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在他们看来,乌克兰人的战争差不多已经结束了——乌克兰人在利沃夫,在右岸乌克兰的战场上流了太多的血!至少有5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并不都是军人),另外还有大量的人员重伤或失踪。

    而且,原波属乌克兰邦的地盘现在都已经收复,肥沃的黑土地都已经回到了乌克兰农民的手中。再打下去,意义仿佛也不大了……(未完待续。)

第867章 大决战——帕夫柳琴科(第一更)

    咻咻咻……

    就在帕夫柳琴科和她的战友们都在琢磨着该怎么安排战后生活的时候,突然,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就已划空而来了。这声音听上去仿佛是来自地狱的鬼啸,又仿佛是十几架几十架巨大管风琴被同时吹响,刺耳的声音狠狠洞穿了人的耳膜,直入心肺!

    “火箭炮!快隐蔽!”

    马上就有人惊恐的大叫起来了。在利沃夫和乌克兰战场上奋战了近一年的人们实在太熟悉这种被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的苏联火箭炮了。

    由于红空军的劣势,需要花不少时间展开摆放的牵引火炮在战场上很难生存,只能很小心地使用。因此苏联红军对可以瞬间投放大量弹药,还能打了就炮的火箭炮极为青睐,装备数量越来越多,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大有取代牵引式火炮成为红军大炮兵主力的架势。

    所以这种发射起来声势浩大的火箭炮,在1942年秋季和冬季的西乌克兰战场上,给进攻的“乌克兰族”德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乌克兰人最憎恨的武器了。

    顺便提一下,火箭炮这种让人憎恨的武器,德国人这边玩得也不比苏联人差,甚至还更胜一筹。

    不过德国人对火箭炮的运用和苏联人还是有所不同的,现在德国的火箭炮根据用途不一,分成了直属炮兵总监(这个时候德国没有火箭炮兵这个兵种)的预备火箭炮部队,主要装备的是280/300/320mm这几个级别的重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部队一般配属在集团军群或集团军司令部下,主要用于攻坚作战,因此不强调火箭炮的机动性,装备的都是牵引式火箭炮。

    另外一种是属于战斗工兵的火箭炮,同样配备了大口径火箭炮,不过却是安装在半履带车上的。这种火箭炮被用来清除障碍、排雷和炸毁敌方堡垒。

    而第三种火箭炮则是属于师属炮兵的,每个属于国防军陆军和党卫军的师都拥有一个火箭炮营,装备的都是安装在廉价的2吨卡车上中型和轻型火箭炮,其中步兵部队装备的是10管150mm火箭炮,而装甲兵和装甲掷弹兵则装备了48轨(导轨)的80mm轻型火箭炮。

    这两种级别的火箭炮现在使用的最为广泛,又是在赫斯曼本人的督促下大量装备的,因此都被称为“赫斯曼的管风琴”。

    在乌克兰战场上不知道挨过多少遍火箭炮轰炸的帕夫柳琴科反应很快“咻咻咻”的鬼叫声传来的时候,她就从马上翻了下来——火箭炮的声势太大,很容易把马吓疯的——还没有等她在地面上站稳,火箭弹爆炸的声音就接踵而至了。

    轰!轰!轰……

    爆炸猛烈捶打着地面,强劲的冲击波化作狂暴的起浪,破碎的弹片仿佛死神的镰刀,毫不留情地扫过党卫军第14骑兵侦察营的队伍。

    帕夫柳琴科算是比较幸运的,她正好跟在一辆美洲狮装甲车后面,当火箭弹来袭的时候,这辆美洲狮的驾驶员就马上踩了刹车。装甲车正好停在从马上翻下来的帕夫柳琴科跟前,她马上不顾一切地向前爬去,钻到了美洲狮的底盘下面——美洲狮的装甲虽然单薄,车体也不重,但却足够抵挡火箭弹的破片,除非被直接命中或是火箭弹在极近的距离爆炸,否则是不会被摧毁的。

    所以帕夫柳琴科给自己找了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不过那些暴露在火箭弹威力底下的官兵就凄惨了,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来不及从马上跳下来就被弹片打成了血人。还有一些人的马受了惊,不受控制的四下乱窜,驮着主人在弹雨里面狂奔!

    不到一分钟后,这个党卫军的骑兵侦察营就遭了重创,三百多人中有近80人阵亡或受伤,马匹的损失更大,要么被打死,要么跑得没了影子。

    躲过一劫的人们也没有悲伤的时间,因为他们知道战斗才刚刚开始!

