是美国的舰载机,舰载机的高空性能再好也不能同p47这种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岸基飞机相比。

    不过在即将开始的向美国本土逼近的作战中,me264这种“皮薄馅大”的飞机却是不大适用的,而且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的me264数量也不够多,常用数量仅仅只有300多架。

    赫斯曼又将一份日本大使馆送来的战情通报摆到了希特勒面前,笑了笑说:“日本人声称击落了22架b…29,还击伤了17架……这两个数据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过打个对折应该是有的。也就是说,美国人蒙受了大约10%的折损率。他们的胜利,实际上还是付出一定代价的。”

    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平有限,想要100%击落来犯的敌方轰炸机是不可能的。所以双方打的其实还是消耗战,一般而言,如果防御一方只能击落5%或者更少的来犯敌机,那么防御就算失败了。如果防御一方打下了25%甚至更多的敌机,那么进攻一方通常是无法承受的。

    而现在,根据日本方面的通报,德国总参谋部分析认为在巨港空袭中,美国轰炸机的折损率在10%左右。这正好是一个攻守平衡的态势,消耗战还可以继续打下去。

    而在巨港大空袭后的两天内,美国人的b…29又接连轰炸了加里曼丹岛上的桑加桑加油田、塔兰卡油田、米里油田和巴厘巴板炼油厂。

    在空袭过程中,b…29也都遭到了日本战斗机的攻击,虽然德国方面并没有得到损失报告,但是还是可以估计出双方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这样的情况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赫斯曼对希特勒说,“只有美国人能够以可以承受的损失在南洋群岛进行大轰炸,日本才会不断消耗美国的航空兵力。如果日本一开始就打下了太多的美国飞机,美国人很可能取消轰炸计划。这样的话,所有的b…29就都会被部署到加勒比海。”

    “可是日本的油田都被炸毁了也没关系?”希特勒皱着眉头追问。

    “不会都被炸毁的,”赫斯曼说,“至少现在不会……炼油厂容易炸,油田可不容易摧毁,美国人不炸上几个月到一年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而且日本…南洋航线从43年下半年开始就非常困难,现在能够从南洋运回国内的石油也不是很多,哪怕南洋的油田被摧毁了50%,日本也没有能力把剩下的50%运回去。”

    “这种情况能改善吗?”希特勒有些担心地问。

    “这不可能。”赫斯曼摇摇头,苦苦一笑,“哪怕日本人的护航驱逐舰开始服役,情况也不会有多少好转,只能确保不再恶化……因为现在我们每个月丢在大西洋上的船只都超过了8万吨,这还是在联合护航司令部投入了200多艘各级驱逐舰和18艘护航航母以及数百架岸基反潜巡逻轰炸机的情况下,

    而且美国大西洋舰队最近也没有出动大型水面舰艇破交。在和潜艇、水雷的斗争中,水面上的舰船同样是比较被动的一方。如果破交方还出动了大量的水面舰艇和远程巡逻机,那么护航一方需要投入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了,我们的潜艇现在也给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上的美国运输船只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每个月的击沉总吨位也超过了10万吨。”

    护航的投入肯定比破交要大,要不然历史上海军实力处于劣势的德国就不会选择用破交战术来打击对手了。现在换成美国来破交,德国来护航也是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可以让护航投入和破交投入倒转的什么黑科技,哪怕被日本人当成宝贝的安装了磁探仪的东海反潜巡逻机也没啥大用。

    磁探仪只能在超低空起作用,大约就是海平面上50…100米左右,而且只能用来搜索水下的潜艇。如果敌方潜艇处于浮航状态(实际上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浮航),50…100米高度看都看见了,还用什么磁探仪啊?

    另外,美国的远洋潜艇上都有高炮(德国的潜艇也有)和高射机枪,如果反潜巡逻机不够坚固,飞得又太低很容易被潜艇给击落。

    希特勒听了赫斯曼的解释后,沉沉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日本目前的最佳选择还是同美国议和,然后去进攻苏联远东,给我们惹出一场大麻烦?”

