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被斯大林盯上的是从南线北上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所部——在5月3日清晨的时候,南路德军的进攻方向已经渐渐明晰,并不是去迂回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侧后,而是直奔布良斯克而去。这一路德军的目标,显然不是斯摩棱斯克就干脆要直插兵力稍有空虚的莫斯科!
而且这路德军进军神速,一路上打出了摧枯拉朽的气势,俨然是3路进攻德军(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还派出了另外一路进攻集群,是从纽尔维斯直插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之间的)中的强者。
如果能集中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及西南方面的部分兵力将之击溃,另外两路德军也一定会产生大动摇。这样红军就有了再次集中兵力歼灭或重创德军北路集群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861章 大决战—坦克汇集(第三更,求月票,求订阅)
听到斯大林同志的最新最高指示,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成立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命令是5月1日正式发布的,现在才5月3日。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司令员戈利科夫上将(原来的副总参谋长兼情报局长)、军事委员麦赫利斯(就是那位小报告之王)和参谋长卡扎科夫中将才刚刚到位,方面军司令部都还没有完成组建。
同时,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部队也没到位,除了原本驻扎莫斯科和加里宁市的第1、第2坦克集团军已经完成装车开始运往布良斯克市之外,配属该方面军的第38、第40、第48集团军现在还在集结。根据以往红军大部队集结调动的惯例,5月15日之前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力能够在布良斯克州境内部署完毕就已经是神速了。而现在才5月3日啊!
“不行,还要12天?这怎么能行?”斯大林听了巴甫洛夫关于部队调度的时间,马上开始摇头。德国人的装甲集群一天推进几十公里,12天都能到莫斯科了!还组建什么布良斯克方面军?直接组建莫斯科方面军得了。
“而且,我们为什么要等所有的集团军都到位?”斯大林接着反问,“坦克第1、第2集团军什么时候能到布良斯克?”
“明天就能到布良斯克市,”沙波什尼科夫回答,“不过德军北上的路线应该在白俄罗斯的戈梅利以西,距离布良斯克市有250多公里……”
“我不想听这些,”斯大林打断沙波什尼科夫,又问:“你就是2个坦克集团军什么时候能到戈梅利?”
“需要5天,”沙波什尼科夫回答,“5月8日能够到位,9日能投入进攻就不错了。”
“那么德国人呢?”斯大林用手中的烟斗指了指地图上面已经在列奇察附近突破第聂伯河的那个黑色箭头,“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达斯摩棱斯克附近?”
“现在突破的应该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沙波什尼科夫回答说,“他们需要最多2天时间架设可供大军渡河的浮桥,同时部队还需要补充油料、弹药和补给。估计5月6日他们的主力会完成渡河,如果7日可以开始北上的话,5月12…14日可以逼近斯摩棱斯克。”
“那么我们能用坦克第1、第2集团军消灭或击溃他们吗?”斯大林接着问。
坦克第1集团军和坦克第2集团军合计拥有5个坦克军以及3个机械化军,还有一些炮兵、骑兵和工兵单位。
而每个坦克军目前都拥有3个坦克旅(12个坦克营)和3个强击火炮营的装甲兵力。不过苏联的坦克营拥有的坦克数量远不能和德国的装甲营相比,一个苏联坦克营只拥有22辆t…34坦克或15辆kv系列的重型坦克或22辆t60/t70轻型坦克。而一个苏联强击火炮营拥有的自行火炮的标准编制则是8…17门(装备su…122突击炮时是8门,装备su…85坦克歼击车时是17门)。
因此一个苏联坦克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在270…300辆之间——这当然是满编时的数量,不过目前苏联的坦克数量虽然充足,但是装备的完好率却不高,真正能上战场的装备往往只有纸面数据的50%…60%。
现在苏联的机械化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同坦克军也差不太多,合计拥有9个坦克营(其中2个是军部直属的重坦克营)、4个强击火炮营、1个军属的自行火炮团(8门su…122和17门su…85)。在满编的情况下,一个苏联机械化军也拥有250辆以上的坦克和强击火炮。
而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5个坦克军和3个机械化军合计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了2100辆。单看数量的话,实力相当于4个配属了重装甲营的德国装甲师。
不过那只是纸面实力的对比,真打起来是个什么状况,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心里都没什么底。
“总书记同志,目前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南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的实力。”巴甫洛夫斟酌着用词,“初步估计,那是一个德国的装甲集团军,估计拥有5…10个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实力非常强大,而且德国人还拥有空中优势。”
“那就是没有把握?”斯大林并没有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因为他自己也和巴甫洛夫一样,觉得没有把握。“那么……再加上坦克第5集团军呢?这样布良斯克方面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将能超过3000辆,足够打败德军南路装甲集群了吧?”