    能用火箭炮轰击他们的肯定不是苏联的游击队,而是实打实的主力!看刚才火箭炮轰击的气势,起码是一个火箭炮营在齐射(其实打得不太准,要不然损失可不会只有这些)。而能配属一个火箭炮营的部队,至少就是一个师了。这个苏联师可不会没头没脑打一阵火箭炮就拉倒了,苦战才刚刚开始呢!

    “注意,注意,准备战斗!”

    军官的呼唤声和伤员的惨叫声几乎同时在帕夫柳琴科嗡嗡作响的耳边响了起来。她立即一个翻滚,从美洲狮装甲车底盘下面钻了出来。然后四下看了看,发现自己的战马血肉模糊躺在地上,还在急促的喘气儿。她连忙跑过去,把自己的背包和g43半自动步枪从垂死的战马身上取了下来。背包上有火焰烧灼的痕迹,但是没有破损,那把崭新的g43半自动步枪也完好无损。

    就在帕夫柳琴科想检查一下自己的那匹大波兰马的伤势的时候,又有人喊了起来:“坦克!苏联人的坦克!”

    帕夫柳琴科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昏昏沉沉的快到傍晚了,这意味着德国空军帮不了太大的忙了……看来苏联人的指挥官是个经验丰富的将军,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下手。

    指挥这场伏击战的苏联指挥官名叫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军衔是上将,职务则是红军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

    他的坦克第5集团军是5月5日晚上抵达斯摩棱斯克州南部的罗斯拉夫尔的。刚一下火车,他就从驻守罗斯拉夫尔的民兵师师长那里得知了德军装甲部队(实际上是装甲骑兵)已经占领了70公里外的克利莫维奇的消息!

    卢金将这个消息看得很严重,他以为抵达克利莫维奇的部队是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主力(实际上第1装甲集团军是主力还在列奇察附近待命),而且他们的目标必然是130公里(克利莫维奇以北)外的斯摩棱斯克。

    所以卢金上将当时就做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主力当在斯摩棱斯克州南部地区——这里也是正在准备的“结合部战役”战场的北部。

    而当卢金亲率一个机械化军(第5机械化军)连夜机动(白天有轰炸,走不了)抵达斯摩棱斯克州和莫吉廖夫州边境地带的时候,他又从莫吉廖夫州的游击队那里得到情报,有一股由骑兵和坦克(苏联游击队员把美洲狮误认为坦克了)混编的团级战斗集群,正从克利莫维奇北上。

    卢金判断那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先头,于是就策划了5月7日下午的这场伏击,一共调动了一个机械化步兵旅、一个坦克营、一个强击火炮营和一个火箭炮营。而且卢金本人也亲自上了一线,他想亲眼见识一下德军装甲部队的威力。

    伏击的计划是卢金和第109机械化步兵旅旅长切列米索夫上校一起制定的,准备先用火箭炮覆盖,然后再用第109机械化步兵旅的四个营包饺子,再用一个属于第57坦克旅的坦克营和直属第5机械化军的一个坦克歼击营打援或追歼。

    计划的很好,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让卢金中将意想不到的情况——德国人(其实是乌克兰人)有了一种跑得飞快的“轮式坦克”,而且他们的反应还很快,卢金的t…34刚刚从埋伏的树林里面冲出来,德国人的步兵(骑兵)就纷纷爬上“轮式坦克”和“轮式装甲车”调头就跑。而以速度见长的t…34居然追不上对方!

    “这是什么坦克?怎么跑那么快?”站在一辆装甲指挥车车顶上的卢金放下望远镜,问第109机械化旅的旅长切列米索夫上校,后者是坦克和机械化作战的专家。

    “就是一台重装甲车上安了个炮塔,仿佛是50mm的大炮,应该就是3号坦克上的那门。”切列米索夫上校回答,“不过德国人跑不了的,第5独立坦克歼击营会收拾他们的!”

