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昂贵的火炮对于走数量制胜路线的苏联红军而言,当然不可能大量装备。

    所以在前线出现“4号危机”和“重坦克危机”后,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也只能给华沙前线的每个坦克军、机械化军和步兵军各配备一个57mm反坦克炮营(16门)当成杀手锏。

    与此同时,苏联的几个坦克工厂也赶工制造出了一批装备了57mm坦克炮(就是zis…2,在1941年3月时苏联已经将这门炮装上t…34了,只是因为使用寿命太短而被废弃)的t…34坦克用来应急。

    “轰轰!”

    两枚76。2mm的炮弹从施瓦辛格上尉的坐车旁飞过,击中了附近的建筑,在坚固的砖墙上开了两个大洞。吓得施瓦辛格上尉连忙把健壮魁梧的上半身缩回了闷热的坦克。然后又关上舱门并且大吼了一声:“该死!”

    “后退!我们后退!快后退!”施瓦辛格上尉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连声下令坦克倒车。

    “咣当!”他的命令刚刚下达,坦克还没来得及倒车,一枚高速飞来的76。2mm风帽穿甲弹就击中了坦克的正面。刚刚缩进坦克的施瓦辛格上尉因为没有来得及抓住把手,被震得东倒西歪,大脑门还撞在了什么地方,疼的他哇哇大叫了两声。不过还能叫的出来,说明施瓦辛格上尉的性命还在,坦克也没什么大碍,发动机轰鸣起来,摇摇晃晃往后面退去。

    “托尔,我是施瓦辛格上尉,该你上了!”施瓦辛格上尉发现坦克正在后退,大松了口气,拿起通话器就给他的联队的2号车下达了出击的命令——守在这里的坦克当然不止一辆了,而是有4辆之多。因此可以交替出击,互相掩护。

    轰隆隆!

    一声巨响之后,又是一门b…4榴弹炮应声而倒。转眼的功夫,半个b…4榴弹炮连就被干掉了。不过趴在弹坑里面观战的雅科夫却兴奋的大喊了起来。

    “它暴露了!一辆4号坦克!57mm炮快开火啊!”

    原来开炮干掉这门b…4的那辆4号坦克出现的位置不好,车身暴露在了埋伏的2门57mm坦克炮的炮口底下。

    轰轰!

    两门57mm的炮组成员马上抓住机会开火,一开始的2发炮弹全部打偏,不过那辆4号h型坦克仗着自己的装甲坚固,根本没再意,而是调转炮口开始轰击另外一门b…4。而就在这辆坦克打出的75mm高爆炮弹命中一门b…4的同时,它也被1发57mm穿甲弹当场击穿了正面装甲,诺大的坦克顿时爆炸燃烧起来,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反坦克炮!苏联人的反坦克炮击毁了2号车!”

    马上就有一个声音在施瓦辛格上尉的耳机中响起,是他所在连队的5号车车长安德森中士的声音。

    “上帝啊,2号车完了,烧成了一个火球,没有人能活下来!”

    “该死!”施瓦辛格上尉一把推开顶部的舱盖,半个身子探了出去,想要查看一下战场的情况,却看见身边的一栋大楼里冲出来许多扛着武器拖着75mm步兵炮的德国步兵。

    “怎么回事儿?”施瓦辛格上尉大声问,“为什么逃跑?”

    “上尉,斯大林之锤(b…4)要开火了!”一个陆军士官长停下脚步,大声对施瓦辛格上尉说,“我们必须暂时转移!”

    原来那门没有被打坏的b…4榴弹炮已经运动到位,准备发射203mm的大口径炮弹了。因为有4辆皮糙肉厚的kv…2护在这门b…4的正面,75mm步兵炮无法直瞄射击,而迫击炮打出的炮弹虽然可以杀伤b…4炮组成员,但是对这门巨炮本身却够不成太大的威胁,所以驻守在这栋大楼里面的德军士兵只能选择暂时转移了……

    ……

    胸前挂着一级铁十字勋章复制品(真货必须妥善保存,在战场上佩戴的都是官方复制品)的“杀手”勃兰特正跟着一个62师的步兵在一栋大露面转悠,以便熟悉地形——他所在的连队将要接防这栋大楼。

    就在这个时候,1000多米开外的一栋大楼在一声巨响后就突然倒塌了!

    “上帝啊,那栋房子倒塌了!”勃兰特惊呼了起来。

    那名带着他熟悉地形的士兵用带着些惶恐的语气说:“是斯大林之锤!”

