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辆缴获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向着德军的坦克集群发起决死的冲击!
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中士所在的近卫坦克第18旅现在还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如果按照德军的标准,大概就是一个坦克歼击连吧?
原本装备近卫坦克第18旅的bt…7型坦克,在4月5日至今的血战中已经损失殆尽。舒拉和他的连长瓦连尼科夫上尉乘坐的那辆bt…7也在战斗中被德国人的“小豹”摧毁了。不过他们俩人倒是非常走运,完好无损的从毁损的坦克里面钻了出来。而且还在不久之后领到了新的装备一辆被修复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
在苏军的编制中,这种武器的正式名称是su…57/50式坦克歼击车,现在瓦连尼科夫上尉的连队里面就装备了4辆su…57/50,而整个近卫坦克第18旅则拥有4辆su…57/50,8辆普通的su…57和4辆bt…7坦克……这就是该旅全部的坦克/突击火炮了!
而在今晚的激战过后,近卫坦克第18旅很有可能将不复存在。
不过舒拉现在依旧士气高昂,因为他在5月6日下午,向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现在已经是一位光荣的布尔什维克预备党员了。
在高唱着《喀秋莎》赴死的时候,舒拉心里又一次想到姐姐卓娅:她如果知道我也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吧?
“上尉,布尔什维克来啦!”
里宾特洛甫上尉听到喊声,立即将眼珠子凑到了一架fg…1250夜视望远镜的目镜上,1500米外,本来应该在黑暗笼罩下的苏军坦克/强击火炮和步兵,全都在红外线的作用下现了形。
“看上去好像是su…57和bt…7,”小里宾特洛甫低声自语道,“看来他们的力量就快用尽了。”
从5月6日夜晚到现在,差不多28个小时,马拉河西岸的激战就一直在进行之中。苏军北线卡图佐夫集群承受了极大的损失,该集群在7日天明之前就损失了超过400辆坦克/突击火炮由于他们在7日天明后被德军的反击打退,所以失去了战场控制权,损失的400余辆坦克全都无法收回维修,因此损失是实打实的!
而失去了这些坦克以后,苏军卡图佐夫集群可用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就不足1100台了(纸面上的数字还多不少,不过实际上能开动的就这些了)。在5月7日白天,600多辆德国坦克/突击火炮就和这些苏联的坦克/强击火炮,在马拉河以西的平原上展开激战。
凭借着强大的空中优势,马克思少将指挥的集群在整个白天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坦克集群冲击!
苏军则打得比较聪明,没有和德军硬拼,而是且战且退,不断打德军的伏击,而且还布置了大量的假目标以吸引对方注意。但是卡图佐夫的高明战术,遇上了马克思集群的强大实力,最终还是换来了损失惨重的结局。
双方战至日落,苏军北线坦克集群又失去了近400辆坦克,整个马拉河西岸,到处都是苏军坦克/突击火炮的残骸。
而德军在一个白天的战斗中,只损失了不到100辆坦克/突击火炮,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可修复的装备。
此外马克思少将的集群在当天下午4点左右,再一次得到了增援。援兵是霍特大将从鲁扎河西面的第19装甲军中抽调的一个团级重装甲群,有51辆虎式h型坦克、18辆“犀牛”坦克歼击车、28辆4号h型坦克和12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总共109辆坦克/突击火炮。
得到了增援之后,马克思少将手中的实力又回到了顶峰,所以在入夜之后,继续向苏军发起了进攻。
而他当面的苏军,同样在傍晚的时候得到了增援就是近卫坦克第18旅这样的部队,都是从在之前的交战中损失惨重的近卫第7、第8坦克集团军中抽调出来的轻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
卡图佐夫现在将这些坦克投入作战,实在是竭尽全力了!
