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晚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管事姓徐名贵,三十来岁五短身材。

    他冲宁修见了一礼道:“我家二公子都已吩咐过了,宁公子快请进,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

    宁修微微颔首,踱步迈了进去,其余三人也趋步跟上。

    和大部分三进宅子一样,一进大门的院子是外院,充作会客之用并不住人。宁修等人跟着徐贵一路穿庭过院来到内院,由徐贵分配了房间,这便前去休息。

    徐贵特地给宁修安排了个小丫鬟服侍。

    这丫鬟名叫石榴,看年纪估摸在十三四上下。

    宁修一进屋石榴便将打好的洗脚水端到了面前,恭敬道:“奴婢伺候公子洗脚。”

    宁修不由得一阵心疼。像石榴这样十三四岁的女孩,在后世多半在父母怀里撒娇,可在大明却是权贵府宅里的粗使丫鬟,真是让人看的心疼啊。

    宁修摆了摆手道:“我自己来,你下去吧。”

    石榴愣了一愣,随即冲宁修行了一礼恭敬的退了下去。

    宁修脱去鞋袜,将脚伸进升起腾腾热气的脚盆,只觉得一阵神清气爽。

    爬山爬了一天,确实十分困乏,热水这么泡一泡脚,浑身的困乏竟然去了大半。

    原本宁修是不打算在南京待太久的,不过既然徐小公爷有意在开设织布作坊一事上合作,倒是可以留下来好好商议一番。

    宁修看出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越早介入便能越早占据市场。

    泡了一会脚宁修便擦干水渍,吹灭灯烛上床歇息了。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一米阳光透过酸纸窗撒进屋内。

    宁修微微张开眼睛,感受这秋日清晨的美好。

    他这一觉睡得很足,精力恢复了大半。

    宁修半坐起身伸了个懒腰,正想起身倒杯水,却听得屋外传来一阵呵斥声以及婢女的哭泣声。

    宁修皱了皱眉,连忙套上外袍踩了靴子出门去瞧。

    他一推开门,只见婢女石榴跪在青石板上,管家徐贵正拿着一根荆木条抽打她的脊背。

    宁修立刻厉声喝止:“你做什么,快住手!”

    徐贵骇了一跳,抬头去瞧见是宁修,苦笑着解释道:“宁公子起的真早,小的在教训不懂规矩的下人,打扰了宁公子休息,还请恕罪。”

    宁修可没给他好脸色看,脸色一沉道:“她犯了什么大错,竟然要如此严厉责罚?”

    徐贵解释道:“昨日小的安排这婢子服侍宁公子,可她却退了出来,如此不遵命令的婢子,自然要好好惩戒。”

    服侍?

    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宁修直是头皮发麻。

    他当然知道服侍不单单指照顾饮食起居,更有暖床之意。

    事实上,像这些权贵府中豢养的婢女,实是与奴隶无异,不但可以随意赠人,也可以被主人指派去给做客的客人暖床。

    可她还是个孩子啊!徐贵竟然做的出这种事情!

    宁修腾地升起一股怒气:“是我叫她出去的,不干她的事!”

    他上前几步,一把从徐贵手中夺过荆条,厉声责斥道。

    这下徐贵彻底傻了眼,他明明是在为这位宁公子好,怎的宁公子不但不领情还责斥起他来了?

    怎么看,都是那婢子的不是啊。

    “你退下吧!”

    宁修不耐的一甩袍袖道。

    徐贵虽然心中委屈,却也明白这种时候不能顶撞,行了一礼恭敬退下了。

    徐贵走后,宁修连忙把石榴扶了起来,掏出一面帕子替她擦干眼泪。

    “是我欠考虑,让你受委屈了。”

    石榴连连摇头:“不关公子的事,都是婢子不好。”

    宁修心中不由得苦叹。像这样的婢女从小就被灌输主家大于一切的思想,就像大明朝的百姓从一出生就被灌输君父大于一切一样。

    正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大明也正是靠着这套伦理纲常来维系统治的。

    宁修知道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他也无力改变,只能尽其所能的做好自己。

    “实在不行你便每晚在屋里侍候吧,你便睡在外间,放心好了我不会碰你的。”

    谁知石榴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道:“宁公子,奴婢知错了,此举万万不可啊。”