    “当然不是,”赫斯曼回答说,“日本还是可以和美国一战的。他们仍然拥有强大的水面舰队,足够重创正在围攻夏威夷群岛的太平洋舰队。而日本重创太平洋舰队,也是我们可以在大西洋…加勒比战场上击败美国,迫使美国交出金融霸权的先决条件。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就很难打败美国,而这样的前景对日本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危险吗?”希特勒看着赫斯曼问,他不觉得日本和美国讲和有什么危险,虽然这会给德国惹出大麻烦,但是德国也不可能对日本动武。

    因为无法夺取金融霸权的德国,在未来必须花费更大的力量去整合欧洲共同体,根本无力顾及太平洋。

    “是的,非常危险。”赫斯曼说,“因为从夏威夷到东京只有6000公里!在1944年这是一个遥远的距离,但是到了1948年或是1949年,如果美国没有被打败,那么它一定会造出6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的远程轰炸机!而且……美国还会拥有原子弹!到时候日本首都东京,将会在美国的核武器打击范围之内。考虑到美国人的潜艇这两天正用芥子气到处骚扰日本的沿海地区,一旦美国拥有了核裂变武器,恐怕肯定会用在日本人头上。”

    希特勒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他顿了顿,然后对赫斯曼说,“大岛浩在今天早上会见了里宾特洛甫,提出了想要我们援助海森堡装置技术的要求……我想如果我们拒绝这一要求,日本就会同美国单独媾和了。”

    赫斯曼明白了希特勒的想法,这位德国总理一定希望能在欧洲领袖会议(会议一再延期,最后决定在6月15日召开)召开前同日本就战和问题达成一致。

    只有和日本先达成一致,德国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美政策。如果日本执意同美国单独媾和,那么单靠欧洲共同体的海上力量,是不大可能击败美国庞大的海上力量并且夺取加勒比海岛屿的。那样的话,欧洲共同体就只能另外想办法去和美国争夺金融霸权了。

    想到这里,赫斯曼笑着点了点头:“总理,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处理吧,一定会圆满解决的。”

第1065章 致命的比赛

    “帝国元帅阁下,考虑到美国目前也在积极寻求制造核裂变炸弹,以及日本帝国将在今后负责太平洋及大东亚之秩序维持。因此发展核裂变武器实是必需之选,对于贵国和欧洲共同体之利益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帝国希望可以贵国可以协助开发核裂变炸弹,只有帝国拥有了核裂变炸弹,才能安心和美国进行最后之决战……”

    措森大总参谋部内,赫斯曼帝国元帅正在接见来访的日本大使大岛浩中将。这位日本中将大使先是仿佛诉苦一样介绍了一番日本在东南亚的油田、炼油厂被炸,以及美国在瓦胡岛战场和对日本本土使用了芥子气的事情(现在日本人还不能确定美国人有没有用细菌武器)。

    然后大岛浩话锋一转,就提出了由德国援助日本开发核武器的要求!

    赫斯曼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人部分满足了日本的这项请求。不过在这个时空,德国国防军是赫斯曼当家作主,他可不打算搞真的帮助日本造原子弹……

    “如果我们不提供给你们核裂变炸弹的相关技术,”赫斯曼看着大岛浩,淡淡的问,“日本是不是就要同美国单独媾和了?”

    “这个……”大岛浩面露难色,看着赫斯曼说,“我帝国是不会单独媾和的,但是并不反对欧洲共同体、罗马帝国和日本共同与美议和。”

    “哦。”赫斯曼点了点头,然后拉开了办公桌的抽屉,取出了一张拥有6台发动机的飞机照片,递给了大岛浩。

    “这是……”

    “这是ju390型洲际轰炸机。”赫斯曼说,“是容克公司开发的下一代远程轰炸机,其航程比me264型轰炸机还要大一倍,因此可以实现6000公里作战半径。你知道这种飞机是用来投放什么炸弹的吗?”

    ju390型轰炸机根本没有6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实际上这种飞机只有10000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各项性能指标和me264接近,只是拥有更强的火力和防御。因此飞机的空重接近了40吨,比美国的b…29还重了许多,造价和油耗都达到了一个让人生畏的程度。

    德国空军虽然很想要ju390,但是却发现燃油和采购经费都不够,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比较便宜的me264(实际上也是天价)。现在赫斯曼拿来忽悠大岛浩的,就是ju390的原型机照片。

    “是用来投放海森堡装置的?”大岛浩马上就想到了这种ju390的用处是装上一枚海森堡装置,在夜间突防美国东海岸!

    “是的,”赫斯曼说,“它会在1947年服役,用来投放原子弹。但是……美国到时候也会有相同的飞机,他们称为b…36,另外美国也很有可能在那时拥有原子弹!”

