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在机群距离半岛还有大约10公里的时候,法军部署在塞佩半岛上的防空听音器就发现了它们。塞佩半岛上顿时防空警报大作,法军探照灯的光柱亮起不停地转动,一部分反应过分积极的高射炮立即喷出了火舌,天空中布满火网。

    “上帝啊,法国人早有准备!”

    “奇袭没有成功!”

    “少校,他们的火力太猛,我们根本冲不过去!”

    威廉森少校的耳机里传来了一阵惊呼。按照原本的计划,他要带领机群从塞佩半岛上空通过。眼前这火网密集的样子,显然是不能硬冲的。不过他也很快发现,法国人的防空网存在很大的漏洞,只有塞佩半岛上火网冲天,而大停泊场(土伦港的入口)那边却静悄悄的,显然法国人没有在那里部署“防空舰”。

    “全体注意,我是威廉森少校,”威廉森少校开始下达命令,“我们从大停泊场的正面冲进去,绕过塞佩半岛,冲进土伦港!”

    “黎塞留”号战列舰格外高大的司令塔内,刚刚上舰的达尔朗上将得知有敌机空袭,也大吃了一惊。

    “确定是敌机吗?”他还有些不敢相信,“会不会是从r那亚飞来的德国飞机?”

    “不能完全确定,”黎塞留号的舰长亨利上校马上回答,“但我们必须将他们视作敌人……就算是德国人,现在也还是我们的敌人!而且,他们若无恶意,看到塞佩半岛上的炮火,自然会离开的。”

    达尔朗海军上将想了想,也觉得这个道理,连忙又问:“那‘黎塞留’号现在能动吗?”

    “没有那么啊,”亨利上校摇摇头,“而且,军官和水兵还没有到齐,船上连三分之一的人都没有……”

    战列舰可不是说开动就能立即开动的,重油点火就起码15分钟,然后水烧开了才能驱动汽轮机。30…45分钟内能启动就算快的了。而且现在法国公海舰队被圈在港内等待发落,备战的等级很低。许多军官和水兵都不在船上,要把他们召集起来也需要时间。如果英国舰队天亮后再来打炮战,舰队倒是可以开动,但是现在根本不可能动起来。

    “该死!”达尔朗骂了一句,“赶紧安排人上高射炮位,管损队也要立即组织起来……”

    “遵命,上将!”

    达尔朗这时又想起了什么,大喊道:“给海军部发电,告诉他们土伦港遭遇空袭!”

    达尔朗的命令下达了没有几分钟,大停泊地的上空突然降下了几个小太阳,将黑暗笼罩下的港湾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照明弹!”达尔朗吸了口凉气,来的是敌机!很可能是英国人……

    “奇袭成功了!”威廉森少校大喊了一声。

    他悬着的心已经放了下来,在大停泊地这里没有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网在等待着他们!

    借着照明弹的亮光,他发现海面上停泊着不少巡洋舰和驱逐舰或者别的什么辅助舰艇,大部分都静悄悄的好像没有人驾驶一样。

    这是一支毫无防备的舰队,和刚才塞佩半岛上的密集高炮火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军出身的威廉森少校非常清楚熄火停泊中的战舰要启动需要多少时间……这足够他的“剑鱼”飞机造成巨大的破坏了。

    “轰炸中队,”他通过电台下达命令,“去轰炸油库!”

    土伦港中有一个属于法国海军的大型油库,储存着几百万加仑的重油!

    “雷击中队跟着我,”他又命令道,“我们去小停泊地,法国人的战列舰应该就在那里!记住,我们的鱼雷不多,别浪费了。”

    他只带了18架鱼雷机,每架鱼雷机上只有1枚鱼雷。这可得省着点用,大停泊地的那些驱逐舰、巡洋舰就不打了,全都留着对付小停泊地的战列舰吧。

    5分钟后,18架挂载着鱼雷的剑鱼飞机和1架挂着照明弹的剑鱼飞机就冲进了小停泊地。这里的战列舰显然有些准备,刺目的探照灯和红色、橘红色的曳光弹同时射了出来,但也不是太过密集。

