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战争需要时间准备!”莫洛托夫说,“苏联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红空军的许多飞机都过时了,陆军的摩托化紧张缓慢,海军的苏联级战列舰还没有建成。你们让我们用什么去打击英法帝国主义?”
“潜水艇!”赫斯曼淡淡地说,“你们有200条潜艇,其中有几十艘可以在大西洋作战。如果你们加入战争,只需要派出潜水艇,就能在24…36个月中为社会主义赢得世界!
现在300艘德国潜艇已经让英国损失惨重,如果再加200条苏联潜艇,那么英国人每个月的损失肯定超过50万吨!24个月起码损失1200万吨,36个月损失1800万吨(英国战前拢共才1500万吨商船)。这样的损失,英国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承受的。”
什么?社会主义的胜利竟然这样简单!莫洛托夫心想:如果列宁同志还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战争的。
“那么苏联能得到什么?”莫洛托夫问。
“什么?”赫斯曼故意露出了极为惊讶的表情,“莫洛托夫同志,您的话是什么意思?”
“苏联不能平白无故参加战争,是吗?”莫洛托夫看着赫斯曼。
“您的意思是:苏联不能平白无故去解放人类吧?”赫斯曼用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语气说,“难道人类的解放事业是一种收费服务?每个被解放的人类都要向布尔什维克党付费?”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莫洛托夫仔细斟酌着说,他突然发现和赫斯曼这个“列宁同志的老朋友”说话非常困难,他看了看希特勒,这个小胡子看起来通情达理多了。
他对希特勒说:“苏联付出了牺牲,就应该有所收获,否则苏联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可惜希特勒身边的翻译还没有把莫洛托夫的话译成德语,赫斯曼就先用俄语回答了:“什么?苏联人民都认为全人类必须付费才能被解放?这觉悟是不是太低了?”
“……”
莫洛托夫有些无语,这个赫斯曼是怎么想出“人类解放事业是收费服务”这个概念的?
“元帅同志!”莫洛托夫也用“同志”称呼赫斯曼,他有些恼火地问,“那么你来说,全人类解放之后,谁来领导他们?德国,还是苏联?还是苏德各自领导一部分?”
“不是领导,”赫斯曼严肃地说,“而是帮助!帝国主义才整天想要领导世界,而我们是社会主义者!”
莫洛托夫一愣,然后也赞同地点头,“好吧,是帮助!那么是不是应该由苏联和德国各自帮助一部分世界受压迫人民?”
赫斯曼先用德语把莫洛托夫的话重复给希特勒听,然后才对希特勒说:“领袖,我想我们可以先和苏联发表一个联合声明或宪章之类的东西,阐明我们两国反对帝国主义,支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解放事业的立场。有了这份联合声明,我们就可以放心的把奥地利王冠领地之外的乌克兰(德国在乌克兰的占领区比原先和苏联达成的协议所规定的要大)交给苏联了。”
赫斯曼想要和苏联一起发表的是一个类似《大西洋宪章》的东西,直接打出反帝反殖民的旗帜。
“我同意发表这样的一个声明,”目前的德国还没打败法国称霸欧洲,希特勒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套住苏联的机会。“因为反对殖民主义是我们一贯的立场!”
赫斯曼又看着莫洛托夫,已经有翻译将赫斯曼和希特勒的对话译成俄语告诉他了。
这是一个圈套!莫洛托夫听完翻译的口译,就已经知道德国人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第二大殖民帝国是法国,反帝反殖民基本上可以和反英法划等号的。
如果苏联和德国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眼下联合发表这样的声明,几乎就等于联手向英法宣战了!不过几乎宣战不等于真的宣战。而且对苏联而言,想要实现“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和英法这两个帝国主义开战是早晚的。
“领袖,元帅,”莫洛托夫说,“你们仍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苏联和德国应该如何帮助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
他的意思是,苏联和德国应该各自帮助多少受压迫人民。
赫斯曼和希特勒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赫斯曼说:“可以先确定几个大的原则,然后才能进行谈判。一是我们两国对于领土合理调整的要求;二是我们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解放的态度;三是我们对各个中立的独立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保证;四是对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用非常郑重的语气说:“对于苏联和德国的领土调整,我们应该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收回因为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土地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之外的扩张当慎之又慎。
我们德国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赫斯曼说这个话,当然是和希特勒认真讨论过的。德国对领土的要求,应该是建立在废除《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的本土首先应该包括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本土和奥地利王冠领地(奥匈帝国中的那个“奥”)——这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结果!然后才是通过公民自由投票加入的部分,比如波罗的、立陶宛,或许还有波兰。但是公民投票应该是在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情况下举行。
对于苏联的扩张野心,赫斯曼同样想用这两个原则加以限制。搞点卫星国就差不多了,别把没完没了扩张苏维埃联盟!