    “什么?”大岛浩愣了一下,“美国也会有原子弹?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赫斯曼用温和的语调说,“制造海森堡装置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铀矿;一个是电力。据我们所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霍普港地区战前就有一个现成的铀矿……估计铀矿问题困扰不了美国太久。而电力对美国就更不是问题了,他们在战前一年就有2000多亿度电,大概是你们的8倍,所以他们可以用很快的速度提炼铀…235。

    哦,对了,根据我们的情报,美国科学家劳伦斯也已经开发出了提炼铀…235的电磁分离设备!如果你们想要的是这个,我可以批准转让一套。”

    实际上赫斯曼不知道美国人到底有没有掌握提炼铀…235的技术。不过他知道历史上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开发的同位素分离方法是“电磁法”,又称“劳伦斯法”,是个特别浪费国力的办法,所以就随口说来忽悠日本人。

    电磁法在后来一般是用来生产克量的重同位素供科研使用。其特点是工艺简单,只需要一次分离就可得到高富集的同位素,缺点就是特别费电,而是还需要使用巨量的铜。

    在德国通过钚生产堆提炼高丰度钚…239的时候,也在寻找提炼铀…235的方法。因为丰度较高的铀…235是能源型反应堆必须原料,而能源型核反应堆目前也是u工程委员会研究的一个重点。

    为了提炼足够235,u工程委员会的工程师们就建设了使用电磁法和气体分离法的两个核工厂赫斯曼其实知道电磁法是不可行的,但他也没阻止u工程委员会的工程师去建厂。因为那是科学家们负责的事情,赫斯曼这个外行最好别干预。

    结果在波希米亚的克罗斯尼山区,现在就有一个不怎么开工的电磁分离工厂。倒是可以安排日本工程师去参观,还可以从那里拆一套电磁分离设备运去日本。

    大岛浩马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帝国元帅阁下,您的意思是……贵国同意向我方转让海森堡装置的技术了?”

    “是关键技术!”赫斯曼认真地说,“具体说就是一套提前铀…235同位素的电磁分离器。有了它,你们就可以进行仿造,最终建成大型电磁分离厂,利用电能生产高纯度的铀…235。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高纯度铀…235,制造原子弹的难度不是很大,相信日本的科学家会找到办法引爆原子弹的。”

    利用电磁分离器生产高丰度铀…235在技术上的难度并不高,哪怕是日本也能很快掌握。不过电磁法的电力消耗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如果日本想要尽快生产出足够的武器级铀…235,把全国所有的电力和铜都用于电磁提炼工厂大概是唯一的方法……

    不过日本有没有电力去驱动电磁分离设备,赫斯曼是管不着的,他现在批准提供设备,就算是给了日本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技术只要日本人民n年不用电不用铜,再加上开采出足够数量的铀矿,就可以攒够制造原子弹的铀…235了。

    “但是我们提供给你们的电磁分离器美国也是拥有的!”赫斯曼马上给日本人泼了盆冷水,“制造原子弹是一场比赛,德国跑在了第一位,而第二位必然是美国!我们之所以赢得比赛,是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早,比美国早了2年。而美国在1948年前,肯定会拥有原子弹,还会拥有将之投放到东京的飞机!”

    这番话当然也是用来忽悠人的,赫斯曼对这个时空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情况了解并不多。

    “德意志帝国一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是吗?”

    赫斯曼脸上露出了无奈地苦笑:“我们能怎么办?如果我们不能在现在这场战争中彻底打败美国,那么战后我们德意志将困于欧洲的内部事务,根本无力阻止美国拥有原子弹,更不可能为了日本的利益去和一个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开战……所以你们要么现在就全力以赴帮助我们,要么就立即把所有的电力都用于提取铀…235吧。”

    其实日本将所有的电力都用于提取铀…235也是不够的,现在日本一年就300多亿度电,而美国有2000多亿度电。而且美国还领先日本2年,所以日本在制造原子弹的比赛上肯定输给美国。

    然后就要看美国人民会不会选个心慈手软的圣母白左去当总统了,不过考虑到眼下美国人民对日本的憎恨,估计日本不挨原子弹的希望不是很大……

    大岛浩脸色有些难看,他问:“那么……如果日本继续和美国作战,除了一套电磁分离设备,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呢?”

    “你们可以得到安全,”赫斯曼说,“一个可以将美国的洲际轰炸机阻挡住的绝对国防圈。”

    赫斯曼顿了一下。“比如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都可以中立化、非军事化。”

    阿拉斯加距离日本本土比夏威夷群岛还近,虽然气候寒冷,不过考虑到航空技术的进步,未来那里也有可能成为美国洲际战略轰炸机的据点。

    “苏联远东地区呢?”大岛浩试探着问,“日本准备进攻那里,以配合贵国一起彻底打败苏联!”