    迎着法国人的防空火力,威廉森少校驾驶的“剑鱼”飞机和另外2架“剑鱼”组成的3机编队首先发动攻击,他投下的鱼雷命中了法国公海舰队的旗舰“布列塔尼”号,另外还有1枚鱼雷同样命中了“布列塔尼”号。另一个3机编队找上了体型巨大的“黎塞留”号,让这艘还没有完工的战列舰也吃了一枚鱼雷。同时,“孤拔”号、“普罗旺斯”号和“斯特拉斯堡”号都各挨了1枚英国鱼雷……(未完待续。)

第386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1940年5月12日午夜,法国公海舰队的母港土伦火光冲天,英国鱼雷轰炸机和法国舰队之间的殊死搏斗仍然在继续。在英国人的第一突击波离开后,同样由36架“剑鱼”飞机组成的第二突击波随后就呼啸而来了!

    土伦港的一个存放有航空燃料的油库被英国人投下的炸弹准确命中,引发了爆炸和大火。另外还有一个存放重油的油库同样挨了炸弹,大量的燃油泄漏,流入了海中。

    海面上还有5艘中弹起火的战列舰,分别是“黎塞留”号、“布列塔尼”号、“孤拔”号、“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

    虽然除了“布列塔尼”号和“孤拔”号之外的3艘战列舰都伤得不重,没有沉没的可能。但是爆炸引起的火灾,却因为舰上人手不足而一时无法扑灭,让这几艘战列舰变成了浮动的火把,为英军的第二突击波指明了方向。

    “鱼雷!”

    “防冲击,准备。”

    “轰,轰……”

    又有两条黑色如梭鱼般的影子,从海面下狠狠撞上了“黎塞留”号魁梧的身躯,巨浪轰然涌上了甲板,近5万吨的舰体在猛烈的颤抖。

    “报告损失……”

    不等身体重新站稳,亨利舰长已经抓起舰内电话大声询问起来。

    “舰舯部防雷隔舱中雷两发,没有大碍……”

    “黎塞留”号战列舰是40年才建成的新锐战列舰,拥有非常坚固的防雷设计,防雷隔舱的纵深很大,自然不会被航空鱼雷打成重伤。

    但是达尔朗上将却非常担心舰队的旗舰“布列塔尼”号和“普罗旺斯”号还有“孤拔”号等几艘一战前下水的老舰。虽然它们也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但是老掉牙的底子摆在那里,想要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

    “上将阁下,”黎塞留号上的通讯官突然喊了起来,“拉波尔德上将命令我舰向布列塔尼号靠拢,司令官旗要转移到我舰……”

    布列塔尼号要完了!

    听到这道命令,达尔朗就知道发生了什么……旗舰“布列塔尼”号肯定顶不住了,要沉没了。他咬牙切齿,心想:英国人实在太可恶了,法国应该立即和德国结盟,向背信弃义的英国人宣战!

    “上将,‘孤拔’号重创,轮机舱破裂,动力全部失去,甲板倾斜10度,正在注水!”

    “上将,‘普罗旺斯’号左舷进水,舰艉船舵受损,倾斜5度,正在注水!”

    紧接着又有两个坏消息传来,通讯参谋低沉而压抑的嗓音中,达尔朗上将和所有人的心都在滴血。

    不远处,法国公海舰队的旗舰“布列塔尼”号甲板已经偏转了近30度,连船底都露出一小部分了。这艘两万多吨标准排水量的战列舰很有可能要沉没了!而刚刚被通讯参谋点名的“普罗旺斯”号和“孤拔”号同样严重受损!

    另外,“黎塞留”号和“斯特拉斯堡”号这两艘新锐战列舰同样受了一定的创伤,沉没是不至于的,但是少不了要几个月到一年的大修了。

    而这些战列舰可都是法国和德国讨价还价的本钱!现在被英国人怎么一炸,本钱都贬值了,法国恐怕要接受更加苛刻的和平条件了……这都是英国人害的!

    就在这时,舰上的通讯官又大喊起来:“上将,收到德国人的明码电报,他们派出了3个中队的夜间战斗机来支援我们啦!”

    “什么?”达尔朗上将愣了又愣,这叫什么事儿?法国舰队被英国飞机轰炸,而德国飞机又赶来支援挨炸的法国舰队……

    到底谁是法国的盟友,谁又是法国的敌人?