    “什么?”

    “斯大林之锤,一种该死的苏联榴弹炮,有203mm口径!”

    “是b…4!”勃兰特知道是斯大林之锤是什么东西了。

    “对,那就是b…4,”那名士兵点点头,“它是布尔什维克拆房子的利器,我想他们一定想拆了华沙城……多么漂亮的城市啊,就这样一点点的被拆掉了!”

    “是啊,被一点点的拆掉了,这是为什么呀?”勃兰特望着正在坍塌的房子,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声。

    明明是两个帝国主义强国在争霸,却偏偏挂上社会主义的名号,一方高喊着要建立大欧盟共荣圈,一方则说解放全人类。而他们交战的地方,却是在弱小的波兰人的首都。

    而且摆明了是要将华沙夷为平地了!

    ……

    “为了波兰人民的幸福和自由,为了华沙的解放,同志们,冲啊!”

    随着一个政工干部的呐喊,数百名早就端着步枪、冲锋枪,跃跃欲试想要冲锋的世界革命战士纷纷跃出了各自的藏身之处,然后大喊着“乌拉!”飞奔着汇合在了一起,仿佛潮水一般向那栋刚刚倒塌的大楼冲去。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也从隐藏的那个满是泥泞的弹坑里爬了出来,和那位炮兵营长莎拉波夫一起,在几个警卫员的保护下飞奔向前,去检查那三门被德军坦克打翻在地的b…4榴弹炮了。b…4是一种非常坚固的装备,哪怕被75mm高爆弹直接命中也不会碎成零件,拖回去修一下又能用来拆华沙人民的房子了。

    而就这时,好像亚麻布撕裂的刺耳声音就从前方不到1000米的那堆碎石上响起了!

    雅科夫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人扑倒在了泥地里,随后他就觉得有一些温热的滑腻腻的液体流到了自己的后脑勺上,他伸手摸了一把,拿到眼前一看,才发现是人的鲜血。原来刚才的声音是德国人的机关枪在开火!

    就在雅科夫用力推开压在他身上的同志,想查看一下这人是死是活动时候,惨叫声,呼唤声和炒豆子一般密集的枪声已经从前方传来了。

    原来德军士兵只是在b…4开炮的时候暂时离开,等房子塌完了他们又悄悄回来抢占了废墟。现在他们正依托着废墟和苏联红军交战!

    推开了身上压着的人体后,雅科夫发现此人正是炮兵营长莎拉波夫,现在他已经成了光荣的革命烈士了,德国人的子弹在他身上开了几个窟窿。雅科夫在抬头向前方枪声密集的地方看去,就看见工农红军的战士们正前赴后继的冲锋。

    面对敌人的子弹毫无畏惧,视死如归!(未完待续。)

第681章 大雷雨 四十五

    “快快快!快冲上去!”

    排长阿道夫。米勒中士催命的喊声响起,“反战人士”勃兰特抱起自己的mkb42自动卡宾枪,大口喘着气,拼命向前方大楼坍塌形成的碎石堆奔去。

    他所在的连队在一天前接手的那栋大楼,现在已经被“斯大林之锤”给拆掉了。不过在房子倒塌前,整个连队都安全转移了出来。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房子可以塌,但是纳粹主义的万字红旗不能倒。勃兰特和他的战友们还必须为了一堆波兰人的碎石头和苏联杀过来的世界革命战士血战上一番。

    “乌拉!乌拉!乌拉……”

    勃兰特刚刚连滚带爬的上了碎石堆,耳边就传来了俄国人的呼喊声。

    “准备战斗!”米勒中士紧接着大喊,“进入射击位置!”

    一堆废墟上面还说什么射击位置?勃兰特在心里嘀咕了一番,但还是在磷峋的碎石间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和舒适的位子,然后把卡宾枪架了起来。

    他的卡宾枪上安装了卡尔。蔡司的瞄准镜,透过瞄准镜,他看到了一张沾满硝烟的年轻的斯拉夫面孔,满脸都是神圣和庄严,嘴巴不停地张合,显然在高喊:“乌拉!”