    宁修有些发懵。这好端端的她为什么如此激动。

    宁修还是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古人,他不知道像石榴这样的“家生子”(奴仆之间生的孩子)从小就活在主人的淫威之下,完全不可能有独立意识。

    在他们的人生中主人就是一切,而他们跟主人之间有着一道鸿沟绝对不能逾越。

    故而当宁修提议让石榴睡在外室时,她会做出如此反应。

    他叹了一声道:“我这也是为你好,不然你免不了要受到那管家的打骂。”

    宁修说的也是实情,他能护得了石榴一时却不可能次次都护着她,唯一的办法是让石榴按照管家徐贵的话“服侍”自己。宁修又不愿意碰石榴,让她睡在外室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是。。。。。。”

    石榴咬着嘴唇,欲言又止。

    “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对旁人提起的。我要出去一趟,我回来前把床铺收拾好。”

    说罢宁修一振袍衫,踱步而出。

    出了别业他便往魏国公府而去。

    这一次他自然是要和徐怀远洽谈合作开设织布作坊的事宜。虽然双方都有意合作,但一些细节还需要敲定。

    那门官见宁修来了,陪着笑脸凑过去道:“宁公子且随我来,我家二公子说了宁公子来不需要通禀,直接请去花厅。”

    。。。。。。

    。。。。。。

第二百七十章 炸糕姑娘(4000字二合一大章!)

    这次徐小公爷来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宁修才坐下酌了几口茶,徐怀远便意气风发的踱步而来。

    徐小公爷今日穿了一件大红色蜀锦长袍,愈发趁显出贵气。

    他见到宁修当即哈哈笑道:“宁朋友昨晚睡得可舒服?”

    这原本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但因为出了石榴那件事,弄得宁修疑神疑鬼,甚至怀疑徐贵安排婢女侍候自己是徐怀远的意思。

    当然,这种话题是不能明着讨论的,宁修淡淡笑道:“昨日回到宅子已经困得睁不开眼,倒头便也睡了。待宁某再睁开眼,已经日照当头了。”

    徐怀远并没有多说什么,又跟宁修东拉西扯了好一阵。

    宁修好不容易逮到徐怀远喝茶的机会,抢先说道:“不知合作开办织布作坊的事情徐小公爷考虑的如何了?”

    徐怀远咽下一口茶道:“还有什么可考虑的,交给下人全权去办就是。”

    宁修心中苦笑,暗道这个徐小公爷倒真是一个甩手掌柜啊。

    只是徐怀远能够做甩手掌柜,宁修却不成。

    他沉声道:“既然要开作坊,那么选址便是最重要的。这方面宁某不太熟悉,不知徐小公爷有何计较?”

    说罢宁修呷了一口茶。

    徐怀远挠了挠头道:“选址嘛,自然得在繁华的地段。不若便在秦淮河旁吧。”

    正自饮茶的宁修差点没喷出来。

    秦淮河?在秦淮河旁开织布作坊?亏徐怀远想的出来!

    “这便不必了吧?开办作坊并不一定要在繁华地段,我们又不是开布店。”

    徐怀远却道:“那怎么行,这是要挂我徐家牌子的,不在繁华地段开不是叫别人看了笑话吗?”

    宁修愣了一愣直是无言以对。

    徐怀远考虑问题的角度真的和常人不一样啊。

    不过细细想来却也不是全无道理。

    毕竟魏国公一家在南京城里是顶天的权贵,名下产业无数,皆是在繁华地段。

    若开办个织布作坊却开在了冷僻之地,面上确实会挂不住。

    “这事便不劳烦宁贤弟费心了,反正购置铺子的银钱由我徐家来出。”

    徐怀远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端是财大气粗。

    宁修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略过这一层。

    “至于织工,不知徐小公爷打算如何招募?”