炮弹隆隆的在苏军反击的装甲坦克集群的突击队形中炸开,开火的都是e…50a、虎式h这样的大家伙,88mm的穿甲弹/破甲弹对于su…57和bt…7而言,可以说是威力过剩,只要命中,旋即就能将苏军的战车化为一团火球。
正在操纵坦克歼击车冲锋的舒拉很快就发现不对了,不过他却没有半点退缩的意思,还是操纵着车辆全速向前。一枚英国人生产的6磅(57mm)脱壳穿甲弹已经填进了炮膛,现在舒拉只需要驾驶车辆冲到德军坦克500米的距离上,应该就能摧毁一辆虎式坦克或者是e…50坦克了。
如果还不行的话,撞击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苏军的照明弹这时也纷纷雨点一样划空而落,将下方德国坦克集群列阵的战场,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停!停车!”舒拉耳机中传来了瓦连尼科夫上尉的喊声,他连忙一拉操纵杆,将这辆“奥丽加之锤”稳稳的停在了德军坦克集群前方400多米的地方。
“只有一次机会!一定要打中啊!”舒拉一边在心里默念着,一边推开了舱门,探出了脑袋(对于88mm炮而言,su…57怎么都是一炮搞定,关不关舱门都一样),死死盯住了前方400米开外的一辆e…50a坦克。
那台e…50a坦克显然也发现了舒拉乘坐的su…57/50,炮塔转动,可怕的88mm炮已经对准。
“轰!”
舒拉只觉得车身剧烈震动了一下,然后才是一团火光和一声巨响。火光是从那辆e…50a坦克的正面闪出的,6磅脱壳穿甲弹准确命中了。
但是那辆e…50只是稍稍后退了一下,等待硝烟散尽,舒拉发现这辆坦克的正面并没有被击穿!
现在该轮到e…50坦克开火了,400米的距离,根本不可能打偏……
“慈父领袖,我们已经尽力了!”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用尽浑身力气大喊,“妈妈,我爱你!姐姐,我也爱你!gc主义,万岁!苏联,万岁!”
……
“请告诉斯大林同志,我已经尽力了!”卡图科夫一边对自己的副官说话,一边钻进了一辆t…34/85坦克。
他看到自己组织的大反击又一次被德军轻易粉碎,已经完全知道这场战役的结果了。
而且,他也知道莫斯科的必然陷落!
不过他并不打算逃离战场,更不会向奥丽加女皇屈膝投降。因为他还相信gc主义,相信红旗一定有插遍环球的一天。
所以他和罗特米斯特罗夫元帅一样,也为自己准备好了一辆坦克,是一台t…34/85。他将驾驶着这辆坦克亲自上阵,进行最后的厮杀,像一个gc主义烈士一样牺牲!(未完待续。。)
第1040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 完
“总书记同志,我们已经尽力了……”
朱可夫是在5月10日当着斯大林同志的面说出这句话的,这个时候他和身边的巴甫洛夫,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因为战争已经打输了!
5月7日夜晚,苏军倾尽全力发起的反击,再一次被德军粉碎!苏军北线坦克集群首先在马拉河西岸战场惨败,集群司令员卡图佐夫上将在8日凌晨壮烈牺牲,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的责任!
与此同时,苏军在鲁扎河上游地带的反击也没有取得成功。在损失了300多辆坦克/突击火炮后,仍然没有撼动德军的防线,不得已在天亮后转入防御。
从5月8日白天开始,三角地带的德军就从防御转入了全面的进攻。经过了一个白天的血战,第48装甲军的一个集群就在鲁扎河上游的苏军南线集群的战线上打出了一个10公里宽的缺口这个缺口可不是闹着玩的,鲁扎河上游地区位于中央方面军西线集群防线的侧面,而且周围地形平坦,交通设施良好。一旦被德军装甲集群突破,德国人没准几个小时内就能冲到鲁扎城(莫斯科西线的要地,距离红场只有88公里),而且鲁扎城还是莫斯科西线集群的防御核心,一旦被德军从背后攻击,莫斯科西线集群就会崩溃!
苏军南线突击集群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知道大事不妙,马上就投入了作为预备队的近卫第1机械化军和从莫斯科城调来的几个坦克歼击旅试图进行反击。双方的近1000辆坦克再此在鲁扎城北的平原上展开了夜战,凭借着e…50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的强大威力,以及夜视装备的帮助,德军的装甲集群再次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在将近10个小时的血战之后,苏军在战场上丢下了将近400台坦克/强击火炮的残骸和上万具尸体后,在5月9日清晨退出了战场。
苏军南线突击集群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也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在9日凌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坦克夜战中获胜的德军装甲集群则乘胜追击到了鲁扎城下。苏军的一个步兵军,依托着鲁扎的城防工事进行绝望的抵抗。以掩护西线集群主力的撤退。
而德军装甲部队并没有急于向苏军阵地发起冲击,接连多日的大战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装备损失虽然不严重,但是弹药和油料继续补充。
趁着这个机会,5月10日整个白天,莫斯科城西的几十万苏军就顶着德军的勐烈轰炸一路撤向莫斯科,背后还有越过鲁扎河或沿着莫斯科河追击的德军装甲集群!