“如果……”莫洛托夫知道“瓜分世界”的问题不可能那么快达成一致,而这几个大的原则看上去还行,“如果有了这样一份共同声明,波兰和乌克兰的问题就能圆满解决了?”
“只能解决乌克兰划界问题。另外,你们必须保证每月50万吨的石油供应,要允许短期赊账,我们会替你们生产苏联级战列舰的零部件用以抵偿。”赫斯曼微微一笑,“但是布列斯特的波兰军队还得你们自己去消灭,除非你们愿意立即向英法宣战,那么我们自然有帮助盟友的义务。”
一个破声明换回乌克兰的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这似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莫洛托夫点了点头,说:“好的。布列斯特我们自己去打,只要你们不帮助他们,我们很快就能打下布列斯特!”
希特勒最后说:“这份宣言或宪章,应该由我和斯大林共同发布,在这之前必须举行一次面对面的会晤。”(未完待续。)
第324章 红色沙皇
“部长先生,我们现在经过的是赫斯曼元帅大街。”
哈里。霍普金斯现在正坐在一辆开往克里姆林宫的黑色凯迪拉克轿车里,身旁是美国驻苏联的大使威廉。布利特。轿车正经过一条非常气派的大街,街道两旁都是旧沙俄时代遗留下的华丽建筑。现在都被一些机关所占据,有党团机关,也有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的什么机关,还有一座非常气派的大楼前并列飘扬着万字旗和镰刀锤子旗——这里是苏德积极促进公司在苏联的总部,同时又是苏德友谊中心的所在。
“赫斯曼元帅?”哈里。霍普金斯一愣,“苏联也有一个赫斯曼元帅?”
“不,这条大街是以德国陆军元帅赫斯曼侯爵的姓氏命名的。”布利特告诉霍普金斯,“按照布尔什维克党的说法,这位德国元帅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苏联人民和列宁同志的老朋友,布尔什维克党的老朋友。”
“他是哈默一样的人物?”
布利特摇摇头,低声说:“哈默不能和他比。实际上他是俄国八月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在1917年护送列宁回国,然后一手策划了八月革命,把列宁捧上了俄国独裁者的宝座!”
哈里。霍普金斯瞪大了眼珠子,“我听说过这方面的消息,难道都是真的?”
“是真的!”布利特一笑,“幸好列宁死了,否则苏联一定和德国并肩作战了。”
哈里。霍普金斯仿佛听出了布利特的话外音,“威廉,你的意思是苏联现在不会和德国并肩作战?”
“斯大林不会,”布利特顿了下,然后摇摇头,“他和列宁不一样,两个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样的。列宁是全人类的革命领袖,而斯大林是一位红色沙皇!”
“红色沙皇?”哈里。霍普金斯笑了笑,“这可和他在美国的形象不太一样啊。”
布利特耸耸肩,“他在苏联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不是沙皇,但是我们这些在苏联的外国外交人员都知道,他就是一位沙皇!”
“这是好事,对吗?”哈里。霍普金斯问,“沙皇曾经和英法共同反对德国。”
“但是英法出卖了俄国,对沙皇也见死不救!”布利特用无奈的口气说,“斯大林经历过那个时代,他是那段历史的缔造者之一!”
“真是太不幸了。”
布利特两手一摊,笑道:“空头支票不会有效的,如果要拉拢他,得实实在在拿出东西来。”
这都是巴黎和会的后遗症!俄国付出了那么多,最后什么都没有,连自己的土地都保不住。斯大林现在当然不会被空头支票忽悠了,无论英美法许诺多少德国控制的土地给苏联,对斯大林而言都是空屁。如果美国想要苏联减少对德国的石油供油,那就拿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出来。
……
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是没有的,哈里。霍普金斯带来苏联的只有一封罗斯福的亲笔信和一罐弗吉尼亚的特等烟斗丝。
红色沙皇手中把玩着装着烟斗丝的蓝铁罐,漫不经心地听布利特用俄语说明霍普金斯的来意——大致的意思就是:罗斯福总统对德国有可能独霸欧洲的前景感到非常担忧,希望美国和苏联能够联手遏制德国的扩张,共同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减少或禁止石油、粮食和有色金属输往德国云云……
“总书记同志,”哈里。霍普金斯见斯大林一句话也没有说,态度非常冷淡,连忙补充说,“美国总统对苏联想要恢复全部失地的想法是非常理解的,也愿意支持苏联在德国战败后收回波罗的海沿岸省份……那里是被德意志帝国强占的领土!”