    徐怀元闻言眉毛一挑道:“这个简单,南京城里多的是织工。织绸的还难找些,织布的遍地都是。我叫府里的人去招,一个月二两银子,绝对有人抢破头来应召。”

    宁修点了点头,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了。

    “徐小公爷先别急着让他们开工,待宁某对织布机稍加改造,再让他们开始织造。”

    徐怀远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早就听说宁修擅长饬物件,什么水泥玻璃肥皂都是他弄出来的,现在他说要改造织布机,肯定也能够做成。

    “好,那我便等宁朋友改装好织布机。不过现有织布机已经很好用了,改进空间怕是不大吧。”

    宁修心道等我做出来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新式织布机的效率可是比土法织布高出数倍啊。

    当然他现在即便这么跟徐怀远说徐怀远也不会相信,只有让徐怀远亲眼看到新式织布机的高效他才会由衷的称赞。

    “徐小公爷且放心,等我改造好了织布机便给徐小公爷演示。”

    徐怀远早已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聊,点头应允道:“好好好,到时宁朋友记得提醒我。对了,今日天气不错,不若我们去夫子庙逛逛。”

    额,宁修嘴角一阵抽搐,心道这徐小公爷究竟是有多爱玩啊。

    不过徐怀远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拒绝,便应声道:“那宁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在夫子庙便在南京城中,不用出城。

    徐怀远叫人备好马匹,带着十几名亲随与宁修一起打马往夫子庙去了。

    夫子庙即为孔庙,本是儒家至圣之地,但南京城中的这夫子庙却是仅次于秦淮河的一繁盛所在。

    无数小商贩汇聚于此,更有顶级的酒楼食铺林立,真是好不热闹。

    徐怀远与宁修打马来到坊门前便不得不下马了。里面的人实在太多,必须得步行。

    “宁朋友恐怕不知道,夫子庙这条街里有个卖炸糕铺子其炸糕的味道十分好,宁朋友既然来了自然得尝尝。”

    宁修见徐怀远如数家珍的模样直是想笑,心道徐小公爷一定没少来夫子庙吃炸糕,这厮还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

    宁修打趣道:“徐小公爷做东,宁某自然当吃个顶饱。”

    二人相视一笑,一齐朝巷子里走去。

    越往里走便越拥挤,徐怀远倒是没有一丝一毫权贵子弟的架子,嘻嘻哈哈的跟着宁修一起往前挤。

    好不容易挤到了卖炸糕的那家小店前,只见一个容貌清秀的女子用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打量着徐怀远。

    “徐公子又来了?这次要多少炸糕?”

    徐怀远咳嗽一声,柔声道:“便来两份吧,给我这位朋友尝尝。”

    那卖炸糕的姑娘莞尔一笑道:“好,徐公子且稍等。”

    说罢便扭身进店做炸糕了。

    宁修见徐怀远呼吸急促,面容通红,暗道这徐小公爷不会看上这炸糕姑娘了吧。

    联系之前徐怀远说起这炸糕店时的欣喜表情,以及炸糕姑娘对徐怀远的热忱,宁修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啧啧,这徐小公爷来吃炸糕的动机不纯呐。

    徐怀远余光瞥见宁修在盯着他看,下意识的闪出一步道:“小可脸上又没有花,宁朋友一直盯着看作甚。”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

    宁修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让徐怀远好不尴尬。

    很快炸糕便做好了,那炸糕姑娘将两份做好的炸糕端出分别送到了两人手边。

    徐怀远接过炸糕便吃了起来,只是宁修发现他一直在用余光看那炸糕姑娘。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若这徐怀远真的喜欢上了炸糕姑娘,在南京权贵圈绝对会引起轰动。

    其实细细想来也不难理解,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也想尝尝清淡的菜肴嘛。

    。。。。。。

    。。。。。。

    宁修可不想当电灯泡,刻意和徐怀远保持了一些距离,让徐小公爷能够借吃炸糕的机会和那姑娘多聊几句。

    闪到一旁的宁修也尝了尝,嗯,这炸糕的味道确实不错。。。。。。

    最后还是徐怀远意识到了宁修刻意闪开,恋恋不舍的与那炸糕姑娘道了别,走到宁修面前尴尬解释道:“宁朋友,我们走吧。”

    宁修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嘴角微微一勾道:“好。”

    之后二人又转了些南京城中的名胜,却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快日落时宁修与徐怀远道了别回到别业去。