    ……

    5月13日的阳光,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照亮了法国政府的临时驻地图尔,透过玻璃窗钻进了临时总理府的会议室。

    总参谋长魏刚上将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是强忍着怒火,望着他翻动的唇角,每个人都被愤怒和失望的感觉包围。

    “旗舰布列塔尼号战列舰沉没,孤拔号战列舰沉没,普罗旺斯号战列舰重创,巴黎号战列舰中创,海洋号战列舰中创,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和黎塞留号战列舰都是轻伤……”

    魏刚将电报放在了桌上,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仅是法国手中的和谈本钱在贬值,而且法国哪怕愿意忍受屈辱,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因为法国原本的盟友大英帝国不允许!

    他的声音颤抖得更加厉害了:“达尔朗上将在电报中说,受伤最轻的敦刻尔克号也需要进行两个月的维修,全部负伤战舰修好至少需要12个月,也就是说我们……”

    “我们失去讨价还价的本钱了,而且……整个欧洲都有可能因此被英国封锁!”

    魏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贝当仿佛咬着牙发出的声音给打断了。

    如果算上黎塞留号,法国在战败前一共拥有9艘可用的战列舰和1艘航空母舰。如果德国人拿到它们,不说占领英伦三岛,地中海总是能顺利拿下的。可是现在,洛林号和贝恩亚号(法国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在运输飞机的途中被英军扣留)被英国扣留,布列塔尼号和孤拔号被英国打沉,余下的6条战列舰也全部负伤。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法国甚至连一艘完好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也拿不出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还凭什么去和德国讨价还价?而且,就算德国人比较好说话,仍然愿意宽厚的对待法国,但是没有法国战列舰的加盟,德国和意大利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十二个月内,都会在地中海处于下风。而英国一定会最大程度利用这个机会给没用的意大利人以致命打击。

    而意大利海军一旦覆灭,德国就算在十二个月后拿到了几艘法国战列舰,也改变不了德国在地中海上的劣势……

    如果德国不能在地中海获胜,那么德国就无法彻底解决资源(主要是石油资源)供应不足的难题。欧洲共同体即便形成,也将会因为英国的封锁而陷入贫困和缺乏!

    看来法国必须重新考虑停战后的立场了……

    贝当叹了口气:“向德国人通报损失情况,并且告诉他们法国公海舰队已经失去战斗能力,恐怕不能用舰队抵偿赔款了……”

    “总理。”贝当的话还没有说完,秘书已经推门进来打断了他。

    “什么事?”望着总理府秘书,所有人都忽然感到一阵心悸,一定又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土伦港挨炸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秘书哭丧着脸说:“总理,印度支那东京(河内)来的电报,日本军队突然袭击并且占领了海防!”

    “日,日本人……现在连日本这样的国家都要来欺负法兰西了吗?”贝当元帅喃喃地道。

    “元帅,一定是英国在背后指使日本,”魏刚上将恼怒地说,“英国人要对法兰西的海外帝国下手了!”他看着贝当,“元帅,我们应该怎么应付?”

    “还能怎么样?”贝当叹了口气,“明天我就亲自去日内瓦,我将尽全力为法国争取最有利的和平。”

    ……

    “英国人干了一件蠢事!”

    威廉街73号,统帅部会议室内,阿道夫。希特勒听到土伦港遇袭后的第一反应是高兴。“毫无疑问,法国人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土伦港事件会让法国人认清英国的真面目!如果现在举行法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投票,一定会获得通过的。”

    “法国的民意一定会发生改变,毕竟英国人干的事情太卑鄙了。”赫斯曼笑着对希特勒说,“不过这些没有用的法国人不仅会因此憎恨英国,还会因此惧怕英国……我想,加入欧洲关税同盟和欧洲货币同盟是能通过公投(法国公投),但是加入欧洲共同体却难说。除非我们能向法国人证明,我们一定能赢得战争。否则,那些胆小如鼠的法国人是不会加入共同体并且把舰队交给我们的。”

    关税同盟、货币同盟和共同体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二者是经济一体化,而共同体则是政治、外交和军事都实现一体化了。如果法国加入共同体,那么就必须和德国一起同英国作战。

    “我们肯定能赢!”希特勒信心十足地说,“哪怕没有法国人的舰队,我们一样能打败英国!”