    赫斯曼没想到日本人对远东有那么大的执念,很显然他们对德国也不放心,希望拥有更大的绝对国防圈。

    “我们不需要你们配合,”赫斯曼有些烦恼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只是个总参谋长,管不了那么多事儿。”

    大岛浩笑了。“我们明白你们的难处。所以我们绝不会侵犯俄罗斯女皇陛下的领地,我们只是反对布尔什维克……这是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绝不是针对欧洲的。”

    赫斯曼已经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改变日本人的执念了,但是他也不能保证什么,因为他也控制不了局势的发展。赫斯曼说:“相信我们的条件你已经清楚了,那就请你立即请示东京吧。如果你们准备和美国人作战,那最好尽快在夏威夷群岛进行决战,免得美国人将舰队撤离。如果美国把舰队撤离那里,我们在大西洋…加勒比海的作战会非常困难。很可能会出现对峙的局面,如果让美国人拖到了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时候。那欧洲就只能选择和平……然后我们就会面对整合欧共体的巨大困难,而你们也完蛋了。”

第1066章 和平鸽墨索里尼

    1944年6月6日上午,柏林市内宽阔的选帝侯大街两边的人行道上,拥满了穿着体面衣服,手里拿着罗马和德意志国旗的人群。

    他们是来欢迎罗马帝国的再造者,罗马帝国凯撒,罗马国家法西斯党领袖,罗马帝国执政官和保民官,亚历山大公爵本尼托。墨索里尼的。

    墨索里尼对德国的这次访问完全是计划外的安排,不过却是情理中的。

    6月1日的核试验永远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罗马帝国再也不是可以和德国平起平坐的盟友了本来就不是,只是墨索里尼总有一种虚幻的自信,但是现在他已经认清了现实。

    在认清了现实之后,墨索里尼和他的法西斯同志们连着在威尼斯宫开了3天的闭门会议,讨论将会决定罗马帝国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

    首先当然是千方百计造核裂变炸弹了,没有这玩意儿,罗马帝国的腰杆子就硬不起来,墨索里尼这位伟大领袖见着希特勒也矮一头。所以搞原子弹是罗马帝国如今的头等大事,至于怎么搞……国家法西斯党的领袖们也心中没底儿。

    因而,在这3天的会议中,罗马的领袖们达成的第二个共识就是千万,千万,千万别惹恼德国人!

    虽然罗马帝国的战士也是很厉害的,曾经战胜过阿比尼西亚野蛮人,但是日耳曼蛮族显然比阿比尼西亚野蛮人厉害,而且还有可怕的核裂变炸弹!

    所以哪怕是高贵的罗马人,在制造出原子弹之前,也得把德国人当成大爷来对待,小心伺候着。

    不过小心伺候也不等于一定要跟着日耳曼蛮族去打美国,因为美国现在是全世界唯一可能牵制德国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玩了几百年邦国政治的意大利人可比在太平洋上称王称霸的日本人清醒多了。

    如果美国被德国给推倒了,那么罗马永远也别想成为和德国平起平坐的国家,甚至会和英国、法国、俄国一样,被吸收进欧洲共同体。

    因此罗马帝国的外交政策仍然走和平路线,不仅要和美国讲和,而且还要促成欧美和睦,同时避免德国将原子弹丢在美国人民头上。

    “这就是……帝国元帅,你们叫它什么?”

    “原子弹,部队的编号是海森堡装置,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费米装置,就是那个。”

    “费米?恩利克。费米吗?”

    “对,就是他。”

    “他是罗马人吧。”

    “现在是德国人了,是恩利克。冯。费米男爵了,是一位高贵而且忠诚的德意志贵族。”

    就在墨索里尼坐着大轿车和希特勒一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进入德国总理府的时候,罗马帝国总参谋长乔瓦尼。梅塞元帅正在措森的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大楼内参观原子弹!

    当然是没有装药的“空心原子弹”,在一间又大又漂亮的展厅里面并排陈列着两枚原子弹,分别是“海森堡装置”和“费米装置”。

    前者就是6月1日试爆的钚弹,后者是用铀…235为装药的铀弹。不过德国现在没有足够的武器级铀…235可以使用,因此费米装置在短期内无法试验。

    “费米博士在你们的u工程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吧?”能说一口流利德语的乔瓦尼。梅塞元帅试探着问赫斯曼。

    “当然了,费米博士是真正的天才。”赫斯曼笑了笑,“像他这样的天才在u工程委员会中还有许多,不过单靠天才也不足以让我们在那么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