    第5独立坦克歼击营隶属于第5机械化军,装备了15辆su…85坦克歼击车,目前能开动的还有12辆。这是一种用t…34底盘改装出来的机动反坦克火炮。拥有一门用85mm高炮改进而来的s…18型坦克炮,据说可以在5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虎式e型,而不是缩水的虎式g型)的正面装甲。

    不过因为没有炮塔,所以不大合适用于坦克群格斗,最佳用途就是打埋伏(苏联坦克和强击炮的精度都不高,所以像“犀牛”坦克歼击车那样在远距离打黑炮是不行的),所以卢金和切列米索夫就把这12辆su…85埋伏在了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退路上。但是这12辆su…85依旧没有能歼灭由乌克兰人组成的骑兵侦察营,只是将他们堵进了一座集体农庄。

    “司令员同志,”切列米索夫在大约45分钟后向卢金中将报告,“这股德军很狡猾,在撤退的途中把队伍拉得很长,我们的su…85只击毁了6台车辆,剩下的都退入了克列莫维奇地区的第13号集体农庄了。”

    “第13号集体农庄?”卢金地图看了看参谋送上来的地图,上面已经标注出了这个集体农庄的位置,就在克列莫维奇通往斯摩棱斯克的公路边上,距离克列莫维奇大约有20公里。

    “我们把他们包围起来,”卢金想了想,说,“然后看看能不能打他们的援兵。”(未完待续。)

第868章 大决战——集体农庄(第二更)

    “砰”的一声巨响,一个乌克兰族的德军士兵踹开了一间靠近集体农庄入口的民宅的房门。

    踹门的士兵姓季莫申科(其实就是铁木辛哥,是乌克兰大姓),是个狙击手助手。他踹开房门后,就马上端着支上了刺刀的mkb…42自动卡宾枪冲了进去,然后用乌克兰语大喊大叫:“跪下,跪下,双手举起了,否则就开枪……”

    又过了一会儿,季莫申科又嚷了起来:“现在安全了,柳德米拉,进来吧。”

    等在门外的女狙击手这时才提着自己的g43狙击步枪进了屋子。这是一间最普通的苏联集体农庄庄员的房子,里面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没有什么工业品,显得非常寒酸。不过帕夫柳琴科对这一幕早就见怪不怪了,现在整个右岸乌克兰农村都是一片萧条!

    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和两个脖子上套着红领巾的孩子跪在一起,姓季莫申科的乌克兰士兵用枪口指着他们。

    两个老人的目光麻木,看着从门外进来的女狙击手发呆,而两个孩子则用充满仇恨的眼神看着闯进来的侵略者。

    “弗拉基米尔(季莫申科的名字),把枪放下来,别吓着孩子。”帕夫柳琴科说着话,摸出了一盒思嘉乐巧克力,向两个正用包含怒火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孩子递过去。

    孩子没有伸手去接——因为这是违法的!犯了帮助国际资本主义罪(帮助资本主义的爪牙吃掉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巧克力)。而且俩孩子都是长在蜜糖里面的苏维埃人,不稀罕德国巧克力。

    “你们是白军吗?”大约是这家男主人的老头子突然开口问了一句——他能听到帕夫柳琴科说的乌克兰语,乌克兰语和俄语非常接近,大约就是中国普通话和某地方言的区别,而克利莫维奇有靠近乌克兰,因此很多人都能听懂乌克兰语。

    所以他猜想来的不是德军,而是准备给他家分田地的女皇陛下的白军。如果是那样倒是一件好事情……

    “不,我们是德国党卫军!”季莫申科凶巴巴地回答,“所以你们最好老实一点,俄国猪!”

    季莫申科是来自敖德萨的乌克兰人,对苏联和俄罗斯人都充满了仇恨。这样的人在乌克兰族德军中是极多的,挂着党卫军番号的部队更是如此。所以他们在进入白俄罗斯境内后就有点军纪败坏,烧杀抢掠什么的没少干,让带兵的德**官非常头疼。

    “收拾东西,离开这里吧!”帕夫柳琴科把巧克力塞给了正用身体护着两个孩子的老太太,然后用温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在这里和红军打仗了!”

    原来这所房屋是帕夫柳琴科看中的狙击火力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狙击手,帕夫柳琴科不会选择制高点埋伏,那样太容易被发现,而且也很难转移,早晚被苏联人的炮火给炸死。

    在利沃夫之战和基辅之战中,就有不少帕夫柳琴科的战友因此送了性命。

    所以帕夫柳琴科和她手下的另外2个狙击手(本来有3个,之前被火箭炮打死了一个)选择的火力点,都是让对手意想不到的地方。

    狙击手们埋伏的同时,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营长赫尔穆特。津茨少校正脸色铁青的从一辆轮式装甲指挥车上下来。

    他今天真是倒了大霉,居然中了苏联人的埋伏,而且还是被一支苏联坦克部队给打了伏击,现在连跑都跑不掉了(实际上他能跑掉的,但是误判了形势,以为堵截他的是一个团级合成战斗集群),只能缩进这个看起来还有点坚固建筑物的集体农庄待援了。