在轰炸和追兵的双重打击下,苏军伤亡惨重,通往莫斯科的公路铁路沿线,全都是被抛弃或损毁的装备,苏军官兵的尸体也层层叠叠铺了一路!
更有不少撤退的苏军成建制的被德军装甲部队追上,然后又成建制的投降或覆灭!
与此同时,从图拉州迂回北上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在这几天中也是一路狂飙勐进,如入无人之地。到5月10日清晨的时候,第1装甲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了莫斯科城东南的重镇沃斯克列先斯克,距离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仅仅只有80多公里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苏军上下,已经慌乱了手脚。苏军统帅部也意见不定。一边手忙脚乱搜罗部队,试图投入城外的“三角地战场”,去击退步步逼近莫斯科的德军,堵上致命的缺口。一边又努力收缩中央方面军在莫斯科外围的部队,似乎想要用他们保卫莫斯科市。一边又在筹划总退却,把汇集在莫斯科和加里宁(市)周围的部队统统撤走,退往伏尔加…乌拉尔地区……
这个时候,朱可夫和巴甫洛夫也只能硬着头皮向斯大林提出了放弃决战,并且收缩兵力固守莫斯科和加里宁两地的建议。
“我们失败了是吗?我们把列宁留给我们的一切都给败了……是吗?”
听到朱可夫和巴甫洛夫提出的建议,脸色铁青的斯大林没有发怒和责怪,只是有些茫然的反问。
朱可夫和巴甫洛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巴甫洛夫说:“总书记同志,同志们已经尽力了,但是敌人实在太强大了……”
朱可夫叹了口气说:“总书记同志,莫斯科城外的作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有莫斯科坚城可以守卫。另外……我们在高加索和南俄草原上还有许多军队,您或许可以撤往高加索,那里的地形更有利于坚持。”
斯大林的故乡就在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朱可夫认为斯大林可能会同意撤往高加索地区。
而且在朱可夫看来,有高加索山脉可以依托的高加索地区,是比莫斯科更加安全的保留。
“不!”斯大林坚决地说,“我不会离开,如果我离开莫斯科,这里很快就会失守,到时候沙俄就会彻底复辟,奥丽加那个女人会成为俄罗斯的独裁君主,布尔什维克党就全完了,我不能这样做!”
斯大林的回答在朱可夫的预料之中,不过他仍然没有放弃在高加索山脉进行抵抗的计划。
朱可夫说:“总书记同志,即便您本人不离开莫斯科,也应当宣传‘高加索gc主义堡垒’,这对我们坚持抵抗,争取更多的时间是很有利的。”
打造“高加索gc主义堡垒”的设想早就在朱可夫心里面装着了,他把罗科索夫斯基安排去当草原方面军司令员也是为了这事儿。
斯大林看着仿佛还能想出办法来挽救苏联gc主义事业的朱可夫,朱可夫接着说:“总书记同志,除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外,苏联最重要的地区就是高加索和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产量占到苏联全国石油产量的70%,而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的石油占30%,工业则占目前苏维埃政权控制区的70%以上。
如果将高加索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相比较的话,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无疑是更加重要的。因为苏联目前的石油加工中心,已经从巴统石油城转移到了古比雪夫和乌法。如果我们失去了伏尔加…乌拉尔地区,不仅会失去70%以上的工业,而且还会失去全部的石油加工能力。那么战争就将会在短期内彻底失败……”
“所以你就想出了用高加索gc主义堡垒吸引德国人的火力?”斯大林已经明白了朱可夫的设想不管这个办法能不能行得通,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还能有想法,就已经足够让斯大林倚重朱可夫了……虽然他刚刚打输了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朱可夫点了点头,说:“现在高加索方面军有近50万人,草原方面军有超过60万人。如果能把草原集团军的部队全部抽往高加索,那么高加索方面军就将拥有110万大军。依托高加索山脉和充足的弹药储备,他们将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坚守。至少可以为我们疏散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和储备燃料赢得足够的时间。”
如果没有奥丽加女皇的白俄政府,斯大林现在肯定要求和了,哪怕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还可以加上高加索!