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属于西方面军,是西方面军手中最强大的一个集团军,也是西方面军主要的装甲反击力量。
“可是这样会严重削弱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力量。”巴甫洛夫小声的提醒斯大林,“现在斯摩棱斯克只有第3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步兵第22军。”
“把切尔文的第16集团军调去斯摩棱斯克。”斯大林吸了几口烟,“这个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一样,都是由机械化军、步兵军和骑兵部队合成的集团军,战斗力非常强大。”
“可是抽调了第16集团军后东白俄罗斯的防御就非常空虚了。”沙波什尼科夫连忙说,“现在德军除了派出2个装甲集群包抄白俄罗斯突出部外,还从维尔纽斯派出了第3个装甲集群往东南方向突击,目的很可能是想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所以我们需要用第16集团军去阻挡他们。”
现在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共拥有3个装甲集团军,分别是赫尔曼。霍特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就是从大卢基南下的部队;由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是刚刚在列奇察突破第聂伯河的部队;由沃尔特。莫德尔大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就是从维尔纽斯出击,准备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德军集群。
而且,根据《紫色方案》的规定,3个德国装甲集团军还有互相会师的计划。如果它们各自的进攻都非常顺利的话,3个装甲军团将会在斯摩棱斯克州南部、莫吉廖夫州(属白俄罗斯)东部和布良斯克州西北部的三州结合部会师。
这样,白俄罗斯突出部将会被包围并且分割成两部,而且3个装甲集团军还能合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和苏联红军展开一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决战!
按照德国大总参和东线高级将领们主流的观点,打完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后,如果德国不想灭亡苏联的话,那苏德战争就该结束了——到时候斯大林既没有力量解救列宁格勒,又没有兵力包围莫斯科,除了求和还有别的出路?
而这样的趋势,在5月3日下午苏联最高统帅部拿到的战场形势图上已经显露无疑了。
所以斯大林也能一眼看出他和整个苏维埃政权面临的空前危机。
“第16集团军能阻挡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斯大林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将第16集团军用于阻挡从纽尔维斯出击的德军,那么这支部队在几天内就会不复存在!而斯摩棱斯克方面的红军也会因为缺少兵力而被敌人包围。这样德军的3路大军就会完成会师!到时候布良斯克方面军也会失败,而加里宁方面军就算收复了大卢基,也无法阻止北路德军从别的方向得到补给。至于斯摩棱斯克最终也会在今年的初夏陷落……这样,德军在1943年冬天到来前就能兵临莫斯科了!”
斯大林突然用冷厉的眼光看着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质问道:“这难道是你们的目的?你们想要打一场莫斯科保卫战吗?”
被斯大林说破了心思,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同时抖了一下,巴甫洛夫反应比较快,马上否认说:“总书记同志,敌人不会迫近莫斯科的,我向您保证!”
“保证?”斯大林一笑,“我不想听什么保证,我要的是办法,你们有什么办法?”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在这位苏联伟大领袖手底下当差可真心不容易啊!
沙波什尼科夫叹口气,说出了刚刚琢磨好的一个方案,“在中路利用斯摩棱斯克吸引德军北路集群,为北线的加里宁方面军突袭大卢基创造条件,为此需要将第16集团军调往斯摩棱斯克。
在南线集中3个坦克集团军和德军南路集群展开决战,为了达成此目标,需要迟滞从白俄罗斯突出部中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为此,必须在白俄罗斯战场上冒险,将第4集团军调出明斯克,配合第10集团军迟滞德军的中路装甲集群。
同时,部署在白俄罗斯突出部西线和南线的第11集团军、第13集团军必须放弃现有阵地,向明斯克集中,准备保卫苏维埃白俄罗斯的首都!”(未完待续。)
第862章 大决战—小报告之王(第四更啦!)