    不过他手里面的力量实在有限,官兵只剩下二百出头,能用来反坦克的家伙就是美洲狮装甲车还有11辆,还有十几门绰号叫“洋娃娃”的88mm无后座力炮,此外就是铁拳60反坦克榴弹发射器了和反坦克地雷、手雷了。靠这些东西,能不能守到援兵抵达,还真不好说。

    走进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津茨少校的指挥部,也是最后的据点)的时候,津茨少校抬头看了看昏暗的天空。现在是傍晚时分了,夜色马上就要降临,空中支援看来得等到明天了。所以今天晚上,将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

    “司令员同志,今天晚上我们就能消灭这伙纳粹畜生了!”

    切列米索夫向卢金保证的时候,他刚刚检查过一辆被su…85摧毁的美洲狮装甲车,发现这种车辆完全不是t…34和su…85的对手(美洲狮是侦察车辆嘛),所以就信心十足了。

    卢金这个时候则在翻看刚刚收到的电报抄件,上面有集团军司令部转来的空军侦察的情况——现在的制空权虽然被德国飞机控制,但是40年代的制空权没有绝对的,苏联人飞机照样可以起飞侦察。

    而且因为德国一边有制空权,所以通常在白天行军,所以苏联飞机侦察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今天空军侦察没有在结合部地区发现德军装甲集群的踪影,前几天也没有……”卢金将电报抄件递给了切列米索夫,“这说明什么呢?”

    “难道他们藏起来了?”切列米索夫说。

    “也许是藏起来了,”卢金轻轻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也许根本不在这儿。他们很可能去了乌克兰,切尔尼戈夫方向上可是发现了不少德国人的坦克。”

    他顿了顿又说:“所以我们应该试探一下,就用13号集体农庄里面的德国人来试探。”

    “司令员同志,您的意思是……拿他们做饵,引出德国人的主力部队?”

    “对!”卢金说,“十几二十辆装甲车打不打掉无所谓,现在要紧的是查明德军的虚实!在结合部会战开始前,我们总应该搞清楚德国人的装甲集群在不在吧?要不然几十万大军扑个空算怎么回事儿?”

    实际上卢金上将组织的这次伏击战的目的就是试探,想要查明德军装甲集群的情况,为即将发起的结合部战役提供足够的情报。

    而被他包围在第13号集体农庄的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任务,同样也是搜索苏军坦克部队——现在的德军高级指挥官们,一样想知道苏联人的坦克都去了哪儿?

    所以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遭遇苏军坦克集群的报告,在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曼施坦因元帅的案头。

    “一个侦察营被包围起来了?”曼施坦因看完报告,眉头微皱,“苏联人有至少一个师级装甲掷弹兵集群的部队,却没有马上进攻,他们想要……”

    一旁的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韦勒中将接过话头,说:“他们很可能是想引诱我们的援兵露面。”

    曼施坦因点点头,然后看着韦勒中将,“你认为苏联人有没有可能把第1装甲集团军当成主要的打击对象了?”

    他原本的估计,苏联坦克集群可能在加里宁州,准备用压倒性的力量打破列宁格勒之围。

    可是没想到却在斯摩棱斯克州南部发现了大股的苏联坦克,这些坦克显然是来着不善。因为第4装甲集团军现在已经完成了对斯摩棱斯克的包抄,根本不需要和第1装甲集团军会攻斯摩棱斯克了。所以这股苏联坦克部队不可能是用来阻挡第1装甲集团军北上的,他们很可能是来寻求决战的。

    “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小,”韦勒中将笑了笑说,“但是第1装甲集团军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应付,不需要担心。”

    “是吗?”曼施坦因摇了摇头,又问,“奥托,你仔细看过用电报发来的战斗总结报告了吗?”

    “看了。”韦勒中将明白曼施坦因想说什么,“苏联人有了一种威力不俗的突击炮,可能是在t…34坦克的地盘上安装了一门85mm防空炮。”

    “恐怕虎式g型应付起来也有些吃力啊,”曼施坦因说,“4号h型就更不行了。”

    “我们还有‘犀牛’坦克歼击车,现在都已经安装了71倍口径的88mm炮,足够在2000米开外摧毁t…34坦克。另外,突击炮没有炮塔,容易被对手从侧面攻击,如果没有性能优良的坦克配合或者足够多的步兵掩护,是很难发挥战斗力的。而且,我们还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

    曼施坦因看了看韦勒,又问:“那你觉得第1装甲集团军应该在克利莫维奇一带和苏联人决战?”