但是现在有白俄存在,求和是没有可能性的现在的战争不是苏联和德国的战争,是布尔什维克和罗曼诺夫王朝的战争,根本没有和谈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打……不,应该是拖下去,或许可以拖出一个变局。
而要立足于拖,那么引德国去打高加索肯定比让德国马上进攻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有利。
朱可夫现在说的道理,斯大林都是明白的,他轻轻点头,问道:“朱可夫同志,你的高加索gc主义堡垒计划有多把握可以成功?”
“30%。”朱可夫说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概率。
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里面的那些人又不低能,当然知道苏联的死穴在伏尔加…乌拉尔。只要把那里一占,苏联差不多就是个农业国了。什么高加索gc主义堡垒的,打下来还不是时间问题?
“如果您可以去第比利斯……”朱可夫接着往下说,“成功的概率可以达到70%以上。”
朱可夫这么说当然是为了救斯大林一命,斯大林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暴君,但是他对自己嫡系的同志还是很厚道的。在军队里面,斯大林嫡系就是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为核心的第一骑兵军一系。朱可夫就是这一系出身的,所以朱可夫躲过大清洗绝不是因为运气。
斯大林当然也知道朱可夫的忠心,他摇摇头说:“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我时不考虑去高加索,不过你要去那里,担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你一定要替我,替苏联,替布尔什维克党守住高加索!”(未完待续。。)
第1041章 拿什么拯救您,敬爱的斯大林 上
“帝国元帅,已经破译了苏军统帅部发给高加索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电报。朱可夫刚刚被任命为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另外草原方面军将会被改编为北高加索方面军。看来斯大林是打算把高加索当成自己最后的躲藏地点了。”
军事情报局局长盖格中将快步走进了赫斯曼的办公室,显得疲倦的面孔上溢满了得意的笑容。行了抬手礼后,他就向赫斯曼报告了一个刚刚由军事情报局截获并破译的苏军电报。
顺便提一下,因为这段时间苏联的革命队伍中出现了太多的叛徒,所以德军情报部门获取了大量原本无法掌握的机密。其中就有许多是关于苏军密电码什么的情报,因此现在德**事情报局基本上可以破译苏军统帅部的绝大部分密电了。
虽然这次破译的苏军统帅部电报上显示出来的信息有点出乎意料,但是赫斯曼仔细想想,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因为现在已经打到尾声的“莫斯科外围会战”(加里宁…特维尔战役、三角地带战役、莫斯科西线外围战役和南线包抄莫斯科战役的总称)所取得的战果之丰硕,对苏军战线动摇之剧烈,都超乎了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之前的想象。
由于苏军在“莫斯科外围会战”中采取了主动反击和诱敌深入寻求决战的积极策略,所以也给了德军大量歼敌的机会。截止昨天下午,也就是1944年5月13日的下午,单是在刚刚结束战斗的“三角地带战场”,被摧毁和缴获的苏军坦克、强击火炮和装甲车就多达3500多台!整个战场,到处都是扭曲变形和被燃烧过的金属残骸。被击毙或俘虏的苏军官兵,更是超过了15万人!
苏军的两个“方面军级”装甲集群,在几个昼夜的反复苦战后,已经被基本粉碎,失去了战斗能力。其中苏军北线装甲集群残部在12日夜晚撤往了加里宁市,而苏军南线装甲集群残部,则退回了莫斯科市区。
同时,苏军中央方面军的西线集群也在霍特大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主力和第48装甲军的共同压迫下,仓促撤退,回到了莫斯科市区。
而防守在加里宁…莫斯科铁路沿线的苏军第62集团军残部,也向东撤退,逃往了弗拉基米尔州境内和科涅夫指挥的预备方面军会师。
在苏军第62集团军撤退后,德军第48装甲军的一部也越过了红十月铁路线,并且在5月13日中午在莫斯科市东面的弗里亚济诺和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会师。从而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大包围!