这是哈里。霍普金斯目前唯一能够拿出来吸引斯大林的“好处”。不过斯大林仍然没有展现出一点感兴趣的意思,听完了布利特的翻译,只是冷淡的用格鲁吉亚口音极重的俄语说:“德国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给德国的石油、有色金属和粮食并不是白送的。我们从德国得到了机器、汽车和飞机零部件、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轮机和主炮……这些东西会显著增强苏联的国防力量。对苏联而言,这是有益的和平等的贸易,而且也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联盟的任何决议。
如果你们美国要对德国进行贸易制裁,那就应该通过国际联盟进行,而不是用密室外交的手段许下根本无法兑现的诺言。这似乎正是你们的威尔逊总统所反对的!”
哈里。霍普金斯拧紧了眉头,“或许我们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买下你们出口给德国的石油。”
“用什么?”斯大林问。
“美元现金!”哈里。霍普金斯马上回答。美元美国人有的是,但是拿着美国的美元能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就难讲了。
红色沙皇无所谓的耸耸肩,说:“那我能用这些美元从美国购买到一艘拥有406mm口径主炮的战列舰吗?”
拥有406mm主炮的战列舰在美国海军中有三艘,都是“科罗拉多”级的战列舰。而在建的有4艘,预备开工的有8艘,都是非常强大的战列舰。
斯大林现在想得到其中的一艘作为美国拉拢苏联的“头期”。当然,他不会因此减少输往德国的物资。
霍普金斯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斯大林提出想要在德国战败后得到波罗的、立陶宛、西乌克兰,甚至加上东普鲁士,罗斯福总统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以秘密协定的形式)。
但是向苏联提供战列舰这种级别的武器是不可能的,国会根本通不过。而且罗斯福一旦批准这样的交易,那他的“三连任”差不多也就泡汤了——因为美国国内的反苏势力远远强过反德势力!
看到霍普金斯一言不发,斯大林将手中的蓝铁皮罐放在了桌子上,说:“部长先生,现在德国正在帮助我们建造苏联级战列舰,现在开工的有四艘。1943年6月前都可以完工。另外,我们通过和德国的长期合作,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三工业强国。而在最近,在德国的配合下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大部分土地。”
他看着霍普金斯,“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你们……”斯大林摇摇头,抬起手做了个送客的手势。
……
“莫洛托夫同志,希特勒想在什么地方和我见面?”
打发走了哈里。霍普金斯后,斯大林又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召见刚刚从德国返回的莫洛托夫。
“希特勒希望在里加和您见面。”莫洛托夫说,“然后共同发表一个《里加宪章》,内容主要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解放亚非拉殖民地。”
“唱唱高调?”斯大林的烟斗里已经装上了霍普金斯送的烟丝,点上火正抽着。“那我们参战的条件呢?”
“他们没有提及,”莫洛托夫皱了下眉,“我想德国人并不一定需要我们参战。”
莫洛托夫的分析非常准确!实际上希特勒和赫斯曼都不认为现阶段需要苏联加入,只要苏联继续充当德国的友邦就足够了。
“他们的确不需要!”斯大林吸了口烟,“现在的英法根本打不过德国,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
苏联和德国是20年的传统伙伴,双方在军事和工业上的合作非常深入。斯大林当然知道德国的实力有多强!而且他还知道德国早在20年前就开始备战,石油和有色金属的储备应该非常充沛,现在多半只是装出缺油的样子麻痹帝国主义。
另外,斯大林通过第三国际已经完全掌握了法国的情况——这一届法国人民根本不行啊!英国或许还能在德国的潜水艇封锁下坚持几年。但是法国人却一定会很快的在德国的狂轰滥炸下屈服。
所以斯大林认为,德国根本不需要把地面部队大量投入法国,只要掌握了空中优势,然后在巴黎、里昂、马赛这些地方轰炸上6…12个月,法兰西肯定打白旗投降。
剩下一个英国还打个屁啊!
而且英国商船在这两个月的惨重损失,斯大林也一清二楚(英国海员工会里面也有布尔什维克),一个月三十几万吨的损失,都和1917年差不多了,这怎么可能打的下去?除非苏联吃撑了去帮英法和德国打地面战争。
这不是和沙皇一样犯傻吗?打到最后就算赢了,苏联也一定筋疲力尽,根本没有力量参加瓜分!干出这种蠢事的沙皇已经被处决了,斯大林可不想步尼古拉二世的后尘。
斯大林抽了口烟,说:“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有在英法帝国主义崩溃的情况下,去解放广大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打算,这也是里加会议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想了想,又加重语气,“是在我们不参加世界大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多少?”(未完待续。)
第325章 德意志的解放服务
斯大林的要求很快被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伯爵带回了柏林,被拿到了统帅部会议上讨论了。
“什么?什么?世界大战他不参加,瓜分世界却要参加?”希特勒听到斯大林的条件差点没跳起来。
“领袖,我们不是要瓜分世界,而是解放全人类!”赫斯曼元帅提醒道,“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使用‘解放’这个词语了。”
“瓜分”听着多反动啊?哪儿有“解放”得人心?