    他现在的任务就是把新式织布机的样子画出来,再交给工匠去打制。

    至于作坊选址,招募织工的一应事宜便都交给徐怀远了。

    相信以魏国公府的巨大号召力,完成这一切易如反掌。

    宁修的本专业是化工,对于织布机自然没有过多的研究。

    不过他曾在网上看到过珍妮机的复原模型。虽然对于其结构宁修只能记一个大概,但仍然把轮廓画了出来。

    宁修画完之后又做了一些注解,确保工匠看到后能够一目了然。

    画好之后宁修便又离开了别业前往魏国公府。

    此时徐怀远正在沐浴,宁修便在花厅等了一刻。

    待徐怀远“姗姗来迟”,宁修立刻向他展示了织布机图纸。

    徐怀远虽然看不太懂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当即命管家找来南京城中最好的制作织布机的木匠,让他们听命于宁修。

    这些木匠都是长期从事织布机制作的,对于织布机的结构十分了解。

    饶是如此,当他们看到宁修画好的图纸时亦感到十分惊讶。

    “敢问这位公子,为何加入了这个东西。”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是飞梭。”

    宁修和声解释道。

    “我在织布机的两端加装了飞梭箱,也就是一个盒子,这盒子我用一个长木板连接,每一个梭盒中都内置一个锭子,其与皮结相连。”

    宁修稍顿了顿,做了一个手势:“皮结可以随着锭子滑动,就像这样。”

    “我还会在皮结上系着一根细绳,所有绳子用一根木棍连至织机中央。。。”

    那老木匠眼中闪出灼灼光彩来,继续问道:“那要如何操作呢?”

    宁修笑道:“具体操作方法很简单,通过操作木棍可以使皮结滑动,这样飞梭就能在木板上来回穿梭,东西向纱就能以较快速度穿过南北向纱。

    宁修本想说经纱纬纱,但一想到这些木匠学识较浅,倒不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另一个年纪稍年轻些的木匠却道:“公子设计的这梭子确实很新奇,可实际使用起来不会太繁琐吗?”

    宁修摇头道:“非但不会繁琐,还会大大简化织布的工序。以往织布机需要多人配合织造,改用这新式织布机后只需要一人就可以操控。”

    “一人就可以操控?”

    那老木匠惊的目瞪口呆,口齿打颤。

    “对,一个人就能操作织布机。”

    宁修重复道。

    那些木匠面面相觑,显然都不大愿意相信宁修说的话。

    对此宁修自然是在心中冷笑。

    他知道这些木匠们做了一辈子的传统织布机,单纯靠说是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的,只有等新式织布机做出来用事实说话了。

    “你们便按照我的图纸制作新式织布机,等做好后我叫人给你们来演示。”

    对于飞梭织布机,宁修十分的自信,这可是划时代的改良产品啊。

    真要是做出了飞梭织布机,整个江南织布业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掌握这一技术的宁修也会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比他做皇商,涉足丝绸织造赚的还要多!

    这些木匠虽然不太信宁修说的话,但既然人家肯出钱他们也没有不做活的道理,纷纷点头表示会照做。

    “大概多久能做出来?”

    时间才是宁修最关心的。

    毕竟他不可能在南京待太长的时间,十天半个月可以,再长就得好好考虑了。

    那须发花白的老木匠犹豫了片刻答道:“给小老儿五日的时间也许就能做出小样来。”

    他在众木匠中显然比较有权威,此言一出其他人纷纷附和。

    “是啊,五天差不多了。”

    宁修心中大喜。

    他原本的心理底线是十天,这老木匠说十天就能够做出飞梭织布机,简直是大善!

    “好,老师傅若做好了飞梭织布机,一定快快告诉我,若是这织布机真的能够按照我要求的方式使用,赏银一千两!”

    此言一出众木匠借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一千两银子?这不是开玩笑吧?

    他们平日里制作织布机,制作一架也就是几两银子的工钱,这宁公子只是对织布机稍稍进行了一番改造,做出来就赏赐一千两?

    宁修知道他们不信,便朗声道:“我宁某从来说话算话,正好徐小公爷也在这里,便替你我做个见证。”

    徐怀远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立刻摆手道:“好,我便给你们做个见证。”

    这下那些工匠们都放心了。

    他们信不过宁修难道还信不过徐怀远吗?

    人家可是魏国公的二公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人啊。别说一千两银子了,便是一万两银子人家也不眨一下眼啊。

    “好,小老儿一定尽快把织布机做出来!”