斯大林非常信任的原来的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现在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军事委员,人送外号小报告之王的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基同志在5月4日早上的时候,就在布良斯克市内的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看见了愁眉苦脸的戈利科夫上将和卡扎科夫中将。
“出了什么事儿了?”小报告之王也紧张了起来,现在可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存亡的关键时刻啊,随时随地会有让人绝望的坏消息传来……
“军事委员同志,我们的方面军现在又多了一个坦克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卡扎科夫回答,“原本属于西方面军指挥的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也归我们布良斯克方面军了。”
麦赫利斯松了口气,笑道:“这是好消息啊,这说明斯大林同志非常信任我们。”
“主要是信任我!”麦赫利斯一边说一边洋洋自得地想,“现在我领导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了红军的主力方面军了……如果能在接下去的战争中打几场胜仗,那么政z局委员的地位也是有可能的!”
“军事委员同志,”戈利科夫不是那种脾气倔犟,敢于顶撞小报告之王的将军,而且他也明白麦赫利斯的心思,“斯大林同志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所以我和卡扎科夫同志都感觉到责任重大。”
“对,我们的责任的确重大。”麦利赫斯问,“最高统帅部想要我们怎么打?”
卡扎科夫皱眉说:“最高统帅部命令我们重创或者歼灭突破第聂伯河的德军装甲集群。”
“很难做到吗?”麦利赫斯看到方面军参谋长的表情,有些不解地问,“我们有3个坦克集团军和第38、第40、第48集团军等3个普通的集团军。总兵力超过50万,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3000辆,还有什么理由打不过德国人的一个装甲集群?”
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确没有打输的理由。
“但是第38、第40、第48集团军还没有装车起运,10天以后都未必能到达战场。”卡扎科夫摇了摇头,“所以我们可用的就只有坦克第1、坦克第2和坦克第5集团军。而且这3个集团军并不在一块儿,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正从莫斯科和加里宁市赶来,顺利的话5月7日能抵达白俄罗斯的戈梅利附近。而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还在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离这儿又不远,”麦赫利斯打断道,“只有200多公里啊。”
“但是斯摩棱斯克是德国人轰炸的重点区域,部队在白天根本无法行动,集结和调动只能在夜间完成。”戈利科夫解释说,“如果我们要调动坦克第5集团军到布良斯克,那么这200多公里的夜路至少要走3个晚上,然后再从布良斯克机动到戈梅利,估计也要花上2天时间。”
“5月9日……只是迟了2天。”麦赫利斯完全不能理解2天时间对于一场装甲决战的意义。
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坦克第1、第2集团军纸面上虽有21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但是200多公里机动加上德国飞机的空袭,能有1500辆坦克/强击火炮完好可以开上战场就是马克思保佑了。
而正在大举渡过第聂伯河的德军装甲集群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极有可能也在1500辆左右。数量上仿佛相差无几,但是质量上可差距可就大了去啦。
在苏军的1500辆坦克/强击火炮中,有相当部分是t60/t70这样的轻型坦克,只能用来进行侦查。
而如今德军装甲部队的序列中已经没有了“侦查坦克”,取而代之则是轮式的系列(美洲狮)的装甲车。这种轮式装甲车系列中的2型车装备了一门50mm/l60火炮,火力远超绝大部分的轻型坦克,而它最高每小时85公里的时速也超过了所有的坦克,是最理想的装甲侦察车辆。
再者,虽然苏联在过去几个月制造出了可以大量对抗虎式坦克的t…34/57、kv…85、su…85、su…122系列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但是德国的中型、重型坦克在战斗力上的优势依然存在。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红军坦克部队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另外,德国现在还拥有极大的空中优势。德国空军自己的hs。129攻击机和法国空军的布雷盖攻击机都可以充当坦克杀手。而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在福克零式d的打击下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没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戈利科夫和卡扎科夫根本不敢去和德国装甲集群决战。
但是最高统帅部(实际上是斯大林)却不是这么想的!