“解放?”希特勒看了眼赫斯曼,半开玩笑地问,“就是那种要收费的解放?”
赫斯曼耸耸肩,认真地说:“收费是肯定的!解放就是一种收费服务,不过不必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而是要允许分期付款。”
听了这个话,国防部一号会议室里一帮纳粹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险些没有笑出声来。堂堂一个元帅,还是总参谋长,说话怎么能那么幽默?
解放是一种收费服务,居然还可以分期付款,就像购买汽车和房产一样……
看到大家都憋着笑,赫斯曼却用非常严肃的口吻说:“我不是在开玩笑!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解放!
当一个农奴得到解放时,他多半要支付一笔巨额赎金,然后又会有其他的剥削加到他的身上。如果他想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过上和原先一样的生活,那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这间屋子里有不少人的祖先当过农奴主吧?有谁的祖宗免费解放了农奴,也不以别的形式剥削他们的?”
听到这番解释,会议室里的容克们都轻轻点头,表示赞成——容克都是贵族地主,自然知道解放农奴是怎么回事儿。
赫斯曼接着说:“而一个被奴役的民族为了自身的解放,就必须付出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鲜血,最后才能浇灌出自由之花。然后这个民族就必须为他们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由,而努力奋斗!
如果这种解放来自于他人的恩赐,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民族就必须用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劳动来为自己的解放付费。”
他的这种看法,当然也是来自后世的经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解放服务提供商”,一个叫美利坚解放公司;一个叫苏维埃社会主义解放公司。
不过在赫斯曼的记忆中没有多少“苏维埃解放公司”的印象,因为这家“苏维埃解放公司”在1991年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但是“美利坚解放公司”是怎么收费的,他却是知道一些的。那些“购买”了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比如日本,南韩,欧洲诸国,还有中东各土豪国,哪个不是被一遍遍的剪羊毛?哪怕是那些没有购买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一样逃脱不了被美国剪羊毛的命运!
而在这个时空,赫斯曼身为德意志帝国的元帅和总参谋长,当然有义务把德国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解放服务提供商了。
“那我们要怎么收取解放的费用?”阿道夫。希特勒问。
这大概就是德国比不上英美苏这三个世界帝国的地方!德国毕竟只是一个“中等强国”,虽然也一度拥有殖民地,但是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从殖民地捞到什么大油水。在剥削和控制外国的问题上经验不足,好在赫斯曼在后世听说过不少解放者的至理名言。
“海洋、石油、粮食和货币!”赫斯曼说,“谁控制了这四样东西,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就能向整个世界征税,变相的或直接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阿道夫。希特勒,说:“如果将人类的解放事业看成一桩生意,那么现在就是争夺市场的时候……争夺解放服务的市场!而德国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掌握最有价值的市场。
首先是海洋的控制权,这并不是指拥有多少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要控制海上通航的枢纽,比如苏伊士、比如直布罗陀、巴拿马运河、新加坡、夏威夷,当然还有英吉利海峡!这些关键点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要么直接解放,要么扶植亲德政权加以解放。
其次是石油,未来的几十年到一百年必然是石油的时代,石油将会成为全世界的必须品,谁掌握了全世界最多的可供输出的石油,谁就能将自己的货币变成世界货币!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被德国掌控的石油输出地就是中东……那是德国必须要解放的地盘!
再次是粮食,没有人能不吃饭存活下来,因此粮食永远都是必须品,所以德国必须要掌握能够大量输出粮食的地盘。我想,德国应该向南美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让他们摆脱美帝国主义的控制。
最后是货币,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价值毋庸置疑,而且我们已经在向夺取它的方向努力了。只要我们在未来能够解放中东和南美,就能用欧洲马克来为石油和粮食贸易定价。那么世界货币发行权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
赫斯曼是在为德国的扩张,不,是德国从事的人类解放事业决定前进的方向。
这也是在里加会议前必须予以确定的。因为在里加会议上,除了发表一份高大上的解放宣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确定德意志解放公司和苏维埃解放公司各自的市场份额——历史上,苏维埃解放公司最后破产倒闭的原因,在赫斯曼看来就是市场份额较小,而且没有掌控利润最丰厚的中东和南美市场!