而在苏德两军在莫斯科周围展开大会战的同时,加里宁…特维尔会战也在5月10日迎来了**。早就等得不耐烦的莫德尔和保卢斯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保卢斯的第6装甲集团军和蒂佩尔斯基希的第5装甲集团军先是在5月10日合力打下了被苏军近卫第8师占领的五一镇,然后又在5月11日、12日和13日连续发起勐攻,收复了库夫希诺沃、托尔若克、利库斯拉夫尔。
在收复了利库斯拉夫尔后,保卢斯还分出了一个装甲军向东南方向出击,试图绕开加里宁市,一路推进到伏尔加河北岸。从而和中央集团军群一起,切断苏军加里宁方面军退往雅罗斯拉夫尔州的道路。虽然这个装甲军目前还没有到达伏尔加河畔,但是就目前空军侦察的情况分析,完成这个任务是毫无难度的。
也就是说,苏军的中央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主力,都已经或即将被德军包围了。而且这两个方面军还是在遭遇重创的情况下被包围的!
根据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统计报告,从4月5日苏军在加里宁州前沿发起反击作战至今的一个多月间,单单是被俘或投诚的苏军官兵就已经超过了25万人之多(这个数字是很难造假的),如果算上击毙和击伤的苏军官兵,苏联人的损失很可能已经成功了100万(这个数字估计有些水分)。
而德军在一个多月的作战中完全摧毁或俘虏的苏军坦克、坦克歼击车、突击火炮、装甲车的数量,更是超过了5000台,击落或在地面上摧毁的飞机也多达400余架。
现在完全可以确定,苏军的中央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已经遭遇了重创。其中中央方面军现在还是否拥有保卫莫斯科的实力都不好说了,斯大林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离开莫斯科也是可以想象的。
……
“什么?什么?斯大林有可能要离开莫斯科了?”
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国防部的一间办公室(现在德军统帅部会议是在国防部大楼内召开的,所以希特勒和赫斯曼在国防部大楼都有办公室)里面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一张惨白的面孔上却没有一丝的笑容。
“有这种可能。”赫斯曼正坐在希特勒的办公室里面,手里捧着一杯咖啡,看上去满脸都是得意洋洋的笑容。
苏联这下看起来真的要完了!苏联一完,德国就立于不败,接下去就算不能把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完全打下去,德国也能维持住世界头号列强的地位。
希特勒却显得非常焦虑,看着赫斯曼问:“会有高加索gc主义堡垒吗?”
所谓的“高加索gc主义堡垒”是塔斯社这两天鼓吹出来的,说是高加索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坚定反对沙俄和德国侵略者,准备紧跟布尔什维克党和伟大领袖斯大林,依托地势险要的山区,同入侵的敌人斗争到底云云的。
不过这套宣传也就是忽悠一下半瓶水的希特勒,研究了半辈子军事的赫斯曼是不会相信的。
“目前高加索并不是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地区了。”赫斯曼说,“因为我们的部队离开乌里扬诺夫斯克和古比雪夫只有六七百公里了,离开乌法也不到1100公里。只要完成了对莫斯科和加里宁的包围,中央方面军就会向乌里扬诺夫斯克、古比雪夫和乌法挺进。秋天到来之前,俄罗斯的三色旗肯定会飘扬在乌法市的上空!”
“秋天前就能拿下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希特勒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他当然知道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现在是苏联的命门!那里一旦被白俄占领,苏联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彻底瓦解。
而考虑到俄罗斯人的民族凝聚力,苏联的瓦解很有可能意味着俄罗斯帝国完全复兴。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所有苏联领土,都会变成俄罗斯的一部分。
也就是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部分!
那里可生活着好几千万斯拉夫人啊!
赫斯曼并没有留意希特勒的表情,他笑着点点头说:“估计5月底就能完成对莫斯科和加里宁的包围。6月份让中央集团军群休整和补充弹药、油料,7月份向乌里扬诺夫斯克、古比雪夫和乌法挺进。如果顺利的话,9月底前肯定能拿下乌法了。”
肯定顺利啦!希特勒心说:怎么可能不顺利?中央集团军群那么能打,而且还有俄国女皇奥丽加这面合法的大旗,列宁格勒已经变成了彼得格勒,莫斯科也被团团围住了。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俄罗斯人会去为苏联和斯大林殉葬?