    赫斯曼耸耸肩,笑道:“领袖,我们需要法国人的舰队……特别是‘黎塞留’号、‘让。巴尔’号、‘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这四艘新锐的战列舰。”

    “那我们要怎么得到它们?”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微微皱眉。

    “当然是证明我们必将取胜!”

    赫斯曼微笑着说:“这四艘船中的让。巴尔号只完成了75%,黎塞留号只完成了95%而且还受了伤,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也都负伤……我想法国人需要6…12个月才能把那些船修好。到那时,我们一定会拿出德国必胜的证明给法国人看。所以在日内瓦和谈中,我们可以允许法国暂时不加入欧洲共同体,也不交出舰队。但是舰队必须留在土伦,所有负伤的战列舰必须在德国工程师的监督下入坞维修,同时还要根据我们的要求进行改装。”(未完待续。)

第387章 谁的国际联盟

    发生在1940年5月12日夜的“土伦奇袭”竟然成了法兰西战役的最后一枪——由德国打响的战役,最后却由英国对法国的偷袭而收场,真是很有一点讽刺意味啊。

    但是从5月13日凌晨开始,一个月零三天的法德战争还是落下了帷幕。枪声、炮声和炸弹爆炸的声音不再响起,在欧洲和全世界的许多人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就要结束,和平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临了。

    不过在5月15日得到了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并且正式成为总参谋长的赫斯曼(征服法兰西的功臣哈麦施坦因元帅的身体一直有病,在打下法兰西后就提出退休的请求,而且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还获赠侯爵爵位)元帅看来,现在不仅第二次世界大战离结束还早,就连法德之间的斗争也没有真正结束——只是斗争部分从战场转移到了日内瓦的谈判桌。

    “路德维希,你真的要去日内瓦参加和会?”

    15日早上,赫斯曼在措森的庄园里享用早餐的时候,他的即将临盆的妻子克洛伊有些奇怪地问他。

    “是啊,”赫斯曼有些抱歉地看了妻子一样,“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办法陪在你身边了。”

    在正式成为总参谋长后,赫斯曼却当起了甩手掌柜,把总参谋部的业务交给了第二军需总监曼施坦因大将(哈尔德晋升第一军需总监)。自己却不务正业,参与到日内瓦和平谈判中去了。

    实际上,这次的日内瓦和平会议本身就是赫斯曼全力推动的结果——如果不是他过去十几年来的操弄,德国、意大利、苏联和日本现在都退出国际联盟了。自然没有在国际联盟框架下缔结欧洲和平条约的可能性。

    而现在,身为国联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战败投降了。国联七雄(英法德日意苏)中只剩下英国还在和德国做对,国际联盟自然就是德国的工具了。

    有国际联盟这样自带正义属性的工具,赫斯曼又怎么会不加以利用?

    “没有关系,”克洛伊笑了笑,“我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而且接生这种事情,你可不会做。”

    克洛伊顿了一下,“我只是感到奇怪,你是总参谋长,和平谈判难道不应该由领袖和外交部长负责吗?”

    赫斯曼耸耸肩,笑了起来:“可我这个军人不一直在干外交官的差事?从我们一起去俄国帮助列宁夺权开始,我就是个政治军人了。而且欧洲共同体这事本来就是我鼓吹起来的,我可以算是欧洲共同体之父,我去日内瓦就是要帮助欧洲共同体这个巨大的婴儿出生的。这事儿只有我能干,所以我必须去日内瓦。”

    按照赫斯曼的设想,这一次的日内瓦和会要解决的不仅是《法德和平条约》的问题。而且还要用国联决议否定由巴黎和会衍生而来的一系列条约,以便为大部分恢复巴尔干地区的原有国际秩序寻找国际法上的依据,最后还要让欧洲共同体从一个设想走向现实。

    ……

    “首相,我想我们必须要退出国际联盟了。”

    唐宁街10号,内阁会议室内,丘吉尔正召集他的阁员在研究“日内瓦和会”的相关问题。在会议刚刚开始的时候,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提出了“退出国联”的建议。

    “退出国联?”温斯顿。丘吉尔一笑,“我们为什么要退出?”

    “这是很显然的,”哈利法克斯子爵说,“我们不能承认图尔的法国政府,布鲁塞尔的比利时政府和华沙的波兰政府。但是他们都有代表在日内瓦的万国宫!”