    韦勒点了点头。

    曼施坦因想了一会儿,笑道:“还是先查明情况再说吧,也许就是几个独立坦克旅和坦克歼击旅之类的部队。”

    现在的情报的确不够,也可能是虚惊一场,不足以支持曼施坦因做出进行主力会战的决定。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马肯森大将?”韦勒又问,“请他做好决战的准备?”

    “当然应该提醒一下,”曼施坦因说,“不过马肯森大将经验丰富,他知道该怎么应付目前的局面。”

    曼施坦因和韦勒的讨论还没有结束,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曼施坦因的副官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抄件。

    “元帅阁下,中将阁下,”他行了个军礼,然后说,“第4装甲集团军的报告,第3装甲掷弹兵师在卡廷森林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869章 大决战—卡廷森林(第三更)

    1943年5月7日晚上大约8点30分的时候,苏联红军步兵第4军的炮兵侦察连长索尔仁尼琴同志在吐!

    吐得非常厉害,连胆汁都快呕出来了。他呕吐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吃坏了肚子,而是由于看到了不应该看的东西,闻到了不应该闻的气味。

    原来他所在的部队在5月6日傍晚的时候,后撤到了位于第聂伯河北岸,斯摩棱斯克城西大约20公里的卡廷森林一带。这里是斯摩棱斯克城西的门户,如果被德军占领,那么下一个战场就该是斯摩棱斯克市区了。

    因为在卡廷森林和斯摩棱斯克市区之间是大片的麦田,德国人的坦克可以直接碾压过去!所以红军第4军得到了斯摩棱斯克集群司令员叶夫列莫夫上将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卡廷森林。

    而德军的一个装甲集群(由第3装甲掷弹兵师和第3装甲师组成)则在5月6日夜晚的时候一路尾追撤退的苏军打到了卡廷森林。

    于是双方就在卡廷森林西部边缘地带展开了激战,而战场很快就从卡廷森林的西部转移到森林中部,因为卡廷森林的地形不利于德国装甲部队发挥威力,所以双方就在森林中部地区打成了胶着,都开始挖掘战壕构筑工事(卡廷森林因为经过多年的砍伐,所以树木不是特别密集,中间还有一些空旷地带)。

    而索尔仁尼琴所在的部队就分到了一片散发着古怪臭味的空旷地带,结果一番挖掘之下,居然刨出了严重腐烂的人的尸体,而且不是一具两具,而是很多很多……

    “连长同志,他们好像是波兰人……”一个参加过1939年苏波战争的排长对刚刚吐完,脸色铁青的索尔仁尼琴说,“这些死人身上穿着的就是波兰白军的军服!他们一定是波兰战俘,我们那次抓到了很多波兰战俘,有好几十万呢!”

    “你在胡说!”索尔仁尼琴这些日子一直兼任政治副连长,觉悟那是蹭蹭的往上涨,当然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说了就要去惩罚营。

    那个大嘴巴排长看到索尔仁尼琴的反应愣了一下,接着又开始放厥词,“连长同志,我说的都是真的,这些人都是波兰战俘,他们穿的都是波军的服装,而且……”

    “别说了!你一定是喝醉了……”索尔仁尼琴强忍着呕吐的感觉,大声呵斥,“这些人不可能是战俘,一定是在前线被打死的波兰白军,被运到这里掩埋的!因为我们红军从来不会虐待俘虏,更不会杀害他们,这种事情只有纳粹鬼子和波兰白军才能干的出来!”

    被索尔仁尼琴这么一说,那个胡说八道的排长顿时也惊出一身的冷汗。他刚才的言论的确出格了,是在说伟大的苏联红军屠杀战俘,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除了反g命分子,谁还会说这样的话?

    ……

    “天哪,我们是在地狱打仗吗?怎么会有那么可怕的事情?苏联人怎么可以这样?”