    那老木匠胡须发颤道。

    “对,宁公子便等好吧。”

    众人亦响应道。

    “好了,都下去吧。”

    徐怀远见宁修吩咐的差不多了,又觉得这些匠人聒噪,便不耐的甩了甩袖子道。

    那些匠人哪里敢违抗徐小公爷的命令,纷纷恭敬退下了。

    待这些匠人全部离开,徐怀远才问道:“宁朋友,这什么飞梭织布机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厉害,能够一人完成操控吗?”

    宁修点了点头道:“是啊,真有了飞梭织布机,织布的效率可以提升数倍。”

    “哈哈,真要是那样可太好了。虽然小可不缺钱花,但自己赚钱的快感却未曾体验过,看来这飞梭织布机要让小可大赚一笔了。”

    。。。。。。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签订契约(4000字二合一大章!)

    事实上,飞梭织布机的制作进程比宁修想象的还要快。

    不到三日那些木匠便把改良好的织布机拿到了魏国公府。

    徐怀远自然第一时间派人请来了宁修。

    宁修看到眼前这个崭新的织布机时也是有些难以置信。

    大明的传统匠人不但技艺精湛,还富有工匠精神啊。短短三日内能够将织布机做出,恐怕要夜以继日吧?

    宁修当即叫人唤来一名织工,并与她说明飞梭织布机的使用方法,让她给众人现场演示。

    这女子做了大半辈子织工,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就上了手。

    饶是徐怀远这样不通门道的外行都能看出,使用飞梭织布机后织布的效率提升了不少。

    以前可是要好几人配合织布的啊,现在仅仅需要一名织工就能够操作织布机。

    “哈哈,小可果然没有看错人,宁朋友鬼才矣。”

    宁修淡淡一笑:“徐小公爷谬赞了。”

    他继而转过身,冲一班木匠道:“你们既然做出了这飞梭织布机,我便当按照约定奖赏你们一千两银子。”

    此话一处木匠们皆是面露喜悦。

    那为首的一名老木匠冲宁修拱了拱手道:“多谢公子。”

    宁修继续说道:“这只是第一台,我还要制作很多这样的织布机,刨除原料所需银钱,每做出一部奖赏五两银子,你们可愿意做?”

    “愿意,当然愿意,不知公子要做多少?”

    宁修嘴角一勾道:“至少要一千部。”

    嘶!

    众人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乖乖,一千部!宁公子竟然要订做一千部织布机。那岂不是说他们今年的活计都不用愁了吗?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宁修话锋一转,语调变得有些冰冷。

    “公子请讲。”

    老木匠恭敬道。

    “我要求你们都签订一份五年长约,五年之内只能给魏国公府做工,不得接其他活计。”

    “这。。。。。。”

    老木匠显然有些犹豫。

    宁修给出的待遇虽高,但一千部织布机最多半年就做完了。之后呢?

    要被白白绑上五年,五年之内只能够给魏国公府做工,真的划算吗?

    “公子且容小老儿和他们商议一二。”

    宁修微微点头算是允准。

    那些木匠便聚拢在一起开始讨论。

    老木匠显然是比较有威望的。在他的组织下众人很快得出了意见。

    “公子,我们考虑好了,我们愿意签这五年的契约。”

    好嘛,虽然五年时间有些长,但给魏国公府做事再怎么也差不了吧?与其在外面打零活儿,倒不如在魏国公府吃大锅饭。

    宁修大喜。

    “好,一千部织布机只是第一批,今后我可能还会追加几千部。”

    宁修对飞梭织布机自然是十分看好的,他之所以没有一次性订购几千部一是产能有限,即便他订购了恐怕全做完也得一两年。二是现在作坊处于尚未建立的阶段,做出那么多织布机也不一定能够招募到足够的织工,倒不如稳扎稳打,先把织布作坊做起来,再慢慢扩产。

    宁修看了一眼徐怀远,见徐怀远微笑着冲他点头便更坚定了信心。有这个金主在,多大的资金需求都不用操心了。

    那些木匠们激动的连声感谢,也为自己方才的决定感到庆幸。

    好嘛,抱上了魏国公和宁公子的粗腿,今后他们还少的了赚头?