    不能承认这三个政府可以代表法国、比利时和波兰是肯定的!不仅因为英国现在支持自由法国运动、比利时流亡政府和波兰流亡政府,还因为英国在5月12日派飞机轰炸了土伦的法国公海舰队。

    这完全是战争行为!而且是没有英国议会授权的战争行为!如果英国继续承认贝当领导的政府代表法国,那么丘吉尔内阁的这些人毫无疑问就都犯了叛乱罪,应该被苏格兰场逮捕,而不是坐在这里决定大英帝国的命运。

    “但那不是我们退出国际联盟的理由,”丘吉尔笑了笑说,“应该退出的是非法的法国、比利时和波兰政府的代表。”

    “可是我们要怎么让他们退出?”哈利法克斯子爵耸耸肩,无奈地说,“瑞士在德国和意大利军队的包围之下啊。”

    “这是不对的!”丘吉尔已经摸出了一支雪茄烟,一边点火一边说,“国际联盟的总部处于德国和意大利武力的威胁之下,将会严重影响国际联盟的超主权地位。国际联盟的总部应该迁往一个远离德国、意大利武力威胁的安全区域。”

    丘吉尔所指的“安全区域”首选是加拿大,也可以是美国……如果美国愿意放弃孤立主义加入国联的话。

    “首相先生,”哈利法克斯斟酌着问,“我想您的意思一定是另立一个国际联盟吧?”

    “不是另立,”丘吉尔纠正说,“而是恢复国际联盟的合法性。”

    哈利法克斯子爵问:“那谁会加入这个恢复了合法性的国际联盟呢?”

    “全世界爱好和平和相信公理的国家都会加入。”丘吉尔叼着香烟,掰着又短又粗的手指说,“自由法国、比利时流亡政府、卢森堡流亡政府、波兰流亡政府、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冰岛共和国、埃及、伊拉克、伊朗,还有参加英联邦的所有国家的政府,还有愿意和英国、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都会加入这个真正公正的国际联盟。”

    他思索了一下,“我们应该尽快联合一些愿意重建国联的国家,共同宣布一个声明,否认被德国把持的非法的日内瓦伪国联的合法性。

    另外,设立在荷兰海牙的各种国际法庭、仲裁法庭什么的,也应该尽快迁往远离德国威胁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际法体系不被德国控制。”

    “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哈利法克斯子爵迟疑着问,“如果各国都不愿意加入合法的国际联盟,我们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国际联盟啊,总不能除了流亡政府就是英联邦国家吧?

    “会有许多国家加入的,”丘吉尔吸了口烟,淡淡地道,“只要大英帝国还统治着海洋,就一定会有许多国家追随我们。而且美国也会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我们,对此我有十足的把握。”

    “首相先生,”哈利法克斯子爵最后又问,“那些追随我们的国家中是不是应该包括苏联和日本?”

    听到苏联和日本,连丘吉尔这样粗神经也忍不住头疼起来。不久之前英国刚刚指使法国去炸了苏联的巴统炼油厂!现在更是天天嚷嚷要法国和英国赔偿苏联的一切损失……

    而日本则从5月13日起开始进攻法属印度支那,还将入侵称为解放。

    虽然德国和苏联早就发表过《解放者宣言》,但他们只是喊喊口号,并没有真的去解放谁。而日本却在实践这个《解放者宣言》,法属印度支那的“解放”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如果为了拉拢日本加入“合法国联”而默许了他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的行动,那么缅甸、马来亚、印度和荷属东印度的分离主义就有可能得到鼓舞。

    丘吉尔想了想,然后对哈利法克斯子爵说:“子爵,你有必要进行一次环球出访,第一站是美国,然后是日本和苏联……我认为,日本的扩张要求应该得到满足,但是他们的扩张方向不能是东南亚。同样,苏联在东方的势力范围和边境安全也必须得到保证,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向西发展从而和德国发生冲突。

    因此,我们和美国必须促使日本从法属印度支那撤退然后西进。同时促成苏联和日本在东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苏联日本两国都应当抵制日内瓦和会。”

    ……

    “总书记同志,德国领袖希特勒昨天对柯伦泰同志表示,可以在日内瓦和会上讨论法国赔偿苏联的问题。同时,德国也认为《比萨拉比亚条约》非法,但是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现状也必须要予以考虑,最好能由苏联和罗马尼亚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对于芬兰问题,希特勒也持同样的立场。