    “开火!”米勒中士的吼声又一次响起。

    勃兰特机械的勾动扳机,打出了一个短点射,瞄准镜中,那张斯拉夫面孔仿佛一个被敲碎的西瓜一样突然爆裂开来,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同时开火的还有另外几十支步枪和自动卡宾枪以及几支mg42,子弹好像雨点一样扫过苏联人的躯体,将他们好像麦子一样,一片片割倒。

    但是前面的同志倒下,后面的同志们却依旧毫无畏惧的冲锋!

    就在同时,勃兰特突然发现1辆和步兵一起冲锋的kv…2坦克突然停车,然后炮塔咔咔转动,似乎想要用152mm的坦克炮开火轰击!这可是152mm大炮啊!勃兰特心想,要是挨上几发,这堆碎石头上的人没有一个能活……这下大概要死了!

    轰轰……

    两声炮响却是从勃兰特身后传来的。转眼间,位于勃兰特右前方大约300米的那辆kv…2就变成了一团火球!

    救了勃兰特这个反纳粹分子一条性命的是纳粹党员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他的坦克连现在是国防军步兵第111师防区的支柱。用坦克打巷战仿佛是有违军事常识的做法,但要是没有这些4号,苏联的b…4早就把整个街区都铲平了。

    “炮击!隐蔽!”

    勃兰特还没来得及为纳粹的坦克兵欢呼,耳边就响起了他最害怕的喊声。话音未落,gc主义的炮弹已经从天而降了!

    开火的是一个76。2mm加农炮群,它们是b…4突击群的一部分,除了可以用来掩护b…4榴弹炮前进,也能用来支援步兵攻坚,可以算得上是多面手。

    在震耳的轰鸣声中,无处躲藏的勃兰特只能用双手死死抱着自己的脑袋,心中祈祷着自己不要被弹片击中。

    不知道是上帝怜悯了他这个迫不得已上战场杀人的反战分子,还是苏联人的炮弹都钻到碎石堆中后才爆炸,爆炸的威力(包括弹片)都被碎石头吸收了。反正是没有一块要命的弹片落在勃兰特身上,倒是有很多小石块砸中他,虽然不致命,但是也疼的他一阵阵吸气儿。

    好在苏联人的炮击没有维持太久,属于第111师的突击炮营就开火反击了。在党卫军第5坦克营的4号h型坦克上了一线后,3号突击炮和匈牙利人的兹利尼2型突击炮就成了自行火炮(它们本来就有这样的功能),在靠近前沿的地方布置。

    因为这两种突击炮是有装甲的,不是很怕苏军的榴弹炮群反击,所以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以75mm和105mm火炮支援一线的步兵防守。

    ……

    “轰轰轰……”

    索尔仁尼琴少尉的耳朵里面都是震天动地的炮声,这样的炮声对于战场上绝大部分的官兵而言,都是非常讨厌的。它意味着死亡、受伤和失眠。

    不过身为炮兵声测排的排长,索尔仁尼琴少尉却知道炮声的价值——因为大炮发射和炮弹爆炸的声音会暴露炮群的位置!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炮兵就开始用声测方式寻找对手。而在间战期间这种炮兵侦察手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许多声测器材,总结出了更多的布阵方式(声测哨布阵)和数学公式,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敌方炮群的位置。

    对索尔仁尼琴少尉而言,不断在他耳边轰鸣的炮声还意味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活着!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声测侦察大概是最安全的工作了。因为声测是一种被动侦测方式,不需要到第一线去用眼睛观察(这是炮兵观察员的活儿,他们是最危险的人),而是呆在战线后方的声测站里面,通过听音和计算发现敌方炮群的大概位置,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被敌人发现。

    另外,声测兵是炮群必不可少的耳朵(如果没有了他们,敌人的炮群就不怕炮反击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火),又是专业程度极高的工作,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要求声测兵去和突破的敌人作战。

    所以当己方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声测兵也可以大明大方的跑路,不用担心政委的子弹。

    正是因为没有随身送掉性命的危险,索尔仁尼琴才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思考眼前的这场战争,后来他还用致命的纸和笔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他现在已经察觉到波兰人民原来的生活并不是在水深火热中的,至少波兰的农民生活的非常安逸。在被gc主义的大炮摧毁前,他们的房子都修得不错,几乎家家都有马,土地也比较平均,传说中的波兰农奴根本不存在,也没有背负沉重地租艰难生活的贫农——听那些被解放的波兰人说,在波兰是没有人需要这样悲惨的活着,因为波兰王国是欧共体国家,还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对波兰人而言,去德国、法国和比利时打工的大门是敞开的。好像也没有柏林户口、巴黎户口之类的限制……

    至于华沙进步的工人阶级……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的话,估计等到红军解放华沙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被gc主义的大炮给打死了!