    在距离索尔仁尼琴同志大概只有3000米远的德军前沿阵地上,热爱和平的社会党人勃兰特也正捂着鼻子在说胡话。

    他所在的部队也在卡廷森林里挖到尸体,而且也马上有老兵从其中一些尸体穿着的破烂不堪的军服认出了那些是波兰军人,不过和索尔尼琴看到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尸体并不都穿着军服。

    还一些尸体是穿着平民衣服的!显然不是军人,很可能是和波兰白军一起被抓走波兰平民——应该是西白俄罗斯土地上的各种波兰族反动分子。他们也和被俘的波兰军人一样,被苏联当局处以“最高保卫措施”了。

    “赫伯特,别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些波兰人。”勃兰特的上司施密特中士出生在西普鲁士,还是婴儿的时候和家人一起被波兰人驱逐,自然对波兰人没有任何好感,巴不得他们死绝。

    他说:“我看俄国人这次总算做对了一些事情……这下省了我们不少麻烦,要是我们的大人物也有这样的决心就好了!”

    因为采取了共君联盟这种比较温和的手段来吞并波兰,所以波兰人对目前的德国而言还真是个麻烦。只能分散(利用战争的名义分散到欧共体各国安置)、怀柔和缓慢同化的手段处理,而且在近2000多万波兰人中还有不少波兰民族主义者……

    “你怎么能这么说?这些都是人呐!”勃兰特嚷了起来。

    “都是死人!死了的波兰人!”施密特中士瞪了勃兰特一眼,“如果你被苏联人抓到,也会和他们一样的!如果不想和他们一样,那就赶紧去找个合适的伏击阵位,多打死几个布尔什维克!”

    勃兰特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居然觉得打死布尔什维克是非常必要的!他还想道:“绝对不能落在布尔什维克手中,那太可怕了!比战死沙场还要可怕……”

    ……

    “不能落在布尔什维克手里!绝对不能!”

    一边吃着热乎乎的晚餐,帕夫柳琴科荣誉中士一边在心里面暗自下着决心。同样的想法不止她一个人有,党卫军第17乌克兰骑兵师中所有的乌克兰族官兵都和她一样,有着宁死不当苏联俘虏的决心。

    因为他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被俘就等于死亡,而且还会死得很惨!

    在这个时空,苏德战场上的苏联人和德国人还遵守着一些“绅士战争”的原则。但是乌克兰人(西乌克兰和右岸乌克兰)和苏联人之间却打出了血海深仇。

    德国国防军中的乌克兰人绝对不会抓红军俘虏,都是看到一个杀一个,哪怕对方是伤兵!

    而被红军俘虏的乌克兰族德国国防军和西乌克兰防卫军官兵,也不会被当成战俘对待——他们会被当成苏联的叛徒,适用《刑法典》58条。

    至于党卫军中的乌克兰人,那被抓到后肯定死得很难看了!

    所以知道自己不会被轻饶的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官兵(乌克兰族),全都为自己预备好了氰化物。可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用不着这些毒药的,因为苏联红军的卢金上将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足够的大炮和坦克。

    除了在5月7日傍晚打埋伏的那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苏联人在这个晚上似乎还在源源不断调兵!

    至少在帕夫柳琴科和她的战友们“听来”就是如此!整整一个夜晚,包围了克利莫维奇市第13集体农庄的苏军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继续集结兵力,坦克和汽车马达的轰鸣不停的从附近的公路传来!

    很显然,苏联人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调来了大群的坦克和汽车!这回党卫军第17侦察骑兵营遭遇的看来是一支相当庞大的苏联坦克集群了。

    “司令官,看来苏联人的坦克集群就在我们的北面!”

    德国国防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参谋长胡贝中将一大早就拿着党卫军第17乌克兰骑兵师的急电到了马肯森大将的办公室。

    “确定吗?”马肯森这时正在翻看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送来的报告,驻守在戈梅利一带的“维京”师也发现了大股苏军抵达了戈梅利以东,其中仿佛也有坦克部队。

    “基本可以确定。”胡贝中将说,“苏联人的坦克从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据守的农庄外通过,整夜都是马达轰鸣的声音,故意有数千台各种车辆。”

    “数千台?”马肯森大将皱皱眉头,“难道是一个苏联的坦克集团军?那他们没有进攻那个集体农庄。”

    “没有。”胡贝中将回答。

    “那他们想干什么?”马肯森大将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也许想要通过围困我们的部队吸引援兵,”胡贝中将想了想,又说,“也许苏联人故意暴露一些实力,想吸引我们的装甲部队北上决战。”

    “那戈梅利以东呢?”马肯森问,“维京师也报告发现了苏联坦克部队,难道苏联人想要夹攻我们?”

    “不大可能,”胡贝摇摇头,“两地相距一百多公里呢,苏联人就不怕被我们各个击破?他们的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