    另外,希特勒还希望我们能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且确保他们在东亚大陆上的传统利益不受侵犯……”

    就在丘吉尔准备派外务大臣出访苏联的时候,苏联慈父领袖斯大林正在克里姆林宫内听莫洛托夫汇报外交工作的新进展。

    现在苏联的对外工作重心就是三个:一。胜利结束苏芬战争;二。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三。和日本签署《互不侵犯同意》——当然不是在坐视日本大举西进的前提下签约,而且和日本缔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西进去和德国打,而是为了向巴尔干、中东方向扩张……(未完待续。)

第388章 遏制苏联

    听着莫洛托夫的话,约瑟夫。斯大林的浓眉微微皱起,还不停抽着烟斗,仿佛正在进行思考。

    法国赔偿巴统事件损失那是小事,巴统炼油厂的损失也不是太大,不过几千万卢布而已。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同意》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东亚大陆上的形势对日本不利,如果日本硬要西进、北上,斯大林也不会害怕,狠狠教训就是了。现在真正让他忧虑的,还是德国所流露出来的遏制苏联的倾向。

    德国现在提出要废除《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在斯大林看来这不是为了对付英国,而是为了遏制苏联。

    因为《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的废除,意味着西乌克兰(是奥地利皇冠领地)可以合法并入德国和大匈牙利王国的再兴。

    西乌克兰并入德国当然是为了将其打造成遏制苏联的反动堡垒。

    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包括了克罗地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的大匈牙利肯定会成为德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看门狗。

    而现在德国在认可《比萨拉比亚条约》非法的同时,又提出要考虑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现状!

    这意味着德国正在试图将罗马尼亚拉入他们的欧洲共同体——这在斯大林看来是非常可能的,因为现在统治罗马尼亚的国王卡罗尔二世的姓氏是霍亨索伦,他是威廉皇帝的亲戚。

    如果威廉皇帝在特兰西瓦尼亚问题上给罗马尼亚保留点利益,同时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支持罗马尼亚,卡罗尔二世多半就倒向德国了。

    而德国提出废除《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在斯大林看来同样是针对苏联的。因为这两个条约肢解了昔日俄罗斯的仇敌土耳其帝国。如果废除了它们,虽然土耳其帝国也不可能复活,但是现在的土耳其共和国还是有可能因此得到巨大的利益,比如和法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合并组建联邦——这样的利益当然不是白白得到的,必须以土耳其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军事集团为代价!

    土耳其一旦成为德国的盟友,那么伊拉克和伊朗必然会跟进。苏联南下中东和印度洋的通道,也会因此被彻底封死。

    另外,德国一再表示要调解苏芬战争的态度,在斯大林看来也是为了遏制苏联。苏联对曼纳海姆防线的进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取得最后的突破,但是芬兰已经显出了疲态。最后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调解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保住反动的白色芬兰?然后再把白色芬兰打造成又一个白色波兰,用来阻挡社会主义苏联进入北欧!

    “德国在西线的胜利,无疑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在两国两党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胜利。”

    斯大林沉默了良久,一开口却都是花团锦簇的话,仿佛在和希特勒同志亲切会面似的。

    他说:“我们苏联也参与了打击英法帝国主义的战争,不仅在物质上支持德国,而且还派飞机轰炸了叙利亚,沉重打击了法兰西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消灭了大量的法国空中和地面力量,有力的支援了西线主战场的德军。”

    斯大林在今天的政z局扩大会议上说的这些话,自然是在为西线战役定性——虽然苏联眼看就要成为德国遏制的对象,但是斯大林还是要维持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大好局面。决不能那么快否定之前和德国合作的路线,否则就显得他这个伟大领袖不够英明了。

    “但是我们在外交路线上也不能搞一边倒的亲德,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还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甚至在很多方面美国做的并不比德国差。”

    斯大林吸了几口烟,然后又说:“因此在下一阶段,我们要着重发展和美国的友好关系……未来的世界,很可能不是社会主义立即战胜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生产力领域互相竞争。世界上很有可能会出现两到三个社会主义大国和两到三个资本主义大国和平共存的局面。这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新情况、新形势!”

    会议室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