“最高统帅部的指示上是怎么说的?”麦赫利斯也感到问题有些扎手了,不过作为“小报告的王者”,他知道永远要服从伟大领袖的意志,这是最重要的!
“最高统帅部命令我们布良斯克方面军阻止德军南路装甲集群北上逼近斯摩棱斯克市。”卡扎科夫报告说,“同时应当在莫吉廖夫州、布良斯克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的结合部集中力量,击溃德军南路装甲集群。”
“那我们就应该坚决执行这个指示!”麦赫利斯严肃地说,“我想你们二位不会在质疑最高统帅部吧?”
“没有,绝对没有!我们会坚决执行最高统帅部的指示!”
“我们坚决拥护最高统帅部的一切决定!”
戈利科夫和卡扎科夫被麦赫利斯吓了一跳,连忙表态拥护最高统帅部——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小报告之王啊!而且他们也不是铁木辛哥和朱可夫那样的强势司令员。戈利科夫本来就有点软弱,在当情报局长的时候就尽捡斯大林爱听的话说。而卡扎科夫不过是个中将参谋长,小报告之王收拾他还不跟玩儿似的!
“那就好!”麦赫利斯非常满意,“那么我们准备怎么执行指示呢?”
“已经有了个设想,”卡扎科夫说,“用坦克第5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以南80公里的姆斯齐斯拉夫布防打阻击,争取拖延德军几天。再用坦克第1、第2集团军从戈梅利侧击德军装甲集群。同时再请求西南方面军的第9、第12两个集团军从切尔尼戈夫北上反攻列奇察,封堵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后路。”
“很好啊!这很好啊!”麦赫利斯拍起了巴掌,“有前封,有后堵,有侧击……投入8个集团军(包括10天后也不见得能到达的第38、第40、第48集团军),3000多辆坦克,这是很有把握的!戈利科夫同志,卡扎科夫同志,我们立即就把这个方案上报给最高统帅部吧!”
……
戈利科夫、卡扎科夫和麦赫利斯三人联名向最高统帅部上报作战方案的时候。他们想要打败的对手,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的指挥部刚刚抵达第聂伯河西岸的列奇察。
他指挥的集团军实力虽然远比不上北线由霍特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但还是非常强大的集团军,是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四个主力集团军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第2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其中第2装甲集团军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部署于乌克兰战场。
现在第1装甲集团军旗下拥有第3装甲军(编有第1、第2装甲师国防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第11装甲军(编有第6装甲师、第10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第14装甲军(编有第11装甲师、国防军第2装甲掷弹兵师国防军第4装甲掷弹兵师)、第52摩托化步兵军(编有步兵第102、111、127、128师)、第64摩托化步兵军(编有步兵60、88、89、105师)、第1骑兵师、党卫军第14乌克兰骑兵兵师、党卫军第20波兰骑兵师、党卫军第29波兰志骑兵师、防空兵第10机摩托化高炮师、第2、3、4火箭炮旅,第5、10独立摩托化工兵营。合计有23个师又3个旅外加2个营。另外,第1、第2、第10、第6和第11装甲师还各辖1个重装甲营。
正因为所辖部队的实力强大,因此马肯森大将根本没有担心过什么“孤军深入”,也不害怕他的集团军被数量占据优势的苏军群殴。
不过让这位大将阁下头疼的事情还是存在的,主要就是第1装甲集团军庞大的油料消耗!在第1装甲集团军的背后可没有一条条路线在支持。所有的油料都是去年冬天时运到基辅附近的科罗斯坚囤积起来的,数量并不是很充足,而且从科罗斯坚到列奇察就有200多公里,期间没有铁路,只能依靠路况很差的公路运输油料,还不时受到游击队的袭击。现在,马肯森的大军停留在列奇察的原因并不是要架桥渡河(因为苏军撤退仓促,党卫军第5装甲师的部队抢下了两座公路桥,足够供大军渡河使用),而是为了等候从科罗斯坚开来的油料车队。
而另外一个让马肯森大将有些烦恼的事情就是他的强大的装甲集团军很快就要到达《紫色方案》所规定的3个装甲集团军的会师地点了,而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都被顽强抵抗的苏军给纠缠住了,看来还得花点时间才能突破。
难道油料不大充足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只能在战场上停下来无所事事,等待友军击败敌人后前来会师吗?(未完待续。)
第863章 大决战—女皇的贿赂(求推荐、求订阅)
“第1装甲集团军的进展似乎顺利过头了!”