    是的,现在的索尔仁尼琴虽然对“解放波兰人民”有所怀疑,但是他却非常肯定红军能够占领华沙。

    因为红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作为一名声测排排长,索尔仁尼琴太知道双方在炮兵实力上相差多大了。德国人在华沙的大炮数量大约只有红军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完全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所以红军攻占华沙只是时间和损失的问题……

    ……

    “好快啊!好高啊!”

    “是啊,还……好大!”

    就在华沙城的激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时候,两个法国老头子正在德国东北乌瑟多姆岛佩内明德火箭实验场的看台上,仰着脖子观看a…5火箭的发射和升空。

    这两个老头是法国国防部长魏刚上将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朗之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而言,火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法国也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十几米高那么大的火箭,而且还飞得那么快那么高,却是闻所未闻。

    “帝国元帅,这种火箭可以飞多高?”

    赫斯曼也仰着脖子在观看火箭飞升的场面——这可是历史性的发明!是人类征服宇宙的一大步!

    听到法国科学家朗之万的问题,赫斯曼大声回答:“大约100公里!就快突破地心引力的牵制冲进太空了……我想下一代的a…6火箭就能实现这一目标,a…7火箭将会把人类送进太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或许还能看到人类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听上去像神话……”魏刚上将嘟囔了一句,然后看了眼赫斯曼。“或许a…6火箭、a7火箭可以用来将你们的核裂变炸弹送到纽约去吧?”

    魏刚上将和朗之万院士已经见过约里奥。居里夫妇了。这对科学家夫妇现在正在从事核裂变动力堆的研究工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94号工程的存在,但是他们还是明确告诉朗之万,德国人一定拥有94号元素的生产堆!

    而且参考到动力堆的研究进度,德国人的生产堆很可能已经建成了,这意味着德国人在2年后肯定会拥有可以把整个城市推平的炸弹。

    这玩意儿可比毒气厉害啊!

    虽然法国的化学家们一致认为沙林毒剂的毒性惊人,这种毒气只能对处于室外没有防毒面具或暴露皮肤的人造成杀伤。而且还要考虑到风向和风力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可能杀死一座城市的人口。

    但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和朗之万院士都认为核裂变炸弹可以摧毁整个城市!

    赫斯曼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然后看着魏刚说:“打到纽约的火箭在10年内是生产不出来的,不过可以从法国飞到纽约的远程轰炸机却很快就要试飞了!”(未完待续。)

第682章 大雷雨 四十六

    7月15日,奥克佳布里斯基的坐车驶出沃沃明小城的时候,公路边上的公墓终于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在那里举行反动的宗教葬礼了。因为刚刚在卢布林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明令禁止了这样的行为。

    而且小城沃沃明的“反动分子指标”也进行了调整,昨天晚上就进行了一次大逮捕。几个不知死活的天主教牧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撤退?)全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实际上,即使昨天晚上没有捕人,今天奥克佳布里斯基路过的地方也不会有反动分子集会了。因为公墓附近成了红军的驻地,一个刚刚从布格河西岸开来的坦克军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

    这支番号为坦克第7军的部队是昨天晚上才开到的,军长名叫巴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刚刚晋升的装甲坦克兵少将。在世界革命开始的时候,这个军属于预备队方面军,部署在斯摩棱斯克附近,7月10日才奉命开拔。

    而奥克佳布里斯基所在的第3集团军之所以连日都在沃沃明停留,没有向莱吉奥诺沃发动进攻,就是为了等候这个坦克军的到达。

    因为这个坦克军是苏联红军的38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中第一个换装t…34/57坦克的!这个坦克军拥有的第8坦克旅在7月10日前一共接收了55辆崭新的t…34/57型坦克!