    “徐小公爷,等这些工匠和贵府签订了契约便让他们住进府中吧,这样管理起来也容易些。”

    徐怀远微微颌首:“这是自然。”

    宁修之所以要让这些木匠和魏国公府签订五年契约,自然是为了绑住他们。

    毕竟像飞梭织布机这种东西,是很容易仿制的。

    若是有人觊觎,花重金叫这些木匠给他们制作,宁修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

    五年的时间足够宁修占据市场,打造品牌了。

    等到五年之后市场上已经难觅敌手,即便出现仿制的织布机,也最多是隔靴搔痒,不可能撼动宁修的霸主地位。

    “好了,你们且在这里等着。”

    徐怀远冲管家吩咐道:“叫人拟写几十份契书来,让他们在上面分别签字。”

    “老仆遵命。”

    管家恭敬应下,转身吩咐去了。

    很快便有魏国公府的下人将拟写好的契书送来,分别送到那些木匠手中。

    那些木匠几乎不假思索的提笔蘸墨,在契书上签下了大名。

    管家又命人把这些契书放在一个专门的匣子里存放好,之后命人给这些木匠准备屋子住。

    魏国公府的下人们除了管家管事一类大多只能睡大通铺,这些木匠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并不在乎,只要能够赚到钱便是睡地铺又如何?

    待那些木匠随着管家悉数离开,徐怀远兴奋道:“宁朋友,作坊我已经买下来了,织工也基本招够了,你要不要去瞧瞧?”

    宁修正有此意,欣然点头道:“善。”

    却说徐怀远叫人备好马匹,与宁修骑马前往秦淮河。

    提起金陵人们总会提起秦淮河,概因这里是红粉佳人汇聚之地。

    但实际上,明代的秦淮河并不只有青楼楚馆,许多高档宅邸也在此处修建。

    道理嘛自然很简单,这里地段好啊。

    后世有海景房,金陵也有河景房嘛。

    打开自家窗户看着画舫穿河而过绝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有了豪宅自然得有酒楼茶铺,以及一应配套的米粮店、绸布店等。

    事实上秦淮河区域是一个复合型商业区,并不单单是阔绰公子的销金窟。

    徐怀远买下的还真是一个织布作坊。

    原先的作坊东主急于回老家,以一个相对低于市价的价格把作坊卖掉套现,徐怀远便趁机接了下来。

    这样有一个好处,作坊的布局并不需要做大的更改,只需要将改良的飞梭织布机替换原有织布机即可。甚至连织工都可以沿用原先作坊的,只需要对他们稍加培训即可。

    宁修建议徐怀远把这些织工叫来训话,徐小公爷欣然应允。

    很快,作坊里全部的织工便来到院子里见过新东家。

    。。。。。。

    。。。。。。

    这些织工大多十分紧张,一个个连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不是有一句老话嘛,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话放在经商上也是一样的。

    老东家卖掉了作坊,新接手的东家未必愿意继续用他们。在这南京城中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织工可遍地都是。

    徐怀远清了清嗓子道:“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我将这织布作坊买了下来。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不会更换新的织工。只要你们想留下来,就可以继续在这作坊做工!”

    徐怀远言简意赅的一段话算是让众织工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年头做工不易啊。要是他们被扫地出门,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一行竞争太激烈了。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徐怀远话锋一转,凌厉的目光扫过众人。

    众织工皆是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

    乖乖,这新东家不会是想降月钱吧?

    唉,只要降得不多,便也认了吧。

    “你们必须跟作坊签订五年契约。”

    徐怀远一字一顿道:“相应的你们可以得到较高的月钱,第一年每月三两五,每织出一匹布再赏半钱银子。”

    徐怀远说完织工们都傻了眼。

    啥?这新东家不但不降他们的月钱,反而给他们加了不少?甚至每织出一匹布都有半钱银子的赏钱。

    而这一切只需要他们签下一份五年的契约。

    这简直太赚了!

    “好了,我已经说完了。愿意留下的可以来签契约。想要走的我也不会勉强。”

    这些织工们巴不得留下来,怎么会有人想走?

    众人纷纷高呼:“我们愿意留下为东家做工。”

    他们大抵还不知道徐怀远的身份,只道是一个出手阔绰的东主。

    徐怀远十分得意的一扬脑袋吩咐道:“给他们分发契书。”

    说罢转向宁修低语道:“宁朋友,我方才说的怎么样?”

    宁修笑道:“徐小公爷做的很好,这下便不担心他们会被人挖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