“中东?”阿道夫。希特勒的眉头皱了起来,“斯大林恐怕不会把那里让给我们吧?俄国人一直都想占领君士坦丁堡,然后大举南下!”
“俄国人不仅想要中东,”赫斯曼补充说,“巴尔干半岛一直以来也是俄国扩张的方向。另外,斯大林对失去芬兰、俄属波兰和波罗的沿岸省份一定非常不满。”
“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希特勒冷哼一声,“谁也不可能满足俄国人的野心!”
“当然不可能,”赫斯曼苦笑了一下,“但我们还得维持和苏联的关系,因为两线开战是没有胜算的。”
“但是我们不可能满足苏联!”阿道夫。希特勒严肃地指出。“即使我们把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都给了斯大林,他还会背叛!”
“是的,”赫斯曼笑了笑,“但我们还是可以维持和苏联的关系,直到我们打败英国和法国。”
“有这种可能吗?”阿道夫。希特勒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当然有!”赫斯曼很肯定地说,“实际上斯大林这位红色沙皇是个非常谨慎的人。而他之所以可以战胜托洛茨基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拥有过人的魄力,而是因为他所奉行的谨慎的路线得到了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干部的拥护——当时托洛茨基所主张的路线是世界革命,这会给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带去覆灭的风险。而斯大林主张的一国社会主义则能让那些布尔什维克干部们安心享受革命胜利成果……至少在当时他们这么认为的。”
“但是我认为斯大林最后还是会背叛我们,”希特勒阴郁地说,“实际上在波兰战役中他已经背叛过一次了!”
“或许吧,”赫斯曼无所谓地一笑,“但是这不取决于我们给苏联多少,而是取决于英美法能给苏联多少,以及苏联背叛我们的风险有多大。如果英美法给的足够多,而苏联背叛后的赢面又足够大,那么斯大林就会背叛。因为苏德之间的距离太近,打败我们苏联能得到的利益太多了。”
这番分析是建立在赫斯曼对红色帝国兴衰史的了解之上的,历史上的红色帝国曾经让西方世界瑟瑟发抖,然而它却没有挑起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的大无畏精神。而是走了一条看上去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必败的冷战对抗路线——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的经济、工业、人口和资源,都无法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比。因此冷战对苏联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慢性自杀战略,但是苏联还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几十年。
“所以我们只管在里加会议上坚持原则,不需要在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等问题上做任何让步。”赫斯曼说。“而且我们应该明确表示对解放中东的坚定立场!苏联可以去解放印度、阿富汗和东南亚,但不能去解放中东,那是属于德国!”
“可如果斯大林在我们打败英法的同时向土耳其和中东出兵呢?”阿道夫。希特勒突然问,“这是很有可能的,不是吗?”
“领袖,”赫斯曼一笑,“目前我们能够打败的只有法国。打败法国后,我们就联合意大利南下巴尔干和中东,抢在苏联之前解放那片土地!”(未完待续。)
第326章 解放者宣言
“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斯大林和代表德意志帝国的领袖兼总理希特勒,经过会商,觉得把他们两个国家政策上若干共同原则在此时向世界宣布,是最合适的。
第一,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收回一切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失地之外,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
第二,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第三,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所有被殖民和奴役的国家以及人民追求独立自由的努力;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殖民主义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国家,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权利;
第四,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的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第五,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帮助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和被解放的殖民地,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取得进步,并且永远保有独立和自由;
第六,在殖民主义的****被最后消灭之后,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希望保障世界和平,保障所有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并且努力促成所有国家包括战败者,在我们这颗星球之上共存共荣;
第七,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认为,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和自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必须逐步放弃殖民主义。如果那些在海外拥有庞大殖民地并且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的所谓世界帝国及其背后的垄断金融寡头拒不放弃其残酷的殖民压迫政策,则全世界的和平自由将无法实现;苏联和德国也将以各种形式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八,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呼吁世界上所有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殖民地解放和独立的进步国家,立即加入到反对殖民主义的运动中来,共同努力奋斗,为全人类赢得最美好的明天。
阿道夫。希特勒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39年12月12日,里加。”
——以上就是将在1939年12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的《解放者宣言》(又称《里加宪章》)的全部内容。
非常的高大上,足以在被英法帝国主义压迫的亚非劳动人民中引起共鸣。同时,也给英国、法国和大西洋对岸的自由民主的灯塔国出了个巨大的难题。
……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明明是两个强盗,居然厚着脸皮把自己包装成了解放者!这是我从政以来所见过的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