    而且坦克第7军的第10摩托化步兵旅也接收了16门zis…2型57mm反坦克炮。有了这55辆t…34/57和16门zis…2型反坦克炮,第3集团军对莱吉奥诺沃的进攻就很有希望可以得手了。

    “伊利亚,”和奥克佳布里斯基一起乘坐在嘎斯小汽车上的第3集团军政治委员古洛夫,这时将目光从路边用伪装网遮盖起来的一排t…34/57坦克车身上收回,然后微笑着对奥克佳布里斯基说,“坦克第7军和坦克第8旅虽然都是光荣且强大的部队,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和纳粹军队交手的经验,这也是方面军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同志提名你出任坦克第7军政治委员的原因。”

    苏联英雄奥克佳布里斯基真是走了官运了,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位子还没有捂热,就平调去担任坦克第7军政治委员了。虽然是平调,但是军政治委员是一把手,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上面还有副政委和政委。

    另外,坦克第7军是准备打主攻的部队。这次只要能够顺利夺取莱吉奥诺沃,作为军的政治主官,功劳自然是大大的,再晋升一级当上师级政治委员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奥克佳布里斯基在乎的不是做多大官,而是能为世界革命做出多大贡献。作为一名在苏联革命胜利后才加入红军的政工干部,他是无比可望能在同帝国主义敌人的战斗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

    而且,他也和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布尔什维克党员一样,真的相信gc主义是可以实现的!

    ……

    “乌拉!乌拉!乌拉!”

    已经转正成为光荣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党员的雅科夫。费多托维奇。巴甫洛夫这个时候正和他的几位战友,将一面系在一截自来水管上的红旗,插上了一栋位于维斯瓦河畔,守护着一座铁路桥的4层大楼的楼顶上!

    这栋建筑物原来属于波兰国营铁路公司(名叫波兰国营铁路公司大楼),建造的非常坚固,被一门b…4榴弹炮在近距离上轰击了两次都没有完全坍塌,只是塌掉了一小部分。

    随后刚刚结束休整回到战场的红军第205师发起了七轮步兵进攻,在付出了15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赶走了坚守在这栋建筑物内的德军(大约一个营)。而巴甫洛夫所带领的突击队,则在第七轮猛攻时建立功勋,沿着被b…4轰击出来的残垣断壁,一路攀登上了楼房的4层,然后靠手榴弹和拼刺刀消灭了守在那里的十几个凶残的纳粹士兵。将红旗插上了楼顶的平台!

    西方面军中路集群的司令员崔可夫亲眼目睹了红旗被插上楼顶的一幕,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身旁的第4军军长若卢杰夫少将(原来第205师的师长)说:“第205师果然是英雄的部队!第205师的战士们在华沙森林用鲜血和生命替红军打开了通往白色波兰心脏的道路,现在又是第205师的战士们将红旗插在了维斯瓦河东岸的至高点上。

    现在已经有半座华沙城回到人民的手中了!”

    华沙虽然被维斯瓦河隔成了东西两部分,但并不是“平分”的,维斯瓦河西面才是主城区,东面不过是一小部分城区。而且,华沙东城(指维斯瓦河以东)还是有几个重要据点在德军手中,如“威廉国王火车站”、“华沙近卫军兵营”和“华沙步兵学校”等三处靠近维斯瓦河的重要据点中,目前还有超过2万名德军在坚守。

    不过第205师刚刚打下来的大楼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拿下这栋大楼后,华沙西城区和莱吉奥诺沃之间的铁路交通就被切断了。而且红军的炮兵观察员只要在这栋大楼的楼顶上建立观察哨,就能引导炮火封锁华沙市区内维斯瓦河上所有的桥梁。

    在这些桥梁被封锁后,德军想要反攻维斯瓦河以东的市区就有些困难了。而红军的中路集群也就能抽调兵力配合北路集群向莱吉奥诺沃发起夹击。

    “若卢杰夫同志,铁路公司大楼是个关键支撑点,一定要守住。”崔可夫接着又叮咛道,“第4军在未来的5…10天内一定要守住维斯瓦河沿岸,封锁住火车站、近卫军兵营和步兵学校等三个据点,以配合中路主力和北路集群对莱吉奥诺沃的夹击。”

    若卢杰夫少将不敢怠慢,连忙行了个军礼,回答道:“司令员同志请放心,工农红军第4军坚决完成任务!”