在措森的大总参谋部,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元帅拿着马肯森大将刚刚发来的电报对赫斯曼说道:“马肯森大将的部队只是在突破普里皮亚季河遭遇到了苏军比较坚决的抵抗,随后就基本上是一路顺风了。现在唯一制约第1装甲集团军前进的,仿佛就是油料供应了。”
赫斯曼抱着胳膊站在巨型沙盘台前,看着参谋人员将象征着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的木牌用长杆推到了第聂伯河以东的戈梅利——戈梅利是在5月4日中午被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占领的。虽然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要在列奇察附近停留几日,以等候油料车队抵达,但是派出几个装甲掷弹兵师去扫清列奇察周边的汽油还是能拿出来的。
“南面第聂伯河防线上的苏军有动静吗?”赫斯曼问。
他和古德里安之所以给第1装甲集团军配属重兵,就是担心第聂伯河防线上的苏军北上。实际上,阻挡从第聂伯河防线北上的苏军,才是马肯森大将的装甲集团军的主要任务。而这个任务现在看起来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交战进行到第5天,苏军的西南方面军似乎也没有什么大动作。
“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古德里安说,“除了有数量约为10个师的步兵被调到切尔尼戈夫,就没有任何动静了……我们似乎一刀插进了苏联人的软肋。”
“切里科夫方向呢?”赫斯曼又问。
切里科夫是赫斯曼和古德里安规定的三个装甲集团军的会师地点——他们本来以为第1装甲集团军会在第聂伯河一带同苏军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展开激战,在击败西南方面军北上的部队后,才有可能抵达切里科夫。可没想到现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居然很笃定地看着第1装甲集团军如一把钢刀一般刺入他们和西方面军之间的结合部。
“已经派骑兵去试探了。”古德里安翻看着第1装甲集团军的报告,“派了第1骑兵师、党卫军第14乌克兰骑兵师和党卫军第20波兰骑兵骑兵师向北进行侦察性进攻。”
被马肯森派出去的这三个骑兵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骑兵或骑马步兵,而是机械化骑兵,并不是那种把坦克和骑兵混编,让骑兵和坦克搭班冲锋的部队。而是一种担任侦察、警戒、占领和维护后勤线安全的轻装甲单位。没有配备坦克,但是有许多机动性较强而油耗不大的轮式装甲车。
这种部队用来对付苏联坦克军是不行的,不过吓唬一下没有配置坦克的步兵师、骑兵师、民兵师倒是能胜任的。
而且被马肯森派出去的3个骑兵师中的第1骑兵师和第14乌克兰骑兵师(原本是步兵,打过利沃夫和基辅)都是精锐。哪怕遇上苏军坦克部队,也是可以抵挡一下的。
所以马肯森大将才会在部队油料紧张的时候派出3个骑兵师去打先锋——毕竟之前的空军侦察也没在切里科夫周围发现有苏军坦克集群的踪迹,连大股的步兵都没见着,万一真的是个空门,那就干脆让节能环保的骑兵去占领,也甭出动油耗巨大的装甲集群了。
“从列奇察到切里科夫大约有150公里,顺利的话明天就能到了。”赫斯曼挠了挠头,“如果真的顺利占领了切里科夫,那第1装甲集团军的任务是不是太清闲了?”
“何止清闲?简直是一场愉快的郊游。”古德里安摇摇头,“帝国元帅,我们应该给第1装甲集团军再找点儿活。”
赫斯曼想了想说:“北上去攻击斯摩棱斯克?”