从莫斯科到乌法的这1000公里,没准就是走路加接管了……
“不行,不能这样!”希特勒连连摇头,终于忍不住要插手军务了,“帝国元帅,总参谋部不能只考虑军事而不考虑政治和经济!”
希特勒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有些焦虑的在办公室里面走来走去。
“军事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希特勒一边走一边说,“军事、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帝国元帅,我知道你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专家,我想你明白现在的欧洲问题不是苏联,而是俄罗斯了!”
说到这里,希特勒有些激动了,他舞动着手臂:“半个欧洲打成了废墟,还有1亿懒惰的斯拉夫人没有工作,也种不好地,还没有多少吃的。其中一部分变成了难民,在中欧和西欧游荡,还有一些甚至跑到了叙利亚。这些劣等的人类现在是个问题,是欧洲和德国的负担……”
什么?赫斯曼听到这里吓了一跳,心说希特勒不会想要把斯拉夫人都关集中营吧?
“我们……”希特勒看了眼“容克骑士”的大头目赫斯曼一眼,吸了口气,仿佛把什么话咽了回去。“我们不能让1亿斯拉夫人变成2亿或是1。5亿,哪怕1。1亿也不行!这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最坚定的立场,而且欧洲和德国的经济也承受不了,我们养不活那么多俄罗斯人,你明白了吗?”
赫斯曼明白了,希特勒还是在为俄罗斯老爷们伤脑筋,他现在虽然大权在握,但毕竟不是史上的元首,很多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未完待续。。)
第1042章 拿什么拯救您,敬爱的斯大林 中
“总理,您的担心是多余的。”赫斯曼嘴上这么说,心里面着实是没底的。
内战这种事情,是不能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衡量的,还必须考虑政治因素。而奥丽加这位女皇陛下显然是个玩“糖衣炮弹”的高手。
没准一顿“肉弹、银弹”下去,就把跑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去的红军给打垮了……
而且,俄罗斯人来是认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西伯利亚从来就不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正统所在。
“莫斯科没有那么容易攻占,”赫斯曼摇摇头说,“德军不会参加攻坚作战,只会和法军一起提供火力支援。”
“帝国元帅,我可不这么认为,”希特勒一挥手,打断了赫斯曼的话,“我也打过仗,我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蹲了几年战壕,知道攻坚战是怎么回事。关键是大炮,足够的大炮,150mm口径、170mm口径、210mm口径、305mm口径甚至更大口径的大炮。只要数量足够多,完全可以把莫斯科夷为平地。现在我们和法国人现在能拿出多少这样的大口径火炮?”
“150mm口径以上的有近两万门。”赫斯曼回答说。
“足够了!”希特勒说,“只要奥丽加那个女人拿出决心,白俄就能在3个月内拿下莫斯科!曼施坦因的集团军群会同时拿下伏尔加…乌拉尔……而日本人还有可能乘火打劫,这几天大岛浩一直在找我们的人讨论日本进攻苏联和封锁北太平洋航道的问题。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绝望!而绝望又意味着崩溃和倒戈。如果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布尔什维克完全看不到维持下去的希望,那么奥丽加在未来几个月中完全拿下俄罗斯的东方领土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德国对此似乎是无能为力……总不能不许布尔什维克叛党投敌吧?
“我会和莫德尔说的,”赫斯曼思索着对希特勒说,“6个月内不能拿下莫斯科。”
现在是5月中旬,6个月后就是11月中旬,再拖的话大军就要在莫斯科城下过冬了。而且赫斯曼还计划在1945年收拾美国,所以对苏联的战争必须要在1944年内告一段落。
“这还不够,”希特勒压低声音对赫斯曼说,“我们要让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维持下去,就必须要让苏联保留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斯大林……不能死在莫斯科!
另外,还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苏军退往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否则日本人一旦头脑发热,我们的麻烦就大了。而且组成苏联红军的人都是青壮年,主要是男人,也有一些女人。如果几百万这样的人退往乌拉尔山脉以东,未来的俄罗斯帝国就会减少1000万甚至2000万人口。你明白了吗?现在的关键是人口,我们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