    ……

    “崔可夫同志真是好样的!现在华沙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巴甫洛夫一手拿着崔可夫发来的告捷电报,一手摸着自己的大光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现在华沙战役集群中路和南路进展非常顺利,南路已经沿着维斯瓦河攻入了华沙西区,中路则在近20天的奋战后夺取了大部分的华沙东区。而北路的进展看似迟缓,但那实际上是巴甫洛夫故意为之的。

    因为北路的关键点莱吉奥诺沃正好位于纳雷夫河、弗克拉河、维斯瓦河等三条重要河流的汇合处,而且还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在此地交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只要莱吉奥诺沃在德军手中,苏军就很难从北路迂回到华沙城背后形成包围——也不是绝对不能迂回,而是迂回部队自己的后路会一直处于莱吉奥诺沃的威胁下。

    所以巴甫洛夫的计划就是先拿下莱吉奥诺沃,然后沿着维斯瓦河北岸(东岸)向西推进,寻找适合的地点渡河,插入华沙城的背后。

    “司令员同志,现在就看北路的诱敌计划会不会成功了。”西方面军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正抱着胳膊站在军事地图前面,仿佛真的能看懂一样。听见巴甫洛夫口气轻松,也应景似的插了一句。

    “一定会成功的,德军统帅一定会被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的胜利所鼓舞,认为他们的装甲部队实力远超过我们的。”

    巴甫洛夫笑着说:“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我们的反应那么迅速,仅仅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后的二十多天里面,已经生产出了许多装备57mm坦克炮的t…34坦克了。”

    t…34/57实际上不是一种新坦克,在1941年就已经被设计出来了,而且还通过了测试。只是因为那门从zis…2型反坦克炮改装而来的坦克炮寿命太短,而没有量产t…34/57。

    “是的,德国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苏联工人阶级的力量和智慧。”波诺马连科说,“他们一定会上当受骗的。”

    巴甫洛夫对此也信心十足,“然后我们就能在雷纳夫河北岸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至少可以重创德国人在华沙的装甲集群……那些该死的坦克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啊。”

    说到这里,他突然扭头看了眼一个人作战室一角一张张仔细看着战报的最高统帅部代表华西列夫斯基,这个统帅部代表对巴甫洛夫的计划一直存着怀疑。

    巴甫洛夫笑了笑,说:“就算我们的坦克第7军和机械化第11军打不过德国人的装甲部队也没关系,因为中路集群和北路集群会同时发动夹攻,还是可以拿下莱吉奥诺沃。只要莱吉奥诺沃到手,华沙的北路侧后就会始终受到我们威胁,华沙被解放也就是时间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683章 大雷雨 四十七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不断传到莫德尔上将所在的地下指挥所内。由于苏联红军的大炮兵实在太厉害,现在华沙城内的德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都躲到了地下,莫德尔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也不例外,躲到了原波兰国防部大楼的地下室里去了。

    “乔尔格,瓦伦丁,很抱歉把你们俩从舒舒服服的立陶宛要来华沙。”

    莫德尔的司令部里,这时候来了两位德国将军,一位原第41装甲军军长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装甲兵上将,另一位是第16装甲师师长汉斯。瓦伦丁。胡贝少将。

    “沃尔特,听说你有一支很棒的装甲部队要给我指挥我才来这里的。”莱茵哈特上将看了看莫德尔所在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笑着问,“我的装甲部队呢?我等不及想见到他们了。”

    “我也是,上将阁下。”长得有点微胖,仿佛是个邻家大叔的胡贝少将也笑着发问。

    “部队在沃米安基,”莫德尔说,“我可不舍得把132辆虎式坦克和88辆黑豹坦克放在华沙城里挨炮炸。”

    他说的是501…505等5个重装甲营,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后,这5个营进行了一些改编和调整,其中3个营全部装备虎式坦克,2个营全部装备黑豹坦克。

    “那5个重装甲营?”莱茵哈特挑了下眉毛,虽然他和大部分的德军装甲兵指挥官一样,都反对大量装备“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但是他还是很希望能够指挥一支由“虎式”和“黑豹”组成的装甲集群的。

    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无疑是非常好的坦克。虽然目前小毛病不断,但是很多装甲兵指挥官还是挺喜欢它们的。而提出反对的意见都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希望可以得到更多而且机动性更强的坦克。

    莫德尔接着说:“还有原属于第9集团军的第1骑兵师,还有党卫军第5坦克营、党卫军第5装甲炮兵营、党卫军‘北方’团、党卫军‘瓦隆’旅、党卫军‘芬兰’营和匈牙利机械化军,以及3个烟雾发射器团。这些部队将会组成一个临时的军级装甲集团,称‘莱茵哈特’集群。”

    然后他又对胡贝少将说:“其中5个重装甲营、党卫军第5坦克营、党卫军第5装甲炮兵营、党卫军‘瓦隆’旅、党卫军‘芬兰’营将组成一个师级装甲集群,称‘胡贝’重装甲师,由你来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