“用不着,”古德里安思索着说,“第4装甲集团军有8个装甲师、8个装甲掷弹兵师、8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2个步兵师,还有2个法兰西炮兵集群和1个预备炮兵集群(直属炮兵总监的炮兵军级单位),怎么可能打不下斯摩棱斯克?我想现在霍特大将最头疼的是怎么把那么多军队和坦克展开……依我看,现在斯摩棱斯克周围太拥挤了,摆不下更多的装甲师了。”
因为从大卢基南下有铁路可以走,所以在“节能省油”第一的《紫色方案》中,这一路就摆了足足36个师外加3个炮兵军级集群。
而那么多重装部队和大炮当然不是用来对付斯摩棱斯克的,而是准备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后去打莫斯科会战的!
赫斯曼点点头,也同意了古德里安的看法,斯摩棱斯克压根守不住,只要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到了位,打下来不过是稍微费点功夫罢了。
而白俄罗斯突出部里面的部队,有莫德尔的第3装甲集团军、尤金。冯。绍巴特大将指挥的第11集团军和恩斯特。布施指挥的第16集团军总共近80万大军,还能打不下来?
至于向东去进犯布良斯克州似乎也没多大意义,要迫近莫斯科的话,走斯摩棱斯克就行了。如要向乌克兰迂回,现在也没到时候呢。
赫斯曼思索了片刻,发现让第1装甲集团军向西、向东的用处都不大,向南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南下压迫一下切尔尼戈夫怎么样?”赫斯曼问。
“帝国元帅,我也是这么想的。”古德里安嘻嘻一笑,“可以吓唬一下苏联人……或许能够吸引中路的红军南下。这样我们就能在拿下斯摩棱斯克后一下突到莫斯科附近。而且我们不需要调动整个第1装甲集团军,这样太吓人也太费油了。我想,出动一个装甲军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军就足够了。剩下的部队可以在列奇察待命,一旦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他们就能走布良斯克州、卡卢加州迫近莫斯科了。”
用第1装甲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吓唬一下苏联的西南方面军,牵制住这个方面军的兵力,同时再吸引莫斯科方向上的红军南下。这样就有可能为中路集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合力拿下莫斯科创造条件了!
虽然古德里安也同意赫斯曼以东乌克兰为主攻方向的大方针,但是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还是在深深吸引着他……在他看来,赫斯曼争取的不过是一个比较安稳的胜利,而拿下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复辟罗曼诺夫王朝,才是真正完美的胜利啊。
所以只要一有机会,这位第一军需总监就忍不住想要为夺取莫斯科创造条件。
“好吧,”赫斯曼并没有去猜测古德里安的心思,他点点头道,“海因茨,派多少部队去切尔尼戈夫的问题,你和马肯森大将用电报商量一下就去部署吧,明天下午告诉我结果。”
“明天下午?”古德里安一愣,“你要离开措森吗?”
赫斯曼点点头,说:“去格吕克斯堡,和克洛伊还有鲁道夫一起去。”
赫斯曼的长子鲁道夫从太平洋战场回到了德国,他要去海军参谋学院进修,以便获得晋升少校和成为舰队航空参谋的资格。
不过德国海军参谋学院并不在格吕克斯堡,这座城堡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的弗伦斯堡峡湾边上,靠近丹麦,属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索恩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
这是一个在欧洲颇有影响力的王朝,流亡欧洲的罗曼诺夫王朝的老祖母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王太后就出身于这个王朝。因为这位皇太后的关系,奥丽加女皇和丹麦王室非常亲密,在1942年的时候,这座城堡就被借给了奥丽加,作为她在德国的官邸。
而赫斯曼和妻子还有儿子一起前往格吕克斯堡当然是受了奥丽加女皇的邀请,这位女皇还准备在格吕克斯堡举行一场舞会——是为鲁道夫和女皇的养女,同时也是尤苏波夫亲王的独生女儿伊丽莎白举行的,俄国女皇准备把这个据说极其美艳的女孩子嫁入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家。
不过赫斯曼却知道,这门婚事其实是一笔数额特别巨大的贿赂!
因为尤苏波夫家是沙俄时代富可敌国的豪门,除了沙皇家就数他家有钱了,拥有无数的产业,包括7幢可以称为宫殿的住宅和37所差一些的豪宅,还有不计其数的艺术品,还有大量的煤矿、铁矿、工厂以及位于巴库的油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